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一百七十二
嘉靖十四年二月壬辰朔 升监察御史朱观郑濂蔡照湖广布政司参议吴瀚按察司佥事陈嘉言俱按察司副使兵部郎中余锓卢蕙河南按察司佥事郗元洪俱布政司参议礼科左给事中孙翥刑部员外郎钱世贤周在赵迎工部员外郎卢应祯南京监察御史须澜刑部员外郎张好古余承业俱按察司佥事观翥世贤福建濂在湖广嘉言山东瀚元洪应祯澜狭西照锓惠广东迎山西好古四川承业云南
○癸巳先是广西全州知州林元秩奏请立社仓置田收租备赈时州民赵希尹输谷五千石马经费元秩言于巡按御史郑濂为请建坊或赐秩以旌其义事下户部查例请量加职衔 上曰纳粟事例止于加散官职品濂元秩请官为坊必有交通情毙令巡抚查核以闻于是巡抚都御史陶谐言濂与元秩意在奖励俗非有他也户部覆议买田备赈终非良法宜将所置赈田还给希尹其储蓄事宜官自区处毋烦百姓得旨近例命有司积谷备赈非欲用民财买田立仓也元秩违例擅行本当重究姑从宽降二级调远方用余如拟
○甲午 章圣慈仁皇太后圣旦免文武百官宴及命妇朝贺 鸿胪寺奏本月初四至初十日俱祭祀斋期虽以 大行庄肃皇后丧然大祭为重请令百官暂服青绿锦绣将事其各衙门引奏人员亦各具浅淡服色行礼 上从其言又以会试国家求贤吉典考试官及诸执事官进场日亦许服青绿锦绣场中供事则用浅淡服色免宴
○乙未升翰林院编修杨维杰欧阳衢为侍讲俱以九年秩满也
○丁酉 上谕大学士张孚敬李时尚书夏言今恭建 列圣庙本为尊 太祖而 太庙尘旧礼宜崇饰今即以明日告 祖请命之后恭请 八庙帝后神主暂奉安于 奉先殿 祧庙四祖神主奉安于 太先殿言随具仪以闻诏悉如拟寻定尚书言为掌礼知奉 主出入官侯勋大学士孚敬时尚书鋐侍郎鼎臣为霖学士道南奉 太庙主公凤尚书材都御史廷相侍郎韬捧 祧庙主 祭先师孔子命大学士张孚敬行礼
○戊戌 上亲祭 大社 大稷 是日 上召大学士张孚敬李时尚书夏言等见于平 面议 宗庙礼仪孚敬等因奏曰 上逮日祭祀 社稷又将有事东郊且重建 宗庙万几实繁 圣躬日勤暂请免今岁亲耕之礼 上曰耕耤之举连岁暂辍朕当躬亲非特风示天下实以备郊庙粢盛之重卿等既以为言具悉忠爱暂已之期明年举行 以会试天下举人命翰林院侍读学士张璧 侍讲学士蔡昂为试官都察院奏差监御史 上谕之曰近年监试官宽纵致场中士子通同传递作毙多端今所遣御史务尽心防禁违者罪之
○己亥 上亲祭 帝社 帝稷 始分建 九庙改建 世庙遣武定侯郭勋行祭告礼 上御奉天门敕太傅兼太子太傅武定侯郭勋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张孚敬少保兼太子太保吏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李时知建造事总督工程太子太保吏部尚书汪鋐少保兼太子太保礼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夏言同知建造事鋐提督领军言总拟规制工部右侍郎甘为霖提督工程锦衣卫署都指挥使陆松指挥佥事陈寅兼督工程仍谕以竭诚殚虑务工作坚完规制如式用副承 宗庙严 祖考至意是日奉安 祧庙四祖神主于 太先殿 列圣神主于 奉先殿
○辛丑 上亲祭大明于朝日坛先是太常寺言朝日坛问岁一亲视例以甲丙戊庚壬年今岁请遣官行 上曰大明乃群神首祀去岁朕阙躬祭今岁一行后如例 孝贞纯皇后忌辰 奉先殿行祭礼 遣会昌侯孙杲祭 茂陵
