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二百三十七

  嘉靖十九年五月壬辰朔命原任柳庆参将都指挥同知沈希仪充左参将提督四川叙泸坝底及贵州迤西等处升赤城守备指挥佥事曹棠为署都指挥佥事充大同游击将军坝底守备指挥同知曹新为署都指挥佥事充叠茂游击将军

○锦衣卫千户李拱辰言  圣母南祔  显陵灾异屡作乞迎  二圣梓宫俱葬  天寿山  上以拱辰狂悖庸愚非所宜言下镇抚司逮问寻赎罪还职

○癸巳先是大理寺卿牛天麟等谳狱误书斩罪叶弘陆等十七名为凌迟  上览狱词与奏内不同责令对状天麟等引罪  上切责而宥之夺该寺官俸一月

○甲午狭西延安府鄜州大雨雹伤禾稼人畜

○乙未四川喇麻寨首番僧音巴监藏等贡方物宴赏如例

○丙申以夏至将大祭地于  方泽视牲遣成国公朱希忠代大学士顾鼎臣翟銮尚书许赞严嵩轮视

○太子少保礼部尚书李浩卒浩山西曲沃县人成化甲辰进士授工部主事累迁通政使兵部右侍郎拜礼部尚书仍掌通政司事因天变上励政事戒逸游重爵赏抑奔竞四事不报六乞休准致仕加太子少保家居二十余年寿八十有五卒诏给祭葬赠太子太保谥庄简浩器宇魁梧议论英发刚直不挠为时所重

○命提督京城参将都指挥佥事九聚充副总兵分守保定地方

○国子监司业王同祖言世禄之家鲜克由礼如教之不豫则纨裤之子何望干城请令两京公侯伯子弟凡未任者悉送监读书如嘉靖八年制自今以往岁以二月举行学有可观则奏闻叙荫不率教者并听紏治兵部覆请  上从之已乃诏襄城伯李应臣兴安伯徐梦旸惠安伯张镧崇信伯费炜清平伯吴家彦俱赴监读书观礼

○四川遂宁县训导萧时芳奏言郭勋夏言霍韬皆中兴元佐同功一体而外议沸腾心迹未一非国家之福宜召此三人赐之坐杯酒以释其心语皆浮诞不经诏下镇抚司逮问具罪黜为民

○丁酉户部议覆巡视光禄寺监察御史□承学条奏一平物价令顺天府行宛大二县备陈市价俟估计之日听科道官会同本寺从公酌议庶物价不亏一均钱钞本寺支领天财库钱钞多滥恶无禆实用且过期未得关给其铺行有专给以钱者最为偏累自今每钞一块钱二千文折银二两于太仓支领仍以钱钞分给各铺行俾多寡适均从之

○戊戌大祭地于  方泽命翊国公郭勋代伯卫錞陈鏸大学士夏言翟銮分献

  孝宗敬皇帝忌辰  永孝殿行祭礼遣玉田伯蒋荣祭  泰陵

○己亥诏选京城内外淑女一百名

○庚子诏赏户部右侍郎王果巡按河南御史陶钦夔银各二十两彩币二表里主事王继芳一表里时河南大饥以杲等赈济有方故也

○狭西固原等卫地震

○辛丑  太祖高皇帝忌辰  景神殿行祭礼

○冀州枣强县午时天鼓鸣夜星陨为石四

○壬寅户部议覆巡抚江西都御史王暐言申明期会行各处巡抚官严督所司于起角□羊两京各部各边钱粮俱赴巡抚衙门挂号定限回销若有司稽慢角□羊户侵欺者查奏处治从之

○命果勇营坐营都指挥佥事邓安充参将提督京城内外巡捕

○癸卯  仁宗昭皇帝忌辰  永孝殿行祭礼遣安平伯方锐祭  献陵

○甲辰翊国公郭勋奏河南等处岁灾秋班操军不至者众请特宽免兵部题覆  上曰京操官军岁以春秋往来我  宣宗皇帝立法以戒不虞虑至深远千人不至者都指挥逮问夺俸若遇灾伤具奏放还  累朝以来守为定例比来乃以万计卿等不闻举奏辄欲宽纵法令何在今姑依拟此后不许废法

○乙巳浙江巡按御史傅凤翱言台州府水利通判平湖县水利县丞俱属冗员宜省吏部以闻  上曰朝廷额设官员不当轻议裁损比兴革不常人出意见以致事体纷更无益于治通判县丞既专管水利其令供事如旧

