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叙例

钦定四库全书

前汉书叙例

唐正议大夫行秘书少监琅邪县开国子颜师古撰

储君体上哲之姿膺守器之重俯降三善博综九流观炎汉之余风究其终始懿孟坚之述作嘉其宏赡以为服应曩说疎紊尚多苏晋衆家剖断盖尠蔡氏纂集尤为抵捂自兹以降蔑足有云怅前代之未周愍将来之多惑顾召幽仄俾竭刍荛匡正暌违徼扬郁滞将以博喻胄齿远覃邦国弘敷锦带啓导青衿曲禀宏规备蒙嘉惠增荣改观重价流声斗筲之材徒思罄力驽蹇之足终慙远致岁在重光律中大吕是谓涂月其书始就不耻狂简辄用上闻粗陈指例式存扬?

汉书旧无注解唯服?应劭等各为音义自别施行至典午中朝爰有晋灼集为一部凡十四卷又颇以意增益时辩前人当否号曰汉书集注属永嘉丧乱金行播迁此书虽存不至江左是以爰自东晋迄于梁陈南方学者皆弗之见有臣瓒者莫知氏族考其时代亦在晋初又总集诸家音义稍以已之所见续厠其末举駮前说喜引竹书自谓甄明非无差爽凡二十四卷分为两帙今之集解音义则是其书而後人见者不知臣瓒所作乃谓之应劭等集解王氏七志阮氏七录并题云然斯不审耳学者又斟酌瓒姓附着安施或云傅族旣无明文未足取信蔡谟全取臣瓒一部散入汉书自此以来始有注本但意浮功浅不加隐括属辑乖舛错乱实多或乃离析本文隔其辞句穿凿妄起职此之由与未注之前大不同矣谟亦有两三处错意然於学者竟无弘益

汉书旧文多有古字解说之後屡经迁易後人习读以意刊改传写既多弥更浅俗今则曲核古本归其眞正一往难识者皆从而释之

古今异言方俗殊语末学肤受或未能通意有所疑辄就增损流遯忘返秽滥实多今皆删削克复其旧诸表列位虽有科条文字繁多遂致舛杂前後失次上下乖方昭穆参差名实亏废今则寻文究例普更刊整澄荡愆违审定阡陌就其区域更为局界非止寻读易晓庶令转写无疑

礼乐歌诗各依当时律吕修短有节不可格以恒例读者茫昧无复识其断章解者支离又乃错其句韵遂使一代文采空韫精奇累叶钻求罕能通习今并随其曲折剖判义理历然易晓更无疑滞可得讽诵开心顺耳凡旧注是者则无间然具而存之以示不隐其有指趣畧举结约未伸衍而通之使皆备悉至於诡文僻见越理乱真匡而矫之以祛惑蔽若泛说非当芜辞竞逐苟出异端徒为烦冗秪秽篇籍盖无取焉旧所阙漏未尝解说普更详释无不洽通上考典謩旁究苍雅非苟臆说皆有援据六艺残缺莫覩全文各自名家扬镳分路是以向歆班马仲舒子云所引诸经或有殊异与近代儒者训义弗同不可追駮前贤妄指瑕纇曲从後说苟会扃涂今则各依本文敷畅厥指非不考练理固宜然亦犹康成注礼与其书易相偝元凯解传无系毛郑诗文以类而言其意可了爰自陈项以迄哀平年载旣多综辑斯广所以纪传表志时有不同当由笔削未休尚遗秕稗亦为後人传授先後错杂随手率意遂有乖张今皆穷波讨源构会甄释

