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因缘不食肉经

失译人名今附秦录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摩伽提国寂灭道场弥加女村自在天祠精舍。时有迦波利婆罗门子。名弥勒。躯体金色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放银光明黄金校饰。如白银山威光无量。来至佛所。尔时世尊。与千二百五十比丘经行林中。又有结发梵志五百人等。遥见弥勒威仪庠序相好清净。五体投地如银山崩。成金花聚宝间厕。金花金台七宝为果。于台阁中有妙音声。而说偈言。

  我见牟尼尊  面貌常清净

  百福相奇特  世间无伦匹

  烦恼垢永尽  智慧悉成满

  一向常归命  身心无疲倦

  故我以五体  欲得胜安乐

  脱苦无所畏  敬礼释迦文

 

  时诸梵志见闻此事白佛言。世尊。如此童子威仪庠序光明无量。与佛无异。于何佛所初发道心受持谁经。唯愿天尊。为我解说。

  佛告式干梵志。汝今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为汝分别解说令汝欢喜。乃往过去无量无边阿僧祇劫时。有世界名胜花敷。佛号弥勒。恒以慈心四无量法教化一切。彼佛说经名慈三昧光大悲海云。若有闻者。即得超越百亿万劫生死之罪。必得成佛无有疑虑。时彼国中有大婆罗门。名一切智光明。聪慧多智广博众经。世间技艺六十四能无不综练。闻佛出世说慈三昧光大悲海云经。即以世间一切义论难诘彼佛。尽其辞辩而不能屈。即便信伏为佛弟子。寻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而作是言。我今于佛法中。诵持大慈三昧光大悲海云经。以此功德愿于未来过算数劫。必得成佛而号弥勒。于是舍家即入深山。长发为相修行梵行。八千岁中少欲无事乞食自活。诵持是经一心除乱。彼时世间有雨星现。国王淫荒彗星横流。连雨不止洪水暴涨。仙人端坐不得乞食经历七日。时彼林中有五百白兔。有一兔王。母子二兽见于仙人七日不食。而作是言。今此仙人为佛道故。不食多日命不云远。法幢将崩法海将竭。我今当为无上大法令得久住不惜身命。即告诸兔。一切诸行皆悉无常。众生爱身空生空死未曾为法。我今欲为一切众生作大桥梁令法久住供养法师。尔时兔王即为群兔。而说偈言。

  若有畜生类  得闻诸佛名

  永离三恶道  不生八难处

  若闻法奉行  生处常值佛

  信法无疑惑  归依贤圣僧

  随顺诸戒行  如是疾得佛

  必至大涅槃  常受无上乐

 

  尔时兔王说此偈已。告诸兔言。我今以身欲供养法。汝等宜当各各随喜。所以者何。我从多劫丧身无数。三毒所使为鸟兽形。唐生唐死未曾为法。吾今欲为无上法故弃舍身命供养法师。时山树神即积香薪以火然之。兔王母子。围绕仙人足满七匝白言。大师。我今为法供养尊者。仙人告言。汝是畜生。虽有慈心何缘能办。兔白仙人。我自以身供养仁者。为法久住令诸众生得饶益故。作此语已即语其子。汝可随意求觅水草。系心思惟正念三宝。尔时兔子闻母所说。跪白母言。如尊所说无上大法欲供养者。我亦愿乐。作此语已。自投火中母随后入。当于菩萨舍身之时天地大动。乃至色界及以诸天。皆雨天华持用供养。肉熟之后。时山树神白仙人言。兔王母子为供养故投身火中。今肉已熟汝可食之。时彼仙人闻树神语。悲不能言。以所诵经书置树叶。又说偈曰。

  宁当然身破眼目  不忍行杀食众生

  诸佛所说慈悲经  彼经中说行慈者

  宁破骨髓出头脑  不忍啖肉食众生

  如佛所说食肉者  此人行慈不满足

  常受短命多病身  迷没生死不成佛

 

  时彼仙人说此偈已。因发誓言。愿我世世不起杀想恒不啖肉。入白光明慈三昧。乃至成佛制断肉戒。作此语已。自投火坑与兔并命。是时天地六种震动。天神力故树放光明。金色晃曜照千国土。时彼国中诸人民等。见金色光从山树出。寻光来至。既见仙人及以二兔死在火中。见所说偈并得佛经。持还上王。王闻此法传告共宣。令闻此者皆发无上正真道心。

