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六十二

钦定四库全书

万寿盛典初集卷六十二

歌颂二【大臣一】

恭祝

万寿诗【七言律二首】

户 部 尚书加三级 【臣】 张鹏翮

南极星辉映紫宸乾坤齐寿德相亲九重天上来和气五色云中拜

圣人金殿炉烟浮瑞霭玉阶红日丽阳春臣民共效华

封祝亿万斯年颂至仁【其一】

太平天子寿无疆万国嵩呼玉历长久道化成逢令节梯山航海共称觞笙歌彻路迎僊仗朝野懽忻祝

圣皇此日

龙顔真有喜万年春色满朝堂【其二】

万寿诗【七言律十二首有序】

经筵讲官刑部尚书加一级【臣】胡会恩

钦惟我

皇上峻德神功统天御世道传河洛综法象以成能恩浃垓埏徧臣民而锡福并神尧之广运嫓宣圣之大成保合太和五十余载兹当癸巳春王三月恭遇

圣寿六旬龙德健而百禄膺华甲周而一元复率土届升恒之运含生逢熙皥之春猗惟嘉祉方新式庆

大年伊始欢腾华祝喜溢衢歌九译梯航羣黎拚舞【臣】

会恩受

恩深重垂四十年久依

清禁之光莫报

皇穹之德愿言亿岁长赓纯嘏之篇每历十龄益进维

祺之颂谨拜手稽首敬赋

万年天子诗十二章上呈

黼座

一人久道奏昇平治洽和恒益励精百代图书归圣学普天耕凿注

皇情俭勤盛德能居泰寅畏深衷若捧盈无逸从来臻

上寿

万年天子体乾行【其一】

郊坛肃穆俨居歆每岁欣瞻

翠辇临冬飨即时霏瑞雪春祈应候洒甘霖频亲献侑躬逾健屡荅丰亨志益钦至治馨香潜感格

万年天子洽

天心【其二】

皇朝谟烈古难俦

上圣膺图慰作求绳武良规侔创业荐馨嘉德永凝庥思通栉沐经营远道在恢弘典则修率土欢心孚陟降

万年天子廓前猷【其三】

璇宫问视蔼春晖福履交绥自古稀五纪承欢仪物备九州尊养景光依瑶斋梅馥霞觞暖丹峤芝荣宝籙辉麟趾绳绳齐介福

万年天子奉

慈闱【其四】

君师兼总振弘纲觉世諴民圣统彰理贯羲爻思特睿心传虞典治弥光陶熔六籍尊洙泗综揽诸儒重紫阳海?同风趋正学

万年天子道遐昌【其五】

铙歌屡奏万方平赫濯声灵畅八紘虎旅勲高由

睿算龙荒胆慑为

亲征良时清晏恒筹远至计绸缪在恤兵干羽格苖同

舜世

万年天子武功成【其六】

彤庭着作萃琳琅手阐苞符驾百王律历真源通象数诗书精义发文章银毫劲正乔松干宝画昭融旭日光羣仰奎躔徵

圣寿

万年天子永当阳【其七】

官方澄肃励朝绅激浊扬清注念真廉法共期心似水光荣长被泽如春宝书玉馔承

恩渥桂苑芹宫濯志新寿考作人昭旷典

万年天子福臣邻【其八】

民依常彻

九重尊南北河渠硕画存稼閲十千行畎浍赋蠲亿万惠黎元丁徭额定施仁永户口书增锡庆繁长享太平歌寿恺

万年天子岁颁恩【其九】

好生仁德并苍穹勅法原情衆志通每奏丹书烦乙夜

亲裁玉律见清衷三章克慎加勤恤五听惟详朂在公

盛世祥刑元气浃

万年天子庆咸中【其十】

中朝威德播遐陬王会来同淑气稠波靖鲛宫澄岛屿风清雁碛辟田畴遥输贡篚通重译式廓舆图大九州寰宇一家真盛事

万年天子受共球【其十一】

欣逢虹渚耀嘉祥

天锡遐龄历数昌草木并知春浩荡翾蠕争爱日舒长游衢叟効三多祝望阙家薰百和香忝附清班扬景福

万年天子寿无疆【其十二】

万寿颂【有序】

