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戚同文传

戚同文字同文,宋州楚丘人。世代为儒生。他幼年失去父母,祖母携带他到娘家养育,同文奉养祖母以孝著称。祖母去世,日夜悲哀号哭,几天不吃饭,乡里人为之感动。

开始时,听说同县人杨悫教授学生门徒,每天经过其学舍,因此被传授《礼记》,随即成诵,每天背诵一卷,杨悫感到惊异而把同文留下来学习。不到一年同文背诵《五经》完毕,杨悫就把妹妹嫁给他为妻,从此越加勤奋读书,多年不解衣带。当时后晋末年丧乱,他绝意做官,而且希望统一,于是用“同文”为名字。杨悫曾勉励他出仕,同文说:“长辈不做官,同文我也不做官。”杨悫依附将军赵直家,染病不起,以家事托付同文,即为他埋葬三代数人。赵直对同文又厚加礼待,为他修筑屋舍聚集门徒,请教的人不远千里而至。他的学生考中进士的五六十人,宗度、许骧、陈象舆、高象先、郭成范、王砺、滕涉都位至尚书。

戚同文纯正质直崇尚信义,人家有丧事尽力拯救接济,宗族乡里贫困的人也予以周济,十二月的时候,多次脱下自己的棉衣给贫寒的人。他不积聚钱财,不营建住房,有人劝勉他,他常常说“:人生以行义为贵,哪里用得这样做!”由于这样深为乡里推重佩服。有不谨守孝悌的人,同文一定以善道去劝谕。他很有知人之明,所有与他交游的人都是一时名士。喜欢听人家的好处,从不说人家的短处。与宗翼、张日方、滕知白为朋友。生平没有到过京城。长子戚维任随州书记,迎接同文去供养,同文去世于汉东,享年七十三岁。喜好做诗,著有《孟诸集》二十卷。杨徽之曾经因为出使到达该郡,一见同文就互相友好,多与相酬唱。杨徽之曾说陶隐居号坚白先生,先生纯粹质直,以道义自许,于是与他的门人追号同文为坚素先生。

猜你喜欢
  志第十八五行六·范晔
  卷一百八十五·列传第七十三·张廷玉
  卷十四·楚一·佚名
  國朝獻徵錄卷之二十四·焦竑
  内篇 序传第三十二·刘知几
  卷之二百四十五·佚名
  卷之五百六十六·佚名
  一三三○ 军机大臣奏查韦谦恒革职缘由片·佚名
  卷十五下·班固
  第四十章 完成北伐·冯玉祥
  扁鹊仓公列传第四十五·司马迁
  徐文盛传·姚思廉
  钱唐传·张廷玉
  第四讲·孙中山
  卷一百二·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王十朋·唐圭璋

      十朋字龟龄,乐清人。生于政和三年(1112)。绍兴二十七年(1157)进士第一,除著作郎,签判绍兴府,迁大宗正丞,请祠归。孝宗立,起知严州,累太子詹事,以龙图阁学士致仕。乾道七年(1171)卒,年六十,谥文忠。有梅溪集。   二郎神   深深

  • 列传第五 梁士彦子刚 梁默·魏徵

    梁士彦,字相如,安定乌氏人也。少任侠,不仕州郡。性刚果,喜正人之是非。好读兵书 ,颇涉经史。周世以军功拜仪同三司。武帝将有事东夏,闻其勇决,自扶风郡守除九曲镇将,进位上开府,封建威县公,齐人甚惮焉。寻迁熊州刺史。后从武帝

  • 延平二王遗集·陈匪石

    ·郑成功·诗春三月至虞谒牧斋师同孙爱世兄游剑门西山何其峻,巉岩暨穹苍。藤垂涧易陟,竹密径微凉。烟树绿野秀,春风草路香。乔木倚高峰,流泉挂壁长。仰看仙岑碧,俯视菜花黄。涛声怡我情,松风吹我裳。静闻天籁发

  • 帝王经世图谱卷五·唐仲友

    宋 唐仲友 撰三礼五礼名数之谱周礼祀天之谱周礼祀天旁通之谱周礼祭地之谱地祗异名之谱祭地旁通之谱建置社稷谱祭社稷谱祭社稷旁通之谱周礼祭祀彛尊之谱 周礼太宰之职掌建邦之六典三曰礼典以和邦国以统百官以谐万

