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六回 兴大狱儒生受坑 避暴秦方士入海

话说始皇虽信卢生之言,日在宫内微行。然仍照常阅看文书,判决政务,并不因求仙之故稍有荒废。群臣每日都到咸阳宫,等候批示下来,各依职守办事。始皇心中终因久未外出,时恐受人蒙蔽。身子虽然闲旷,心中却更焦劳。诸位莫看得**皇帝是容易做的。

一日,始皇驾到梁山宫。偶然登山游玩,忽见一队车马由山下经过,前呼后拥,十分显赫。始皇问:“是何人?”左右回奏说:“是丞相。”始皇对左右道:“我从未见过丞相出门,原来如此威风!”言下露出不悦之气。其时丞相不知始皇就在山上,安然过去。却有始皇身边一个近侍,素与丞相亲密,见始皇不喜,暗地遣人飞报丞相。丞相得知,吃惊不小。过了数日,始皇又在一处遇见丞相,觉得随从人马比前减少许多,心下顿然悟道:“此必近侍漏泄吾言!”遂立唤近侍至前,逐一诘问。大众皆不承认。始皇大怒,叱令武士将前日随从在旁近侍,一概缚出斩首。余人吓得胆战心寒,益加警戒,不敢多口。以后始皇游行所在,外间果无一人得知。

卢生见始皇虽依言微行,却不为声色所迷,御下更加严刻。心想:“此计不能见功,我若留恋不去,必遭诛戮。”乃与侯生等密议道:“主上天性刚戾,亲近狱吏,喜用严刑。又贪恋权势,不肯恬淡无为。吾辈不能为之求仙寻药,不如弃之而去。”二人议定,遂结伴逃走。

事后,有人将逃走消息并临行言语报与始皇。始皇闻知,拍案大怒,道:“我平日收召许多文学方术之士,希望可以致太平,求长生,谁知韩终一去不回,徐福等费钱无数,并未得有奇药,且闻有受贿舞弊情事。至如卢生诸人,我对之尤加礼貌,优给赏赐。如此厚待,竟敢出言诽谤!必须拿获,处以重刑,方泄我忿!”于是,通令各地,严密查捕。各地官吏奉命,四出访拿,竟未寻获。

始皇心中痛卢生诸人,偏偏被他逃脱,无处泄忿。忽想起二人本是儒生,遂迁怒到一班儒生身上。说道:“诸生在咸阳地方,我曾使人察访,往往造作妖言,迷惑黔首。若不尽法惩治,何以儆戒将来?”便下诏,命御史将在京儒生一律传到,逐人究问,有无造言惑众?一班儒生中有平日喜发议论者,便坐以诽谤之罪。辗转牵引,连累之人,不计其数。御史将案情供词复奏,始皇自行按名定罪,共有四百六十余人定了死罪,一律正法咸阳市上。

始皇长子扶苏,居心倒还仁厚。每遇始皇残暴行为,常行谏阻。今见始皇欲杀儒生多人,因进言道:“现在天下初定,远方人民尚未归心,一班儒生都是诵法孔教,若加以严法,恐致天下不安!”始皇正在盛怒,不但不听,反厌扶苏多言。命其前往上郡,为蒙恬监军去了。

始皇怒犹未息,因见此次所杀儒生,仅限咸阳一地。想:“此等人各处多有,平日最喜摇唇鼓舌,讥刺时政。如今闻我杀死多人,正是兔死狐悲,物伤其类。诸人心中必然不服,不如趁此一律剿除。但若通令各地方官究治,恐天下骚动,或生变乱。且风声一露,狡猾者先期逃避,反多漏网。惟有用利禄诱之使来,然后不动声色,一网打尽。”始皇想定主意,托词招致贤才,命各郡县征集儒生,限期送京,听候录用。此诏一下,遂有许多贪图富贵之人如蚁慕膻,如蛾投火,纷纷来京。待得到齐,已有七百人。始皇一概召见,假意温言慰谕,都拜为郎。诸生受职谢恩,各自欢喜。

始皇乃密唤亲信之人,近前嘱咐道:“汝可前往骊山,寻温泉近旁之地,栽下瓜种,须要他冬月结实。待得瓜实成时,使人来报,不可有误,亦不可漏泄于人。”其人奉命前往。就马谷地方依言栽下瓜种。瓜得了温泉暖气,寒冬时候居然发芽引蔓,结子成实。于是使人上书报告此事。始皇假作惊异,召集诸生问道:“近日如此严寒,竟有人报称骊山地方瓜忽结实,不知是何原因?”诸生见问,各陈意见。有说是祥瑞者,有说是灾异者,议论不一。始皇因对诸生道:“汝等未曾目睹真瓜,各自悬想揣测,所以意见不同。可即亲往其地,看个明白,再行议决复奏。”

