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五百八十七

万历四十七年十月庚戌朔孟冬享 太庙遣候陈良弼恭代

○颁赐辅臣中历十本民历一百本

○先是房山县人陈槐于万寿圣节向午门前声冤据称 东宫才人今薨逝王氏乃其次女先年被王昇等朦胧妄认未经辩明至是复因颁历于文华门声冤辅臣方从哲以闻乞勘真伪不报

○大学士方从哲奏宝历重颁人心望治乞请用人行政留中

○敕贵州道御史杨春茂巡按云南

○户科给事中李奇珍题边饷取足于京运非 祖制也 太祖高皇帝尝曰吾养兵百万当不费百姓粒米盖 祖制屯军三分守城七分屯种每五十亩徵子粒上仓以正粮十二石自给余粮六石分给守城一军之田足以瞻一军之用自屯粮不足加以民运民运不足加以盐粮盐粮不足加以京运弘治时京运止四十三万嘉靖初始增至五十九万又自庚戌至末年渐增至二百五十一万 皇上初年亦止三百十万今溢至四百万民运三百二十万不与也先是太仓老库银积至八百余万冏寺马价银积至九百余万故可为东那西凑之计今内帑若扫矣去岁辽左用兵九万费饷亦不下五百万兹兵部召募且倍之岂五百万可济哉虽有加派搜括捐助留税等银涓滴之润不能当闾尾之洩也且不独辽也大同一镇京运逋者百五十万民运逋者亦几五十万款局虽终善后无策举一镇而他镇可知窃谓欲救燃眉非立发五百万不可然此亦但可为卒岁计若局未易结拏不能继尚须接济之术也欲图接济莫如营田且营田有十利焉地无遗力人有余粟和杂易而军实饶利一西北之利足供西北之用而千里之挽粟可减东南之民困亦苏利二改折之议行则脚价耗米之省岁可以百万计利三南方富民兢挟壮丁以来京师不为孤注利四游食游手之徒尽缘南亩而盗贼希利五比闾什伍人为战家为守干城在野而胡马不敢南嘶利六抛荒积逋者承佃有人而里甲无包赔之累利七丁重差繁者得籍贴役而蒙宽减之条利八召募新兵事平之日有愿留力穑者听而新饷不致坐糜利九岁入之米渐多则出帑之数渐寡府库充而永无加派之扰利十臣但忧行之迟而无救于急断无有行之久而无禆于事伏乞 皇上先发帑金以济目前次议营田以图经久留中

○辛亥 孝洁肃皇后忌辰遣官祭 永陵

○贵州道御史萧毅中言自古无三十年不 郊不庙不朝之 天子启事十不得一急务概从停阁精神不贯内外不通天下柰何而不乱也今事急矣安所得救时之相向日会推内除已点二臣尚有会推外遗及未推之礼卿为舆论所共借者不与枚卜公议谓何他若户兵台省诸臣宜各捐私心速更前辙不报

○云南道御史张新诏奏辽左事势可虞时政痿痹更甚恳乞亟复御朝召对之尝以图锐意励精之治不报

○壬子巡抚大同文球辞总督新命不允

○奴酋谋犯海州断我粮道巡抚辽东周永春奏添兵马分防宽叆岫岩金复等处以防海运以壮声援章下兵部

○癸丑 中宫千秋令节免百官朝贺

○免命妇朝贺

○巡抚宣府右佥都御史张经世言九边大坏皆缘贪将侵削军粮以致营伍日趋单弱乞严惩贪之诛以伸国法章下兵部

○甲寅唐王捐禄三千五百两韩王一千两华阳王三千两崇王二千两各助饷

○户部奏辽势甚危辽饷甚急臣计甚穷谨再合词三恳速发帑金以救万分迫切不报

○吏科右给事中姚宗文奏顷臣奉 明旨阅视各边兵部议在两存令臣关内查阅乃近日建议者多以出关为是臣不言出关则迹涉畏避而冒昧出关又明为背旨于今恭领敕书即驰至山海关听兵部相机斟酌具题以为进止至于兵马钱粮器械应自何年阅起何年为止查阅兵马之法与其逐名查点不如三等挑选以防窜溷以便后日稽查他如宣谕朝鲜优恤北关及联属西虏并属要著章下兵部覆议 上是其言命姚宗文作速出关与经抚诸臣相机行事北关既陷其酋长子姓部落何在著于西虏处查访明确以凭优恤

