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序三

古今邈矣孰纲维是宇宙辽矣孰櫽括是史为之也慨自左辨乎寗马诮于班荀袁反范史而作汉纪凿齿正陈志以续春秋繇是而降人我互异彼此交讥纵抑一家之事使典故参差法守无据斯人其辜可比于不道苶法之律而三长五难庂说犹末减之余论也第世所称良史才恒不获处史局如韩昌黎陈同甫辈当时巳有不尽其才之叹即本朝弇州北地诸公亦仅仅充簿书奔走兰台石室不得一托足焉有识者惜之因怃然于田或家历示冀几三百年迄今成史无闻问其所用传信者不过曰累朝之实录至考实录所纪止书美而不书刺书利而不书弊书朝而不书野书显而不书微且也序爵而不复序贤避功而巧为避罪文献之不足征久矣维余视草禁中学识未充心手相迂转喉触讳更有隐忧余师大司空何匪莪先笁资诣绝伦质文相副诚三代以上人历官最久则随地赴功着作日充而立言合度仕耻躁途家无私廪间尝斑窥师之为人辄鳃然生克见不克繇之惧生平以正王道明大法为巳任上取列圣之典谟旁及六曹九镇臣仆士女殊方羣艺之有补益者分事别类细大必稽为记三十有七于是师歾矣余得从次君舅悌索而读之读典谟诸记可绍衣祖考读天因诸记可寅畏上帝读礼乐诸记可陶淑性情读刑法诸记可明慎出入读河漕诸记可恊国而安民读兵马茶盐诸记可兴利而蠲害读臣林诸记可进君子读杂林诸记可退小人读列女高士诸记可扬幽贞而将廉静读方外货技诸记可抑淫巧而服要荒篇终辄称郎以衡量焉郎者云何不敢失厥官也俨若奉天主于上书外令掌方志凡辨法者考之诏治者登之以窃附于姬官外史之职不为越冠而典衣虽然惧矣而劳实甚积累思惟编之一手较彼十志成于马续十志补自中郎者不犹百里之听与千里之听乎哉师之疏大学商诰俾圣道沛若江河记名山藏俾王章炳如星日虽诗文奏议相辅以行而名山一书更属深切而着明一时大观察为峡江曾公讲性命学为八闽所宗而大中丞则云间沈公直指使则曲周路公悉同心齐德一道生风知是书足不朽相与捐俸而剞劂之欲藏之名山者倏忽悬之国门矣其藏之者师之志其不终藏者讵非数君子之功与昔裴骃之注史记刘昭之注汉书皆以后人而操弟子之业其果为弟子者何似苏端明恨不及亲事魏公幸载名籍中以附于门下士列其果为弟子者又何似此余序之之职也至若纲维古今櫽括宇宙尽性以明道述史而翼经则自有一代之鼎钟千秋之爼豆在泰曷敢知左春坊左谕德经筵日讲官门人曲沃李建泰顿首拜譔

学问之道大矣哉博则不陋敦则不怠玫治则永勷倾则宁格主则牗彻盈明进止之机则頺澜砥而四维张于万斯年圣统王犹弗之有逾也而从事寥寥龌龊者无论已卓焉者酣兴墨醨恣毫云露肠厌其蠧梨涕其灾日憧憧髯枯头皓而不知底究于身若世丝发焉裨吾师镜山先生则可谓终身于斯而已余出其门读其书已得其名山一集更孳孳叹备美无以加而诚服夫子之修词居业非无本而然也大都士大夫之病在亲利名远经史故跻通膴有术而决帷幄无术摧异巳有据而搉古今无据或骄语逖稽而当代瞢如或哆口寅恭而救时束手为问我国家祥浚何源祜秩何派二祖

猜你喜欢
  列传第九十 三郑高权崔·欧阳修
  卷六十一 后秦録九·崔鸿
  ●卷十·陈康祺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二百三十七·佚名
  卷之二百九十六·佚名
  第三十五章 五胡之乱(下)·吕思勉
  皇王大纪卷五十八·胡宏
  二一四 江苏巡抚萨载奏查办违碍书并请旨销毁《吾学编》等书折·佚名
  刘怀珍传·萧子显
  孙威、孙拱传·宋濂
  达云传·张廷玉
  王端毅奏议巻六·王恕
  礼四四·徐松
  第三节 藩镇及内乱·吕思勉
  第五章 战国时代的政治与社会·张荫麟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一·丁绍仪

    汉高帝刘邦〖邦。字季。沛丰邑中阳里人。初为泗上亭长。秦二世元年。起兵。称沛公。明年。楚怀王以为砀郡长。封武安侯。以子婴元年西入关。立为汉王。都南郑。以汉五年破项羽。即皇帝位。都长安。汉十二年卒。年五十

  • 卷八十六·列传第二十四·脱脱

        李石(子献可) 完颜福寿 独吉义 乌延蒲离黑 乌延蒲辖奴 乌延查剌 李师雄 尼庞古钞兀 孛术鲁定方 夹谷胡剌 蒲察斡论 夹谷查剌   李石,字子坚,辽阳人,贞懿皇后弟也。先世仕辽,为宰相。高祖仙寿,尝脱辽主之

