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二

    时李怀光自魏博练精兵五万,越太行席卷而救奉天也。晋、绛、蒲、陕、慈、 隰、同、华等州,并补授郡牧,顿军于泾阳,子父相继可十五万。朱泚闻泾阳战 鼓,不觉坠榻,遂抽军却守长安。时十一月十八日也。朱泚围我奉天四十余日, 用我金帛,食我牛酒,劳我百姓,三辅两畿,转无投义者。惟李楚琳,先事朱泚, 独为外应。余四镇将帅,尽是王臣。及泚抽军江东、剑南,贡赋山积,争功效死, 如百川之赴沧海。《诗》云:“趯趯毚兔,遇犬获之。”此之谓也。 

    初,怀光至泾阳,自以为君父之仇,星夜救援,方展臣子。将用表成,被门 下侍郎卢杞阴中之,便令赴咸阳顿军。怀光知被宰臣所中,不得已遂发赴泾阳, 军士怏怏然不得其志。其月二十日到咸阳,夜造浮桥而济,筑垒于九子泽城,周 回四十里。中使相继于路,金帛、宝贝、美人相望,继踵加宰相中书令、收城都 统。 

    至其月二十八日,制将御史大夫异姓王李公晟,自赵州拔城,従飞狐口,越 白马津,闻难骏奔,军次栎阳县。有诏加工部尚书、神策军行营节度,驻军于东 渭桥。斩刘德信,而并其军。公身与士卒同甘苦,家无私蓄,夏不操扇,雨不张 盖,寒不备裘;军气益盛,三札之将也。初,刘德信军礼不备,失仪于公,公斩 之。孔子曰:“何以为身曰恭敬忠信而已。恭则远于患,敬则人爱之,忠则和于 众,信则人信之。”犯此先诫,其刘公之谓乎? 

    时李希烈兵威大盛,南败张伯仪,北败哥舒曜,纵师下汴州也。都统司徒李 公勉不能抗,即弃城而遁。郑滑节度李澄谓诸将曰:“乘胜之军不可敌,今以诡 计羁縻而取之,以图万全。”遂飞表行在,送启元凶。 

    时李纳号齐王,田悦号魏王,王武俊号赵王,朱滔号燕王。 

    时神策军兵马使御史中丞尚可孤,率兵五千自襄邓收蓝田而入。同华节度骆 元光,领锐卒五千自昭应长驱而入。河东节度马燧,使行军司马御史中丞王权, 率卒三千,镇于中渭桥,与贼相持。泚惟据城,重赐金帛,而四隅之外,尽是王 师。泚初据乾陵,使一骑于城下招公卿,士庶以为不识天命,城上伏驽射之,立 死。时驸马都尉郭暧守东北角,手射杀数十人,无不应弦而毙,贼众披靡而退。 暧即汾阳王尚父子仪之子也。 

    先是,朱泚典郡凤翔,有猫乳鼠,表奏称境有祥。诏下中书详议可否,欲编 青史。众议皆以为不然。或曰:“鼠者,坎精,主为窃盗,猫者之食,是吾君利 器服下之义也。今返食其乳,是空我腹,贼之征也。”果有十月三日之难矣。 

    以其年,剑南西山节度都知兵马使张沛,举镇五千人,叛张延赏而攻成都, 纵兵至于石笋街。延赏无备,不暇枝梧,弃城而遁,投于东川。沛以温据为谋主, 据素无才略,三军酒色而已。延赏使谍者察其不虞,知其无备,假东川之师,出 其不意,掩而取之,枝叶皆伏诛。君子曰:“颜氏云:‘力猛于德,而得其死者, 鲜矣。’张沛当之。”又曰:“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以骑将之张沛, 所帅奴才之温据,攀危辅朽,不败何待!” 

