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路史卷十九

后纪十

疏仡纪

高辛纪下

周之初兴,大封同姓,五十有三国;而文武之胙,又三十有二,管、蔡、成、霍、鲁、卫、毛、??、告、雝、曹、滕、毕、原、丰、荀,文之昭也;亏、晋、应、韩、寒、狄,武之穆也;而凡蒋、邢、茅之与胙祭,则周公之裔也。召、虢、燕阳、阎、镏、邠、镐、方、卬、息、随、彤、单、纵、??、梁、项、岑、 、滑、养、盛、极、巩、谷、谢、郭、宻、荣、丹阳、杨、逢、觚、栾、甘、麟、主、顿、鼓、肥、宫、遂、冥、丽、暴、载、岐、费、纪、胡、康、苌、解、张、隗、蔺、运、冀、潘、庞、冯、沈、贾、郑、暌、芮、魏、焦、樊、巴、周、徐、桥、北、燕、鲜、虞、阳樊,皆姬国也。

文之昭十有六,而泰之生者十。文公采于周,成王封其子伯禽于鲁,三十有四世,而楚灭之。后有有蟜、臧会、臧文、臧孙、公山、武仲、南宫、惠叔、叔仲、仲颜、仲叔、公孙、东门、子家、子叔、子服、子我、子言、子翚、子于、子成、子寤、子孟、子驹、子有、子士、子华、子阳、子杨、公施、公襄、公冉、公为、公思、公石、公之、析公、巫公、父公、伯公、慎公、索公、肩公、良公、哀公、若公、冶公、输公、鉏公、仪少施、庆父、富父、宾牟、意如、仲梁、仲颜,孟、仲、叔、季之四孙;及声、意、南、懿、陉、般、僖、荣、禽、于、赐、愍、闵、骞、哀、隐、悼、引、毗、弥、展、施、衡、为、穆、作、昨、婼、尾、鞠、 ,孟、仲、叔、季之氏。其以邑氏者,臧、众、鄟、秦、运、郓、管、栁、厚、郈、颜、即、费、蔑、鲁,及柳下、瑕丘、厚丘、梁其、谷梁、逮项、公孙、足守、秦符玺,又为符氏。

周公使管叔监郼,与蔡惎郼间王室。周公蔡蔡而辟,管爰代以中旄父,管故不嗣。后有禽氏、管氏。

敬仲相齐公伯,卒于齐。其耳孙修适楚,为阴大夫。汉始南阳,世奉仲祭,号相君。有阴氏,阴嵩又为丘自陵氏。

蔡叔既蔡于郭,凌子胡改行师德,周公使为鲁卿。鲁治,乃复之王,邦之蔡泽,是为蔡仲。子蔡伯,生宫侯,至平侯徙新蔡,益微每赋役于楚,迁之州来。二十四世,而楚灭之。有蔡氏、辰氏、盱氏、朝氏、归生氏、生氏、太史氏、蔡仲氏、子履氏、大利稽氏。

曹叔甸伯二十六世,而宋灭之。有曹氏、覊氏、僖氏、厘氏、子臧氏、射姑氏、夕姑氏、公强氏。其支于卞者,为卞氏、欣氏;于牟者,为曹牟氏、重丘氏、子臧氏。曹操 汉,而有魏五世,劫于典午。

