首页 / 正文

卷二十九 重熙增币之议

兴宗重熙元年春正月壬辰朔,宋遣任布、王遵范、陈琰、王克善来贺。乙亥,复遣郑向、郭遵范来贺永寿节。

秋七月,以萧达溥、王英秀、萧麓、张素羽贺宋来岁正旦生辰。

冬十一月癸未,宋遣刘随、王德本来贺应圣节。

十二月庚戌,宋遣胥偃、王从益、崔暨、张怀志来贺明岁正旦;杨日严、王克纂来贺永寿节。

二年春正月壬辰,宋遣曹琮来告母后刘氏哀,章得象、安继昌来馈母后遗物。即命兴圣使耶律寿甯、给事中李奎充祭奠使;天德节度使耶律卿甯、大理卿和道亨、河西节度使耶律嵩、引进使马世卿充两宫吊慰使。

秋七月甲子朔,以耶律实高升、耶律迪、王惟允充两宫贺宋生辰使副;耶律师古、刘五常贺宋来岁正旦。

冬十一月甲申,宋遣刘宝、符忠、李昭述、张茂实来谢慰奠。

十二月乙未,宋遣丁度、王继凝来贺应圣节。甲寅,复遣章频、李懿、王冲睦、张纬、李弦、李继一来贺永寿节及来岁正旦。

三年秋七月戊子朔,帝始亲政,以耶律庶徵、刘六符、耶律睦、薄可久贺宋来岁正旦。

冬十二月,宋遣段少连、杜仁赞来贺明岁正旦,杨偕、李守忠来贺永寿节。

四年夏六月癸丑朔,以耶律信、吕士宗、萧郭揆贺宋生辰及来岁正旦。

冬十二月庚申,宋遗郑戬、柴贻范、杨日华、张士禹来贺永寿节及正旦。

五年冬十月壬子,宋遣宋郊、王世文来贺永寿节;甲子,以耶律祥、张素民、耶律甫、王泽贺宋生辰及来岁正旦。

六年冬十二月,遣耶律斡、秦监、耶律德、崔继芳贺宋生辰及来岁正旦。

七年春正月戊戌朔,宋遣高若讷、夏元正、谢绛、张茂实来贺正旦及永寿节。

冬十一月癸巳朔,以耶律元方、张泥、韩至德、萧傅贺宋生辰正旦。

十二月癸未,宋遣王举正、张士禹来贺永寿节。

八年春正月壬辰朔,宋遣韩琦、王从益来贺。丁巳,禁朔州鬻羊于宋境。

冬闰十二月壬辰,宋遣庞籍、杜赞来贺永寿节。

九年春正月丙辰朔,宋遣王拱辰、彭再思来贺。

秋七月癸酉,宋遣郭祯以伐夏来告,遣枢密使杜防报聘。

冬十一月甲子,宋遣苏伸、向傅范来贺应圣节。

十二月辛卯,以萧迪、刘三嘏、耶律元方、王惟吉、耶律庶忠、孙文昭、萧绍筠、秦德昌贺宋生辰及来岁正旦。

十年春正月辛亥朔,宋遣梁适、张从一、富弼、赵日宣来贺。甲子,复遣吴育、冯戴来贺永寿节。

夏六月戊寅,以萧甯、耶律坦、崔禹称、马世良、耶律仁先、刘六符贺宋生辰;耶律庶成、赵成、耶律烈、张旦贺宋来岁正旦。

冬十二月丙子朔,宋遣刘沆、王整来贺应圣节。乙未,遣萧英、刘六符使宋。时兴宗闻宋设关河、治壕堑,恐为边患,与南、北枢密院谋取宋旧割关南十县地故也。庚寅,宋遣张沔、侯宗亮、薛申、侍其浚、施昌言、潘永照来贺永寿节及来岁正旦。丁酉,议侵宋,诏谕诸道。

