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韩绛传

韩绛字子华,开封雍丘人。推举为进士甲科,任陈州通判。直集贤院,为开封府推官。有一个男子叫冷青,妄言称说他的母亲曾在后宫得到皇帝的宠幸,怀孕后生下自己,府吏认为是狂言,上奏流放汝州。韩绛说,留在京外将迷惑民众。追责穷治,大概是他母亲曾在宫禁中执役,嫁给冷绪,生下一女后,才生下冷青,于是论定将他斩首弃市。

历任户部判官。江南发生饥荒,韩绛为体量安抚使,实行方便老百姓的措施数十条。宣州太守廖询贪污残暴不守法度,下令官吏进行治理,老百姓十分高兴。道士赵清贶出入宰相庞籍家,由于行贿事情败露,开封府将其杖打流放,在路上死亡。韩绛说庞籍暗示讽劝开封府而杀死赵清贶,庞籍与开封府尹都被降职离京。不久又进入京师,韩绛力争不能阻止,于是解除言官职务。第二年,知制诰,乞求留守河阳,召令主管吏部流内铨。黄河在商胡决口,用李仲昌建议,开通六塔河但水患更加严重,朝廷命韩绛安抚河北。这时宰相器重李仲昌,别人都不敢对他提出异议。韩绛弹劾李仲昌败坏国家侵害老百姓,罪行不能宽恕,李仲昌于是流放岭表。升为龙图阁直学士、知瀛州。欧阳修以及同僚们说:“韩绛应在朝廷,瀛州不适宜他呆。”留知谏院,纠察在京师刑狱。任翰林学士、御史中丞。

仁宗在茅山祈祷子嗣,韩绛草写祝辞,于是规劝仁宗减少宫人,以及限制内臣养子,来表示对绝人之世的重视,仁宗都听从了。宫中刘氏与请谒者通奸,韩绛将之告诉仁宗。仁宗说“:不是你说我还不知道。”不几天,将刘氏及其他不谨慎者全部逐出宫中。真定太守吕溱犯法,从官上章请求赦免他,韩绛说“:实行法律应当从地位高的人开始,从官相继求情,这样就废除了公道。”并对求情的各位官吏进行弹劾,吕溱于是被贬职。富弼任用张茂实执掌禁兵,韩绛说:“人们说张茂实为真宗的儿子,怎能用他来执掌宿卫?”没有得到答复,关门待罪,自称不敢再称为御史中丞。下诏召见他,到出朝时,没拿朝笏穿过朝堂,谏官对此进行议论,于是罢官任蔡州知州。

数月后,韩绛以翰林侍读学士知庆州。熟羌占据堡垒发动叛乱,不久就对羌人进行讨伐并平定了羌人叛乱。兼任端明殿学士、知成都府。张咏镇守蜀地的时候,秋季卖盐,官府发给奖券来对贫弱者给予优惠,时间一长,权益全部归了豪强;宦官奉命出使到蜀地,使酒吏执掌贸易,于是依附豪强来取悦他们,韩绛全部上奏请求罢免这些人。召知开封府,为三司使。请求以川、陕职田谷输常平仓,根据官吏所任事和道路的远近给予俸禄。仁宗感叹说:“众人刚平息,你独不能顺从时俗!”立即实行。宫内众多官吏多次求取恩惠,韩绛却坚持不行。对仁宗说“:我冒犯众人,害怕有各种流言蜚语。”仁宗说:“朕在藩邸的时候,经常听说官吏以国事做人情。你所坚持的本来是好的,又担心谗言干什么呢?”

神宗即位,韩琦推荐说韩绛有辅佐人主的才能,授职枢密副使,开始请求设置审官西院,掌管武臣升朝之事,来防止官吏为奸。神宗曾经询问天下剩余之利,韩绛请求尽地力。于是指出差役的弊病,希望重新制定法规,役议就从这时开始了。代替陈升之同制置三司条例,王安石每次上奏言事,韩绛必定会说:“臣下见王安石所陈述的与其他人不一样,都十分恰当可以采用,陛下应当反省考察。”王安石依靠他来作为援助。

