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三百五十七

 

  卷357_1 【春有情篇】刘禹锡

  为问游春侣,春情何处寻。花含欲语意,草有斗生心。

  雨频催发色,云轻不作阴。纵令无月夜,芳兴暗中深。

  卷357_2 【七夕二首】刘禹锡

  河鼓灵旗动,嫦娥破镜斜。满空天是幕,徐转斗为车。

  机罢犹安石,桥成不碍槎。谁知观津女,竟夕望云涯。

  天衢启云帐,神驭上星桥。初喜渡河汉,频惊转斗杓。

  馀霞张锦幛,轻电闪红绡。非是人间世,还悲后会遥。

  卷357_3 【边风行】刘禹锡

  边马萧萧鸣,边风满碛生。暗添弓箭力,斗上鼓鼙声。

  袭月寒晕起,吹云阴阵成。将军占气候,出号夜翻营。

  卷357_4 【送工部萧郎中刑部李郎中…兼中丞分命充京西京北覆粮使】刘禹锡

  霜简映金章,相辉同舍郎。天威巡虎落,星使出鸳行。

  尊俎成全策,京坻阅见粮。归来虏尘灭,画地奏明光。

  卷357_5 【送太常萧博士弃官归养赴东都】刘禹锡

  兄弟尽鸳鸾,归心切问安。贪荣五彩服,遂挂两梁冠。

  侍膳曾调鼎,循陔更握兰。从今别君后,长忆德星看。

  卷357_6 【送河南皇甫少尹赴绛州】刘禹锡

  祖帐临周道,前旌指晋城。午桥群吏散,亥字老人迎。

  诗酒同行乐,别离方见情。从此洛阳社,吟咏属书生。

  卷357_7 【发华州留别张侍御】刘禹锡

  束简下延阁,买符驱短辕。同人惜分袂,结念醉芳樽。

  切切别弦急,萧萧征骑烦。临岐无限意,相视却忘言。

  卷357_8 【奉送家兄归王屋山隐居二首】刘禹锡

  洛阳天坛上,依稀似玉京。夜分先见日,月静远闻笙。

  云路将鸡犬,丹台有姓名。古来成道者,兄弟亦同行。

  春来山事好,归去亦逍遥。水净苔莎色,露香芝朮苗。

  登台吸瑞景,飞步翼神飙。愿荐埙篪曲,相将学玉箫。

  卷357_9 【送王师鲁协律赴湖南使幕(即永穆公之孙)】刘禹锡

  翩翩马上郎,驱传渡三湘。橘树沙洲暗,松醪酒肆香。

  素风传竹帛,高价聘琳琅。楚水多兰芷,何人事搴芳。

  卷357_10 【送赵中丞自司金郎转官参山南令狐仆射幕府】刘禹锡

  绿树满褒斜,西南蜀路赊。驿门临白草,县道入黄花。

  相府开油幕,门生逐绛纱。行看布政后,还从入京华。

  卷357_11 【送卢处士归嵩山别业】刘禹锡

  世业嵩山隐,云深无四邻。药炉烧姹女,酒瓮贮贤人。

  晚日华阴雾,秋风函谷尘。送君从此去,铃阁少谈宾。

  卷357_12 【洛中送崔司业使君扶侍赴唐州】刘禹锡

  绿野芳城路,残春柳絮飞。风鸣骕骦马,日照老莱衣。

  洛苑鱼书至,江村雁户归。相思望淮水,双鲤不应稀。

  卷357_13 【送李友路秀才赴举】刘禹锡

  谁怜相门子,不语望秋山。生长绮纨内,辛勤笔砚间。

  荣亲在名字,好学弃官班。伫俟明年桂,高堂开笑颜。

  卷357_14 【送从弟郎中赴浙西】刘禹锡

  衔命出尚书,新恩换使车。汉庭无右者,梁苑重归欤。

  又食建业水,曾依京口居。共经何限事,宾主两如初。

  卷357_15 【送元上人归稽亭】刘禹锡

  重叠稽亭路,山僧归独行。远峰斜日影,本寺旧钟声。

  徒侣问新事,烟云怆别情。应夸乞食处,踏遍凤凰城。

  卷357_16 【赠别君素上人诗】刘禹锡

  穷巷唯秋草,高僧独扣门。相欢如旧识,问法到无言。

  水为风生浪,珠非尘可昏。悟来皆是道,此别不销魂。

  卷357_17 【送深法师游南岳(上人本住资圣寺)】刘禹锡

  师在白云乡,名登善法堂。十方传句偈,八部会坛场。

  飞锡无定所,宝书留旧房。唯应衔果雁,相送至衡阳。

  卷357_18 【赠别约师】刘禹锡

  师逢吴兴守,相伴住禅扃。春雨同栽树,秋灯对讲经。

  庐山曾结社,桂水远扬舲。话旧还惆怅,天南望柳星。

  卷357_19 【秋日过鸿举法师寺院,便送归江陵】刘禹锡

  看画长廊遍,寻僧一径幽。小池兼鹤净,古木带蝉秋。

  客至茶烟起,禽归讲席收。浮杯明日去,相望水悠悠。

  卷357_20 【春日退朝】刘禹锡

  紫陌夜来雨,南山朝下看。戟枝迎日动,阁影助松寒。

  瑞气转绡縠,游光泛波澜。御沟新柳色,处处拂归鞍。

  卷357_21 【蜀先主庙(汉末谣,黄牛白腹,五铢当复)】刘禹锡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势分三足鼎,业复五铢钱。