    贼泚初至奉天,凤翔节度判官、殿中侍御史韦皋领陇州留后。时所在阻绝, 未知适従。皋密谋将帅,励以忠诚,览其雄心,皆愿效死。贼将王文奖赍伪牒诱 皋,皋欲斩之,虑其速祸,乃礼而遣之。因令其将高光仪往观形势。既还,具扬 奸计。郝通等寻破汧阳县,义宁军使李旻以兵会之。新兴二州将王震,举镇归皋, 皋军容益壮。 

    朱泚以卢龙旧卒五百人在陇州,兵马使牛云光伪有疾,邀皋将谋大变。皋兵 马使翟晔以白皋,云光之党张月桂、刘原长驰入告变,云光乃领其众赴泚,次于 汧阳。逢泚伪中使苏玉赍伪诏,以皋为御史中丞。玉谓云光曰:“太尉已登宝位, 韦侍御已拜中丞,便为吾党,可于此还。”遂卷甲而回。皋伪托心膂,迎而劳之, 因谓之曰:“皋受新命,更无猜阻。若先纳器仗,方见赤心。”云光素以书生待 皋,遂敛戎器付皋。皋纳之于库,遂椎牛聚酒,期以宴赏。明日,密召队仗入, 引众就马坊,而悉斩之。次引诸贼就席,酒未行,而伏军发,凶党无遗,上深赖 之,拜皋御史大夫、陇州刺史,特置奉义军节度以旌殊能也。奉天士众闻之,咸 增勇气,不复有西面之忧。皋又命堂兄弇,间道陈请。朝廷以为虽有诛云光之举, 贼忽并来,终恐后败。皋使继到,知已保全,乃有敕赐金印紫绶,军中功赏自御 史中丞以下咸许承制授之。皋虑奸人反间,以阻忠诚,乃筑坛刑牲刺血誓众,吏 不拒焉。叶番闻之,使赠名马并及珍异等,寻加皋检校礼部尚书。 

    时伪皇城使李忠臣,每坊团练,人心大扰。泚自奉天行回,悉令废置。经三 五日间,即使人伪従城外来布告坊市,曰:“奉天已破。”百姓闻者,莫不饮泣 焉。 

    初,泚自号其宅为“潜龙宫”,移琼林库国宝以实之。识者曰:“《易》称: ‘潜龙勿用’,此败之征也。”未几百姓劫其珍异,泚不能禁。朝士多在奉天, 泚班列不备。宦竖朱重曜白泚曰:“可将家属往城下,使其招百官来。若不来, 并对彼夷戮。”伪中使孙知古谏泚曰:“不可,且陛下初有宝位,当以柔服为心, 使远近忻戴。若将彼妻子对之残害,是绝万方向慕之心,人人与之为仇。窃谓不 可。”于是并获安全。贼党既败,城内称庆。 

    时淮南节度陈少游,领卒戍于盱眙,闻难即日还广陵,深沟高垒,缮甲完守。 镇海军浙东西节度使、润州刺史韩滉,闭关梁,筑石头五城,自京口距玉山,禁 驴马出境。以战舰三十艘,舟师五千人,自海门扬威武至于申浦而还。拆上元县 佛寺观宇四十六所,造坞壁,自建业,抵京岘,楼雉不绝。穿大井,深数十丈, 下与京江平,凡数百处。滉将邱岑,严酷士卒,日役数千人,去城数百里内先贤 邱墓,多被侵毁。故老以为自孙权、东晋、宋、齐、梁、陈,兵垒之故,未始有 也。滉下三千人先戍宋州,即日追还,以其所亲吏卢复为宣州刺史、采石军使。 增置营垒,部内佛寺铜钟并铸戎器。本司取处分,韩公判云:“佛本无形,有形 非佛。泥龛塑像,任其崩颓;铜铁之流,各还本性。”既而并付炉焉。 

    少游以甲士三千人,临江大阅,与滉境会。滉亦三千人临金山,与少游相应。 以楼船金帛交聘于江中。时滉以中国多难,翠华不守。淮西、幽燕并为敌国,公 虑敖仓之粟不继,忧王师之绝粮,遂于浙江东西市米六百万石,表奏御史四十员, 以充纲署。淮汴之间,楼船万计。中原百万之师,馈粮不竭者,韩公之力焉。与 大汉之酂公各一时也。 

