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昌朝字子明,获鹿人。生于咸平元年(998)。天禧元年(1017),召试,赐同进士出身,除晋陵簿。庆历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侍中,封许国公。英宗即位,加左仆射,进封魏国公。治平二年(1065)卒,年六十八,谥文元。有集,不传。   木兰花令  
- 全唐诗补逸卷之八张祜一张祜字承吉,清河人。元和中作宫体小诗,情词艳发,稍流轻薄。晚岁乃窥建安风格,短章大篇,往往间出,谏讽怨谲,颇深寄意,为时所称,皮日休、陆龟蒙尤重之。大中中卒于丹阳。补诗四卷。【按《全唐诗》卷五百十 
-   夫人枢机之发,亹亹不穷,必有徐音足句,为其始末。是以伊、惟、夫、盖,发语之端也;焉、哉、矣、兮,断句之助也。去之则言语不足,加之则章句获全。而史之叙事,亦有时类此。故将述晋灵公厚敛雕墙,则且以不君为称;欲云司马安四至 
-    却说汉王整缮兵马,志在东略,且闻项羽攻齐,相持未决,正好乘间出师,遂与大将韩信等,出关至陕郡。关外父老,相率欢迎,汉王传令慰抚,众皆喜悦,额手称庆。河南王申阳,望风输款,由汉王复书许降,惟改置河南郡,仍令申阳镇守。会接韩地 
-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先天001【盖】失。【志文】大唐故中大夫上柱国前行莱州昌阳县令常府君(下残)君讳屯如,字玄真,河内温人。白嬴刘锡土,魏晋开封,弈(下残)□累□,衣簪焕烂,详乎史谍,今可略为言矣。高祖惮,周(下残)上大将军,使持节青、洛 
- 光绪八年(壬午) 澎湖风灾 闽抚岑(毓英)奏为查明覆奏折(十二月初十日京报) 闽抚岑(毓英)奏恭报渡台日期片 闽抚岑(毓英)奏武员送部引见片(十二月十一日京报) 闽抚驻工 压坏船槽 查问兵额 华官照会 本馆电音 论台湾拐案 办赈中饱&nb 
- 圣宗统和四年春二月癸卯,西夏李继迁叛宋来降,拜定难军节度使,都督夏州诸军事。西夏本魏拓跋氏后,古赫连国地。远祖思恭,唐季赐姓曰李,涉五代至宋,世有其地。至继迁始大,据有夏、银、宥、绥、静五州。民俗勇悍,习战。初臣宋有年 
- 钦定四库全书世宗宪皇帝上谕内阁卷一百十六雍正十年三月上谕十道初二日奉上谕据差往北路军营之侍卫特库等囘来奏称闻得兵丁等云铅子与枪口有不相合者若将铅子之模颁给用枪之人令铅子俱与枪口相合则铅子出去有力而且甚 
- 取善  孔孟之教人也严,其与人也宽,唯圣人乃能无阙。若与之不宽,则天下无人,无可与之共学,无可与之居位矣。其人而廉者与,吾取其廉而略其才;其人而达者与,吾取其达而略其节;其人而博者与,吾取其可问而略其自用。夫如是,则天下之 
-                     ▲图籍之储 《易》: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百官以治,万民以察,盖取诸《愊》。 朱熹曰:“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天下事有古未之为而后人为之,固不可无者,此类是也。” 徐几曰:“上古 
-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集解卷十七宋 吕本中 撰成公【名黒肱宣公子定王十七年即位諡法安民立政曰成】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二月辛酉葬我君宣公无冰泰山孙氏曰周之二月夏之十二月无冰冬温也武夷胡氏传寒极而无冰者常燠也案洪 
- 一说到学问,普通人总以为知道很多,处处显得很渊博,才算学问。其实就是渊博也不算学问。什么才是学问?学问就是能将眼前的道理、材料,系统化、深刻化。更扼要的说,就是“学问贵能得要”,能“得要”才算学 
- 已言办普通的小学、中学、大学,不是专为造就僧才矣。而专为造就僧才的教育,则除等于教会大学内神学院的佛学院外,应尚有两学制:一、等于佛学院程度而横分的佛学英美文系,──或法文、德文、俄文等随加──,佛学藏蒙文系,佛学 
- ──五年冬作──释国言国家学之理论伙矣!吾无所求同,亦无所求异,然合离众说而观之,当亦十得其七八耳。春秋曰:“我入枋”,是古史称国为我也,今亦请以我义明国义。人莫不自谓曰我,一诘究其所谓我者何在,则茫然者百九十九,诚所谓 
- 释迦牟尼佛为法舍身我到闽南已有十年。来到贵院也有好几回。一回到院,都觉得有一番进步,这是使我很喜欢的。贵院各种课程,都有可观。其最使我满意赞叹的,就是早晚两堂课诵。古语道:“人身难得,佛法难闻!”诸生倘非 
- 	宗门拈古汇集卷第十九	古杭白岩嗣祖沙门 净符 汇集	△青三	澧州龙潭崇信禅师(青三天皇悟嗣)	因德山来参。直上法堂曰。久向龙潭。及至到来。潭又不见龙又不现。潭引身曰。子亲到龙潭。德山无语。遂栖止焉。	雪窦显 
- 几何之蕴、几何之处、几何之界、几何之谛、几何之根、几何之因、几何之食、几何之触、几何之受、几何之想、几何之思、几何之心耶?即五蕴、十二处、十八界、四谛、二十二根、九因、四食、七触、七受、七想、七思、七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