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范岫传

范岫,字懋宾,济陽考城人。他的高祖父范宣是晋朝的征士。他的父亲范羲是南朝宋代兖州别驾。

范岫早年丧父,是精心侍奉母亲的孝子,他和吴兴人沈约都被蔡兴宗所敬重。泰始年间,开始到朝中做官。当时蔡兴宗身为安西将军,荐举范岫为主簿。此后,曾任临海、长城两县县令、骠骑将军、尚书删定郎、护军司马、齐司徒竟陵王萧子良的记室参军。

以后又升迁为太子家令。在东宫的文惠太子,因看重沈约等人的文才而将他们招进宫内,范岫也在其中。范岫的文才虽不如沈约,但他的名声和行为很受同辈人的赞许,他学识渊博,见多识广,尤其熟知魏晋以来的吉凶故事。沈约常称赞他说:“范公好做善事,学识渊博,远近无人可与他相比。”南乡的范云对人说:“诸君进出如何保持尊严注意修饰仪表,常问范长头。”因为范岫很熟悉前代的一些事情。

后升迁为国子博士。永明年间(483~493),魏派使者来齐,皇上下令要精选朝中能言善辩的官员,到国界处去迎接来使,范岫被选上,兼任淮陰长史前往迎接使者。范岫还一度被提为尚书左丞,母亲下世离任服丧,不久在任依旧。以后又出朝任宁朔将军、南蛮长史、南义陽太守,未去上任,升迁为右军谘议参军,依然管辖前郡。又拜官授职为抚军司马,出任建成将军、安成内史。入朝作给事黄门侍郎,又升迁为御史中丞,兼任前军将军、南兖、北兖二州大中正。永元末年(500),出任辅国将军、冠军将军晋安王长史,掌管南徐州事务。高祖带兵占领了京城,承接旧制,范岫作为尚书吏部郎,参与大选。梁朝建立,范岫出任度支尚书。天监五年(506),调任散骑常侍、光禄大夫,侍皇太子,给予帮助。天监六年(507),兼任太子左卫军。天监七年(508),任通直散骑常侍、右卫将军,中正依旧。他上表奏请卸职归家,皇上未许可。天监八年(509),出朝任晋陵太守,俸禄二千石。天监九年(510),入朝为祠部尚书,兼任右骁骑将军,当年迁任金紫光禄大夫,增加亲信二十人。天监十三年(514),死在官任上,时年七十五岁。赠钱五万,布百匹。

范岫身高七尺八寸,恭敬端仪,恪尽职守,以礼为重。自从父母离世以后,一直过着粗食布衣的生活,直到晚年。无论在哪里做官,都以廉洁著称。在他做长城县令时,有用木料做成的装头巾的小箧,敝帚自珍,几十年没有更换。在晋陵时,只有所做的一双牙管笔,算是比较高档的花费了。他所著的文集《礼论》、《杂仪》、《字训》流行于当世。两个儿子一曰范褒,一曰范伟。

猜你喜欢
  帝纪第八 穆帝 哀帝 海西公·房玄龄
  志第四十九 艺文三·欧阳修
  ●崇禎長編卷之六十四·汪楫
  1924──中華民國十三年甲子·郭廷以
  卷八·连横
  ◎帝系五·徐天麟
  大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三·佚名
  卷之一百六十八·佚名
  ◎醉人作剧·吴虞公
  ◎追悼海珠烈士记·李定夷
  第二四三移咸丰十一年正月十七日一一六○二--一·佚名
  目录·缪荃孙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三 氏族畧三·纪昀
  卷十八·楼昉
  卷一百五十八·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十回 瑟柱频移弹清泪 琴弦重续谁知音·萧晶玉

    且说素娘正自悲感,忽听有人说话,抬头一看,却是任婆子朱氏走将进来。口中夸道:“好俊菊花儿!好俊菊花儿!”看着素娘说:“我的奶奶,叫我好找,原来在此看花儿呢!”素娘说:“你找我作甚?”婆子说:“印哥的小褥子、糠口袋都

  • 卷三百五十·曹学佺

    <集部,总集类,石仓历代诗选>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三百五十 明 曹学佺 编 明诗初集七十 曾棨【字子啓永丰人】 北斗篇 昔我住江南有斗维北悬及兹正幽蓟如在北斗边地理虽异域象纬宁有迁感此夜无寤起行望青天

  • 卷三百九十七·列传第一百五十六·脱脱

        徐谊 吴猎 项安世 薛叔似 刘甲 杨辅 刘光祖   徐谊,字子宜,一字宏父,温州人。乾道八年进士,累官太常丞。孝宗临御久,事皆上决,执政惟奉旨而行,群下多恐惧顾望。谊谏曰:"若是则人主日圣,人臣日愚,陛下谁与共功