    时少游出军五十里,日午不得食,遂行掠瓜州、扬子,鸡犬无遗。盐铁使御 史中丞包佶,以财帛一百八十万匹转输入京,少游尽取之。佶自诣少游止之。少 游长揖而遣之,又遣幕佐责佶扬子院财帛孔目。佶先有守附三千人,被少游隶焉, 又加何隙,佶心不安,遂急棹渡江,妻子伏于案牍中。佶使使飞表于蜡丸中,论 少游收财事。上深不平,信宿,少游使继至,上问使者,少游收包佶财帛有之乎 对曰:“臣发扬州则无,臣发来后,非臣所知也。”上以国步多艰,恐更生一秦, 但従容谓使者曰:“少游是国家之守臣,或防他盗,不尔,实军府,收亦何伤!” 时方隅阻绝,国命未振,远近闻之大惊,咸以睿情达于通变,明见万里之外。少 游闻之乃安。 

    时诸方闲境自守,江西节度使嗣曹王皋,东拒李希烈,身在蕲阳,数遣赍珍 异间道进献,故当时推重焉。上寻命盐铁使包佶自扬州达荆襄,转输东南征赋。 舟船万计,到蕲口,希烈贼众二万掩至。嗣曹王皋与骑将御史中丞伊慎,擐甲力 战于永安栅,大破之,杀伤殆尽。是日,若微皋、慎之功,佶之所统,并为盗资。 

    以其月二十五日,中书侍郎卢杞贬夷州司马;白志贞以宿卫不警,贬恩州司 马;户部侍郎赵赞贬播州司马。寻免间架之赋,而下罪已己躬诏,去“圣神文武” 之号。于是李希烈、李纳、田悦、王武俊及所管将吏皆以官爵待之如初,分道宣 尉,海内忻忻,若登春台矣。其扈従奉天将士,并赐名“定难功臣”;身有过犯, 罪减三等。升奉天为赤县,给复五年;在县城者,给复十年;京城减收两税之半。 即兴元元年在月一日也。 

    是月,朱泚亦改伪号曰“天皇元年”,国号“大汉”。泚以国家府库之殷, 重赏应在京城公卿家属,皆月给俸料,以安众心。泚外赐军士,中抚班列,兼修 戎械之具;攻守器备,费用巨万计。洎泚之败,而府藏不竭。识者以前后主计大 臣,不思万姓之殚竭,而转辗相资,务损于人;为国生患,皆是庙算无良,陷君 之罪也。 

    时赦令既行,诸方莫不向化,惟李希烈覆车不改,以蓝染滑石为玉玺,以折 车釭为瑞,诳惑其众。年号“武成”,国号“大楚”。以张鸾子为宰相,孙广为 中书令,郑贲为侍中、充汴州留后,司徒刘公下汴州,并従夷戮。希烈以蔡州为 宫,广设门额,分其境内为四节度,以安州为南关,外生刘诫虚为南关都统。诫 虚武勇绝伦,希烈凭之而反,后被嗣曹王皋骑将徐诚生获,送于朝廷。 

    初,朱泚僭位,使走矫趫捷者,曰驰数百里,送书于朱滔。书曰:“昔文王 囚于羡里,终王八百之基;殷汤系于夏台,后有解网之颂。吾顷典郡四镇,藩夷 战慑。唐王不察,信谄谀之说,吾罹奸臣之祸,便夺兵权,虽位列上公,诏书继 至,情怀恍忽,百虑攒心。何期天道盈虚,五运更代,物极则返,忧极欢来。历 数在躬,以登宝位。泾原四镇士马争驱,陇右凤翔献书继至。三秦之地指日克平, 吴蜀之间已令宣示。河北一路用卿殄除,布新令以示之,推利害以诱之,悬爵赏 而招之,张皇威而逼之,驱铁骑以临之。横行洛阳,与卿大会于定鼎。”朱滔得 书,西向拜舞,宣示伪诏,晓谕三军,使令有司,条流移牒诸道。曰:“今月八 日,大秦皇帝已登宝位,关西四镇应时款附,请为臣妾。惟奉天孤城,危同累卵, 不有废也,将何以兴今披谶应图,则鼎新之兆先也;同天夏俗,待我后以来苏。 今发突骑元戎四十万,奋剑与夕火争光,挥戈与秋月竞色。长驱河北,至洛阳与 皇帝会跸于上阳宫。牒魏博、恒冀等州将士,即宣拥节归朝,达于先觉,必使勋 流奕叶,荣及子孙。如或固守穷城,不识天命,必使覆巢破卵,易子析骸。请看 今日之长安,竟是谁家之宫阙太山如砺,可知非石之言;秋日丽天,不易勤王之 意。” 

