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列传孝感第七十四 赵琰 长孙虑 乞伏保 孙益德 董洛生 杨引 阎元明 吴悉达 王续生 李显达 张升 仓跋 王崇 郭文恭

《经》云“孝,德之本”,“孝悌之至,通于神明”。此盖生人之大者。淳风既远,世情虽薄,孔门有以责衣锦,诗人所以思素冠。且生尽色养之天,终极哀思之地,若乃诚达泉鱼,感通鸟兽,事匪常伦,期盖希矣。至如温床扇席,灌树负土,时或加人,咸为度俗,今书赵琰等以《孝感》为目焉。

赵琰,字叔起,天水人。父温为杨难当司马。初,苻氏乱,琰为乳母携奔寿春,年十四乃归。孝心色养,饪熟之节,必亲调之。皇兴中,京师俭,婢简粟粜之,琰遇见切责,敕留轻粃。尝送子应冀州娉室,从者于路偶得一羊,行三十里而琰知之,令送于本处。又过路傍,主人设羊羹,琰访知盗杀,卒辞不食。遣人买耜刃,得剩六耜,即令送还刃主。刃主高之,义而不受,琰命委之而去。初为兖州司马,转团城镇副将。还京,为淮南王他府长史。时禁制甚严,不听越关葬于旧兆。琰积三十余年,不得葬二亲。及蒸尝拜献,未曾不婴慕卒事。每于时节,不受子孙庆贺。年余耳顺,而孝思弥笃。慨岁月推移,迁窆无期,乃绝盐粟,断诸滋味,食麦而已。年八十卒。迁都洛阳,子应等乃还乡葬焉。

应弟煦,字宾育。好音律,以善歌闻于世。位秦州刺史。

长孙虑,代人也。母因饮酒,其父真呵叱之,误以杖击,便即致死。真为县囚执,处以重坐。虑列辞尚书云“父母忿争,本无余恶。直以谬误,一朝横祸。今母丧未殡,父命旦夕。虑兄弟五人,并各幼稚。虑身居长,今年十五,有一女弟,始向四岁,更相鞠养,不能保全。父若就刑,交坠沟壑,乞以身代老父命,使婴弱众孤得蒙存立。”尚书奏云:“虑于父为孝子,于弟为仁兄。寻究情状,特可矜感。”高祖诏特恕其父死罪,以从远流。

乞伏保,高车部人也。父居,显祖时为散骑常侍,领牧曹尚书,赐爵宁国侯。以忠谨慎密,常在左右,出内诏命。赐宫人河南宗氏,亡后,赐以宫人申氏,宋太子左率申坦兄女也。岁余,居卒,申抚养伏保。性严肃,捶骂切至,而伏保奉事孝谨,初无恨色。袭父侯爵,例降为伯。稍迁左中郎将。每请禄赐,在外公私尺丈所用,无不白知。出为无善镇将。申年余八十,伏保手制马舆,亲自扶接,申欣然随之。申亡,伏保解官,奉丧还洛。复为长,兼南中郎将,卒。

孙益德,乐安人也。其母为人所害,益德童幼为母复仇。还家,哭于殡以待县官。高祖、文明太后以其幼而孝决,又不逃罪,特免之。

董洛生,代人也。居父丧过礼,诏遣秘书中散温绍伯奉玺书慰之,令自抑割以全孝道。又诏其宗亲,使相喻奖,勿令有灭性之讥。

杨引,乡郡襄垣人也。三岁丧父,为叔所养。母年九十三卒,引年七十五,哀毁过礼。三年服毕,恨不识父,追服斩衰,食粥粗服,誓终身命。终十三年,哀慕不改,为郡县乡闾三百余人上状称美。有司奏宜旌赏,复其一门,树其纯孝。诏别敕集书标杨引至行,又可假以散员之名。

阎元明,河东安邑人也。少而至孝,行着乡闾。太和五年,除北随郡太守。元明以违离亲养,兴言悲慕,母亦慈念,泣泪丧明。元明悲号上诉,许归奉养。一见其母,母目便开。刺史吕寿恩列状上闻,诏下州郡,表为孝门,复其租调兵役,令终母年。母亡,服终,心丧积载,每忌日悲恸傍邻。昆弟雍和,尊卑谐穆,安贫乐道,白首同归。

又猗氏县人令狐仕,兄弟四人,早丧父,泣慕十载,奉养其母,孝着乡邑。而力田积粟,博施不已。

又河东郡人杨风等七百五十人,列称乐户皇甫奴兄弟,虽沉屈兵伍而操尚弥高,奉养继亲甚着恭孝之称。

又东郡小黄县人董吐浑、兄养,事亲至孝,三世同居,闺门有礼。景明初,畿内大使王凝奏请标异,诏从之。

吴悉达,河东闻喜人也。弟兄三人,年并幼小,父母为人所杀,四时号慕,悲感乡邻。及长报仇,避地永安。昆弟同居四十余载,闺门和睦,让逸竞劳。虽于俭年糊饘不继,宾客经过,必倾所有。每守宰殡丧,私办车牛,送终葬所。邻人孤贫窘困者,莫不解衣辍粮以相赈恤。乡闾五百余人诣州称颂焉。刺史以悉达兄弟行着乡里,板赠悉达父渤海太守。悉达后欲改葬,亡失坟墓,推寻弗获,号哭之声昼夜不止,叫诉神礻氏。忽于悉达足下地陷,得父铭记。因迁葬曾祖已下三世九丧,倾尽资业,不假于人,哀感毁悴,有过初丧。有司奏闻,标闾复役,以彰孝义。

