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张中孚词作鉴赏

生平简介

张中孚(生卒年不详)字信甫,号长谷老人。世居安定(今甘肃宁县),后徙张义堡(今宁夏固原西南)。父张达仕宋至太师,封庆国公。宋徽宗朝,以父荫补承节郎。天会九年(1131)入金,为镇洮军节度使兼泾原路经略安抚使,改陕西诸路节制使。天德二年(1150),拜参知政事。贞元初,迁尚书左丞,封南阳郡王。三年(1155)以疾告老。移南京留守,进封崇王。年五十九卒。《金史》卷七九有传。词存《蓦山溪》一首,见《中州乐府》。况周颐谓其:“以清遒之笔,写慷慨之怀,冷烟残照,老马频嘶,何其情之一往而深也。昔人评诗有云:”刚健含婀娜。‘余于此词亦云。“(《蕙风词话》卷三)

●蓦山溪

张中孚

山河百二,自古关中好。

壮岁喜功名,拥征鞍、雕裘绣帽。

时移事改,萍梗落江湖,听楚语,厌蛮歌,往事知多少?

苍颜白发,故里欣重到。

老马省曾行,也频嘶、冷烟残照。

终南山色,不改旧时青;长安

张中孚词作鉴赏

张中孚,字信甫其家世代为北宋高官,曾任知镇戎军兼安抚使,后降金。其一生历事宋金及伪齐刘豫,被世士大夫讥讽。然而从词中我们可以觉察到作者对往事也不见得甘心情愿,字里行间也浸透一种辛酸。

词人在词中追述自己人生旅途,对一生一世的不如意也哀叹不已。少壮时节也曾挥刀立马,建功立业,绣帽貂裘,春风得意。可谁料想,时移事改,往日功名已成土,仿佛成了浮萍断梗任水吹浮,身不由己。“听楚语,厌蛮歌,”虽是轻歌曼舞,可谁知往昔不堪回首呢?流落异乡几十年,只在暮年白发回故乡。故乡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令他牵肠挂肚,可此番回家情难言。老马虽识途,但故乡的惨淡,也让作者心怀不安。终南山色依旧在,可怜长安已换几朝臣。句词朴实,从一词一句中可以看出作者对后半生的遗憾悔恨,以及充满对人事变化的复杂来抒发自己心中的苦闷。

作者用词用典功夫很深。一句“萍梗落江湖”,又形象又生动地展现了作者的身不由己。而一句“往事知多少”借用李后主《虞美人》词句递出多少隐情。“终南山色,不改旧时青”借用刘禹锡“不改南山色,其余事事新”诗意,感慨人生世道的复杂。

“长安道,一回来,须信一回老”借用白居易《长安道》中“君不见,外州客,长安道;一回来,一回老”的诗句,借用他人之词,说出自己的心情,真是“于我心戚戚焉。”

本词构思也十分巧妙,曲折多变,给人一种“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而且作者笔锋刚健与阴柔并济,读起来别有一番滋味,故况周颐评曰:“以清遒之笔,写慷慨之怀。冷烟残照,老马频嘶,何其情之一往而深也。昔人评诗,有云刚健含婀娜,余于此词拟亦”(《蕙风词话》)。

猜你喜欢
  赌棋山庄词话续编四·谢章铤
  第六场·老舍
  第一折·关汉卿
  ●卷三·先著
  丙集第十四·钱谦益
  茗柯词·张惠言
  四集卷三十八·乾隆
  巻七·皇甫冉
  卷四十一·陆游
  御制题郭知达集九家注杜诗·郭知达
  母亲·刘半农
  卷十五·钱子正
  荆溪集钞·吴之振
  卷八十·徐倬
  第二幕·田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李彭老·唐圭璋

      彭老字商隐,号筼房。景定建康志:李彭老,淳祐中沿江制置司属官。  木兰花慢  正千门系柳,赐宫烛、散青烟。看秀靥芳唇,涂妆晕色,试尽春妍。田田。满阶榆荚,弄轻阴、浅冷似秋天。随处饧香杏暖,燕飞斜亸秋千。  朱弦。

  • 筠溪乐府 全文·李弥逊

      ☆沁园春(寄张仲宗)  欹枕深轩,散帙虚堂,畏景屡移。渐披襟临水,支床就月,莲香拂面,竹色侵衣。压玉为醪,折荷当盏,卧看银潢星四垂。人归后,伴饥蝉自语,宿鸟相依。  痴儿。莫蹈危机。悟四十九年都尽非。任纡朱拖紫,围金佩玉

  • 卷三百九十四 元祐二年(丁卯,1087)·李焘

      起哲宗元祐二年正月盡其月   春,正月甲寅朔。乙卯,詔以雪寒權停在京工役三日。(御集正月二日。)   辛酉,戶部言:「中都吏祿歲計緡錢三十二萬,法當以坊場稅錢及免行、市易司市利、僧道度牒等錢充。會元豐七年所入纔二

