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十三

正统元年春正月丁卯 上诣 奉先殿 太皇太后宫 皇太后宫行礼毕出御正朝文武群臣及四夷朝使行庆贺 太皇太后 皇太后俱免命妇朝贺

○戊辰琉球国中山王尚巴志遣使者伍是坚等来朝贡马及方物赐宴并彩币等物有差

○己巳 宣宗章皇帝小祥遣卫王瞻埏祭 景陵 上不视朝率弟郕王祁钰奠于 几筵

○庚午 命行在右军都督佥事丁信充宁夏左参将时宁夏屡有警 上以总兵官都督同知史昭年老特命信副之召甘肃总兵官太保宁阳侯陈懋守备延安绥德行在都察院右佥事御史郭知还京升可令河卫指挥佥事者得兀为指挥同知授福余卫头目哈儿古歹为副千户以招谕远夷功也

○辛未 命文山卫故指挥佥事阿卜哈子木花连袭职

○壬申 太庙遣卫王瞻埏行礼 遣中官祭司户之神 山东登州府知府杨颐奏山东六府布花钞俱运赴登州卫拨舡装送过海给赏辽东军士而船运不时堆积守候多致损坏欲以废军储仓为库收贮候船至领运司下行在户部请如其言从之 赏南京守东安门留守后等卫千户王贵等钞币有差以擒获妖贼缘旭林等功也

○癸酉兀者左等卫指挥阿都赤等阿者迷河等卫指挥佥事必桑如等海西呕罕河等卫女直牙失等俱来朝贡马赐宴并赐彩币等物有差 巡抚直隶行在刑部右侍郎曹弘奏直隶淮安府所属饥民蒙关赈济粮米方得苏息但去岁薄收若复追徵民实艰难乞候丰岁徵纳事下行在户部覆奏从之

○甲戌辽东操备都指挥孙安奏各卫粮料俱本处屯种自给今屯军艰难所欠官粮宜俟秋收补纳又欲量减广宁以东屯田分数事下行在户部覆奏行总兵官都督巫凯定夺以闻○乙亥行在吏部奏天下朝觐官吏过期后至者云南等处州县凡九十六处虽称事故于法皆当逮治 上以远方官吏既有事故俱宥之

○丙子以大祀 天地 上御正朝誓戒文武群臣致斋三日 以大统历颁赐琉璃国中山王尚巴志付其使臣伍是坚赍回 贵州宣慰使司白纳等长官司俱遣人来朝贡马及方物赐彩币等物有差 升行在锦衣卫指挥同知任启为指挥使署都指挥使事掌狭西行都司事赐敕勉之 守备赤城署都督佥事李谦奏守御龙门都指挥汪贵等专职守备不严督哨了致贼入境抢掠人畜请罪之 上命姑录其罪罚俸半年 革贵州铜仁府税课司以课少故也○丁丑立春顺天府官进春 上御正朝受之文武群臣行庆贺礼 封劄失三竹为净慧禅师赐以诰命 夜有流星大如杯色赤有光出天囷东南行至天社后有四小星随之

○己卯大祀 天地于南郊遣卫王瞻埏行礼 命府军右卫指挥佥事金玉署都指挥佥事镇守西甯升潞州卫正千户陈钦为锦衣卫指挥佥事署狭西行都司都指挥固知事先是西宁镇守及狭西行都司缺官 上命行在兵部会举至是以玉等闻故有是命 升赏狭西庄浪等八卫官军以征剿胡寇功也先是总兵官太保宁阳侯陈懋等奏比因胡寇围困镇番城臣懋同侍郎徐晞等率众往援贼即解去复来山丹毁红寺儿关入至是孛罗口等处劫掠右副总兵都督李安先率官军侦知贼营臣懋等拥兵继进与贼战于平川贼败循入山追及黑山又战败之甘州左卫指挥刘杰跃马入阵剌贼首一人获其枢密院印一颗抵迤北沙山设伏贼至伏发其众扰乱自相蹂践生擒贼孛罗云阿台朵儿只伯循去追至苏武山官军贾勇奋击获其马骡辎重等物领军而还捷闻 上命行在礼部兵部议功赏议上升都督佥事赵安为都督同知指挥佥事汪寿后能刘永俱为都指挥同知指挥使陈斌为都指挥佥事指挥同知王溶等七人俱为指挥使指挥佥事倪安等六人俱为指挥同知正千户袁通等十四人俱为指挥佥事副千户把都等十八人俱为正千户百户杨名等三十六人所镇抚藏卜等七人俱为副千户仍赏银两彩币有差其余官军亦皆升赏有差 湖广永顺军民宣慰使司宣慰使彭仲等海西纳剌吉河等卫指挥塔失等并贵州宣慰使司底寨长官司俱遣人来朝贡马赐彩币等物有差