十一年春正月庚戌,遣南院宣徽使萧特默使宋,取晋阳及瓦桥以南十县地,且问兴师伐夏及沿边疏浚水泽、增益兵戍之故。时宋仁宗庆历二年也。兴宗欲一天下,谋取三关,集群臣议。南院枢密使萧惠曰:“两国强弱,圣虑所悉。宋人西征有年,师老民疲,陛下亲率六军临之,其胜必矣。”北院枢密使萧孝穆曰:“我先朝与宋和好,无罪兴师,曲在我;况胜败未可逆料。愿陛下熟察!”卒从惠议。遣使索十城,会诸军于燕。惠与太弟帅师压宋境。

夏六月乙亥,宋遣富弼、张茂实奉使来聘,以书答之。

秋八月丙申,宋复遣富弼等奉书来聘,乞增岁币银绢,以书答之。

九月壬寅,遣北院枢密副使耶律仁先、汉人行宫都部署刘六符使宋约和。

闰月癸未,仁先遣人报宋岁增银绢十万两匹,文书称“贡”,送至白沟;帝喜,宴群臣于昭庆殿。萧惠以首事功,进封韩王。初,仁先与六符使宋,议书“贡”,宋难之。仁先曰:“曩者,石晋报德本朝,割地以献,周人攘而取之,是非利害,灼然可见。”六符曰:“本朝兵强将勇,海内共知,人人愿从事于宋。若恣其俘获,以饱所欲,与‘进贡’字孰之?况大军驻燕,万一南进,何以御之?愿小节,忘大患,悔将何及!”宋乃从之。及宋币至,命六符为三司使以受之。六符与参知政事杜防有隙,防以六符尝受宋赂,白其事,出为长甯节度使,俄召为三司使,卒官。

冬十二月已未,宋遣贺正旦及永寿节使居邸,帝微服往观。

十二年春正月辛未,遣耶律迪里、王惟吉谕夏与宋和。还奏罢兵,即遣使报宋。

十三年夏六月甲午,以将伐夏,遣使告宋。

秋九月戊辰,宋遣余靖致礼。

冬十一月丁卯,以云州为西京。

十二月戊申,萧呼都克自夏来归。

十四年春三月己卯,宋以伐夏师还,遣使来贺。

十八年春正月己亥,遣北院枢密副使萧惟信以伐夏告宋。

夏六月己巳,宋遣钱逸致礼。

十九年夏六月甲戌,宋遣使来贺伐夏捷。

二十年夏六月丙戌,诏以伐夏所获物遣使遗宋。

二十二年冬十二月壬子,诏大臣曰:“朕与宋主约为兄弟,欢好岁久,欲见其绘像,可谕来使。”

