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四百七十一

嘉靖三十八年四月壬寅朔时享 太庙遣成国公朱希忠代

○倭船数百艘转掠江北扬州海门等处

○癸卯巡抚宁夏都御史霍冀言俺答纠聚套虏势将西犯本镇兵马单敝不敷防御乞掣回入卫游兵或将在镇休班兵马免其番上更请发太仆寺银三四万两市马兵部议覆入卫游兵不当议留本镇既告急宜令督发该镇轮班游兵入卫与前班速代听其回镇应援太仆寺马价空乏宜照例于狭西寺苑孳牧马并茶马内取给及追徵桩朋地亩银两买补 上从部议

○乙巳补荫故太子太保户部尚书孙交孙序为国子生

○巡抚福建都御史王询奏福兴泉漳四府及福宁州清军同知宜兼管海防责之修船练兵其沿海仓粮亦宜专委州判官清查完负其本省议留屯盐并提编均徭不足支费请以延建邵汀四府粮剩等银及兵部裁减驿递支应银通计三万余两留助军饷户部议覆报可

○总督狭西三边侍郎魏谦吉奏延宁固原入卫官军沿途折马者乞将太仆寺寄餋马兑给即今大虏移驻河西甘肃边情视各镇为急遇有寇警请不俟奏报以便宜调山西大同宁固游兵应援及量诸路远近定限传报日期庶军程有稽不致延误事下兵部议覆入卫倒失马匹宜仍于孳牧茶马内取偿果河西告警宁固山西游兵许从宜调用大同兵勿轻徵发其哨报虏情宁夏限半月固原甘肃限一月傥非时大举深入即星夜驰报不在此限报可

○先是倭寇二千余突犯饶平海豊攻破黄冈城巡抚南赣都御史范钦等请责成两广军门移驻惠潮近地调兵剿御事宁议掣仍留谋勇将官一人领兵戍守兵部言两广苖情反侧又兼山寇出没均宜周防请命提督两广侍郎王钫总兵曹松遴委才将精练土兵三千驰赴剿贼并戍守要害倘倭势重大径自移镇惠潮从之

○丙午 裕王长子薨大学士严嵩等言亲王之子曰世子今若称长子是与郡王之子同也乞特赐追封庶于典礼为合 上命追封为世子其祭葬视世子已封者例

○福建新倭大至且多赍攻具先攻福宁州城经旬不克乃移攻福安县破之其沿海诸邑若长乐福清等境悉有倭舟是时广东流倭往来诏安漳浦间浙江前岁舟山倭移舟南来者尚屯浯屿加之新寇遍福兴漳泉诸处无地非倭矣

○礼部覆南京国子监祭酒潘晟议节年下第举人本部俱限定水程分送南北监肄业但各生往往不依期赴监其岁贡援例生员虽或入监又多捏告依亲患病给假等项回籍不行依期复班以致在监人少不敷拨历请申明典例凡举贡援例生员告南监者通查本部原定水程如违半年以上者作旷三月计月加旷一年以上送问其依亲餋病者除水程外亦三月复班如仍前故违期限者定行查革仍咨都察院转行各巡按御史将前项生徒下有司严限起送限三月以内赴监如违半年以上罪承行吏一年以上罪首领官举人迁延及迫试期方赴监或不入监而赴试者本部送问如例不许入试岁贡生非年老者不许就教庶洪制严明国学充实报可

○升提督两广兵部右侍郎王钫为南京都察院右都御史

○命宁晋伯刘斌佥书前府事宁阳侯陈维藩佥事左府事分守苏松参将刘显充副总兵协守浙直分守浔梧左参将王宠充副总兵镇守广西

○总督浙直福建都御史胡宗宪奏凡起解军门及军门支用钱粮一一关白巡按恐误军机宜如敕谕听臣督同守巡管理支用籍其出入送巡按稽查便下户部议调度兵马经画粮饷总督之任而查盘库仓稽考奸弊则责在巡按但时有缓急事有经权今后如遇巡按在近或地方无事仍照钦依事理挂号呈详如巡按出巡隔远军情紧急应起解者先行起解应动支者先行动支仍具数问呈巡按俟季终听其委官清查报可

○江北倭趋通州总兵邓城遣兵御之败绩指挥张谷死之倭进据白蒲镇

○命试监察御史罗复吴过孙用彭继业陈瑞王好问王纳讲郭文辅俱实授

○戊申录三十四年王江泾乍浦杭州北关等处斩获倭寇功升授武生家兵赵凯等七人有差

○授大兴县民黄伟为锦衣卫百户给房价银一千二百两伟御嫔黄氏兄也

○庚戌郑府东垣王原炯薨以革禄减祭葬之半

○初贵州普安卫安南所屯军李昂等聚众行劫拒捕杀人流毒川贵者且七年至是昂等渠魁九人就擒巡抚贵州都御史高翀等以闻及称贵州军民鲜少多系江西川湖流民侨居生事宜申明保甲以稽土著 上嘉翀功赐银三十两纻丝两表里昂等悉依例处决其余事宜依议行

