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郑覃传

郑覃,是原宰相郑王旬瑜的儿子,因其父勋劳的恩荣所及,补弘文校理,历任拾遗、补阙、考功员外郎、刑部郎中等职。宪宗元和十四年(819)二月,升为谏议大夫。宪宗任用五名宦官为京西北和籴使,郑覃上奏疏论析应予取消。穆宗不忧虑政事,喜好游乐饮宴。即位之始,吐蕃侵犯边境。郑覃与同职官员崔玄亮等在朝堂上面奏说:“陛下登基以来,饮宴娱乐太多,打猎游乐无度。现今吐蕃入侵军队已在边境,任何缓、急的奏报,都不知陛下在哪里。臣等愧为谏官,不胜忧伤戒惧,敬望陛下稍稍减少游乐放纵,多加注意为政之道。臣下听说陛下早早晚晚亲近歌舞杂技艺人,对亲近宠爱的人,赏赐过于优厚。所有金银财物,全都出自民脂民膏,不能让无功的人,滥受恩惠得到赐予。即使皇宫内库财物有余,也望使用有法度,如果边疆报警告急,就能支用不会短缺。免得让官府对百姓加重赋税的征收,如能这样,实在是天下百姓的大幸。”穆宗开始很不喜欢这些话,对宰相萧亻免说:“这是些什么人?”萧亻免回答说:“是谏官。”穆宗的怒意稍有缓解,便说:“朕的过失,臣下尽力规劝,这是尽忠。”并对郑覃说:“在内阁官署奏事,时间太不充裕,今后有事面陈,朕与你在延英殿相见。”当时已很久没有在朝堂中禀奏事情,郑覃等直言奏论,人们都表示赞许。

镇冀节度使王承宗死后,他的弟弟王承元愿意听从朝廷命令,将他改任郑滑节度使。冀镇的三军将士挽留王承元,因为感到为难不能到郑滑赴任,王承元请求朝廷委派重要大臣前来宣布、解说朝廷旨意。于是朝廷派郑覃任宣谕使,起居舍人王播为副使。开始,镇冀的将士言语很不恭顺,郑覃到来宣布诏令,从大道理上给予阐说,镇冀将士高兴地听从朝廷命令。长庆元年(821)十一月,郑覃转任给事中。长庆四年(824),升任御史中丞。十一月,兼任工部侍郎。宝历元年(825),郑覃担任京兆尹。

文宗即位,郑覃改任左散骑常侍。太和三年(829),以本官职位充任翰林侍讲学士。四年(830)四月,被授职工部侍郎。郑覃擅长经学,研习古事,笃守正道,文宗特别器重他。郑覃和缓地进言说:“经书典籍讹误谬传,经学博士因循沿袭,难以改正。请陛下召集老成博学、学问精深之士,校正刊定《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种典籍,效法东汉的先例,在太学内刻文于石,作为永久的准则,以补正残缺讹误。”文宗听从了他的建议。

太和五年(831),李宗闵、牛僧孺辅佐朝政。李宗闵因为郑覃与李德裕友善,对待郑覃很刻薄。当时,李德裕刚由浙西入朝,又遭到李宗闵、牛僧孺排斥,被调出朝廷镇守蜀川。李宗闵害怕郑覃在宫内议事,奏请让他担任工部尚书,免去他担任的侍讲学士。文宗爱好经学义理,心中很想念他。太和六年(832)二月,又召回郑覃任侍讲学士。七年(833)春,李德裕做宰相。五月,委任郑覃为御史大夫。文宗曾在延英殿对宰相们说:“殷侑精通经学。为人很像郑覃。”李宗闵说:“郑覃、殷侑的确通经学,但在评议论说方面没有值得听的东西。”李德裕针锋相对地说:“殷侑、郑覃的言论,别人不想听,不过陛下极想听。”郑覃曾经憎恶别人结为朋党,这正是李宗闵待他刻薄的原因所在。太和八年(834),郑覃迁升为户部尚书。同年,李德裕罢相,李宗闵又主持朝政,与李训、郑注一道排斥李德裕和李绅。李德裕、李绅遭贬黜后,郑覃也被降职任秘书监。太和九年(835)六月,杨虞卿、李宗闵获罪被流放,又委任郑覃为刑部尚书。十月,郑覃迁升为尚书右仆射,兼任国子祭酒。李训、郑注伏法处死,文宗召郑覃入宫拟制皇帝的诏书敕令;次日,郑覃以本官任同平章事,受封为荥阳公,食邑二千户。