字或难识兼有借音义指所由不可暂阙若更求诸别卷终恐废於披览今则各於其下随即翻音至如常用可知不涉疑昧者衆所共晓无烦翰墨

近代注史竞为该博多引杂说攻击本文至有诋诃言辞掎摭利病显前修之纰僻骋已识之优长乃效矛盾之仇讐殊乖粉泽之光润今之注解翼赞旧书一遵轨辙闭絶岐路

诸家注释虽见名氏至於爵里颇或难知传无所存具列如左

荀悦字仲豫颍川人後汉秘书监【撰汉纪三十卷其事皆出汉书○宋祁曰景佑间余靖校本注末有後人取悦所着书入於注本十一字】

服?字子愼荥阳人後汉尚书侍郎高平令九江太守【初名重改名祗後定名?】

应劭字仲瑗【一字仲援一字仲远】汝南南顿人後汉萧令御史营令泰山太守

伏俨字景宏琅邪人

刘德北海人

郑氏晋灼音义序云不知其名而臣瓒集解辄云郑德旣无所据今依晋灼但称郑氏耳【○宋祁曰景佑余靖校本云郑氏旧传晋灼集注云北海人不知其名而臣瓒以为郑德今书但称郑氏】

李斐不详所出郡县

李奇南阳人

邓展南阳人魏建安中为奋威将军封高乐乡侯文颖字叔良南阳人後汉末荆州从事魏建安中为甘陵府丞

张揖字稚让清河人【一云河间人】魏太和中为博士【止解司马相如传一卷】

苏林字孝友陈留外黄人魏给事中领秘书监散骑常侍永安卫尉大中大夫黄初中迁博士封安成亭侯【○宋祁曰景佑余靖校本孝友字下有一云彦友四字安成亭侯无亭字】

张晏字子博中山人

如淳冯翊人魏陈郡丞

孟康字公休安平广宗人魏散骑侍郎宏农太守领典农校尉勃海太守给事中散骑常侍中书令後转为监封广陵亭侯

项昭不详何郡县人

韦昭字弘嗣吴郡云阳人吴朝尚书郎太史令中书郎博士祭酒中书仆射封高陵亭侯

晋灼河南人晋尚书郎

刘宝字道眞高平人晋中书郎河内太守御史中丞太子中庶子吏部郎安北将军【侍皇太子讲汉书别有駮义○宋祁曰景佑余靖校本云刘宝字道宇高平人晋吏部侍郎余无说】

臣瓒不详姓氏及郡县【○宋祁曰景佑余靖校本云臣瓒不知何姓案裴駰史记序云莫知姓氏韦棱续训又言未详而刘孝标类苑以为于瓒郦元注水经以为薛瓒姚察训纂云案庾翼集于瓒为翼主簿兵曹参军後为建威将军晋中兴书云翼病卒而大将于瓒等作乱翼长史江虨诛之于瓒乃是翼将不载有注解汉书然瓒所采衆家音义自服?孟康以外并因晋乱湮灭不传江左而高纪中瓒案茂陵书文纪中案汉禄秩令此二书亦复亡失不得过江明此瓒是晋中朝人未丧乱之前故得具其先辈音义及茂陵书汉令等耳蔡谟之江左以瓒二十四卷散入汉书今之注也若谓为于瓒乃是东晋人年代前後了不相会此瓒非于足可知矣又案穆天子传目录云秘书校书郎中傅瓒校古文穆天子传曰记穆天子传者汲县人不准盗发古塜所得书今汉书音义臣瓒所案多引汲书以駮衆家训义此瓒疑是傅瓒瓒时职典校书故称臣也顔师古曰後人斟酌瓒姓附之傅族耳既无明文未足取信】

郭璞字景纯河东人晋赠弘农太守【止注相如传序及游猎诗赋】蔡谟字道明陈留考城人东晋侍中五兵尚书太常领秘书监都督徐兖青三州诸军事领徐州刺史左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领扬州牧侍中司徒不拜赠侍中司空諡文穆公

崔浩字伯深清河人後魏侍中特进抚军大将军左光禄大夫司徒封东郡公【撰荀悦汉纪音义○宋祁曰景佑校本作字伯渊】前汉书叙例考证

储君体上哲之姿云云○【臣召南】按顔师古因太子承乾之命注释汉书故此序首言储君其书成於贞观十五年岁在辛丑故曰岁在重光也

苟会扃涂○监本别本俱讹作局涂非也今从古本改诸家注释虽见名氏云云【臣浩】按此另为一条监本接连前文非是今提行写

魏建安中○顾炎武日知录曰叙例列姓氏邓展文颖下并云魏建安中建安乃献帝年号虽政出曹氏不得遽名以魏【臣召南】按日知录说是又文颖魏建安中为甘陵府丞按两汉无府丞官名甘陵改自安帝或如续志太常属官每陵园令各一人丞及校长各一人则文颖为甘陵丞不得云为甘陵府丞也

