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一四
便宜行事
【宋会要】
太宗淳化五年正月,命昭宣使王继恩为剑南西川招安使,讨狂贼李顺。军中事委其制置,不从中覆。管内诸州系囚,除十恶及官典犯枉法赃外,悉得以便宜决遣。
真宗咸平五年咸平五年:《长编》卷五八系此事于景德元年十月乙未。《宋史》卷二八二《向敏中传》所载与《长编》同。,诏知永兴军向敏中兼管勾秦州路行营都总管,许以便宜行事。
景德元年三月三月:《长编》卷五六系于四月丁卯。,定州路驻泊行营都总管王超言:「戎入寇,或诱击王师王师:原作「其寇」,据《长编》卷五六改。,本军不可轻动,请至时分兵掩击。诏如寇至,许便宜从事,仍令押阵使臣禀超节度。
十二月,车驾北行,遣枢密使陈尧叟乘传往谕澶州北寨将帅,整饰戎容,以便宜从事。
四年七月四年七月:原作「四月七日」。天头原批:「清按:四月七日为四年七月之误。」又,《长编》卷六九系于四年六月甲戌。据改。,遣东上合门使曹利用等讨宜州叛兵,诏许立功者所在以官物给赐,实时(选)[迁]擢,便宜从事。
仁宗景佑二年五月,诏知广州兼广南东路钤辖、知桂州兼广南西路钤辖,以便宜从事。时高、窦、雷、化四州蛮獠寇边。以去朝廷远,事不可以中覆,故有是命。
康定元年九月,诏知永兴军夏竦等,凡系军期急速及攻守进退方略、应机制变,奏覆朝廷不及者,并许便宜施行讫以闻。
庆历二年七月,诏广南转运司诸配军有累犯情涉凶恶者,许便宜处斩讫奏。
十二月,知永兴军郑戬言:「关中多豪侠,方边事未宁,不可以常法治之。若情文深而法不止黥配者,请以便宜从事。」
三年正月,诏
陕西缘边招讨使韩琦、范仲淹、庞籍戒军期中覆不及者,听便宜从事。
四年正月十八日,知(毫)[亳]州夏竦言:「乞降密旨付本州岛,如有宣毅军士扇于暨众作(贱)[贼]盗,情理重者,许便宜处断。」从之。
五年三月二十七日,诏:「荆湖南路安抚使、转运使、提点刑狱臣僚应干蛮寇公事,如临机急速奏覆不及,许同共商量,便宜施行讫奏。遇(分路)[路分]同议不及,亦许一面便宜施行。」
九月,诏判并州夏竦,军事不及中覆者,听便宜行之。
八年二月,罢陕西诸路经略安抚都总管司便宜行事,缓急贼马入寇,应机制变不及中覆者,听之。
十月,诏知广州魏瓘与本路转运使专提举捕讨猺贼,若中覆不及者,听以便宜从事。
八年正月,诏参知政事文彦博奉诏讨贝州军贼,以便宜从事。
皇佑四年八月,诏报广南西路杨畋:「所请康定中行军约束及赏罚格令降下,(其)[甚]欲差官删定模印,事非应速;及须检法官,亦可于辖下选之。朝廷既令节制诸将,其军旅战阵之事,自当从长处决,毋用中覆。」
是月,诏新差荆湖南路江南路安抚使孙沔有急速事件,听以便宜行遣。
九月,诏许经制广南盗贼公事余靖便宜行事,令两路兵官并受节制。
十月,诏以宣徽使狄青为荆湖南北路宣抚使、都大提举广南经制贼盗,应有临机处置奏禀不及者,听便宜施行讫奏。在彼将佐,并受青节制。如有经画事件,即与孙沔、余靖分头御备,即随处将佐等各受遣官指挥。
至和六年三月,诏知广州刘湜捕击蛮寇,缓
急有不及奏覆者,听便宜从事。
嘉佑五年五月,淮南西路兵马钤辖司言:「乞下所管淮南寿、亳、郸、黄、光、舒、和州、无为军八州,自今应贼盗及凶恶军民罪犯,内有情重法轻者,并申取本司详酌情理量宜(栽)[裁]断,所贵一路兵民有所禀畏。」从之。
,其犯罪之人仍须委实情理不可恕者,方得临时裁处,仍限十日内奏闻。此外,诸处并不得将不合死者任意斩决或处死。如情理深重欲法外行遣者,并取中旨,仍仰监司纠举,重行贬黜。所贵威福之柄,一出朝廷。」诏除沿边州军依编敕施行外,其近里及诸路州军,今后应罪人情理深重如欲于法外别行重断者,并仰取旨。若敢擅行,重寘于法,仍仰转运、提刑司常切觉察以闻。 英宗治平三年九月二十五日,同知谏院傅卡言:「风闻近知房州董经臣、知曹州徐亿等皆专擅斩人。乞今后惟诸路帅臣受特旨许便宜从事,及军前或临贼战
十月十一日,诏陕西四路沿边宣抚使郭逵候到彼,临机处事,奏禀不及者,并许便宜施行讫奏。
四年十一月,神宗即位,未改元。判永兴军府、充陕西路经略安抚使韩琦乞应本路有边防军马处置事件奏覆朝廷不及者,乞许便宜施行讫,具事由闻奏。许之。
神宗熙宁三年九月十二日,诏许陕西宣抚使韩绛如有事干急速、奏报不及,并便宜施行。
五年四月十八日,诏令赵候地界了日,缴纳先许便宜行事札(之)[子]
赴枢密院。始,陕西、河东帅臣唯郭逵、赵尝请以便宜行事,上以诸路边事经略使自当随宜处置,况疆事渐宁,故命罢之。
神宗元丰元年二月十日十日:原作「十四」,按《长编》卷二八八此条系于本月十日乙卯,据改。,鄜延路经略使吕鳪卿言:「近以军马分定,九将已具条约,奏乞早赐指挥。」诏鳪卿审度事机,以团定将兵,当取(栽)[裁]事,逐急从宜施行,务在详审。
四年八月十二日,泾原路经略司言:「应副军行战守等事,乞权许便宜指挥。」诏本路措置事稍大,奏候朝旨,如小事碍常法,许一面施行。鄜延、环庆、河东路经略司鄜延:原作「鄜□□延」,据《长编》卷三一五改。、熙河路都大经制司、措置麟府路兵马司依此措置:原作「指挥」,据《长编》卷三一五改。。
九月四日,诏王中正、高遵裕如行军庶事已就绪,即相度乘机进讨,不许拘以元定期日。
十月十七日,诏:「近诏河东、陕西诸路转运司应副军兴事件,并仰聚议,或公牒会定允当,方得施行,即不得独用己见,逐急行下。如委是事干机速,移文计议不及,即一面施行,仍须互相关报照会,不得致有抵牾重复漏落。」
十一月二十一日,鄜延路经略使沈括言:「顺宁寨等处申,种谔下汉蕃军马四散,各逐城寨,不敢邀截诘问。又种谔至夏州索家平,三军无食,皆号泣不行,已失三万余人,即未敢擅招安。」诏:「括所奏事体皆边防机速,顷刻不可迟缓。若帅臣不任为己责,随宜措置,乃须俟中禀,则利害之间失之多矣。如朝廷已降指挥外,随宜处置,早令妥贴。仍酌度人情,如将尚可为用「如将」句:《长编》卷三二○作「如尚可因而鼓奖为用。」,即听令斩捕境上
剽盗羌贼赎罪,请粮歇泊。余非朝廷所该者,但以便宜随机处之,勿一一中覆也。」
五年八月四日,权管勾同经制熙河兰会等路边防财用赵济言管勾:原作「主管」,据《长编》卷三三九改。:「七月二十四日,西贼五百余骑至堡外,杀汉蕃人口,驱掩士马而去。及谍知铁牟山啸聚已数万,欲以本路及泾原秦凤汉蕃民约日出其不意,会合掩击。」诏泾原路经略制置司、熙河兰会路都大经制司,如觇候有实,度兵力可胜,即便宜施行。
九月十四日,赵济又言:「准苗授关谍,见分遣使臣搜取不系团结汉蕃弓箭手,悉赴行营,以御贼冲。」诏苗授所搜取人如无益于事,更不得追集。指挥到日,只据边情便宜施行。并札与李宪,时以边事急速,不送门下省覆奏。
十一月二日,知诚州谢麟言接纳安化州归顺蛮人利害。上批:「边情在远,朝廷不见利害之实,委谢麟等便宜措置,无致生事。」
六年六月十一日,泾原路经略司言:欲以照管修筑故塞堡为军形,诱致贼马近边,令姚麟等掩击,或伺便出塞讨袭。诏塞内诱致贼马,或出塞讨击,并委经略司卢秉便宜施行。
十一月十二日,赵乞便宜处置边事。诏边鄙有警事,有奏禀不及者,帅臣自当便宜施行。
哲宗元佑六年十一月十六日,秦凤路经略司言:「乞应沿边事权许从宜措置,庶免缓急拘碍失事。」从之。其陕西、河东逐路经略司依此。
元符元年正月二十三日,诏章(粢)[楶]候军兴,即驻平夏城应
援诸军。如当赴军前,亦以便宜从事。(粢)[楶]暨锺传俱在军前,(粢)[楶]节制,传副之。即(粢)[楶]留平夏城,其军前听傅节制,(节)[即]有斩获,传受级受级:原作「首级」,据《长编》卷四九四改。,(粢)[楶]覆之。若分兵,将佐各受所统节制,余如前诏。
同日,枢密院言泾原、熙河、秦凤三帅缘朝廷在远,敌情机会难以隃度,乞专责帅臣,毋致误事。诏章(粢)[楶]、锺传,军兴以便宜择利计度先后措(功)[置]。
二十四日,枢密院言:「已令锺传出塞日,熙州付张询,虑有本路军马事宜,必赴军前申禀,留滞误事。」诏令张询,传出界后事并一面施行讫,报傅照会。其泾原路章(粢)[楶]起离渭州,即州事付刘何,仰何依此。
