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回 屯安阳宋义被杀 救钜鹿项羽立功
话说宋义奉楚怀王之命,同项羽、范增领兵救赵。行至安阳,便下令安营驻扎。一连四十六日,不肯前进。急得项羽心中焦燥,遂向宋义道:“今秦兵围攻钜鹿,我军当速渡黄河,由外包击,使赵兵为内应。内外合兵,秦军可以立破。”宋义道:“不然。今秦攻赵,战胜,其兵必疲,我可乘机取之。若秦兵不胜,我长驱西行,必灭秦国。故不如先使秦、赵决一胜负,我且在旁坐观成败。总之,临阵交战,我不如君;运筹决策,君不如我。”项羽见宋义不听,愤愤而退。
原来宋义从前曾为楚国令尹,怀王因他系旧日大臣,又兼谈兵有验,故特委以重任。其实宋义全恃口辨,并非将才。至论项梁骄兵必败,此理人所尽知,无甚奇妙。今既受命为将,却畏秦兵之强,在半路上顿兵不进。及被项羽催促,勉强设辞拒绝。又知项羽素来跋扈,恐其不遵命令,欲先示威使之折服,乃下令军中道:
猛如虎,狠如羊,贪如狼。强不可使者,皆斩之!此军令明明指着项羽,项羽见了自然益加愤怒。本来项羽因怀王不许领兵入关,又命其为宋义属将,心想:“怀王是叔父所立,叔父已死,便该由我代为大将。今反屈居人下!”已是怏怏不平,更加宋义一激,便想寻个机会杀死宋义,夺他将印,宋义却全然不知。
一日,宋义遣其子宋襄前往齐国为相,自己亲送至无盐地方,大会诸将,张筵饮酒。其时十一月天气,又值大雨,寒冷异常。随来士卒,一路沾湿,尚未进食,身上既冻,腹中又饥。项羽见此情形,知众心不免怨恨,遂背了宋义,用言激怒士卒,使之离心,以便下手。因说道:“我辈此次远来,本为并力攻秦。今将军竟久留此地不进,兼之年岁饥荒,人民贫苦,士卒日常所食,只有蔬豆充饥。军中又无现成粮草,乃将军偏有高兴饮酒高会,不肯引兵渡河,借赵国粮饷接济,合攻秦兵,反说是乘机进取。试问,以秦国之强,攻此新立之赵,其势必可灭赵。赵国既灭,秦兵愈强,更有何机可乘?!况我军遭败衄,王坐不能安席,尽收境内兵卒,专托将军,国家之安危,在此一举。今将军不恤士卒,但顾一己之私,实非社稷之臣!”到得次日早晨,项羽直入中军来见宋义,就帐中拔剑斩其首级,号令将士道:“宋义与齐国私通,背叛楚国,我奉楚王密令诛之,故特将他斩首。”诸将明知项羽欲夺兵权,假言宋义造反,但皆畏服项羽,不敢抗拒。遂同声说道:“首先创立楚国者,本属将军一家。今将军又有平乱之功,军中不可一日无主,应请将军代行宋义之职。”于是,诸将共立项羽为假上将军。项羽即遣人往追宋襄,杀之。令桓楚将杀宋义事报知怀王,并诬以谋反。怀王虽知宋义枉死,但无力能制项羽,只得遣使就命项羽为上将军。项羽受了上将军之职,先遣当阳君英布与蒲将军带兵二万人,渡河救赵。
却说章邯使王离、涉间围攻钜鹿,筑成甬道,接济军饷。秦军食饱,并力攻城。钜鹿城中被围既久,兵少粮尽,万分危急。盼望各国救兵,尚未到来,只有陈余领兵数万人在钜鹿之北远远安营。因畏秦兵势盛,不敢进战。张耳三番两次遣人往催陈余发兵救援,陈余任他催迫,只是按兵不动。
张耳大怨陈余,又使张厌、陈泽二人往责陈余道:“从前耳与君为刎颈之交,今赵王与耳困在围城,旦夕将死。君拥兵数万,忍心不救,安在肯同生死!若果能践前言,何不前赴秦军,拼与同死。侥□万一获胜,彼此皆可保全,亦未可知。”陈余答道:“吾料前往终不能救,徒使全军尽覆。且吾所以留命不死者,欲为赵王、张君灭秦报仇。今必欲余同死,譬如以肉投于饿虎,有何益处?”张厌、陈泽道:“今事已急,张君欲君同死以践旧约,更无暇计及后来之事。”陈余道:“吾知徒死无益。今二君既迫令同死,何妨身先尝试!”乃拨兵五千人,交与张厌、陈泽二人,先往试敌。
