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于休烈传

于休烈,河南人氏。高祖于志宁,贞观年间任左仆射,为十八学士之一。父于默成,任沛县令,早逝。于休烈天性忠诚,机警聪慧。自幼好学,善做文章,与会稽贺朝、万齐融及延陵包融为文词朋友,一时都很著名。应举进士,又应制策考试登科,授秘书省正字之职。屡次升迁至右补阙、起居郎、集贤殿学士,调任比部员外郎、郎中。杨国忠任宰相时,排挤不依附自己的人,于休烈被调出京师任中部郡太守。

时值安禄山叛乱,肃宗即位,于休烈自中部奔赴皇上行宫,被擢升拜给事中。又调任太常少卿,知礼仪事,兼修国史。肃宗自凤翔还京,振作精神,听纳谏议,曾对于休烈说道:“君主的一举一动必定记录,是杰出的史官。如果朕有过失,卿是否要记录?”于休烈回答道:“禹、汤能批评自己的过失,因此勃然兴盛。有德行的君主,不忘规劝己身过失,臣极力庆贺不已。”此时中原动荡颠覆,典章丧失殆尽,无史籍文献可供检寻。于休烈启奏道:“《国史》一百零六卷,《开元实录》四十七卷,《起居注》连同其他书籍三千六百八十二卷,一并收藏在兴庆宫史馆。京城被贼攻陷后,尽遭焚烧。而且《国史》、《实录》,皆圣朝重大典籍,编撰已久,如今并无刻本。伏望下诏御史台查勘史馆藏书之来源,令府县征收寻访。有人从别处收得《国史》、《实录》,如送交官府,重金收购并赏赐。若是史官收得,则赦免其渎职之罪。得一部者越级授给官位,得一卷者赏绢十匹。”数月之内,仅收得一两卷。前任编修史官工部侍郎韦述陷入贼中,滞留东京,到这时便将其家所藏《国史》一百一十三卷呈送官府。

肃宗因太常寺钟磬自隋代以来,所传送五音,有时不协调,乾元初年对于休烈说:“古时圣人创作演奏音乐,用以应合天地之和谐、阴阳之顺序,则人不夭折,物不疵疠。而金石丝竹,是演奏音乐的器具。近来亲自祀郊庙,每听悬乐演奏,皆觉宫商五音不全,有时钟磬之音失调。可尽将钟磬送来,朕当在宫内亲自校正。”太常寺集合乐工检验调试数日,审察了解乐器之差错,然后命人重新铸造磨刻。及至制作完毕,皇上临殿亲自试验敲击,皆合于五音,群臣称贺。

于休烈随即调任工部侍郎、修国史,进献《五代帝王论》,皇上甚为称赞。宰相李揆恃才自夸而嫉妒贤能,因于休烈修撰国史与自己平列,便嫉恨他,奏请他任国子祭酒,暂且留在史馆从事修撰以贬低他。于休烈安然自处,毫不介意。传统礼仪,改元之初年冬至,百官不在光顺门朝贺皇后,乾元元年(758),张皇后要行接受百官朝贺之礼。于休烈奏道:“《周礼》有受封之男子朝拜人主、受封之妇人朝拜女君的规定。自显庆以来,则天皇后开始实行这一礼仪。当天,命妇又朝拜于光顺门,与百官混杂相处,极为失礼。”肃宗便下诏停止这次朝贺。

代宗即位,审察鉴定官员之优者,宰臣元载称赞于休烈,于是拜于休烈为右散骑常侍,仍旧兼修国史,随即又加授礼仪使,调任工部侍郎。又改任检校工部尚书,兼判太常卿事,正式拜工部尚书,接着又封东海郡公,加授金紫光禄大夫。在朝前后三十余年,历任清要之职,家中没有些微积蓄。为人恭俭温良仁慈,从未以喜怒形于颜色。而亲贤下士,提携后进,虽位崇年高,却无半点厌倦之意。一心沉浸于研习古代典籍,手不释卷,直至生命终结。大历七年(772)去世,年八十一。有文集十卷刊行于世。嗣子于益,次子于肃,相继任翰林学士。