徽宗崇宁二年正月二十六日,中书省言:「成都府旧以便宜从事,罢去已久。乞军民所犯巨蠹者,令酌情处断。」从之。
宣和三年七月三日,诏:「应军前事务,并令谭稹节制,一面措置,随宜施行。」
七年四月五日,御笔诏:「蔡靖镇抚新邦,二年于兹。政誉蔼然,兵民畏服。应结绝燕山府路宣抚使司及国信司职事,并专一行遣。」
钦宗靖康元年正月三日,吴敏为亲征行营副使,诏许便宜行事。
十一月十四日,诏:「四道都总管司已许便宜行事,应诸州钱粮、兵甲、将佐自合实时应副。如敢有怯,并从节制法。」以上《续国朝会要》。
高宗建炎元年五月二十七日,诏:「昨缘军兴,仓卒之际,许便宜行事。诸路诸州及差委官往往陈乞便宜行事,遂至擅补官吏,擅用官物,擅刺良民,擅聚师旅,妄专生杀。自今除
沿边帅守并建炎元年五月一日以后被授便宜指挥去处,止许因边事便宜措置,仍不许擅支官物,侵攘良民外,应已前许便宜行事指挥,更不施行。」
是年十月二十四日,诏:「诸路监司或州郡,如敢循习故态,尚用便宜行事指挥,行在及在京委台官、诸路委帅臣宪漕按察,具名闻奏,原情行遣。」
十一月十九日,臣僚言:「外路有司偶缘军兴,率意妄作,得请便宜者,大抵于国家无一毫之益。乞明诏应缘军兴,除临征对敌事涉机速理难待报者,施行讫以闻,其余监司、州郡敢因军事违犯条令者,加本罪一等。」从之。
三年二月八日,诏权差中书侍郎朱胜非节制平江府秀州军民控枙等事。应申发行遣,并依申尚书省体例。以礼部侍郎张浚为副,事有奏陈不及者,听便宜施行讫奏。
十一日,诏签书枢密院事吕颐浩充江淮两浙制置使,速往镇江府防金人南渡诸事,更以便宜措置。
四年七月三日,臣僚言:「窃见比年诸州守臣申请带安抚使,乞便宜指挥,皆得任意,不可胜言,甚失便宜之本意。近者已罢诸州安抚使矣,而诸州便宜指挥,未有明文合罢。未审当时朝廷降便宜指挥,止为带安抚使之人合行便宜,(惟)[为]复安抚使与便宜指挥自是两事,望朝廷明降指挥罢去。」从之。
二十六日,建康府路安抚大使司参谋官刘洪道言:「权知池州并安抚职事,续奉圣旨,将带张俊等人兵权听洪道节
制,乞许权依便宜指挥,候吕颐浩到日罢。」诏遇军期急速待报不及,权许便宜从事,候吕颐浩到日罢。
八月十二日,降授文州团练使、神武前军统制王奏:「得旨,令将带所部军马前去信州驻札,措置防托把隘。欲望许令信州等并管下诸县及乡兵等,并听节制。临时应有合行措置事件,乞从一面便宜施行。」诏遇有盗贼警急,其本州岛管下巡尉、捕盗官兵许权听节制。若有军期急速奏报不及事务,亦许权暂便宜措置,施行讫具状闻奏,即不得因而搔扰生事。
绍兴元年九月六日,知枢密院事、宣抚处置使张浚言:「恭依圣谕,便宜黜陟阙官去处,差过监司守倅刘镃等,乞出给付身降下。」诏从之。
十月十五日,两浙西路安抚大使、知镇江府刘光世奏:「本司有诸般合随宜措置事务,若申明朝廷,事有机速,窃虑后时。乞依宣抚处置使司,并从便宜指挥行事。」诏(徐)[除]临阵出奇,或事干机会,难以候指挥许施行外,余并申禀朝廷指挥。
三年二月二十八日,枢密院奏李横见进兵应援牛 、彭 等收复陷没州军。诏如遇军期,待报不及,许便宜施行。
四年九月十五日,明堂赦:「诸路州县捕获奸盗,往往不究情实,假便宜之名,辄行杀(戳)[戮]。及因统众捕寇,缘中军违犯当诛者,亦不分事体缓急,便加极刑,深可怜悯。自今应捕获奸盗及因中军有犯罪当诛(戳)[戮]者,须对众研穷,审取伏状,然后加
刑。仍即时报宪司验实,保明以闻。如违,皆科徒三年,不以失论及去官赦降原减。其挟私者,依本法坐罪。宪司按验不实及隐匿不奏者,并坐违制之罪。」
五年九月二日,知绍兴府孟叟奏:「防秋在近,乞以便宜从事。」诏如遇边机调发军马不可待报,权许便宜从事讫闻奏,候过防秋日依旧。
兵 宋会要辑稿 兵一四 兵捷
兵捷
「兵捷」下原有编号「四」,按此门并未分「一
、二、三、四」,今删。
【宋会要】
太祖干德三年正月,西川行营前军兵马都总管王全斌言:收复剑州,杀蜀军万余人,生擒伪命将帅等。群臣称贺于崇德殿。
太宗太平兴国元年十月,夏州李光叡上言:率兵入贼境李光叡:原作「李献」据《长编》卷一七改。,破吴保寨,斩首七百级,擒寨主,牛羊铠甲数千计。
雍熙二年十二月,定州驻泊都总管田重进等上言:入虏界,攻下岐沟关,杀守城兵士千余人,及获牛羊积聚器甲甚众。
是月,代州兵马副总管卢汉赟上言:「北虏南侵,率所部兵于土镫堡掩袭,斩首二千级,获马千余疋,车帐、器甲、马甚众。」
淳化五年四月,河西行营言:「夏州平,擒节度使赵保忠,收获牛羊、铠甲数十万,安抚其民,留兵守之,护送保忠诣阙下。」
是日,以夏州都指挥使赵光嗣为本州岛团练使,崇仪使高文岯为绥州团练使岯:原作「坯」,据《长编》卷三五、《宋史》卷三三四《高永能传》改。,权夏州观察判官事吴佑之为右替善大夫、知夏州节度判官,以府州观察使折御卿为麟府兵马都总管。
是月,西川行营言:破贼五千众于柳池驿,斩首千六百级。峡路行营言:贼三千众攻广安军,击(定)[走]之,斩首三百级。
五月,招宣使王继恩遣小内侍驰奏:「四月十八日,领大军到绵州界。据内殿崇班曹习言,今月十日与高品朱继荣等领军马起离葭萌,至未时到青山,贼已烧山遁去。十二日辰时到老溪,贼挨山靠
江下硬寨两所,约万余人,兼寨内起炮两坐。曹习等一战破贼寨,趁贼众上山入水、四散奔走等,〔赶〕截杀戮及拥入大江,约三千余人,并夺下大小舟船四只。十三日寅时,收取阆州,寻入城,夺得骡马牛驴,封占仓库,招安百姓一万余人,点检军资库钱帛、盐曲,共计五十一万贯、斤、两、匹、石、头、口。据别状奏,十九日到绵州,其贼已窜。先差剑州克宁长行勾顺等,赍 榜于绵州并外县招召户口。其罗江县百姓王华为贼杀其全家,即点集乡村子弟千人,将以报贼。十七日夜,贼烧绵州粮草,时王华领众先入州城,战退贼千余人,乘势拥入大江,并夺到枪掉刀呈验。王华寻补充绵州衙前军将兼神泉县镇将。所有招到户口不少,已各复业安抚。其捉到贼三百五十七人,并各凌迟处死讫外,招到百姓自首递铺军人等,并刺『归明』字,依旧祗应。」诏曰:「汝再膺朝寄,出总戎旃。拥武库之戈矛,讨坤维之判涣,而能克扬师律,远震天声。驱大 以抗威棱,分锐兵而攻要害,破其寨栅,复我城隍,由汝义贯神明,志清乱略。策勋在近,为慰良多。」
十七日,继恩遣人驰奏川贼平,斩获贼首李顺首级并获伪枢密使计词等及乘舆僣物,点到钱帛一百四十余万贯、匹,寻安抚人民讫。赐告捷高班内品周文质晕锦袍、金涂银带、银器、绢各五十两匹。
十八日,宰臣率文武官诸军将校称贺于崇德殿,太宗召宰臣、枢密使,
示以蜀寇伪印、僣服、金银铠甲、旗帜等物。先是,青城县贼王小波聚徒数千,掠邛州境内,九州岛都巡检使张 率兵讨之。初与贼战,俘斩甚多,殆晚,俄命抽退,返为贼众所乘,张 马倒战殁,诸军败衄,贼因据邛州,其势由此大盛。次攻蜀、汉、怀安军等,皆为贼下之,遂入(城)[成]都。其从乱者浃辰间仅数十万。王小波因斗伤寻卒,其妻弟顺代领其众,因僣称伪号,置官司,贪暴威虐,民甚苦之。方欲尽文成都居民丁壮面以隶军,期以五月七日,而前一日败死。
三十日,峡路巡检使白继赟等遣殿直翟继恩驰奏:「于五月十九日率军士渡夔州西津,与巡检使解守颙等水陆相会,掩杀下草寇二万余人,夺到大小船千余艘,并获弓弩、枪剑、旗鼓、印篆、骡马等物称是。(某)[其]立功将校骑卒,已次第优赏讫。」诏赐翟继恩紫罗衫、涂金带、绢三十匹。
至道元年正月,寄班殿直王德钧自府州驰奏:「今月五日,契丹寇府州界,节度使折御卿率蕃汉兵士掩袭之,斩获约五千人,得马五百匹。突厥太尉、司徒、舍利死者二十余人,生擒吐浑首领号太保者一人。」至是,御卿遣德钧先押吐浑首领赴阙并以状闻。帝对于便殿,诏德钧口陈杀虏得胜之状,并画地指其山川险隘蕃戎败亡之处。帝笑谓左右曰:「北戎小丑,轻进易退,朕常诫边臣不与争锋,待其深入,则乘便掩杀,必无遗类矣。今果如其言。」左右皆呼万岁。又谓诸将校
曰:「赵保吉一孺子,其谋主乃张浦耳。朕常厚与锡赐,遣其暂来。今保吉已令张浦押马入贡,彼舍张浦如亡左右手,今又闻杀败契丹,谅丧其魂胆矣。因称赏御卿之忠孝、将士之勇敢者数四焉。赐德钧锦袄子、涂金银束带,绢五十匹,补随行安庆军译语一人充本营副兵(使马)[马使],释擒到者吐浑,皆赐锦袄子、银带、绢一十匹。
