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二十八回 项伯夜走灞上 军沛公身困鸿门宴

话说项羽领兵前至函谷关,闻知沛公定了关中,心想:“被人占了首功!”已是不悦,又见有兵守关,不得前进,愈加忿怒,便命英布攻破函谷关。一路前行,到得戏地之西鸿门地方驻扎。

此时项羽虽怨沛公,尚未十分决绝。一因从前共事兵间,同经患难,已有许久;二因自己兵威强盛,将来各事,可以自由处置,沛公必不敢反抗。谁知却有沛公部下左司马曹无伤,因见项羽势盛,沛公难与抵敌,便想先来讨好,希望将来求得封地。遂暗地遣人报告项羽道:“沛公欲据关中为王,使子婴为相,所有府库中一切珍宝,都欲据为已有。”项羽听说,气得暴跳如雷,厉声大骂。范增在旁乘机说道:“沛公平日为人,贪财好色。此次入关,闻说是不取一毫财物,不近一个妇女,观此种举动,可知其志不小。吾曾令望气之人往望其气,据说皆成龙虎之形,具备五彩,此乃天子气也!可乘其不备,从速起兵击之,勿得迁延,致失机会。”

项羽依了范增之言,便下令军中大排筵宴,遍享士卒,准备明日往攻沛公。此时项羽部下有兵四十万,号称百万,驻扎鸿门。沛公部下有兵十万,号称二十万,驻扎灞上。两军相隔四十里路。沛公虽知项羽攻破函谷关,含怒而来,但尚不知项羽即欲兴兵攻己,如在梦中。此时事势非常危急,却亏得项伯前来解此大难,也算天幸。

说起项伯,亦是项羽叔父,前次杀人避到张良处,藏匿得免。如今却在项羽军中,闻说项羽欲击沛公,他与沛公素日毫无交情,自然并不在意。只因知得张良现在沛公军中,是他救命恩人,如今大难临头,岂可坐视不救。遂乘夜骑一匹马,私自出营,加上一鞭,直奔沛公营前。寻见张良,密告项羽来攻之事,便要张良与之同去。因说道:“在此与众人同死,有何益处?”张良答道:“吾为韩王送沛公入关,今沛公遇此急难,若私自逃去,乃是不义之人。必须告知其事,再决行止。”因留项伯在营暂坐,自己走入中军,便将项羽来攻消息,告与沛公。

沛公听了,大惊失色,连连顿足,道:“为今之计,如何是好?”张良却从容问道:“公之本意,是否欲与项羽抵抗?”沛公暂恨道:“有小人教我守关,勿纳各国之兵,可据秦地称王,我故听从其计,如今侮之无及!”张良又道:“公自料部下兵士,足以当得项羽乎?”沛公默然。少顷,说道:“我兵自然不及项羽,但是如今计将安出?”张良道:“臣今当往告项伯,说公不敢背叛项将军,托其将此情转达便了。”

当时沛公一闻“项伯”二字,急问道:“君何以识得项伯?”张良便将项伯如何杀人,自己如何救他,告知沛公。沛公便令张良往请项伯。项伯等候张良许久不来,正在着急,今见张良回来,又要邀他入见沛公,心想:“沛公是他侄儿对头。”自然推辞不肯人见。张良再三固请,项伯碍着张良情面,只得应允,同到沛公营前。沛公十分恭敬,出来迎接,延请上坐,排出筵宴,亲自举杯敬酒,并欲与项伯结为男女亲家。项伯见沛公礼数殷勤,情意周到,也就十分浃洽。

沛公因说道:“吾此次入关,一毫不敢擅动,造成官吏人民册簿,封锁各处宫室府库,专待将军到来。所以遣将守关者,恐别处盗贼擅自出入,并防有意外之变,日夜盼望将军速至,岂敢造反?望伯善言转达,备说臣不敢背德也!”项伯许诺,因说道:“既然如此,事不宜迟。”遂告辞起身出营。沛公亲自送出,项伯临去又叮嘱沛公道:“明日须要早来面谢。”沛公应允。

项伯飞身上马,当夜赶回自己营中,已是三更时候。却好项羽尚未就寝,项伯知项羽性急,今夜若不说通,明早一定发兵,待到其时,已来不及。于是立即入见项羽,备述沛公言语。随后自己又帮说道:“若非沛公先破关中,我兵岂敢长驱直入。今见人有功,反欲起兵击之,是为不义!不如善加看待,以结人心。”项羽闻得叔父言语,气已消了一半。也就点头道:“是”!