  得相能开国,生儿不象贤。凄凉蜀故妓,来舞魏宫前。

  卷357_22 【经东都安国观九仙公主旧院作】刘禹锡

  仙院御沟东,今来事不同。门开青草日,楼闭绿杨风。

  将犬升天路,披云赴月宫。武皇曾驻跸,亲问主人翁。

  卷357_23 【观八阵图】刘禹锡

  轩皇传上略,蜀相运神机。水落龙蛇出,沙平鹅鹳飞。

  波涛无动势,鳞介避馀威。会有知兵者,临流指是非。

  卷357_24 【八月十五日夜玩月】刘禹锡

  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

  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能变人间世,翛然是玉京。

  卷357_25 【太和戊申岁大有年诏赐百僚出城观秋稼…盛事以俟采诗者】刘禹锡

  长安铜雀鸣,秋稼与云平。玉烛调寒暑,金风报顺成。

  川原呈上瑞,恩泽赐闲行。欲反重城掩,犹闻歌吹声。

  卷357_26 【金陵怀古】刘禹锡

  潮满冶城渚,日斜征虏亭。蔡洲新草绿,幕府旧烟青。

  兴废由人事,山川空地形。后庭花一曲,幽怨不堪听。

  卷357_27 【昼居池上亭独吟】刘禹锡

  日午树阴正,独吟池上亭。静看蜂教诲,闲想鹤仪形。

  法酒调神气,清琴入性灵。浩然机已息,几杖复何铭。

  卷357_28 【分司东都蒙襄阳李司徒相公书问因以奉寄】刘禹锡

  早忝金马客,晚为商洛翁。知名四海内,多病一生中。

  举世往还尽,何人心事同。几时登岘首,恃旧揖三公。

  卷357_29 【门下相公荣加册命,天下同欢忝沐眷私,辄感申贺】刘禹锡

  册命出宸衷,官仪自古崇。特膺平土拜,光赞格天功。

  再佩扶阳印,常乘鲍氏骢。七贤遗老在,犹得咏清风。

  卷357_30 【病中一二禅客见问,因以谢之】刘禹锡

  劳动诸贤者,同来问病夫。添炉烹雀舌,洒水净龙须。

  身是芭蕉喻,行须筇竹扶。医王有妙药,能乞一丸无。

  卷357_31 【秋江晚泊】刘禹锡

  长泊起秋色,空江涵霁晖。暮霞千万状,宾鸿次第飞。

  古戍见旗迥,荒村闻犬稀。轲峨艑上客,劝酒夜相依。

  卷357_32 【步出武陵东亭临江寓望】刘禹锡

  鹰至感风候,霜馀变林麓。孤帆带日来,寒江转沙曲。

  戍摇旗影动,津晚橹声促。月上彩霞收,渔歌远相续。

  卷357_33 【秋日送客至潜水驿】刘禹锡

  候吏立沙际,田家连竹溪。枫林社日鼓,茅屋午时鸡。

  鹊噪晚禾地,蝶飞秋草畦。驿楼宫树近,疲马再三嘶。

  卷357_34 【湖州崔郎中曹长寄三癖诗自言癖在诗与琴酒…四韵以谢之】刘禹锡

  视事画屏中,自称三癖翁。管弦泛春渚,旌旆拂晴虹。

  酒对青山月,琴韵白蘋风。会书团扇上,知君文字工。

  卷357_35 【为郎分司寄上都同舍】刘禹锡

  籍通金马门,家在铜驼陌。省闼昼无尘,宫树朝凝碧。

  荒街浅深辙,古渡潺湲石。唯有嵩丘云,堪夸早朝客。

