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定三逆方略卷三十八
康熙十七年六月庚午朔,诏责大将军康亲王杰书。上谕议政王等曰:康亲王杰书用兵甚为选愞,自至浙江,安居无事之地;及屡降严旨督趣,始破衢州之贼,进定福建。福建既平,不事预防固守;俾海贼登岸,遂困海澄。况我朝军法赏罚最严且明,无敢苟且轻忽。浙江、福建失机将士,杰书未尝察取供词;优柔庸懦,不能严明赏罚预防海逆,恣令登岸,均属不合!其集议以闻。既而议政王等奏言:杰书罢庸已甚,怠忽军纪;宜并参赞大臣严行处分。但见在出征,俟师旋察议。海澄危急,且令尽力救援。上许之。
敕驻守潮州官兵援海澄、尚之信帅师驻潮州。上谕议政王等曰:福建之兵汛守沿海讫于潮州,势分力弱;而解海澄之急,又属最要。顷平南王尚之信已击败高州逆贼,令其速还会城,即率兵驰赴潮州镇守。其在潮州满兵及靖南王并其所属官兵,令赴将军赖塔、拉哈达所并力剿贼,以援海澄。如尚之信不能亲行,则速遣官兵至潮同总兵官马三奇防守。
癸酉,蠲浙江江山、西安诸处逋赋。上谕户部:浙江江山等十五县及西安等四县、温衢各卫所逼近闽中,首先被陷,百姓困苦。其康熙十六年以前钱粮,概从蠲豁;并令该督、抚多方招徕逃避山谷残黎,各还故土,俾事耕垦。己卯,敕将军莽依图等规定广西。先是,将军巡抚傅宏烈欲进兵南宁以向田州、泗城,后将军莽依图谓竟入南宁非策,宜令将军额楚取平乐、桂林,宏烈取南宁,两路齐举。上谕:向因规定广西,调遣满、汉官兵甚多;今进征田州、泗城,若待他路诸军齐举,必稽时日。苟为不待,则一旅孤军似难有济。平粤事宜,所关巨要,不可忽易;将军莽依图、额楚、傅宏烈及参赞诸臣与总督金光祖等俟克复浔州,俱赴梧州面议宜何路前进、先取何地?相与协志和衷,详加定画。务期有益国家,勿图自便。
甲申,命尚之信遣兵防守宜章。将军穆占奏:伪将军胡国柱致书于郴宜参将陈武亨,武亨不敢发函,羁执贼使自首;讯知桂东、桂阳降将于贤、何兴所贼亦致书,恐彼等为贼所煽惑。上谕:将军穆占所守地方辽阔,而永兴见被贼侵;倘桂东、桂阳降将于贤辈复为贼所煽惑,则疆圉深属可虞。宜章地处最要,若驻兵防守其间,西可以固临武、蓝山、嘉禾,而东至桂东、桂阳降人不致摇动;宜令平南亲王尚之信速调镇守韶州绿旗官兵驰赴宜章固守。参将陈武亨出首逆书,忠诚可嘉!该部议叙以闻。
丁亥,敕谕大将军简亲王喇布、将军穆占共相辑睦。先是,喇布奏:茶陵、攸县、安仁诸处实为江西咽喉,且与贼密迩。将军穆占启臣,谓前所遣援兵尚少,更须增发;如逆贼分路出犯,则大兵之路被贼阻塞,而江省亦甚可虞。且永兴介在茶陵、安仁、郴州、桂阳之间,急宜击却永兴之贼,不当撤兵还郴。请敕穆占先剿灭此贼。穆占因奏曰:自寇侵永兴,臣遣驻防郴州护军统领哈克三、拉赛、前锋统领硕岱等领满洲蒙古、汉军绿旗兵陆续往援,并无撤兵还郴之事。如果撤兵,则署副都统雅秦所岂无臣印信文书!此皆妄奏耳。且简亲王疏云,请敕臣先灭永兴之贼;是简亲王知臣不为皇上尽心而请耶?抑知臣之尽心故不乐而为此奏耶?臣所在剿贼、恢复疆土,皇上亦所洞鉴。但郴州甚要,臣未便轻离;若遣一良将来守郴州诸处,俾臣率兵讨永兴之寇,或进取耒阳必能成功。上谕:将军穆占既言郴州甚要,必难轻离;穆占可驻守郴州,酌调官兵扑剿逆贼。穆占既未撤兵还郴,署副都统雅秦前何所据,竟以撤兵启报大将军简亲王、简亲王何以竟不详察即行具疏?其令简亲王明白回奏。又谕兵部:将军穆占、大将军简亲王总统师旅,受将帅之任;宜求济大事,彼此和衷。若尔各怀嫌隙,恐误疆场;嗣令务相辑陆。尔部即行傅谕。
