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绎史卷十七

灵壁县知县马骕撰

武丁中兴

史记帝小辛崩弟小乙立是为帝小乙【纪年小乙名敛十年陟○前编二十八祀】 帝小乙崩子帝武丁立【纪年武丁名昭元年丁未命卿士甘盘】帝武丁即位思复兴殷而未得其佐三年不言政事决定于冢宰以观国风武丁夜梦得圣人名曰说以梦所见视羣臣百吏皆非也于是乃使百工营求之野得说于傅险中是时说为胥靡筑于傅险见于武丁武丁曰是也得而与之语果圣人举以为相殷国大治故遂以傅险姓之号曰傅说【水经注沙涧水北虞山南经傅岩傅说隠室前俗名圣人窟 荀子傅说之状身如植鳍韩非子传说转鬻】

帝王世纪髙宗梦天赐贤人胥靡之衣蒙而来曰我徒也姓傅名说武丁寤而推之曰傅者相也说者欢说也天下岂有傅我而说民者哉乃使百工写其形像求诸天下果见筑者胥靡衣褐带索执役于虞虢之间傅岩之野名说以其得之傅岩谓之傅说【墨子傅说居北海之洲圜土之上衣褐带索庸筑于傅岩之城武丁得而举之立为三公拾遗记傅说赁为赭衣者舂于深岩以自给梦乗云绕日而行筮得利建侯之卦岁余汤以玉帛聘为阿衡也○此舛误伊尹之事何无稽之甚】

书王宅忧亮阴三祀既免丧其惟弗言羣臣咸谏于王曰呜呼知之曰明哲明哲实作则天子惟君万邦百官承式王言惟作命不言臣下罔攸禀令王庸作书以诰曰以台正于四方台恐徳弗类兹故弗言恭默思道梦帝赉予良弼其代予言乃审厥象俾以形旁求于天下说筑傅岩之野惟肖爰立作相王置诸其左右命之曰朝夕纳诲以辅台徳若金用汝作砺若济巨川用汝作舟楫若岁大旱用汝作霖雨啓乃心沃朕心若药弗瞑厥疾弗瘳若跣弗视地厥足用伤惟暨乃僚罔不同心以匡乃辟俾率先王迪我髙后以康兆民呜呼钦予时命其惟有终说复于王曰惟木从绳则正后从谏则圣后克圣臣不命其承畴敢不祗若王之休命 惟说命总百官乃进于王曰呜呼明王奉若天道建邦设都树后王君公承以大夫师长不惟逸豫惟以乱民惟天聪明惟圣时宪惟臣钦若惟民从乂惟口起羞惟甲胄起戎惟衣裳在笥惟干戈省厥躬王惟戒兹允兹克明乃罔不休惟治乱在庶官官不及私昵惟其能爵罔及恶徳惟其贤虑善以动动惟厥时有其善丧厥善矜其能丧厥功惟事事乃其有备有备无患无啓宠纳侮无耻过作非惟厥攸居政事惟醇黩于祭祀时谓弗钦礼烦则乱事神则难王曰防哉说乃言惟服乃不良于言予罔闻于行说拜稽首曰非知之艰行之维艰王忱不艰允协于先王成徳惟说不言有厥咎 王曰来汝说台小子旧学于甘盘既乃遯于荒野入宅于河自河徂亳暨厥终罔显尔惟训于朕志若作酒醴尔惟麴蘖若作和羮尔惟盐梅尔交修予罔予弃予惟克迈乃训说曰王人求多闻时惟建事学于古训乃有获事不师古以克永世匪说攸闻惟学逊志务时敏厥修乃来允懐于兹道积于厥躬惟斆学半念终始典于学厥徳修罔觉监于先王成宪其永无愆惟说式克钦承旁招俊乂列于庶位王曰呜呼说四海之内咸仰朕徳时乃风股肱惟人良臣惟圣昔先正保衡作我先王乃曰予弗克俾厥后惟尧舜其心愧耻若挞于市一夫不获则曰时予之辜佑我烈祖格于皇天尔尚明保予罔俾阿衡专美有商惟后非贤不乂惟贤非后不食其尔克绍乃辟于先王永绥民说拜稽首曰敢对天子之休命【书序髙宗梦得说使百工营求诸野得诸傅岩作説命三篇○序意未尽】