翌日,宰臣吕蒙正率文武官贺于崇德殿。先是,制授府州观察使折御卿节度使,而兵不满数千,帝戒曰:「北虏常小西戎,必轻敌而深入或至境。尔可先令近下蕃族以羸师而诱之,伏精兵以击之,必在吾彀中。」至是,御卿遵用圣算,果胜焉。帝因谓左右曰:「用兵之法,古贤所著兵书已备,无以越其规矩焉,在人探讨耳。朕粗留心。至若汉高祖以必战而灭楚,晋谢安以孤军而败秦,此用兵之妙也。夫文武之略,天不赐全,倘使张良有韩信之武勇,韩信有张良之沉谋,则高祖焉能驾驭之乎!朕每出兵攻伐,意颇精密,将兵之人丁宁谕之,不听者多至败事。」侍臣对曰:「陛下料敌制胜,天之所授,固非臣下所测度也。将帅倘能上遵成算,则何往而不克矣。」
二十一日,帝又谓诸将曰:「契丹前寇府州,众约二万,败绩之日,殆亡其半。韩德成探知府州兵少,将谓我师不设备,所以率众轻来。折御卿果于克敌,能以少敌众,此亦天赞其勇,使败其丑类耳。昨得奏报,又称夺得马数百匹,韩德威
一男死于锋刃之下,犬羊丧沮,无似此时,今后料应不敢轻议南牧矣。」侍卫马步军都虞候傅潜等对曰:「边将用师,皆禀宸算,非圣智深远,料敌如神,亦不能致此克捷。」
二年九月,夏绥路马步军都总管王超、延州马步军都总管范廷召等各遣入内高品岑保正、入内高品贾继隆等走马入奏:「两路大军入贼界,到乌田池会合,掩杀蕃贼五千余人,生获二千余人,杀来慕军主一十人,乞啰指挥使二十余人,获马二千匹,衣甲、器械、粮储、老幼极多。蕃部溃散,贼首李继迁遁走。今月二日,兵马各分屯沿边。」文武百僚诣崇德殿称贺。初,继迁居边,未甚为患,及其兄赵保忠入朝,继迁得资财及攻掠边上,遂稍有物力及人众,又阻绝灵武粮运,甚为边患。朝廷每加慰抚以怀来之,终不复从。欲兴兵击之,议者异同。帝察其情状,决意讨之,乃授以主将方略,阅兵于崇政殿按之殿:原脱,据《长编》卷四○补。。及遇敌布阵攻击,一如所教,故大败贼党,焚荡其巢穴,收取其老弱无有遗者。初,帝谕令多以旅弩射之。及遇贼,射矢齐发,贼无所施勇,仅能一发而遁。凡十六战而抵其窟穴焉。时帝闻之,谓傅潜等曰:「朕授将帅方略,至于合战还师之期,悉如所料。但不尽遵,致漏此小贼。况自即位,未尝如此杀戮夷狄,盖事不可容耳。自师兴已来,历春夏,皆躬亲谋度,夏中严暑尤甚。常用意军事,未敢宁息。大抵行师布阵,当务持重,虽有勇者率
数十人以犯贼阵,亦无能损益,适足挠乱行阵。是以朕深诫之,令犯令者必斩,果无人敢轻率者。布阵是兵家大法,非常情所究,而小人有轻议者,甚无谓也。朕自为阵图与王超,令勿妄以示人。超回日,汝可觅朕所受图视之,当知也。」傅潜等对曰:「圣谋深远,非臣下所及。」
真宗咸平二年九月,镇定高阳关都总管傅潜遣右侍禁郭筠驰奏:先锋田绍斌、石普与知保州杨嗣败虏众于廉良路,杀二千余人,斩首五百余级,获马五百匹,兵仗铠甲称是。从臣再拜称贺。翌日,群臣诣崇德殿贺。
三年正月,高阳关具冀州路都总管范廷召等贝:原作「具」天头原批:「具当是贝」。《宋史》卷六《真宗本纪》一亦作「贝」。据改。,遣寄班侍禁郭筠驰骑入奏:「今月十九日,领兵追契丹至莫州东三十里,大破之,斩首万余级,获所虏老幼数万,鞍马、兵仗不可胜纪兵:原脱,据《长编》卷四六补。,余寇遁逃出境。」宰臣率百官称贺。
二月八日,灵、环等州马步军都总管李继隆等差内品冯从顺驰奏称:据熟仓族(番)[蕃]官、会州刺史癿遇口执称,蕃贼李继迁亲从军主史癿遇部领手下人马,沿山巡栏。寻差内员僚直都虞候田敏、马军司军头龙卫副指挥使王全斌量部领马步兵士,并诸班使臣及诸内殿崇班刘承蕴应接。准刘承蕴、田敏等言:今月二十四日,部领军马就史癿遇双埠盘泊处,一战杀蕃贼二千余人,获首级三百七十,牛羊、驴马七千余头口,及衣甲弓箭器械不少。继迁遁逃,不知所止。见袭逐捕杀次,其牛羊
等并给散诸军并蕃部次者。初赐熟仓蕃官、会州刺史癿遇金腰带、晕锦袄子,彩五十匹,茶五十斤,一行将校等第支赐赏银,诸军得功员僚各转一资,刘承蕴转西京作坊副使,冯从顺赐束带、锦袄子、绢三十匹,都总管李继隆并策应得功人等,并 书奖谕。同去蕃军,令李继隆约量支与茶彩及赐酒食。
三月,西川七州都巡检使张思钧遣绵州司法参军樊信明驰奏:败王均于汉州,居民安堵,帑藏如故。知益州雷有终遣其子太常寺奉礼郎孝若驰奏孝若:原作「李若」,据《长编》卷四六改。:败均贼于弥牟镇,斩级千余,残众奔溃。供奉官元继明自剑门驰骑入奏:知益州雷有终等败王均贼党,获其伪伞盖、金枪等物。
四年十月九日,北面都总管王显遣寄班夏守赟驰奏:「十月十六日,前军与契丹遇,大破之,戮二万余人,获其伪大王统军铁林相公等十五人首级,得伪印二,以『羽林军』为文,收甲马甚众,首领遁去。」宰臣称贺。
五年正月二十六日,环庆路总管张凝等上言:「正月一日领兵入贼界,生擒帐族二百余,毁刍粮八万数,斩级五十余,获牛羊、器甲二万。」
景德元年闰九月二十二日,北面都总管王超等言:「北平寨田敏、杨勋,威虏军魏能等,合兵与虏战,大破之,斩获首帅,夺其印。莫州都总管石普等奏虏逼顺安军,率所部击走之,余人并降。」诏嘉奖。
二十五日,威虏军、保州、岢岚军、北平寨、莫州路总管等并言击破契
丹。群臣奉贺。
数合,逐北约二十余里,斩首千余级,生擒七人,获马牛杂畜、衣服、器杖凡三万三千计 大中祥符九年九月,知秦州曹玮等言:「昨八月内,侦知宗哥唃厮啰、蕃部马波叱腊、鱼角蝉等,率马衔山、兰州龛谷、毡毛山、滔河、河州蕃兵至伏羌寨界三都谷下寨,臣等寻于当月二十四日领兵召集熟户防遏,相次马波叱腊等率蕃兵约二万分为三队来当官军。臣等与之角「获」上原衍「斩获」二字,「杂」原作「鸡」,并据《长编》卷八八删改。。马波叱腊等遁去。官军将士被伤者百六十人,阵殁者六十七人,其立功将校、使臣凡百三十九人,望加酬奖。」诏赐玮洎洎:原作「泊」,据文意改。《长编》卷八八作「及」。、驻泊钤辖高继忠、都监王怀信锦袍、金带、器弊,立功者第迁一资第:原作「策」,据《长编》卷八八改。,仍赐金帛,阵没者恤其家。
仁宗天圣四年正月,泾原路走马承受公事王从德言:「知镇戎军王仲宝、本路都监李道、史能破原州界康奴族,焚巴沟首领逋讹等六门帐子七百余所,斩首九十七级,获牛羊马驴器甲千计。」赐器弊有差。
康定元年九月,陕西经略安抚副使范仲淹言:「环庆路副都总管任福等破贼白豹城,烧卢舍酒税务仓草场、伪李太尉衙,及破荡骨咩四十一族帐,兼烧死土土空中所藏蕃贼不知人数,又擒伪张团练及蕃官四人,麻魁七人,杀首领七人,获头级二百五十,马牛羊 七千一百八十,器械三百三,印记六。官军死者一人,伤者六十四人。」初,贼大领兵寇保安镇戎军,福等自庆州东路华池、凤川
等镇,声言巡边,召都巡检任政、寨主胡永锡、凤川监押刘世卿、淮安镇都监刘政、监押张立同议入界,以牵制贼势。九月十八日,军行至柔远寨,犒设熟户蕃官,且戒以不得离席。遂与诸将分布地分,以驻泊都监王怀正团白豹城西面,攻李太尉衙,守神林都路;北洛都巡检范全围城东面,守金汤路;柔远寨主谭嘉震、监押张显围城北面,守叶市族路;走马承受石全正围城南面,驻泊都监武英入城;任福押大阵居城南,又遣别将部领所(稿)[犒]蕃官行马前。自柔远至白豹七十里,夜漏未尽,至城下,四面合击。平明城破,纵蕃部军人等大掠,焚其巢穴委聚方四十余里。是日晚还军。
神宗熙宁六年三月四日,熙河总管高遵裕言得经略使王韶牒,已于二月二十二日领大兵(收)[攻]下河州。先锋斩首千余级,木征遁去,生擒其妻瞎三牟并子续本洛,言尽得六州之地二千余里。至十月十三日,宰臣率百官诣紫宸殿称贺。
元丰四年九月十二日,李宪言:「八月二十六日,驻安女遮谷,遣汉蕃将士袭击贼余党于山谷间,斩首百级,获牛马孽畜甚众。降龛波给家等二十二族首领,凡千九百余户,已剪发刺手给归顺旗及锦袍、银带赐物。又言大军过龛谷川,秉常僣号,御庄之地极有窖积,及贼垒一所,城甚坚固,无人戍守,惟有弓箭铁杆极多。已遣逐军副将分兵发窖取谷及防城弓箭之类。
十
月十五日,种谔言:「九月二十七日,西贼兵马七八万自无定河川南来,欲救米脂之围。臣统率将士与贼接战,贼众大溃,斩八千余级,夺马五千余匹,驼畜、器甲万计。」诏种谔、将官等各传宣抚问。