成伯子爵后,附于齐,还奔鲁,而灭于楚。有成氏、郕氏、上成氏、邽氏、肃氏。

霍处以禄父降而经,至永公灭,而奔齐。晋旱,卜之,在岳,于是复霍而登 ,灭于晋。有霍氏、 军氏、??氏。

叔封司寇,采康。及成王降霍,以商余地封之,统三监为孟侯,曰卫伯。八世,顷侯、始侯孙和,桓、厉、宣,九十犹戒于国,所谓睿圣武公者。五子懿公杀公于狄,宋立戴公,狄载至,徙楚丘,子成公遂迁昆吾。凡三十有五世而卫亡。有小王、成公、公上、赵阳、羌师、辟闾、析龟、北宫、强梁、会庌、羌宪、祝固、祝国、祝史、史晁、史朝、史桑、太叔、卷子、南公、世叔、仲叔、石骀、石伯、公叔、子叔、公明、公孟、公孙、子高、公析、公甫、公荆、公文、子文、子伯、子玉、子郢、子强、子季、子齐、夏戊、夏丁、将军、右宰、司马、司寇,及左右之公子,与石、聂、弥承、礼、免、勉、左、右、伋、寿、南晁、蒯、辄、顽、衎、林、凌、稷、牧、冷、嗣、眷、兼、孙、孟、弘、洪、璧、辟、宪、孺、黔、渠、朝、世、监、寇、针、文、齐、开、彪、孔之氏,其悬氏、悬潘氏、求氏、仇氏、裘氏、康氏、卫氏、戚氏、傶氏、濮阳氏、元氏、元咺氏、常氏、商氏、凌氏。

陶叔授民,为陶叔氏、司徒氏。

武公生季 ,采于宁。九世居 ,为宁氏。

孙权启吴,四世而归于晋,又有厉氏。

春秋之时,惟鲁、卫希王政。武王克商,以毛叔郑从;成王以郑为三公。有毛氏、毛伯氏。

武王之封母弟也,惟季载,少使食于沈。成王立为司空,爰封之冉,曰冉季,是为????。有冉氏、??氏、??氏、??氏。

告分南北,南后入晋,北入宋。有告氏、郜氏。

雝伯入周,后有雝氏、邕氏。

叔绣居错,文公侯之縢,三十有一世,齐灭之。有縢氏、滕氏、腾氏、卜氏、滕叔氏、公丘氏、错氏。

文公薨,毕公高入职焉。

子季孙邑潘,既复,分, 裔孙毕万事。晋献公灭魏而封之,十世而斯始,命文侯。惠徙大梁,又八世,虏于秦。有毕、魏、藩、番、 、吕、献、豫、芮、垣、新、王。

及魏强,伯夏曼多令狐宇文新垣叶大夫之氏。

华侯采冯城,为冯氏,有北燕。

武王伐纣,原公把小钺,原庄公后,亡。有原氏、佼氏、原仲氏、原伯氏、跪氏。

荀侯,诸侯之伯,晋灭之,为公族。后逝敖,为荀氏、旬氏、孙氏、孙伯氏、夙氏、程氏、中行氏、伯宗氏、籍氏、席氏、投氏、投壶氏。

孙息食知,为知氏、智氏。智果谏谣,不从,乃别族于太史,为辅氏。

豊侯坐酒亡国,以故负罂于首,以为式。后有豊氏、酆氏。

武之穆四于邗,为长。先是唐有祸,成王以封子干、子夔父而谓晋。十一世,文侯勤周,受锡予。

昭侯立其弟于曲沃,五世而曲沃灭。

晋君之五世,文公遂霸诸侯。又十六世,而析徙端氏。有晋、进、戊、恭、整、舅、咎、羊、甲、献、射、席、籍,及士、贞、楼、季、太戊、叔鱼、叔向、叔夙、季夙、季婴、杨食、食我、凡闾、伯宗、伯州、公仇、公师、弗忌、臼季、子羽之氏。其以采者,絺、郄、步、涉、畜、鄐、臼、傗、苦、冀、解、张、杨、阳、端、续、温、祁、邬、羊、介、翼、盂、驹、州、栾,及扬、干、铜、鞮、羊舌、祈夜长鱼五鹿东闗?州。其苦成库成古成车成,出于苦;栾书、下军、及嘉、若栾,出于栾。堤、遆、蹄、鞮、鲑,出于铜、鞮;犨分于郄,郗出于絺;自步居温,则为步温;由祈易续,则为续祈。

