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邵亢传

邵亢,字兴宗,丹阳人。从小聪敏勤奋过人,十岁时就每天读书五千字。诗作风格豪放,乡村先生们见了都很惊奇他的不凡。两次在开封应试,应当算第一名,由于所写的赋没有押准韵,没有录取。范仲淹很推崇他的出众才华。当时没有功名而被宣召的有十四人,在崇政殿考试,只有邵亢达到了要求,被任命为建康军节度推官。有人说邵亢的答卷字数太少,不合规范,只因宰相张士逊与他有姻亲关系,他才参加了预选,于是取消了资格。然而张士逊的媳妇仅与邵亢同姓而已,并非一家。士逊不肯出面说话,邵亢也不自辩。

西夏反叛,邵亢说:“打仗要选好将领。现在太平日久,不懂战争,当官的多是文弱书生,未必能应付变局。武人能独挡一面的,又年事已高,谁还能身先士卒?偶尔起用了一些老臣后代,他们怎懂攻守战略战术?况且将领与士卒平时没有建立什么关系,又没有武器上的优势。这说明,不必等到两军对阵,谁胜谁负,已很明了了。”因而献上《兵说》十篇。

皇上在秘阁测试他后,授职颍州团练推官。晏殊为知州,具体事务都交付邵亢办。民间赋税原先要运往陈、蔡,转运使想让老百姓折成钱后再交,而且想多征一些。邵亢说“:老百姓要将粮米送到异地交纳,所消耗的人力财力太多了。目前每年水灾旱灾,还要加征,这怎么可以呢?”转运使才放弃了企图。入朝任国子监直讲、馆阁校勘、同知太常礼院。张贵妃死,皇上命令修园陵,禁止京城一个月的娱乐活动,邵亢屡次上书反对,才停罢。升为集贤校理。仁宗未立太子,邵亢说“:国家的外患在边疆地区,但驾驭的方式很简单,不过是牵制而不绝交而已。内患则不然,关系到国家的安危,不可不早定。”被任命为提点开封县镇公事。当时法律,如有失火,一旦抓不到纵火犯则处罚主管官吏,有些老百姓往往自焚其家以陷害跟他有仇的官吏。邵亢请求修改法律,要求只要火灾没有祸及邻居的,即使没查出纵火犯,也可不追究主管官吏。又调任府推官,再改任度支判官。

辽国派使者来祝贺乾元节,还未到,仁宗死。大臣们有些认为应通知使者返回,有些认为应等使者到京城后再告诉使者,请他回去。邵亢请求让使者将贺书送到仁宗的棺材前,使使者拜见新君主。大家听从了邵亢的建议。邵亢被选为颍王府翊善,加直史馆。在群玉殿与皇上答对时,英宗考他世事,并称赞说:“你真是国家的优异人才啊!”升任同修起居注。向英宗建议说:“您刚即位,想治好国家必先处理好家政,颍王可以结婚了,希望能采用古代婚礼成婚。公主下嫁,不应当比她的公公婆婆还尊贵。”英宗深以为是。有一天,英宗对颍王说:“你府上的翊善,端直朴厚,不久就要任谏官。”颍王转告了邵亢。于是邵亢任知制诰、知谏院。颍王的太子地位确定后,又担任右庶子。

神宗(即原先的颍王)即位后,改任龙图阁直学士。有人攻击他说“:英宗病重时,邵亢曾建议英宗死后由皇后垂帘听政。”御史吴申以此为据议论邵亢。神宗知道这是诬蔑,不予理睬。邵亢自己申辩说“:先帝重病时,群臣都无法进宫,我也没法当面向先帝建议什么。若有建议,只能是书面的。请在宫中找一下,如果找到了我的这种奏章,我愿被处死;不然,那诬谄我的人岂能逍遥法外?我希望能调查清楚。”皇上不愿扩大事态。当时待制以上是帅、守,每当调任他官,也能保留他的官、俸。邵亢请求对于任帅、守等官未满两年的不得推恩于子弟。王陶弹劾韩琦,吴奎为韩琦辩护。邵亢指斥吴奎言语颠三倒四,有失大臣风度。大概邵亢想把韩琦一并扳倒。韩琦、吴奎竟然同一天被调离。