○壬寅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张孚敬六年秩满 上嘉其辅相有年忠勤茂着荫一子为中书舍人令兼支太学士俸并给应得诰命已孚敬奏其子逊业前以三年考满荫国子生今乞改授中书舍人而以幼子逊臣承前荫诏从之
○甲辰发太仓银六千两于甘肃给新屯牛种从都御史牛天麟奏请也
○乙巳兵部右侍郎徐问引疾乞休许之 巡按山东御史常时平奏辽东事宜一严考选辽东例以本卫指挥管理本卫军民事人多亲故动輙阻挠宜行抚按官将各卫指挥通融更调一重边储辽东各卫所俱设有军储仓而督理者仅一郎中居镇城遥领之故各仓官攒通贿滋毙宜量设管粮通判二员一分理河东一分理河西以便责成一明事例军职有犯非失机人命重情者比照云贵事例免其参提就便罚粮罚马以助军需迩来迁延待赦宜严为禁限如指挥限以三月千百户以下限以六月过期者仍行参提或将俸粮折扣一革科害辽东孤悬东北而朵颜大宁福余海西毛怜建州诸夷时到边乞讨盐米等物宜于广宁卫库给银置买无得科扰军士一广文教辽东各城俱设学校而广宁右屯卫独无生员俱寄籍镇城相隔百十余里宜照海盖等卫一体建学一均赏赐辽东二十五卫设有纳粮屯军每岁给以冬衣布花后因逃故多以余丁补之今余丁每年办纳粮草与正军同而冬衣赏赐乃与正军独异非所以示优恤也宜行管粮官一体支给诏从之 赐故吏部尚书许进妻封一品太夫人高氏祭开圹合葬如例从其子户部尚书许赞请也 刑科给事中王经奉命往苏抗督查段疋事竣还京条陈织造十二事一戒那移各省织造银两多出里甲丁田并无碍官银有司往往取充他用致亏课额宜讨会一岁合用银若干某郡县徵派若干应于某项取给当官验收转解司府给散机匠一禁分例往年织造段疋估价过高奸胥黜吏扣除需索无所不至故机匠仅得其半而织造滥恶宜酌定价值着为成规织完验收封识之处明书轻重长短价值数目以便稽核仍前侵扣者罪之一审织户所司籍机户之贫富分为上中二等编排甲头分派领织勿使贫猾者蠹其间一择委任徵派之始慎选廉干府佐司其事织完之后即委官运解责令刻期回销一祛冒领各省岁造宜于在官织户量其产业高下以为领织多寡每十人一连许其互相觉察有重名榄规图分例及知而不举者罪坐之一戒专私出纳料价郡县长吏宜协僚佐及专管委官公同该局给散毋得自专以滋乾没一禁截盖截盖之毙苟纾目前竟成逋负宜俟织造通完方许验收依期起解不得截数零解以图拖欠一严限期织造银两宜令每岁六月终徵完七月中解府给散立限织造刻期验纳次年二月终到部过期者论治如律一处织地各省如金衢温台常镇诸郡不习挑织者皆佣他处工匠宜令诸郡徵价赴苏杭等处机匠领织官为督发一究抽换起解段疋两头附织素丝备书岁月并织役姓名轻重长短数目用印钤记以防抵易一清拖欠节年段疋银两往往逋负皆由收头机户侵牟所致宜严立期限程督之一严实法旧例段疋拖欠及滥恶者所司皆逮系论治或夺俸降级今法久人玩宜严为申饬以示劝惩 上纳其言
○丙午造 七庙仪物祭器 河道都御史刘天和请于曹县梁靖口东行岔河口添筑压河缕水堤于曹县八里湾起至单县侯家林止接筑长堤各一道从之
○丁未直隶提学御史方一桂奏请禁革冠服之非制者 上善其言诏都察院出榜晓谕但有犯禁并制鬻者即执送法司问罪仍通行南京都察院及各巡按御史一体严禁之
○戊申裁革直隶豊县河南阳武县管河主簿各一员复设直隶景州沧州管河判官河南原武封丘兰阳仪封夏邑等县管河主簿各一员添设河南睢州归德州管河判官及直隶萧县主簿各一员