先轸封原,且居徙霍,为霍伯。有先氏、左行氏。

康王以虞之幼子公明为贾伯,曲沃灭之。有贾氏、右行氏、贾孙氏。

出公生伯侨,封扬,曰扬氏、扬孙氏;雄其出也。

而温则狄灭之,或为狐氏。

韩武庶子幽世失国,宣王中兴,韩讨不庭,锡之梁山,奄受北国,是为韩西。卫满伐之,而鄱于海。曲沃并晋,有韩万为戎御,复采韩。原至景侯,始命。凡二十有四世,秦灭之。有韩、何、横、侠、罂、言、贾、 、李、吕,及韩侯无忌公族。韩 、韩籍、韩婴、韩信,信都之氏。厥之玄康,采赵蔺,为蔺氏。哀侯少子婼,采平,为平氏、婼氏、张氏、灌氏。信之后又有韩余氏。于之后又有于氏、邘氏、盂氏。万纽于氏,应侯次四,晋灭之,有应氏、深氏。狄子寒侯偕武穆也,后各为氏。

周公之祚七,长鲁禽父;次凡伯,为凡氏、 氏、泛氏;次伯龄封蒋,男爵,后以功侯,二十二世,并于楚,有将氏、定氏;次靖渊封邢,侯爵,灭于卫,有邢氏、陉氏;次祭,事文王,受商之命,有祭氏、谋氏、訾氏、祭公氏;次胙,次茅,胙入南燕,有胙氏、作氏,茅有茅氏、 氏。

若夫周隶之国,则伯卤之孙仲奕,武王封之阎,晋灭之,有阎氏、奕氏、大野氏。

虢仲、虢叔,文王敬友二卿。仲曰西虢,后迁上阳,为南虢;而留者为小虢,虢,晋灭之。叔为东虢,平王夺其地,与郑;楚庄责王,乃求其裔孙,叙封之阳曲,曰郭公。晋灭之,有虢氏、郭氏、制氏,若上阳、夏阳、西郭、南郭、南伯之氏。

镏康公卿,后有留氏、刘氏、康氏、官师氏、师氏、帅氏。

文王之异弟辉之子渠,封岑,为岑氏,亦有王氏、 仁氏、钳耳氏、箝耳氏。 仁氏、仁氏,此王季之穆也。

成王侯次子于翟,为翟氏,又封其支于彤,为彤伯宗伯,是为彤氏;又封幼子臻于单,单世卿为甸侯,有单氏、靖氏、单伯氏、旗氏。

昭王子成公男,后有成公氏。

宣王封庶弟友于咸林曰郑,为司徒,死戎难,子武公以夹俌赐虢、郐十邑,徙,拾爵伯,二十有二世,韩灭之。有郑、蔺、语、京、将、良、孤、尉、具、司、髠、烛、禆、諀、堵、泄、泄、羽、浑、然、游、游、驷、国、渝、俞、喻、会、雅、邃、繻、罕、豊、 、歂、侨、参、眅、姜、虿、印、颉、梧、儵、皇、蟜、佚、卫。

及田章封具羌宪强,梁、赵、阳、史、龟、去、疾、大季、公文、公德、共叔、世叔、大叔、子人、子强、子驷、子罕、子孔、子晳、子国、子游、子宽、子然、子羽、子轩、子革、子旗、伯有、马师、东里、行人、西门、西宫、京城、俟伏、贺吐之氏。

宣之子三,一尚父,为杨侯;一食陆卿,曰陆侯;一封谢丘,为谢丘氏。平之子三,长曰精,封纵,为纵氏、精纵氏;次曰唐,封梁山,为梁伯;少曰秀,封汝川,为之周,十九世,并于秦,为周氏。杨侯曾孙失国,平王以赐晋,封叔盻,后氏为杨。洎坚为三世,而为唐。有枭氏、屋引氏、越勒氏、普六茹氏。