○巡按福建御史樊献科勘上三十七年倭犯福建文武诸臣功罪言倭相继入寇流劫惠安同安长乐漳泉之境陷福清南安二县巡抚都御史王询督兵追剿歼贼于海口在漳泉者随亦创残而遁总督胡宗宪巡抚王询原任署都指挥佥事王梦麒武举杨承业功当首论原任署都指挥佥事来熙曾清指挥计文韬千户李常春等当并叙革职参将王麟尹凤指挥张侨停俸参政万衣参议顾翀副使邵楩佥事盛唐舒春芳王时槐功可准罪死事知县林咸巡检汪诏等宜赐赠荫训导邬中涵等应加优恤及兵总李御朱谅等均宜分别犒赏其福清县知县叶宗文南安县知县涂光裕各失城守罪当重惩指挥朱澂等五十七人并当按问 上命赐宗宪询各银四十两纻丝二表里梦麒准复原职承业升二级熙凊各升一级文韬等给赏麟等令复职衣等俱开俸准赎宗文光裕法司拟罪具奏余悉如拟已法司当宗文谪戍边卫光裕以该县无城得末减降边方杂职

○辛亥北洋有倭二千余艘副总兵卢镗引兵出哨遇之倭舟泊三爿沙我兵急攻之斩首一百二十三级生禽一人倭歛入三沙不出

○壬子改南京兵部右侍郎郑絅为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提督两广军务

○甲寅福建新倭自福宁州连江罗源等处流劫集于怀安闽县各乡镇遂合众攻福州府城不克环而守之是日参将黎鹏举以舟师击倭于海中七星山屏风屿斩首六十七级生禽六十八人

○乙卯先是三十五年四月朵颜属夷白思哈儿等潜携北虏间觇喜峰口道路官军觉捕斩之至是巡按御史方辂勘上功状言序班王吉丛德之译审军人陈厚仔之馘获俱当下总督军门犒赏从之

○改中都留守司署正留守文质为署都指挥佥事佥书南京锦衣卫事

○巡按直隶御史栾尚约上言宣府西北二路为通虏要区新旧游兵二营驻劄镇城有警旋出御敌疲于奔命乞移二营兵一驻赤城防东北二路一驻左卫防西中二路下总督尚书杨博勘议博言宣府新旧游兵家在镇城今若移驻远边乐改者少惟入卫游兵家在各路使复还故地人必便之宜改在北路者九百有奇为旧游兵驻赤城在西路者一千有奇为新游兵驻左卫更补足二千之数其新旧游兵除选补入卫余者分入正奇两营副总兵官统领事下兵部议入卫兵马乃原系挑选诸路之精锐以为内备且不必更易止令新旧游击各带领本营兵马前赴赤城左卫驻劄以壮声援傥蓟东有警仍驰入卫俟秋防事竣将新旧二营通行选练堪入卫精卒然后议奏更替 上允部议

○诏发倭僧清授于四川寺院安置初清授随侍郎杨宜所遣郑舜功至宁波未几总督胡宗宪所遣生员蒋洲复以僧德阳至俱上书求贡市朝议未允令量赏遣归未行间而王直就擒岑港所泊诸夷遂结艐拒我师焚德阳舟山所居道隆观合势开洋去清授原不与诸舟同来又居定海七塔寺诸夷亦不索之至是尚覊留未遣宗宪上倭情已可见清授不必遣还然留之浙西非宜请用洪武年间故事发四川各寺安插兵部议覆从之

○丁巳升巡抚狭西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殷学为南京兵部右侍郎

○刑部左侍郎杨大章以疾在告久 上疑之特谕掌锦衣卫事都督陆炳差千户偕太医院官胗验以真疾报 上曰兹所验非病实卿贰岂宜六旬家卧姑从宽令餋病去大章者大学士李本幼时业师也其人阘茸贪鄙行谊无取徒以本故得致通显及是老惫犹贪恋不去忽奉 圣断斥逐士论快之

○先是有旨问户部钦取银三十万两备否前已备钦取银二十五万两今再备五万以足前数余者陆续发边给□得旨发边银须酌缓急惟给□者不宜缓钦取之数宜先进十万两余仍候取

○初兵部郎中唐顺之奉诏协赞浙直兵务至是总督侍郎胡宗宪荐其有文武才苐权轻不足展布宜超格用之时顺之已擢太仆寺少卿矣以宗宪言乃复升通政使司右通政命仍与宗宪共事

○太仆寺奏缺马兑边命发马价银三万两于河南山东河间等处买马一千五百匹刻期解俵

○先是江北海道副使刘景韶以游击丘升等兵击原驻白蒲倭一战于丁堰再战于如皋东三战于海安皆捷共斩首百余级至是贼大聚其众谋西犯扬州景韶复督升等兵击败之斩首八十级焚死一百七十九人贼奔入潘家庄景韶督诸兵尽锐攻之复斩首一百二十八级初自南沙登岸犯通州之倭至是剿绝

○乐安王拱椤薨赐祭葬如例

○升刑部右侍郎赵大佑为本部左侍郎总督漕运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傅颐为刑部右侍郎