到得次日一早,沛公果然带了张良、樊哙及马兵百余人,来至鸿门。望见壁垒如云,旌旗蔽日,将士人人持戈贯甲,似将出征。沛公吃了一惊,暗想:“此来如入虎口,能否生还,尚未可知。但事已至此,只得听之天命。”正在凝思之际,车马已到营口。沛公下车,整肃衣冠,遣人入内通报。项羽传令请人相见,沛公一步步行进营门,张良随从在后。沛公望见项羽,先自下拜谢罪,说道:“臣与将军并力攻秦,将军战于河北,臣战于河南,不自料竟能先入关中,破灭暴秦,得复与将军在此相见。今闻有小人谗言离间,使将军与臣不睦。”

项羽本是粗人,生性好高,今见沛公举动谦卑,言词逊顺,立时怒气全消。及听沛公说到小人谗间之语,便不待沛公说完,直答道:“此乃沛公左司马曹无伤所说,不然借何至如是?”沛公力诉枉屈,项羽也就释然。便命设宴留沛公在军中饮酒。不消片刻,筵宴已陈,大众入席饮酒。当时尚是席地而坐,又因楚人尚左,故席次以西边为上坐,项羽也不谦让,自己与项伯坐了西边,范增坐在上首,沛公坐在东边,张良在下首陪侍。

此一番宴会,席上诸人心绪各自不同。项羽性情爽直,从前嫌隙既已解消,便亦照常看待沛公。又听了项伯之言,算是沛公入关有功,所以不忍加害。偏是沛公坐在席上,如同针毡,刻刻提心吊胆,捏一把汗,惟恐遭了毒手。张良心中也替沛公担忧。项伯新与沛公交好,自然也十分关切。只有范增一人,真是沛公宿世冤家,沛公心目中所畏者即是此人。在范增,原不过各为其主,因见项羽势力已成,只有沛公一人是他大敌,所以存心要将沛公除去。昨日力劝项羽发兵往攻,不想今日一早沛公自己到来。范增以为沛公自来送死,到省得攻击费力,趁此筵宴中间,只须项羽喝令左右将他拿下,如同囊中取物。谁知,项羽今日却无心杀害沛公。

范增坐在席上,甚是着急,当着众人又不便明言,只得频向项羽以目示意,并举起身上所佩玉块,与项羽观看,其意是要项羽决断,速将沛公杀死,一连如此三次。沛公吓得汗流遍体。却幸项羽虽明知范增之意,但只默然不应。范增寻思无法,立起身来,向外而去。沛公见此情形,知他又来算计,心中愈加恐惧。范增走到外边,密唤项羽从弟项庄近前说道:“将军为人仁慈,心存不忍,汝可入内敬酒;敬毕便请舞剑,趁势就座上将沛公杀死。不然汝辈皆将为此人所擒矣!”项庄依言,入内敬酒已毕,便说道:“将军与沛公饮酒,军中无可娱乐,请舞剑以佐杯勺?”沛公知他不怀好意,急得心中有如小鹿乱撞。偏是项羽不知项庄是计,竟然许诺。项庄拔剑起舞,便要来杀沛公。沛公此时惊慌万状,魂不附体。未知沛公性命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猜你喜欢
  卷三百二十三·列传第二百十一·外国四·张廷玉
  卷十二·毕沅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二百四十三·佚名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七十五·佚名
  卷之一千一百六十四·佚名
  读史剩言卷四·秦笃辉
  第三二○具领状光绪二十年十一月廿四日一二一○四--九·佚名
  七四 谕内阁着总裁等将进到各书详核汇为总目并妥议给还遗书办法·佚名
  通鉴纪事本末卷二十八上·袁枢
  张正见传·姚思廉
  唐临传·刘昫
  庄文太子砱传·脱脱
  不忽木传·宋濂
  卷二百十二·佚名
  三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彭元逊·唐圭璋

      无逊字巽吾,庐陵(今江西吉安)人,景定二年(1261)解试。刘辰翁须溪词内屡有唱和之词。   汉宫春   元夕   十日春风,又一番调弄,怕暖愁阴。夜来风雨,摇得杨柳黄深。熏篝未断,梦旧寒、浅醉同衾。便是闻灯见月,看花对酒惊

  • 第三折·佚名

    (耶律万户领小番上)(万户云)番番番,地恶人奔,骑宝马,坐雕鞍,飞鹰走犬,野水青山。俺这里渴饮羊酥酒,饥餐鹿脯干。凤翎箭手中常捻,宝雕弓背上斜弯。林前酒醉胡旋舞,丹青写入画图间。某乃耶律万户是也。某手下有雄兵百万,战将千员

  • 原序·沐昂

    ●沧海遗珠原序诗本性情关世道三百篇无以尚矣自汉以下历代皆有作者然代不数人人不数篇故诗不易作也而尤不易识非深达六义之旨而明於作者之心不足以知而言之萧统之选古高适姚合辈之选唐下逮宋元亦各有选其采之不详选之

  • 卷一百五十三·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一百五十三金类【附银】五言律金           【唐】李 峤南楚标前贡西秦识旧城祭天封汉岭掷地警孙声向日披沙净含风振铎鸣方同杨伯起独有四知名银           

