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张行成传

张行成别名德立,定州义丰人。年轻时把刘炫当作老师敬重,刘炫对门客说“:张行成仪态气质稳重正直,是将相人才。”隋炀帝大业末年,被举荐为秀才,任谒者台散从员外郎。后来任王世充的度支尚书。王世充失败后,张行成凭着隋朝的资历被委任为谷熟县尉。他家境贫寒,代替掌管计簿的官吏留在京城,参加朝廷殿试中乙科进士,改任陈仓县尉。

高祖李渊对吏部侍郎张锐说“:如今候选官吏中难道没有才干特别通达高深的?

我要重用他。”张锐介绍了张行成,调任富平县主簿,获得有才的名声。召回朝廷任殿中侍御史,揭发弹劾官吏的过失刚直不屈。太宗李世民认为他有才干,对房玄龄说“:从古到今使用人才不曾不靠别人介绍,像张行成,我自己推荐他,不必事先介绍。”

有一次陪同太宗宴饮,太宗谈论山东人和关中人,言语之间对他们各有褒贬。张行成说“:国君把天下当作自己的家庭,不应在东边西边之间划分界线,您今天是向天下臣民表明了心胸狭窄。”太宗说好,赐给他名马一匹、钱十万、衣服一套。从此有了重大政务,让他参与商议。连续升任为给事中。太宗有一次对朝臣们讲“:我当国君,兼做将相的工作,岂不是抢了您诸位的声誉?虞舜、夏禹、商汤、周武王得到了后稷、殷契、伊尹、吕尚就四海稳定,汉高祖有了萧何、曹参、韩信、彭越就天下太平,我是帝王将相的事都包下来了。”张行成退朝,呈递奏疏说“:隋朝无道,天下群情激愤,陛下治理乱世恢复安定,把百姓从苦难之中拯救出来,哪里是周朝、汉朝的君主臣子能相提并论的。虽是这样,但大德含而不露,气概广大开阔。陛下身边的文武官员实在是没有将相的才能,哪里用得着在广庭大众之中跟他们比较高低,损害大国君主的尊严,和臣子争功劳呢?”太宗赞许采纳了他的意见。张行成改任刑部侍郎、太子少詹事。

太宗亲征高丽时,太子驻守定州代为处理国政,对张行成说:“我这是护送您衣锦还乡啊!”命令主管官吏到他祖先的墓地上祭奠。张行成向太子介绍了学识品行闻名的同乡魏唐卿、崔宝权、马龙驹、张君吉力,太子召见了他们,因为他们年事已高,不能担任公务,给予了丰厚的赏赐后让他们走了。太子派张行成到太宗的行营拜望,太宗见了高兴得不得了,赏赐慰劳特别优厚。回来之后任河南巡察大使,符合太宗旨意,升为检校尚书左丞。这年,太宗巡视灵州,诏令皇太子陪同。张行成劝谏说“:皇太子应该留守京城代为处理朝政,督率百官每天决断各种政务,既把京城看得重要,还向天下显示大德。”太宗认为这是忠言。张行成升任侍中、兼任刑部尚书。

高宗李治登上帝位,封张行成为北平县公,主持编撰本朝历史。当时晋州地震不停,高宗询问这事的征兆,张行成回答说:“天,是阳,君主的象征;地,是阴,臣子的象征。君主应当像天体一样运行,臣子应当像大地一样静止。现在应当静止的反而运动,恐怕有人通过宫廷宠信的女子请求嘱托来左右朝政,大臣秘密图谋不轨。还有各亲王、公主参见侍候问安,有人会窥测可乘之机,应当明确设置防范措施。再说晋州,是陛下原来的封地,应当不让空着发生变故,希望深思熟虑,在还没有出现苗头之前就进行杜绝。”高宗认为是这样,诏令五品以上官员尽情评论朝政得失。不久授予他尚书左仆射、太子少傅官衔。永徽四年(653),从三月到五月一直不下雨,张行成害怕了,以年老为理由请求退休,高宗行文答复说:“古人上书要求免官,违背自责的本意。这是由于我德行太少,不是您的罪过。”还赐给他宫女、黄金器物,叫他不要再提辞职的话。张行成坚决请求退休,高宗说:“您是我的老臣,怎么能撇下我就走呢?”泪水直流。张行成惊慌恐惧,不得已又主持政务。没有多久,死在尚书省的官署里,享年六十七岁。高宗诏令九品以上官员登门哀悼。