敕大将军康亲王杰书速援海澄。海澄总兵官黄蓝奏:五月五日夜半,海贼四路攻海澄;官兵力战,众寡不敌,致城外木栅炮台俱陷。贼复从高阜瞰城中,火攻不绝。臣以势迫,请援于将军、总督;恐援兵稍迟,则海澄难保。上谕:总兵官黄蓝死守孤城,忠贞懋着。大将军康亲王其速檄将军赖塔、拉哈达等赴援海澄;密遗书副都统伯穆赫林、总兵官黄蓝等:如有隙可乘,即率满、汉官兵弃城突出,来会漳州大军。
将军穆占陈战守机宜;上从之。穆占奏:郴州等九州岛县幅■〈巾员〉辽阔,设有贼出犯,无兵可遣;因檄驻守广东南雄将军舒恕分兵驰赴郴州。今逆贼逼永兴而军,宜调江西提督赵赖往守攸县。畀和硕额驸华善将军印,即率署前锋统领萨克察巴图鲁满兵、总兵官、赵应奎标兵由安仁进发,断耒阳贼后路,毁其浮桥;如不可毁,则遣赴永兴与副都统雅秦、雅哈喇、额思赫等协同固守。臣尽檄所部还郴州,整兵前来取耒阳,则逆贼自溃。至于都统伊里布何故战没?俟严讯与战官属供词成案以闻。上谕:特授穆占为将军统率大兵由秦入楚自荆州启行以来,凡兵将或携或留及调遣守御事宜,无不如奏允行;即今破贼收疆,亦皆穆占是赖。此等调度,俱如所请。至都统伊里布缘何战没?事关重大;穆占其明白密奏。
大将军贝勒尚善奏,舟师败贼于洞庭。尚善等以满、汉官兵分布战舰,令将军鄂鼐等率之入湖;是月初三日贼逼柳林嘴、君山诸处,我师奋击败之,擒斩千余,并沈贼艘。
己丑,命大将军安亲王岳乐发兵赴大将军简亲王喇布军前援剿。时喇布以贼逼永兴而茶陵、攸县诸处防兵已经调援,守御力弱,请济师。上谕议政王等曰:简亲王喇布自抵江西,未能剿除逆贼、克复疆土,而于失机将士复不严责军状及遣守茶陵、攸县诸处已收复地方又不能镇防,屡以力单奏请益兵。凡所题奏率过其实,此皆喇布庸劣不能效力之故。其俟事平旋师之日,严加议处。大将军安亲王兵见驻守长沙,无论护军甲兵每佐领选一、二人遣赴简亲王军前,且大兵既镇守茶陵、攸县、安仁诸处,则吉安又为内地;吉安署副都统尼满等之兵,亦听简亲王随宜调用。寻复谕兵部:长沙、茶陵、郴州地势及逆贼情形久未知悉,大将军安亲王、将军穆占、大将军简亲王各遣熟识情形、具谙始末奏事传旨不致遗误者一人,驰驿赴京,安亲王仍遣护卫雅图偕来。
壬辰,授将军穆占、大将军简亲王喇布用兵机宜。时逆贼以大队侵永兴,犯我河外营,前锋统领硕岱、护军统领哈克三等御之失利,哈克三战没;贼遂据我河外营,环攻永兴。时简亲王告急于安亲王,令发每佐领兵二、三人来援,安亲王遣夸兰大塔尔拜毕里克率醴陵守兵每佐领一人有半,驰往应援;喇布具疏以闻。上谕兵部:览大将军简亲王等奏,逆贼以大队犯永兴,有必死之形;由我军每佐领一、二人或数百人所在遣防,兵势太分,以致失利。将军穆占、大将军简亲王其速收可援之地所有防兵还之要害,会合群力大创永兴贼锋,期令荡灭。凡摧寇破贼,必审己之力可击则击之;如贼众我寡,即宜调集诸路合为一军,壮其声势,以图攻剿。倘株守新复城池,以一经驻镇、惮于旋师,迟留疑畏,于大事殊无所济。尔部明白移文速传示穆占、简亲王知之。