  •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七十九·佚名

    正德六年九月丁未朔以开平卫指挥使王来守备马营堡○停广西副总兵署都督佥事张文渊俸三月逮治守备署都指挥佥事舒洪等坐贺县被贼劫掠不能捍御故也○戊申升巡抚延绥等处都察院右佥都御史黄珂为户部右侍郎提督仓场○侍郎

  • 卷之三百四十·佚名

    咸丰十一年。辛酉春正月庚寅朔遣官祭太庙后殿。  ○上诣绥成殿行礼。内廷王、御前大臣军机大臣随同行礼。  ○诣武庙拈香。  ○御澹洎敬诚殿受朝作乐宣表如仪。  ○御勤政殿赐近支亲藩等宴。  ○署湖南巡

  • 四、清代诸家后汉书辑本序跋及目录·周天游

    姚之骃后汉书补逸自序:春秋,鲁史也,一经宣尼之笔削,而鲁史逸焉,等于刍狗。自后司马迁作史记,凭空结撰,绝无依傍。而班固因之成汉书,然不闻太初以前尽逸子长之书也。后汉史书,自当时人主命词臣撰记,后其踵作者为纪为书凡十余家,盖

  • 孟浩、田珏传·脱脱

    孟浩字浩然,滦州人。辽国末年登进士第。天会三年(1125),为金朝枢密院令史,授职为平州观察判官。天眷初年,选拔进元帅府做备任使,按规定被授为归德少尹,充行台吏、礼部郎中,进朝为户部员外郎、郎中。韩企先做丞相时,选拔提升当

  • 脱脱传·宋濂

    脱脱,字大用,自幼与一般儿童不同,年稍长,能挽强弓。十五岁任皇太子怯怜口怯薛官。天历元年(1328)任成制提举司达鲁花赤。顺帝元统二年(1334)任同知宣政院事,但仍兼前职。同年五月升为中政使,同年六月又升同知枢密院事。至元

  • 邓以赞、张元忭传·张廷玉

    邓以赞,字汝德,新建人。张元忭,字子唐,绍兴山阴人。二人生来气质与众不同,好读书。以赞年幼时,见父与人谈论学问,便牵衣随从,偶尔也说几句,如同老成博学之士。父勉励他勤于学问,曾把他关锁在一间小房内。元忭身体素来虚弱,母亲要

  • 大学译文·曾子

    【原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

  • 卷四十四·顺治

    <子部,儒家类,御定孝经衍义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孝经衍义卷四十四天子之孝事天地春秋春王二月己巳日有食之【隠公三年】朱熹曰王者脩德行政用贤去奸能使阳盛足以胜阴阴衰不能侵阳则日月之行虽或当食而月常避日故其迟速高

  • 大云无想经全文·佚名

    盲今已□□□□□□□□□□□□□□以怜愍心。受我等□□□□□□□□□□於先作众罪心。□□□□□□□□□□重罪得灭。渐生善法。□□□□□□□□□量众生。得根信。无量□□□□□□□□众生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

  •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三十九卷·宝亮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三十九卷广释八种知见觉 广释四无碍 广辨无所得义 广辨神通应化无拘执义 广释反常说法谓真谛说为世谛义等 广明内道外道异相梵行品之第四善男子我今于是大众之中(至)复得名为虚空等地案

  • 佛说俱枳罗陀罗尼经·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明教大师臣法贤奉 诏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俱。复有天人阿修罗乾闼婆等俱来会坐。尔时佛告尊者阿难言。汝当谛听我有陀罗尼名俱枳罗。有大威力能作吉祥。

  • 卷第一百十三·霁仑超永

    五灯全书卷第一百十三京都圣感禅寺住持(臣)僧 (超永) 编辑京都古华严寺住持(臣)僧 (超揆) 较阅 进呈曹洞宗青原下三十七世随录湖州弁山龙华久默大音禅师淛西石门姚氏子。母有莲敷之梦。乃生。家贫操舟为业。每於

  • 书苑菁华·陈思

    二十卷。书论。宋代陈思撰。是编集古人论书诸作,与其所著《书小史》相辅而行。卷一、二曰法,卷三曰势、状、体、旨、卷四曰品,卷五曰评、议、估、卷六曰断,卷七曰录,卷八曰谱、名,卷九、十曰赋,卷十一、十二曰论,卷十

  • 太上老君说消灾经·佚名

    经名:太上老君说消灾经。撰人不详,约出於唐宋间。假托太上老君为诸仙真说经,授予尹喜。劝人诵经念神,消灾除病。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本文类。太上老君述三十六金刚、二十五神王、二十七力士、三十七天师名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