入殓时,三次派遣使者赏赐宫中衣服,宫中女官尚宫守在他家里督理丧事。追认为开府仪同三司、并州都督,用一只羊的少牢规格举行祭奠,谥号为“定”。弘道元年(683),朝廷诏令在高宗祠庙里设置张行成的灵位享受祭祀。

他有两个同族侄儿:张易之、张昌宗。

猜你喜欢
  列传第五十三 隐逸·沈约
  卷一百九·列传第六·柯劭忞
  卷三百二十四 列传一百十一·赵尔巽
  卷一百八十八 表二十八·赵尔巽
  卷一百九十九 嘉祐八年(癸卯,1063)·李焘
  ●卷十二·邵博
  第三回 盗贼如蝟聚众抗官 父子聚麀因奸谋逆·蔡东藩
  大明英宗睿皇帝宝训卷之三·李贤
  ●同异录卷下论述下·陆深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一百九十六·佚名
  ●皇朝通典卷二十一·佚名
  卷二十二上·雍正
  仪制一○·徐松
  奏谳书四·佚名
  二十四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三百四十七·列传第一百六·脱脱

        孙鼛 吴时 李昭玘 吴师礼 王汉之黄廉 朱服 张舜民盛陶 章衡 颜复 孙升 韩川 龚鼎臣 郑穆 席旦 乔执中   孙鼛,字叔静,钱塘人。父直官,徙扬之江都。鼛年十五,游太学,苏洵、滕甫称之。用父任,调武平尉,捕获名

  • 卷一百九十六 表三十六·赵尔巽

      ◎部院大臣年表十   表略

  • 至德第八·陆贾

    夫欲富国强威,辟地服远者,必得之于民;欲建功兴誉,垂名烈,流荣华者,必取之于身。故据万乘之国,持百姓之命,苞山泽之饶,主士众之力,而功不存乎身,名不显于世者,乃统理之非也。天地之性,万物之类,怀德者众归之,恃刑者民畏之,归之则充其侧

  • ◎七十六号的刽子手夏仲明·佚名

    上海人都知道“七十六号”里的狠手,除了李士群之外,要算吴世保、张国震、夏仲明了,尤其夏仲明,作恶时间最久。他是“七十六号”开山祖,一直到曰本人投降,伪==倒台,他还在无法无天的和地下工作同志们作对

  • 八○七 安徽巡抚农起奏遵旨查办违碍剧本情形折·佚名

    八○七 安徽巡抚农起奏遵旨查办违碍剧本情形折乾隆四十六年九月二十八日安徽巡抚臣农起跪奏,为遵旨查办违碍剧本,恭折奏覆事。乾隆四十五年十二月二十二日承准大学士 公阿桂、尚书 额驸 公福隆安字寄内开,乾隆四十五年

  • 卢渊传·魏收

    卢渊,字伯源,小名陽乌。性情温雅寡欲,有祖父的风范,笃志学业,家门和睦。袭爵为侯,拜为主客令,典属国。迁任秘书令、始平王师。后按例降爵为伯。任给事黄门侍郎,迁任兼散骑常侍、秘书监、本州大中正。当时,高祖将立冯后,准备召集

  • 沈繻传·张廷玉

    沈..,字铭镇,乌程人。他的父亲沈节甫,字以安。嘉靖三十八年(1559)的进士。授职为礼部仪制主事,历任祠祭郎中。诏令在禁宫建祠,让道士在里边祭祀祈福,沈节甫坚持不赞同。尚书高拱对他非常恼恨,于是他称病归乡。后起用为光禄寺