惠之子带封甘,曰昭公,子成公世官王所,有甘氏、甘士氏、甘先氏、甘庄氏、 女氏、鉴氏。

顷之孙武强 ,为武强氏、姬氏、周氏。

简之子儋季,为儋氏。

景之孙封阳樊,后宅无终,为公翁阳氏、阳氏、阳樊氏、无终氏。

敬之子封 ,为 氏。

灵王之太子超古,幼有成德,以谏,废,年十八而宾,是为晋。子宗敬为司徒,号王子,家平阳,为王子氏、田氏、缑氏、王人氏、王氏、李氏、拓至氏、可频氏、乙速孤氏。

召康公愿封燕,康王复为太保,年百有八十,其长居燕,而支袭召,召世为伯。有召氏、邵氏、伯氏、东陵氏。其分于唐者,为阳伯,齐灭之。北燕归国,不达于革,凡四十有三世,秦灭之。太史公曰:燕之社稷,血食者九百年,于姬姓,独后亡。抑召伯不鄙其民,有亡执之德也,后有燕、喜、攸、缪、厘、哙、快哙之氏。

盛伯子,姬姓之长,降于齐,有盛氏、痛氏。

宻公、荣公、瑕公、苌伯、贾伯、芮伯、桃叔尹公、康公、巩伯、甘单公、暴公、詹伯、家父巷伯、方叔、卭叔、世卿家,后各为氏。又有尹公氏、竒氏、荣叔氏、南宫氏、荣伯氏、芳氏。

齐侯灭谷、秦穆灭滑、楚文灭息、晋文灭巴、鲁灭项,有谷氏、滑氏、滑伯氏、息氏、息夫氏、巴氏、通氏、项氏、刘氏、辛氏。

召公俌周,西伯夫人绍两交龙,不乐,遂娠。生子有文在手,曰“盛”,因名氏之。年十有八,封之谯侯。晋武公灭谯,有之为谯氏、焦氏。

汉东之国随,为大楚灭之,有随氏、少师氏。

鳞,宋灭之;宫,虞灭之;纪、遂,齐灭之;岐、鄗,周废之;养、顿、徐、胡入于楚;肥、鼓、魏、焦入于晋;丽届于秦;而鲜虞则在狄,极入于无骇,而隗、丹、暌、载、逢、冀、冥主亦衰除矣。后各以国令氏。

考王封弟 河南,曰东桓公。至孙惠公杰分其子姓于巩,以奉王,曰西惠公,号二。周赧王之立二周,分理四十九年,秦取西周,迁东。惠之孙咎公于??,狐王崩,秦昭取西王稽。七年,秦庄襄取东、西周地,而以赐人,聚为周君祀。

中山武公,东桓公子也,厥后桓公荒淫不恤国。王问晋史余曰:“今诸侯孰先亡?”对曰:“中山乎。” 二年,而魏拔之,处之灵寿。蓻、副、舆、啬、种、稷、宾、校、显、党、惠、偏、公、富、大、泰、亚、辟、组、骊、治、棸治、鞠、鞫、儋、技、支、宰、忌、舞、蝮,及王孙、王叔、王子、贾孙、王史、内史、公祖、叔服、太伯、黑肱、黑肩、西周、武强、司空、陈留之氏,皆周枿也,汉封之卫。