  卷357_36 【登陕州北楼却忆京师亲友】刘禹锡

  独上百尺楼,目穷思亦愁。初日遍露草,野田荒悠悠。

  尘息长道白,林清宿烟收。回首云深处,永怀乡旧游。

  卷357_37 【途中早发】刘禹锡

  中庭望启明,促促事晨征。寒树鸟初动,霜桥人未行。

  水流白烟起,日上彩霞生。隐士应高枕,无人问姓名。

  卷357_38 【陕州河亭陪韦五大夫雪后眺望因以留别与韦有…迁贬而归】刘禹锡

  雪霁太阳津,城池表里春。河流添马颊,原色动龙鳞。

  万里独归客,一杯逢故人。登高向西望,关路正飞尘。

  卷357_39 【城东闲游】刘禹锡

  借问池台主,多居要路津。千金买绝境,永日属闲人。

  竹径萦纡入,花林委曲巡。斜阳众客散,空锁一园春。

  卷357_40 【罢郡归洛阳闲居】刘禹锡

  十年江海守,旦夕有归心。及此西还日,空成东武吟。

  花间数杯酒,月下一张琴。闻说功名事,依前惜寸阴。

  卷357_41 【晚泊牛渚】刘禹锡

  芦苇晚风起,秋江鳞甲生。残霞忽变色,游雁有馀声。

  戍鼓音响绝,渔家灯火明。无人能咏史,独自月中行。

  卷357_42 【宿诚禅师山房题赠二首】刘禹锡

  宴坐白云端,清江直下看。来人望金刹,讲席绕香坛。

  虎啸夜林动,鼍鸣秋涧寒。众音徒起灭,心在净中观。

  不出孤峰上,人间四十秋。视身如传舍,阅世似东流。

  法为因缘立,心从次第修。中宵问真偈,有住是吾忧。

  卷357_43 【赠澧州高大夫司马霞寓】刘禹锡

  前年牧锦城,马蹋血泥行。千里追戎首,三军许勇名。

  残兵疑鹤唳,空垒辩乌声。一误云中级,南游湘水清。

  卷357_44 【闻董评事疾因以书赠(董生奉内典)】刘禹锡

  繁露传家学,青莲译梵书。火风乖四大,文字废三馀。

  欹枕昼眠静,折巾秋鬓疏。武皇思视草,谁许茂陵居。

  卷357_45 【咏庭梅寄人(一作庭梅咏寄人)】刘禹锡

  早花常犯寒,繁实常苦酸。何事上春日,坐令芳意阑。

  夭桃定相笑,游妓肯回看。君问调金鼎,方知正味难。

  卷357_46 【德宗神武孝文皇帝挽歌二首】刘禹锡

  出震清多难,乘时播大钧。操弦调六气,挥翰动三辰。

  运偶升天日,哀深率土人。瑶池无辙迹,谁见属车尘。

  凤翣拥铭旌,威迟异吉行。汉仪陈秘器,楚挽咽繁声。

  驻綍辞清庙,凝笳背直城。唯应留内传,知是向蓬瀛。

  卷357_47 【敬宗睿武昭愍孝皇帝挽歌三首】刘禹锡

  宝历方无限,仙期忽有涯。事亲崇汉礼,传圣法殷家。

  晚出芙蓉阙,春归棠棣华。玉轮今日动,不是画云车。

  任贤劳梦寐,登位富春秋。欲遂东人幸,宁虞杞国忧。

  长杨收羽骑,太液泊龙舟。惟有衣冠在,年年怆月游。

  讲学金华殿,亲耕钩盾田。侍臣容谏猎,方士信求仙。

  虹影俄侵日,龙髯不上天。空馀水银海,长照夜灯前。

  卷357_48 【文宗元圣昭献孝皇帝挽歌三首】刘禹锡