    兴元元年春三月九日,朱滔发兵临河北地,士马宏壮,有骄伐之色。以先有 救田悦之功,希为内应,谓悦开壁迎滔,因此欲有吞并之势。相魏若下,河北悉 为朱氏所有。王武俊机谋者,料彼敌情,防其不意,闭垒清野,驰使往来,身且 不与滔相见。滔亦戒严,秋毫无犯,军次魏境,卒惰将骄,欲有城下之意。时贝 州刺史刑曹俊,武勇绝伦,英威自若,励兵秣马,固敌是求。朱滔围城,日夜攻 战。时武俊致书于昭义、魏博等,书曰:“自古通贤,见机而作。主上明明,二 百年之令主,宗枝百代,帝子帝孙。吾徒顷因谗臣罔上触藩之际,遂惧倾危,拒 境抗兵,偷存瞬息。今朱泚窃据于宫阙,朱滔长驱于河北;圣上巡狩于畿甸,希 烈侏张于淮楚。昔班彪之智,知汉祚之未衰;马援书生,识光武之可辅。今请转 祸为福,以过为功,戮力勤王,共匡时难。牒昭义、魏博、沧景等州,即请部署, 四镇齐驱:魏博击其前,沧景掩其后,易定乘其左,昭义夺其石。扫荡妖孽,廓 清寰宇。然后奉表紫宸,献书北阙,荣家荣国,岂不休哉!”诸军得书,各进表 行在。有诏令魏冀、昭义进军击朱滔也。诸将受诏,各遂攻敌。武俊谓二将曰: “仆才非廉、蔺,今遇时来,请效先锋。诸公勒辔,一观成败。”二将勒兵据险, 为武俊军援。朱滔与武俊自辰交兵,至于午未之间,气色两衰。武俊为流矢所中, 遂各抽军归营垒。武俊谓二将曰:“军势两衰,各请骑士。”昭义、相魏各率精 骑五千,昭义节度李抱真使马军兵马使御史大夫来皓为军正,皓令三军曰:“今 以骑士一鼓而摧之,其势必败。贼营若动,便请三军齐驱,如覆巢之破卵,百战 百胜之情也。”晓示讫皓,领三军骑士一万,当锋而冲之,乍聚乍散,军势弥盛。 贼恍忽草测其算,且武俊伏兵要害,李抱真使行军司马卢元真勒兵一万,袭其营 垒。滔闻后军有变,左右顾望,军势不安,遂抽军奔垒,军势亦动,被王师追逐, 军遂大溃,弃甲而遁。武俊伏兵邀之,诛斩略尽。三十万之突骑,随霜剑而星飞; 数百里之浮尸,有长平之冤气。朱滔挺身奔于幽州,天丧渠魁,遂发背而死。于 戏!天道恶盈,其朱滔之谓乎于是河北诸帅,献书行在,悉为王臣。皇恩普沾, 咸蒙洗雪。《诗》云:“我徒我御,我师我旅;我行既集,盖云归处。” 

    初,田悦叛王命,有表请贷绢八万匹,赐赉三军。此为不道之萌矣。圣上以 天鉴孔明,无幽不烛,谓悦使者曰:“君臣父子,义无贷假;四海之内,皆是我 家。日月所照,悉为臣妾。卿彼将士,即朕股肱。若信贷假,切伤物议。今遣将 绢八万匹,以充三军牛酒之贶。”便令宣示晓喻三军,三军愕然知有逆顺。田悦 不遂其谋,矫诈遂息。旋因于邵、令孤峘、鲜于叔明等上封事,拣练僧道。恩 制既行,宣示天下。田悦因此得展逞谋,伪称恩制,拣点三军,老少中人已下, 多怨谤焉。田悦遂调说三军,拒我王命,全军围我临洺。守将张丕练卒三千,坚 壁深垒,号令严肃,甘苦皆同,吏士莫不效其死节。围泾五月,粮储罄竭,贼围 不解。丕先出私家牛马用充军食,三军莫不感激焉。干牛韦弓,并充军食;易子 析骸,亦已甚矣。 

