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二十九回 图沛公项庄舞剑 说项羽樊哙当筵

话说项羽留宴沛公,项庄依范增之言,借舞剑为名,欲将沛公杀死。既得项羽许诺,项庄便拔出剑来,当筵起舞。此时沛公正在危急之际,忽见项伯离座,拔剑在手,转至东边,与项庄对舞。叔侄二人,各逞伎俩,但见两道剑光,如片片梨花,随风飞舞。项庄心绪原不在于舞剑,每欲趁势趋进,杀死沛公。无奈被他叔父将身遮蔽,不得近前。沛公心中十分感激项伯。张良见事势不佳,便托故走出营外来寻樊哙。樊哙在外,久候沛公未见出来,正在坐立不安,今见张良走出,连忙迎前问道:“其事如何?”张良答道:“甚是危急!现在项庄拔剑起舞,观其意思,意在沛公,常欲加害!”樊哙听了跳起道:“如此,势已大迫矣!臣当即入,与之拼命!”说罢,左手挽着革盾,右手按着佩剑,奋然上前。将入营门,两边卫士见樊哙一脸怒气,莽莽撞撞直闯进来,便一齐拥出,想要拦住,不许入内。樊哙心中惟恐沛公有失,急欲入内一看,却被众人阻着路口,顿然大怒,也不与之交言,横着革盾一路撞进。两边卫士抵拦不住,一齐被他撞在地上七颠八倒。到得爬起来时,樊哙早已入内,张良也随后同入。

项庄因杀不得沛公,将剑空舞一回,只得收住,项伯亦收剑归座。范增在席上满望项庄杀死沛公,又被项伯保护,不得下手,直气得哑口无言。樊哙走入,以手披开帷帐,到得筵前,见沛公安然无恙,心中始安。便立在沛公座旁,面向西方,环睁两眼,怒视项羽,眼眶尽裂,头上之发一根一根向上竖起,此种情形,真欲寻人拼命一样。

项羽素来勇猛,见了樊哙,不觉动色。遂以手按剑,将身跪起,向外问道:“来客何人?”张良代答道:“此乃沛公骖乘樊哙是也!”项羽随口赞道:“好个壮士!”命左右赐以卮酒。左右看他是个大汉,要试他酒量如何?却用一个大卮,斟满一斗之酒与之。樊哙拜谢已毕,立起来将酒一饮而尽。项羽见樊哙酒量甚豪,想食肠自必宽大,命左右赐以猪蹄。左右又作弄樊哙,却取一支生猪蹄与之。樊哙也不管他生熟,便也受了。但是完全一个猪蹄,如何吃法?樊哙到有主意,将革盾覆在地上,作为砧板,再将猪蹄放在革盾之上,左手按住,右手拔出佩剑,一块一块,切下生吃。不消一刻,竟将猪蹄吃得精光,左右之人都看得呆了!

项羽不禁复赞道:“壮士!能再饮酒否?”樊哙见问,趁势用语打动项羽,便答道:“臣此来死尚不肯避,卮酒何足推辞?论起秦王,心如虎狼,杀人惟恐不及,是以天下叛之!怀王与诸将立约:先入咸阳便为关中之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丝毫不敢擅动,封闭宫室,回兵灞上,以待将军到来。所以遣将守关,乃防备盗贼与非常变故,似此劳苦功高,未得封侯之赏,将军反听小人之言,欲杀有功之人,此种举动直与亡秦无异,窃为将军不取。”项羽听了樊哙一篇话,要想将言对答,一时却想不出,便令樊哙就坐。樊哙与张良一排坐下。坐了片刻,沛公起身托言上厕,暗作手势,招樊哙出。樊哙会意,便随沛公出营,张良亦随后走出。

樊哙便劝沛公逃走。沛公道:“此次出来,未曾当面告辞,如何是好?”樊哙急道:“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又何必辞!”说毕,连声催促沛公起身。沛公遂嘱咐张良:“暂缓回去,代向项羽道谢。”张良问沛公:“今日来时,带有何种礼物?”沛公记起说道:“我带有白璧一只,欲献与项羽:玉斗一双,欲赠范增。适遇其怒气未息,不敢取出,君可为我献之!”张良应诺。

沛公打算回去,因恐惊动众人,报与项羽,或被留住。遂不敢乘坐原来车马,自己独骑一马,旁有樊哙、夏侯婴、靳疆、纪信四人,手持兵器,步行随去。却取僻近小路,从骊山下走。沛公临行又对张良说道:“由此路到我军,不过二十里,恐被项羽知得,遣人来追,君在外少待,约计我已到了军中,方人与项羽道谢!”