○己酉翰林院编修唐顺之请回籍养病 上曰顺之方改史职又属校对训录何輙以疾请令以原职致仕永不起用 升山东右布政使秦钺狭西右布政使陆深江西右布政使陆杰俱左布政使钺江西深四川杰广东
○庚戌 恭仁康定景皇帝忌辰 遣长宁伯周大经祭 陵寝 先是礼官以 大行庄肃皇后谧为请 上命会官议奏于是文武诸大臣及科道等官会东阁集议大学士张孚敬曰 庄肃皇后与 累朝事体不同其册谧之文止宜二字四字礼部尚书夏言曰今在 庙列圣元后俱十二字恐二字四字未称大学士李时曰二字四字太少须得八字孚敬曰礼官谓何言曰请谥者礼官之职定谥者翰林之事今众议未协当请 上裁都御史王廷相曰 庄肃作配 武宗今日之谥似应一体吏部左侍郎霍韬曰谥者天下之公非天子自行之宜备陈以请言乃集上其议因奏曰昔周公之制谥法非使臣议尹子议父也盖谥以尊名节以宣惠虽以君父之尊必称天以谥之示不敢私也古人尚质谥法简严故称美之言无几后世帝后之谧始有不一其书者亦臣子尊崇之情所谓礼以义起者也生今之世则当行今之礼本朝 列圣元后之谥皆十二字夫人行盛名帝后媲美妻以夫尊礼宜与并 武宗庙谥既与 列圣相同则 庄肃谥号似亦不当稍异且今号谧祇以表行尊名为典其于服制有无名分尊卑本不相涉 皇上特命会官集议者祇欲考据懿行以谥尽人道之终始耳非议字数之增减也况二字四字八字之拟于礼无据而十二字之谧似为 累朝事例宜今日所当遵者若上册行礼自当别议仪节以避抗尊之嫌奏入 上览之不悦曰韬谓谥非天子所自行此言尽矣故令会议以尽公道议既不许动輙纷争是非朕与 皇兄虽不同其父母均一祖无彼此之分前日丧仪朕谓群臣不可不尽二十七日之制此大义所关为其臣者亦当思尽尔等执之他孰肯今日议谥又有此论又曰服制名分不相干涉斯固然也可无伦理耶况今时谥议非古者比但止论字数岂可不有等杀故孚敬所以争之也朕前已屡谕卿言朕与 皇兄义乃手足昔方受命之初犹在藩服有臣子之道今受命即位前遇 皇嫂之丧无有事嫂如事母之理人道有此乎非朕自尊矧 两宫在上而 昭圣皇太后有母道所压为尤便再会官议拟归一以闻于是复集东阁议成国公朱凤等太子太保吏部尚书汪鋐等皆曰今日定谥之义 圣谕甚明昨礼部惟以 庄肃皇后大行固上同于 列后若论大分实上压于 两宫遽加全礼委于 皇上有伦理之嫌今日 大行庄肃皇后议谥止宜且据谥法二字以表称懿行俟他日再加徽号以备全典庶几情理两得其议得旨既复议归一 皇嫂谥用六字曰 孝静庄惠安肃毅皇后数既用 且阴六又合其令翰林院撰册文礼部且仪择日以闻 海西并建州弗提等卫女直都督佥事等官随童等各来朝贡马宴赏如例 巡抚山东都察院右副都御史管楫以疾乞回籍调理许之 初命阳武侯薛翰持节封周府浦江王妃葛氏比至而妃已卒翰以冠服等物应给与否故无例具奏以请事下礼部言宜令翰赍回送内府收贮诏可
○壬子升直隶河间府知府喻茂坚为贵州布政司左参政福建布政司右参议胡松为河南按察司副使 广宁卫地震声如雷
○甲寅先是 上召礼部尚书夏言至文华殿谕曰清明节既遣官上 陵行礼 内殿复有祭祀似涉烦复卿宜从容讲明越数日复召对于文华殿言因请更正其礼 上即命议闻于是言上奏曰祭祀之典有礼有义祭不欲则怠祭不欲数数则烦不不烦协礼与义事神之道尽矣我朝祀典之在 宗庙为有司所掌者如特享时享祫祭禘祭俱经 皇上稽古定制足应经义可为世法惟是上 陵礼仪及 奉先殿一应祭祀多沿前代故事况掌在内庭容有礼官所未及知者比蒙 圣谕所及臣窃加讨论于 陵祀一节诚有可议国家上 陵之祀每岁凡三清明中元冬至是也夫中元系是俗节事本不经往因 郊祀在正首故冬至有上 陵之礼盖重一气之始用伸报本之义云耳今 