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十一出 合谮

〔副净上〕但知丞相贵。无奈秀才乔。空驰千里道。笞骂恐难饶。自家令狐丞相府中一个院子。蒙丞相爷差我去见温庭筠。要他与我公子场中代笔。我见他时节。虽然略大样了些。也不道这温庭筠这等傲撇。竟把我呵叱了一场。劳而无功。怎幺去回覆丞相爷。旣要脱得自己干系。又要使丞相爷摆布得他便好。今我且不要进去。在此算计定了。然后去回覆丞相爷。〔丑上〕胡谈骨格轻纤。为人最爱趋炎。闯门极要有胆。见人定用无廉。撮哄全凭口快。钻求无奈头尖。冒认瓜将李搭。扳援柳共花拈。背是非将没作有。讨便宜换苦成甜。谒相公人以为谄。央大叔我自能谦。此间已是相府门首。且有个管家在那边。不免上前。央他引见。有何不可。〔见介副净〕足下高姓。何来。〔丑〕小子是你老爷堂侄。为应举到京。相烦引见。〔副净〕我丞相爷不曾有你这个阿侄。〔丑笑介〕小子怎幺不是丞相的侄儿。见有温庭筠的诗为证。他说自从元老登庸后。天下诸胡尽带令。被他这等嘲笑。怎幺不是你老丞相的儿孙。〔副净〕那温庭筠这等轻薄无礼。小人也为着一事。丞相爷差去见他。到被他呵叱了一场。〔丑〕阿呀。相府管家就敢呵叱。这等说。烦管家引小子参见丞相。那时节你一句。我一句。在丞相跟前背他一场是非何如。〔副净〕如此甚好。你看府门开了。我先进去。你随后进来。我与你禀知便了。〔丑〕多谢多谢。〔净冠带上〕 

【生查子】趋朝曙色寒。退食余淸宴。千里觅才人。使我频凝盼。〔副净进见介〕 

院子。你回来了。〔副净〕是。〔丑执手本跪介净〕阶下跪者何人。〔副净〕是爷一家。〔净〕接手本上来。〔看介〕小侄令狐谈参见。旣是一家。请起作揖。〔揖坐介净〕贤侄为何到此。〔丑〕小侄应举到京。特来参拜相公老叔。〔净笑介〕我族中可谓多贤了。〔丑〕不敢。〔净回顾副净介〕我差你去见温秀才。说的事体何如。〔副净〕小人领老爷严命。去见温秀才。他闻丞相两字。就发恼起来。千不允。万不允。把老爷埋怨了一顿。把小人抢白了一场。〔净〕敢是你放肆激恼了他。〔副净〕小人怎敢放肆。一见他就磕了十二个头。〔净〕怎幺磕这许多。〔副净〕替老爷磕四个。替大爷磕四个。小人自磕四个。凑成十二个。〔净〕唗。胡说。我向年也曾与他往来。不是这般劣别的。〔副净〕老爷不曾知道。便是向年叫他替做了菩萨蛮词进呈。嘱付他不可对人说。转背就去吿诉人了。〔净〕我不信你一面之词。〔丑〕小侄斗胆。请问那温秀才莫不是温庭筠幺。〔净〕正是。〔丑〕若是此人。怪不得盛使了。前日小侄与他途中相遇。偶然说起丞相老叔。他就有许多谤毁。许多嘲笑的说话。〔净〕他怎幺嘲笑我。〔丑〕这也小侄不敢说。〔副净〕小人也听得两句。说老爷没有学问。〔净〕原来如此可恶。〔丑〕温庭筠自家也罢了。又结交两个契友。一个叫做杜羔。一个叫做贾岛。大家揑造歌谣。讥谤丞相老叔。还说今春得第。专要与丞相老叔作对哩。〔净〕有这等事。可恼可恼。 

【琐牕郞】怪乔才忒煞轻儇。特传言。辄作悭。不思领诺敢肆刁顽。如今悔却当初垂盼。〔合〕从教文成云锦定遭讪。空落莫。枉嗟叹。 

【前腔】〔丑副净〕那酸丁惯作波澜。播流言。徒实繁。一朝得势便拟包弹。乘其未发急宜防患。〔合〕纵教文成云锦定遭讪。空落莫。枉嗟叹。 

〔净〕这个不难。我明日就对考试官说。温庭筠轻薄无行。专在场中为人代笔。杜羔贾岛结党夤缘。法宜幷斥。记认了三人试卷。不中便了。〔丑跪介〕小侄万望吹嘘。〔净〕我也通个关节与试官。就是了。〔丑〕多谢厚恩。 

怪得鲰生多倒顚。

须知扼吭制人先。 

但敎名落孙山外。

任取诗成宋问前。 

猜你喜欢
  卷五十八·彭定求
  王阜民·唐圭璋
  张伯端·唐圭璋
  论调名第三·王骥德
  ●卷五·况周颐
  ●卷四·况周颐
  第三折·佚名
  御定曲谱卷九·王奕清
  原序·方夔
  卷四十五·梅鼎祚
  卷十三·冯惟讷
  南岳倡酬集·佚名
  卷十八·钱子正
  卷三百十二·佚名
  储光羲诗鉴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四百六·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四百六驴类【附骡】七言古雪中骑驴访某道人于观追忆曩日栖霞之约【眀】徐 渭昨日雪深驴没蹄今日雪深驴可骑此时去访杨道士青天犹压杨花垂太平门外虽多景莫妙梅花水清冷栖霞有约不得

  • 两汉刋误补遗卷七·吴仁杰

    驺虞一囿驺虞之珍羣刊误曰此言驺虞可致于囿中欧阳公曰贾谊谓驺者文王之囿名虞司兽也仁杰按韩鲁诗传曰梁驺者天子之田也驺虞天子掌鸟兽官贾生所云盖本于此记礼者亦云驺虞乐官备郑康成注周官王奏驺虞云驺虞圣兽疏引山海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一百七十九·佚名