项羽坐在席上,等候了沛公许久,不见回来,便命军尉陈平往请沛公。陈平寻觅沛公不着,却见沛公车马仍在营外,入内回报。少顷,只见张良走进,对项羽说道:“沛公不胜酒力,不能面辞,谨使臣良奉白璧一只,再拜上献大将军足下:又有玉斗一双,再拜奉与范将军足下。”言毕,便将白璧、玉斗呈上。项羽问道:“沛公何在?”张良答道:“沛公闻说将军有意责备之,私自回去,现已到得军中矣!”项羽无言,受了白璧,放在座上。范增见己计不行,竟被沛公脱走,误却机会,一腔怒气,无从发泄。又见沛公赠与玉斗,心想:“此是仇人之物,岂可收受?不如借他出一口气。”便将玉斗放在地上,拔出佩剑,砍将下去。只听得叮噹之声,可惜一双玉斗,都被打破。口中不敢骂项羽,却骂项庄道:“唉!竖子不足与谋,将来夺天下者,定是沛公,吾辈必为所擒!”项羽见范增发怒,默然无语。

沛公与樊哙等数人,从骊山下一路趱行。回到灞上军营,立将曹无伤唤至,大骂:“不忠之人,卖主求荣!使我今日几遭项羽毒手。”喝令左右:“立时推出斩首。”可叹曹无伤未曾讨得好处,自己先丧生命。真是小人枉自作恶,结果却没收场,何苦如此!沛公既杀曹无伤,不过一刻,张良也带同随去人马回营。沛公得脱此险,都赖项伯、张良、樊哙三人之力。欲知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猜你喜欢
  ●卷八十二·徐梦莘
  1912──中華民國元年壬子·郭廷以
  贫士传序·黄姬水
  客座赘语卷八·顾起元
  卷之九十六·佚名
  卷之五十一·佚名
  稽古録卷十·司马光
  第十七卷 海州 沭阳 赣榆 通州 如皋 泰兴 海门·缪荃孙
  ●让台记彰化吴德功着·佚名
  卷七十八 萧望之传 第四十八·班固
  戚同文传·脱脱
  卷四十二·佚名
  兵一四·徐松
  卷十四·孔毓圻
  卷106·陈邦瞻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七百七十四·彭定求

        卷774_1 【题春梦秋归故里】吉师老   故国归路赊,春晚在天涯。明月夜来梦,碧山秋到家。   开窗闻落叶,远墅见晴鸦。惊起晓庭际,莺啼桃杏花。   卷774_2 【看蜀女转昭君变】吉师老   妖姬未著石榴裙,自道

  • 第五折·王实甫

    (末上,云),红娘之言,深有意趣。天色晚也,月儿,你早些出来么!(焚香了)呀,却早发擂也;呀,却早撞钟也。(做理琴科)琴呵,小生与足下湖海相随数年,今夜这一场大功,都在你这神品、金徽、玉轸、蛇腹、断纹、峄阳、焦尾、冰弦之上。天那!

  • 卷一百六·徐世昌

    舒位舒位,字立人,又字铁云,大兴人。乾隆戊申举人。有《瓶水斋集》。鲊虎行鬼门关前人似海,猛虎捉人如捉鬼。人鲊瓮中虎杂居,居民鲊虎如鲊鱼。为言前宵伥鬼来,悲风萧萧林木摧。山根旧有伏机弩,弩末不能穿虎股

  • 尚史卷四十一·李锴

    列传十九晋诸臣传巩朔巩朔晋大夫士庄伯也【所出未详葢亦士氏族】灵公十一年【文十七年】搜于黄父遂复合诸侯于扈公不见郑伯以为贰于楚也郑公子归生与赵盾书乃使朔行成于郑赵穿公壻池为质焉景公二年【宣十二年】邲之

  • 一二七九 江苏巡抚闵鹗元奏本年缴换《通鉴纲目续编》情形折·佚名

    一二七九 江苏巡抚闵鹗元奏本年缴换《通鉴纲目续编》情形折乾隆五十二年十一月二十七日江苏巡抚臣闵鹗元谨奏,为遵旨汇奏事。窃查《通鉴纲目续编》,钦奉谕旨,颁发改定旧本,令将外省流传之本遵照抽改,该督抚于年终汇奏一次