时有齐州人崔承宗,其父于宋世仕汉中,母丧,因殡彼。后青徐归国,遂为隔绝。承宗性至孝,万里投险,偷路负丧还京师。黄门侍郎孙惠蔚闻之曰:“吾于斯人见廉范之情矣。”于是吊赠尽礼,如旧相识。

王续生,荥阳京县人也。遭继母忧,居丧杖而后起。及终礼制,鬓发尽落。有司奏闻,世宗诏标旌门闾,甄其徭役。

李显达,颍川阳翟人也。父丧,水浆不入口七日,鬓发堕落,形体枯悴。六年庐于墓侧,哭不绝声,殆于灭性。州牧、高阳王雍以状奏,灵太后诏表其门闾。

张升,荥阳人。居父母丧,鬓发坠落,水浆不入口,吐血数升。诏表门闾。

仓跋,荥阳京县人也。丧母,水浆不入口五日,吐血数升,居忧毁瘠,见称州里。有司奏闻,出帝诏标门闾。

王崇,字乾邕,阳夏雍丘人也。兄弟并以孝称。身勤稼穑,以养二亲。仕梁州镇南府主簿。母亡,杖而后起,鬓发坠落。未及葬,权殡宅西。崇庐于殡所,昼夜哭泣,鸠鸽群至。有一小鸟,素质墨眸,形大如雀,栖于崇庐,朝夕不去,母丧始阕,复丁案忧,哀毁过礼。是年,阳夏风雹,所过之处,禽兽暴死,草木摧折。至崇田畔,风雹便止,禾麦十顷,竟无损落,及过崇地,风雹如初。咸称至行所感。崇虽除服,仍居墓侧。于其室前生草一根,茎叶甚茂,人莫能识。至冬中,复有鸟巢于崇屋,乳养三子,毛羽成长,驯而不惊。守令闻之,亲自临视。州以闻奏,标其门闾。

冰文恭,太原平遥人也。仕为太平县令。年逾七十,父母丧亡。文恭孝慕罔极,乃居祖父墓次,晨夕拜跪。跣足负土,培祖父二墓,寒暑竭力,积年不已,见者莫不哀叹。尚书闻奏,标其门闾。

史臣曰:“塞天地而横四海者,唯孝而已矣。然则始敦孝敬之方,终极哀思之道,厥亦多绪,其心一焉。盖上智禀自然之质,中庸有企及之义,及其成名,其美一也。赵琰等或出公卿之绪,籍礼教以资;或出茅檐之下,非奖劝所得。乃有负土成坟,致毁灭性,虽乖先王之典制,亦观过而知仁矣。

猜你喜欢
  卷一百八十一·志第一百三十四·食货下三·脱脱
  诚信第十七·吴兢
  卷二百二十五 熙寧四年(辛亥,1071)·李焘
  卷之十六 粤纪(续)·计六奇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四百二十八·佚名
  卷之一千八十四·佚名
  卷之五百七十二·佚名
  卷之五十四·佚名
  第三章 革命之教育·邹容
  第三五六同立合约道光二十三年十月一二二○三--一七·佚名
  后集卷七·宋名臣言行录
  前集原序·宋名臣言行录
  司马彪续汉书卷三·周天游
  裴文举传·令狐德棻
  温仲舒传·脱脱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八百七十·彭定求

        卷870_1 【讥元载诗】高亭   上元官吏务剥削,江淮之人皆白著。   卷870_2 【嘲赵谦光】贺遂涉   员外由来美,郎中望亦优。宁知粉署里,翻作土山头。   卷870_3 【答贺遂涉(时遂涉为户部员外,谦光答此)】赵

  • 第三十五出 计竦·李渔

    〖一剪梅〗(外冠带,净、丑扮役随上)人到神京眼自高,帝座非遥,相座非遥。(老旦上)家门将至喜偏饶,儿会今朝,媳会今朝。(外)去国常忧白发新,回来幸是黑头人。(老旦)只因天末多乡思,添却眉间几道顰。(外)夫人,我和你奉旨还朝,已到京师地界了

  • 第二出 呼嵩·李渔

    〖念奴娇〗(生衮冕,旦、小旦扮女官,净、老旦扮太监,众仪仗引上)少膺大宝,喜升平、日久销兵忘战。常虑韶光同逝水,《金缕》日歌千遍。不喜寒香,生憎硬玉,刻意求温软。问父天母地,几时才遂斯愿?〔鹧鸪天〕旭日瞳瞳照尚方,祥云五色映