次妃有娀氏曰简狄,仁而有礼,饮食必鼓,感乙致胎,疈而生 。 ,契也。聪明而仁,尧命司徒,使布五教,而民辑。及虞不废,是以受商赐姓子氏,商人谓之玄王。

子昭明居砥石,生相土,克承商业,始居商丘。出长诸侯,威武烈烈,至孙冥为司空,世事虞夏。十有二世,而汤遂兴,传二十有八王,国几亡者五。

而纣遂失天下,姬武王居之,乃封其子武庚于 。 叛,周公摄伐,杀之,更求帝乙之元子魏子启邦之宋,户东夏为周客。三十有二世,君偃不道,齐、魏、楚戮而三析之。有几、微、衍、尾、沃、据、卿、穆、止、 、近、宋、 、鄁、 、石、母、戚、怀、既、椒、督、沙、猛、政、正、桓、完、牛、牢、辽、寮、虞、华、耏、还、狂、臼、朱、耦、??、合、 、坎、冀、仲、??、灵、禄、虺、勃、圣、省、牵、伉、错、锐、兊、左、宗、正、所,及王夫、皇父、空相、事父、不更、干献、申屠、三伉、鱼孙、围龟、乐王、白马、黑夷、鸠夷、不夷、艾岁、西鉏、中野、即利、子朝、子奢、子荡、子罕、右师、左师、司城、司寇、司马、司徒、右归、公朱、阳门、季老、微生、孔父、 侯、老男、并官、武信,与季老男、氏、巨辰经氏,因夷、不茅、西乡、已氏、木门、东乡、祝其,及木坎、合向、皇乐、戎御、鱼鳞、荡氏、于采也。其支于戴者,郑取之,有戴氏、甾氏、菑氏。 采褚,为褚氏、石氏、褚师氏。

仲思之曾愍公,生弗父,何义国其弟,四世,孔父嘉之,难子木金父逋于鲁,为孔父氏、孔氏。生祁父,为防大夫。子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纥,纥封 ,生皮及尼、孟。皮袭 ,为 氏,为 氏。

尼母颜野合,生而頨顶,故名丘,而字仲尼。四十有九表,堤眉谷窍,参臂骈胁,要大十围,长九尺有六寸,时谓长人。广博圣武,为鲁司寇。齐人患焉,归女季氏,子乃去之。历于诸侯,莫能用也。十有三年而归于鲁,然后乐正礼得,乃删诗定书、系周易、作春秋,以示炯戒。自惟商后,而宋不足征,乃述考志,追商颂以尾鲁,故曰:“明王不兴,天下其孰能宗?予不亡幸于宋也。”反鲁,盖六年而没,敬王之四十有一年也。

初,武丁封季父于河北曼,曰蔓侯。有曼氏、蔓鄤氏;优、邓,其出也。灭于楚,有邓氏、登氏、邓侯氏、养氏、??氏、骓氏。优人后有优、鄾、忧氏。

祖庚封弟文于苑,有苑、宛庚氏;封子于权,楚人迁之??处,为??氏、那氏、权氏。

太丁侯母弟堂阳,为堂阳氏。荡、阳、番、署、御,姓国也。四、时、荼、共、梅、稚、定、巢、郅、同、黎、比、髦、扐、 、 、铁、繁、沛、来、向、施、萧、饥、索、空桐、鲜虞,皆子国也。