郑覃虽然精通经义,但不善于写文章。他讨厌进士们的虚浮不实,开成初年(836),他上奏提出:礼部贡院应当取消进士科。起初,在紫宸殿应答策问时,文宗谈到选拔才士的问题,郑覃说:“南北朝时多取用文采华丽的人,所以国家治理不好。士人以才干能胜任职务就取用,有什么必要讲究文章辞藻?”文宗说:“考中进士的人已经担任过州县官员的,方镇上报朝廷各署即可任用,其他的不能任用。”郑覃说:“进士科考中的人大多轻浮刻薄,不一定都任用。”文宗说:“轻浮刻薄与诚朴敦厚,各类职务中都有这两种人,未必只在进士中有。进士科已设置二百年,也不能骤然改掉。”郑覃说:“也不可过分推崇培植。”文宗曾对宰辅大臣说:“现在百官松懈怠惰,需要逐条重列法纪。”就势指着此前的香炉说:“这个香炉开初也很华美,使用久了以后,就失去了光彩。如不加以修饰,怎能复原如初?”郑覃回答说:“大力变革风气,应当考察实效。近三十年以来,人们多不务实,都凭情面办事。像嵇康、阮籍这样的人,不可能办理本职分内事务。”李石说:“这种风气源于世道太平,人人相安无事,系由安逸所致。现在一般民众也都仰慕晋代王衍的求自全、尚玄谈的作风,以赶不上王衍为羞耻。”文宗说:“诸位辅佐朕治国,职责仅在振起复兴法度而已。”

当太学将儒家经典刻在石碑上时,郑覃奏请由起居郎周土犀、水部员外郎崔球、监察御史张次宗、礼部员外郎温业等人,校定《诗》、《书》、《易》等儒家九经的文字,并旋即将刊定的文本刻在石上。郑覃被加授门下侍郎、弘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等职务。文宗曾在延英殿评论古今诗句的优劣,郑覃说:“孔子所删定的,只是《诗》三百篇。后世泛滥至今的这些五言诗、七言诗之类,都不是雅正之辞,不值得帝王欣赏吟咏。《诗》中的《雅》、《颂》之作,都是在下位者批评在上位者而写的,而不是在上位者教化在下位者所做的。王者采集民间诗歌,是借以考察民情风俗、施政得失。孔子删定它们,拿它们作为世代承袭的典范。近代的陈后主、隋炀帝都长于诗歌章句,却不懂王者治国的主要方面的事,终于发生末年的失国。诗歌章句是小技,希望陛下不要去追求它。”郑覃以宰相身份兼任国子祭酒,奏请在太学设置五经博士各一人,由于他们没有禄米田,请求按王府官例,赐给他们俸禄粮,文宗依从这一建议。郑覃又进献《石壁九经》一百六十卷。

同年,李固言再度任宰相。李固言与李宗闵、杨嗣复相亲善,郑覃憎恶他。由于起居郎一职无人担任,李固言进奏说:“周敬复、崔球、张次宗等三人,都能胜任这一职务。”郑覃说:“崔球奔走于李宗闵门下;况且史官在宫殿内执笔所记之事,将成为千古准则,不允许朋党的人担任。如果让裴中孺、李讠襄夷任此职,微臣不敢有丝毫异议。”于是作罢。开成三年(838),杨嗣复由西川入朝任平章事,与郑覃矛盾更深,加上倚恃李固言、李珏,进殿对答策问的时候,是非蜂起。二月,郑覃晋位为太子太师。