甲午,调兵援江西。上谕议政王等曰:贼并力犯永兴诸处,江西不无可虞。顷据报副都统雅塔里、提督石调声、总督李之芳等部兵陆续抵福建,见在兵数已不为少;署副都统岳尔多不必赴福建,即率所部兵趋江西吉安。至于陕西满、汉官兵甚众,将军阿密达同大将军公图海自外藩蒙古外余满洲蒙古、汉军无论护军甲士合每佐领调四人,量选大臣官员阿密达率往南昌——仍佩将军印,其原从护军四十人并听随往。总督帅颜保率其标兵亦往南昌,漕运事务令总河靳辅摄理。
命前锋统领萨克察巴图鲁等援郴州、大将军简亲王喇布遣官兵运粮永兴。喇布奏:前锋统领萨克察巴图鲁于本月十三日自安仁率师前赴永兴,贼于是夕渡河,还据故营;恐狡贼疑我虚作声势,用偏师立营,而以大队潜赴郴州。又臣等前得米百石,已令运赴永兴;以道路阻塞,复行撤还。上谕:逆贼如果并力郴州、永与,前锋统领萨克察巴图鲁、护军统领拉赛等共议酌量留兵守城,统率余卒间道驰援。简亲王随所得粮米拨运官兵,相续转运,速达永兴。
乙未,敕将军穆占等剿御郴、永贼寇。穆占奏:前锋统领硕岱、副都统托岱、宜思孝等营垒被冲,河之南岸失陷于贼;退至郴州,而硕岱已赴永兴。俟严取护军统领拉赛口供另行奏闻,硕岱等即宜拘禁。但臣既已深入郴州,兵力甚单;而硕岱复远在永兴,是以未行逮系,统候裁夺。目今贼之大队及有名伪将皆并力郴州,请就近速发满、汉官兵守蓝山、嘉禾、桂阳、永宁诸处。上谕:今逆贼既并力郴、永,将军穆占可尽撤闲地防兵击败犯郴贼寇,保固广东、江西,勿致疏虞。并令大将军安亲王速遣兵赴大将军简亲王军,至日简亲王等大振军威,剿除郴州、永兴之贼;更令广东韶州总兵官尚之瑛遣副将一员率乐昌绿旗兵二千速赴郴州,听穆占随宜调遣。授和硕额驸华善将军印,驰至永兴总统镇守。至于署副都统多诺、参赞军务硕岱等失利,即宜逮系严加处分。但因穆占调大臣官兵所在分防,致兵力单薄,遂尔失机;其误事之罪,穆占及硕岱等俱不可辞;硕岱等各暂留原任立功赎罪。复谕穆占曰:尔勿因永兴两次失利,遂不计大事有裨与否,冒昧妄动;亟宜鼓舞人心、振扬军势,以图克济。果能并力破寇,前罪自当涣释。
敕大将军康亲王杰书等救海澄被困官兵。上谕兵部:海澄官兵所关甚重,非寻常比;急宜奋力救援。其檄趣大将军康亲王、将军赖塔、拉哈达等内外夹攻,务期拔出城内官兵。既而报至,大兵四路攻进,贼以火器拒战;我师退,贼又用炮逼攻海澄。上谕杰书等曰:顷闻海澄援师退,朕心甚为被困官兵忧之。此非寻常事,宜奋力急救使出,切勿稍有疑难。满、汉官军闲散人及厮役有能倡率冲敌、直过潮沟抵于海澄、救出被困官兵者,准克复上等府城例,从优议叙,给以官职。将军以下将士即从前屡有失利退缩之罪,俱从宽宥;不必顾恋城池,但使被困官兵得出,即为克奏肤功也。大将军康亲王、将军赖塔、拉哈达、总督姚启圣、提督石调声等概行晓谕满、汉官兵,务期慰朕忧念。
丙甲,命图上永兴、茶陵诸处及岳州用兵形势。上谕兵部:将军穆占、大将军简亲王所得永兴、茶陵等九州岛县之地我兵立营及贼垒所在,令详悉绘图具奏。岳州水陆驻兵形势并贼所立营,亦令詹事宜昌阿详悉绘图上之。