  继体三才理,承颜九族亲。禹功留海内,殷历付天伦。

  调露曲常在,秋风词尚新。本支方百代,先让棣华春。

  月落宫车动,风凄仪仗闲。路唯瞻凤翣,人尚想龙颜。

  御宇方无事,乘云遂不还。圣情悲望处,沉日下西山。

  享国十五载,升天千万年。龙镳仙路远,骑吹礼容全。

  日下初陵外,人悲旧剑前。周南有遗老,掩泪望秦川。

  卷357_49 【故相国燕国公于司空挽歌二首】刘禹锡

  雕弓封旧国,黑弰继前功。十年镇南雍,九命作司空。

  池台乐事尽,箫鼓葬仪雄。一代英豪气,晓散白杨风。

  阴山贵公子,来葬五陵西。前马悲无主,犹带朔风嘶。

  汉水晋山郭,襄阳白铜鞮。至今有遗爱,日暮人凄凄。

  卷357_50 【伤丘中丞】刘禹锡

  邺下杀才子,苍茫冤气凝。枯杨映漳水,野火上西陵。

  马鬣今无所,龙门昔共登。何人为吊客,唯是有青蝇。

  卷357_51 【河南观察使故相国袁公挽歌三首】刘禹锡

  五驱龙虎节,一入凤凰池。令尹自无喜,羊公人不疑。

  天归京兆日,叶下洞庭时。湘水秋风至,凄凉吹素旗。

  丹旐发江皋,人悲雁亦号。湘南罢亥市,汉上改词曹。

  表墓双碑立,尊名一字褒。尝闻平楚狱,为报里门高。

  返葬三千里,荆衡达帝畿。逢人即故吏,拜奠尽沾衣。

  地得青乌相,宾惊白鹤飞。五公碑尚在,今日亦同归。

  卷357_52 【哭王仆射相公(名播,时兼盐铁,暴薨)】刘禹锡

  子侯一日病,滕公千载归。门庭怆已变,风物澹无辉。

  群吏谒新府,旧宾沾素衣。歌堂忽暮哭,贺雀尽惊飞。

  卷357_53 【伤韦宾客(自工部尚书除宾客,一作伤韦宾客缜)】刘禹锡

  韦公八十馀,位至六尚书。五福唯无富,一生谁得如。

  桂枝攀最久,兰省出仍初。海内时流尽,何人动素车。

  卷357_54 【再经故元九相公宅池上作】刘禹锡

  故池春又至,一到一伤情。雁鹜群犹下,蛙螟衣已生。

  竹丛身后长,台势雨来倾。六尺孤安在,人间未有名。

  卷357_55 【请告东归发灞桥却寄诸僚友】刘禹锡

  征徒出灞涘,回首伤如何。故人云雨散,满目山川多。

  行车无停轨,流景同迅波。前欢渐成昔,感叹益劳歌。

  卷357_56 【初至长安(时自外郡再授郎官)】刘禹锡

  左迁凡二纪,重见帝城春。老大归朝客,平安出岭人。

  每行经旧处,却想似前身。不改南山色,其馀事事新。

  卷357_57 【岁杪将发楚州呈乐天】刘禹锡

  楚泽雪初霁,楚城春欲归。清淮变寒色,远树含清晖。

  原野已多思,风霜潜减威。与君同旅雁,北向刷毛衣。

  卷357_58 【鹤叹二首】刘禹锡

  寂寞一双鹤,主人在西京。故巢吴苑树,深院洛阳城。

  徐引竹间步,远含云外情。谁怜好风月,邻舍夜吹笙。

  丹顶宜承日,霜翎不染泥。爱池能久立,看月未成栖。

  一院春草长,三山归路迷。主人朝谒早,贪养汝南鸡。

  卷357_59 【答白刑部闻新蝉】刘禹锡

  蝉声未发前,已自感流年。一入凄凉耳,如闻断续弦。