当年春天,于休烈之妻韦氏去世。皇上因于休烈父子儒雅著称,特别降诏追赠韦氏为国夫人,下葬日派给仪仗鼓吹。及至听说于休烈去世,追思痛悼许久,褒奖追赠尚书左仆射,赐给助丧用绢百匹,布五十段,派遣谒者内常侍吴承倩去宅第宣旨慰问。儒者所受之恩宠,少有能与之相比的。于肃官至给事中。于肃之子名敖。

猜你喜欢
  列传第三十 解系(弟结 结弟育) 孙旂 孟观 牵秀 缪播(从弟胤) 皇甫重张辅 李含 张方 阎鼎 索靖(子綝) 贾疋·房玄龄
  卷七十四 魏紀六·司马光
  ●卷一·周密
  卷之四十·佚名
  卷之七百三十·佚名
  卷之一百八十二·佚名
  殛珅志略·佚名
  通鉴纪事本末卷四十中·袁枢
  杨戬传·脱脱
  陈幼学传·张廷玉
  汉纪五十一 孝灵皇帝下中平五年(戊辰、188)·司马光
  卷六十一·佚名
  卷一百八十三·雍正
  科场例·佚名
  卷三十一·孔毓圻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五百二十一·彭定求

        卷521_1 【华清宫三十韵】杜牧   绣岭明珠殿,层峦下缭墙。仰窥丹槛影,犹想赭袍光。   昔帝登封后,中原自古强。一千年际会,三万里农桑。   几席延尧舜,轩墀接禹汤。雷霆驰号令,星斗焕文章。   钓筑乘时用,

  • 李仁本·唐圭璋

      仁本字裕斋。   桂殿秋   题洞霄   飞翠盖,走篮舆。乱山千叠为先驱。洞天迎目深且窈,满耳天风吹步虚。   又   巑兽石,错虬松。黛岚终日下天风。杖藜携我恣遥望,缥缈霓裳飞碧空。   又   金带重,紫袍宽

  • 卷三十三·阮阅

      ●卷三十三·诗谶门上  太祖采听至明远,边事纤悉必知。有间者西蜀还,问剑外有何事,间者曰:“但闻成都满城诵朱山长《苦热诗》曰:‘烦暑郁蒸无所避,凉风清冷几时来?’”  曰:“此蜀人

  • 第三折·吴昌龄

    (陈太守领张千上,云)老夫陈全忠。今日张真人回信州龙虎山修行去?要来作别。张千,门首觑着,若真人来时,报复我知道。(张千云)理会的。(外扮天师引道童上,诗云)鼎内丹砂变虎形,匣中宝剑作龙声。法水洒来天地暗,灵符书动鬼神惊。

  • 卷二十七·范成大

    钦定四库全书石湖诗集卷二十七宋 范成大 撰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并引】淳熙丙午沉疴少纾复至石湖旧隐野外即事辄书一絶终岁得六十篇号四时田园杂兴柳花深巷午鸡声桑叶尖新緑未成坐睡觉来无一事满窗晴日看蚕生土豪欲

  • 列传第十·李延寿

    长孙嵩 五世孙俭 俭子平 长孙道生 曾孙幼 幼孙曾炽 炽弟晟 从祖绍远 绍远子览 弟澄 长孙肥长孙嵩,代人也。父仁,昭成时为南部大人。嵩宽雅有器度,昭成赐名焉。年十四,代父统事。昭成末年,诸部乖乱,苻坚使刘库仁摄国事,嵩与元