丁酉,诏慰出征将士。上谕兵部:朕御极以来,孜孜图治,欲使天下治安、庶物丰裕,人民富庶、兵民乐业,共享雍熙。不意逆贼吴三桂背恩级逆,扰乱地方。数年遣发大兵所在征讨,剿抚兼施,次第荡平;止吴逆盘踞一方、尚未授首,以致出征军士披坚执锐、冲冒锋镝,昼夜侦探,盛暑劳顿。且兴师日久,满洲蒙古、汉军兵丁器械朽坏,或有马毙、借贷置办者;或年幼之人原得分给田亩,而经营器械、马匹、厮役,致多方称贷:种种疾苦,深可悯恻!但因逆贼未灭,不得已而用兵;各处官军,其奋勇争先剿除逆贼,底定疆土,速奏肤功。还京之时,其一应借贷,俱着该部代还;诸处调集之兵,俱各还本汛。内外军士,咸令得所。朕之敕旨,昭如日月;将示大信于天下,断不食言。至于从征官兵效绩被伤,犹堪轸恤!勿俟大兵齐到,其未干军律被伤官兵应得银两,速察给其家。尔部即传示内外,俾谕朕恤兵酬劳至意。
臣谨按:兵书有云:用兵之法,必先察吾士众、激吾胜气,乃可以击敌焉。是时因三楚、秦、粤诸路将帅逡巡未进,旷日持久,致出征官兵均被艰苦;而满兵犹感戴我朝养育之恩,专欲为国效力,每各自称贷,以备马匹、器械诸物,辛勤更甚。我皇上洞鉴下情,恐士卒或因劳瘁,志气稍隳;爰特颁谕旨,慰勉各处官军,令其奋勇争先速灭逆贼,还京之时一应借贷俱着该部代还,诸处调集之兵各还本汛,内外军士咸令得所。于是将士皆欢呼感激,勇心奋发,敌忾倍增;未几,即拔岳州、下湖南,而川、粤、黔、滇以次荡定矣。此皆由我皇上深悉兵法,鼓励胜气之所致也。迨疆隅咸奠、天下承平,令诸路官兵各还本汛,量加叙赏;后乃优赐禁旅、偿其积负,命户部动支帑金数百万两并将兵士私债,悉与代还。恩纶始布之日,合城童叟莫不欢声雷动,赞颂圣明:是诚亘古未有之大赉、史册罕见之洪恩也。岂独酬六师之成劳,直以固我国家亿万年无疆之基业。大圣人谟谋深远、规为盛大,洵迥出千古矣。
戊戌,命总督董卫国增兵遣赴吉史。大将军简亲王喇布奏:署副都统尼满启臣,云万安、泰和诸处逆贼不时出没,吉安最为要地,而防兵甚少。臣观吉安、泰和诸处正当广东、赣州水陆之冲,请调可缓之地绿旗官兵赴吉安协守。上谕:顷已调将军阿密达、总漕帅颜保率兵前赴江西;今简亲王既请遣发绿旗官兵,宜令总督董卫国酌量拨遣,驰赴吉安与署副都统尼满等协力固守。至于江西绿旗官兵屡经调赴湖南,见在兵力亦属单弱;董卫国可募有资力精锐兵五千人,以备调遣。
猜你喜欢 1947──中華民國三十六年丁亥·郭廷以 1939──中華民國二十八年己卯·郭廷以 卷三十三·唐·蒋一葵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二百七十五·佚名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三十·佚名 卷之一千三百三十二·佚名 卷九十下·郝经 第四十四卷清乾隆(一)·缪荃孙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七 列传一百九十七·纪昀 钦定石峰堡纪略卷十五·佚名 绎史卷六十六·马骕 列传卷第三十三 高丽史一百二十·郑麟趾 刘伸传·脱脱 提要·彭百川 王健·周诒春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