  • 秋声集卷二·黄镇成

    (元)黄鎭成 撰○五言古体山中杂诗山中春日长芳林翠如织放意得散歩徘徊度阡陌相逄耦耕人藉草成太息雨歇清池深云收暮山碧野蔬聊掇拾共此谋朝夕故人天一方怅望那能即长歌发中情且以慰畴昔粱肉致五和不如蔬味眞浮文谨边幅

  • 卷之二十·佚名

    成化元年八月丙子朔○丁丑释郑先师孔子遣少保吏部尚书兼华盖殿大学士李贤行礼○命工部又侍郎沈义右佥都御史吴琛巡视民瘼义往保定等处琛往淮扬赐以敕书且趣其行敕曰朕惟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民有被灾失所者拯恤救济诚

  • 卷之一百三十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今献备遗卷十八·项笃寿

    (明)项笃寿 撰薛瑄薛瑄字徳温山西河津人母梦紫衣人入谒生瑄年十二善诗赋及见程朱书叹曰此道学正脉也遂焚诗赋专心理学永乐庚子举乡试第一辛丑登进士第擢御史监湖广银场黜贪墨正风俗手録性理大全诵读之迁山东提学佥事诸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三 食货略二·纪昀

    食货略 【二】屯田赋税○屯田唐宋辽金元△唐唐宪宗元和中振武军饥宰相李绛请开营田可省度支漕运及绝和籴欺隐宪宗称善乃以韩重华为振武京西营田和籴水运使起代 北垦田三百顷出赃罪吏九百余人给以耒耜耕牛假种粮使偿所

  • 孝经纪事引·陈澧

    《孝经》、《论语》,圣贤教人之书也。而《孝经》尤简约,朝廷以此试士,本以圣贤之教教天下,而士但以为考试题目而已。世之劝人为善者,乃至取巫觋语而刊布之,不亦慎乎?古人尊信《孝经》之事,群书所载甚多。今取其见十七史者若干

  • 卷一百六·佚名

    △初分校量功德品第三十之四尔时会中所有四大王众天。乃至色究竟天。同时化作种种天花衣服婴珞及香鬘等。踊身虚空而散佛上。合掌恭敬俱白佛言:愿此般若波罗蜜多。在赡部洲人中久祝何以故?乃至般若波罗蜜多。在赡部洲人

  • 因明正理門論本校勘說明·欧阳竟无

      一.是書校歴三週.一譯校.二類校.三刻校。   二.譯校對勘.凡用兩種異本。(一)西藏金鎧等譯集量論釋引文.校註略稱集量金   本。(二)西藏寶持護等譯同釋引文。略稱集量寶本。兩種並擧則稱集量二本。   三.譯校凡有三

  • 金色童子因缘经卷第九·佚名

    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光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惟净等奉 诏译  尔时国主阿阇世王。得见如是人天大众种种希有神变事已。发生最上清净信重奇特之心。作是赞言。  奇哉奇哉。实未曾有。尊者阿难自功德力。殊胜若斯而

  • 起信论疏笔削记卷第二十·子璇

    长水沙门子璇录观中论心沉没者。以真如无相。向即心绝分别不起。故云沉没。此如二乘取空为证也。由沉寂故遂成二失。如下列释。论或起下正显失。疏初观即法相观。于中复有苦无常无我不净之异。以见不净故不可爱。苦故

  • 六朝事迹编类·张敦颐

    城镇志。2卷。张敦颐著。此书前有绍兴三十年(1160)自序。详此书体例,盖为补《金陵图经》而作。敦颐字养正,安徽婺源人。绍兴进士,历官南剑州教授,舒、衡二州知州。著有《柳集音辨》。六朝皆都于金陵(今江苏南京)。敦

  • 龙川别志·苏辙

    苏辙在谪居龙川期间撰著了《龙川略志》和《龙川别志》二书,据其自序称,《略志》10卷,共40条,《别志》4卷,共47条,南宋以来传本或分或合,卷数极为分歧,今通行本《略志》仍为10卷,《别志》则为2卷,条数也均与自序所言不合,已非原

  • 韵石斋笔谈·姜绍书

    笔记。明末姜绍书撰。二卷。绍书字二酉,延陵曲阿(今江苏丹阳)人。崇祯间曾在朝为官。奇石收藏家。颜其室曰韵石斋,故以名书。是书共五十八条,多古董家言。仿周密《云烟过眼录》,记吉金乐石,周鼎商彝,考据精审。旁及书法名画

  • 唱道真言·青华老人

    在浩瀚众多的丹经道书中 ,《唱道真言》被认为是道教炼心方面的名著。《唱道真言》不仅讲了炼心、炼丹与炼形的方法 ,同时也系统地论述了丹道功夫的基本观点。静修的方法是祛病延年 ,静修的要领是在清静无我中应物不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