诸生奉诏,一齐前往。到得谷中,看见瓜实,人人指天划地,大发议论,各执一说,互相辩驳。始皇已预先遣人在四围山动。诸生正在兴高采烈,引经据典,争议未决。忽见土石如雨雹一般,从四面山上飞坠下来,慌得四下乱窜。无如穷谷之中,出路已断,无处逃避。一时呼号之声,震天动地,惨不忍闻。守机人只顾将士石填下,直压到大众无声,方始罢手。可怜七百人,全数活埋在内!至今骊山马谷西岸,尚有高坑。父老相传,即秦坑儒之处。后人号其地为“愍贤乡”。唐明皇改为“坑儒乡”,建立“旌儒庙”。

当日卢生逃走,始皇发怒,言语连到徐福身上。徐福心中已抱不定,后又见始皇归罪儒生,兴起大狱,愈加危惧。心想:“数年来求仙寻药,毫无效果,终久必遭杀害,不如设法逃走。但平空逃走,始皇闻知,定然下诏捕拿,若被追获,命仍不保。惟有逃往海外,到他权力不及之处,觅地居住,方得安稳。”事有凑巧,徐福正在设法逃走,忽奉始皇召见,命他前往东海祖寻觅不死之药。

原来,始皇数日前据官吏报告:“大宛地方多有枉死之人,尸身横在道上。近来常有飞鸟,形状如乌,口衔一草,飞近死人身旁,将草放置面上,其人立时复活,即能起坐。因拾得此草一本呈上”始皇听奏,甚觉奇异,遂将此草遍示群臣,并皆不识。有人奏说:“现在北郭有一鬼谷先生,隐居学道,博物多闻。请主上遣使问之,或能识得。”始皇依言,立遣近侍,将此草往问鬼谷先生。鬼谷先生见了此草,因说道:“此乃东海祖洲所产。祖洲在东海之中,地方五百里,距中国七万里。此草生在琼田之中,亦名‘养神芝’,其叶状似菰苗,丛生,长三四尺。凡人死,三日之内,将草覆其面上,皆可复活。一株可活一人,服之令人长生。”

使者将言回复始皇,始皇闻得,心中大喜,故特命徐福往寻。徐福闻命,正中其意,便想趁此逃走。又想到:“独身逃往海外,未免生活艰难,必须如此如此,料想始皇急于求药,不至生疑。”计算既定,因对始皇说道:“欲到祖洲,须要童男童女各三千人,并五谷种子,百工技艺一切完全,装载数十大船,方能求得不死之草。”始皇不知徐福用意,也不问其作何用处,命人如言备办。徐福辞别始皇,率领诸人,乘船渡海而去。欲知徐福此去如何,一听下回分解。

猜你喜欢
  列传第八十八 高句丽 百济 勿吉 失韦 豆莫娄 地豆于 库莫奚 契丹 乌洛侯·魏收
  列传第六十五 隐逸上·李延寿
  涌幢小品卷之十二·朱国祯
  一一六○ 安徽巡抚书麟奏换缴《通鉴纲目续编》数目情形折·佚名
  三二四 两江总督高晋奏续解违碍书籍板片折(附清单一)·佚名
  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中卷六·杜大珪
  一一七 蔡孑民三·周作人
  一〇九 补树书屋的生活·周作人
  甲申传信卷录十·钱士馨
  秦本纪第五·司马迁
  潘乐传·李延寿
  张志和传·欧阳修
  卷二百八十二·杨士奇
  供用·朱元璋
  114.李特的流民大营·林汉达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四百八十七·彭定求

        卷487_1 【经旧游】鲍溶   游鱼怀故池,倦鸟怀故窠。故山系归念,行坐青巍峨。   羸马经旧途,此乡喜重过。居人无故老,倍感别日多。   但见野中坟,累累如青螺。凉风日摇落,桑下松婆娑。   叹息追古人,临风伤

  • 铁柝歌·徐志摩

    铁柝,铁柝,铁柝,——三更:夜色在更韵里沉吟,满院只眠熟的树荫,天上三五颗冷淡的星。铁索,铁索……逝水似的消幻,只缕缕星芒,漫洒在屋溜间;静夜忽的裂帛似的撕碎——一声声,愤急,哀乞,绝望的伤惨。

  • 卷一百四十九·徐世昌

    李鸿章李鸿章,字少荃,晚号仪叟,合肥人。道光丁未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官至文华殿大学士、直隶总督,封一等肃毅伯。赠太傅,进一等侯,谥文忠。有《李文忠公遗集》。入都丈夫只手把吴钩,意气高于百尺楼。一万年来

  • 九集 二卷·钱德苍

    钗钏记讲书(小生上)【引】笃志寒窗,潜心古典,学诗学礼趋庭。小生皇甫吟,昨日期约到韩兄家讲书,来此已是。韩兄在家么?(付上)【引】朋友偲偲切切,当责善,无玷斯文。皇甫兄来哉?请了。(小生)韩兄请。百岁光阴过??驹,少年不学待何如?(付)今

