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四一 高等法院

十二月四日的下午一点半的时候,我们刚才吃完午饭,公安局第三科科长跑进来,说立刻要送我们到苏州高等法院去。我们突然得到这个“立刻”动身的消息,想打个电话给家属通知一下,免得家人挂念,而且我们里面还有人要叫家属送铺盖来,但是这位科长说不可以,“立刻”就要动身,不能等候了。我们对于这种迅雷不及掩耳的手段都有些气愤,虽则我们都很镇定。沈先生说:“好!走就走!”先去动手整理零物,包卷他的铺盖。这样匆促的把戏,我从来也没有过经验,不免又引起我的奇特的感触,但看见年高德劭的沈先生已在着手卷铺盖,我也就抑制着我的愤懑的情绪,动手归拢零用的东西,包卷我自己的铺盖。在匆匆几分钟的时间里,大家都把行李包卷好了,便打算滚我们的蛋。临行时公安局局长自己也跑到房里来打招呼,说他也是临时才奉到命令,对不起得很,并说他心里也觉得不好过。我们没有什么话说,只谢谢他对于我们的优待。

我们从上海被押解到苏州,不是由火车,用一辆大汽车(好像公共汽车),有十几个“武装同志”和几个侦探一同坐在里面,所以把全车坐得满满的。公安局第三科科长和其他两个职员另坐一辆寻常的汽车在后面跟着。我们的“专车”沿着从上海往苏州的公路走。上车的时候,公安局局长亲自送上车,叫“武装同志”坐到后面去,留出前面的位置让给我们坐。最后他又向我们一一握手,连说“对不起得很”。

我们和上海暂时告别了!车子向前急驶着,由玻窗向四野张望,感到如此大好河山,竟一天天受着侵略国的积极掠夺,而受着惨酷压迫的国家还未能一致对外,这是多么可以痛心的事情!车子行到半路,李公朴先生立起来对同车的“武装同志”演讲国难的严重和我们的全国团结御侮的主张。他讲到激昂时,声泪俱下,“武装同志”们听了都很感动,有些眼眶里还涌上了热泪。随后他们还跟着我们唱《义勇军进行曲》。

下午四点钟到苏州了。汽车不能进城,我们各乘着黄包车,两旁由那些“武装同志”随伴着走。街上和店铺的人们望着莫名其妙,都现着诧异的神情;大概他们看到形势的严重,车子上坐的又不像强盗,所以使他们摸不着头脑。有几个“武装同志”在车旁对我们说:“先生!我不是来押你的,是来保护你的。”走到半路,因为时间不早了,“武装同志”也纷纷乘黄包车成了一条很长的蛇阵,蜿蜒着向前进。到高等法院的时候,已上了灯火。由上海伴送我们来苏的一群人都纷纷来和我们握手告别,尤其是那些“武装同志”们对于我们表示着非常恳挚的同情。

我们六个人同坐在待审室里面等开审。在这里所见的法警的装束,和在上海的有些不同。上海法院的法警装束,和我们寻常所见的警察装束差不多;苏州法警穿的是宽袍大袖的黑外套,头上戴的是一顶黑漆的高顶帽子。沈先生是一位老资格的大律师,法警都认识他,很客气地和他打招呼,泡了茶送进来喝。

一会儿开审了,我们各人先后分别地被审问。所问的内容和在上海所问的大同小异,不过增加了一些。简单说起来,不过包括下面的这几点:(一)停止一切内战;(二)释放一切政治犯;(三)联俄;(四)曾否主张人民阵线?(五)曾否煽动上海日本纱厂罢工风潮?我们的答辩:对于第一点,我们的目的是要全国一致抗日,而且承认中央的领导权,没有推翻政府的意思。关于第二点,也是要集中人材来抗日救国。关于第三点,也是以有利于中国抗日救国为目的,而且同时主张联英美法。关于第四点,我们所主张的是民族阵线,未曾主张人民阵线;前者是以拯救民族危亡为要旨,是要一致来对外的,后者是以阶级为中心的,是含有对内的意味。关于第五点,我们因为日本纱厂里面的中国同胞在罢工后饥寒交迫,捐了一些钱救济救济,并未煽动工潮。