○辛巳以初即位改元赐彩币等物有差

○辛巳以初即位改元遣公侯驸马伯侍郎都御史通政使给事中等官魏国公徐显宗等二十七人祭告 祖陵 皇陵 孝陵及晋恭王历代帝王陵寝并先师孔子岳镇海渎等神敕谕中外文武群臣曰仰惟天下佑民我 祖宗隆膺景命开创国家君临四海建制百司简任贤良以安黎庶以副天心纪纲法度罔不备具朕以眇躬嗣承大统思以天下相安于无事夙夜敬恭惟 祖宗成宪是遵亦惟尔贤良是赖咨尔群臣各敬乃职各勤乃事政令所出必明必允以求至当耳目所寄必详必慎以求至公理民者以民为心徭役必均赋税必平不夺其时不伤其财禁遏强暴惠鲜鳏寡衣食充延礼让兴行斯尔之称典军者以军为心察其饥寒恤其劳苦毋纵贪刻毋私役使使屯种必时训练必精抚绥得宜功守有备斯尔之称朕体 祖宗奉天保民之心一切不急之务悉已停罢惟尔群臣尚体朕心保养军民国家长享太平之福尔亦保禄位于悠久矣如或瘝官废事纵私背公为人患害者 祖宗成宪具在尔其钦哉

○ 御制洪恩灵济宫碑文曰盖闻天地之大德曰生凡覆载之间有生之类洪纤高下天之心皆欲俾之遂其性得其养不失其所而又生圣智英杰以禆助夫造化之功故灵神之奇勋伟绩代有著焉君天下者体天之心嘉神之德列诸祀典用展祈报亦代有载焉我 皇曾祖太宗文皇帝临御尝梦二神人言南处海滨来辅国家 上异之明日适有礼官言闽中灵济二真君事正符所梦遂专使函香迎请神像至于北京而于宫城之西南作洪恩灵济宫以奉祀事因神旧号加以徽称惟神至仁有祷輙应降福弭灾捷如影向所协 宸衷不可殚述岁时荐祭式丰以严 皇祖仁宗昭皇帝 皇考宣宗章皇帝率循旧章咸隆祗礼朕承天序统御大宝上荷 圣祖母太皇太后 圣母皇太后恩德之隆愿洪福于万年下念四海庶邦林林总总属望之深愿咸跻于庶富顾非德其奚能惟神明之允赖仰体 先志增崇祠宇以寅奉威灵导迎祥庆复加神号曰九天金阙明道达德大仙显灵漙济清微洞玄冲虚妙感慈惠护国庇民崇福洪恩真君九天玉阙宣化扶教上仙昭灵博济高明弘静冲湛妙应仁惠辅国佑民隆福洪恩真君惟神之先厥有原本盖出颛顼之后封国于徐屡有功于夏商周之世至偃王修行仁义得国人心致后嗣之繁历汉暨唐功德累著至神伯仲皆南唐义祖忠武皇帝之子伯封江王仲封饶王并天赋异常具仁圣之资全忠孝之行而潜心大道精其实奥初俱奉命守金陵勋德兼盛民咸感悦后俱奉命率师入闽爱民之至心与天谋民用慕戴归者如雨闽人建生祠于金鳌峰之北图像致敬如严父焉一日谓众曰来岁吾与汝别然不忍汝违及期相继化去未几神降于人言并奉 上帝命列职斗宫以佑下土于是闽人益虔祀礼而祷无弗应祠下有潭遇旱祷者潭出赤蛇而云气随起潭面甘雨如注岁则大熟潢溪霖潦暴溢民庶仓皇望祠致恳忽有役夫如云操畚锸疏瀹水不为患而竟失役夫所在宋熙宁中闽人刘彝知桂州御蛮寇韩世忠战大仪镇吴玠战和尚原皆得神助以捷若拯民于水火延民之嗣续奇效尤数悉具纪载曒然著明盖神储天地之精禀五行之秀故生有至德没著明灵握气机赞玄化为国家生民殄遏邪沴茂集祥禧愈远而愈盛也朕因书修祠之成并书神之世系及其功德之大者刻诸贞石以示久远而系以诗云二仪之精五纬之英来为哲人往为神明并晔联辉金昆玉季笃孝与忠惠泽当世乘飙驾云言归帝乡功赞化育位参魁衡俯矜下民顾諟弗已祛灾捍患凝祥降祉金鳌之峰肇初有祠灵化昭宣有祠京师皇矣三圣寅奉惟一惟灵之扬允若曒日予承大宝祗率典常爰饬禋事爰迓福祥宝祚之隆佑家暨国至理之兴漙被民物宫城之西灵宇岿然皇图神祀同千万年