熙宁三年(1070),为参知政事。夏人进犯边境,韩绛请求巡视边防,王安石也请求前往。韩绛说“:朝廷正依赖王安石,臣下应当前行。”于是朝廷任命韩绛为陕西宣抚使。以后,又兼管河东,所有事情都不等候禀报,听任随便办理,授以空名告敕,得以自行任命官吏。十二月,在军中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昭文馆大学士,在延安设置幕府。韩绛向来不熟悉军事,行动失常,选用蕃兵七个军,运用青涧城知府种谔的谋略,打算夺取横山,命令各位将领听从种谔的命令,对蕃兵赏赐优厚犒劳丰富,众人都抱怨;又夺取骑兵的战马给予蕃兵,有的抱着马头哭泣。在口罗兀筑城后,又冒雪修筑抚宁堡,调度混乱。不久二座城堡被攻陷,派遣各路出兵救援,庆州士兵于是发生叛乱。议者怪罪韩绛,免为邓州知州。第二年,以观文殿学士调任许州,任大学士,调往大名府。

熙宁七年(1074),又代替王安石为宰相。虽位在中书,事情大多争辩不能决断,并多次与吕惠卿争执论辩,于是暗中上奏神宗再次起用王安石。王安石任宰相后,与韩绛有许多不一致的地方。有位叫刘佐的人,由于犯法被免职,王安石打算试用刘佐,韩绛不同意。在神宗面前商议不能决断,就再次拜谢请求离职。神宗惊讶地说:“这是小事,何必这样呢?”韩绛回答说:“小事情都不能决断,又何况大事呢?”神宗于是驱逐刘佐。不久,韩绛也离京师为许州知州。

元丰元年(1078),授职建雄军节度使、知定州。进入京师为西太一宫使。元丰六年(1073),知河南府。夏季,天下大雨,伊、洛之间老百姓被水淹死的人达十分之五六。韩绛发放粮食赈济,围绕全城修筑堤防。数月后,又发生大水,老百姓因此而免除水患。哲宗即位,为镇江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封为康国公,为北京留守。黄河在小吴决口,都水司建议依傍魏城开凿水渠东达金堤,劳役十分紧迫。韩绛说“:一定不能收到实效,白白耗费国家财力,让魏人流浪迁移,不是一种办法。”三次上奏,请求停止这一举动。元..二年(1086),请求告老,以司空、检校太尉致仕。第二年,死,终年七十七岁。赠太傅,谥号为献肃。

韩绛遇事果敢,不为今后考虑。喜欢接交士大夫,多次推荐司马光可以任用,最后由于与王安石结党又得到任用,因此被清议之士轻视。

猜你喜欢
  卷三百三十三·列传第九十二·脱脱
  卷七十九·谷应泰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五百七十三·佚名
  卷之八十二·佚名
  卷之二百二十九·佚名
  卷之九·佚名
  第二卷 时令·缪荃孙
  八三七 军机大臣进呈《永乐大典》总裁等人员记过次数清单·佚名
  元儒考略卷一·冯从吾
  蔡迁传·张廷玉
  卷三百四十四·杨士奇
  卷一百十五·杨士奇
  卷五十八 梁孝王世家第二十八·司马迁
  卷十三·戴锡章
  卷十八·叶隆礼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五十五·徐世昌

    鄂尔泰鄂尔泰,字毅庵,满洲旗人。康熙己卯举人,世袭佐领,官至保和殿大学士,封一等襄勤伯,加太传。谥文端,配享太庙。有《西林遗稿》。咏怀丈夫不苟得,自处审所难。多愿长恻恻,小心日拳拳。旷达不敢出,激烈非所安

  • 四集卷九十二·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四集卷九十二古今体九十七首【壬寅八】出丽正门乘马沿堤閲稼之作山庄驻踰月屡出率肩舆是或隣乎逸寜不心负初今朝欲閲稼风日良清舒吉骢试躬御沿堤按辔徐暴涨倏流过万家安阎闾既观河左右多稼助长如翼

  • 提要·郭谏臣

    臣等谨案鲲溟诗集四巻明郭谏臣撰谏臣字子忠长洲人嘉靖壬戌进士官至江西叅政初为袁州推官时愤严氏乱政乃宻籍严世蕃奸逆不道事因御史林润上之世蕃遂伏法及转吏部主事迁员外郎数上书论列时事语多切直又与张居正忤乃有江

  • 列传第二十八 苏世长(良嗣 弁) 韦云起 孙伏伽 张玄素·欧阳修

    苏世长,京兆武功人。祖彤,仕后魏通直散骑常侍。父振,周宕州刺史,建威县侯。世长十余岁,上书周武帝,帝异其幼,问读何书,对“治《孝经》、《论语》”。帝曰:“何言可道?”答曰:“为国者不敢侮于鳏寡。为政以德。”帝曰:“善。”使卒

  • 卷二十四·本纪第二十四·脱脱

        高宗一   高宗受命中兴全功至德圣神武文昭仁宪孝皇帝,讳构,字德基,徽宗第九子,母曰显仁皇后韦氏。大观元年五月乙巳生东京之大内,赤光照室。八月丁丑,赐名,授定武军节度使、检校太尉,封蜀国公。二年正月庚申