皇上光复郊典于冬至既行 大报配 天之礼则追报本始于郊禋为重而 陵祀为轻况有事 南郊之日乃辍陪祀臣僚远去 山陵恐于尊 祖配 天之诚若有所分臣愚以为冬至上 陵时可罢免而中元 陵祀遣官之礼可移于霜降之日举行惟清明节上 陵如旧盖清明礼行于春即礼经所谓雨露既濡君子履之有怵惕之心者也霜降礼行于秋节所谓霜露既降君子履之有凄怆之心者也夫雨露之濡霜露之降草木实先被之于是而有陵墓之思义斯切耳若夫二节既有遣官 陵祀之典则 内殿之典诚不宜重复举行庶几合礼与义而可以乘示永久矣议入 上曰 内殿祭仪已别谕卿同辅臣议奏上 陵遣祭春以清明秋以霜降冬至已于 奉先殿有祭并中元仍遣官诣 陵祭祀各衙门官不必去著为令 寻谕言 内殿之祭并礼仪不可不讲而作之以成 祖典非朕好变卿还同内阁臣共议之朕开于后一清明中元生辰冬至正旦有祝文乐如宴乐一 两宫寿旦 皇后并妃嫔生日皆有祭无祝文乐一立春元宵四月八日端阳中秋重阳十二月八日皆有祭用时食旧无祝朕增告词耳一如上各祭旧但于一室一拜正中室跪祝毕又四拜焚祝帛朕近岁更就位四拜献帛爵祝毕 后妃助亚献执事终献彻馔又四拜礼毕一忌祭旧具服作乐朕思此不宜吉礼况当哀感之日更浅色衣去乐朝鲜国王李怿遣陪臣刑曹参判李享顺等赴京谢恩宴赏如例 锋鉄城等族番人七儿少等来朝贡马盔甲腰刀给赏如例 升山东按察司副使张时彻福建按察司副使潘潢河南按察司副使胡宗明俱布政司参政时彻宗明俱福建潢江西
○乙卯先是巡仓御史李良奏言近例坐粮官验给各项各项又役轻赉银两银数短少輙令运官赔补宜令户部改正部覆议颁降天下法马几起解轻赍银两责令两平秤兑听漕运门封识委官押解其先给三分之数付领帮官员遇有盘剥动支至京听巡仓御史并坐粮员外郎查核如有短少各坐领解人员其坐粮员外郎仍慎选廉正有才名者奏入诏如拟因诘坐粮官有无情毙其从实对状部下其事于良良其言坐粮员外郎高氵□坐拨仓廒收放粮解俱无别议惟验给轻赍间有不足就令运官凑补似乖事体尚书梁材因奏氵□沿袭旧规失于厘正宜行提问 上曰朝廷开浚通惠河本以利民近年遣去管河御史并坐粮官通同私情纵容小脚人等作毙多端有旨令该部对状却又转行御史致其朦胧解释毙端何由得除高氵□不必逮问降调外任李良不堪风纪令吏部改用
○丙辰祭历代帝王遣成国公朱凤行礼 巡抚应天都御史侯位奏上应议事宜一议盐法苏松沿海居民与贩私盐聚党行劫盖由官盐不通及余盐严禁之故请以浙江运司官一员移驻松江府将松江六场额盐听商人收买各灶课如期课银既完各灶得以余盐自卖分司仍给照票但不许私载出疆则余盐既许通行必无违法聚众兴贩者矣一处坍粮查得直隶苏州府原额官民田地山池沟荡共八万六千三百九十七顷正额秋粮米二百三万八千三百九十石正额秋粮米二百三万八千三百二十三石课额于天下已为偏重内有原勘坍荒田地七千四百九十一顷该正米九万六千四百三十九石递年皆里甲包赔乞将坍湖坍海田地额粮减豁除之一专责成簿查苏松二府侵欠京库折银及布米之类各以百万计其余府县率皆百之自今宜责成有司凡掌印管粮官三年六年考满必任内钱粮完足方许给由到部查明无碍方准收考仍申明秋粮违限事例必行降黜章下部议谓盐法宜行浙江巡盐御史查议坍粮系额徵之数俟勘明备造文册奏请处分其议专责有司深切时毙如拟施行报可 升浙江布政司左参议吴山为江西左参政翰林院编修陈东为湖广按察司佥事
○丁巳清明节遣太和伯陈万言京山侯崔元驸马谢诏分祭 七陵安仁伯王桓祭 恭仁康定景皇帝陵寝并 哀冲太子坟所玉田伯蒋荣祭 悼灵皇后陵寝中官祭 恭让章皇后陵寝并 宪朝废后吴氏坟所