西伯戡黎,武王复以封汤后黎侯,豊舒奄之,有黎氏、犁氏。

商国莱侯与太公争营丘,及齐复入莱,共工浮柔奔棠,晏弱迁之郳。有莱氏、郲氏、浮莱氏、浮氏。

荡则秦灭之,巢则吴灭之,比干则受刳之,梅伯则醢之矣。有荡氏、比氏、梅氏、枚氏、梅伯氏。

比干死,子坚逋长难林,为王氏、林氏。

成王以商之六族——条氏、徐氏、萧氏、索氏、长勺氏、尾勺氏——锡鲁公,复以商民七族赉康叔:陶氏、施氏、 氏、 氏、樊氏、饥氏、终葵氏。

桃子萧姓,春秋时犹在,萧人则楚灭之。

太心采桐门,为还氏、桐门氏。

萧道成迁刘宋,七世号齐,衍代之,为梁。世四易,入与陈,又有孛氏、蛸氏、饕餮氏。而乙氏、汤氏、殷氏、商氏、祖氏、亳氏、薄氏、北殷氏、殿氏、武氏,皆汤后也。

次妃塦豊氏,曰庆都。生尧,有纪篇言。

次妃有陬氏,曰常羲,生而能言,发迨其踵,是归高辛。生太子 及月十二,八元、实、沉、阏伯、晏龙、叔戏、巫人、续牙、 越也。

八元为虞,布五教。

实、沉、阏伯居旷林,干戈日寻。后帝布臧,迁阏于宋,是为商;沉于大夏,是为参。后有实氏、参氏、阏氏、遏氏、堪氏、奋氏、庞氏、商丘氏。

续牙友舜于贫,贵而遗之,为续氏。

晏龙事虞,为纳言,是主琴瑟。生司幽,是为司幽之国。有龙氏。

巫人封巫,为巫氏,生 民, 民盼姓。其侯于蜀者,更生号。后分苴。苴侯好于巴,故巴 蜀,蜀伐苴,苴侯奔巴,巴求援于秦,秦之灭蜀,遂及苴、巴。有蜀氏、苴氏、葭氏。

叔戏生摇民,摇生居越、生女且,为摇氏。

高辛游海滨,过棘城,阚颛顼之虚,乐之。暨其归,居 越于昌黎,邑于紫 之野,号曰东胡。汉初败于凶奴,退保鲜卑之山,曰鲜卑,是曰乌丸。魏初,莫护跋部入辽西,置国大棘城之北,曰步摇徒河。涉归,进拜单于二子:长吐谷浑,置国甘松,南孙叶延为吐浑氏;次若莫廆,迁徒何之青山,以大棘颛帝之虚徙焉,子 遂王燕。前、后、南燕,皆出也。又有豆庐、贺兰、慕舆、慕利、慕护、库狄,及裕慕、暮之氏。

柔仆羸土,亦帝之裔末也。

高辛崩,而帝 立,袭高辛氏。帝 之立不善,九载以其仲立,是为尧。有子玄元,尧封之于中路,历夏侯,服国尽。为中路氏、路氏、辛氏、侨氏、嚣氏。尧封舜,故舜郊喾,而商周用禘。

【姓也者,性也,与生俱生者也。山行十驿形,不脱祖;水行千里,性本其处。山有形,水有性,是故性不可易,子孙十世不免性。类我者,诸姜之性弘,诸姚之性仁,张王之性宽,李赵之性悫,刘范性急,羸偃性雄,吕、尚性狷,熊、羊性奰,姬、黄性广,曹、侩性 ,岂圣人固为区哉?所以别乱兆、明人义也。】

【传曰:男女同姓,其生不繁。行路有礼,惟其原有以使之也。余起路史,既归天下之姓氏,见孔氏之出高辛、老氏之出少昊。既为周着,而后怪佛者之来独靡适从,不姓不氏,而孤出乎神州之外,为其徒者累垂,出没百千万亿至,亦自蔑其姓氏而从之。】

【嗟乎!彼之教以灭道来,不知所从去,不知所往,不仁不敬,理固应尔,而乃不知先王大伦,实乱于此。今夫削头钵食,群趋而辈胁者,诞谩诬谰,莫不伥伥,自以为得高视阔步,至不认其宗祖、父母、兄弟,是岂名人也邪?】

【冠、婚、丧、祭,此人道之大者也。自天子至庶人,兵戈戮杀,亦不过此四者而已。而今也,冠、昏易乱,而无以酬生;丧、祭蔑薄,而莫以报死。而又奚以生为?孔子曰:“穷理尽性,以至于命。”父兄、子母所以穷理,饮食、裘葛所以尽性,而归根、守白所以至命也。不穷理不足以尽性,不尽性不足以知命。穷理至命,固非克猎等也,而彼佛者每得其偏,而不蔽其全。故知性者必达乎理命,知命者必达乎理性。每执一见,自为至足,亦可谓不知务矣。吾夫子亦何尝蔑性而薄命哉?】