  • 书志第八·浦起龙

    夫刑法、礼乐、风土、山川、求诸文籍,出于《三礼》。及班、马着史,别裁书志。考其所记,多效《礼经》。且纪传之外,有所不尽,只字片文,于斯备录。语其通博,信作者之渊海也。原夫司马迁曰书,班固曰志,蔡邕曰意,华峤曰典,张勃曰录,何

  • 卷第一百一十一·胡三省

    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朝散大夫右谏议大夫充集贤殿修撰提举西京嵩山崇福宫上柱国河内郡开国侯食邑一千八百户食实封六百户赐紫金鱼袋臣司马光奉敕编集后学天台胡三省音注晋纪三十三〔起居维大渊献(己亥),尽上章困敦(庚

  • 鸿猷录卷十·高岱

    高岱 平处州寇 己巳虏变 南内复辟 石亨之变 ○平处州寇 处州多银坑民亡赖者并缘?奸利正统十二年春二月庆元人叶宗留聚众盗掘少阳坑数月计所获微甚弃去九月率众之云和遍掘诸坑场无所得还庆元居数日往政和掘少亭坑亦不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五百五十七·佚名

    万历四十五年五月甲子朔○丙寅予原任吏部尚书孙丕扬妻田氏祭一场开矿合葬丕扬列名并祭○戊辰以端阳节颁赐二辅臣上尊珍馔○己巳大学士方从哲吴道南言考察后吏部又有推升翰林科道之本虽黜陟有间总之与察典相关更望 皇

  • 卷之八百六十六·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一百三十一 内务府总管赫奕等奏带领桑额连生等引见摺·佚名

    康熙五十年四月初十日 奉旨:著将取中之旗笔帖式、候缺之吏员、监生、俊秀、官学生等二十九人具奏,拣放膳茶、鹰犬各处之缺。钦此。现在宁寿宫茶房总领哈尔科奏请,增取茶上人三名。(中略)兹为补放此项缺额,将正黄旗公波尔潘

  • 第二十九册 天命六年十一月·佚名

    第二十九册 天命六年十一月二十日,遗书海州参将曰:“著参将尔仍回海州驻尔衙门。令海州汉人居户住北关厢。倘房屋不敷,亦可住南城。著参将,分尔炮兵为三队。一队驻耀州,一队驻牛庄,一队与尔同住海州。耀州以北各屯之

  • 卷七·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 日讲四书解义卷七 论语【上之四】 子罕第九 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此一章书是记圣教之所谨也记者曰夫子教人有常言者诗书执礼是也有不言者怪力乱神是也若言之时甚少谓之罕言一曰利利是人情所欲然与义相背

  • 卷五·马骕

    <经部,春秋类,左传事纬钦定四库全书左传事纬卷五     灵璧知县马骕撰晋楚鄢陵之战【成九年】晋侯观于军府见钟仪问之曰南冠而絷者谁也有司对曰郑人所献楚囚也使税之召而吊之再拜稽首问其族对曰泠人也公曰能乐乎

  • 西归直指卷三·周梦颜

      启信杂说  [发明]以净土之说,劝大智慧人,化导甚易,因其宿福深厚,根器不凡也。以净土之说,劝愚夫愚妇,化导亦易,因其胸无成见,如甘之可以受和,白之可以受采也。独是以其说告之吾辈读书人,却甚不易,由其先有一番肤浅套语牢结于

  • 六道集叙·弘赞

    世俗日下。则立教者日劳。舜之命禹曰。人心惟危。而孟子则曰。人之所以异於禽兽者几希。盖圣贤相告。其词宜简而该。与流俗人言。则其词宜详而近。势则然也。佛说六道之旨。以穷一心之变。极幽明之故。可谓。痛哭流涕

  • 十 集·佚名

    第七 双品六十一 无明一&ldquo;诸比丘!不了知无明之本际:&lsquo;从此前无无明,其后生无明&rsquo;,诸比丘!如是被[他人]说也。然而,当知所谓&lsquo;缘此而有无明&rsquo;者。诸比丘!复次,我说于无明有食非无食;何谓为无明之食耶?

  • 宋本备急灸法·佚名

    《宋本备急灸法》一卷。夫灸治之法,吾国发明最早,且亦为特具效验之一种疗法。日本医 学改革,惟传自吾国之灸法,至今研究不遗余力。是书所列灸法,似别具真传,为南宋孙炬卿先 生旧刻,即著《鸡峰方》张焕先生所著。本国亡佚久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