二十三年夏四月。

二十四年春正月辛巳,宋遣使来贺,兼馈驯象。

二月已丑朔,召宋使约钓鱼、赋诗。

秋八月己丑,兴宗崩。癸巳,遣使报哀于宋。

九月辛未,遣左伊勒希巴萧穆噜、翰林学士韩运以先帝遗物馈宋,且告即位。

冬十一月甲子,宋遣使来会葬。

十二月丙申,宋遣欧阳修等来贺即位。

道宗清甯二年春正月。

三年春二月。

四年春正月壬申朔,以太皇太后丧报哀于宋。癸酉,宋遣使奉宋帝绘像来。

夏四月丁卯,宋遣使吊祭。

五年夏四月。

九年春三月,宋仁宗崩,以侄曙为嗣,即位。

咸雍元年。

二年春正月丁巳,宋贺正使王严卒,以礼送还。

三年春三月,宋英宗崩,子神宗即位,遣使来告哀;即遣右护卫太保萧托卜嘉、翰林学士陈觉等吊祭。

夏六月庚戌,宋遣使馈其先帝遗物。辛亥,复遣陈襄以即位告,即遣知黄龙府事萧特古斯、中书舍人马铉往贺。

六年夏四月。

十年春三月。

太康二年春三月辛酉,太后崩。壬戌,遣殿前副占检耶律辖呼报哀于宋。戊寅,以太后遗物遣使馈宋。

夏六月戊子,宋遣使吊祭。

八年春二月己巳,夏获宋将张天一,遣使来献。

大安元年夏四月乙酉,宋神宗崩,子哲宗即位,使来告哀。

六月丁丑,遣使吊祭。戊寅,宋遣王真、甄祐等馈其先帝遗物。

秋七月乙巳,遣使如宋贺即位。

五年秋九月辛卯,遣使遗宋鹿脯。

八年冬十月庚戌朔,遣使遗宋鹿脯。

九年冬十月甲子,宋遣使以曹太后丧来告,即遣使吊祭。

冬十二月丙辰,宋以母后遗物来馈。

十年夏六月辛未,宋遣使来谢吊祭。

寿隆三年夏六月辛丑,夏告宋城要地,遣使如宋,谕与夏和。

六年春二月,宋哲宗崩,弟徽宗即位,遣使吊祭。

夏五月辛卯,宋遣使馈先帝遗物。

六月庚子,遣使贺宋主。辛丑,以有司案牍书宋主“嗣位”为“登宝位”,诏夺宰相劂颛以下官。出颛知兴中府事,韩资让为崇义节度使,韩君义为广顺节度使。

七年春正月甲戌,道宗崩于混同江行宫,梁王即位,遣使告哀于宋。

夏六月甲午,宋遣王潜等来吊祭。

冬十二月癸巳,宋遣黄实来贺即位。

天祚帝天庆五年秋七月辛未,宋遣使来致助军银绢。

猜你喜欢
  列传第五十二 郭祚 张彝·魏收
  ○董妃秘史·许指严
  卷之二百三十七·佚名
  卷十二·叶盛
  总目·纪昀
  通志卷十七·郑樵
  一○六三 军机大臣奏拟写议叙谕旨内写入「从优」字样缘由片·佚名
  四九一 云贵总督李侍尧等奏第三次查缴应禁书籍分别解京折·佚名
  卷六·鄂尔泰
  卷九·汪越
  卷七十五 刘焉袁术吕布列传第六十五·范晔
  萧世怡传·令狐德棻
  宇文述传·魏徵
  史疾为韩使楚·佚名
  仪制一二·徐松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五·张元凯

    五言律诗郊祀伏睹驾出二首驰道千官集,缇城百帐分。天行清跸雨,山出护宫云。辇毂龙真见,旌麾凤有文。此中骖乘者,应是霍将军。上帝歆元祀,南郊启閟宫。幸逢尧丽日,仰见舜重瞳。仙乐闻难尽,霓旌望不穷。材官多侍从,偏我隐墙东。

  • 柴氏四隐集巻三·柴望

    宋 柴元彪 撰五言律诗姜林居别业【崧髙山下】结庐尘外境流水绕平田三迳故人菊一池君子莲墖悬当尸月钟翳隔溪烟自得平生趣渔竿老渭川钱塘怀古百年朝市旧登览若为情落日铜驼陌东风夹马营路随荆刺断城与黍离平可惜西湖

  • 卷二十六·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二十六夏类四言古朱明          【汉】邹子乐朱明盛长旉与万物桐生茂豫靡有所诎敷华就实既阜既昌登成甫田百鬼廸尝广大建祀肃雍不忘神若宥之传世无疆五言古夏日临江   

  • 卷一·范成大

    钦定四库全书石湖诗集卷一宋 范成大 撰行路难赠君以丹棘忘忧之草青棠合欢之花马脑游仙之梦枕龙综辟寒之宝纱天河未翻月未落夜长如年引春酌昔人安在空城郭今夕不饮何时乐西江有单鹄行西江有单鹄托身万里云猥为稻粱谋

  • 志第一 礼仪一·刘昫

    《记》曰:“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感物而动,性之欲也。”欲无限极,祸乱生焉。圣人惧其邪放,于是作乐以和其性 ,制礼以检其情,俾俯仰有容,周旋中矩。故肆觐之礼立,则朝廷尊;郊庙之礼立,则人情肃;冠婚之礼立,则长幼序;丧祭之礼立,则孝慈着;

  • 卷一百十八·司马迁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卷一百十八 汉   太  史   令司马迁 撰宋中郎外兵曹参军裴 駰集解 唐国子博士弘文馆学士司马贞索隐 唐诸王侍读率府长史张守节正义 淮南衡山列传第五十 淮南厉王长者高祖少子也其母故赵