○升应天府府尹陈卿为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甘肃等处趣令赴任且诏今后各边巡抚员缺宜就近推补不得隔远升用

○丁未兵部言隆庆等卫缺马请发太仆马二百余匹给之因奏各边马乏常以士卒餋之无法及盗卖雇借诸毙宜行禁谕  上是之令今后再称缺乏查有奸毙即行参究

○戊申朝鲜国王李怿差陪臣刑曹判书金麟孙等奉表物谢赐敕谕宴赏有差

○升河南汝宁府知府贾名儒为山东按察司副使未任以疾乞休诏以原职致仕

○己酉诏岁给周王禄米万石仍与加赐世孙三百石兼支

○壬子升湖广布政使司右参议叚续为山东按察司副使整饬密云等处兵备

○命右军都督府署都督佥事陈谨团营果敢营坐营管操

○乙卯兴建雷坛

○河南巡按御史陶钦夔言河南驿递旧以他官兼摄事弛弊丛乞比山东例铨注屯田佥事专理之报可

○丁巳致仕南京户部右侍郎王潮卒赐祭葬如例

○戊午太子太保工部尚书蒋瑶南京兵部尚书湛若水俱六年考满  上以二臣年逾七十俱令致仕瑶仍给驿还

○升南京太仆寺少卿戴金为应天府府尹

○兵部奏正月十八日虏入大同以五百骑伏大庙湾而遣四十余骑分掠参将张世忠守备林椿追之陷其伏中杀指挥周岐等二十九人诏革椿任闲住世忠回卫听勘夺副总兵戴廉俸三月

○庚申升直隶大名府同知张弁为狭西按察司佥事

猜你喜欢
  卷三 殷本纪第三·司马迁
  载记第二十 李特 李流·房玄龄
  卷六十六·志第十九·五行四·脱脱
  卷三十一·志第十二·礼四·脱脱
  卷三百 元豐二年(己未,1079)·李焘
  卷一百五十 慶曆四年(甲申,1044)·李焘
  陕西总督岳钟琪奏折 一、张熙堂叔张勘被追捕的经过·雍正
  第三十四回 踵事增华正式受任 争权侵法越俎遣员·蔡东藩
  卷之一百三十五·佚名
  卷之二十四·佚名
  卷之五百六十六·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二 列传二十二·纪昀
  卷一百五十四·佚名
  五年·佚名
  三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郭世模·唐圭璋

      世模字范。与张孝祥交游。绍兴三十年(1160)卒。   瑞鹧鸪   席上   倾城一笑得人留。舞罢娇娥敛黛愁。   明月宝鞲金络臂,翠琼花珥碧搔头。   晴云片雪腰支袅,晚吹微波眼色秋。   清露亭皋芳草绿,轻绡软挂

  • 卷三百九十三·佚名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三百九十三李贺艾如张锦襜褕绣裆襦强饮啄哺尔雏陇东卧穟满风雨莫信【一作逐】笼【一作龙】媒陇西去齐人织网如素空张在野田【一作春】平碧中网丝漠漠无形影误尔触之

  • 总目·徐倬

    钦定四库全书     集部八御定全唐诗録总目     总集类卷一太宗皇帝 古体诗二十八首近体诗四十九首高宗皇帝 古体诗二首中宗皇帝 近体诗二首【附】聨句诗二首明皇帝  古体诗二首近体诗十七首德宗皇帝 

  • 志二 历志·薛居正

    古先哲王,受命而帝天下者,必先观象以垂法,治历以明时,使万物服其化风,四海同其正朔,然后能允釐下土,钦若上穹。故虞舜之绍唐尧,先齐七政;武王之得箕子,首叙九畴。皇极由是而允兴,人时以之而不忒。历代已降,何莫由斯。粤自轩黄,肇正

  • 卷一二四 宋紀六·司马光

      起玄黓敦牂(壬午),盡柔兆閹茂(丙戌),凡五年。   太祖文皇帝元嘉十九年(壬午、四四二年)   春,正月,甲申,魏主備法駕,詣道壇受符籙,旗幟盡青。自是每帝卽位皆受籙。謙之又奏作靜輪宮,必令其高不聞雞犬,欲以上接天神。崔浩勸帝

  • 宋史纪事本末卷九·陈邦瞻

    学校科举之制仁宗庆歴四年三月乙亥诏天下州县立学行科举新法时范仲淹意欲复古劝学数言兴学校本行实诏近臣议于是宋郊等奏教不本于学校事不察于乡里则不能覈名实有司束以声病学者专于记诵则不足尽人材参考众择其便于