  • 卷一五六 梁紀十二·司马光

      起昭陽赤奮若(癸丑),盡閼逢攝提格(甲寅),凡二年。   高祖武皇帝中大通五年(癸丑,公元五三三年)   春,正月,辛卯,上祀南郊,大赦。   魏竇泰奄至爾朱兆庭,軍人因宴休惰,忽見泰軍,驚走;追破之於赤谼嶺,衆並降散。兆逃於窮山,命左

  • 卷二百二十 熙寧四年(辛亥,1071)·李焘

      起神宗熙寧四年二月盡其月   二月丁巳朔,中書言:「古之取士皆本於學校,故道德一於上,習俗成於下,其人材皆足以有為於世。自先王之澤竭,教養之法無所本,士雖有美材而無學校師友以成就之,此議者之所患也。今欲追復古制以

  • 卷三十·谷应泰

      ○麓川之役   英宗正统二年冬十月,云南麓川宣慰司思任叛,侵南甸州。洪武中,麓川思伦发内附,授麓川宣慰。按思伦所居本麓川地,与缅接境,皆在金沙江之南,在元为平缅宣慰司,思伦不言麓川,盖已   据缅为己有。洪武中,大兵下

  • 卷之七百八十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第三十四卷 访目·缪荃孙

    元镜芗亭记郝经撰。在仪真。中统五年。《重修扬州府志》。元江宁南门外善世桥碑赵孟书。文见张怡《金陵私乘》。《重刊江宁府志》。句曲山洞泉铭王虚子撰。文见刘大彬《茅山志》。《重刊江宁府志》。治平寺舍田记正书

  • 鲁迅的文学修养·周作人

    文学修养是句比较旧式的话,它的意思大略近于现代的“文艺学习”,不过更是宽泛一点,也就好讲一点。鲁迅的著作,不论小说或是杂文,总有一种特色,便是思想文章都很深刻犀利。这个特色寻找它的来源,有人说这是由于地方的关系。因

  • 卷三十三·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皇朝文献通考>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三十三市籴考市舶互市【臣】等谨按宋以前互市之制其详靡得而记自宋开宝後始置市舶司榷场博易场沿革详略具载马端临考至前明末代抽税过重防奸则疎

  • 卷二百六十五·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二百六十五人物志一百四十五列女传二十五八旗汉军列女传三镶黄旗汉军闲散邵景华之妻王氏镶黄旗汉军闲散陈索之妻胡氏镶黄旗汉军闲散韩延祚之妻纪氏镶黄旗汉军闲散常禄之妻张氏镶黄旗汉军闲

  • 卷七·李光坡

    <经部,礼类,仪礼之属,仪礼述注钦定四库全书仪礼述注卷七安溪 李光坡 撰大射仪第七郑目録云名曰大射者诸侯将有祭祀之事与其羣臣射以观其礼数中者得与于祭不数中者不得与于祭于五礼属嘉礼大射之仪疏曰不言礼言仪者以

  • 庄公·庄公十六年·左丘明

    【经】十有六年春王正月。夏,宋人、齐人、卫人伐郑。秋,荆伐郑。冬十有二月,会齐侯、宋公、陈侯、卫侯、郑伯、许男、滑伯、滕子同盟于幽。邾子克卒。【传】十六年夏,诸侯伐郑,宋故也。郑伯自栎入,缓告于楚。秋,楚伐郑,及栎,为

  • 妙法莲华经常不轻菩萨品第二十·佚名

    尔时佛告得大势菩萨摩诃萨:&lsquo;汝今当知,若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持法华经者,若有恶口、骂詈诽谤,获大罪报,如前所说,其所得功德,如向所说、眼耳鼻舌身意清净。得大势,乃往古昔,过无量无边不可思议阿僧只劫,有佛、

  • 卷八十·佚名

    释无尽品第六十七(经作不可尽品品)【经】尔时,须菩提作是念:&ldquo;是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甚深,我当问佛。&rdquo;作是念已,白佛言:&ldquo;世尊,是般若波罗蜜不可尽?&rdquo;佛言:&ldquo;虚空不可尽故,般若波罗蜜不可尽

  • 深密解脱经卷第五·佚名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流支译  圣者观世自在菩萨问品之二  圣者观世自在菩萨白佛言。世尊。世尊何故诸菩萨。心不多乐诸波罗蜜果报。而多乐诸波罗蜜行。佛言。观世自在。有五种法。何等为五。所谓乐于增上欢喜乐故。摄

  • 徐氏珞琭子赋注·徐子平

    又名《珞琭子三命消息赋注》。二卷。宋徐子平撰。徐子平生卒年与事迹皆不详。据刘玉《己疟编》说,江湖谈命者有徐子平,精于星学,后世术士宗之。又说徐子平名居易,五代末人,曾与宋道士陈抟、吕洞宾俱隐华山。徐子平所

  • 春风沉醉的晚上·郁达夫

    短篇小说。郁达夫著。写于1923年,初载于1924年2月28日《创造季刊》第2卷第2期。小说以贫民窟里的知识分子与烟厂女工的生活为对照,写出了他们共同的不幸命运。作品中的“我”是一个正直的青年,对劳苦大众怀有同情。他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