升为枢密直学士、知开封府。邵亢处事作风严谨,吏员送来的案牍,都反复研究,别人认为罗嗦,他说“:须臾之间就要判断出诉讼各方的是非曲直,理应认真。刚开始是很烦,如判断不错,以后就省事了。”登录乡里间的不良青少年和开除的官吏,一旦他们有什么不良举动,就驱逐出去,京城脚下的争斗为之消失。拜为枢密副使。

西夏诱杀知保定军杨定,朝廷策划讨伐西夏。邵亢说:“国库空虚,民力凋敝,不能用兵,只应责以大义,等他们不听责劝后再出兵,就师出有名了。”因而逐条陈述理由。皇上批示说“:国家的财力是大事。兵马一动,就有可能失败,人心一动摇,就会威胁国家的安全。现在我们先动手,就首先破坏了和约,辽国听说后,就会自然地与西夏一起合击我们,这是我最担忧的。应当采纳你的意见。”不久,西夏君主谅祚死,西夏人抓了杀杨定的凶手前来求和。有人建议趁机攻占西夏的塞门,邵亢认为趁人之危不义,于是没有进攻西夏。

邵亢在枢密干了一年多,对朝政没有提出什么好的建议,皇帝有些讨厌他,曾对谏官孙觉说,想用陈升之替代邵亢,派邵亢充任长安守。孙觉立即弹劾邵亢,推荐陈升之。皇上恼怒孙觉曲意逢迎,罢免了他。邵亢也借口生病辞职,以资政殿学士身份任越州知州。历任郑、郓、亳三州知州。死时六十一岁。追封为吏部尚书,在其家乡赐给他房宅。谥号“安简”。

猜你喜欢
  列传第一百一十八 忠义下·欧阳修
  卷一百六十一·列传第四十九·张廷玉
  广西巡抚金奏折三条 二、臣下的确夙夜兢兢,稽察办案·雍正
  第六十七回 山墅赌弈寇来不惊 淝水交锋兵多易败·蔡东藩
  第八十六回 赵中丞荡平妖寇 杨都谏纠劾权阉·蔡东藩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卷七十一·乾隆
  卷七·舒赫德
  上谕·商辂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八十七·佚名
  世家卷第二 高丽史二·郑麟趾
  皇甫谧传·房玄龄
  李敏传·李延寿
  卷二百九十五·杨士奇
  卷一百四十五·赵汝愚
  ●晋政辑要卷之七·海宁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三百三十·彭定求

        卷330_1 【奉酬礼部阁老转韵离合见赠(时为秘书监)】张荐   移居既同里,多幸陪君子。弘雅重当朝,弓旌早见招。   植根琼林圃,直夜金闺步。劝深子玉铭,力竞相如赋。   间阔向春闱,日复想光仪。格言信难继,木石强

  • 第四十八出 遇母·汤显祖

    【十二时】〔旦上〕不住的相思鬼,把前身退悔。土臭全消,肉香新长。嫁 寒儒客店里孤栖。〔净上〕又着他攀高谒贵。〔浣溪沙〕“〔旦〕寂寞秋窗冷簟 纹,〔净〕

  • 第一折·佚名

    (净扮董卓领外扮李儒、李肃、卒子上,诗云)拥兵入卫立奇功,文武群臣避下风。九锡恩深犹未厌,私心不老汉朝中。某姓董名卓,字仲颖,乃陇西临洮人也。自幼为将,颇有边功。比因十常侍作乱,何进荐某入朝,遂至官封大师之职。如今又加

  • 卷三十八·冯惟讷

    钦定四库全书 古诗纪卷三十八    明 冯惟讷 撰 晋第八 潘岳【字安仁荥阳中牟人美姿仪少以才颖发名善属文清绮絶世举秀才为郎迁河阳怀二县令入补尚书郎累迁给事黄门侍郎素与孙秀有隙及赵王伦辅政秀遂诬岳与石崇

  • 大明光宗贞皇帝宝训·叶向高

      内文缺  □□□□□年九月辛亥朔礼部进大祀日册  □□□□□册还宫时  □□□□□侍侧  □□□□□句曰敬天地  □□□□□母  □□□□□□□□月四日有男子张差持梃  □□□□□法司究问而喜事者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四百三·佚名

    嘉靖三十二年十月甲戌朔时享 大庙命英国公张溶代钦天监奏进明年大统历颁赐群臣 升浙江左参政潘恩为云南按察使 户部以河南山东岁饥盗起请发临清仓米七万石以三万石自卫河达卫辉赈河南以四万石赈山东仍敕抚按官出官银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七 列传二百二十七·纪昀