  • 卷之四百五十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

  • 第四十六卷清乾隆(三)·缪荃孙

    四十一年正月庚寅,阿思哈暂署漕运总督。二月庚戌,蠲上元等三十九州县、镇江等五卫四十年旱灾额赋。三月癸未,萨载兼署江南河道总督。戊戌,富德革逮,陶易为江宁布政使。四月甲子,以阿思哈为漕运总督。五月癸酉,孔传炣为江苏按

  • 卷之七十八·祁韵士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传卷之七十八 传第六十二 厄鲁特扎萨克辅国公丹济拉列传【今袭固山贝子】丹济拉厄鲁特人准噶尔族姓绰罗斯祖巴图尔珲台吉父温春台吉系详青海厄鲁特部传初温春台吉与其兄噶尔丹同

  • 皇甫冉传·欧阳修

    皇甫冉,字茂政,十岁便能写文章,张九龄赞叹称奇。与弟皇甫曾都善于做诗。天宝年间,相继考中进士,被任命为无锡县尉。王缙为河南元帅,表奏他任掌书记。逐步升为右补阙,死去。皇甫曾字孝常,曾任监察御史。其名声与皇甫冉不相上下

  • ●岁华纪丽卷第四·韩鄂

    唐韩谔撰 明沈士龙胡震亨同校 冬 冬为玄英 【梁元帝纂要云冬为玄英亦曰安宁暮冬三冬九冬玄冬】 帝称颛顼神号玄冥 司寒 【魏相曰北方之神颛顼承坎执权而司寒】 属水 【其日壬癸其音羽其数六其性智其事听其味咸其臭

  • 汉纪二十一 孝元皇帝下永光三年(庚辰、前41)·司马光

    汉纪二十一 汉元帝永光三年(庚辰,公元前41年) [1]春,二月,冯奉世还京师,更为左将军,赐爵关内侯。 [1]春季,二月,冯奉世回长安,调任左将军,封关内侯。 [2]三月,立皇子康为济阳王。 [2]三月,元帝赐封皇子刘康当济阳王。 [3]夏,四月,平

  • 260.曹雪芹写《红楼梦》·林汉达

    乾隆帝连年用兵,军费花费很大;他又六次巡游江南,搞得十分铺张浪费。加上下面的官吏贪污浪费成风,弄得国家渐渐地衰弱下来。就在这个时期,在京城流传着一本小说,叫《红楼梦》。开始,人们还弄不清作者是谁,后来经过研究,才知道写

  • 卷三·胡寅

    (晋孝武奉佛法,立精舍于殿侧,引沙门居之。苻坚率众寇淮南,谢玄等战于淝水,玻之。)仁赞载此,以淝水之捷为孝武奉佛之报。然苻坚敬重道安,引之登辇,岂不奉佛,何为而败邪?!苻坚达王猛之言,贪功南伐,自覆其国。晋孝武衔任谢安,制师有道,故

  • 定公·定公四年·左丘明

    【经】四年春王二月癸巳,陈侯吴卒。三月,公会刘子、晋侯、宋公、蔡侯、卫侯、陈子、郑伯、许男、曹伯、莒子、邾子、顿子、胡子、滕子、薛伯、杞伯、小邾子、齐国夏于召陵,侵楚。夏四月庚辰,蔡公孙姓帅师灭沈,以沈子嘉归,杀

  • 卷第六·佚名

      阿毗达磨法蕴足论卷第六  尊者大目乾连造  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念住品第九之余云何于此内法。住循法观。若具正勤正知正念。除世贪忧。内法者。谓自想蕴行蕴。若在现相续中。已得不失。于此内法。循法观者。

  • 碧鸡漫志·王灼

    南宋王灼撰。灼字晦叔,号颐堂,又号小溪。遂宁(今四川成都)人。绍兴中曾为幕僚。当时作者隐居成都碧鸡坊妙胜院,因地取为书名。写成于绍兴十九年(1149)。是书以论述曲调源流为主,对研究词曲渊源和发展有重要价值。五卷

  • 钱塘先贤传赞·袁韶

    一卷。南宋袁韶撰。袁韶字彦淳 (一作纯),庆元鄞县(今浙江宁波)人。淳熙十三年(1186)进士,官至同知枢密院。生年不详,端平初卒,年77。袁韶知临安府时,宝庆二年(1226),在钱塘(今浙江杭州)建许由以下39人祠,并各为之作传、赞,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