    时太原、昭义、河阳并顿军于狗、明二山。时田悦壁垒严肃,马公不果前进, 问乡老曰:“按《图经》此山有名否?”乡老曰:“一名明山,一名狗山。”公 曰:“即此顿军,必胜之地!”谓田悦是兔相也。丕已粮竭,计无所出,晨夜举 火与马公相应,飞书不遂。有东风形势甚便,遂作纸老鸱而致书焉。直放上高数 百尺,风势愈急,直上至马公中营。田悦命善射者数人,射之不及。马公三军大 叫呼,击鼓迎之,马公得书。书意甚急,如三日内不救,全军必陷。马公见危赴 难,遂进军救临洺。田悦丧师十有六七焉,遂奔洺州。马公与诸军进围洹水,于 城西南列三大营。悦自洺州拔归,南至顿邱县也。 

猜你喜欢
  载记第十九 姚泓·房玄龄
  列传第五十六 张轨(子寔 寔弟茂 寔子骏 骏子重华 华子耀灵 灵伯父祚 灵弟玄靓 靓叔天锡)·房玄龄
  卷第二百四十四·胡三省
  卷之一百九·佚名
  尚史卷二十六·李锴
  ●绎史摭遗卷一·温睿临
  通志卷一百五十一·郑樵
  一二五六 军机大臣和珅等奏遵旨将罚校看书及外任各员分别议罚片(附清单一)·佚名
  历代名贤确论卷八十六·佚名
  卷三·胡一桂
  战国策卷六·鲍彪
  民国五年(1916)七月二十二日至十一月四日·胡适
  萧恭传·脱脱
  汉纪三十八肃宗孝章皇帝上建初元年(丙子、76)·司马光
  卷五十二·黄训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三折·关汉卿

    (正旦同大末、二末、王拱辰领杂当上)(正旦云)老身陈婆婆是也。今日是老身生辰贱降的日子,孩儿每也!(大末云)有。(正旦云)状元堂上安排下筵席者。若有陈良佐两口儿来时,休着他过来。将酒来!(大末云)理会的。(正旦唱) 【中吕】【粉蝶儿

  • 巻十·宋绪

    钦定四库全书元诗体要卷十     明 宋公传 编五言律律诗号近体唐人始为之清逺华丽必谐音韵周伯防谓有雍容浑厚之态而无堆积窒塞之患斯为妙也后人为之不偏于枯瘠则流于轻俗不足采者多矣今择其格律严整者録之春思

  • ●卷九。恩叙四·梁章钜

    道光二年二月十六日本处奏:此次办理汉字档册,派出军机章京吏部员外郎陈彬、内阁中书乔用迁总司校对,颇为详慎,应请量子鼓励。恳恩准令陈彬销去试俸,乔用迁遇有题选缺出,即行奏补。谨奏。奉旨:陈彬著准销试俸,乔用迁著遇有该衙

  • 卷之一百七十三·佚名

    洪武十八年五月辛酉朔 上御华盖殿文渊阁大学士朱善进读心箴毕 上曰人心道心有倚仗之几盖仁爱之心生则忮害之心息正直之心存则邪诐之心消羞恶之心形则贪鄙之心绝忠悫之心萌则巧伪之心伏故人常持此心不为情欲所蔽则至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四百二十七·佚名

    嘉靖三十四年十月壬戌朔时享 太庙 命驸马都尉谢诏代○钦天监奏进明年大统历颁赐文武群臣○裕王第一子生礼部请告于 郊庙 社稷诏告天下令文武群臣称贺 上曰此所具仪太孙之礼也岂可不俟君命第遣官奏告 玄极宝殿及 奉先

  • 尚史卷五十四·李锴

    列传三十二公子发【子 国氏国】 公孙侨 国参公子发字子国穆公子国氏之始也穆公薨发事襄公襄公薨悼公即位元年【成五年】以我伐许故许愬公于楚公如楚讼不胜楚人执发及皇戌公遂叛楚与晋盟悼公薨成公即位成公三年【