二十三日,泾原路行营总管司言:「十月十二日,离西界堪哥平十五里磨移隘口,逢贼约二三万拒隘。臣等分兵度葫芦河夺隘,与伪统军国母弟梁大王战,败退,追奔二十里,斩获大首领没啰卧沙监兵使梁格嵬等十三级,小首领二百十九级,生擒首领统军侄纥多埋等二十二人,斩二千四百六十级,获伪铜印汉印一。」诏刘昌祚、姚麟及将官等传宣抚问。
十一月五日,种谔言自十月十七日离夏州,遣曲珍等领兵通黑水、安定堡路折运军粮,遇贼,与之战,斩获贼钤辖首领以下千七十八级,招降六百五十人。
七日,熙河路都大经制司言:军行至天都山下营,西贼僣称南牟,内有七殿,其府库馆舍皆已焚之。又至啰逋川,追袭酋首嵬名、统军人多唛丁人马,斩获千级,生擒百余人,虏牛羊孳畜万计。贼众散之后,再遣将士追袭,斩获五百级,生擒二十余人,夺马二百余匹、牛羊孳畜约七千。
九日,种谔言:「第三将杨进等,破石堡城第:原作「等」,据《长编》卷三一九改。,斩首领以下百六十八级「百」字原脱,据《长编》卷三一九补。,降生口大首领叶示归埋以下千六百七十六「大」下原衍「有」字,据《长编》卷三一九删。,获马六十六,牛羊四千余。」
五年六月一日,环庆经略司言:「斩西贼统军嵬名妹精嵬、副
统军讹勃遇,得铜印、起兵符契、兵马军书,并获蕃兵头凡三十八级。」诏以印、符契、兵马书来上。
哲宗绍圣三年八月五日,鄜延路经略使吕鳪卿言:「自六月以后五十日间,第一至第七将前后十四次俘斩甚众,并获副军大小首领、副钤辖及得夏国起兵木契、铜记、旗鼓。」诏赐惠卿对衣、金带、银币、革勒马。
十月十四日,鄜延路经略使吕鳪卿言获西界蕃部癿唛。诏令差使臣护送阙下。
元符二年闰九月三日,宰臣章惇奏:「熙河兰会路经略安抚使胡宗回申:青塘新伪主拢拶及大首领结 龊心、牟钦毡率诸侯首领并在城蕃汉人部落子、回鹘等部落:原作「落部」,据《长编》卷五一六乙。,并契丹、夏国、回鹘伪公主等,并出城迎降。臣欲与三省枢密院来日草贺,初五日率百官称贺。」从之。
三年四月二日,熙河路奏:「鄯州兵将已到湟州,秦州刺史、熙河兰会路兵马都监兼知河州、兼洮西沿边安抚司公事兼第三将姚雄「兼洮西」之「兼」原作「管」,据下文改。,四战获二千余级,而亡失止三十八人。」诏以雄特除正任防御使,升本路钤辖,依前知河州兼洮西沿边安抚使。
徽宗崇宁三年四月二十四日,熙河兰会路经略安抚使王厚言:「臣等统率大兵自鄯州趋山南,至结啰城,主管郭州界蕃族大首领洛施军令结迎降。是日,百官以收复鄯、廓称贺。
四年三月二十一日,枢密院言,鄜延路奏复银州。
宣和元年四月十五日,太师鲁国公蔡京等言:「伏(都)] [宣抚使童贯奏,
敌,进筑八百步寨一座,又两日共获二千五百余级,夺到精野寨并粮草孳畜物色等,捉到生口外,斩获约二千七百级,内有首领五千余人,夺印匣等。续据何瓘申,擒捉五千余人。又鄜延进兵入西界三会川,斩获数千。又奏环庆路前去西界,杀到一百余级,降到西人百口。又斩获二千余级,生擒伪宥州正监军大小首领六十余人,及夺到衣甲、器械、牛马施畜不知其数,兼已荡平城寨了当。」有旨,许拜表称贺。 进兵出塞,由泾原路自萧关入生界
宣抚使童贯奏:勾集兵马,六路出塞,深入攻讨西贼,贼众大败。获五千七百七十九级,修筑到萧关一带烽台、保寨,招降到五千人,收到城内粮谷,将城壁并行平荡,焚烧楼橹舍屋尽静。自三月十九日后来,攻围震武军下寨,连夜攻打。臣星夜前来熙州,差发泾原、秦凤两路策应军马,及指挥陇右同都护辛叔詹,先次摘那得力人马,及令熙河统制何灌节次遣发近便将兵直至震武军张耀兵势,及追斩获西贼共六千余人,前后烧毁族帐屋宇及收获到马、孳畜、衣甲、器械等万数不少。」有旨,十四日御紫宸殿称贺。 五月十二日,蔡京等又言:「伏
五年八月二十一日,河北、河东路宣抚司奏契丹四军夔离不率师犯景蓟,王师遇之,战于烽山,大捷,追至卢龙岭而还。
高宗建炎二年正月二十一日,大名府路经略安抚使、河北东路制置使
敌,至六日平明方到本州岛城下,入南门驻札。金贼欲来攻城,与李琮等分头出兵接战,金贼大败。」诏令尚书省出榜晓谕。 杜充言:「准备差使总辖招抚司军马王前,于建炎元年十二月二十日到洛州西护城堤外,杀退围浴州蕃贼,实时焚烧贼寨,入城抚慰,官民各得安居。赵士晤称:在磁州界结集招募到义军首领李琮等,并军兵五千余人,又有都统制军马两头项人兵,共议并兵先解围洛州。于建炎元年七月五日穿番塞
三年二月二十九日,江淮两浙路制置使吕颐浩言:「今月二十三日,(阁)[合]门祗候陈彦差人渡江,先次前去扬州,于五更以来袭杀金贼后军,及夺老小一千余人,已收复扬州讫。
四年九月十五日,两浙西路安抚大使刘光世奏:「金贼再入承州,遣统制官王德、郦琼等轻兵直入承州。今月八日,去承州西四五里,贼军迎敌,王德引兵冲贼,杀军头首千余人及擒女真、契丹、勃海签军等一百余人,追至承州城外。」
绍兴元年五月十七日,提领海船张公裕等言:「成忠郎翁昭于海洋五处分部控扼,至十一月末间,贼犯通、泰,贼船五十余艘,编发露顶,肆行摽略。昭同使臣郑旻等领兵鏖战,贼遂逃遁,续收复海门县,擒到伪知县姚汉杰、主簿钱德之、县尉王贵。」翁昭等各转一官资。
十二月二十六日,宣抚处置使张浚言:「金贼于熙河、秦雍盘泊,自秋及冬,遣发老弱辎重过
河,悉存留精兵,声言回师。」臣察其诡计,必谋窥伺川蜀,以绝关陕,寻措置关隘,严为备御。专委秦凤路经略安抚使、陕西诸路都统制吴玠,指教将佐,于凤翔府大散关一带,先处战地,诱致其来,痛行掩击。十月九日,金贼伪四太子亲统大军,于凤翔府宝鸡县界渡渭河入谷,自谷口至神岔。初十日午时,直犯驻兵处和尚原,玠遣统制官吴璘、雷仲统率将兵与贼拒战,展转至晚,杀败三阵,追袭过河。金贼于神岔口分留一军通运粮道,寻遣将兵邀其归路,杀败数阵。十一日,金贼欲出宝鸡前去神岔口,伏兵杀回,夺到驮粮驴畜。是夜二更,遣发诸将于二里驿东金贼伪四太子寨劫破贼寨,追赶贼人入崖涧。四更,兵将会合西来,换兵自大散关劫贼寨。至十二日寅时,贼众拔寨遁走,于二里驿东复来迎敌。自寅至酉,大小凡三十余阵,生擒江南四万户羊哥孛堇、伪国相黏罕女婿娄堇、侄也不露孛堇等二十余人。其余千户至甲军,生擒并杀获堕落溪涧甚众,金贼伪四太子于后心连被两箭。其所遣诸将军马前后掩击,伪四太子所统大军,剿杀几尽。」
三年三日十九日,宣抚处置使张浚奏报:「金贼自去年九月于凤翔、长安团聚大兵,窥伺川蜀。至十二月初,果分三路进兵:一路自熙秦牵制,一路屯驻凤翔,一路甲军、签军等众至十万,自长安路直趋金、商,侵犯梁、洋。寻委王彦、刘子羽、吴玠严
备战守,合谋破贼,金、商一带,并行清野,于汉江南岸掎角驻兵,相为外援。二月五日,都统制吴玠大破贼徒于真符县饶风岭,生擒金贼千户首领一人,活(人)[捉]一千余人。统制官杨 破贼于枝溪,生擒贼徒二百余人,追袭二十余里,夺牛羊、器甲,生擒汉儿、女真签军百余人,前后俘获五千人。十七日,吴玠亲帅诸将迎敌,往复六十余阵,射金贼死伤不可计,余众皆遁。」
五月四日,河南府孟汝郑州镇抚使翟琮奏报:「正月一日,同董震、张 、董贵措置,分路发兵商州,断绝粮道,掩杀蕃伪贼党,收复西京、潼关。(据)权本镇兵马钤辖赵通等,今月三日率领人马夺关,并入西京,分路与贼兵大战,杀败贼众,生擒伪河南尹、西京留守孟邦雄父子家属,斩获贼头一千余级,夺战马二百余匹、旗帜器甲等,收复西京。」诏令翟琮疾速将孟邦雄等解押赴行在。
敌,金贼大败,官军追赶至贼寨,杀死金贼万户、千户并甲军莫知其数。」 四年四月七日,川陕等路宣抚处置使王似言:「吴玠称:二月二十一日,金贼四太子与皇弟郎君引领万户、千户七十余,率大军十余万众,半是马军,前来僊人关对垒,连珠札四十余寨。于二十七日冲揰官军,凡三十余战。至三十日,杀退贼众,统制官田晟遣兵追赶入寨。金贼别添兵约五十余队,再来攻击,官军戮力
五月三日,王似、卢法原言:「吴玠称:三月二日,劫破伪四太
子、皇弟郎君大(赛)[寨],已拔寨遁走,玠遣发诸头项官兵追袭掩杀。统领张彦到横川店,劫破蕃寨,杀死贼兵,夺到马牛、器甲,并生擒一百余人,斩获五百余级。金人四太子等因大兵累日剿杀,大败,势已穷蹙,自焚烧寨棚,驱拥败残余党,寅夜移寨退走。」