原 任 户 部 尚 书 【臣】王鸿绪

皇帝御极之五十二年春三月为

六十万寿之辰王公卿士四裔列藩之长云集

天阊踊跃欢忭共效嵩呼薄海内外黄童白叟以及妇人女子莫不巷舞衢歌家讴户颂【臣】鸿绪夙忝九列兼直

内廷仰覩

圣天子盛德神功旷古无两兹虽跧伏里闾而咏歌太平实【臣】职分用敢率先南省耆民匍匐

辇下敬举

万年之觞臣惟箕子之陈洪范曰皇建其有极敛时五福而五福之首曰寿小雅江汉之篇曰矢其文德洽此四国而归之以天子万寿孔子赞舜之大德而推言之曰必得其寿盖至道格穹历年斯永天人协应理所固然我

皇上懋千古帝王莫竝之德则必臻千古帝王莫竝之寿【臣】请据实以徵焉帝王之大德曰孝周武缵绪受命孔子称其达虞帝五十而慕孟子赞其大盖綦难已我

皇上诞膺宝籙肇造鸿图拓

太祖

太宗

世祖神戈未定之疆宇成

皇家一统无外之规模苞蘖尽除清宁永奠文谟武烈炳耀千古岂止秉钺商郊仅承先志至於圜丘告?明堂宗祀一岁再举必躬必亲典礼洽於肃雝馨闻达於殷荐而且奉养

慈闱懋昭爱敬备万方之玉食博

寿母之欢颜定省寝门不渝寒暑自

冲龄践阼以至於今孺慕之诚如一日重华斋栗何以

加兹是

圣孝之聿修者至也帝王之大德曰仁顾泽有广狭时有丰啬成汤拯夏衆於涂炭之中文王绥商民於頳尾之际来苏志颂孔迩兴歌时处其困易为泽也我

国家运际雍熙闾阎康阜乃

皇上咨求民隐未饥也而思食之未寒也而思衣之图耕织以教其勤发仓廪以济其乏犹且寛徵已责无岁蔑有数盈千万复

大颁涣汗广沛恩膏尽蠲天下之正供悉免历年之逋赋期均三载惠普万邦官省催科农恬畎亩穰穰皥皥四海盈宁其济衆之博如此而

节俭是敦衣御浣濯啬一已以裕天下非恺悌宅衷

乌能若是是

圣仁之渐被者大也帝王之大德曰知知非小用之谓我皇上聪明天亶睿思通微事无难易物无钜细皆烛照

数计朗然在怀而

好问好察剂量极致以归大中

诏旨一出洞鉴毫末且

万几决於俄顷千虑折以片言谋略所周动及百年必世非所谓清明在躬志气如神者欤若夫虞帝创璿玑之制姬公着周髀之经圆弧之象难穷勾股之术未显我

皇上妙析灵机深入无间究三角之形立八线之表方圆极其变参伍尽其神大如山岳小如铢黍远在万里近在一室高至九天深至九渊不烦隷首坐测而得是

圣知之开先者弘也帝王之大德曰文虞书之颂放勲

周易之繋西伯尚已笃生我

圣皇藴经天纬地之才裕金锡圭璧之质生知不恃古训是耽奥义研於六经闳论稽於羣史而尤以纲目凖春秋之法性理泄图畴之秘奉尼山为折衷据紫阳为标的原原本本统彚於心由是发为文章无非至理

御制前後四集诏谕诗赋纪序论说无体不备无美不臻出典入谟含风吐雅允足迈尧文而超姬易矣顾犹采访先哲遗编搜罗百家异本开设馆局延集儒英计天文地志以曁音韵字学诗词书画论次千百年纂撰数十种悉出

圣裁津梁後学兼复

几暇临池龙翔凤翥翰墨之精直使汉帝扶轮唐宗

承盖是

圣文之丕焕者隆也帝王之大德曰武禹征汤诰泰誓常武诗书所载铺张赫濯但仅在中土未闻远驾我

皇上智勇天锡用兵如神殄察罕而朔陲宁诛三逆而南徼靖籍台湾而涨海平臣喀尔喀征厄鲁特而漠北永清抚俄罗斯收打箭炉而天西大定附塞诸部受封爵者五十家絶洋远人重译而至者数万里田官设於边外牧地开於沙表乌桓濊貊为蒐狩之隩区天山瀚海设士马之邮传有销烽弛柝之安无变容动色之虑讴歌彻华裔声教徧垓埏是