○乙卯荆王捐禄二千两助饷

○丙辰予原任刑部右侍郎吕坤祭一坛命有司营葬坤河南宁陵人万历二年进士授知县擢吏部主事稽勋郎中历参政布政右佥都御史晋刑部右侍郎卒于家礼部覆称明新正学天日精忠著作唤醒群蒙典刑光昭先觉宜加优恤如例从之

○丁巳命五城煮粥济贫

○戊午巡抚辽东周永春言镇江为朝鲜入贡必繇之路又登莱之咽喉而金复四卫之门户也镇江一失朝鲜必亡海道必绝乞敕下兵部议添兵将以固东藩 上命兵部作速议覆

○翰林院简讨王祚远乞假许之

 ○庚申南京国子监学录乔拱璧言国势日危 圣聪日蔽乞逮李维翰李如桢并奸珰卢受以清乱本不报

○辛酉巡按狭西傅振商查搜苑马寺银三千七百两以助边饷章下户部

○壬戌巡抚大同右副都御史文球奏穷边宗禄匮乏章下户部

○癸亥大学士方从哲题昨文书官两次口传 圣体未安文书方在查简待简出发行令臣在阁候旨臣窃窥 圣意惟恐臣再诣宫门致有烦渎然臣之屡次叩阍至三十余<锍-釒>不过以下阁臣之命发庶吉士之卷允冢卿考满及都察院署印之本数事为请耳乃屡传简发毕竟一事未行终日候旨毕竟一旨未下况前项本章已经票拟见在御前何俟再简何难允行而徒日延一日耶臣惟有亲负斧锁号哭宫门以听诛戮而已不报

○四川道御史姚祚端言南京礼科给事中宴文辉制行贪秽久玷清华列赃迹一十五款以闻不报

○甲子云南道御史王尊德言辽左外寇将逼都城内患可虞恳释累臣刘光复以备效用留中

○乙丑肃世祖识鋐请给谥号章下礼部

○丙寅阅视边务吏科给事中姚宗文奏微臣奉使在途兵事忧危满目自通州以及山海任干戈者兵皆露处司搬运者人无息肩非啼饥号寒则典衣卖剑肘腋之变大可寒心乞速发内帑以济枵腹议建营房以免野栖不报

○礼科给事中亓诗教兵科给事薛凤翔御史彭际遇王尊德周师旦等以发帑用人二事交章以请不报

○丁卯 诚孝昭皇后忌辰遣官祭 献陵

○戊辰西番楚癿等二十四名入贡来朝各赐宴赏彩币等物有差

○己巳兵部黄嘉善覆山东抚按王在晋陈王庭等前<锍-釒>称奴酋广布奸细谋绝运道登莱等处兵将空虚急应查照添设而吃紧在复昔日之兵处应添之饷后<锍-釒>称登莱为全齐咽喉运道为辽左命脉登莱疏虞则金盖粮虗全辽难守而吃紧又在议陆运以济海运各一节为照昔年倭犯朝鲜登莱一带议增兵将今日奴氛之恶什伯倭寇而况海运刍饷所关距旅顺止一衣带之隔查自倭警撤防兵渐汰革复以缓辽频调单弱几空抚按二臣先后<锍-釒>请诚非过计臣部详加酌议如登州副总兵营莱州参将营青州守备营俱系沿海要地设守备一员增兵数百名以联络声势临清守备改作参将以防获漕运原兵添足二千巡抚标下营兵亦应补足原数其济宁滨州与文登即墨俱原设有兵将不必再议内有抽调者照数补足至于旅顺距东莱甚近且系运道咽喉除见在水兵外应将前议调浙兵三千共添足五千名再益陆兵五千名共一万名总设大将一员统领操练防获海运并为金盖等处声援其前项应增之兵需之他所不如取之本地臣谓宜将先题州县民兵约四千后差官招募青登莱兵五千尽留本省就近防御人情地利似为妥便俱听抚按二臣酌量派发如有不足另议召补总之于原额填实于新增足数亦足以壮敌忾而振军声矣仍令广造坚厚战船使水兵游巡往来会哨西可以保障登莱东可以接应辽沈则濒海一带皆可恃以无虞差出司官只以事竣开召发之数报命可也其中合用兵饷造船钱粮及议添陆运接济海运等项听户部议覆事急时迫臣等一面具题候旨一面移文该省抚按二臣先行料理其添改将领另行推用 上是其议

○庚午吏科署科事给事中张延登河南道掌道事监察御史房壮丽等言馆选未奉明纶有妨大选先是六月八月两选已误今届大选之期仅三日耳倘 明旨复迟将此选又误合无将未取中考卷会同原考官折录姓名移送吏部于廿五日铨授官职庶作养人材之中不废除吏之典至于取中进呈诸卷亦宜速赐简发庶政体以平大典以光此亦权宜之一法也不报