  •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八十四·李心传

    宋 李心传 撰绍兴五年岁次乙卯 金熙宗亶天会十三年伪齐刘豫阜昌六年春正月乙巳朔日有食之上在平江 是日金人去濠州初金右都监宗弼与伪齐之兵既退乃遣人报伪知濠州赵荣荣率北军及投拜官兵马都监魏进偕去出北门市人尚未

  • 资治通鉴后编卷一百三十三·徐乾学

    宋纪一百三十三【起彊圉单阏正月尽上章敦牂十二月凡四年】寜宗法天备道纯德茂功仁文哲武圣睿恭孝皇帝开禧三年春正月丁丑朔两淮宣抚使丘崈罢己卯命知枢宻院张岩督视江淮军马时金已有和意崈上防乞移书金帅以成前议且言

  • 第五章 复明运动(附钱氏家难)(十)·陈寅恪

    有学集柒为高会堂诗集,其中绝大部份乃游说马进宝响应郑成功率舟师攻取南都有关之作。清史列传捌拾逆臣传马逢知传略云:马逢知原名进宝,山西隰州人。顺治三年从端重亲王博洛南征,克金华,即令镇守。六年命加都督佥事,授金华总

  • 卷之六百五十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四十六·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历代纪事年表卷四十六 宋世系表略 高祖武帝姓刘氏讳裕字德舆小字寄奴彭城县绥里人汉高帝弟楚元王交之後交生红懿侯富富生宗正辟疆辟疆生阳城节侯安民安民生阳城厘侯庆忌庆忌生阳城肃侯岑岑生宗正平

  • 留正传·脱脱

    留正字仲至,泉州永春人。他的六世祖留从效,事奉宋太祖,为清远军节度使,被封为鄂国公。绍兴十三年(1143),留正考中进士,被授予南恩州阳江尉、清海军节度判官之职。龚茂良驻守番禺,留正说:“法律规定:抢劫之赃物满了五贯要判死刑

  • 卷三十·纪昀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厯代职官表卷三十<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历代职官表,卷三十<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历代职官表,卷三十光禄寺国朝官制光禄寺卿满洲汉人各一人【从三品】少卿满洲汉人各一人【满洲汉军初系四品

  • 卷二·刘逢禄

    时月日例第四隐六年传:《春秋》虽无事,首时,过则书。《春秋》编年,四时具然后为年。注:历一时无事则书。其始月也,明王者当奉顺四时之正也。有事不月者,人道正则天道定矣。十一年传:隐无正月,将让乎桓,故不有其正月也。定元年:春

  • 卷二十一·严粲

    钦定四库全书 诗缉卷二十一 宋 严粲 撰 小旻【音闽】大夫刺幽王也【吕氏曰小旻小宛小弁小明言小者篇在小雅恐与大雅相乱以别之今大雅止有夫明余篇疑亡○苏氏曰其在小雅者谓之小旻在大雅者谓之召旻】 小旻刺不能听

  • 卷二百九十·佚名

    △初分著不著相品第三十六之四善现,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多时。若不行一切智是行般若波罗蜜多。不行道相智一切相智是行般若波罗蜜多。不行一切智若常若无常是行般若波罗蜜多。不行道相智一切相智若常若无常是行般若

  • 无极宝三昧经卷上·佚名

    西晋月氏三藏竺法护译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只竹园中。与千二百五十比丘俱。菩萨九十亿人。皆如文殊师利等。是时竹园四面周匝。地自然生文陀般华。种种妙色非世所有。华华各有百万之叶。华上各各有佛坐之。佛上各

  • 宗镜录卷第三十四·延寿

    夫境识俱遣。众生界空。诸佛究竟成得何法。答。一切异生。因识对境。于生死中妄生执着。起常等四倒。二乘之人。于涅槃中妄求解脱。起无常等四倒。诸佛如来。因境识俱空。能离八倒。成得真常乐我净四波罗蜜。宝性论云

  • 卷第二十九·佚名

    阿毗达磨俱舍论卷第二十九尊者世亲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分别定品第八之二如是已说所依止定。当辩依定所起功德。诸功德中先辩无量。颂曰。无量有四种  对治嗔等故慈悲无嗔性  喜喜舍无贪此行相如次  与乐及拔

  • 梁文纪·梅鼎祚

    十四卷。明梅鼎祚编。梅鼎祚仿冯惟讷《古诗纪》之意,辑陈、隋以前之文为《文纪》,此为其一。本编多取自《梁书》、《南史》诸家文集,所录不甚繁碎,考证亦较精核。唯以后梁萧归退附外夷之后不与诸王同列,有伤次序;《侯景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