  • 卷之三十八·佚名

    洪武二年春正月丙申朔 上御奉天殿受朝贺大宴群臣宴毕 上见诸功臣进退有礼召前谕之曰朝廷之间以礼为主人之有礼如衣之有章朕闻元世祖命伯颜阿术二人平江南班师之日世祖遣儒臣许衡赍酒郊迎之两人推让莫肯先饮伯颜曰阿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五十三·佚名

    万历十二年九月甲戌朔 上御皇极殿礼部进万历十三年大祀日册立受之○大学士余有丁以病乞归调理温诏留之○大学士申时行等题今日发下吏部侍郎陆光祖自陈本文书官传旨准致仕窃惟大臣进退予夺出自 宸断臣等岂敢曲为庇护

  • 卷之九百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传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二百三十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四十六·鄂尔泰

    <史部,传记类,总录之属,钦定八旗满洲氏族通谱  钦定四库全书八旗满洲氏族通谱目录卷四十六叶赫地方鄂卓氏阿尔吉穆     满都富岱       瓦浑瑚巴       苏弥纳以上俱有传英泰       岱禄

  • 卷五十五·张守节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正义卷五十五 唐 张守节 撰 留侯世家第二十五    史记五十五 留侯【括地志云故留城在徐州沛县东南五十五里今城内有张良庙也】张良者其先韩人也【括地志云城父在汝州郏县东三十里韩里也】大

  • 康有为事实·梁鼎芬

    光绪二十四年十月梁鼎芬稿康有为平日议论,专以散君局、废君权为本意,以平等为要旨。今年春间,康适在京,乘外患日亟,人心忧惶之际,造言煽惑,意图乘机举事。每向众人昌言,不?云此时若有人带兵八千人,即可围颐和园,逼胁皇太后,并逼

  • 第四十四章 护党救国军之缘起·李宗仁

    一我在香港的住宅是罗便臣道92号,位于半山之中,是一座陈旧而宽敞的三层楼洋房。这所房子原是陈炯明在广东失败后,在港避难时的住宅。我在武汉失败后,用月租银九十元赁居于此。到了“九一八”沈阳事变,李济深被释来

  • 阮圆海·吴晗

    提起了明末的词人,风流文采、照耀一时的阮圆海,立刻会联想到他的名著《春灯谜》《燕子笺》。云亭山人的《桃花扇》,逼真活现,三百年后,此公形象如在目前。阮圆海的一生,可以分为若干时期。第一时期声华未著,依附同乡清流东林

  • 金猷澍·周诒春

    金猷澍 字慰侬。年三十五岁。生于安徽霍邱。家中住址。安徽休宁县万安街瓯山素风轩三房。已婚。子一。女三。初学于直隶高等学堂。任奉天全省学务处科员。及奉天广东印刷局局长。为警钟及国民日报等通信员。光緖三十

  • 佛说赖吒和罗经·佚名

    吴月支优婆塞支谦译闻如是。一时佛与五百沙门俱游拘留国。转到黈罗欧吒国。国中人民婆罗门道人。皆闻佛转游到此国。闻佛功德妙达。无有贪淫嗔怒愚痴。人心所言者皆中正。但得佛道。自知所从来生。豫知去来现在之事。

  • 净名即是古佛·太虚

    ──十九年冬在净名佛学社讲──净名佛学社,是古佛寺原有的道场。今就“净名即是古佛”之义,与各位一讲:净名、就是维摩诘经中的维摩诘,有大神通、大智慧、大辩才、大威力,是助佛教化的在家弟子。梵语维摩诘,此云净名。怎么

  • 以佛法解决现世困难·太虚

    一 告强资阶级  二 告贫弱阶级  三 告摧残道德文化者  四 告保持道德文化者  五 告毁坏佛教者  六 告佛教内外护一 告强资阶级余昔年有云:今后人世之危厄,不在国际之强权阶级的高压与争霸,而在弱小者对

  • 止观辅行传弘决 第二十三卷·湛然

    止观辅行传弘决 第二十三卷唐毗陵沙门湛然述大经下以涅槃释义。然无生义散在诸教。名相委悉不过大经。故引四句六句释无生义。不出自他智断能所事理思议不思议。悉无生也。即是因果光扬能显义也。并在第十九经

  • 抑庵文集·王直

    十三卷。《后集》 三十七卷。明王直(1379—1462)撰。王直,字行俭,号抑庵。江西泰和人。永乐二年(1404)进士,授修撰,迁少詹事,兼侍读学士。正统间,拜吏部尚书。天顺初,以老疾乞休。卒谥文端。事迹具《明史》本传。王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