八月六日,宰执言:「岳飞分遣统制官王贵、张宪等剿杀金贼刘合孛堇、伪齐李成贼马,已收邓州。」上曰:「朕素闻岳飞行军极有纪律,未知能破敌如此。」胡松年对曰:「惟其有纪律,所以能破贼。若号令不明,士卒不整,方自治不暇,缓急安能成功
是月九日,岳飞奏到,于是诏令学士院降诏奖谕,仍遣中使传宣抚问,赐银合、茶药并抚问将士,喝赐犒设,第赏以闻。
十一月一日,淮西安抚使仇迭言:十月三十日遣将收复寿春府,十一月一日收复安丰县,各已抚定。共招降到签军将士三百余人,夺到枪甲七百余副、马十余匹。
二日,淮东宣抚使司提举一行事务董酉(宛皿)言:「承州水寨首领孙康遣发义兵舟船布在运河,应(授)[援]官兵,截杀金人,除杀死外,擒到黄头女真四十五人。」
二十四日,刘光世言:「统制王师晟收复寿春府,夺门,掩杀贼兵,杀死伪知府李拦寨并贼兵一千余人。其余蕃人,掩入淮河渰死,活捉到姚使相并伪知府王靖、签军一十八人,及鞍马、旗枪、器甲,烧毁粮船一百余只。」既而诏令光世抚劳所遣将士,仍先赐师晟袍带。
十二月二
十四日,宰执言:张俊报,张宗颜过江击贼马获捷事上,俊每言不敢虚奏边功,恐生冥报。
二十九日,川陕等路宣抚使司言吴玠驰报:「金贼元帅四太子及都统皇弟郎君撒离喝等领步骑十余万众,直来杀金平,与官兵对垒,遣将杨政等血战三十余阵。」诏政特除承宣使、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
五年正月五日,淮东宣抚使司提举一行军务董言:「承州驰潭水寨首领仲谅掩贼马一发过淮,收复楚州了当,杀死蕃人,斫到首级一十二颗,生擒到女真、汉儿等一十余人。」
二十六日,刘光世言:「金贼侵犯淮甸,遣统制官郦琼、刘光辅统押军马自庐州起发,声言过淮到萌陂,先摘轻兵由间道径到光州城下。伪知州许约守城甚坚,添伪皇子府刘麟差来统领官李知柔、张聚并签军约三千余人。近城说谕,不肯顺从,遂拽全军抵城攻打。依前拒敌,矢石并下,琼等鼓率士卒,攻击欲破,至正月二十日晚有董昱、冯琪二人并签军一百余人先弃城投降,许约自知势力穷迫,率众启门投降。收取光州了当,除已严诫将士各守纪律,秋毫无犯,抚定军民,各安旧业,捉到伪知州许约。」诏令刘光世抚劳所遣将士,支钱二万贯充犒设外,取索有功人保明闻奏。其后二月二十六日,诏郦琼于遥郡阶官上各转行一官,刘光辅与转行两官。
二月二十二日,江南东路、淮南西路安抚使刘光世言:「金
贼重兵侵犯淮西,人马入滁州占据。光世密遣统制官王德将带军马过江攻夺。王德到淮西地名桑根,与贼血战,杀死一千余人外,生擒到女真二十余人、万户卢孛堇等一十一人。」诏刘光世:「备见措置有方,仰抚劳所遣将士,仍疾速取索功状,保明闻奏。」
敌,杀败贼兵。」诏令宣抚司劳所遣将士,疾速取索有功人保明闻奏。 二十九日,吴玠言:「遣岳飞统率一军前去秦陇以来,深入伪地,牵制贼势。统领军官杨从义将官王显十一月七日到伪地家城,逢贼三千余众,列阵
六年九月十四日,湖北京西路宣抚副使岳飞言:副将杨再兴等统率军马前去收复西京长水县了当,实时招抚安业。」诏令岳飞抚存一行将士,开具实有功官兵保明闻奏。
十月十七日,后殿进呈杨沂中捷奏,俘戮甚众,上愀然曰:「此皆朕之赤子,迫于凶虐,勉强南来,既犯兵锋,又不得不杀,念之痛心。」顾赵鼎曰:「可更戒 诸将,尔后务先招降,其阵殁之人,亟为埋瘗。」
绍兴十年六月五日,川陕宣抚司奏报:金贼前来扶风县驿店等处作过,寻遣统制官吴璘等贾勇士卒,戮力接战,金贼鹘眼郎君带领五千余人骑与官兵迎敌,统制官李永奇、杨政仪、向起、顾曹等掩杀,退走入扶风县贼寨,再行劫破,剿杀尽绝。又有金贼马军策应,并已杀败,掩入沟涧甚众。
十八日,刘锜言:「顺昌府累与金贼大兵接战,其酋首三路
韩将军、龙虎大王等,皆缘败衄,往东京告急。至今月九日,四太子亲率大兵诸头项贼马并力攻围府城。于当日激励将士,戮力血战,杀死约五千余人,及捉到活人,供通伤中者一万余人,往往身体黄肿,皆用骡马驮负北去;马中伤死者三千余匹。知贼每不利,遂领兵于城西南相近一里以来札立硬寨,谋为攻打坐困官军之计。锜激励将士,密为夜袭,使不得安。于十二日子时以来,贼遂拔寨望西北遁。已分遣军马追袭。」诏赐刘锜奖谕,疾速开具立功人等第闻奏。
同日,川陕宣抚使司言:「探报金人侵犯陕西,遣都统吴璘等前去凤翔府,会合陕西诸路军马并力捍敌。五月二十八日,贼马直至凤翔府石堡寨西地名底店,遣将官刘海、曹清、宇文顺、杨晟、贾卞、范兴国前去捍敌,杀散前锋贼兵折合孛堇,伤中掩入汧渭河,死伤无数,斩获人头,捉到活人。」
二十八日,淮南宣抚使韩世忠言:「统制官王胜二十七日辰时到淮阳军界,离城二十余里,逢见淮阳军都统周太师亲自统押军马二千余骑,水陆转战约两时辰,胜等并背嵬将官成闵鼓率将士向前血战,金贼败走,掩杀入折河及城壕内,填塞盈满,杀伤及淹死者甚众外,活捉到女真、汉儿共一百余人。并各伤重并水陆迎敌战船,除夺到二百只外,余烧毁了当。」
闰六月十三日,淮南西路宣抚使张俊言:「蕃贼来取蕲县,统制官王德、
马立等鼓率将士戮力破贼,除杀死不知数外,生擒头领数人及蕃人五百余人,战马四百匹,金鼓旗帜甚众,追袭余党,措置宿州沿路,且战且杀,剿除蕃贼罄尽。及至城下,有宿州同知蕃贼首领统率精锐生力蕃兵前来死战,德等戮力掩杀,大破贼众。除杀死外,生擒头领并招降到知州马秦并一州官属及河北、山东使效一千余人,官军入城,收复宿州,抚定军民了当。」
同日,川陕宣抚司言:「吴璘等探凤翔府金贼摆拽前去青溪岭路作过,本司差发同统制姚仲、向起、樊彦、郑师正统率军马应援郭浩。其贼兵却来凤翔府。六月二十二日,将官邵仲孚等带领马军绝早至凤翔府西关城外,踏翻贼寨,杀死金贼不知其数。贼兵于本府东门、北门摆拽,尽数出城,贼首撒离喝及左监门等亲拥贼众直至百通坊,排拽(击)阵势二十余里,更番与官军接战。姚仲等告戒诸军,杀贼兵败不得斫级,争夺鞍马。自辰至未鏖战数阵,杀退贼众,追赶一十余里,掩入崖间甚众。」
至辰时,活捉金贼千户三人,内一名杀死,又剿杀金贼先点见五百余人,夺衣甲、器械,生擒从兵,夺到战马、驴畜甚众。」 十四日,节制陕西诸路军马郭浩奏报:「金贼悉兵前去凤翔府,寻遣环庆总管郑建充统领。高英于十七日寅时攻打醴州,战
七月三日,淮南西路宣抚使张俊(年)[言]:「闰六月二十二日,金贼会合南京等处,分数路
前来,直犯官军,并东京贼马相继前来策应。俊躬亲统率军马,分头迎敌。离城父县西三十里遇贼,交战两时辰,贼马败走,连夜追袭,掩入河甚众,收到衣甲旗枪。二十六日,收复亳州了当,抚定安帖。续次有三路都统再率兵自东京前来,番贼至涡河北岸,俊又统军马戮力破敌,除杀死外,余党败走。」
七日,淮南东路宣抚使韩世忠言:「中军统制官王胜等探报蕃人万户鶵十孛堇、千户聂儿孛堇、花太尉冯观察将带军马解围海州,胜于闰六月二十八日遣发王权、王升将带军马前去蒋家庄,与贼见阵。贼马退去,赶杀三十余里,活捉到女真、契丹一百余人,夺到战马三百余匹,衣甲、器械、旗枪,将海川怀仁县抚定了当。」
十八日,湖北京西路宣抚使司言:「今月初八日,有番贼酋首四太子、龙虎盖天大王韩将军亲领军马一万五千余骑,取径路离郾城县北二十余里,寻遣背嵬、游奕马军,自申时后与贼(尘)[鏖]战数十合,杀死贼兵满野。天色昏黑,贼兵方退,夺到马二百余匹。」
八月一日,川陕宣抚司言:「权永兴军路经略安抚副使王俊收复永兴军管下兴平武功县、醴州醴泉县长宁镇。统领官辛镇七月九日领军马到长安西南白塔寺,与金贼交锋,追到长安城下,其贼弃下器甲旗鼓甚众。」
十二日,韩世忠言:「亲率军马到淮阳军,探得沂州滕阳军刘冷庄三头项蕃贼前来,寻分遣统制
,其蕃贼败而复合,自早至巳,贼方败走。追杀二十余里,杀死数百人,夺到鞍马一百五十余匹,器械数多,及捉到知淮阳军都统讹里七所差告急走马天使二人。」 官解元等将带军马迎敌。八月四日早,到地名谭城,逢见金装马军二千余骑,解元等极力战
十六日,韩世忠言:「今月八日,探得蕃贼自滕阳军路前来,离淮阳军西北九十里地名泇口镇札寨。世忠躬亲将带军马前去。初九日拂明,到贼寨十里以来逢贼绰路,马下活捉十余人,问得滕阳军金牌郎君、青州总管三郎君、沂州高太尉等会合马军七千余骑,前来淮阳军解围,其蕃贼见世忠军马到,一发回头,四散遁走。世忠分头追赶三十余里,杀死数百人,活捉到千户长等二十余人,夺到鞍马一百匹,旗鼓、军器甚众。」