  • 第二篇 废立始末记·梁启超

    第一章 西后虐待皇上情形西太后与皇上本非亲生母子。当穆宗之崩,西后欲专朝权,利立幼君,当时上尤在襁褓之中,故立之。及帝稍长,英明渐露,西后颇惮之,因欲以威钳制之,故虐待皇上无所不至。有义烈之宦官,名寇连材者(寇之事迹详下

  • 情与欲·钱穆

    人生最真切可靠的,应该是他当下的心觉了。但心觉却又最跳脱,最不易把捉。纯由人之内心觉感言,人生俨如一大瀑流,刹那刹那跳动变灭,刻刻不停留。当下现前,倏忽即逝,无法控传,无法凝止。任何人要紧密用心在他的当下现前,便会感此

  • 击之第四十二·桓宽

    【题解】本篇就要不要抗击匈奴的侵扰,以保境安民的问题展开辩论。大夫认为:只有打退匈奴的侵扰,才能使中原地区的生产建设得到发展,社会秩序得到安宁。并指出:“匈奴壤界兽圈,孤弱无与,此困亡之时也。辽远不遂,使得复喘

  • 箴 新 僧·太虚

    ──十四年四月作──予朝五台过京赴甬,沿途若南京、常州、无锡等,稍事游行,与各地缁素佛子相谈,纷纷议及新僧。有赞成者,有反对者,有忧虑者。赞成者浅薄,反对者顽陋,而忧虑者之意颇可感,引为箴:一、予之整理僧伽制度论,最重者即

  • 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因缘不食肉经·佚名

    失译人名今附秦录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摩伽提国寂灭道场弥加女村自在天祠精舍。时有迦波利婆罗门子。名弥勒。躯体金色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放银光明黄金校饰。如白银山威光无量。来至佛所。尔时世尊。与千二百五十比

  • 显无边佛土功德经·佚名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译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摩揭陀国闲寂法林。坐妙菩提金刚坚固无量妙宝共所庄严红莲华台师子座上。与十不可说俱胝那庾多百千佛土极微尘数大菩萨俱。及诸天人。阿素洛等。无量大众。前后围绕。尔时会

  • 菩萨地持经 第五卷·佚名

    菩萨地持经 第五卷北凉中印度三藏昙无谶于姑臧译菩萨地持方便处戒品之余◎菩萨欲学菩萨律义戒。摄善法戒。摄众生戒者。若在家若出家。发无上菩提愿已。于同法菩萨。已发愿者。有智有力。善语善义。能诵能持。

  • 显扬圣教论 第十卷·无著

    显扬圣教论 第十卷无著菩萨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摄净义品第二之六复次计诸极微常住论者。我今问汝。随汝意答。汝为观察已计极微常。为不观察计彼常耶。若不观察者。离慧观察而定计常。不应道理。若言已观察

  • 鼻奈耶卷第十·佚名

    姚秦凉州沙门竺佛念译佛世尊游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六群比丘宿所请佛比丘僧处。平旦至彼家坐抱小儿弄。时天甚热。长者妇女脱衣与比丘。僧办食羞六群比丘时。诸长者见自相谓言。此沙门释子无有禁忌。众僧未来先至此

  • 卷第一·智旭

    灵峰藕益大师选定净土十要卷第一 述曰。佛法之妙莫要於净土。净土之妙莫要於持名。持名之妙莫要於小本阿弥陀经。小本之妙莫要於灵峰要解。傥未读要解。或读未精详。或精详未贯彻。便谓於小本无不知无不信无不悟入。

  • 南岳继起和尚语录卷之一·弘储

    嗣法门人济玑等编住常州夫山祥符寺语到寺升座举临济大师初住镇州一日谓普化克符二上座曰我欲于此建立黄檗宗旨汝二人成褫我二人珍重下去三日后普化上来问和尚三日前道什么济便打三日后克符上来问和尚三日前为什么打普

  • 炮炙全书·稻生宣义

    刊于日本元禄十五年(1702年),原题为《新增炮炙全书》。日本稻宣义(彰信)撰。中医古籍出版社1981年锌版影印出版。全书共4卷,共记述常用中药474种的传统炮炙技术,并按自然属性分为:草之属、谷之属、菽之属、蔬之属等17

  • 许真君受炼形神上清毕道法要节文·佚名

    《茅山志》卷9著录《上清回车毕道箓》,当与此文有关。此道法节文当出自宋元间。述符咒炼形去邪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