文宗因旱灾不止释放在押囚犯,放出宫女刘好奴等五百余人,将她们送到两街的寺院道观中,听凭她们各自返回亲属家中。在紫宸殿对答策问时,李珏说:“陛下放还宫女的人数多,德超千古。汉代制度,八月挑选宫人;晋武帝平定吴国,也多采选宫女。孔子曰:‘没有见过好德有如这样好色的人。’如今陛下认为宫女过多无益而放还她们,微臣庆贺。”郑覃说:“晋武帝由于采选宫人的失当,致使中原变成为异族统治地区,陛下以此作为鉴戒,将宫女放还非常适宜。”同年十二月,郑覃三次上呈奏章请求免职,文宗下诏免去他太子太师职务,其他职位不变。他仍然三、五天去一次中书省,商量政事。开成四年(839)五月,郑覃被免去宰相职务,仍兼左仆射。武宗即位,李德裕当政,打算选拔郑覃任宰相,郑覃以脚有毛病为由坚决推辞,不到任入朝参谒。会昌二年(842),郑覃以代理司徒的职位辞官归居,后去世。其子裔绰,因郑覃的勋劳而受恩荣,被授予渭南尉官职,代理弘文馆职务。

郑覃年轻时生活清苦,为人正直谦让,不轻易与别人亲密相交。官位高至宰相,所住的房屋从未增建装饰,刚够遮蔽风雨。家中没有妾婢,人们都仰慕他纯朴洁净的作风。但他嫉恶得过分,许多事情他都不能容忍,因而大家对他感到畏惧而不喜欢他。

猜你喜欢
  读礼通考卷七十·徐乾学
  ●卷六·叶梦珠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四百四十一·佚名
  科名类·佚名
  卷之八十三·佚名
  卷之二百三十四·佚名
  卷之三百二十四·佚名
  二九五 寄谕高晋等查缴《徧行堂集》《皇明实纪》《喜逢春传奇》书版·佚名
  南唐书卷二·马令
  江悦之传·魏收
  王安礼传·脱脱
  焦竑传·张廷玉
  卷一百二十四·佚名
  卷十七·长孙无忌
  卷一百三十五·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四十四章 羣仙会勘·屠隆

    〔外扮颜眞卿末扮李长源小生扮李太白外金冠锦袍随将吏上〕丹心直与山河壮。赤手能扶社稷倾。曾饵神丹陶八八。天教尸解证仙卿。自家鲁公颜眞卿是也。秉节立朝。抗忠勋于国难。淸心好道。授神丹于异人。晚景以直道忤卢

  • 第九出 二臣哭夏·王世贞

    【谒金门】〔小外上〕朝命降。不觉重袿流汗。心讶奸谋。缅怀忠鲠。几回肠欲断。〔末上〕十载功铭鼎铉。一旦遽罹刑典。凛凛朔风天际暗。葵心飞散乱。〔末〕李大人拜揖。〔小外〕周大人拜揖。〔踏莎行〕〔小外〕帝室

  • 东海渔歌补遗·顾太清

    渔家乐 题双溪垂钓图 垂柳西风吹不起,一竿闲钓双溪水。濠上高怀差可拟。烟光里,必有金鳞鲤。智者从来无彼此,溪山住处皆堪止。打点琴书游故里。随缘耳,神仙眷属谁如子 此词录自《骨董琐记》卷七。 柳枝词 正月烧灯暖

  • 圭塘欵乃集跋·许有壬

    相为中原名郡自昔多达官贵人之居宋庐陵欧阳子为丞相韩魏公作昼锦堂记人到于今称之由魏公而下虽怀黄曳组世不乏人求官簿问望政事文章一切烜赫于时功成身退又能归享太平之乐者则亦寥寥如也御史中丞安阳许公以经术起身致

  • 卷一百八十一·陈思

    两宋名贤小集卷一百八十一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网山集【一】林亦之字学可福清人自号网山山人月鱼氏从学艾轩林光朝之门初艾轩讲学于蒲之红泉学者常数百人称高弟必曰网山艾轩卒网山继其席从游之众无异艾轩也淳

  • 卷四百四十二·佚名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四百四十二白居易吟元郎中白须诗兼饮雪水茶因题壁上吟咏霜毛句闲尝雪水茶城中展眉处只是有元家吴七郎中山人待制班中偶赠絶句金马东门只日开汉庭待诏重仙才第三松树