    .TRS_Editor P{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DIV{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TD{margin-bottom:1

  • 卷之九百十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八十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太保兼太子太傅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二等伯加四级臣马齐光禄大夫经筵日讲官起居注少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仍兼管吏部户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加二级又加一级臣张廷玉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子

  • 七六 江苏巡抚萨载奏再陈苏州书局续购书目及蒋曾罃献书折·佚名

    七六 江苏巡抚萨载奏再陈苏州书局续购书目及蒋曾罃献书折乾隆三十八年五月二十日江苏巡抚臣萨载谨奏,为再陈续购书目,仰祈圣鉴事。窃臣凛遵谕旨,实力设法采访遗书,业将先后购得书籍,开列目录,三次奏进在案。今臣督属广为搜

  • 六九 两江总督高晋奏再陈续购书籍情形并开列书目呈览折·佚名

    六九 两江总督高晋奏再陈续购书籍情形并开列书目呈览折乾隆三十八年五月初四日太子太傅 内大臣 大学士 仍留两江总督统理河务革职留任臣高晋谨奏,为再陈续购遗书,仰祈圣鉴事。窃照采访遗书,屡奉圣训详明。臣凛遵办理,宣

  • 清代学人列传四·佚名

    ○王闿运王闿运(1832--1916),字壬秋,一字壬父,湖南湘潭人。幼颖慧,三岁识字。十九补诸生,有文名。与李篁仙等结"兰林词社",号"湘五子"。治经通训故章句,二十余即有志著述;作《仪礼演》十三篇。咸丰丁巳,举本省乡试。以贫就食四方

  • 蔡景历传·姚思廉

    蔡景历字茂世,济陽考城人。其祖父蔡点,为梁尚书左民侍郎。父亲蔡大同,轻车岳陽王记室参军,掌管京师行选。景历年少时英姿俊爽,特别孝敬父母。他家贫好学,善于写文章,长于写草隶。景历初任诸王府佐,出任海陽县令,治政贤能。侯景

  • 田式传·李延寿

    田式字显标,冯翊下圭阝人。祖父安兴、父亲长乐,在魏做官,都是本郡的太守。  田式性情刚毅果断,会多种武艺,勇猛过人。在周做官,职位是渭南太守,为政崇尚严明刚猛,官吏谨小慎微,不敢违法。升任本郡太守。亲戚故友退隐踪迹,一切

  • 乌古论元忠传·脱脱

    乌古论元忠本名叫讹里也,他的祖先是上京独拔古人。他的父亲叫讹论,娶的是金太祖的女儿毕国公主。元忠幼年时候秀美出众,世宗即位前在自己的府邸把长女许配给元忠为妻,后来世宗的长女被封为鲁国大长公主。正隆末年(1160),元

  • 卷三十二 金人兵起·李有棠

    天祚帝乾统二年冬十月乙卯,国舅萧哈里叛,劫乾州库兵甲。命北面林牙赫嘉努往捕,亡入女直彭楚水阿克展部。赫嘉努以不获免官。明年春正月,女直函其首来献。女直,其先出靺鞨氏,号勿吉,古萧慎氏地也。元魏时,勿吉有七部,至唐初,只存

  • 卷九(庄十一年,尽二十二年)·孔颖达

    【经】十有一年,春,王正月。(无传。)夏,五月,戊寅,公败宋师于晋阝。(晋阝,鲁地。传例曰:“敌未陈曰败某师。”○晋阝,子斯反。)[疏]十一年“公败宋师于晋阝”。○正义曰:往年公败宋师于乘丘,今为乘丘之役侵我,则是报复前怨,鲁当无辞。

  • 大威德陀罗尼经 第十六卷·佚名

    大威德陀罗尼经 第十六卷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译阿难。彼佛世尊有一大智比丘。于声闻众中最为第一。名曰降胜。犹如我今上座舍利弗。彼佛世尊有一神通比丘。名曰寂行。譬如我今上座目揵连。彼佛世尊有一侍者比丘

  • 亚森·罗平的誓言·莫里斯·勒布朗

    奥贝尔特先生突然被杀在自己寓所的电梯里。亚森·罗平从他秘书那里得知他是接到一名老侦探的信后拿着信出去的。但现场并未查到此信,当罗平赶到这个老侦探家时,老利探也已被人用同样的方法杀害了。那么这封神秘的信到底

  • 大明水记·欧阳修

    杂记。北宋欧阳修作。全文约600字,夹叙夹议,言情达性。先叙唐代陆羽《茶经》论水要旨,次谈张又新《煎茶水记》所排宜茶水品的座次。接着,开门见山地指出,张氏说陆羽评为第四等的虾蟆口水,第八等的西山瀑布,第十七等的

  • 毛公案·储仁逊

    书叙兄弟争夺遗产酿成的人命悲剧。明朝嘉靖涿州良乡有姚氏兄弟二人,兄姚庚、嫂刘氏贪婪凶恶。弟姚义、弟媳杨氏纯厚知礼。父死,兄欲霸家产,杀弟,卖弟媳为娼。杨氏被卖至南京,途中啼哭,适逢微服私访的直隶巡按毛登科。毛巡按

  • 春秋集解·苏辙

    十二卷。宋苏辙撰。据其《自序》,此书初稿成于神宗熙宁间谪居高安之时,其后又再三修改而定稿。其时王安石当政,苏氏兄弟因与安石政见不合而被排挤出京。而当时王安石又诋《春秋》为“断烂朝报”,废之不列于学官,加之当时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