  • 卷三十九·萧常

    钦定四库全书 续後汉书卷三十九    宋 萧常 撰魏载记四 锺繇字元常颍川长社人举孝廉为尚书郎累迁黄门侍郎献帝在西京李傕郭汜等乱长安中关东隔絶曹操领兖州遣使上书天子傕汜等欲拒絶之繇

  • 十国春秋卷一百十四·吴任臣

    检讨呉任臣撰十国百官表十国官制大畧多仍唐旧间有与六典异名者呉之大卿吴越之进侍闽之国计使楚之机要司仅一二见焉而南汉内三师内三公则又不足道者也余取史册诸所常见者辄采録其名而书所失纪都为阙如至文武阶勲如开府

  • 王华传·沈约

    王华字子陵,琅王牙临沂人,太保王弘叔祖的弟弟。祖父王荟,卫将军、会稽内史。父亲王貵,太子中庶子、司徒左长史。家住吴中,晋隆安初年,王恭起兵讨伐王国宝,当时王貵正服母丧在家,王恭下檄文命令他也起兵,他聚集民众响应,让自己的

  • 卷四·胡世宁

    钦定四库全书 胡端敏奏议卷四 明 胡世宁 撰 陈情乞恩照例请给先世诰命疏【时陞吏部右侍郎】 臣原任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四川地方系干边镇诚恐新任巡抚未到缺官管理不无误事咨臣还照正德八年二月初二日题准事理务

  • 卷十七下·沈枢

    <史部,史钞类,通监总类> 钦定四库全书 通监总类卷十七下    宋 沈枢 撰猜忌门 宋明帝多忌讳 泰始七年初明帝为诸王寛和有令誉独为世祖所亲即位之初义嘉之党多蒙全宥随才引用有如旧臣及晩年更猜忌忍虐好鬼神多

  • 职官七·徐松

    学士【宋会要】《职官》九《学士待制》:文明殿学士,观文殿大学士、学士,枢密直学士,资政殿大学士、学士,端明殿学士,保和殿大学士、学士,初名宣和。龙图阁学士,直学士、待制、直阁。天章阁学士,直学士、待制、侍讲、直阁。宝文

  • 大学衍义卷三十二·真德秀

    诚意正心之要戒逸欲沉湎之戒微子【商书篇名】父师【箕子】若曰天毒降灾荒殷邦方兴沉酗于酒【沉谓溺于酒酗谓醉而怒】臣按酗酒者受也而箕子乃归之于天盖忠臣不忍斥其君故为无所归咎之辞也泰誓【武王伐纣誓师之辞】今商

  • 卷二十九·赞宁

    ◎杂科声德篇第十之一(正传二十六人附见六人)○南宋钱塘灵隐寺智一传释智一者,不详何许人也。居灵隐寺之半峰,精守戒范,而善长啸。啸终,乃牵曳其声,杳入云际,如吹笳叶,若揭游丝,徐举徐扬,载哀载咽,飕餣凄切,听者悲凉,谓之哀松之梵。

  • 云门匡真禅师广录卷中·文偃

    门人明识大师赐紫守坚集室中语要一百八十五则垂示代语二百九十则室中语要师示众云。尽十方世界乾坤大地。以拄杖一画百杂碎。三乘十二分教达磨西来。放过即不可。若不放过。不消一喝。师示众云。西天二十八祖唐土六祖

  • 林蕙堂全集·吴绮

    诗文别集。清吴绮(1619—1694)撰。二十六卷。绮字园次,号听翁,江苏江都(今扬州)人。少年落拓,性豪迈不羁。顺治拔贡,荐授弘文院中书舍人,升兵部尚书,康熙五年官湖州知府。著有《岭南风物记》等。是集为其子寿潜搜访遗

  • 东厨司命灯仪·佚名

    东厨司命灯仪,撰人不详。约出于元代或明初。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威仪类。此篇为道教灯仪之一,用于燃灯供奉东厨司命灶君、五方五帝灶君及灶君夫人等灶神。内称灶君为一家之主,在天为七元之使者,上承帝命,下察人伦,言

  • 八大人觉经略解·智旭

    西土圣贤集 后汉沙门安世高译,明蕅益释智旭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