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华严经普贤观行法门

沙门 法藏 撰

依华严经普贤观行法初明普贤观次明普贤行。

初中有十门第一会相归性门谓观一切法自性皆空分别解了一念行心称理而观摄散入静名止第二依理起行门谓以所观真理非断空故不碍事法宛然显现是故令止不滞寂寂不碍事於事无念起照名观第三理事无碍门谓由性实之理必彻事表而自现不坏於事相虚之事必该真性而自立不翳於理理事混融二而不二是故菩萨於一念中止观双运无碍同观第四理事俱泯门谓由理事交彻形夺两亡则非事非理超然逈绝行心顺此非观非止逈绝无寄经云法离一切观行第五心境融通门谓彼绝理事之无碍境与泯止观之无碍心二而不二冥然一味不二而二心境宛然第六事融相在门谓以多事全依於一理一理带多事而全徧於一事是故菩萨以即止之观於一事中见一切事而心无散动如一事一切亦尔第七诸法相是门谓由诸法皆不异於真理真理复不异於事是故菩萨以不异止之观见一法即一切法而全不动如一一切亦尔第八即入无碍门谓由以一多相入而非一一多相即而非异此二俱由融通一法界是故菩萨以无念之智顿见於此无障碍之法第九帝网重现门谓於一事中所现一切彼一切内复各现一切如是重重不可穷尽如帝释网於一珠中现一切珠影一切珠影中复现珠影重重无尽是故菩萨以普贤眼顿见如此法界圆融自在无有限量第十主伴圆备门谓菩萨以普贤之智顿见於此普贤法界是故凡举一门为主必摄一切为伴如是无尽无尽不可称说思之可见此略说显华严经中菩萨止观广如别记说。

第二明普贤行法初学菩萨行法亦有十门第一先起信心然有三种一自信己身有如来藏性修行可得成佛二信三宝功德殊胜难量离此更无可归依处三信因果决定业报必然是故舍恶修善不离自心第二归依三宝亦有三种一归依徧法界三宝二归依殷重至极不惜身命三远归依尽未来际誓不断绝第三忏悔宿罪亦有三种一启告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菩萨贤圣二对现尊像及众僧等前三殷重心惭愧心自述无始罪障第四发菩提心立大誓愿亦有三种一发直心正念真如法故二深心乐修一切诸善行故三大悲心救拔一切苦众生故第五受菩萨三聚净戒亦有三种一摄律仪戒誓愿断一切恶二摄善法戒誓愿修一切善三摄众生戒救度一切众生故尽未来际而无休息第六修离过行亦有三种一调伏烦恼离贪瞋邪见二止诸不善离杀等十恶道故三於菩萨十重四十八轻戒一一护持不令有犯犯者即当忏悔还使清净第七修善行亦有三种一日日供养三宝身口礼赞意业观察二於万行六度乃至诸波罗蜜一一修学无有厌足三以此善根誓愿回向普共众生趣大菩提第八修忍辱行亦有三种一内生慈心若为愚痴众生背恩侵恼终不瞋之二见瞋过患经云瞋如猛火烧灭一切诸善根故又起一瞋心成百种障碍一切恶中无过此恶三见忍利益经云若能忍者即得名为有力大人持戒苦行所不能及第九救摄众生行亦有三种一救其现苦乃至於死先当救护二更以佛法饶益令当来免三恶道苦三化令修菩萨行要当於我先成最正觉第十修平等行亦有三种一於所救众生平等不拣怨亲不求恩报二不见自他无人无能无所毕竟平等三兴无缘大悲无念大智摄化众生广修万行尽未来际而无休息故。

  华严经普贤观行法门(终)

猜你喜欢
  佛说龙施菩萨本起经·佚名
  法华义记卷第二·法云
  卷第一·佚名
  起信论疏笔削记卷第四·子璇
  父子合集经卷第二·佚名
  三宝感应要略录卷之中·非浊
  卷第十二·李遵勖
  卷二十五·佚名
  大宗地玄文本论 第六卷·马鸣
  卷第六十三·佚名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颂卷中·佚名
  杂阿含经卷第十八·佚名
  地藏菩萨仪轨·佚名
  大乘阿毗达磨集论 第五卷·无著
  石雨禪師法檀卷第四·石雨明方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四十二·方回

    钦定四库全书 瀛奎律髓卷四十二    元 方回 编寄赠类 远而有寄面而有赠有寄赠则有酬答不专取谀取诗律之精而已 五言【二十八首】 答李司户         宋之问 远方来下客輶轩摄使臣弄琴宜在夜倾酒贵逢春

  • 卷二百七十六·佚名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二百七十六卢纶卢纶字允言河中蒲人大历初数举进士不第元载取其文以进补阌乡尉累迁监察御史辄称疾去坐与王缙善久不调建中初为昭应令浑瑊镇河中辟元帅判官累迁检校户