圣武之布昭者赫也帝王之大德曰寛天以好生为心

覆物为量

皇上奉天出政礼以御下善以养人崇简去繁任贤蓄衆百寮师师咸式其序鹿鸣以示慈惠天保以颂罄宜一堂喜起赓歌再见即或有牵於吏议触於文法小臣则曲假以自新大臣则保全其终始又

念鸿儒硕士抱蕝怀书栖迟丘园罔由自达乃广乡会之选增生徒之额恢荐举之门辟召试之路复

允舆请重开一科作人之法盛於成周已至若悬布象魏律令修明金科玉条万民祗守惩秦法之秋荼崇汤网之疎濶厝而不用以德导之洽於民心蒸蒸向化和气所被休徵毕集是

帝德之克寛者广也帝王之大德曰信易言有孚盈缶传言信以成义义以成命天下未有诚信不孚而为下土所式者我

皇上立诚以御宇坦白以示衆推心置腹不猜不疑故万国归怀殊方托命罔不翘首内向奔走恐後至行一政发一令

筹之深宫参之羣议或经累月逮权衡旣审

纶綍聿宣虽历数十载守之不变画一清净下用不携

彰信於兆民者远也帝王之大德曰敏我

皇上法天行健乾惕自强六龙时御云行雨施自秦晋

河洛周历万里

清问下民湛恩汪濊而江浙地广赋稠尤加

轸恤叠荷

銮舆之至止频施膏泽於非常而经营清口指示挑坝逼黄流於北岸引淮水以畅行昔之漕艘逆排触浪动经旬月今沿波十里即达中河利国利民皆由不惮

时廵亲授方略所以地平天成大功立奏是

圣德之勤敏者茂也帝王之大德曰公昔子夏问三王之德於孔子孔子告之曰奉三无私以劳天下盖言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日月无私照也我

皇上德懋懋官爵禄所加惟其贤功懋懋赏赉予所及惟其绩舍已从人平康正直惟其义故奉行於下者偏党悉化遵道遵路以近

天子之光是

大公之服物者溥也帝王之大德曰谦然有其实者不辞其名五帝祗命皆修封禅夏禹成汤踵行懿烈降而汉唐勲业虽逊於前而盛事犹传於後我

皇上道叶二仪恩覃九有巍巍荡荡古无与侔即蹑梁父登太山封金刻石增高附厚显报告之德意扬英声於无穷谁曰不宜

天子顾逊谢未遑也数载来廷臣之情抑而未伸乃仿

太祖

太宗之盛烈援汉唐谊辟之故事以为世运郅隆黄图广大遐岛奉珍幽荒献賮河清海宴府修事和真千载之一时勤勤恳恳请建

尊号至再至三乃

手谕坚辞欿然自下务修实政不事虚文是

圣德之谦冲者切也夫孝塞天地仁敷动植知察伦物文被区夏武定要荒而又寛如江海之有容信如四时之不爽敏如阳曜之周行公如造物之无颇备兹懿美犹谦以自牧道光宇宙【臣】敢昌言於天下曰我