○壬午行在六部都察院六科十三道劾奏天下朝觐官典方面者不能宣扬德化职风纪者不能振肃宪纲居盐运而不明出纳为守令而不勤抚字掌兵者私役军人司马者牧养无法凡诸政事日就懈弛悉有徵验请寘诸法 上俱宥之赐敕戒勉

○癸未命故阿者迷河卫指挥佥事纳哈出子答赤袭职

○以 献陵 景陵二卫仓归并 长陵卫仓革罢官吏○行在都察院右都御史顾佐等劾奏广东布政司左参议黄翰徇私用有过之吏请治其罪 上以翰罪固不可免但无赃姑宥之

○甲申海西劄岭等卫女直兀昌哈等竹墩等卫女直指挥佥事阿成加等云南大理府副长官李罗些等贵州龙里卫长官司头目杨肆等四川长河西鱼通宁远等处军民宣慰使司番僧结失坚敦巴俱来朝贡马及方物赐宴并赐彩币等物有差

○迤北鞑靼完者帖木儿来归奏愿留京自效命为试所镇抚仍给冠带赏赐

○乙酉广东左参议黄翰言四事一今之荐人者恐被其连累惟求无过之人是以患难之中行伍之内抱负才器未尽举扬乞令有司今后遇有真材实学不拘行伍不限徒流皆得推举庶无遗才一考黜生员充吏惩已往之荒嬉勉方来之勤谨近因定拨阻隔关山动经千里携妻挈子艰苦可矜乞令有司今后黜退生员拨发附近衙门充吏庶免失所一差官清理军伍本以勘查隐漏不许妄攀奈何各官肆其偏见以同其姓者为关亲住其地者为得业连年诉告不得解分乞令有司今后凡若此者皆须重为研究庶绝偏私以祛民患一各处奸狡之徒多将妇女残疾老幼出名告状诈害平民及致反坐抵诬不过的决收赎以此得计倚法为奸乞令有司今后凡若此者即将籍册查明追究壮丁坐以其罪庶消诬罔以安良善 上命行在礼部会议行之○行在都察院右都御史顾佐等劾奏四川布政司左布政使甄实以私马作官马卖之多取价资为侍郎郑辰所劾命其自陈乃敢饰词实职居方面剥削害民如此请究其罪从之

○丙戌召镇守湖广行在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贾谅还京

○巡抚河南山东行在兵部右侍郎于谦等奏考察淂布政司按察司府州县官左布政使马麟等称职参议刘登等不称职事下行在吏部覆奏欲将称职者给与诰敕旌异不称职者悉皆罢黜从之

○四川行都司奏盐井卫极边地寒不生五谷军储劳于挽运支给不敷乞召商中盐纳米以省民力事下行在户部议拟覆奏淮浙盐每引米三斗五升四川盐每引米四斗五升从之

○罢贵州铜仁府金场局以诏书停采办故户部奏请罢之也○丁亥升行在兵部武选司郎中吕爰正为行在通政使司右通政爰正宣德间秩满加正四品禄仍掌郎中事至是尚书王骥荐其老成谙谏宜进其职俾清理武选贴黄续诰故有是命

○戊子广西镇安府遣头目农保贵州龙里卫平伐长官司遣总把阿令贵州宣慰使司养龙坑长官司长官蔡昇俱遣人来朝贡马及方物赐宴并赐彩币等物有差

○命兀的河卫故指挥佥事王失答子凡察袭职

○湖广五开卫奏本卫旗军因撙节事例月支粮米五斗食用不足今屯粮数多乞准每月全支一石庶免匮乏事下行在户部覆奏从之

○辽东都督同知王真等遣人奏事 上启封见中有字纸一叶谓行在礼部尚书胡溁曰真等姑宥不问治其首领之罪可也

○己丑升礼部主事刘孟铎为本部郎中以九年考称也○庚寅少传兵部尚书兼华盖殿大学士杨士奇等言国家岁用粮储浩大皆仰给江南军民转运不胜劳苦况河道难通少有阻隔则粮饷不足实非长久之计今在京官军数多除操练造作应用外余者悉令于北京八府空闲田地屯种倘遇丰年必有蓄积可省南方转运之费此实国家经久长策 上命行在户部兵部议行于是拨京军三万就近地下屯又言先因巡边调选大宁都司并南北直隶卫所官军更番赴京操备今天下安靖请不必赴京俱令下屯又言先因巡边调选大宁都司并南北直隶卫所官军更番赴京操备今天下安靖请不必赴京俱令下屯命巡抚巡按官巡视比较务求实效既省转输之劳又养军士精锐之气 上谓亦良策也俟从容行之○行在礼部尚书胡濙等奏亦马剌卫指挥完者秃来朝贡方物言古州地面野人克里忒奇伏塔哈欲赴京师但伺敕旨招抚 上曰帝王之待夷狄来者不拒可也何必招抚