说苑成汤之后先王道缺刑法违犯桑谷俱生乎朝七日而大拱武丁召其相而问焉其相曰吾虽知之吾弗得言也问诸祖已桑谷者野草也而生于朝意者国亡乎武丁恐骇饬身修行思先王之政兴灭国继絶世举逸民明养老三年之后蛮夷重译而朝者七国【尚书大传汤之后武丁之前王道不振桑谷俱生于朝七日而大拱武丁惧侧身修行三年之后重译而朝者六国○刘向云髙宗承商敝而起尽谅阴之哀天下应之既获安定而怠于政乃有桑谷之异○按桑谷见于太戊时矣岂又复见于武丁之时事语相类其舛误必矣】

书髙宗肜日越有雊雉祖已曰惟先格王正厥事乃训于王曰惟天监下民典厥义降年有永有不永非天夭民民中絶命民有不若徳不聼罪天既孚命正厥徳乃曰其如台呜呼王司敬民罔非天典祀无丰于昵【书序髙宗祭成汤有飞雉升鼎耳而雊祖已训诸王作髙宗肜日髙宗之训○后篇亡】

史记帝武丁祭成汤明日有飞雉登鼎耳而呴武丁惧祖已曰王勿忧先修政事武丁修政行徳天下咸驩殷道复兴

尚书大传武丁祭成汤有雉飞升鼎耳而雊祖已曰雉者野鸟升于鼎者欲为用也无则远方将有来朝者故武丁内反诸已以思先王之道三年编发重译来朝者六国孔子曰吾于髙宗肜日见徳之有报之疾也【古今注雉尾扇起于殷世髙宗时有雊雉之祥服章多用翟羽】

诗挞彼殷武奋伐荆楚冞入其阻裒荆之旅有截其所汤孙之绪维女荆楚居国南乡昔有成汤自彼氐羌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曰商是常天命多辟设都于禹之绩岁事来辟勿予祸适稼穑匪解天命降监下民有严不僭不滥不敢怠遑命于下国封建厥福商邑翼翼四方之极赫赫厥声濯濯厥灵寿考且宁以保我后生陟彼景山松栢丸丸是断是迁方斵是防松桷有梴旅楹有闲寝成孔安【诗序殷武祀髙宗也 易干凿度孔子曰既济九三髙宗伐鬼方三年克之殷道中衰王道陵迟至于髙宗内理其国以得民心扶救衰微伐征远方三年而恶消灭王道成殷人髙而宗之文王挺以校易劝徳也○朱子疑鬼方即荆楚也帝王世纪武丁有贤子孝己其母蚤死髙宗惑后妻之言放之而死天下哀之】

史记帝武丁崩子帝祖庚立祖巳嘉武丁之以祥雉为徳立其庙为髙宗遂作髙宗肜日及训【○前编据此以为髙宗肜日祖庚祭髙宗也 纪年祖庚名曜十一年陟】

礼记书曰髙宗谅闇三年不言善之也王者莫不行此礼何以独善之也曰髙宗者武丁武丁者殷之贤王也继世即位而慈良于丧当此之时殷衰而复兴礼废而复起故善之善之故载之书中而髙之故谓之髙宗三年之丧君不言书曰髙宗谅闇三年不言此之谓也然而曰言不文者谓臣下也【丧服四制】

诗天命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古帝命武汤正域彼四方方命厥后奄有九有商之先后受命不殆在武丁孙子武丁孙子武王靡不胜龙旂十乗大糦是承邦畿千里维民所止肇域彼四海四海来假来假祈祈景员维河殷受命咸宜百禄是何【诗序鸟祀髙宗也】

史记帝祖庚崩弟祖甲立是为帝甲帝甲淫乱殷复衰【纪年祖甲名载元年丁巳 三十三年陟○书无逸称祖甲为迪哲之王而史谓其淫乱必史之误也国语云王勤商十有四世帝甲乱之七世而陨盖据此为言耳】 帝甲崩子帝廪辛立【纪年冯辛名先四年陟○古今人表帝王世纪俱作凭辛】 帝廪辛崩弟庚丁立是为帝庚丁【纪年庚丁名嚣 八年陟】 帝庚丁崩子帝武乙立殷复去亳徙河北帝武乙无道为偶人谓之天神与之博令人为行天神不胜乃僇辱之为革囊盛血仰而射之命曰射天武乙猎于河渭之间暴雷武乙震死【纪年武乙名瞿三十五年大雷震死】 子帝太丁立纪【年文丁名托十三年陟】 帝太丁崩子帝乙立【纪年帝乙名羡 九年陟】