二人带兵前往,竟被秦军杀得片甲不回。后来燕、齐二国救兵亦至,张敖也收集代地兵士万余人前来,却都傍陈余兵营左右驻扎,更无一处军队敢与秦兵对敌。只因秦自章邯带兵以来,平周文、破陈胜、灭魏国、杀齐王。中间虽被项梁连败两阵,但不过几时,又将项梁破灭,真是所向无敌,威声远播!所以人人恐惧。直待楚将当阳君、蒲将军领兵二万渡河,始与秦兵接战数次。楚兵少胜,陈余又遣人往请项羽进兵。秦二世三年十一月,楚上将军项羽,率领全部军队渡过黄河,兵士一律上岸。项羽便下令凿沉船只,椎破斧甑,焚烧庐舍,每人预备三日粮饷,前往迎敌。一班士卒见主将如此举动,知得有进无退,便都死心塌地,磨拳擦掌,准备厮杀。项羽既到钜鹿城下,挥兵前进。
当时,各国救赵将士闻知楚兵进攻,便都立在自己营壁上观战,各人心中都替楚兵危惧,以为定被秦兵杀败。及至两个交锋,杀了许久,谁知楚兵愈战愈有精神,人人奋勇直前,无不以一当十。喊杀之声,震天动地,竟吓得观战将士胆战心惊。末后,秦兵抵敌不住,大败而退。每战一次,秦兵只有退后,楚兵只有前进。如此,自二次、三次,直至九次,楚兵渐渐四面包围,直将秦兵甬道断绝,困在城下。到得末次,秦兵阵脚大乱,便如山崩堤溃,不可收拾。秦将王离被楚兵生擒。涉间战到力竭,不肯投降,**而死。
项羽既破秦军,解了钜鹿之围,传令遍请各国将军前来相见。各国将军闻命,都有惧色。只因平日遇着秦军,已是胆怯,今见楚兵胜过秦兵,直如天神下降。兵士如此,主将可知。所以一闻项羽命令,便同奉诏入觐天帝,安得不惧!但心中愈惧,愈不敢怠慢。立即整理衣冠,随着来使人见。
及行进辕门,便不知不觉一齐跪在地上,以膝着地而走。到了项羽座前,俯伏地上,不敢举头仰视。项羽此时真是如帝如天,尊严无比。由此威震天下,各国将军皆归节制。
赵王歇与张耳见围已解,亲自出城,拜谢项羽及诸将。张耳遂往陈余营内,一见陈余,先责其不肯相救,后又追问张厌、陈泽二人去向。陈余说是战没于阵。张耳心中不信,以为二人必被陈余杀死。请问再三,陈余见张耳迫人太甚,便发怒道:“不意君竟怨余如此之深!岂以为余顾惜将印,不肯舍去?”说罢,立将印绶解下,推与张耳。张耳亦愕然不敢收受。少顷,陈余起身上厕去了。旁有客对张耳道:“臣闻天与不取,必受其咎。今陈将军以印与君,君若不受,逆天不祥,望急取之。”张耳心中本怨陈余,一闻客言,也不顾从前交谊,竟将印绶佩上。陈余还座,见张耳并不让还印绶,心中亦生怨恨,一径趋出,张耳遂接管其乐。陈余既出,部下有数百人相从,前往河上或湖中,捕鱼射猎过日。从此,张耳、陈余二人遂生嫌隙。张耳奉赵王歇仍居信都,自己领兵往从项羽。项羽遂率领各国之兵,前往攻击章邯去了。欲知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猜你喜欢 太祖纪二·薛居正 第三回 忧父病重托赵则平 肃军威大败李景达·蔡东藩 皇清开国方略卷二十一·阿桂 资治通鉴后编卷七十九·徐乾学 卷四十六·宋·蒋一葵 通鉴纪事本末卷二十四中·袁枢 卷六·吴缜 六六 四七与五十·周作人 六十八、新闻记者开场·包天笑 长孙炽传·魏徵 盖苗传·宋濂 卷之九十三 議處安南事宜(明)不著撰人·邓士龙 汉纪三十 王莽下天凤二年(乙亥、15)·司马光 卷一百四十三·佚名 卷三百十·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