【虽然,弟子之惑滋甚。若老之说,修而上之,至于无上清虚之境,人皆空蒙,散为清阳之气,虚无缥缈,无有形质;从佛之说,修而上之,至于果位,入三摩地,人皆罔荡,敛为善爽之鬼,寂冷坐结,弗复变化,而无有君、父、妻、子、朋从之与往来。且以父、祖、子、孙,人之所以为际;而冠、昏、丧、祭,生之所以以为奉者也。奈何有父祖而不得其所以为奉,有子孙而不得其所以为际。寂冷坐结,触辄散弛,而无有形质,则亦奚贵于有我哉?究言索理,固不足以 神禹之一笑。是以圣人于此必因乎父祖子孙、冠昏丧祭事上而为之制,使之不事其本原而后已。然则教者其可以不严所道、而沉迷乎寂灭诞谩之区哉?自古及今,亦有不仁义之真僊,若无君亲之佛,觉乎别生分类。人道之极挚,圣人之所甚急而不可后者,顾可厌而弃之欤?】

猜你喜欢
  王楼贺韦华传第二十·陈寿
  卷一百四十四·列传第三十一·宋濂
  卷第二百六十一 唐紀七十七·司马光
  第十回 逾黄泽刘鄩失计 袭晋阳王檀无功·蔡东藩
  第四十五回 抚叛兵良将蒙冤 剿海寇统帅奏捷·蔡东藩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四百五十九·佚名
  西汉年纪卷十一·王益之
  第三九认充状光绪六年三月十一日一一二○五-九·佚名
  一○五九 湖南巡抚陆耀奏覆本年抽改《通鉴纲目续编》部数及查办情形折·佚名
  二三 闽浙总督钟音等奏购访遗书情形并开列书单呈览折·佚名
  ●浦阳人物记后序·宋濂
  司马彪续汉书卷三·周天游
  完颜宗望传·脱脱
  八·沈从文
  钦定南巡盛典卷八十·高晋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提要·陈孚

    (臣)等谨案陈刚中诗集三卷附録一卷元陈孚撰孚字刚中天台临海人厯官奉直大夫台州路总管府治中事迹具元史本传此集卷一题曰观光稿乃至元中孚以布衣上大一统赋江浙行省闻于朝署上蔡书院山长考满谒选京师时所作卷二题曰交州

  • 友林乙稿目录·史弥宁

    别集类三【宋】青山觅句客舍瓦池读杜诗东还啼鹃晓望云气平凝前山遮尽仅余翠峯数防因赋送伍啓之赴严陵比较务南湖静寄夏日小酌火云寄屈英发东湖泛舟诗髯张氏溪馆春宵醻黄云夫用所寄诗巻中韵寄云夫维则庵追凉题月湖屏闲

  • 卷二十七·吴广成

      元丰七年、夏大安十年春正月,大举攻兰州,粮匮引还。  秉常集河南诸监军司兵,克日齐驻葫芦河,游骑直至河外。宣庆使李宪知必大举,益增守备。秉常果以步骑八十万围兰州,督众急攻。矢如雨雹,云梯革洞,百道并进,十昼夜不能克

  • 卷之一百十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卢藏用传·刘昫

    卢藏用,字子潜,是度支尚书卢孙庆的侄孙。他的父亲卢王敬,在当时很有名,官至魏州司马。卢藏用少年时代就以辞学著称,他在举进士之初,因不被选用,就做《芳草赋》来表达自己的心志。不久,隐居终南山,学辟谷(导引之术,不食五谷,可以

  • 程师孟传·脱脱

    程师孟,字公辟,吴县人。中进士甲科。历任南康军知军、楚州知州,提点夔州路刑狱。泸水一带西戎多次进犯渝州边地,使者治所在万州,相去很远,有敌警讯,率兵一整天才能到。程师孟奏请迁路治到渝州。夔州路部没有常平粟,奏请建常平

  • 申时行传·张廷玉

    申时行,字汝默,长洲人。嘉靖四十一年(1562)的进士第一。授职为修撰。历任左庶子,负责翰林院的事务。万历五年(1577),由礼部右侍郎改任吏部职。当时申时行因为文采与书法而受张居正赏识,含蓄宽容不标新立异,张居正安抚他。六