  • 卷五十一·朱熹

    <史部,史评类,御批资治通监纲目> 钦定四库全书 御批资治通监纲目卷五十一 【起戊子唐懿宗咸通九年尽甲辰唐僖宗中和四年五月】凡十六年有奇 【戊子】夏六月以李师望为定边节度使考异【提要边下

  • 明宣宗章皇帝实录卷之四十二·杨士奇

    宣德三年闰四月壬午朔命少师吏部尚书蹇义礼部尚书胡濙为正副使持节册南城兵马指挥吴昇女为越王瞻墉妃赐皇妹嘉兴公主册命行在礼科给事中井田子源为驸马都尉赐之诰命○以平松潘番蛮功升都督同知陈怀为右军都督府右都督

  • 卷之四百九十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四六○ 署两江总督萨载奏遵旨查办王锡侯《字贯》及相类书籍折·佚名

    四六○ 署两江总督萨载奏遵旨查办王锡侯《字贯》及相类书籍折乾隆四十二年十二月初六日署理两江总督臣萨载谨奏,为钦遵谕旨,恭折奏覆事。窃臣于本年十一月二十九日,在邳州公寓承奉十一月十八日寄信上谕:朕前此谕令各督抚

  • ●凤洲杂编二·王世贞

    王世贞 臣切念 祖宗积德之厚 父皇创业之艰立法垂训以传万世锡子孙保全之福为 宗室久安之计宣德元年八月江西布政司移文谓 太祖高皇帝子孙以禄米定品级臣不胜惶惧伏惟 祖训所载禄米葢亲亲次序无有品级诚以子孙皆

  • 河渠书第七·司马迁

    刘洪涛译注【说明】中国古代记述水道的著作,最早的当然要数《尚书·禹贡》。但是它还不是专记水道,其中有导山、导水两部分。此外如《管子·水地》、《度地》篇,《山海经》中的山经、海经等,都大体相似。专门记水道昉自《

  • 宪宗本纪·欧阳修

    宪宗,名纯,顺宗的长子。母亲是庄宪皇太后王氏。贞元四年(788)六月二十三日,受封为广陵郡王。贞元二十一年(805)三月,被立为皇太子。永贞元年(805)八月,顺宗下诏书立他为皇帝。初九,宪宗在太极殿登基。十一日,开始处理国政。

  • 丁汝夔传·张廷玉

    丁汝夔,字大章,沾化人。正德十六年(1521)进士。改为庶吉士。嘉靖年初期,授官礼部主事。因争辩“大礼”被杖拷打,调到吏部。累官山西左布政使,提升为右副都御史,巡抚甘肃。历抚保定、应天。调入朝廷任右副都御史。因事调到湖

  • 薛祥传·张廷玉

    薛祥,字彦祥,无为人。跟从俞通海前来归附,渡长江时担任水寨管军镇抚,多次从征有功。洪武元年(1368),转漕至河南。半夜抵达蔡河,强盗突然到来。薛祥不为所动,好语劝散了强盗。太祖听说后十分高兴。派他带兵,任职十分卖力,授予京

  • 孝定李太后传·张廷玉

    孝定李太后是神宗的生母,氵郭县人。她侍奉穆宗于裕邸。隆庆元年(1567)三月,她被封为贵妃,生下神宗。神宗即位,为她上尊号为慈圣皇太后。按照旧制,天子即位,尊皇后为皇太后,若有生母称太后的,则加上徽号以示区别。当时,大监冯保

  • 一·钱穆

    中国文化绵历五干年。皇古难考。兹述中国教育制度,姑从西周开始。因西周已有《诗》《书》可考,决非无证不信。然距今亦已三千年。此三千年来,即教育制度一项,亦已递有变革。当即就其变革,略为分期,自西周迄孔子为第一期。此

  • 卷一百三十·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一百三十 朱批陈天培奏摺 雍正二年六月初一日江南崇明水师总兵官【臣】陈天培谨 奏为 圣治弥隆海疆宁谧事窃【臣】於二月初一日带领官兵驾船出洋巡哨五月以来风恬浪静盗息民安商渔船只往返游

  • 日知荟说卷三·乾隆

    卷阿之卒章曰君子之车既庶且多君子之马既闲且驰其意以为是足以待天下之吉人矣夫燕逰之地志易荒而情易荡于此焉劝之以求贤且其车闲马驰不用之于驰骋虞猎之地而即用之为招徕英哲之举随事进防因时纳谏非老成忠厚之臣心乎

  • 佛说如来不思议秘密大乘经卷第十五·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传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法护等奉 诏译入旷野大城受食品第十八之余尔时。金刚手菩萨大秘密主。又过夜分即告四大天王言。诸仁者。汝等当知我今请佛并大菩萨诸声闻众。降我所止秘密宫中期满七

  • 观弥勒上生兜率天经赞·窥基

    亦称《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疏》、《弥勒上生经瑞应疏》,简称《观弥勒上生经疏》。佛典注疏。唐窥基撰。二卷。是对《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的注疏。先以“佛成权实”、“慈氏所因”、“时分有殊”、“往生难易

  • 华严经章·佚名

    佛典章疏。作者不详。一卷。首残尾存。首尾均无标题,据内容拟题。略述《晋译华严经》三十四品每品之基本内容,因卷首残缺,故疏释实际从“四谛品第四”开始。行文言简意赅,与法藏《华严经探玄记》或有不同,故颇有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