十九日,韩世忠言:「八月九日,千秋湖陵有蕃贼五千余人,并郦琼下使臣效用等二千余人,水陆札立硬寨,摆布战船。刘宝等申时分头攻打,至二更以来打破贼寨,活捉到千户郎君郭太尉一名,毛毛可四人、契丹汉儿一百三十余人外,夺到大小楼子战船二百余只,蕃马五十三匹。」
二十三日,川陕宣抚使司言:「七月三十日未时,有金贼小大王,系金贼镇国上将军、左军都统、利涉军路万户孛堇,鹘眼郎君,引军马步(入)[人]五干余众来盩厔县东,侵犯东洛谷。王俊亲率军马迎接,交战及两时辰,破阵,杀死女
真、契丹、汉儿,射死战马,纵横甚众,并夺下器甲、旗鼓、鞍马,追杀二十余里。」
九月十七日,川陕宣抚使司言:「都统制杨政探金贼于郿县界作过,差统领刘兴前去措置。八月十四日一更,直抵郿县城下,分遣将兵攻破郿县,掩杀贼兵,尽走窟穴,夺到牛、驴、马。碛寨金贼前来救援,遣兵遏伏,军马邀击,败走,追过清河北。其贼会诸寨甲军三千余人,有统军一名、千户数人,与官军血战(自)〔至〕二更,将贼兵战马杀死无数。」
十一日,三京等路招抚处置使刘光世言:「统领官王顺、贾晞等带所部军马及会合山寨乡兵,前去宿州解围。至今月十日辰时到符离县界地名周村濉河两岸,逢金贼马步军二千余人迎敌,顺等率军马与贼血战移时,杀死金贼三百余人,掩入濉河、活捉贼二十三人,及夺到战马。」
十月一日,知陕州兼节制陕西诸路军马统制
吴琦言:遣统制官侯信统押忠义水军并诸项官兵前去河南经营贼寨。八月七日过河,于中条山札寨。探得山北柏梯谷口有金贼大寨,正当河、解两州要路,初八日夜劫破上件贼寨,杀死蕃贼二百余人,捉到女真、汉军二百余人,夺到鞍马二十余匹。至天明,探得有解州同知女真亲作天使会起河、解两州及诸处蕃贼共约七千余人骑,于初十日早摆拽三头项前来,信率本部官兵向前迎敌,血战数十合,当阵杀死千户一名、毛毛罕头领数人。其
贼退走,活捉到五百余人,战马五十余匹,器甲七百余副,弓箭、旗枪甚众。」
同日,川陕宣抚使司言:「都统制杨政九月六日遣从义前去凤翔府措置。金贼约三千余人于凤翔府城南蒲陂河札寨,从义统率诸将军马二更到彼,血战一十余阵,杀败贼兵,乘势劫蕃贼三寨楼橹鹿角,放火焚烧,夺到战马五百余匹,衣甲器械。至五更以来,有贼生兵复来,交战至天明,将贼杀败,追赶一十余里。」
十一月二十七日,吴琦言:「有金贼于河北会到人马,寻差拨正将李政等前去掩杀。十月二十九日午时,有乌鲁不孛堇等一千余人前来,政等放贼头过,举号鼓,率四下伏兵并起来攻,使贼首尾不救,掩杀拥落崖涧。续有贼首宁虎烈孛堇等贼军二千余人救应,交战至酉时,其贼退走。杀死女(贞)[真]千户并毛毛罕头领,夺到战马、器甲甚众。」
十一年二月十四日,淮西宣抚司言:「蕃贼在巢县,令统制官关师古、李横进兵掩杀。初九日夜,将官潘仪等将带官兵连夜渡河,埋伏邀截。关师古、李横初十日早掩杀其贼,竭寨迎敌。战斗移时,官兵四发,拥掩贼兵入河甚众,生擒贼兵战马数多,复夺巢县。」
十六日,淮西宣抚使张俊、淮北宣抚副使杨沂中言:「自今月十四日进发军马,前去含山县关口,直捣金贼大寨,掩杀贼兵。俊等相继躬统军马前去,自未时与贼血战一时辰,其贼败走,夺战马、器甲、旗帜等,收
复含山县,复夺昭关,烧毁关东西贼(了寨)[寨了]当,官军已占关北一带下寨。」
十八日,张俊、杨沂中言:「金贼分兵侵犯滁、濠州,遂发军马前去。将官戚方等今月十四日到青阳镇,遇金贼马军,与贼战,转战两时辰,除杀死贼兵外,生擒金贼并战马、夺被虏老小牛畜数多。」
同日,张俊、杨沂中言:「统制官王德等今月十四日收复含山县,复夺昭关下寨。十五日早,有金贼重兵约厚十余里马军侵犯关口,德等贾率军众,人人用命,共力破敌。战斗数阵,其贼败走,追杀十五余里。」
十九日,三京等路招抚使刘光世言:「前军都统制李显忠、吴锡过江掩杀金贼,带领军马前到九城镇,约有金贼五千余人下寨,分遣军马掩杀。今月十五日,将官张松等与贼兵战斗约一时辰,其贼败走。追赶一十余里,杀死贼兵三百余人,捉到活人五十六人,内一名系千户,五人系毛毛可,一人系百人长。夺到器械、旗帜、战马不少。被虏人一千余口、牛畜二百余头,保护南来,放令逐便识认牛畜了当。」
二十三日,张俊、杨沂中言:「今月十八日,杨沂中、王德、田师中等追赶贼马至柘 ,又逢五太子生兵及自庐州前来兀朮贼马,见阵,自巳时战斗至未时,凡经十余阵,其贼败走,杀死贼兵,横尸二十余里,追袭至二更以来,赶杀出庐州,收复庐州。」
三月十三日,韩世忠言:「今月七日,濠州探报兀朮贼马欲来攻取本州岛,实时选练马
军,于当夜二更以来,躬亲将带前去迎敌。至五更到地名闻贤驿,与兀朮贼军相遇,追杀三十余里,除杀蕃贼约一千余人外,生擒到女真吵环等一十二人,并夺到鞍马、军器一千余件。贼马直过淮北,一发奔溃。占据濠州了当。」
十六日,商州言:「正月二十八日至二月初四日,有金贼折合孛堇部领七千余人骑、撒离喝亲兵破敌军马、女真、契丹共万余人骑,占据州城。至初五日早,知州邵隆统率兵将等,于城下极力与贼战,杀败贼众。其折合孛堇尽领蕃贼奔走,掩杀追袭出界,当日收复商州。」
十七日,淮东宣抚司:「今月十二日早,兀朮亲领军马步军前来冲撞官军,世忠遣发舟船水陆转战,自早至申,杀退射死兀朮所领万户、千户以下,及当阵落马身亡几二万余众。」
三十一年六月二日,知金州武奏报:「嵩州贼马重大,分遣官兵前去捍御。离嵩州五里,与贼相拒。自卢氏县统率亲兵前来嵩州,至五月十二日,尽力死战约两时辰,其贼败走,临阵杀死总管宣武将军万户忽沙虎,权总管千户德么孛堇三百三百:疑为「三名」之误。、千户两名,女真五百余人,旗头一十余人,夺到衣甲器械莫知其数。领兵入城,抚定军民了当。」
十月十三日,四川宣抚使吴璘奏报:「遣统领官刘海等亲拥所带将兵收复秦州。贼兵迎敌,掩杀贼众,退走入城。今月二十五日,打破秦州,除抚存军民外,捉到金人等,斫到首级,
夺到战马、器甲莫知其数。」
十七日,京畿淮北京东路河北东路招讨使刘锜奏报:「遣统制官王刚等十月十三日于清河口与金贼(尘)[鏖]战,杀死不计数目。又亲率军马于当日在淮阴县十八里河口,遣统制官乐超等驾船过淮,用克敌弓等射杀金贼不计数目。大贼向北前去。」诏令学士院降诏奖谕,仍令刘锜开具实立功人等第,保明闻奏。
十八日,浙西副总管李宝奏报:「十月五日六日以来,海州魏胜揖城北二十里地名新桥,有金贼不住前来,躬亲带领官兵前去迎见。贼马约及七八万人骑,用车载鹅载云梯等前来此句疑有脱误。,遂率官兵乘其半渡冲击,掩截剿杀,血战至申时以来,凡经三(载)[阵]杀死金贼人马,又掩入新桥河上下流邀截剿杀,斫到首级二百余颗,及夺到衣甲、弓箭、旗鼓、蕃枪军器、青凉伞、五明银裹交椅等。」
二十日,四川宣抚使吴璘奏报:「遣将官曹等曹:原作「曹淋」,据《宋史』卷三二《高宗纪》九改。,九月二十七日收复洮州及管下泠丁堡、通岷堡,招抚到洮州同知、昭武大将军与屯虫(穴卓)只一行官兵并老小,抚定军民依旧安业。及将官彭清、张德九月三十日及打破陇州,与贼兵掩战,杀死贼兵,捉到活人,夺到鞍马。有知州卢奉国、同知刘昭武走上凉楼,招抚不下,用火烧毁,及将本州岛粮草场所桩粮草百余万尽行烧毁。」
二十四日,知均州武奏报:「金贼于邓州管下内(卿)[乡]顺阳、(浙)[淅]川、穰县等人户纳到草杆七十万邓州:原作「鄂州」,据《宋史》卷八五《地理志》一改。,并积顺阳界。
遣发(前去)本州岛巡检赵伯适将带人兵前去抚定顺阳县,实时将草尽行(于)[放]火焚烧尽绝,南北堆垛约十五里,共计六十三万五千束。又遣发总辖乡兵荀琛等将带人兵前去收复邓州。」
十一月一日,刘锜奏报:「金贼数万系高万户统率,犯扬州界地名皁角林,冲突瓜洲渡口。亲率军马迎敌,先遣左军(领统)[统领]员琦至扬子桥湾与金贼大战。吳 陷在重圍,下馬死戰二十餘陣,首先破敵,掩殺金賊入運河及湖內約三千餘人。金贼又添生兵,势力加重,又遣游奕中军并力破贼游奕:原作「逝变」。按《宋史》卷一八八《兵志》二载建炎后屯驻淮南大军,有「游奕」。「逝变」应即「游奕」字形相近之误,今改。。锜鼓率诸将,誓以死战,自卯时至申时,杀败金贼,横长二十里,活捉到蕃人并夺到蕃马、弓刀、旗枪、器甲及斫到首级甚众。」诏刘锜,令学士院再降诏奖谕,差中使前去赐金合茶药,一就传宣抚问。仍令锜开具实立功人等第,保明闻奏。
