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六十九

正统十三年八月甲寅朔升顺天府通判沙安为本府治中仍理薪炭安任满九载当升属民保安处事勤慎抚下<宀十见>慈乞留复任右侍郎陈恭等以闻故有是命

○乙卯直隶凤阳徽州二府各奏五六月阴雨连绵伤害稼穑租税无徵 上命户部覆视以闻

○广东都指挥佥事孙旺奏猺贼攻破泷水县治有把总都指挥佥事陈德先行畏避又掩取指挥张玉杀贼功以为己功乞敕大臣前来体勘明正其罪 上曰其令巡按御史同三司公正官从公体勘明白奏来处置德等若再不同心协力运谋效勇致今秋蛮贼不靖俱处以重罪不宥

○先是 上以山东饥命罢修泰安州东岳庙后知州陈暠乞以累年人奉神香钱备料募工修造 上不允至是漕运参将汤节言地不甚饥谙如暠言且言讫工乞御制碑文 上曰节欲媚神不知民困始苏可复劳耶其毋行香钱修造任节为之

○四川石柱宣抚司舍人马黼泥溪长官司把事田济狭西岷州剌麻锁南坚锉乌思藏番僧班竹儿星吉来朝贡马及氆氇等物赐彩币有差

○兵部奏福建强贼邓茂七攻劫沙尤二县杀死千户杨琮虏去千户张能其时延平卫千户张聪及行都司委指挥师镇程俊及都指挥佥事范真参议金敬副使邵宏誉各领军督捕俱不获一贼其畏缩坐视如此乞行巡按御史究治其罪 上曰且俱不问即令御史依前提督奋力捕贼以赎前罪但再退缩误事俱处死

○丁巳释奠先师孔子遣户部右侍郎兼翰林院学士陈循行礼

○戊午祭 太社 太稷

○调云南左参政钱奂于广西布政司

○敕武安侯郑宏建平伯高远往南北直隶并山东等处印烙孳生马六万余匹

○夜有流星大如杯色青白光明烛地出天纪西北行至梗河

○己未兴平王尚火□舟以卧疾不痊乞敕有司预为营葬地 上曰今狭西百姓累年艰辛姑缓之

○升吏科给事中孟鉴为本科都给事中先是鉴任满九载自陈乞复原职从之至是给事中包良佐等又为之奏保升用故有是命

○免应天苏州等五府南京锦衣等三十四卫去年被灾秋粮子粒五十五万四千七百余石草二十三万五百余包

○给神机营官军马四百二十八匹

○庚申擢进士沈纪为广西道监察御史监生王晋为贵州道监察御史包瑛为浙江道监察御史以理刑考称故也

○命故四川石砫宣抚司宣抚马真子黼袭职

○设直隶淮安府邳州直河口巡检司山东东昌府范县水保巡检司置巡检各一员俱从本处奏请也

○辛酉免河南彰德府磁州涉县逃民抛荒地亩租税

○脩直隶开州大岗等处堤

○昏刻西方有星大如盏起大角发光如碗西行至云中没

○壬戌广东右参政郭循奏近制广东税粮岁以其半折银纳京库今沿海诸卫草寇生发调军剿捕用粮浩大仓廪空虗乞自今岁全徵米以供军需事下户部言折银不可輙改请于广东有粮处转运沿海以备供亿其俸粮悉宜樽节官五品以上月支米二分六品以下支三分旗军有家室者月支米八斗无者支六斗庶沿海军粮不致空乏从之

○府军卫卒赵旺等自西洋还献紫檀香交章叶扇失敕勒叶纸等物初旺等随太监洪保入西洋舟败漂至卜国随其国俗为僧后颇闻其地近云南八百大甸得间遂脱归始西洋发碇时舟中三百人至卜国仅百人至是十八年惟旺等三人还 上赐之衣钞令为僧于南京报恩寺