  • 卷一百七十一·列传第六十八·柯劭忞

      李冶 朱世杰 杨恭懿 王恂 郭守敬 齐履谦   李冶,字仁卿,真定藁城人。本名治,后改今名。登金进士第,辟知钧州事。大兵入钧州,冶北渡河侨寓忻、崞诸州。   世祖在潜邸,闻其紧,遣使召之,且曰:“素闻仁卿学优才赡,潜德不

  • ●卷三。除授二·梁章钜

    ◎军机大臣道光三年正月二十五日旨:长龄著在军机大臣上行走。谨按:长龄于二年六月由陕甘总督授大学士,奉命回京。逾年冬复出为云贵总督。四年十一月二十六日旨:玉麟著在军机大臣上行走。谨按:玉麟时为兵部尚书,九年夏出为伊

  • 提要·薛虞畿

    【臣】等谨按春秋别典十五卷明薛虞畿撰前有虞畿自序不署年月称尝阅注牒见春秋君臣往迹不下千事散着百家皆三氏所未録间或防掇其端而未究其绪存其半而不采其全因不自度畧仿左例分十二公以统其世稽三人名以系其事凡十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四百五十三·佚名

    万历三十六年十二月甲寅朔大学士叶向高<锍-釒>请补阁臣以重政本言 皇上试思御极以来阁臣承恩遇善始终能几何人小者败名大者丧身虽人品行业之不齐亦以登进难而在事者退步息肩之不易耳今一年之间连丧二辅若不旁求名

  • 研堂见闻杂记·王家祯

    崇祯新即位,禁天下不得输粟入太学,一时成均顿复旧观。后以军兴用不足,复许天下负镪入学,去前诏不一年。乃至戊、巳之际,更令州县各举富人名,大县至数十人,小县亦数人,不论士庶,迫促上道,令其进□□□至怨雠以此报复。避者如逃重

  • 卷之九十五·祁韵士

    <史部,传记类,总录之属,钦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传>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传卷之九十五 传第七十九 扎萨克特古斯库鲁克达赖汗车凌列传 车淩杜尔伯特部人姓绰罗斯系出博罗诺哈勒详总传曾祖鄂木布

  • 卷二百三十六·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二百三十六人物志一百十六循吏传一【汉军镶黄旗 汉军正黄旗】【谨案循吏列传始於史记然名臣如郑之国侨搘拄危疆扶持孱主内修政事外御强邻仅以循吏目之无乃隘乎前後汉书所载州郡之长吏为多

  • 卷三十七·纪昀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历代职官表钦定四库全书钦定歴代职官表卷三十七内务府表<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历代职官表,卷三十七<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历代职官表,卷三十七<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历代职

  • 卷五·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万寿盛典初集卷五圣德二【谦德二】康熙五十二年正月十三日两广总督赵宏灿等请建万寿宫亭幷请御书匾额诏弗许正月十三日总督广东广西等处地方兼理粮饷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臣】赵宏灿巡抚广东等

  • 卷十四·姜炳璋

    <经部,诗类,诗序补义钦定四库全书诗序补义卷十四石泉县知县姜炳璋撰小雅侯国为风王朝为雅宗庙祭祀为颂此服防郑康成应劭王肃刘本大序立言不刋之论也惟侯国为风故小戎奉命出征而义止侯国非如烝民诸诗美侯国意主乎美

  • 卷二百三十五·佚名

    △初分难信解品第三十四之五十四善现,四无所畏清净故真如清净。真如清净故一切智智清净。何以故?若四无所畏清净。若真如清净。若一切智智清净。无二无二分无别无断故。四无所畏清净故法界法性不虚妄性不变异性平等性离

  • 女小儿语·吕得胜

    《女小儿语》是明代学者吕得胜所编撰。为了使儿童乐闻易读,作者刻意去文就俗,尽量适应儿童的水平和兴趣,用方言白话、鄙俚的俗语编出了整齐押韵、朗朗上口的读物,从而为儿童歌谣创立了一种新的类型。由于它的内容浅显易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