○辛未礼部左侍郎何宗彦再<锍-釒>引疾乞休 上优旨慰留之

○壬申降补原任山东按察使薛国用为辽东金复道兵备参政

○癸酉大学士方从哲题顷臣以庶吉士考选未下恐误进士选期不得以已请先拆落卷将不取姓名开送吏部听其取选昨该文书官口传 圣谕将阁所贮落卷折开查明送部照序铨选在内者俟简出发行钦此臣已会同吏礼詹翰各官将封贮落卷尽数拆开移送该部讫其正副卷见在御前者仍望速赐简发谨题

○甲戌阅视吏科给事中姚宗文题东协参将宋镇虏以修边冒饷二千六百余两保定营都班都司李逢恩冒饷二千余两乞敕下抚按提究严追以杜侵冒从之

○乙亥吏部尚书赵焕引疾乞休不允  ○丙子周藩各郡王及宗正等捐禄三千两助饷

○丁丑大同游击焦垣领兵八百名援辽至怀安城夜哗城几不测初垣以纨绔子统兵沿途淫虐兵心已角□羊至是复用醉刑众兵兵随变欲刃垣垣乘夜缒城以遁众兵介马控弦遍城大索声言有匿垣者同罪城中变起仓卒汹汹不自保时该城守备张承宪以迎抚臣公出闻变飞驰疾入兵有弯弓以胁之者承宪叱之单骑行乱军中晓以祸福哗始定适会抚臣张经世至具奏报闻

○戊寅楚王捐禄三千两助饷

○己卯大学士方从哲奏顷御史张新诏论臣近日<锍-釒>揭不过委罪 君父诳言欺人又谓 祖宗二百五十年之金瓯皇上四十七年培养无辜之士庶一旦为臣所误致令靡卜死所是臣不惟得罪于 皇上又且得罪于 祖宗伏望严加禠革以为辅臣误国之戒仍乞早用新臣以重政本不报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五百八十七

猜你喜欢
  帝纪第二 太祖纪·魏收
  志第四 礼仪四·刘昫
  卷第二百八十九·胡三省
  读礼通考卷八十六·徐乾学
  秦并六国平话卷上·佚名
  绎史卷四·马骕
  列传卷第十九 高丽史一百六·郑麟趾
   第二十四章 二度迫害·林语堂
  八四 上坟船里·周作人
  十六、我的拜年·包天笑
  江悦之传·魏收
  韩褒传·令狐德棻
  阎宝传·薛居正
  乐四·徐松
  史凤宝女士·周诒春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六百一十三·彭定求

        卷613_1 【过云居院玄福上人旧居】皮日休   重到云居独悄然,隔窗窥影尚疑禅。不逢野老来听法,   犹见邻僧为引泉。龛上已生新石耳,壁间空带旧茶烟。   南宗弟子时时到,泣把山花奠几筵。   卷613_2 【陪

  • 论用事第二十一·王骥德

      曲之佳处,不在用事,亦不在不用事。好用事,失之堆积;无事可用,失之枯寂。要在多读书,多识故实,引得的确,用得恰好,明事暗使,隐事显使,务使唱去人人都晓,不须解说。又有一等事,用在句中,令人不觉,如禅家所谓撮盐水中,饮水乃知咸味,方

  • 伊川击壤集卷之二·邵雍

    秋日饮郑州宋园示管城簿周正叔二都相去四百里,中有名园属宋家。古木参天罗剑戟,长藤垂地走龙蛇。我来游日逢秋杪,君为开筵对晚花。饮散竹轩微雨后,凌晨归路起栖鸦。重阳日再到共城百源故居故国逢佳节,登

  • 卷四十八·陆游

    钦定四库全书 劎南诗稾卷四十八 宋 陆游 撰 纵笔 莫笑畸翁廹耄期从来不许俗人知系船惯听巴东雨画策曾从渭北师袖劒客同楼上醉烂柯人看洞中棊如今更欲沧溟去鲸浪浮天信所之 又 常笑相如赋上林肯为子政铸黄金心光自

  • 卷十三·许及之

    钦定四库全书 涉斋集卷十三      宋 许纶 撰五言排律 代上皇太子夀二十韵 阖辟乾坤迥胚腪历数长较论今鲜俪诣絶古非常八袠尊尧典千龄格舜裳孙枝绵奕叶国本系元良南极昭穹覆东储应夀昌九秋开令节五日届重阳照