○都察院奏广东都指挥同知李昇为右参政钟禄所劾已责令捕贼今按察司使黄翰右泰政郭循又奏昇乃原举掌印者意在朋比为奸宜令巡按御史俱逮问从之

○中都留守司都指挥佥事张玉坐歛财取妾调之边方

○乙丑祭山川城隍等神

○遣旗守卫官祭旗纛之神

○设广西庆远府思恩县思恩仓大使攒典各一人

○广西按察司副使万节为族人发其为御史巡按时贪污事诏逮之

○丙寅永寿王志埴奏臣弟镇国将军志埵故子女俱幼未得封乞量赐禄米餋赡 上命岁给禄米五百石米钞兼支

○升太常寺少卿兼翰林院侍书程南云为本寺卿仍于内府书办以任满九载也

○敕缘边诸将曰近得守备独石都指挥佥事杨俊报境外贼众千余恐是瓦剌潜遣贼徒与先次所胁兀良哈之人来窥边境敕至尔等宜严督哨备遇贼近边少则出兵截杀众则总兵官俱出兵策应及飞报邻近将官一体剿杀务在酌量进止用图万全以清边患尔等其慎之

○镇守宣府少监赵琮奏其侄礼在边效劳乞恩授职 上命授锦衣卫带俸所镇抚

○贵州按察司按察使林坦以年老乞致仕从之

○丁卯直隶顺德府邢台县知县梁瑄奏本县今年税粮除转运京仓并口北外其存留本处及该运临清者一万一千石有奇人民艰难追徵不给请折收绵布从之

○戊辰遣顺天府官祭宋丞相文天祥

○交城王美垸奏先蒙为臣女万全县主营葬如屯留县主例得地五十余亩房九间几讫工忽奉降式减地五之四房三之二然此地与房实在降式之前乞仍以赐臣 上不允命如今式

○乙巳升浙江温州府推官宫安为广东按察司佥事安先以大臣荐举待次于吏部至是升之

○锦衣卫带俸都指挥使昌英言译写夷字翰林院修撰许彬闻父丧例应守制缘今外夷朝贡往来不绝番文填委乞令彬暂归奔丧即夺情复任从之

○命故金吾右卫指挥佥事张玉子朋袭职府军卫指挥同知高受子通大兴左卫指挥同知韩回子瑛府军前卫指挥佥事程端子瑄俱代职

○夜月犯外屏西第二星

○庚午复除户部主事龚敩于本部狭西司以丁忧服阕也

○辛未礼部奏广西结伦州遣头目方杨进 万寿圣节冬至正旦庆贺表笺俱违制不敬请罪之 上以其远人释不问

○福建都转运盐使司运使严贞奏所辖浔美<氵丙>州二场积盐颇多乞将今后盐课每引折米一斗于附近官仓上纳以备沿海官军供亿俟积盐支销尽绝仍复煎办从之

○浙江杭州府知府高安奏本府属县自国初取勘开铺店及卖酒醋之家岁课钞十万六千八十贯有奇经历年久中有乏绝者其钞岁令巡栏里甲陪补又有新开铺店并卖酒醋之家未经取勘分毫无税以此征歛不均民甚不便请令乏绝者除其税新开者征其税则征歛均而岁课不损矣 上从之仍命户部布其令于天下

○壬申南京监察御史吕昌以刑部奏请诸巡视御史不得理讼上言御史朝廷耳目凡事必命以巡视者正欲革其奸毙也岂有陈告奸毙反坐视不为理耶诚如刑部奏则豪强愈肆而御史之遣无用矣宜令今后南京所遣御史讼非所应管者毋得理有告应管奸毙理之如故 上是之但戒其不得生事害人

○湖广都指挥佥事陈震儧运如京诈传总兵官武兴言启闸过漕舟作赎徒复职

○甲戌秦府宜川王志土□保薨隐王弟四子母张氏永乐八年生宣德元年册封至是薨年二十九讣闻 上辍视朝一日遣官赐祭谥曰庄靖命有司治葬

○命监察御史丁瑄往福建抚捕贼寇

○命左军都督府左都督刘聚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张楷往福建敕之曰福建强贼生发已命监察御史丁瑄前去抚捕恐贼众军寡猝不能制已遣敕选调南京官军达官达军人等听候征剿尔至南京即将所选官军加意操练如遇瑄遣人催接尔等即率之会同瑄及彼处四司官相机征剿有悔降者悉宥其罪但擒首恶以除民患尔等毋徇私妨公偏执己见以误事机钦哉