  • 卷二百十三·佚名

    <史部,政书类,军政之属,钦定八旗通志>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二百十三人物志九十三忠义传五【满洲八旗五康熙二年至十三年共一百十三人】阿哈丹阿哈丹满洲正黄旗人姓纳兰氏世居哈逹祖雅虎事太祖高皇帝初设十札尔

  • 职官二二·徐松

    卫尉寺【宋会要】卫尉寺令无所掌,以朝官一员判寺事。《两朝国史志》:卫尉寺判寺事一人,以郎官以上充。凡武库、武器并归内库及军器库以它官及内寺典领,守宫归仪鸾司,本寺无所掌。府史二人。元丰改制,事具《职官志》。 神宗

  • 卷七十四、谕禁鸦片之严厉·黄鸿寿

    德宗光绪二年,秋八月,定严禁栽种莺粟例。鸦片烟之禁,始自雍正时,其初但充药品。英商以之贩运内地,称洋药,故民间吸食者极少。至道光初,其风始炽,寻由印度传之云南。而南土兴,辗转传至四川而有川土,又传至甘肃而有西土,由是而至贵

  • 十五年·佚名

    (己酉)十五年清道光二十九年春正月1月1日○庚午,大王大妃寶齡望七。上詣仁政殿,親上致詞、箋文、表裏,仍陳賀頒敎,赦。1月2日○辛未,以南秉哲爲全羅道觀察使。1月3日○壬申,親上表裏,陳賀時各差備官施賞有差,宣敎官李

  • 卷十二·黄仲炎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通说卷十二    宋 黄仲炎 撰定公元年春王谷梁子谓定无正非正始也是不然桓宣之纂立皆书正月岂正始哉然定无正月者昭公薨于乾侯嗣子未立季氏虽专国而其分则人臣不当授正朔於其国故不书正月也此春

  • 卷三十·王天与

    钦定四库全书尚书纂传卷三十    元 王天与 撰多士第十六        周书成周既成迁殷顽民周公以王命诰作多士【成周説见召诰洛诰○汉孔氏曰殷大夫士心不则德义之经故徙近王都教诲之吕氏曰迁洛之事召诰则经

  • 商书·盘庚下·佚名

    盘庚既迁,奠厥攸居,乃正厥位,绥爰有众。曰:「无戏怠,懋建大命!今予其敷心腹肾肠,历告尔百姓于朕志。罔罪尔众,尔无共怒,协比谗言予一人。古我先王将多于前功,适于山。用降我凶,德嘉绩于朕邦。今我民用荡析离居,罔有定极,尔谓朕曷震

  • 大鱼事经全文·佚名

    东晋天竺三藏竺昙无兰译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往昔时。有一水饶诸大鱼。尔时大鱼敕小鱼曰:汝等莫离此间往他处所。备为恶人所得。尔时小鱼。不从大鱼教。便往至他处所。尔时鱼师。

  • 第四章 第一第二结集·佚名

    七十万之漏尽清净而达一切德之圆满阿罗汉等比丘僧伽集合。(一)彼等思惟选择一切最胜者,[由]五百长老僧伽[投票]而决定。(二)彼迦叶于胜者之教头陀行第一,阿难多闻第一,贤者优波离于律,(三)阿那律于天眼,婆耆舍辩才[第一],富楼那说法[第一

  • 第四 无闲省略与灭诤分解·佚名

    [一]无间省略一(一)有几种罪?有几种罪聚、几种修习事、几种不恭敬、几种恭敬、几种修习事、几种失坏、几种犯罪等起、几种口论根、几种非难根、几种和敬法、几种破僧事、几种论诤、几种灭[法]耶?有五种罪,有五种罪聚、五种修习

  • 周子抄释·吕柟

    二卷,附录一卷,明吕柟(1479—1542)辑。北宋五子(二程、邵雍、张载、周敦颐)惟周敦颐著书最少,而宋明两代诸儒研究周氏学术思想的著述反倒最多,辨论也最为激烈。对“无极大极之说”、“太极图说”、“通书表里之说”、“主静之说”等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