六日,京西路河北西路招讨使成闵奏报:「金贼人马侵犯蒋州,遣信阳军屯驻亲制官赵樽、张彦(逵)[达]会合戚方,都统军马,追袭掩杀到齐昌渡,探得淮北真阳县亦有贼兵,遣忠义军将军官袁清、丁俊等先次杀败真阳县贼马,抚定真阳县。」
十一日,知枢密院事督视江淮荆襄军马叶义问奏:「十一月八日,虏酋亲统重兵侵犯采石,欲直夺渡口。参谋虞允文专一监督官军,水陆进战,大败贼兵,掩杀无数,焚尽贼船,致虏首领兵逃窜,取真阳路去。」允文自采石回,称说虏首因初八日水战大败,
次日官军复进,将贼船数百只并已焚荡,虏主实时率贼军以次引去。
同日,知均州武奏报:「遣同统领赵伯适将带乡兵,十月二十五日于邓州顺阳县东与金贼见阵,其贼大败。」
十二日,陕西河东路招讨使吴璘奏报:「中军统制、节制军马吴挺「吴挺」下当脱「申」字。,十二月十二日金贼军马与官军对垒本条上奏时日为十一月十二日,文中所述「十二月十二日」,与之不侔。疑误。直杀败贼众,乘势追赶,掩杀崖涧。当阵杀死李千户,斫到首级,及生擒到金人三百人、百人长三人,捉到金贼活人,斫到首级「捉到金贼」至「首级」二句:疑为衍文。,夺到鞍马器甲甚众。」
十二日,建康府驻札御前诸军都统制李显忠奏报:「金贼见在庐州一带札立硬寨,遣冯晟将带军马,并招集出战人兵及差统领官张谨等,即押军马策应,躬亲将带军马牵制接援,于十一月五日直抵贼巢,到庐州西十八里地名蜀山,逢见贼大队人马,贾率官兵,布列阵势,自巳时与贼血战,至酉时已来,杀贼败走,除当阵杀死外,活捉到蕃贼鞍马。」
十四日,浙西李总管下沿海提督提辖一行事务曹洋奏报:「七月二十七日于密州胶西县界陈家岛与金贼见阵,烧夺战船六百余只,杀死蕃贼,活捉到女真头首三百余人,降到大汉军三千余人,海道肃清。」诏:「李宝生擒至三百人,可(今)[令]用海舟载头首来扬、杭处交割,押来枢密院。降到大汉军,令优与犒赏,便支钱粮。如无钱,令扬、杭不以是何名色钱应付。」
十七日,武奏报:十月二十八日收复虢州卢氏县。
二十六日,武奏报:遣统领乡义军马荀琛于今月十三日夜攻下邓州外城,活捉到穰县尉奉信校尉刘稽等,并夺到骡马、器甲。攻击内城,女真弃城逃遁。
二十七日,荆南驻札御前诸军都统制李道等奏报:「遣鄂州副统制李胜等,于十一月十六日,于光化军对岸,蕃贼乘船筏并沿岸分布马步军十五余里,不见厚薄。胜等统率会合诸军将佐官兵等,沿江与蕃贼水陆见阵,用命向前,涉水死战,杀死蕃贼,落水渰没,并夺到衣甲、器械、旗帜、舟船、军须等物,及杀死真定府总管杜万户并字千户。」
二十八日,江州驻札御前诸军都统制戚方奏报:「右军统制官李贵、统领官张晟于十一月初四日部领军马,于颍河内将金贼诸路发到粮船六百余只、粮米五十余万硕烧毁了当,及夺到银八百铤计二万两,绢一万余匹,杀死防纲女真、契丹数百人及捉到押纲官卢万户等,并防纲签军四千余人,夺到驴骡、骆驼、羊马,又生擒到泰和知县夹谷阿海并妻、男及亲族等。」
十二月十三日,王彦奏报:「遣发统制任天锡等十一月十八日收陕州了当,捉到知州、同知等并活人。」
十四日,京东西路、河北东路、淮北泗、宿州招讨使成闵奏报:「今月十一日遣统制官王选等收复高邮军了当。统押军马并会合到水寨统领严宁,并忠义人兵前去追杀金贼,于十二月八日到宝应县,至楚州以来赶上金贼。
向前掩杀,贼兵败走,拥入河湖,活捉到蕃人、蕃马,斫到首级并夺到粮船二百五十余只,仓栗米数万硕,衣甲、器械,及烧毁粮战船七百余只,收复宝应县并楚州了当。」
十八日,成闵奏报:「陈州忠义人陈亨祖于十一月初五日将带忠义人兵收复陈州了当,捉到同知完颜耶鲁等九人。」
同日,京西北路招讨使吴拱等奏报:「遣发将官刘华等,十二月初一日到邓州新野镇地名龙鼻,劫中蕃贼寨栅,杀死蕃贼,弃头不斫。其贼拔寨退走入邓州。至十二月初六日,蕃贼弃城逃遁,收复邓州了当。」
二十日,成闵奏报:「统率军马于十二月十二日收复旴眙军了当。其泗州淮河岸下摆泊舟船数十只,金贼数万人隔河与官军相拒,闵遂将夺到金贼烧不尽桥脚小船二十余只并工修整,及于龟山以来夺到贼船十余只,并分遣统制官吴超、杨钦部押人船,于水路邀击贼船。又差统制官刘锐、陈敏、王公述、张师颜于十二月十五日夜于泗州东城之东潜师渡淮。有贼骑数千于东城之东摆列前来,与官军相拒。又分遣统领官左渊、张青、魏金部押官军攻夺泗州南门,入城占据,再率官军戮力掩杀,贼兵败走,收复泗州了当。夺到粟米三万余石,被虏老小数万口,放令渡淮归业。」
二十一日,李显忠奏报:「十二月十六日收复和州,金贼拔寨北遁,躬亲统率诸军追袭。离和州三十里横山涧与金
贼见阵,获捷,其贼取香林汤泉路前去。寻再遣统制官张荣统率全军前去追袭。至今月十九日未时,至全椒县界地名马村后河楚湄沟赶上,与贼斗敌,杀死蕃贼并拥掩入河,收捉到被虏乡民老少数千余人,实时抚恤,各令逐便归业,夺到骡马、军器等。」
三十二年闰二月二日三十二年:原作「三十一年」。天头原批语云:「三十二年有闰二月。此三十一年当是三十二年之误。」据改。,吴璘奏报:「遣差前军同统领惠逢会合权知洮州李进、同知赵阿,令各将带军马。正月三十日于宁河寨与熙州差来应援金贼首领小郎君等军马及会合到河州、积石军军马斗敌,杀败贼众,至三月三日收复河州了当。至初六日,分遣军马前去收复积石军及管下来羌城了当。并获到金贼同知宣均、宣武将军高伟。」
二十五日,李宝奏报:「闰二月十三日海州城北有金贼青州总管会合十三州人马一十余万众,直犯海州。亲率官兵自辰时(尘)[鏖]战至二更,蕃贼大败,杀死女真、渤海契丹、汉儿签军等,及掩杀在河。」
三月十一日,吴璘奏报:「闰二月十六日夜将带军马攻打大散关,寻分委右军等一正将杨大亨统领李安等攻打五鬼山贼寨,及后军同统制田升与统领胡洪、赵丰、陈涛、第六将冯超部领军马,攻打散关正门、水门、御爱山贼寨。自二更一拥上山,并力攻击,与贼战斗,至当夜四更以来,打破散关,占据了当,继续分遣官兵夺和尚原。其贼知觉,弃掉本原遁走,前去宝鸡,其和尚原亦行占据了当。」
四月四日,吴璘奏报:「金贼元帅左都监及都统军、(付)[副]统军带领万户五人,统金贼五万余众。璘亲统官军三万余人,于三月十七日至德顺军城下德顺军:原作「顺德军」,据《宋史》卷三二《高宗本纪》乙。,与金贼大战,杀败贼兵。其贼尚占据城池,及于东山一带修置硬寨,相去三里以来,与官军对垒。璘遣兵调引贼兵,坚守不出,遂差将兵书夜惊扰,其贼困穷,至十二日夜并行遁走。已差官兵追杀过六盘山,收复德顺军,约束官兵,秋毫无犯,抚定军民安业。」
四月九日,吴璘奏报:「忠义统领严忠带领本将军马前去原州追袭金贼,收环州了当,捉到知州中宪大夫郭裔,并管下城寨,金贼一十余员,夺到鞍马、旗帜及带到环州管下马步军四百余人,并一行官吏等。又统领忠义军马段彦,捉到原州同知镇国上将军(统)[纥]石烈讹鲁古等官四员并女真家小三十余口。
六月十七日,陕西河东路招讨使吴璘言,五月二十三日收复熙州。
七月十三日,淮南西路安抚司言:「已遣发沿边都巡检使显忠率官兵,并募到敢勇人前去沿淮等处、掩杀金人,又追水寨孙立等,于颍河内烧毁粮船二百余只。」
二十五日,陕西河东路招讨使吴璘言,是月三日收复巩州。
二十八日,主管殿前司公事成闵言:「已遣中军统制赵樽、游奕军统制张彦达、统领皇甫倜(前等)[等前]去迎捍金贼,收复光州。」
八月二十一日,荆南驻札御前诸军都统制李道言:「遣发统制官
张进、董江于光化军对岸茨湖出战,各捐躯戮力,身先士卒,以致刘萼全军不能侵犯。」
十月九日,御前诸军都统制张子盖奏:「统率军马于五月十四日到石石秋堰,先次冲虏阵掩杀。十五日,海州西北三里堰沙河及新桥见阵,解围海州。」
十一月七日,知枢密院行府奏报:「遣将十一月二十八日在和州东王家山孔与蕃人见阵,降到近侍局虏酋护背军千户、定远将军(统)[纥]石烈胡刺以下三千三百人,杀死三百户,夺到战马、器甲。又于庐州大路夺到金牌天使所赍告急蕃部族背叛虏酋及盗贼群起等文字。」