○己亥命故湖广都指挥佥事郭显子宣袭为指挥使

○吏部言狭西布按二司及各府州县官俱候任满九载始赴部有违旧例况今边务宁息请令额设官依例赴部其添设管粮等官三年六年赴布按二司考核复职候九年赴部通行考核以凭黜陟从之

○先是兵部职方郎中吴宁奏各处偏僻州县清军御史有十余年不一至其地者以致军丁莫清宿毙莫革于是御史自陈罪状 上曰朝廷虑兵政废弛特命尔等清理尔等俱不用心怠慢误事论法难恕且俱记罪今后再奸懒推托妨废兵政者必罪不宥

○设南南楚雄府道纪司置都纪副都纪各一员

○丙子吏部言近者方面知府缺员停罢会官保举之例其郎中员外郎任满九载亦宜免会官考试仍遵旧制从本衙门堂上官并都察院考核本部覆考奏请黜陟从之

○敕宁夏总兵官都督黄真副都御史卢睿等曰得奏尔等何事纵军出境为虏所擒且又素慢军令以致临时调度不齐追贼不及论罪俱不可容姑宥不问尔睿即将失机官依法治罪然此北虏欲得我军缉探边情引众来犯边境宜为之严切提备如再失机必重罪不宥

○丁丑南京掌左军都督府事驸马都尉赵辉兵部右侍郎徐琦自输为齐韶逼取选余女子罪宥之

○协赞狭西军务右佥都御史马恭奏沿边官马多为军官私用伤死者众宜如骑官马以捕野味致伤死者例指挥以上奏请千百户以下即治罪徵马还官

上命千百户亦须奏提

○云南总兵官黔国公沐斌等以思机发所馈金银盌驯象夷口并其人使头目送京师 上命以其头目隶锦衣卫餋象

○己卯设山东兖州府曹州儒学置学正一员训导三员从知州范希正言本州新设宜建学校以敦厚风化也

○巡按直隶监察御史陈鉴言今风俗浇浮京师为甚寇攘窃发畿甸为多此愚者以为迂缓不急之务而知者所深虑也臣推其故有五其一军民之家事佛过盛供餋布施倾赀不恡其二营办丧事率主破家惟夸睹视之美实非送死之益其三服食靡丽侈用伤财其四倡优为蠹淫无极其五赌博破产八九凡此数者前此未尝不禁但禁之不严齐之无礼日滋月炽害治非细请下有司申明国初条例参以前代礼制务使其简而易知畏而不犯则盗贼可以消弭而风俗可以还淳礼部尚书胡濙等以为所言者已尝屡有禁令无庸别作施行事遂止

○辛巳升礼部左侍郎兼翰林院侍讲学士王英为南京礼部尚书翰林院侍讲王一宁为礼部右侍郎

○巡抚大同宣府右副都御史罗亨信奏 太宗皇帝临御之际诏边士尽力辟地不徵其税 皇上嗣位之初亦有是命今户部遣官于大同宣府经量新辟之地每人除八十亩外余地每亩徵税五升臣窃以为塞北军士守边效劳岁无宁日其余丁无他生业惟事田作每岁自正月伺候接送北虏使臣至二月出境三月始得就田七月又复采草八月以后修关备边十月又将迎接使臣计其一岁之中不得尽力于南亩者十常六七况边境之地砂鹻硗瘠霜早雨迟收获甚薄听其自食庶几仅足若徵其税则人畏难不敢耕种衣食不足必致逃窜彼为户部者但知边境以积粟为务而不知守边以得人为本人心不固虽有粟谁与共守矧今边报频至正宜布恩信以结人心岂可生事以扰之耶乞罢经量 上嘉纳之

○巡按贵州监察御史冯靖奏贵州地临极边仓廪空虚军食不继原其所以盖因出纳之际关防不谨乞令布按二司各委堂上官一员轮流巡视各卫所仓库谨其出纳以革奸毙从之

○四川按察司副使李匡因松潘卫官径收都指挥佥事王杲椽吏治罪上言松潘番汉接接境蛮贼出没不常杲奉命镇守者也卫官乃敢擅问其军吏可见杲无威令服人卫官藐杲甚于所属况肯受其节制听其调度擒一小吏事虽微而体统之关甚大失今不预处之后必败事宜徵杲诣京别遣智勇武臣代之章下都察院谓杲守边久难卒更此特匡之偏见宜令佥都御史寇深究治从之