○戊午升福建布政使司左参议欧阳必进为四川按察司副使 弋阳王拱樻奏石城王府革职镇国将军觐鋐等庶生子女皆系未革职所生应照例封授礼部覆请 上曰未革职前所生子女准封虽有事例还当论所犯轻重觐鋐等俱系宸濠谋逆连坐不准封所司无得覆奏
○己未升礼部署郎中田顼为湖广按察司佥事兵部署员外郎江以达为福建按察司佥事俱提调学校
○庚申 昭圣康惠慈寿皇太后圣旦免命妇朝贺 诏取会试中式举人许谷等三百二十名
猜你喜欢 卷七 晋语一·左丘明 卷之五 南都甲乙纪(续)·计六奇 卷第二百二十六·胡三省 ●明朝小史卷十二 嘉靖纪·吕毖 正统临戎录·哈铭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三十七·佚名 查东山先生年谱·沈起 卷十六·吴缜 第20章 “七七”抗战·冯玉祥 卫剌王宇文直传·令狐德棻 静帝纪·令狐德棻 任城王高蔆传·李延寿 推荐《李宗仁回忆录》·李宗仁 礼三○·徐松 卷之二·黄景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64 ·佚名- 戴复古 岁旦族党会拜 衣冠拜元日,樽俎对芳辰。 上下二百位,尊卑五世人。 排门乔木古,照水早梅春。 寒春将消歇,风光又一新。 戴复古 岁暮呈真翰林 岁事朝朝迫,家书字字愁。 频沽深巷酒,独倚 
- 六娘写书得消息·佚名- 【引】(旦)思君一日十二时,时时刻刻袂得见。(占上)不见林婆回消息。(旦)不知救伊病在年 桃花,林婆一向西芦,只久至今不见回转。不免亲使你去体消息一下。(贴)阿娘使我去亦是。倘阿妈寻,未做年。(旦)阿妈寻你,我应伊□□去当厝二姑。( 
- 卷一百九 志八十四·赵尔巽- ◎选举四 △制科荐擢 制科者,天子亲诏以待异等之才。唐、宋设科最多,视为优选。清代科目取士,垂为定制。其特诏举行者,曰博学鸿词科、经济特科、孝廉方正科。若经学,若巡幸召试,虽未设科,可附见也。圣祖敦崇实学 
- 第五十六回 番僧授术天子宣淫 嬖侍擅权丞相受祸·蔡东藩- 却说哈麻兄弟,得脱脱荐引,复召回重用,适顺帝厌心国事,寻乐解忧,哈麻遂引进一个番僧,日侍左右;这番僧无他技能,只有一种演揲儿法,独得秘传。什么叫做演揲儿?译作华文,乃是大喜乐的意义。大喜乐三字,尚是含糊,小子从《元史》上 
- 卷八·陆以湉- ◎奔走《诗》:“予曰有奔奏。”传、笺之义各不相合,正义乃强合之,既以“奏”为“宣布”之义,又以“奔走”之义属之,其说难通。传以为“喻德宣义”,于“奏”之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三百九十一·佚名- 万历三十一年十二月壬午朔奉差御史孔贞一等<锍-釒>请勘合上以奸贼未得未许出差辅臣已遵旨拟票因言外差缺人废事甚多即捕奸一事亦外差所宜并力者城差若缺需次新授之官亦可充员遂以两票上○辅臣以 福王婚礼纳徵发册 
- 卷之二百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一百六十 内务府奏曹寅家人呈报修建西花园工程用银摺·佚名- 康熙五十一年十一月十四日 据曹寅家人陈佐呈称:康熙五十一年五月间,奉大人谕,除原任郎中、现放分司乌罗图奏报者外,倘有查算未尽,遗漏之处,著尔明白写出呈报等语。查我主人修建房屋、挖河等项工程所用银两,除原任郎中、现放 