  • 卷之二十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十国春秋卷三十七·吴任臣

    检讨吴任臣撰前蜀三后主本纪后主名衍字化源旧名宗衍及即位去宗名衍髙祖十一子衍为最防葢贤妃徐氏所生也为人方頥大口垂手过膝顾目见耳颇知学问童年即能属文甚有才思尤酷好靡丽之辞当集艳体诗二百篇号曰烟花集凡有所着

  • 宋晟传·张廷玉

    宋晟,字景阳,定远人。父亲宋朝开、兄宋国兴,都随从太祖渡江,并都积功劳任到元帅。攻打集庆时,国兴战死,宋晟承袭他的职位。不久朝开请求回家终老,宋晟正随从邓愈攻克徽州,被召回,承袭父官。累升为都指挥同知,历镇江西、大同、陕

  • 第八节 赋 税(下)·吕思勉

    山泽之利,隋时尽弃之。《隋书·高祖纪》:开皇元年三月,弛山泽之禁。《百官志》:名山、大泽不以封,盐、铁、金、银、铜、锡及竹园,别都宫室、园圃,皆不以属国是也。唐制:山泽属于虞部,而都水监亦掌川泽之政。见《新书·百官制》

  • 卷五·胡士行

    <经部,书类,胡氏尚书详解钦定四库全书尚书详解卷五宋 胡士行 撰盘庚上第九        商书盘庚五迁【亳嚻相耿亳】将治【都】亳殷【殷亳之别名】民咨【嗟】胥【相】怨作盘庚三篇耿水圮不容不迁矣然小民安土且

  • 贤愚经卷第五·佚名

      (二四)沙弥守戒自杀品第二十三(丹本此品在第七卷为三十四)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安陀国。尔时世尊。殷勤赞叹持戒之人。护持禁戒。宁舍身命。终不毁犯。何以故。戒为入道之初基。尽漏之妙趣。涅槃安乐之平途。若持

  • 答毗陵陈居士问(四则)·太虚

    问一:多闻熏习,可起信去粗所知,而于真能断一分所知,则于多闻之外,必另有方法,使心力强大,身心变换,方能别有境界。唯识之五重观,天台之一心三观,似乎是呆想的态度,呆久了可以入定。不知这种定,一、是否一定可以变换身心?二、是否决

  • 商主天子所问经·佚名

    隋北印度三藏阇那崛多译  尔时婆伽婆。住王舍大城耆阇崛山。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复有大菩萨众。所谓弥勒菩萨。文殊师利法王子菩萨摩诃萨。诸众首等出过数量。种种诸方及与非方。诸佛刹土俱来集会。  尔时

  • 论经典·印光

    ●(以下论经典)如其天姿聪敏, 不妨研究性相各宗, 仍须以净土法门而为依归, 庶不至有因无果, 致以了生脱死之妙法, 作口头活计, 莫由得其实益也。必须要主敬存诚, 对经像如对活佛, 不敢稍存怠忽, 庶几随己之

  • 卷之六·佚名

    禅林备用卷之六 庐山东林太平兴龙禅寺住持比丘 壹咸编 龙 请立僧首座 大方西堂。名德首座。人天师范。言行相应。一众投情。方可举请。其事严重。委曲控陈。如蒙允许。集众升堂。此间多众。须得当人。相与建立法幢

  • 雪關和尚語錄卷六·雪关智訚

    侍者傳善輯詩五言古彭質先廣文誕日詩以賀之濬哲本天人,數非靈蔡卜,千歲軼莊椿,五經笥邊腹。夙慧冠詞林,挺然好堅木,漢品晉風流,文章錦繡谷。驊騮碧玉蹄,款段安能逐,手持天竺書,根利刀批竹。心潭龍未降,義藪虎先服,超出塵象表,頭上

  • 马商的女儿·劳伦斯

    劳伦斯是英国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上一名伟大的作家,他的很多作品都是脍炙人口的佳作。《马商的女儿》是劳伦斯于1922年前后创作的短篇小说。小说讲述了马商Pervin一家在破产之后所面临的失落与绝望。劳伦斯重点选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