  晴清依露叶,晚急畏霞天。何事秋卿咏,逢时亦悄然。

  卷357_60 【和裴相公寄白侍郎求双鹤】刘禹锡

  皎皎华亭鹤,来随太守船。青云意长在,沧海别经年。

  留滞清洛苑,裴回明月天。何如凤池上,双舞入祥烟。

  卷357_61 【终南秋雪】刘禹锡

  南岭见秋雪,千门生早寒。闲时驻马望,高处卷帘看。

  雾散琼枝出,日斜铅粉残。偏宜曲江上,倒影入清澜。

  卷357_62 【和乐天早寒】刘禹锡

  雨引苔侵壁,风驱叶拥阶。久留闲客话,宿请老僧斋。

  酒瓮新陈接,书签次第排。翛然自有处,摇落不伤怀。

  卷357_63 【曲江春望】刘禹锡

  凤城烟雨歇,万象含佳气。酒后人倒狂,花时天似醉。

  三春车马客,一代繁华地。何事独伤怀,少年曾得意。

  卷357_64 【同乐天和微之深春二十首(同用家花车斜四韵)】刘禹锡

  何处深春好,春深万乘家。宫门皆映柳,辇路尽穿花。

  池色连天汉,城形象帝车。旌旗暖风里,猎猎向西斜。

  何处深春好,春深阿母家。瑶池长不夜,珠树正开花。

  桥峻通星渚,楼暄近日车。层城十二阙,相对日西斜。

  何处深春好,春深执政家。恩光贪捧日,贵重不看花。

  玉馔堂交印,沙堤柱碍车。多门一已闭,直道更无斜。

  何处深春好,春深大镇家。前旌光照日,后骑蹙成花。

  节院收衙队,球场簇看车。广筵歌舞散,书号夕阳斜。

  何处深春多,春深贵戚家。枥嘶无价马,庭发有名花。

  欲进宫人食,先薰命妇车。晚归长带酒,冠盖任倾斜。

  何处深春好,春深恩泽家。炉添龙脑炷,绶结虎头花。

  宾客珠成履,婴孩锦缚车。画堂帘幕外,来去燕飞斜。

  何处深春好,春深京兆家。人眉新柳叶,马色醉桃花。

  盗息无鸣鼓,朝回自走车。能令帝城外,不敢径由斜。

  何处深春好,春深刺史家。夜阑犹命乐,雨甚亦寻花。

  傲客多凭酒,新姬苦上车。公门吏散后,风摆戟衣斜。

  何处深春好,春深羽客家。芝田绕舍色,杏树满山花。

  云是淮王宅,风为列子车。古坛操简处,一径入林斜。

  何处深春好,春深小隐家。芟庭留野菜,撼树去狂花。

  醉酒一千日,贮书三十车。雉衣从露体,不敢有馀斜。

  何处深春好,春深富室家。唯多贮金帛,不拟负莺花。

  国乐呼联辔,行厨载满车。归来看理曲,灯下宝钗斜。

  何处深春好,春深豪士家。多沽味浓酒,贵买色深花。

  已臂鹰随马,连催妓上车。城南踏青处,村落逐原斜。

  何处深春好,春深贵胄家。迎呼偏熟客,拣选最多花。

  饮馔开华幄,笙歌出钿车。兴酣樽易罄,连泻酒瓶斜。

  何处深春好,春深唱第家。名传一纸榜,兴管九衢花。

  荐听诸侯乐,来随计吏车。杏园抛曲处,挥袖向风斜。

  何处深春好,春深少妇家。能偷新禁曲,自剪入时花。

  追逐同游伴,平章贵价车。从来不堕马,故遣髻鬟斜。

  何处深春好,春深幼女家。双鬟梳顶髻,两面绣裙花。

  妆坏频临镜,身轻不占车。秋千争次第,牵拽彩绳斜。