- 明儒言行録原序·沈佳- 暇时尝与开先赤师昭嗣燕集偶论史事见开先言诸史甚余言向有十七史今又増五史矣设复如宋人制科出题兼十七史不亦难乎记诵繁多足为心累亦目力鲜及吾人史学大抵通鉴纲目与文献通考两书足矣既又念古人嘉言懿行在于诸史者 
- 张畅传·沈约- 张畅,字少徽,吴郡吴人。吴兴太守张邵哥哥的儿子。父亲张礻韦,年轻时有孝行,长期在州府任职,任琅王牙王国郎中令。随琅笽王到了洛陽。回京城后,高祖封了一罐药酒给张礻韦让他偷偷放入毒药,张礻韦受命,回来后在半路上自饮毒酒而 
- 薛怀义传·刘昫- 薛怀义,京兆..县人,本姓冯,名小宝。以卖台货为业,身躯魁梧,强健有力,在洛阳做买卖,得以遇见千金公主的婢女。千金公主了解他后,进宫说:“冯小宝有非同寻常的资质能力,可以让他充当近身侍者。”因而得到武则天召见,对他的赏识厚待 
- 卷九·胡世宁-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胡端敏奏议> 钦定四库全书 胡端敏奏议卷九 明 胡世宁 撰 恳辞恩命乞休疏【时官兵部尚书】 臣年过六十久患痰火奇疾为变百端以致眼昏重听脾泄健忘更或忽时火发不能坐立又或猛然气欝不能 
- 卷五十四·赵汝愚-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宋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宋名臣奏议卷五十四宋 赵汝愚 编百官门台谏上哲宗论张舜民罢言职 傅尧俞臣伏闻今月二十四日敇以监察御史张舜民因论边事文彦博照管刘奉世失实罢言职差权判登闻 
- 妙法圣念处经卷第一·佚名- 大宋西天中印度摩伽陀国那烂陀寺三藏传教大师赐紫沙门臣法天奉 诏译 如是我闻。一时世尊。在大众中。天人围绕。瞻仰尊颜。目不暂舍。时诸大众。即于佛前。而说偈言。 归命一切智 三界第一尊 敷演微妙音 
- 宗镜录卷第三十五·延寿- 夫说此法门。是无始终说。不定方所。亦无时分。以无时之时。理无间断。无处之处。说遍十方故。一切佛。法尔皆于无尽世界。常转如是无尽*轮。令诸众生反本还原。穷未来际。无有休息。华严疏云。夫心冥至道。则浑一古 
- 二梵志受斋缘品第三·佚名- 【古文】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初夜有二天。来诣于佛所。天人身光。照曜祇桓。皆如金色。佛便随宜。演畅妙法。心意开悟。俱得道迹。头面礼佛。还归天上。【白话】如是我闻:一时 
- 天心正法修真道场设醮仪·佚名- 天心正法修真道场设醮仪。撰人不详。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威仪类。称老子为混元上德皇帝,玉皇为昊天上帝。本仪盖出自宋后。述科仪,愿醮主道心坚正,集福消灾。 
- 救疾经·佚名- 亦称《救护众生恶疾经》、《救护疾病经》。中国人假托佛说所撰经典。作者不详。一卷。本经谓佛见三人身患恶疾,莫知所由,乃遍请过去七佛及密迹金刚,知因犯三宝,故得恶疾。经中叙述了偷取三宝物、不敬三宝所犯诸病,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