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彻里帖木儿传

彻里帖木儿,姓阿鲁温氏。祖父累立战功,为西域大族。彻里帖木儿自幼沉着,胸有大志,早年入宫为禁卫亲军,后升为中书直省舍人,拜监察御史。右丞相帖木迭儿执政,握生杀予夺之大权,人们无不恐惧。彻里帖木儿却敢于与他对抗,指责其一切奸诈行为。帖木迭儿一心想中伤他。山东大水,盐课多有亏损,朝廷任命彻里帖木儿为山东转运司副使,仅数月,所亏盐课皆如数补济。转任刑部尚书,京师豪强都怕他,不敢犯法,而无罪被拘留的人多被释放。

天历二年(1329)拜中书右丞,不久又升为中书平章政事,后又出任河南行省平章政事。黄河水清,地方认为是祥兆,要上报朝廷。彻里帖木儿说:“我只知为臣忠,为子孝,天下治,百姓安,这才是祥瑞之兆,其余何益于百姓?”这年闹灾荒,彻里帖木儿提出赈济灾民,其僚属认为必须先由县上报给府,府上报于省,省上报朝廷。彻里帖木儿说“:如今饥民死者已多,还要拘于平常的程序,往复要几个月,那时能存活的百姓就不多了。这是地方官府畏罪,使百姓抱怨朝廷,我决不这样做。”先开仓赈济,然后上书请专擅之罪。文宗不仅不罪,而且十分高兴,赐龙衣、上尊。

至顺元年(1330),云南的伯忽反叛,彻里帖木儿以知行枢密院事领兵讨伐,他的军队纪律严明,所过秋毫无犯。平叛后朝廷赏赐甚厚,他都分给将士,班师回朝时,自己只有日用行装。回朝后任上都留守。上都官府买商人的东西不给钱,故来上都经商的人无盘缠回家,甚至有饿死冻死的。彻里帖木儿到上都后,将此等情形上报朝廷,朝廷令出钞四百万贯来偿还给商人。后调任江浙行省平章政事,为政严厉,官吏不敢胡作非为。不久召他回朝拜为御史中丞,朝廷大小官员无不怕他三分,风纪大振。

至元元年(1335),拜中书平章政事。他首先主张废除科举制度,把对太庙一年四祭改为一年一祭。监察御史吕思诚罗织一些罪状弹劾他,顺帝不理会,仍令彻里帖木儿署理中书平章政事之职。这时,废科举之诏已拟定,只是尚未加盖皇帝玉玺,参政许有壬坚持不废科举,太师伯颜大怒,问许有壬:“你这个谏官是冲着彻里帖木儿来的吗?”有壬说“:太师因为彻里帖木儿为朝廷效力,故提拔到中书省任职。御史三十人不怕太师,而听从于我有壬,岂是因我有壬的权重于太师?”伯颜听后怒气消了。许有壬说“:若废科举,天下人才必然抱怨。”伯颜指出,举子多以贪赃而身败名裂,并认为科举制妨碍了蒙古传统的选官之法。有壬辩解说“:科举未行之先,御史台中因贪赃而受罚者无数,怎能说贪赃尽出于举子?不能说举子中无贪赃者,但比起来还是少一些。”并举出事实说明科举并未妨碍传统选官之法,二人反复辩论不已,伯颜虽心中已同意许有壬的意见,但废科举之议已定,不可中止,只得以温和语言来劝解许有壬。

罢科举之议,是由于彻里帖木儿在任江浙行省平章政事时,举行科举考试,在馆驿盛宴招待考官,内心颇为不平,故回朝入中书省把废科举列为第一事。在此之前,也还有人要把学校贡士的庄田收入用来做怯薛军衣粮,正要找一位当权者提出来,于是有罢科举之议。彻里帖木儿曾指斥武宗为“那壁”,“那壁”是蒙古语,意为“彼”。又曾将妻弟阿鲁浑沙之女为自己的女儿来向皇帝请求赏赐珠袍等物。于是大臣们又弹劾其罪,因而诏贬彻里帖木儿于南安,人人称快。最后,彻里帖木儿死于南安。至正二十三年(1363),监察御史野仙帖木儿等为彻里帖木儿辩解其罪,并请求按寒食国公追封王爵,定谥号,没有成功。

猜你喜欢
  志第二十三 职官二·刘昫
  卷六十九·列传第七·太祖诸子·脱脱
  卷十三·李心传
  第一百二十二回 真开心帮办扶正 假护法军府倒楣·蔡东藩
  明穆宗庄皇帝实录卷之三十·佚名
  大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佚名
  一百八十 江宁织造曹(禺页)奏请进盐差馀银摺·佚名
  一百五十六 署内务府总管海章转奏曹寅病故摺·佚名
  卷二·曾巩
  满洲秘档选辑目录·金梁
  钦定宗室王公功绩表传卷七·允秘
  南唐书卷二十·马令
  ·上粤督徐仲绅制军书·丁曰健
  卷八十三·佚名
  晋武帝·苏辙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施乘之·唐圭璋

      清平乐   元夕   风消云缕。一碧无今古。欲坏上元天不许。晴了晚来些雨。   莫言冷落山家。山翁本厌繁华。试问莲灯千炬,何如月上梅花。

  • 卷一四·袁枚

      嘉兴江浩然幕游江西,于市上得一银光笺楷书云:“妾年十五许嫁君,闻说君情若不闻。十七于归见君面,春风乍拂心长恋。为欢半载奈离何,千里江山渺绿波。未成锦字肠先断,零落胭脂泪更多。西江、浙江隔一水,天上银河亦如此。银