  佛告式干。汝今当知。尔时白兔王者。今现我身释迦文尼佛是。时兔儿者今罗睺罗是。时诵经仙人者。今此众中婆罗门子弥勒菩萨摩诃萨是。我涅槃后五十六亿万岁。当于穰佉转轮圣王国土华林园中金刚座处龙华菩提树下。得成佛道。转妙法轮。时五百群兔者。今摩诃迦叶等五百比丘是。时二百五十山树神者。舍利弗目犍连等二百五十比丘是。时千国王。跋陀婆罗等千菩萨是。彼王国土诸人民等得闻经者。从我出世乃至楼至。于其中间受法弟子得道者是。

  佛告式干。菩萨求法勤苦历劫不惜身命。虽复从报受畜生身。常能为法不惜躯命。投于火坑以身供养。便得超越九百万亿劫生死之罪。于是得在恒河沙等无量诸佛先。先弥勒前得成佛道。汝等云何不勤为法。佛说是语时。式干等五百梵志求佛出家。佛言善来。须发自落即成沙门。佛为说法。豁然意解成阿罗汉。八万诸天亦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时会大众闻佛所说。各各称赞菩萨所行。舍利弗白佛言。时彼仙人投火坑已为生何处。佛告舍利弗。时彼仙人投火坑已生于梵世。普为一切说大梵法。乃至成佛转大梵轮。所说经典亦名慈三昧光大悲海云。所制波罗提木叉。不行慈者名犯禁人。其食肉者犯于重禁。后身生处常饮热铜。至彼仙人得作佛时。如弥勒菩萨下生经说。尊者阿难。闻佛所说即从坐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向佛叉手长跪。而白佛言。世尊。弥勒成佛所说戒法。乃以慈心制不食肉。为犯重禁。甚奇甚特。时会大众异口同音皆共称赞。彼国众生不食肉戒。愿生彼国。世尊悉记当得往生。尊者阿难。复白佛言。当何名此经。云何受持之。佛告阿难。此法之要。名白兔王菩萨不惜身命为无上道。亦名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因缘不食肉经。如是受持。尊者阿难及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因缘不食肉经

猜你喜欢
  阿毗昙毗婆沙论 第一卷·佚名
  又·佚名
  佛说睒子经·佚名
  不厌乐禅师语录卷三·道乐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二十六·佚名
  卷七十七(後秦三藏鸠摩罗什译)·佚名
  嘱累人天·佚名
  报本元禅师·惠洪
  高僧傳卷第九·慧皎
  净名经集解关中疏卷下·道液
  卷第三十三·智旭
  楞严经卷第九文句·智旭
  杂阿含经卷第四十九·佚名
  18.说见清净品·佛音
  传法正宗定祖图卷第一(并序十作卷)·契嵩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第二十一出 债饵·李渔

    〖赵皮鞋〗(丑带净上)现做财主公,又遇鸡鸣狗盗雄。巧偷财物助家翁,更向这银山添个矿。(笑介)该发积,该发积,想妓思嫖都有益。家私尽卷入门来,只少婚书三两笔。饶他人会呷西风,当不得我口内西风又会把人吸。我赵钱孙为想娶妾,费了

  • 第二十二出 后疏(黄钟调萧豪韵)·丁耀亢

    【点绛唇】(末)斗转参横,玉壶传照,天街晓。钟鸣长乐,仙仗千官绕。甲帐徐开烛影虚,五更环珮罢朝余。只今青琐重重闭,郎署何须更上书。自家乃明朝黄门官是也。怎见得早朝光景;五凤楼前,排几对红毡紫毯的站朝白象;千

  • 大风雪寒甚戏作歌·胡适

    梦中石屋壁欲摇,梦回窗外风怒号。 澎湃若拥万顷涛,侵晨出门冻欲僵。 冰风挟雪卷地狂,啮肌削面不可当。 与风寸步相撑支,呼吸梗绝气力微。 漫漫雪雾行径迷,玄冰遮道可寸许。 每虞失足伤折股,旋看帽落作蝶舞。 落帽狼狈祸犹可

  • 明穆宗庄皇帝实录卷之十九·佚名

    隆庆二年四月庚辰朔孟夏享 太庙○铸给太仓管理银库主事关防及整理定边等处兵备盐法道关防各一○授弟一甲进士罗万化为翰林院修撰黄凤翔赵志皋为编修○升狭西行太仆寺卿梁明翰为狭西布政使司右参政○命神枢营佐击将军

  • ◎第二个升降机——“党统”与军阀·恽逸群

    上面已经说过:“左派”右派是蒋介石的第一个升降机,他靠了利用这一矛盾排斥压倒许多资望较高的国民党领袖而独揽大权。他的第二个升降机则是利用“党统”以对付其他军阀。民国十六年蒋介石背叛革命之后,武汉仍保持着国共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九 金纪三·纪昀