  • 黄裳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黄裳(1044-1130)字冕仲,号演山,延平(今福建南平)人。元丰五年(1082)举进士第一。政和中知福州。官至端明殿学士,礼部尚书。喜道家玄秘之书,自称紫玄翁。建炎四年卒,年八十七。《宋史翼》有传。著有《演山集》六十卷。词

  • 卢纶诗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卢纶( 748—800?),字允言,河中蒲(今山西永济县)人。大历初,屡考进士不中,后得宰相元载的赏识,得补阌乡(在今河南省)尉。后又在河中任帅府判官,官至检校户部郎中。 他是“大历十才子”之一,诗多送别酬答之作,也写过一些气势

  • 卷七十四·志第五十·职官三·张廷玉

        ◎职官三   ○太常寺附提督四夷馆 光禄寺 太仆寺 鸿胪寺 尚宝司 六科中书舍人 行人司 钦天监 太医院 上林苑监 五城兵马司 顺天府附宛平大兴二县 武学 僧道录司 教坊司 宦官 女官   太常寺。卿一

  • 卷之四百九十三·佚名

    光绪二十八年。壬寅。春正月。壬戌朔。上诣奉先殿堂子行礼。内起居注  ○遣官祭太庙后殿。  ○率王以下文武大臣。诣皇极殿庆贺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礼成。御太和殿受朝贺。  ○诣大高殿

  • 第九章 接受改造 七 “世界上的光辉”·溥仪

    从一九五六年下半年起,经常有些外国记者和客人来访问我,还有些外国人写信给我,向我要照片。一九五七年二月,我接到从法国斯梯林一温德尔寄来的一封信,请求我在照片上签字,信里除了附来几张我过去的照片外,还有一篇不知要做

  • 杜佑传·欧阳修

    杜佑字君卿,京兆万年县人。父亲杜希望,讲信用,一诺千金,他交往的人都是当世英才豪杰。任安陵县令,都督宋庆礼上表章向皇帝报告他的优异政绩。犯了小错丢了官。开元年间,交河公主嫁给突骑施,朝廷任命希望为和亲使者。信安郡王

  • 卷第廿一·佚名

    續日本紀卷第廿一〈起天平寶字二年八月、盡十二月。〉右大臣從二位兼行皇太子傅中衛大將臣藤原朝臣繼繩等奉勅撰」廢帝廢帝。諱大炊王。天渟中原瀛眞人天皇之孫。一品舍人親王之第七子也。母當麻氏。名曰山背。上総守

  • (二十二)朱子论象山·钱穆

    以上略述朱子论格物,亦可谓乃是朱子言心学工夫之画龙点睛,最后结穴之所在。此下当略述朱子与象山两人之意见相异。后人言朱陆异同,率谓朱子乃理学,象山乃心学,其说之误,已辨在前。其实两人异见,亦正在心学上。言朱陆异同,必首

  • 覆余乃仁居士电·太虚

    余乃仁居士台鉴:电悉,发起救国僧军事,甚佩!虚适旅行他处,致稽覆为歉!用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之大无畏精神,作民皆救国家、僧亦救国家之真有力行动,此其时矣。但以“佛教救国军”或“僧伽救国军”为善。如何组织,如何出发,当在伟筹

  • 十住经卷第二·佚名

    后秦三藏鸠摩罗什译  明地第三  诸菩萨闻是  不可思议行  心皆大欢喜  恭敬无有量  即时虚空中  雨众名华香  如云而垂下  供养金刚藏  咸赞言善哉  善哉金刚藏  善说诸大人  护持净戒行 

  • 中阴经卷上·佚名

    后秦凉州沙门竺佛念译  如来五弘誓入中阴教化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迦毗罗婆兜双树北四十九步耶维处。八日夜半明星出时。尔时如来忽然离碎身舍利。如诸佛五弘誓法。当生之时天地六反震动。十方诸佛皆来扶助

  • 西西弗的神话·加缪

    副书名是《论荒谬》。法国加缪著。是一部哲学文论,1943年出版。是加缪所著的惟一涉及哲学理论的书。由“荒谬的推论”、“荒谬的人”、“荒谬的创造”三部分组成。较系统地论述了荒谬和对荒谬的态度;荒谬的人的典型,

  • 五家宗旨纂要·别庵性统

    凡三卷。又作三山来禅师五家宗旨纂要。清代三山灯来撰,性统编。康熙四十二年(1703)刊行。收于卍续藏第一一四册。全书论述禅宗五家特殊之宗风及重要法门,然重点在临济宗与曹洞宗上。并附录三身四智说及八识拈评。所述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