○壬辰升山西行都司署都指挥佥事石亨为都指挥佥事都指挥佥事孙智为都指挥同知大同右卫百户薛盛为副千户以获虏寇功也

○甲午命行在中军左都督任礼佩平羗将军印充左副总兵行在左军都督同知赵安充右副总兵仍镇守甘肃升右军都督佥事李安为都督同知同与行在兵部右侍郎徐晞镇守凉州安有征剿胡寇功故升任之 上命行在吏部都察院考察天下朝觐方面官贤否方面官各言所属府州县官贤否而去留之凡退老疾官二百五人阘茸柔懦官七十四人嗜酒怠惰临政暴虐官五人不谙刑名官一人

○行在吏部奏广西左布政使周干托故不躬朝觐令都事代行请治罪 上以广西僻远况干独员任事姑宥之仍令巡按监察御史责其罪状使臣下知所警

○减狭西苑马寺官吏先是少卿姜荣言本寺并所属监苑官吏五十六员名事简官繁乞量裁减事下行在吏部覆奏以为本寺宜留卿一员寺丞一员主簿一员甘泉祁连二监各留监正一员录事一员广牧麒麟西宁大通四苑各留圉长一员从之凡减去官吏三十余人

○乙未销颜河等地面野人指挥着不你等福余卫指挥脱欢等四川盐井卫军民指挥使司指挥使董贵云南者乐甸长官司长官刀谈贵州思南府沿河祐溪等长官司长官张旺等俱遣人来朝贡马赐彩币等物有差

○丙申升工部主事王佑为本部郎中

大明英宗法天立道仁明诚敬昭文宪武至德广孝睿皇帝实录卷之十三

猜你喜欢
  第五回 陈桥驿定策立新君 崇元殿受禅登大位·蔡东藩
  ●卷二十二·陶宗仪
  卷第五十一·徐鼒
  帝王经世图谱卷二·唐仲友
  ○昌寿公主四则·许指严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一百八十七·佚名
  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三十七·佚名
  卷之九·佚名
  皇王大纪卷五十·胡宏
  第五十七卷 忠节 一·缪荃孙
  卷五十三·司马迁
  卷二十 越语上·左丘明
  孔季恭传·沈约
  卷二百四十三·佚名
  卷五十七·纪昀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三槐书屋诗钞卷二·金朝觐

    锦州金朝觐午亭撰 法王禅林早起二首 丁卯秋试遇蓟州蒋力斋先生于京邸 过十三山口占 出都后忆旧二首 挽邴西津二绝 水仙花 同沈秀岚月下联句 和王义门得子元韵 和沈秀岚春暮回文元韵 和沈秀岚咏严子陵钓台元韵 和咏孤

  • 巻四·胡震亨

    钦定四库全书唐音癸籖卷四明 胡震亨 撰法微三【用字 用句 俪对 篇法 用韵 用事 则古 砭疵】改章难于造篇易字艰于代句【文心雕龙以下用字】用字一避诡异【谓字体瓌怪如古诗褊心恶防呶之类】二省联边【谓半字

  • 提要·许及之

    钦定四库全书     集部四涉斋集卷一      别集类三【宋】提要【臣】等谨案涉斋集永乐大典题许纶撰集中王晦叔惠听雨图诗序自称永嘉人隆兴元年进士累官至知枢密院事与自序永嘉人合艺文志载许及之文集三十卷

  • 甲乙集卷第十·罗隐

    馀 杭罗隐昭谏诗虚白堂前牡丹相传云太傅手植在钱唐欲询往事柰无言六十年来此托根香暖几飘袁虎扇格髙长对孔融罇曽忧丗乱隂难合且喜春残色尚存莫背栏干便相

  • 卷二百五十 列传三十七·赵尔巽

      李霨孙廷铨杜立德冯溥王熙弟燕吴正治黄机 宋德宜子骏业伊桑阿子伊都立阿兰泰子富宁安徐元文弟秉义   李霨,字坦园,直隶高阳人,明大学士国缙子。少孤,劬学自厉。顺治三年,成进士,选庶吉士,授检讨,进编修。十年,世祖亲试习