  何处深春好,春深兰若家。当香收柏叶,养蜜近梨花。

  野径宜行乐,游人尽驻车。菜园篱落短,遥见桔槔斜。

  何处深春好,春深老宿家。小栏围蕙草,高架引藤花。

  四字香书印,三乘壁画车。迟回听句偈,双树晚阴斜。

  何处深春好,春深种莳家。分畦十字水,接树两般花。

  栉比栽篱槿,咿哑转井车。可怜高处望,棋布不曾斜。

  何处深春好,春深稚子家。争骑一竿竹,偷折四邻花。

  笑击羊皮鼓,行牵犊颔车。中庭贪夜戏,不觉玉绳斜。

  卷357_65 【赠眼医婆罗门僧】刘禹锡

  三秋伤望眼,终日哭途穷。两目今先暗,中年似老翁。

  看朱渐成碧,羞日不禁风。师有金篦术,如何为发蒙。

  卷357_66 【海门潮别浩初师】刘禹锡

  前日过萧寺,看师上讲筵。都上礼白足,施者散金钱。

  方便无非教,经行不废禅。还知习居士,发论侍弥天。

  

猜你喜欢
  ¾íÁù°ÙÁùÊ®Áù·彭定求
  □阳·唐圭璋
  陈慥·唐圭璋
  卷四十三·董康
  第二十二出 书空·李渔
  第一齣~第十齣·邱瑞吾
  珠帘秀·隋树森
  ●含中集卷四·李锴
  听槐格讷(Wagner)乐剧·徐志摩
  五集卷二十八·乾隆
  卷七十八·陈起
  武溪诗钞·吴之振
  卷六百三十五·佚名
  致梁实秋顾一樵·闻一多
  幼卿词作鉴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二十五出 分笺·周履靖

    【霜天晓角】〔众扯纤末赶纤老旦旦小旦同上老旦〕宦游跋涉。风餐还水歇。〔旦〕短堠长亭几折。〔小旦〕徐看落日林遮。〔众〕浒墅关了。〔末〕请问奶奶。还泊船还赶路。〔老旦〕泊船。明日早行。〔末〕船头。分付泊

  • 三集卷十四·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三集卷十四古今体一百三十三首【辛巳六】仲夏万夀寺北至言将致戒时还宫取便又临兹讵云适兴游方外総为祝厘相所宜雨後松风含飒?午前花露灔葳蕤僧人衣紫门旁跽可识袁州郑谷诗乐善园精蓝略领伊蒲味顺

  • 卷之三百六十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卷之八百五十·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第四一九签禀光绪四年三月二十八日一二二一八--七·佚名

    竹南一保南隘等庄垦户金同和等,为黄文诱(绣)贿差瞒充总理,签请台北府予以革换具签禀竹南一保南隘等庄,垦户金同和、结首潘妈送、潘金蛟、庄耆陈清江、吴青、李阿苟、江阿罪、邱阿兰、卢峰、魏阿苟、佃

  • 提要·沈佳

    【臣】等谨案明儒言行録十卷续録二卷国朝沈佳撰佳字昭嗣号复斋仁和人康熙戊辰进士官安化县知县是编仿朱子五朝名臣言行録之例编次有明一代儒者各征引诸书述其行事亦间摘其语録附之所列始于叶仪迄于金凡七十五人附见