  • 五·钱穆

    现在我们再说,汉、唐诸代,建下了平等社会和统一政治的大规模,那时候的社会政治,比较先秦是很有进步了。政治清明,社会公道,国家富强,人生康乐。在这种环境下,一般人又将想些什么呢?出世的宗教追求,打不进他们的心坎。这时候,中国

  • 卷二百十八下·雍正

    <史部,诏令奏议类,诏令之属,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二百十八下 朱批黄廷桂奏摺 雍正七年正月初八日四川提督【臣】黄廷桂谨 奏为分剿逆蛮仰仗 天威擒获贼首恭报大捷事窃【臣】於雍正六年十一月

  • 第五节 钱 币(下)·吕思勉

    隋、唐、五代之世,铜钱阙乏,所恃以济其穷者,实为布帛。《唐律疏议》以绢匹不充四十尺,布端不满五十尺,幅阔不充一尺八寸为短狭,已见第二节。《新书·百官志·织染署》云:“掌供冠冕组绶及织纴色染锦罗纱縠绫绢布,皆广尺有八

  • 林鉴诚·周诒春

    林鉴诚 年二十七岁。生于天津。父雨亭。任上海人寿保险公司总理。已婚。初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任该校英文教员。宣统三年。自费游美。入勿吉尼亚大学。习土木工程。民国元年。入康奈尔大学。民国二年。复入勿吉尼

  • 十三年·佚名

    壬子春正月1月1日○戊申朔,正言任相元啓曰:「蔭官之爲州府,苟非歷試有效,廉能素著者,不可濫授也。淮陽府使權世經,始自郞官,直除郡守,別無治聲,移拜名府,彼善治褒賞之人,將何以待之?密陽府使任允錫,性本纖汚,文筆俱短,超授雄府,物情大

  • 春秋宗旨·王樵

    欽定四庫全書春秋宗旨明 王樵 輯孔子曰天下有道則禮樂征伐自天子出天下無道則禮樂征伐自諸侯出自諸侯出蓋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執國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則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則庶人不議【此章通

  • 卷五十七·沈廷芳

    钦定四库全书十三经注疏正字卷五十七山东按察使沈廷芳撰缁衣第三十三○音义刘瓛【误刘献】子言之节疏为上易事也者【监本也字脱毛本误】万国作孚【国经作】疏好贤如缁衣○郑桓公武公父子并为周司徒【桓武字误倒】恶

  • 诗传诗说驳义卷三·毛奇龄

    翰林院检讨毛奇龄撰齐【八条】营诗传齐俗习于田赋营诗说同按诗本作还汉书地理志云临淄名营丘故齐诗曰子之营兮遭我虖嶩之间兮顔师古谓毛诗作还齐诗作营故此亦以还为营但子贡说诗不知所主申培鲁诗宗又袭齐诗何也或曰营

  • 卷五百九·佚名

    △第三分陀罗尼品第十三之二尔时舍利子白佛言:世尊,佛涅槃已後时後分後五百岁法欲灭时。於东北方当有几许安住大乘善男子等。得闻般若波罗蜜多。深心信乐复能书写受持读诵修习思惟为他演说。佛告舍利子,我涅槃已後时後分

  •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四十七·澄观

    兜率宫中偈赞品第二十四疏。文中幢者略有五义者。刊定有七。今略其二。言一高出二建立者下。施幢旛中皆有其文。一高出者亦云高显。显即显现亦出义也。下经云愿一切众生建高显幢。然智慧灯普照世间。二建立者下。经云

  • 却温黄神咒经·佚名

    闻如是一时佛游王舍城竹林精舍与四部弟子大众俱会为说经法尔时维耶离国属疫气猛盛赫赫犹如炽火死亡无数无所归趣无方救疗于是阿难长跪合掌白佛言彼阿耶离国遭温气疫毒唯愿世尊说诸圣术却彼毒气令得安稳离众苦患佛告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