    金纪 【三】世宗○世宗世宗皇帝讳雍本讳乌禄又名褎太祖孙睿宗子也母曰贞懿皇后李氏帝性仁孝沈静明达善骑射国人推为第一每出猎耆老皆随而 观之皇统初封葛王厯授东京留守进封赵王正隆二年例降封郑国公进封韩国三年再任

  • 李德辉传·宋濂

    李德辉,字仲实,通州潞县人。五岁时父亲去世,家境贫寒,母亲舂稗子煮野菜度日。德辉天性孝顺,好读书,但家贫只得辍学。十六岁为丰州监酒,其俸禄先孝敬母亲,有余则买些书籍,夜间诵读不休。他不愿再做监酒,叹息道:“志士怎能干这事;做

  • 晋纪十九 显宗成皇帝下咸康八年(壬寅、342)·司马光

    晋纪十九 晋成帝咸康八年(壬寅,公元342年) [1]春,正月,己未朔,日有食之。 [1]春季,正月,己未朔(初一),出现日食。 [2]乙丑,大赦。 [2]乙丑(初七),东晋大赦天下。 [3]豫州刺史庾怿以酒饷江州刺史王允之;允之觉其毒,饮犬,犬毙,密奏之。帝曰

  • 卷十四·雍正

    <史部,诏令奏议类,诏令之属,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十四 朱批杨琳奏摺 雍正元年正月十八日两广总督【臣】杨琳谨 奏为叩谢 天恩事【臣】差齎盐政摺子并奏销本章差官回粤知奉旨传问正红旗佐

  • 张凖·周诒春

    张凖 字子高。年三十一岁。生于湖北枝江。叔承良。家居。本籍通信处。湖北枝江县董市。未婚。初毕业于武昌文普通中学堂。任湖北枝江县高等小学堂教员。宣统元年。以官费游美。入久兴学校预备。宣统三年。入麻省工业

  • 奸劫弑臣第十四·韩非

    凡奸臣皆欲顺人主之心以取亲幸之势者也。是以主有所善,臣从而誉之;主有所赠,臣因而毁之。凡人之大体,取舍同者则相是也,取舍异者则相非也。今人臣之所誉者,人主之所是也,此之谓同取;人臣之所毁者,人主之所非也,此之谓同舍。夫取

  • 卷十五·陆陇其

    <经部,四书类,四书讲义困勉录  钦定四库全书四书讲义困勉録卷十五赠内阁学士陆陇其撰顔渊顔渊问仁节 王阳明曰克有扫除廓清之意无事时将己私逐一追究搜寻出来定要拔去病根方是真实用功到得无私可克自有端拱时在 

  • 春秋纂言卷三·吴澄

    <經部,春秋類,春秋纂言  欽定四庫全書春秋纂言卷三      元 吳澄 撰莊公【名同桓公之子母文姜夫人哀姜在位三十二年】元年【戊子莊王四年○蔡哀二年○曹莊九年○衛惠七年黔牟三年○晉緡十二年○鄭厲八年子

  • 卷七十八·秦蕙田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五礼通考钦定四库全书五礼通考卷七十八刑部尚书秦蕙田撰吉礼七十八宗庙制度史纪始皇本纪二世皇帝元年下诏増始皇寝庙牺牲令羣臣议尊始皇庙羣臣皆顿首言曰古者天子七庙诸侯五大夫三虽万世世不轶毁

  • 第二十一卷·圆瑛

    福州鼓山涌泉禅寺圆瑛弘悟述 受法弟子明旸日新敬校辛四 诸人趣 分三  壬初 蹑前警起  二 详列十类  三 结叹可怜 壬初分二  癸初 负债反复征偿  二 负命杀食不已  今初复次,阿难!从是

  • 丘祖垂训文·丘处机

    邱祖垂训文。本文是邱祖训导门人的话。能够皈依玄门是难得的机缘,应当好好把握,遵守玄门的法度,根据个人的缘法深浅按照三乘之法修行;倘若作奸犯科,必然受到神灵的追责。《邱祖垂询文》旨在整顿道教教风、维护道教信仰的神

  • 还丹歌诀·元阳子

    还丹歌诀,原题「元阳子集」。元阳子似为晚唐道士。《通志‧艺文略》着录「元阳子还丹诀二卷」,当即此书。今《正统道藏》本收入洞真部方法类。此书为诸家还丹歌诀之选辑。上卷辑录《古神仙身事歌》、《吴真君歌》、《真

  • 艮斋诗集·侯克中

    元诗别集。14卷。侯克中撰。《四库全书》曾据浙江鲍士恭家藏本编入别集类。《四库全书》底本为明代藏书家毛晋旧藏的元刊本。本集卷首无序言,各卷所收入的诗篇未按体裁类编。在这14卷诗中,主要为七言近体,七言律诗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