  • 卷24 ·佚名

    陈傅良 答朱翔远见别之作 总角相看五十年,行藏殊辙各皤然。 岂无子美书成束,欲送相如赋上天。 欲眼不宽多小谨,交情何限复长篇。 乘壶偶自兵厨至,聊助征帆一醉眠。 陈傅良 悼济阳夫人 久接江

  • 卷五百二十四·佚名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五百二十四杜牧斑竹筒簟血染斑斑成锦纹昔年遗恨至今存分明知是湘妃泣何忍将身卧泪?和严恽秀才落花共惜流年留不得且环流水醉流杯无情红艳年年盛不恨凋零却恨开倡楼戏

  • 列传第二十一 王杰 王勇 宇文虬 宇文盛 弟丘 耿豪 高琳·令狐德棻

    王杰,金城直城人也,本名文达。高祖万国,魏伏波将军、燕州刺史。父巢,龙骧将军、榆中镇将。杰少有壮志,每以功名自许。善骑射,有膂力。魏孝武初,起家子都督。后从西迁,赐爵都昌县子。太祖奇其才,擢授扬烈将军、羽林监,寻加都督。

  • 卷五·庞元英

    钦定四库全书文昌杂録卷五宋 龎元英 撰元丰甲子正月五日宴北辽国信使於紫宸殿酒七行不作乐以鲁国大长公主在殡故也是时上元节有司已设山楼诏撤之罢御端闱鲁国仁皇帝之女恩礼加隆焉熙宁二年朝廷始命两浙福建等路转

  • 卷之二百五十二·佚名

    成化二十年五月丁亥朔命山东临清县税课局课并船料钞每贯折米一升以备赈济从巡抚都御史盛颙等会议也 都察院经历李晟言边务五事一尊强中国谓祖宗起东南一隅能尽扫腥膻于四海今举天下之全力而不能制虏于一方是岂虏真不

  • 卷之五百五十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第八十七卷 文苑 一 四·缪荃孙

    常 州 府 四 清(中)盛衡 盛大宝 盛大业 盛大典 盛纲盛衡,字汉诏。笃学敦行。乾隆元年,应博学鸿词科,助纂三礼义疏,多所订正。十六年.诏举经明行修之士,新安汪文端由敦特荐衡,以年老固辞不赴。寻补江浦学博,常勖

  • 第二十六册 崇德元年九月·佚名

    第二十六册 崇德元年九月九月初六日,往征明国锦州一带和硕豫亲王,遣纳穆、苏巴、赖赛,携自锦州城逃出汉人门二前来报信。是日,恩特木率八家各一人,往迎前去鄂木布楚虎尔处贸易之胡来色、诺木图二人。是日,拜赛自鄂木布楚虎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四 载记十一·纪昀

    载记 【十一】 西夏 【上】 ○西夏上 李彝兴克睿继筠继捧继迁 德明元昊谅祚李彝兴 李克睿 李继筠 李继捧 李继迁 李德明 李元昊 李谅祚 △李彝兴 李彝兴夏州人本魏拓跋氏后唐贞观初有拓跋赤辞者归唐太宗赐姓李置静边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七·纪昀

    列传唐 【七十七】○唐七十七 藩镇镇冀李宝臣【惟岳 惟诚 惟简】王武俊【士真 承宗】王廷凑【元逵 绍鼎绍懿 景崇】李宝臣王武俊王廷凑△李宝臣李宝臣字为辅本范阳内属奚也善骑射范阳将张锁高畜为假子冒其姓名

  • 赵郡王元干传·李延寿

    赵郡王元干,字思直,太和九年(485),被封为河南王,任大将军。孝文帝很亲爱几位弟弟,任命元干总管别道军队,并告诫他说:“司空穆亮以年龄器度而言,都可以当你的老师,散骑常侍卢阳乌有才识,你可以时时向他询问请教,你就拜他们为老师

  • 结论·李宗吾

    现在各军政机关,与成大事者,都是用的这种方法。譬如批呈词:“据某某所呈之情,实于法不合,特令该县知事,查明严办。”“于法不合”这四个字是锯箭杆,“该县知事”是内科,抑或“转呈上司核办”,那“上司”就是内科。又如有人

  • 卷三十四·程川

    钦定四库全书朱子五经语类卷三十四钱塘程川撰易三十四系辞上传七问书不尽言言不尽意一章曰立象尽意是观奇耦两画包含变化无有穷尽设卦以尽情伪谓有一奇一耦设之于卦自是尽得天下情伪系辞便断其吉凶变而通之以尽利此言

  • 春酒堂诗话·周容

    诗话。清人周容撰。一卷。容字茂兰(一作鄮山),鄞县(今属浙江)人。明诸生。入清后为僧,以母在返初服,踪迹遍天下。所交皆一时遗民。有以鸿博荐者,以死拒。此编由慈溪冯贞群编成,凡六十二则。以杂记当代诗坛人事为主,间

  • 大云轮请雨经·佚名

    梵名Maha^ -megha-su^tra 。凡二卷。唐代不空译。略称大云轮经、请雨经。今收于大正藏第十九册。内容收录请雨时所受持之陀罗尼。卷上列出十种供养云海、降雨之利益及五十四佛名,卷下举示大陀罗尼。佛曾于难陀邬波难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