审问之后,由几名法警押着我们乘黄包车到吴县横街高等法院的看守分所。那时已在夜里九点后,街道上的人已很少了,但是有些人看见一群法警在几辆黄包车的左右随着走,仍对着我们发怔。

猜你喜欢
  列传第三十五 李延孙 韦佑 韩雄 陈忻 魏玄·令狐德棻
  列传第四十五 王茂 曹景宗 席阐文 夏侯详 吉士瞻 蔡道恭 杨公则 邓元起 张惠绍 冯道根 康绚 昌义之·李延寿
  卷四百六十八 列传二百五十五·赵尔巽
  卷六十七 漢紀五十九·司马光
  第三十八回 张欣泰败谋罹重辟 王珍国惧祸弑昏君·蔡东藩
  卷之二百二十一·佚名
  卷之一千四百五十七·佚名
  卷四·王明清
  第二卷 道光·缪荃孙
  卷二十二·鄂尔泰
  卷二十八·朱轼
  钦定辽史语解卷一·佚名
  史记集解卷十三·裴骃
  谭襄敏奏议巻一·谭纶
  通制条格卷第四·拜住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姚文献公枢(雪斋集)·顾嗣立

    枢字公茂,号雪斋,营州柳城人。后迁洛阳。少笃于学,自期甚高。宋内翰九嘉识其有王佐略。岁壬辰,杨中书惟中与偕觐元太宗,为燕京行台郎中,未几辞去。岁庚戌,元世祖召居潜邸。中统元年,拜东平宣抚使。明年,召拜太子太师,辞不受,改大

  • 卷十六·陈起

    钦定四库全书 江湖後集卷十六     宋 陈起 撰释圆悟 圆悟闽人 游清源洞 清旦寻幽洞攀跻有同游雾雨藏诸峯万窍响飕飀树杪飞磴悬岩外见客舟藓藤垂翠琰风叶随清流百丈崖班驳千尺木耸修乌啼阳谷晓云淡海城秋莓苔

  • 卷八十一·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八十一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青山集山中吟山中吟白日长碧霄泉暖菖蒲香仙翁劝我采为食登高遂觉足力强登高望逺逺思发春风浩浩天茫茫美人一别隔沧海青鸟寄与双眀珰青鸟东飞亦不返草色

  • 卷五·文洪

    钦定四库全书文氏五家集卷五明 文徴明 撰太史诗集五言律诗春日闲咏时节烧灯近羇穷独卧家余寒春挟纩残困晚煎茶土润先滋草梅晴薄试花新年眠食好随分足生涯故园屋舍小山村终然思故园雨晴秋倚阁月出夜开门好景亦无改逺

  • 卷三百五十二 元豐八年(乙丑,1085)·李焘

      起神宗元豐八年三月甲午盡其日   三月甲午朔,執政詣內東門,入問候。皇太后垂簾,皇太子立簾外。皇太后諭珪等:「皇子精俊好學,已誦論語七卷,略不好弄,止是好學書。自皇帝服藥,手寫佛經二卷祈福。」因出所寫經示珪等,書字

  • 康熙三十八年二月至康熙四十一年十二月·蒋良骐

    康熙三十八年二月初三日癸卯,上南巡阅视河工,是日启行。辛酉,御舟泊张八腊口,尚书马齐、侍郎于成龙、常绶等勘视河工回奏:臣等查勘桑额所奏邵伯镇南金湾、小海场、鲍家庄等处挑浚引河,建造草坝俱无益,应毋庸议。惟虾须沙沟及

  • 西番纪·张瀚

    西番古羌夷属,凡百余种,散处河、湟、洮、岷间。唐贞观中始通中国,宋、元朝贡不绝,间授以官。我明当中国松潘边境,出边二百三十里,为大分水岭,是为江渎之源。北流入陕洮河,南流入甘松岭,穿松潘城,入成都。松潘城之东三十里,为雪阑