皇上之德圣矣神矣自生民以来莫有竝焉者矣所谓莫有竝者非泛设之辞无稽之说也古来以生知之圣而居天子之尊者首推唐虞二帝然舜以六十升庸而

皇上正位凝命仁滂施厚深入於民心者已历数纪是恩泽百倍於舜矣惟尧嗣位之早略与

上同然考当日荆扬南境皆在五服之外则民不沾化者已多兹地大於陶唐则恩加於百姓者愈广以为逊美

今日也固宜然则均为生知之圣而我

皇上功德之盛百倍於尧舜则受

天之眷佑者亦必百倍於尧舜此又可援古训以决之矣易有之视履考祥其旋元吉传有之九德不愆故袭天禄诗有之聿怀多福厥德不回又云昌而大耆而艾万有千岁我

皇上圣躬强固精神充裕光辉笃实博厚高明如乾之不息如恒之不已继自今久安长治天禄永绥以

至圣而膺上寿殆与五岳比宁三皇比年何待探符籙

而始信哉谨作颂曰

天诞

圣惟

圣承

天仁敷万姓惠普八埏东西南朔无思不服自老及幼旣

生旣育

登阼以来五十三春

帝龄周甲欢声雷震远而省会近而

辇毂内而郊圻外而属国或公或卿或侯或王庶僚

百执奉圭

帝阊野有高年载白其首扶杖千里来祝我

后煌煌

凤阙逢逢鼓鼖炉烟之袅结为五云鵷班列左豸冠

列右钦

帝功德古未曾有

帝德维何铸虞甄唐钦明濬哲光被万方

帝功维何手靖沙漠华夏敉宁兵销民乐民乐於野咸歌大田岁岁蠲租万万千千藏富於民民用饶洽择人牧之小廉大法人以贤升连茹彚征菁莪棫朴际此休明治定功成弥勤於政

鸿号不居日跻

圣敬道崇洙泗学阐紫阳为典为谟焕乎文章凡我臣

庶并荷陶淑廼生廼植受

帝之福六合一家万国

一人率土胥颂文武圣神溯自开辟迄今亿载独集大

成允符真宰贞元之运

圣历之昌治化之盛茀禄之长何以纪之稽首拜手曰

圣皇与天齐寿

万寿盛典初集卷六十二

猜你喜欢
  卷一百八十二·毕沅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三十二·杨仲良
  椒生随笔·卷一·王之春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六十九·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三十九·佚名
  卷之三百四十二·佚名
  雍正实录卷之二十六·佚名
  八七八 山西巡抚农起奏汇缴应禁书籍及板片情形折(附清单二)·佚名
  三七 军机大臣奏蒋赐棨允称寄信回家问明有无收存《永乐大典》片·佚名
  东方兵事纪略(一篇)·佚名
  王韶传·魏徵
  向子韶传·脱脱
  卷二百四十·佚名
  卷五十三·陆宗楷
  卷六·王溥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词品上卷·沈雄

    ○原起张炎曰:粤自隋唐以来,声诗间出为长短句。至於尊前、花间,迄於崇宁,立大晟府,命周邦彦诸人,讨论古昔,由此八十四调之声始传。其後万俟雅言辈增衍慢、曲、引、近,或移宫换羽,为三犯、四犯,按充为之,其曲遂繁。黄曰:长短句始

  • 卷312 ·佚名

    释正觉 偈颂二百零五首 长者长法身,短者短法身。 虚空已是色,大地却非尘。 觑得破阿那律祖,放得稳舜若多神。 飘飘闲戏白鸥水,栩栩梦游蝴蝶春。 拶头拶面推来也,眼里无筋一世贫。 释正觉 偈颂二

  • 志第十八 五行中·房玄龄

    《传》曰:“言之不从,是谓不乂,厥咎僭,厥罚恆阳,厥极忧。时则有诗妖,时则有介虫之孽,时则有犬祸,时则有口舌之痾,时则有白眚白祥。惟木沴金。”言之不从,从,顺也。是谓不乂,乂,治也。孔子曰:“君子居其室,出其言不善,则千里之外违之,况

  • 契丹國志卷之二十三·叶隆礼

      族姓原始   契丹部族,本無姓氏,惟各以所居地名呼之,婚嫁不拘地里。至阿保機變家為國之後,始以王族號為「橫帳」,仍以所居之地名曰世里著姓。世里者,上京東二百里地名也。今有世里沒里,以漢語譯之,謂之耶律氏。復賜后族

  • 第三十二回 假仁袭义兵达江淮 易后废储衅传河洛·蔡东藩

      却说魏主宏迁都洛阳,经营粗定,应二十九回。闻得南齐废立,萧鸾为帝,意欲乘机出兵,托词问罪。可巧边将奏报,谓齐雍州刺史曹虎,有乞降意。魏主大喜,即遣镇南将军薛真度出攻襄阳,大将军刘昶、平南将军王肃出攻义阳,徐州刺史拓

  • 第一百四十七回 杨春芳降敌陷泸州 川黔军力竭失重庆·蔡东藩

      却说袁祖铭正在奔逃之际,忽遇前面又有大队兵士,扑面而来,不觉大惊。急忙探询,方知是刘湘的军队,心中稍宽。两人见面以后,袁祖铭问刘湘何故来此?刘湘道:“熊克武虽然答应讲和,未必真心,前次暗袭泸州,便是一个证据。我恐怕他