  • 國語卷第二十·韦昭

      越語上   1 越王句踐棲於會稽之上〔一〕,乃號令於三軍〔二〕曰:「凡我父兄昆弟及國子姓〔三〕,有能助寡人謀而退吳者,吾與之共知越國之政〔四〕。」大夫種進對曰:「臣聞之賈人〔五〕,夏則資皮,〔六〕冬則資絺〔七〕,旱

  • 第三十回 牧守联盟奉笺劝进 君臣屈辱蒙难丧生·蔡东藩

      却说长安陷没,愍帝被掳,荡荡中原,又变了没有正主的国家。霸上屯着的援兵,都已遁还,就是凉州差来了王该,也收回义勇,与黄门郎史淑同去。回应前回,一丝不漏。当愍帝出降前一日,淑曾亲受诏命,赍着愍帝手书,加拜张寔为凉州牧,承

  • 卷之一百三十六·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周文育传·姚思廉

    周文育字景德,义兴陽羡人。年轻时孤单贫困,本来住在新安寿昌县,姓项,名猛奴。十一岁时,能在水中仰游好几里远,跳五六尺高,和孩子们一起玩耍,无人比得上他。义兴人周荟任寿昌浦口戍守官,看见他觉得很奇怪,就唤他来说话。他回答说

  • 韩缜传·脱脱

    韩缜字玉汝,开封雍丘人。考中进士,签书南京判官。仁宗由于发生水灾征求正直的言论,韩缜上疏说:“如今国家的根本没有建立,无法笼络天下人心,这是阴气盛阳气弱的征兆。”言辞十分切合事理。刘沆向朝廷推荐他有才能,任命为编修

  • 卷十九 宋初和战·李有棠

    穆宗应历十年春正月,宋太祖称皇帝。夏五月,宋潞州叛归汉。六月,宋兵围汉石州。庚申,遣大同节度使阿拉率四部往援,诏萧思温以三部兵助之。秋七月己亥朔,宋兵克石州,潞州复归宋。十三年春正月丙寅,宋欲城益津关,命南京留高勋、统

  • 三守第十六·韩非

    人主有三守。三守完则国安身荣,三守不完则国危身殆。何谓三守?人臣有议当途之失、用事之过、举臣之情,人主不心藏而漏之近习能人,使人臣之欲有言者,不敢不下适近习能人之心而乃上以闻人主,然则端言直道之人不得见,而忠直日疏

  • 卷八·李明复

    欽定四庫全書春秋集義卷八宋 李明復 撰桓公六年春正月寔來程頤曰五年冬如曹尚為君也故以諸侯書之今不能反國則匹夫也故名之來來魯也忽稱鄭忽明其正也實不稱州州亡其國矣程氏學曰五年淳于公如曹度其國危遂不復六年春

  • 大乘舍黎娑担摩经全文·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传法大师臣施护奉诏译如是我闻,一时世尊在王舍城鹫峰山中。与大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复有菩萨摩诃萨众。慈氏菩萨而为上首。尔时世尊,观舍黎娑担摩已,告诸刍言:若有刍。於十二缘生而能见了。

  • 论经典·印光

    ●(以下论经典)如其天姿聪敏, 不妨研究性相各宗, 仍须以净土法门而为依归, 庶不至有因无果, 致以了生脱死之妙法, 作口头活计, 莫由得其实益也。必须要主敬存诚, 对经像如对活佛, 不敢稍存怠忽, 庶几随己之

  • 唐宋诸贤绝妙词选·黄昇

    亦称《绝妙词选》、《花庵绝妙词选》。词总集。南宋黄昇辑。10卷。黄昇欲继赵宏祚《花间集》、曾慥《乐府雅词》之后,采唐宋人词作别为一编。故广为搜罗,编成是集。卷一为唐、五代词,收词人26家。其余9卷是宋词,收词

  • 鲲溟诗集·郭谏臣

    诗集。明郭谏臣(1524—1580)撰。四卷。谏臣字子忠,号鲲溟。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嘉靖进士。曾官袁州推官、吏部主事、员外郎、江西布政司参政。罢归后起郧阳巡抚,未上而卒。谏臣为官刚直,先后劾严世蕃、忤张居正。屡

  • 菩萨本缘经·佚名

    亦称《菩萨本缘集经》。佛教经典。古印度僧伽斯那撰,三国吴支谦译。共分八品,记叙本生故事八个。不少故事已为其他本生经所收。见载于历代大藏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