清河人一云河间人○河间讹阿间今改正【臣召南】按师古所列诸家名氏自荀悦至崔浩共二十三人而监本载宋景佑时余靖上言总先儒注解名姓可见者三十五人盖三十五系二十三传写之讹也不然宋祁谓诸家名氏已附注颜师古叙例之下益不可解矣

前汉书叙例考证

猜你喜欢
  卷一百二十二·志第七十五·礼二十五等·脱脱
  大业杂记 全文·杜宝
  补遗卷第五·徐鼒
  卷之二百五十二·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六十·佚名
  卷之七十三·佚名
  卷之四百三·佚名
  第九十七卷 文苑 二 四·缪荃孙
  九四五 盛京兵部侍郎伯兴奏自陈原参杨鹏翮事姑息错谬请旨交部严加议处折·佚名
  文学传序·李延寿
  陈子昂传·刘昫
  卷九十二·佚名
  卷一百五十八·杨士奇
  205.韩世忠阻击金兵·林汉达
  欽定勝朝殉節諸臣錄卷二·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伊川击壤集卷之七·邵雍

    代书寄濠倅张都官多惭吾亦未知音,天乐虽闻不许寻。惠子相时情自好,庄生游处意能深。闲来略记一春事,老去难忘千里心。洛社交朋每相见,为吾因掉白头吟。诏三下答乡人不起之意生平不作皱眉事,天下应无切齿人。断送落花安用雨

  • 巻二十六·袁表

    钦定四库全书闽中十子诗卷二十六   明 袁表马荧 编王检讨集五七言律诗登无诸钓龙台怀古高台逺枕大江流江上云屏宿霭收才子挥毫春作赋商人酹酒晚移舟空潭龙去山河改古殿云寒剑防愁莫向此中多感慨汉家陵树已先秋留

  • 西昆詶唱集巻下·杨亿

    宋 杨亿 编寄灵仙观舒职方学士 杨亿緑髪郎潜不计年却寻丹灶味灵篇华阴学雾还成市彭泽横琴岂要晓案祗应餐沆瀣夜滩谁见弄潺湲须知吏隐金门客待乞刀圭作地仙钱惟演方瞳髩粉闱郎绛阙斋心奉紫皇徴士高懐云在岭骚人

  • 卷七百二十·佚名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七百二十裴说裴说天佑三年登进士第官终礼部员外郎诗一卷游洞庭湖楚云团翠八百里澧兰吹香堕春水白头渔子揺苍烟鸂?眠沙晓惊起沙头龙叟夜叹忧铁笛未响春风羞露寒紫藟结

  • 石田诗选巻五·沈周

    (明)沈周 撰○古迹泊百花洲效岑参长濠春来水如油吴王昔日百花洲水流花谢三千秋古人行乐今人愁沉沉细雨停孤舟岸上人家灯满楼红帘火影照中流还闻吹箫楼上头客梦不熟翻黄紬翻黄紬夜悠悠拂吴钩赋逺游和张光弼歌风台韵大风

  • 卷一九一 唐紀七·司马光

      起閼逢涒灘(甲申)六月,盡柔兆閹茂(丙戌)八月,凡二年有奇。   高祖神堯大聖光孝皇帝武德七年(甲申,公元六二四年)   六月,辛丑,上幸仁智宮避暑。   辛亥,瀧州、扶州獠作亂,遣南尹州都督李光度等擊平之。   丙辰,吐谷渾寇

  • 卷第一百一十一·胡三省

    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朝散大夫右谏议大夫充集贤殿修撰提举西京嵩山崇福宫上柱国河内郡开国侯食邑一千八百户食实封六百户赐紫金鱼袋臣司马光奉敕编集后学天台胡三省音注晋纪三十三〔起居维大渊献(己亥),尽上章困敦(庚