  • 卷三十二·温达

    钦定四库全书圣祖仁皇帝亲征平定朔漠方略卷三十二甲辰颁招抚噶尔丹勅书先是击败噶尔丹于昭莫多之地有厄鲁曼济受伤被擒曼济以其妻子皆在噶尔丹所求归上命遣曼济至大将军处偕阿旺丹津往噶尔丹所其谕噶尔丹勅文令议政诸

  • 弁言·丁曰健

    这本近四十万言的丁曰健“治台必告录”,原书现藏台湾大学图书馆,系清同治丁卯(六年、即一八六七年)镌梓。全书分为八卷,前五卷(一~五)是着者编辑别人的文字,后三卷(六~八)才是着者自己的言论。因此,前一部分必然会与别的

  • 南斋日记·徐一士

    仁和(今杭县)徐花农(琪),光绪庚辰翰林,颇著文誉,曾在南书房行走。(官至内阁学士,署兵部左侍郎,缘事褫职。以祝嘏赏三品职衔。)有手书日记曰《南斋日记》,凡若干册,卒后自其家流出,散佚不完。余仅获见其第十五(光绪二十五年己亥元旦至

  • 卷五·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皇朝通志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通志卷五氏族略【五】满洲八旗姓精吉氏【世居吉林乌拉地方】萨尔都氏【世居哈达地方】和岳罗氏【世居呼尔哈地方】舍顔氏【世居费雅郎阿地方】必鲁哷氏【世居苏完

  • 卷二·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钦定续文献通考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二田赋考历代田赋之制明太祖即位之初定天下田赋田有二曰官田曰民田赋有二曰夏税曰秋粮其额收则具於黄册总於户部其徵输期限则责之布政司州县夏税曰

  • 序·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纂诗义折中序诗之教大矣古今言诗者众矣自小序而下笺防注各名其家各是其説辨难紏纷防如聚讼曩尝肄业于此流连讽咏豁然心有所得而考之昔人成说徃徃拘牵扞格不能相通辛未秋间与尚书孙嘉淦论及诸经其所见

  • 十住毗婆沙論卷第十三·欧阳竟无

      龍樹菩薩造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分别聲聞辟支佛品第二十九   問曰.是十善業道但是生人天因緣.更有餘利益耶。答曰.有.   所有聲聞乘 辟支佛大乘 皆以十善道 而爲大利益。   凡出生死因緣唯

  • 卷之四·纪荫

    宗统编年卷之四 第七世祖 婆须蜜尊者北天竺国人也。 襄王乙酉十五年。 第七世祖婆须蜜尊者嗣宗统(四十七年)。 丙戌十六年。 祖住世传法。 丁亥十七年。 戊子十八年。 己丑十九年。 庚寅二十年。 辛卯二十一年。 壬

  • 11.说定品·佛音

    一 食厌想的修习今在无色之后,再来解释前面所提示的&ldquo;一想&rdquo;的食厌想的修习。(食厌想的语义)这里的&ldquo;食&rdquo;是取来的意思。有段食、触食、意思食、识食的四种。然而这四种中,是谁取来什么?即(一)段食

  • 三峰和尚年谱终·三峰法藏

    附与毗陵人华禅师书昔人谓云门跛师奇伟杰茂其辨慧涡旋波险如河汉无极余尝谓先和尚之全机大用真不可得而名状每中夜祷佛前愿我兄弟中有操董狐笔者载其生平成一岁谱岂不光耀前古启迪后昆屈指廿七年来尽宝惜不轻出手今春

  • 浪语集·薛季宣

    南宋哲学家薛季宣撰。凡三十五卷。诗赋十四卷,文二十一卷。季宣死后,学者皆服膺其学说,而其遗文却不见于世。其侄孙薛旦从其家中清理出若干,编为三十五卷刊行。季宣生平著述今多亡佚,其《中庸解》、《大学解》及《考

  • 公孙龙子白话文·公孙龙

    又称《守白论》。战国末公孙龙作。《汉书·艺文志》列为名家。十四篇。西汉扬雄《法言》称“龙诡辞数万”。《隋书·经籍志》列为道家,称《守白论》。宋时仅存六篇。据明正统道藏本,次序为《迹府》、《白马论》、《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