盘庚没而殷衰及武丁之为太子也旧劳于外具明哲之资即位之初甘盘为相王居亮阴百官总已以聼冢宰三年免丧而犹弗言是时甘盘告老归政以髙宗之贤可以言而不言敬畏慎重必求圣佐以隆殷道至诚所动梦得良弼总百官资斆学用能兴起礼乐嘉靖殷邦朝诸侯而有天下也夫惟傅说之相业比于阿衡故武丁之君徳光于烈祖商人尊而髙之是谓髙宗书载说命以纪其始易系鬼方以志其功诗録鸟殷武以歌咏称颂其徳盖商自中叶衰微戎狄交侵荆楚之梗化尤甚髙宗奋伐有截勲莫隆焉岂楚俗家为巫祝神民杂糅是所谓鬼方者邪抑獯鬻方为西北患古公犹迁都避之是即髙宗所伐而诗易各载其事与非髙宗修徳行政刚以用师则不能三年胜此劳故既济之九三髙宗以之非傅说柔而能刚贞固不桡则不能三年终此役故未济之九四傅说以之用以表极商邑肇域四海成中兴之业而祔享祖庙也讵不宜哉若夫惑后妻而杀孝已丰昵庙而致雉异岂耄荒之年亦有失徳乎然肜日之篇据书序以为祖已为髙宗作也史记以为为祖庚作也目君而称庙号果若追书之辞宁知非祖庚绎于髙宗而有此祥乎史必别有所考而又牵于书序故两存之而无所择云

猜你喜欢
  列传第十一 达奚武 子震 侯莫 陈顺 豆卢宁 宇文贵 杨忠 王雄·令狐德棻
  列传十一·薛居正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十一·李心传
  第七十六回 屈膝求和母后返驾 刺奸被执义士丧生·蔡东藩
  朱子年谱卷三·王懋竑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七十八·佚名
  卷之一百六十一·佚名
  卷之一百二十四·佚名
  卷之三百九·佚名
  第二九八详光绪十五年十一月廿八日一一七一四--七·佚名
  第九三付乾隆五十四年七月十九日一一三○一-一·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五 酷吏传·纪昀
  唐纪六高祖神尧大圣光孝皇帝中之下武德五年(壬午、622)·司马光
  卷一百六·宋敏求
  26.范蠡和文种·林汉达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一九二 唐紀八·司马光

      起柔兆閹茂(丙戌)九月,盡著雍困敦(戊子)七月,凡二年。   高祖神堯大聖光孝皇帝武德九年(丙戌,公元六二六年)   九月,突厥頡利獻馬三千匹,羊萬口;上不受,但詔歸所掠中國戶口,徵溫彥博還朝。   丁未,上引諸衞將卒習射於顯德

  • 卷之一百十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稽古録卷四·司马光

    宋 司马光 撰有虞氏下帝作歌曰股肱喜哉元首起哉百工熙哉【元首君也股肱之臣喜乐尽忠君之治功乃起百官之业乃广言君得良臣乃能致治】臯陶赓之曰元首明哉股肱良哉庶事康哉【赓续也言人君选任之明则股肱大臣无不忠良大

  • 第八○禀光绪十二年八月廿五日一一二一二-九·佚名

    已革三皂头役李益,禀请新竹知县方,准其名卯留造台下差役李益叩首跪叩禀,为恳准留夘,以便奉公事。缘役蒙徐前宪赏充三皂头役,小心奉公,敢不期尽厥责。兹蒙示革,役敢不凛遵。但役柒、捌两月,多填白契数千,兼

  • 儒林宗派卷九·万斯同

    鄞县万斯同撰宋朱熹【仲晦考亭建安文公】朱子学派 叶任道【味道弟】 潘植【立之懐安】刘炳【韬仲爚弟】刘炯李文子【公瑾方子弟】陈孔夙【孔硕兄】朱埜【文公子文之】朱在【文公子敬之】附録【八世孙孙世袭五经博

  • 目录·温达

    钦定四库全书     史部三 纪事本末类圣祖仁皇帝亲征平定朔漠方略目録卷一康熙十六年六月至十八年十月卷二康熙十九年二月至二十二年十一月卷三康熙二十三年二月至二十五年十一月卷四康熙二十六年正月至二十七年