  • 尚史卷五十九·李锴

    列传三十七楚诸臣传公子谷臣公子谷臣庄王之子也庄王十七年【宣十二年】邲之役我获晋荀防防父荀首以其族反之射连襄老获之遂载其尸又射谷臣囚之以二者还共王三年【成三年】晋归谷臣及襄老之尸我归晋荀防【左传】公子

  • 东平王元略传·李延寿

    元熙的弟弟元略,字亻隽兴,任给事黄门侍郎。元熙失败后,元略秘密逃走,投奔旧相识河内的司马始宾家里。始宾便建造了荻筏,在夜间和元略一起渡过盟津,住在上党屯留县的栗法光家里。栗法光一向注重信义,便欣然接纳了他们。元略有

  • 卷十二·马文升

    钦定四库全书端肃奏议卷十二明 马文升 撰追?庸医用药非宜明正其罪事照得弘治十八年四月二十九日该司礼监太监陈寛传奉大行皇帝圣旨朕偶感风寒欲调理数日暂免视朝该衙门知道钦此臣等连日问安至五月初七日忽闻圣躬升

  • 提要·史伯璿

    【臣】等谨按管窥外篇二卷元史伯璿撰伯璿字文玑温州平阳人其书成于至正丁未元于是嵗遂亡计其人当已入明故杨士竒称所作四书管窥在倪士毅四书辑释后也四书管窥凡五卷朱彛尊经义考注曰未见黄俞邰千顷堂书目载之称其辑诸

  • 提要·赵鹏飞

    【臣】等谨按春秋经筌十六卷宋赵鹏飞撰鹏飞字企明号木讷绵州人其意以说经者拘泥三传各守师说多失圣人本旨故为此书主於据经解经其自序曰学者当以无传明春秋不可以有传求春秋无传以前其旨安在当默与心会矣又曰三传固不

  • 卷一百二十六·佚名

    △初分校量功德品第三十之二十四庆喜当知。譬如大地以种散中众缘和合则得生长。应知大地与种生长。为所依止为能建立。如是般若波罗蜜多。及所回向一切智智。与布施净戒安忍精进静虑波罗蜜多。为所依止为能建立令得生

  • 不受不贪分第二十八·朱棣

      须菩提。若菩萨以满恒河沙等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复有人。知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此菩萨胜前菩萨所得功德。   【六祖曰】通达一切法。无能所心。是名为忍。此人所得福德。胜前七宝之福。   【李文会曰】

  •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四十·佚名

    罽賓國三藏般若奉 詔譯  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  爾時普賢菩薩摩訶薩。稱歎如來勝功德已。告諸菩薩及善財言。善男子。如來功德。假使十方一切諸佛經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劫。相續演說不可窮盡。若欲成

  • 大乘集菩萨学论 第九卷·佚名

    大乘集菩萨学论 第九卷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宣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日称等奉 诏译护身品第六之二如是行乞食者。于所施食起三种念住。谓愍身中所集诸虫。成就利益一切众生。摄受正法。又如来教敕诸所作

  • 浮溪文粹·汪藻

    十五卷。宋汪藻撰。此集乃明胡尧臣刊,至于何人所编则无可考。所载仅诗文八十五篇,未能尽窥全豹,但所载多为诗文中精华,颇足以资讽诵。昔欧阳修有《文忠全集》,而又有《欧阳文粹》;黄庭坚有《山谷全集》而又有《山谷精

  • 几何原本·徐光启

    中国首部数学译著。共十五卷。前六卷为明徐光启与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合译,成书于1607年。后九卷为清李善兰与英国传教士伟烈亚力合译,成书于1858年。该书据克拉维斯的拉丁文本《欧几里得原本十五卷》译出。前六卷有基本

  • 广川画跋·董逌

    六卷。宋董逌撰。是书与 《广川书跋》作于同时。《广川画跋》前后六卷,收录古今画共计一百三十六幅,其中卷一收“封禅图”、“武皇望仙图”、“东丹王千角鹿”、“吴王地狱变相”、“列子御风图”等二十幅;卷二收“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