○福建都指挥佥事邓安为所属百户发其贪淫罪命巡按御史远问之

○壬午升广东布政司左参政王来为河南布政司左布政使山东布政司右参议蔡安贵为本司左参政湖广按察司佥事张思安为狭西按察司副使

○擢进士金亮为行人司左司副陈方甯良为行人

○直隶泗州奏 祖陵东南原置木桥跨水近多朽敝不便经行请督工修葺从之

○占城国王侄摩诃贵来遣使臣浦沙怕布坡等奉金叶表贡舞象方物并附奏曰陪臣制班等回自京师祗奉敕旨悯念小国令依前诏三年一贡抚谕谆勤感激无任但昔先王捐馆之时尝有遗嘱令臣继承先志尽忠天朝无亏岁贡今臣始承乏治事未禀朝命一则倾仰朝廷之德二欲不废先王之令故宁受违诏之愆再奉今年之贡伏惟圣明鉴臣此意至于前敕所索西洋失陷官军暹罗流寓人从一一根寻并无踪迹无所发遣臣摩诃贵未死罪死罪谨具奏闻

○更定天下州学岁贡生员例令四岁贡三人从狭西同州知州秦铭言也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六十九终

猜你喜欢
  卷五十四·志第六·历三·宋濂
  卷一百六十七 表七·赵尔巽
  ●同异录卷下论述下·陆深
  卷之二百三十三·佚名
  卷之六百九十四·佚名
  卷之五十三·佚名
  六八八 寄谕大学士英廉于仅存名目之书查清后将底本发还·佚名
  四○○ 直隶总督周元理奏覆查办应行发还书籍情形折·佚名
  三七一 大学士舒赫德等奏《十老序》文系格式错误应将总裁等议处折·佚名
  三三九 谕内阁着朱世德在四库全书誊录上行走·佚名
  历代名贤确论卷五十一·佚名
  卷九十九·张守节
   三、海外通信·林语堂
  赵琰传·魏收
  任熊祥传·脱脱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三百五十七·彭定求

        卷357_1 【春有情篇】刘禹锡   为问游春侣,春情何处寻。花含欲语意,草有斗生心。   雨频催发色,云轻不作阴。纵令无月夜,芳兴暗中深。   卷357_2 【七夕二首】刘禹锡   河鼓灵旗动,嫦娥破镜斜。满空天是

  • 第三折·郑廷玉

    (外扮首座上,诗云)出言解长神天福,见性能传祖佛灯。自从一挂袈裟后,万结人缘不断僧。贫僧乃汴梁岳林寺首座定慧和尚是也。想我佛门中,自一气才分,三界始立。缘有四生之品类,遂成万种之轮回。浪死虚生,如蚁旋磨,犹鸟投笼,累劫不

  • 提要·佚名

    【臣】等谨案草堂诗余四卷不着撰人名氏旧传南宋人所编考王楙野客丛书作于庆元间已引草堂诗余张仲宗满江红词证蝶粉蜂黄之语则此书在庆元以前矣词家小令中调长调之分自此书始后来词谱依其字数以为定式未免稍拘故为万树

  • 提要·苏泂

    钦定四库全书     集部四提要泠然斋集八卷    别集类三【宋】臣等谨案泠然斋集八卷宋苏泂撰泂字召叟山阴人右仆射颂之四世孙宋史颂传不详列其後裔故泂始末无可考陈振孙书録解题有泂泠然斋集二十卷亦久亡佚惟

  • 巻二·元好问

    钦定四库全书唐诗鼓吹卷二元 郝天挺 注薛逢【字陶臣蒲州人防昌元年进士调万年尉崔铉入相引直文馆厯侍御史有荐逢知制诰者适刘瑑当国忌之乃出为巴州刺史稍迁秘书监卒有文集行于世】开元后乐莫奏开元旧乐章乐中歌曲

  • 王梵志诗校注卷五·王梵志

    贮积千年调 人间养男女 有生必有死 不见念佛声 父母生儿身 审看世上人 有钱但吃着 身是五阴城 生死如流星 前死未长别 不净脓血袋 前人敬吾重 不思身去促 一生无舍坐

  • 云林集序·危素

    临川危太朴释书山房将有观乎江海之上虞集酌酒送之而为之言曰夫士者有一乡之士有一国之士有天下之士一乡之士一乡之人有不得而见之者矣况一国之士乎一国之士一国之人有不得而见之者矣况天下之士乎环百井之里以为乡乡之