  • ◆舒□□远·顾嗣立

    远字仲修,号北庄,頔之弟也。尝与弟士谦随道原舆亲避寇岩谷,被掳执,道原正色叱贼,言甚厉,欲杀害之。弟兄执手争死,贼众皆感泣,俱释以全。道原《为苗民所苦歌》,即纪其实也。所著曰《北庄遗稿》。 庄居述怀二绝 早行和弟可庵二首

  • 顾贞观·龙榆生

    顾贞观字华峰,号梁汾,江苏无锡人。康熙丙午(一六六六)顺天举人,擢秘书院典籍。戊申(一六六八)丁外艰归。丙辰(一六七六)复入京,馆纳兰相国家,与相国子性德交契。甲子(一六八四)还里,构积书岩,读书终老。善填词,与吴江

  • 卷五百九十二·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五百九十二曹邺曹邺字业【一作邺】之桂州人登大中进士第由天平幕府迁太常博士历祠部郎中洋州刺史诗二卷徒相逢江边野花不须采梁头野燕不用亲西施本是越溪女承恩不荐越溪人杂诫带香入鲍肆香气

  • 卷一百八十六·志第一百三十九·食货下八·脱脱

        ◎食货下八   ○商税 市易 均输 互市舶法   商税 凡州县皆置务,关镇亦或有之;大则专置官监临,小则令、佐兼领;诸州仍令都监、监押同掌。行者赍货,谓之"过税",每千钱算二十;居者市鬻,谓之"住税",每千钱算三

  •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五十八·李心传

    宋 李心传 撰绍兴二年九月戊午朔观文殿学士提举江州太平观秦桧落职时言者论陛下愤中国之未振付桧以内修之事而桧不知治体信任非人不以宽大之政辅陛下仁厚之德乃以苛刻为务事图减削过为裁抑人心大摇怨讟在路又引用程瑀

  • 尚史卷三十·李锴

    列传八鲁诸臣传【上】司空无骇 【夷伯附】 展禽 【展喜附】无骇者公子展孙也为鲁司空隠公二年无骇帅师入极八年卒公子翚请谥与族公命以字为展氏【左传】其后有夷伯者为鲁大夫僖公十五年九月晦震夷伯之庙是也展获

  • 宗越传·李延寿

    宗越,南陽叶县人。本来是南陽的次等门第。安北将军赵伦之镇守襄陽,襄陽有很多杂姓,宗越更被降为贱役门第。最初出来做官补任郡吏。父亲被蛮人所杀,宗越在街市上刺杀了仇人。太守夏侯穆嘉奖他的这种精神,把他提拔为队主。蛮

  • 皇甫遇传·薛居正

    皇甫遇,常山人。父亲皇甫武,流离寓居太原,曾任遮虏军使。皇甫遇小时喜好勇武,到年长时,须发卷曲,善于骑马射箭。后唐明宗还在藩镇时,把他收留在部下,历次跟随作战,屡建功绩。明宗即位后,升为龙武军都指挥使,遥任严州刺史,出征东川

  • 太不花传·宋濂

    太不花,姓弘吉剌氏,其家族世代为外戚,故官最显贵。太不花为人沉着、宽厚,因出身于官宦之家而入宫授职,历任云南行省右丞、通政使、上都留守、辽阳行省平章政事。至正八年(1348),太平为丞相,力荐太不花给朝廷重用,于是召入朝任

  • 四 课外阅读·邹韬奋

    常有青年朋友写信问起写作的秘诀,其实我只是一个平凡的新闻记者,写的不过是平凡的新闻记者所写的很平凡的东西,说不上什么作家,所以对于这种问句,很感到惭愧。不过就我很平凡的写作的一点经验说,觉得在初学方面最重要的不外

  • 温应星·周诒春

    温应星 字鹤荪。年三十三岁。生于广东新寗。永久通信处。上海极司菲而脱路十五号。已婚。子一。初学于北洋大学。及南洋公学。任粤汉铁路学习工程师。光緖三十年。以官费游美。入勿吉尼亚兵工学校。习军事工程。光緖

  • 卷二十五·湛若水

    <經部,春秋類,春秋正傳欽定四庫全書春秋正傳卷二十五   明 湛若水 撰襄公【名午成公妾定姒之子四歲即位在位三十一年】【簡王十四年崩】元年【晉悼公周元年齊靈十年衛獻五年蔡景二十年鄭成十三年曹成六年陳成二

  • 卷一·佚名

    △降魔品第一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住王舍城竹林迦兰陀池边。与大比丘众一千人俱。皆阿罗汉。诸漏已尽。所作已办。舍诸重檐。逮得己利。尽诸有结。皆得正知。心善解脱。及大菩萨一万人俱。其名曰持须弥顶童真。水智童

  • 菩提資糧論卷第五·欧阳竟无

      聖者龍樹本 比丘自在釋   隋天竺三藏達摩笈多譯   問得力菩薩於衆生中云何應修行。答.   諸論及工巧 明術種種業. 利益世間故 出生建立之。   於中書印算數鑛論醫論能滅鬼持被毒論等.出生村城園苑河

  • 第二十一卷·佚名

    如意阿伽陀药品第四十五世尊复有不空王神通解脱心陀罗尼真言曼拏罗三昧耶如意摩尼阿伽陀药成就三昧耶。所修诸法皆不空过。能治蛊毒毒药毒虫种种病苦王难贼难虎狼等难。水火刀杖皆不相害。人民致敬。怨敌诤论而皆得胜

  • 立成汤伊尹耕莘·郑光祖

    元杂剧剧本。一作《放太甲伊尹扶汤》。简名《伊尹扶汤》。末本。明抄本作郑光祖撰,尚存疑。由《史记·殷本纪》和《吕氏春秋》载侁氏女采桑得婴儿事缘饰而成。剧演文曲星奉玉帝命,降生有莘赵氏,其母淑女,不夫而孕,及生,弃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