同日,江州驻札御前诸军都统制戚方奏报:「遣统制官李贵等于今月二十六日早夺寿春府门,入城与金贼血战,杀死贼兵,其贼败走,收复寿春府了当,及抚定人民,并于寿春府城下淮河内烧毁粮船一千余只。」
九日,金、房、开、达州驻札御前诸军都统制王彦奏报:「统制官郭谌、将军邢进等于十一月十七日华州城下,率先贾勇士卒,自寅攻打,至巳时打破华州,捉到本州岛同知昭武大将军韩端愿、将官信武将军韩镕并金贼到括二十二人,并夺到鞍马、器甲等,已实时将本州岛居民抚定了当。」以上《中兴会要》
孝宗隆兴元年四月十九日,通、泰、海州沿海制置使李宝奏:「昨将带海船到海州胶西县唐岛,逢见金贼船六百余只,乘载女真、渤海、大汉军水手等七万余人,遂分布
主首,往来掩杀,焚毁贼船,大获胜捷。」
五月十日,节制淮东屯驻军马邵宏渊言:「奉指挥,将带军马措置招接,攻取虹县。于五月九日五更激励诸军,与南城蕃贼斗敌,其贼势力不加,夺路尽入北城,闭门坚守。缘北城尽是砖壁,城濠阔远,匮积汴水,坚固围遶,未易攻打。宏渊扎缚云梯,安立炮座,系格桥道,召募敢死登城之人。初一日绝早下手攻城,其贼自知决不可保,遂投拜。计招降到蒲察徒、穆大、周仁并千户赵受、李公辅以下正军家人、奴婢、老小一万余人,收到粮米一万五千余硕,衣甲四千余付,并弓弩、箭凿等,鞍马、骡驴四千余头匹。」
十四日,淮西路招抚使、御前诸军都统制李显忠言:「依圣旨,亲率军马前去招纳伪都统萧琦。于五月初六日到灵壁南,逢见萧琦统马军三千五百余骑拒抗官军。差都总管时俊等与贼交战,萧琦败走。初七日,直抵灵壁,贼一万五千余骑于城南布阵,显忠布分军马与贼(尘)[鏖]战,自辰至未,贼兵大败,杀降到蕃贼二千六百余人,收复县城,所有夺到粮草、鞍马、衣甲、器械,未知数目。」
十九日,淮南西路招抚使李显忠申:「依奉圣旨,统率军马过淮招纳萧琦。琦自五月初七日败后,部领余党于宿州城外下寨,显忠寻遣人招纳,琦遂以十三日将带家属、奴婢、亲信赤山千户、马尾上千户、石盘千户、蕃军等前来投降,已接纳收管,随军带行,前往宿州措置攻
取。」
二十一日,淮西招抚使李显忠、御前诸军都统制邵宏渊申:「统率马步军于五月十四日到宿州城下,探得蕃贼马军二万余骑、步军一万余人于城西南十里许,先(僣)[借]地利,布列阵势。显忠等与贼接战,转斗十余里,往返分合,(尘)[鏖]战数十,自辰至申,贼兵败走。追逐二十余里,横尸遍野,堆积如阜,余党遂遁。」
二十二日,李显忠申:「今月十四日,于宿州西南杀退蕃酋左右监军,贼遂至城下,寻(投)[招]降奚军,谕以天时人事逆顺之意。其伪知州女真辅国统二万余众,坚壁拒抗不降。显忠等于十六日早,遣马军四边伺连蕃贼接战,于是分列军马东南北一带,显忠统率西南北一带,邵宏渊统率四围摆布,〔女〕真贼矢石如雨,显忠等重赏召募先登,士卒用命,遂涉濠水,直抵城下,不施攻城器具,踊跃而上。东北首先登城,摇旗贾众,与贼短刃相接。续次西北甲军登城,次复四围诸军相应,各于女口夹间交战,移时贼兵退走下城,诸军官兵与贼(尘)[鏖]战,杀戮殆尽,及杀降到女真、契丹、渤海奚军等三千余人,拘收到粮斛五万余硕。」
二十六日,淮南、京畿、京东、河北路招讨使李显忠申:「于今月十六日收复宿州了当,屯兵城下,措置进取。探得归德府伪元帅会合诸处蕃贼军马,欲来复取宿州,显忠预于宿州城外布列阵势,以待贼军。今月二十日辰时,伪元帅领五万余众,并系马军,冲突官军,箭凿如雨,
东西阵脚二十余里。显忠劝励将士,极力斗敌,马步军既拥而上,转战回旋百余合。申时后,贼兵败北,追十余里,杀死不知其数。」
二年十一月二十三日,主管步军司公事郭振言:「有蕃贼大队人马侵犯六合城下,振遣发军马出城迎敌,杀死蕃军,追走一十余里。至午时,其贼人马再来冲突,振遣差本司后军统制崔 统率大军人马首先破敌,其贼败走,大获胜捷。」
二十九日,主管马军司公事张守忠言:「近遣本司统制张师颜将带本军人马前去措置蕃贼。张师颜遣将官陈志部押官兵前往庐州,设伏邀劫蕃贼。于十一月二十四日夜,乘贼不备,直入庐州,劫中贼寨,乘势掩杀。其贼溃乱,弃城遁走,除已(僣)[占]据本州岛外,委是获捷。」
闰十一月二日,都督江淮军马和义郡王杨存中奏:「据主管侍卫步军司公事郭振申:蕃贼大队人马侵犯六合县城下,有后军统制官崔 ,率先引众破敌,大获胜捷。」
四日,江州驻札御前诸军都统制戚方言:「近探得西路蕃贼要取罗田路六安军西界,取蕲州东、舒州西、占据二州,侵犯二回回:疑当作「面」。。方遣发统领官段安等部领军马前去,沿淮措置掩杀,及烧毁淮河北、颍河内粮船一千余只。段安等十一月二十七日到淮河南岸东正阳,迎见呆和尚、贼马安等,分遣军马,掩杀其贼,踏浅过淮,于河中流复回,兴官军当河死战,遂拥杀入河,不知其数,夺到蕃马弓箭、枪
刀等,并被虏老小一万余人,并牛畜等。所有败残贼兵向北遁走,委是获捷。」
五日,淮东招抚使、节制本路军马刘宝言:「今月初一日,据差去神劲右军将官李德等将带军马前去天长县以来,逢见蕃贼马军一颩,接战移时,其蕃军散走。追逐一十余里,杀死女真李千户,蕃贼五十余人,夺到蕃鞍马五匹。其贼并各下湖奔走前去。」
八日,戚方言:「据差去将官刘万申:将带官兵到淮河南岸光州固始界,离北峡关五(百)[十]余里,有金贼三省相公下呆和尚所管细军一千余人,骑下寨,万贾率官兵,于闰十一月初一日夜二更,乘其不意,突入贼寨,杀死三百余人,夺到蕃马二十匹外,有杀不尽贼众走窜,取高塘路前去,夺下被虏老小五千余人、牛畜等,大获胜捷。」
十日,刘宝言:「探得蕃贼侵犯高邮界西北三十五里地名沛城下寨,寻遣陈敏下将官潘明、曾喜将带人船前去设伏攻劫。于闰十一月五日逢见蕃贼五百余骑,潘明等贾勇拏手,一发攒箭射死蕃军一百余人外,生擒到白撒宣武将军一名,蕃贼为见捉到千户,向前追夺,遂行斫到首级,并夺到被虏老小一千余口,牛畜三百余头。」
十三日,荆南将军、统制、权知均州李思齐言:「近据洪水村把隘人唐璋等状,有邓州(浙)[淅]川县界贼首程青等,部领北军前来侵犯本州岛,思齐遣发统领官带领乡社人兵等到(浙)[淅]川县界,与贼战斗,贼兵败
走,当阵获贼首及本县知县、主簿、县尉、巡检,夺到鞍马及招乡民约三千余口,收复(浙)[淅]川县,抚定讫。」
十五日,主管马军司公事张守言:「臣奉江(都淮)[淮都]督府指挥,蕃贼在定山后下寨,令统率军马于定山一带札立硬寨,张耀兵势,剿杀蕃贼。其贼遁走五十余里,于闰十一月十三日遣本司统制官秦佑等随踪追袭前去,过滁河二十里外下寨,与蕃贼对垒。续令本司选锋军统制李舜举遣差队将傅青管押逐军官兵八十人,取间路前去滁州以来打探。青等潜伏探伺贼寨内虚实,良久,驴马嘶喊,青贾率所部官兵,弓箭齐发,并入贼寨攻劫,杀死蕃贼五百余人。其贼大乱,自相杀并,青遂举号,带领官兵实时出离贼寨,委是获捷。」
同日,刘宝言:「遣发山水寨统制郭升部押忠义并民兵共千余人,乘驾舟船三百余只,于闰十一月初三日夜过淮,深入贼境,直入涟水军城,与金贼坐甲人兵血战,杀死贼军三百余人,残贼遁走。获到女真知县、巡检、知海州万户男和尚郎君并撒八郎君、蕃军二名、签军三名,并夺到金贼装载军器粮纲舟船五十余只。缘淮河水冻,撑驾不行,遂焚烧讫,大获胜捷。」
干道元年二月十六日,陕西河东路宣抚招讨使司奏:「据都统制任天锡申:探报得金人甲兵前来,直犯卢氏县白石谷,天锡分遣统领张延等与金人交战,捉到女真活人、骡马等,委是获捷。」
兵 宋会要辑稿 兵一五 归正上
猜你喜欢 列传第二十七 王秀之王慈蔡约陆慧晓顾宪之萧惠基·萧子显 卷十一·本纪第十一·脱脱 卷一百六十八 皇祐二年(庚寅,1050)·李焘 第九十八回 报怨兴兵蹂躏江右 丧师辱国窜殛岭南·蔡东藩 第三十八回 信佛法反促寿征 迎藩王入承大统·蔡东藩 石匮书后集卷第十九·张岱 卷之五十·佚名 卷之一百七十三·佚名 通志卷十五下·郑樵 卷二十六·李天根 田儋列传第三十四·司马迁 李彬传·张廷玉 汉纪五十一 孝灵皇帝下中平五年(戊辰、188)·司马光 第五节 周世宗征伐·吕思勉 卷五·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