  •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四十一·佚名

    正德三年八月丙寅朔兵部奏宣大二镇自今年正月以来虏贼侵扰我军屡败之虽所获不多实足以折其方张之势是固将士效力而守臣运谋功不可诬乞均加奖劳以责将来诏二镇节有警报设策御敌念官军劳甚侍郎文贵并镇守巡抚官副总兵各

  • ●王序·杨捷

    我皇上天威赫濯,四征不庭。岁在戊午,业已罪人归命,六寓率俾矣,顾闽海游魂,恃其险远,踉跳波涛,蹂躏城邑,泉围告警。皇上勿忍以小丑陆梁,释而不讨也,特简江南提督杨公,六月禡师,往歼厥寇。公登坛鞠旅,拜表即行,三载徂征,肤功克奏。皇上

  • 提要·刘宰

    【臣】等谨案京口耆旧九卷不着撰人名字明杨士奇文渊阁书目焦竑国史经籍志皆载其名亦不云谁作考书中苏庠末云予家世丹阳先人知其状为详又从其孙嚞借家则作者当为丹阳人庠卒于绍兴十七年而作者得交其孙则当为南宋

  • 吴祖耀·周诒春

    吴祖耀 字觉生。年二十九岁。生于天津。永久通信处。北京掌扇胡同二号。已婚。女一。初毕业于日本横滨圣约瑟学校。宣统元年。自费游美。入威斯康心大学。习化学。民国二年。得学士学位。民国三年。得硕士学位。为美

  • 二十年·佚名

    (丁亥)二十年大明萬曆十五年春正月1月1日○朔庚寅,院啓曰:「風俗薄惡,連有綱常之變。《呂氏鄕約》,請收廷議擧行。」答曰:「不允。」○冬至使進獻方物,螺鈿函內小合四箇見偸,司憲府論啓,使成壽益,書狀官柳永詢,拿鞫徒配于京畿。1

  • 卷三十·卫湜

    <经部,礼类,礼记之属,礼记集说>  钦定四库全书礼记集说卷三十     宋 卫湜 撰冢宰制国用必於岁之杪五谷皆入然後制国用用地小大视年之丰耗以三十年之通制国用量入以为出祭用数之仂郑氏曰制国用如今度支经用

  • 仲子書卷五·冯云鹓

    祠墓古蹟仲子墓在開州北七里西南為戚城東北為蒯瞶臺各距二三里墓前有享殿三楹東西廂各一及石羊虎林門明嘉靖中置守墳户有司春秋時祭仲氏裔孫歲一赴開祭墓則在開州者為眞墓也一在長垣縣東北三里古蒲邑世傳為衣冠墓一在

  • 文昌帝君阴骘文广义节录卷下·周梦颜

      &ldquo;印造经文&rdquo;  [发明]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美。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天下最易失者人身,至难闻者佛法。如来不出世,则天上人间皆如长夜。不特庸流局于所见,即儒者亦囿于所闻。仰首观天,以为止此日月,而不知有

  • 播般曩结使波金刚念诵仪·佚名

      播般曩结使波(唐云步掷)金刚念诵仪   归命金刚手  诸佛所依者  具普贤众行  住是本有身  无始无终寂  妙用施诸愿  摩王顺三毒  改劫故调柔  拯救诸有情  从凡入佛地  现世皆成就  今演

  • 卷第二(上下合)(尽世主妙严品)·慧苑

    续华严略疏刊定记卷第二(上下合)(尽世主妙严品) 第十依文正释中二。先通辩诸科。后别依二释。前中本疏科此一部经文。总为十例。一本末部类。二本部三分。三问答相属。四以文从义。五前后摄褺。六随品长分。七随会次

  • 贩书偶记·孙殿起

    目录书。孙殿起撰。1936年孙氏借闲居排印本。1959年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重版,附书名、著者四角号码索引。1982年11月上海古籍出版社修订重印,附雷梦水《正误并补遗》,较为完善。孙殿起,撰《贩书偶记》、《丛书书目拾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