  • 雍熈乐府卷之六·郭勋

    个佳期重㑹早喜遇着神仙聚㑹风光好则●的嵗嵗秋光閗乞巧粉蝶児      走骠骑节遇端阳庆㽔賔万民●畅感吾皇圣夀无强艾如旗蒲似劒灵符浩荡户纳千祥镇妖氛●除福降酔春风文共武御●中武和文金殿上圣明天子重贤臣因

  • 资治通鉴后编卷二十三·徐乾学

    宋纪二十三【起昭阳单阙七月尽阏逢执徐九月凡一年有竒】真宗膺符稽古神功让徳文眀武定章圣元孝皇帝咸平六年秋七月甲辰复并三司盐铁度支户部勾院为一命著作郎直史馆陈尧咨兼判之 己酉契丹供奉官李信来归信言其国中所

  • 卷之八百九十·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六朝通鉴博议卷一·李焘

    (宋)李焘 撰序论臣焘曰博议之作臣敢言之自古帝王之一天下必先为胜天下之具君者胜负之主地势民心兵将事机皆其具也凡欲善其事必先备其具况于制敌国一天下而可亡其具乎圣人初起妖氛未清则借险于地系本于民寄力于兵取谋于

  • 王处存传·欧阳修

    王处存是京兆府万年县人。世代隶属神策军,家住在胜业里,是全国的大富户。他父亲王宗,善于赚钱,奢侈挥霍,有奴仆一千人,凭这起家,多次升官后任检校司空、金吾大将军,兼任兴元节度使。王处存从右军镇使当过检校刑部尚书、定州制

  • 卷三十四·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大金集礼卷三十四岳镇海渎祀仪      杂録祀仪大定四年六月二十一日奏禀近奉勅防五岳四渎等每岁行礼合行讲究谨按尚书舜典望秩于山川汉文帝诏增修山川羣祀以祈丰年武帝祀名山大川唐岳镇海渎以五郊迎

  • 卷二十二·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大清通礼卷二十二嘉礼皇帝大昏之礼制下礼部徧布诸司供备诹纳采大徴奉迎吉日以闻防工部制金册金寳翰林院撰制册文进呈钦定送内阁防镌如仪  【详册后仪】纳采之礼内务府官备文马十【鞍辔具】甲胄十币

  • 八年·佚名

    (癸丑)八年清大正四年春正月1月1日○〈純宗皇帝實錄附錄卷之六〉一日。〈陰曆甲寅十一月十六日〉遣附武官康弼祐,進表裏于德壽宮。○王世子,以電報問候于兩宮。以元朝也。1月4日○四日。臨于熙政堂,王妃同臨,引見宗戚、貴族

  • 第5章·老子

    【原文】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1)。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2)?虚而不屈,动而愈出(3)。多言数穷,不如守中(4)。【题解】这里由“天道”以论“人道”,由“自然”以推论“社会”,在哲学上

  • 往古品第二十四·佚名

    佛告族姓子。乃往过去久远世时。劫数无量不可计会。悬旷极远不可思议。尔时有佛。号离垢光如来至真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号佛世尊,世界曰善离垢。劫名照明。其界清净。地绀琉璃净如明镜。地平

  • 阅回教改造杂志第一期·太虚

    对于利用教徒的武力以卫教的回教,人们向来不敢撄其锋的,而且向来也不知道回教可作学理讨论。顷中国回教改造杂志社新出的改造第一期,有读“欧阳竟无以俗说真之佛法”的书评,第二期又预告著「驳太虚之无神论”的题目。其中

  • 人生佛教(注一)·太虚

    ──三十四年春在汉藏教理院编──人生佛教开题(代序)笫一章 总叙  第一节 人生佛教名辞的提出甲、中国从前……十善文化的人世。(注二)  附录 对于中国佛教革命僧的训词第二节 人生佛教学理的说明(注三)  附录十

  • 卷第二十二·佚名

    舍利弗阿毗昙论卷第二十二姚秦罽宾三藏昙摩耶舍共昙摩崛多等译摄相应分摄品第一之二色苦谛系法几阴界入摄。问何等法。问色苦谛系法。除余法。除何等法。除非色法。除色非苦谛系法。色非苦谛系法几阴界入摄。问何等法

  • 卷第三十六·佚名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卷第三十六三藏法师义净奉 制译第八门第十子摄颂之二内摄颂曰。众集敬大师  闻法生正信自述年衰老  说行雨因缘尔时世尊。告具寿阿难陀曰。我今欲往波吒离邑。阿难陀言。如是世尊。即与

  • 卷第一·宗密

    △敕太原府大崇福寺△沙门 澄观别行疏 圭峰草堂寺沙门 宗密随疏钞 自下明能述人名者即敕太原府等言太原府者即总指其处即三京之北京也地列河东卫之分野即古之并州大崇福寺者曲指别处简非开元龙兴石室等也梵云毗呵

  •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奥斯特洛夫斯基

    苏联作家尼 ·阿 ·奥斯特洛夫 斯 基 ( Николай АлексеевичОстровский,1904—1936)著。中译本由梅益据纽约国际出版社1937年阿历斯·布朗的英译本转译,据苏联国家文学出版社1949年《奥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