  • ●卷二·习凿齿

    ○明帝 明帝勒于吏事,苛察逾甚,或于殿前鞭杀尚书郎。钟离意相鲁,见仲尼庙颓毁,会诸生于庙中,慨然叹曰:“蔽芾甘棠,勿翦勿伐,况见圣人庙乎?”遂躬留治之。周观舆服之在焉,自仲尼以来,莫之开也。意发视之,得古文策书曰:&ld

  • 刘沔传·欧阳修

    刘沔的字叫子汪,徐州彭城县人。他父亲刘廷珍,率羽林军保护德宗出逃奉天,因战功封左骁卫大将军、东阳郡王。刘沔年幼时是孤儿,客居振武军,节度使范希朝任命他为牙将。军队中大聚会时,他提着刀站在大堂下面,范希朝认为他是奇才

  • 卷一百五十·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钦定续文献通考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一百五十经籍考经【礼】宋史艺文志礼类一百十三部一千三百九十九卷【不着録者二十六部四百六十九卷】辽金元三史不立艺文志散见各纪传中明史艺文志

  • 卷三十五·郑玄

    小司寇之职,掌外朝之政,以致万民而询焉。一曰询国危,二曰询国迁,三曰询立君。(外朝,朝在雉门之外者也。国危,谓有兵寇之难。国迁,谓徙都改邑也。立君,谓无冢?选于庶也。郑司农云:“致万民,聚万民也。询,谋也。《诗》曰‘询于刍荛

  • 卷三十 论语十二·黎靖德

      ◎雍也篇一   △雍也可使南面章   问:"'宽洪简重',是说仲弓资质恁地。"曰:"夫子既许它南面,则须是有人君之度,意其必是如此。这又无稽考,须是更将它言行去看如何。"〔义刚〕   问:"'雍也可使南面',伊川曰:'仲弓才德

  • 卷三十九·王道焜

    钦定四库全书左传杜林合注卷三十九 明 王道焜赵如源 同编昭公六经【癸酉】十有四年春意如至自晋【杜书至者喜得免林大夫不至必见执也而后至亦危之也】○三月曺伯滕卒【杜无传四同盟林武公卒子平公顷立】○夏四月【

  • 本相猗致经正文·佚名

    後汉安息国三藏安世高译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便告比丘。本有爱不见不了。今见有从有爱。设是本有爱无有今为有。今见分明。从是本因缘。令致有爱。有爱比丘从致有本。不为无有本。何等为比丘从有爱致

  • 北山录卷第一·神清

      天地始第一(明儒释序天地开辟物象始兴之事)  艾儒为儒奋于休声(艾长也。老而有道时人所重曰艾。所谓刻意尚行离世异端有上古之风。此乃山谷之士。非常人所好者也。奋击也。休美也)。群儒即而慕教焉(群众也。即

  • 北山录卷第六·神清

      丧服问第九(服从恩制丧以礼成问丧父母与师五服宜从何等)  二三子侍乎前(门生也)宾退。翼而进(敛肘以进)曰。三乘之行或得闻焉。三代之礼未之学也(夏殷周文质不同)而百行之纪莫大乎孝。孝莫大乎送死。有死已复(

  • 佛说大乘圣吉祥持世陀罗尼经·佚名

        西天中印度摩揭陀国那烂陀寺传教大师三藏赐紫沙门臣法天奉 诏译  如是我闻。一时世尊。在憍睒弥国大棘林中。与大比丘众四百五十人俱。皆是众所知识大阿罗汉。并诸菩萨摩诃萨。诸佛法众悉来集会。恭敬围绕

  • 新大陆游记·梁启超

    梁启超著。清光绪二十九年正月二十三日至九月二十三日(1903.2.20~11.11),作者为促进北美“中国维新会”(即保皇会)的建设,赴北美旅行,并写下了这部游记。书中首先叙述四年前(1899、冬)游美不成和此次游美的经过,然后分

  • 公孙龙子白话文·公孙龙

    又称《守白论》。战国末公孙龙作。《汉书·艺文志》列为名家。十四篇。西汉扬雄《法言》称“龙诡辞数万”。《隋书·经籍志》列为道家,称《守白论》。宋时仅存六篇。据明正统道藏本,次序为《迹府》、《白马论》、《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