  •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十七·李心传

    宋 李心传 撰建炎二年八月癸丑朔复诸路常平官时显谟阁待制孙觌入对言自罢提举官常平之财所存一二犹以亿万计皆为他司妄用今转运使漕挽军储上供之外无一金之藏他时大水旱大举措经画残破召募军马以备缓急之须皆非转运使

  • 通志卷五下·郑樵

    宋 右 廸 功 郎 郑 樵 渔 仲 撰前汉纪第五下文帝 景帝 武帝 昭帝 宣帝 元帝 成帝 哀帝 平帝孝文皇帝名恒之字常高祖第四子也母曰薄姬高祖十一年春已破陈豨定代地立为代王都中都即王位十七年高后崩诸

  • 八〇、杨朱考·钱穆

    自《孟子》书言杨、墨,曰:“杨、墨之言盈天下”,又曰:“今天下不之杨则之墨,能言距杨、墨者,圣人之徒。”后世尽人读《孟子》书,因莫勿知有杨、墨。墨为先秦显学,顾无论矣。至于杨朱,其事少可考见。先秦诸

  • 卷三十九·宋敏求

    钦定四库全书唐大诏令集卷三十九宋 宋敏求 编诸王降黜降魏王泰东莱郡王诏黜梁王忠庶人诏降永王璘庶人诏嗣岐王珍免为庶人诏漳王凑降封巢县公制追复成王千里还旧官制收葬谯王重福三品礼葬诏收葬绦王诏听越王归葬诏追

  • 第九章 谨交游·佚名

    谨交游(交友时要倍加谨慎) 交友,是因为道义相合。若是与浪荡子弟相交,定会在戏场茶馆出入,在花街柳巷往来。整日嬉游,谈笑到青楼;互相追逐,流连入酒肆。闭口不谈礼义,举动都属轻佻。不知不觉,就走到邪门歪道上去了。所以人要

  • 敕修百丈清规卷第八·德辉

    大智寿圣禅寺住持臣僧德辉奉 敕重编大龙翔集庆寺住持臣僧大诉奉 敕校正法器章第九上古之世有化而无教。化不足而礼乐作焉。击壤之歌不如九成之奏。洼樽之饮不若五齐之醇。然文生于质贵乎本也。吾天竺圣人最初示化。

  • 卷第五·佚名

    摩诃僧祇律卷第五东晋天竺三藏佛陀跋陀罗共法显译明僧残戒之一佛住舍卫城。广说如上。时有比丘名尸利耶婆。于舍卫城中信家非家舍家出家。时到著入聚落衣持钵入城乞食。不善摄身口意。放纵诸根。始入一家得食饱足已。

  • 佛法金汤编卷第十五·岱宗心泰

    会稽沙门 心泰 编天台沙门 真清 阅朱熹熹。字元晦。号晦庵。新安人。绍熙中除焕章阁待制。理宗朝赠太师。封徽国公。谥文公。公少年不乐读时文。因听一尊宿说禅直指本心。遂悟昭昭灵灵一着。十八岁请举。时从刘屏

  • 序·晦堂祖心

    西安徐禧 序熙宁二年洪州黄龙山南禅师宴寂。郡以其徒心师继焉。而升座於县之云岩院。余邀同学十数人。焚香侧立。以听其所谓示众者。前此。余知有师矣。至是益信异之。遂定就学四年造焉。舍于堂之西房者。踰两月。早

  • 元始天尊说酆都灭罪经·佚名

    元始天尊说酆都灭罪经,撰人不详。似出于宋元。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本文类。此经乃元始天尊演说。谓一切众生若犯有「十恶五逆」之罪,死后当入地狱受苦。若能广建道场,设斋行道,则可超度亡灵,不入地狱。书中有十殿阎

  • 雪交亭正气录·高宇泰

    高宇泰著。该书为专记明清更替之际死难人物的传记汇编,高宇泰,历经坎坷磨难,念念不忘明朝,宁做遗民、忠臣义士。 抗清斗争失败以后,为了歌颂忠臣、鞭笞降臣,编纂了《雪交亭正气录》一书。 这是一部用血与泪写成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