  • 王世充传·李延寿

    王世充字行满,祖先是西域胡人。祖父支颓褥,迁居新丰。支颓褥死后,其妻年轻守寡,和仪同王粲私通,生子名曰琼,王粲就把她娶作小妾。王世充的父亲收自幼丧父,随母嫁到王粲家,王粲喜爱他而收养了他。因而随姓王。官至怀、汴二州长

  • 卷四十六·黄训

    钦定四库全书名臣经济录卷四十六明 黄训 编刑部【论奏】论韩国公冤事【代虞部郎中 解缙王国用作】臣闻君亲无将春秋诛意臣子事嫌于不轨固天下之所共诛幽明之所同愤者也然于事嫌不轨之中辨析防微之际此祸防之所不测

  • 第十章 17·辜鸿铭

    升车,必正立,执绥。车中,不内顾,不疾言,不亲指。辜讲当孔子要上马车的时候,他会站在正确的位置,手里握着缰绳。坐上马车后,孔子会正视前方而不会左顾右盼。他不会极言快语或者指手画脚。

  •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敘卷四·欧阳竟无

    十義抉擇第二十義抉擇者︰一、龍樹無著學;二、唯智;三、悲;四、定;五、三解脫;六、福;七、十法行;八、觀行;九、文字;十、經卷。龍樹、無著學者,應以十事敘︰一、非空非不空宗;二、二諦;三、識;四、涅 ;五、十喻九喻;六、摩訶衍;七、毗曇

  • 菩萨璎珞经卷第十一·佚名

    (一名现在报)    姚秦凉州沙门竺佛念译  供养舍利品第三十一  尔时尊者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窃生此心。今闻如来至真等正觉说极妙之法。无限旷大不可思议。非是辟支所及。诸法自然无有生灭。云何于无生灭法中

  • 大方广菩萨藏文殊师利根本仪轨经卷第十二·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明教大师臣天息灾奉 诏译  大轮明王画像仪则曼拏罗成就法品第十四之余  妙吉祥我今更说粉坛曼拏罗。可二肘作或四肘或八肘不越此仪。如前法度求河岸山顶。及别最上清净之处。擘画

  • 菩萨处胎经 第六卷·佚名

    菩萨处胎经 第六卷姚秦凉洲沙门竺佛念译无明品第二十尔时座中有菩萨名曰智清净。分别空无生老病死。淫怒痴多者。淫怒痴少者。分别众生三品差别。于等分中何病最重。所谓重者邪见是。智清净菩萨即从坐起偏袒右

  • 摄大乘论释 第一卷·世亲

    摄大乘论释 第一卷世亲菩萨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总标纲要分第一诸破所知障翳暗  尽其所有如所有诸法真俗理影中  妄执竞兴于异见斯由永离诸分别  无垢清净智光明获得最胜三菩提  惑障并习断常住能无

  • 崇先真歇了禅师塔铭·真歇清了

    夫道诣於大同。性成乎圆通。无住而住。不空而空。东西三十三传默合符节。信不私而公也。佛吞三世。经破微尘。发自己之光明。得衲僧之机用。根境平出。行履自然。天地之默。成阴阳之化光。四时之气。备万汇之慈等。祖

  • 卷三十九·性音

    宗鉴法林卷三十九 集云堂 编 大鉴下四世 潭州沩山灵佑禅师(百丈海嗣) 初在百丈充典座。因司马头陀寻得一山。丈欲师住。时华林为首座争之。丈告众曰。若能对众下得一语当与住持。因指净缾曰。不得唤作净缾。汝唤作

  • 古今同姓名录·萧绎

    一卷。梁元帝萧绎 (508—554)编。萧绎字世诚,萧衍第七子。幼时盲一目,聪明好学,博览群书,下笔成章,出言为论。在位三年,谥号孝元。萧绎著有《孝德传》三十卷,《忠臣传》三十卷,注 《汉书》 一百一十五卷,《周易讲疏》十卷,《老

  • 因明入正理论·商羯罗主

    印度商羯罗主造,唐代玄奘译,全一卷。作者商羯罗主,是陈那论师的弟子,因陈那所著之‘因明正理门论’深奥难解,故简明综括上书之要旨,并加上自创之论说,而成一书,以做为后学入于因明正理之阶梯。内容分述真能立、似能立、真能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