  • 卷二·高士奇

    钦定四库全书左传纪事本末卷二詹事府詹事髙士竒撰桓王伐郑隠公三年郑武公庄公为平王卿士王贰于虢郑伯怨王王曰无之故周郑交质王子狐为质于郑郑公子忽为质于周王崩周人将畀虢公政四月郑祭足帅师取温之麦秋又取成周之禾

  • 卷二十九·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世宗宪皇帝上谕内阁卷二十九雍正三年二月上谕二十二道初一日诸王文武大臣官员等奏七曜同躔万年嘉瑞恭请皇上御殿行庆贺礼奉上谕据奏二月二日庚午日月合璧五星联珠为亘古难逢之大瑞请陞殿庆贺等语朕惟皇考

  • 卷四十六·陆宗楷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国子监志卷四十六金石一【臣】等谨案金石之文所以表章功德垂示久逺匪特正经训之譌补史之阙已也矧成均首善典章美备考证宜详我皇上隆礼先师特颁周笵十器陈设殿庭自列圣以来尊师重道丰功伟烈纪实勒成

  • 风俗第四十六·佚名

    风者,气也;俗者,习也。土地水泉,气有缓急,声有高下,谓之风焉;人居此地,习以成性,谓之俗焉。风自厚薄,俗有淳浇,明王之化,当移风使之雅,易俗使之正。是以上之化下,亦为之风焉;民习而行,亦为之俗焉。楚越之风好勇,其俗赴死而不顾,郑卫之风

  • 卷四·崔子方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经解卷四     宋 崔子方 撰闵公元年春王正月闵之不即位知子般之弑也齐人救邢夏六月辛酉葬我君庄公秋八月公及齐侯盟于落姑季子来归此公子友而曰季子贤之也曰来归喜之之辞也以见鲁人之情有望于

  • 卷八·熊节

    钦定四库全书性理羣书句解卷八宋 熊 节 撰熊刚大 注说【说者解说其义】养心亭说【此篇言养心在於寡慾寡而又寡以至於无则圣人地位】濓溪先生孟子曰【孟轲氏云】养心莫善於寡欲【欲者人所不能无但保养此心莫尽善於

  • 庄公·庄公二十六年·左丘明

    【经】二十有六年春,公伐戎。夏,公至自伐戎。曹杀其大夫。秋,公会宋人、齐人,伐徐。冬十有二月癸亥,朔,日有食之。【传】二十六年春,晋士蒍为大司空。夏,士蒍城绛,以深其宫。秋,虢人侵晋。冬,虢人又侵晋。 译文 二十六年春季,晋国

  • 法华文句记卷第三·湛然

    教菩萨法明因人所依。此去仍带异名以释。故加之以处。处为能生之一法。一法秖是究竟相。故云谛理。谛理乃与法华不殊。故灯明佛叹法华经。亦云教菩萨法佛所护念。故得引下普令等文。以之为证。证义处也。所以经名在序

  • 嘉泰普灯录总目录卷中·雷庵正受

    嘉泰普灯录总目录卷中 十一之卷 南岳第十四世(临济十世杨岐三世)  五祖法演禅师法嗣十八人(十二人见录) 舒州太平佛鉴慧懃禅师 东京天宁佛果圆悟克勤禅师 舒州龙门佛眼清远禅师 潭州开福道宁禅师 嘉州九顶清

  • 康平县乡土志·佚名

    地方志书。约为清光绪三十四年 (1908) 由李绍纲、徐芳修纂。此志依清末部颁乡土志例目。一册不分卷。绍纲,时任县劝所总董;徐芳,县巡警总局董事。按清末固定目录程式填报成书。约四千五百字。记事止于光绪三十四年(19

  • 武编·唐顺之

    兵书。又题《唐荆川纂编武编》。明代唐顺之编。全书共10卷,成书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首刊于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有明刊本、清刊本、清抄本存世。该书内容丰富,分作12大部分、296项(版本不同所列项数不等),皆论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