    列传金 【五】○金五完颜希尹【守道 守贞 守能】乌雅富埒珲持嘉晖大■〈白上大下〉【盘】 洪果达 呼布富察和珍 瓜尔佳沃哩布王伯龙高彪 赵元完颜希尹乌雅富埒珲持嘉晖大■〈白上大下〉洪果达呼布富察和珍瓜尔佳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六 列传二十六·纪昀

    列传唐 【二十六】○唐二十六桓彦范【薛季昶 杨元琰杨仲昌】 敬晖崔元暐【涣 纵碣】 张柬之 袁恕己【高】桓彦范敬晖崔玄暐张柬之袁恕己△桓彦范桓彦范字士则润州丹阳人以门荫调右翊卫迁司卫主簿狄仁杰曰君才识

  • 通志卷十二·郑樵

    宋 右 迪 功 郎 郑 樵 渔 仲 撰南齐纪第十二髙帝 武帝 郁林王 海陵王 明帝 东昏侯 和帝太祖髙皇帝讳道成字绍伯小字鬬将姓萧氏其先本居东海兰陵县中都乡中都里晋元康元年惠帝分东海郡为邵陵故复为兰陵

  • 卷三十·鄂尔泰

    钦定四库全书八旗满洲氏族通谱目録卷三十乌喇地方兀札喇氏福兰       达赖栢起讷      德楚库以上俱有传塔第       福噶保钟古       和济格吴什哈      达尔球掖普绶      

  • 宁王朱权、上高王朱宸濠传·张廷玉

    宁献王朱权,太祖第十七子。洪武二十四年(1391)受封。二年之后,朱权前往藩地大宁。大宁地处喜峰口外,属古会州之地,东连辽左,西接宣府,为一大镇。朱权带有甲兵八万,战车六千,所属朵颜三卫骑兵均骁勇善战。朱权多次会合诸王出塞

  • 阴姬与江姬争为后·佚名

    【提要】 谋略的特点在于用迂回曲折、轻松快捷的方式就可达到目的。司马?的目的就是让阴姬当王后,为此目的如果直接上书君王要求让阴姬当王后,那么不仅阴姬当不了王后,而且会惹怒竞争者江姬,更使君王怀疑司马喜是否存有私

  • 指物論弟三·谢绛

      物莫非指,而指非指。【人以手指指物,物皆是指,而手指非指。此主言也。】  天下無指,物無可以謂物。非指者天下,而物可謂指乎?【客言:使天下無可指之物,則無可以謂之物者矣。今既云物,莫非指則天下有物矣。既謂物豈又可謂

  • 提要·毛奇龄

    【臣】等谨案大学证文四巻国朝毛奇龄撰是书备述诸家大学改本之异同首列注疏本大学之真古本也次列汉始平石经本有録无书以原本不传且考騐旧文知即今注疏之本故不复列次为魏正始石经本即丰坊所依托者仍列于前从其所伪之

  • 卷第七十五·佚名

    实叉难陀译八十华严经尔时,善财童子向迦毗罗城,思惟修习受生解脱,增长广大,忆念不舍。渐次游行,至菩萨集会普现法界光明讲堂,其中有神,号:无忧德,与一万主宫殿神俱,来迎善财,作如是言:“善来丈夫!有大智慧,有大勇猛,能修菩萨不可思议

  • 第九十七則 金剛經云若為人輕賤·胡兰成

    第九十七則金剛經云若為人輕賤舉:金剛經云:若為人輕賤,是人先世罪業,應墮惡道。以今世人輕賤故,先世罪業,則為消滅。雪竇禪師頌曰:明珠在掌,有功者賞。胡漢不來。全無伎倆。伎倆既無,波旬失途。瞿曇瞿曇,識我也無。這頌雖引的金

  • 卷第七·佚名

    阿毗达磨俱舍释论卷第七婆薮盘豆造陈天竺三藏真谛译释论中分别世间品之二复次偈曰。如引次第长。相续由惑业。更入于余世。释曰。一切阴相续牵引不平等。能感寿命业有差别故。此相续随能引势。如此次第得增长。何者次

  • 稽瑞·佚名

    《稽瑞》一书为唐代刘庚辑著的一本历数各个朝代有名的天降祥瑞的记载。文章多是引用一些古籍如《史记》、《山海经》、《汉书》、《瑞应图》等书中所载的各种祥瑞现象。清道光季锡畴重刊《稽瑞》序曰:子思子曰:“国家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