○庚申庙湾倭合众来攻淮安巡抚李遂亲督参将曹克新等御之大战于姚家荡自寅至申贼大败斩首四百七十八级贼遁入姚庄我兵纵火焚庄贼死者二百七十余徒余贼奔陈庄我兵复追斩七十四级贼以残众退保庙湾

○壬戌总督狭西三边侍郎魏谦吉奏甘肃孤悬河外东起金城抵玉关地广兵稀额兵八万六百余人半多逃亡兼之老弱其堪征操者仅二万七千有奇今俺答之众号四十余万逼窥近边以战则众寡不敌以守则分布不敷矧镇畨守备改设参将兵亦当增请召募河东临巩平凉民兵以实营伍事下兵部言补军之法莫善于土著今欲召选临巩平凉内地之地以补甘肃镇畨之戍恐于人情未便宜且将见在各营官军查理整搠及抽选本卫所军余以备战守其增募民兵仍熟议乃行不宜强之必从 上从部议

○癸亥定远侯邓祖锡卒赐祭葬如例

○命五军营参将都督佥事徐珏佥书南京中府事福建都司署都指挥佥事王梦麒掌福建行都司事

○丙寅升巡抚河南都察院右佥都御史章焕为右副都御史总督漕运狭西左布政使郭乾为右副都御史巡抚狭西

○海道副使刘景韶督兵击倭于印庄斩首四十五级贼西走次日复战于新洲斩首七十八级贼奔新河口遁入民庄我兵以火攻之复斩首二百十六级贼悉焚死无一人得脱者是时江北流劫之倭悉殄唯庙湾大夥据险固守不出我水陆兵环其四面攻之

○丁卯巡抚凤阳都御史李遂言倭寇前结艐扬帆直入杨树港登岸焚劫次日径犯狼山泊芦潭港遂过通州海门至白蒲焚烧庐舍劫掠民财副总兵邓城募造兵船战具无不完备足堪防剿乃骄玩迟疑致贼猖獗乞正其罪得旨城怯懦纵寇法当逮治姑革去职级充为事官领兵杀贼事宁奏处李遂严督将士戮力剿平毋得怠视已巡按直隶御史江北李廷龙等复言邓城玩寇殃民及参将朱仁指挥丁为谷等俱属有罪 上命按臣械城并仁为谷俱至京鞫治

○诏留两淮运司库贮挑河银二万两盐课银二万两于凤阳军门支用从巡抚都御史李遂请也

○己巳总督浙直福建军务都御史胡宗宪奏留两浙盐银十万两以备军兴下户部议浙省盐课岁额不及十万两若复扣留则国课将来尽归军门矣且浙江加派兵粮银四十八万余两前议扣留折粮二万两不为不多今宗宪既称客饷窘急宜量于浙江布政司改折南京仓粮数内再留三万两及将运司见徵逋负一万三千余两扣用如再不足听于该省赃罚等项括用得旨准动支运司见在余盐银四万两急济军饷仍将改折南粮并盐课逋负者照数徵完补还余盐解□

猜你喜欢
  卷一百五十六 志一百三十一·赵尔巽
  東觀漢記卷六·多人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八十一·李心传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二百六十四·佚名
  卷之八十三·佚名
  ◎洪宪皇子之真迹·李定夷
  续宋编年资治通鉴巻十·刘时举
  卷八十七中下·郝经
  第六卷宋·缪荃孙
  第九卷 水利治绩上·缪荃孙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八十五·阿桂
  卷七十四下 袁绍刘表列传第六十四下·范晔
  范绍传·魏收
  第四节 士大夫轻举妄动·蒋廷黻
  海瑞的故事·吴晗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二○·陈衍

    一今春有人持《张都护诗存》一册见贻,钱塘张今颇上将锡銮所作。开卷有苏堪一序,略云:“孝胥称疾解兵,楼居五年。其出关也,挟崎历落之气,悲歌慷忾,而至渖阳。姜斋民政语余曰:‘子闻辽东有快马张其人乎?吾都护张公今颇

  • 凡例·康万民

    康万民曰苏氏以深闺螺黛感悟其夫一旦精意所聚于八百余言中上陈天道下悉人情中稽物理旁引广譬具网兼罗文词巨丽兴寄超逺自是后才人韵士曾未有方而效之者此几非人爲所能与矣意者天欲发此一段竒巧假若兰于尺幅之间偶露机

  • 卷二百七十五·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二百七十五张建封张建封字本立南阳人少喜文章尚气节历官御史大夫徐泗濠节度使有诗文二百三十篇今存诗二首竞渡歌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莺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使君出时皆有凖马

  • 列传第九十九·刘昫

    ○于休烈 子肃 肃子敖 敖子琮 令狐峘 归崇敬 子登 登子融奚陟 张荐 子又新 希复 希复子读 蒋乂 子系 伸 柳登 弟冕子璟沈传师 子询 于休烈,河南人也。高祖志宁,贞观中任左仆射,为十八学士。父默成,沛县令,早卒

  • 卷二十七 前燕录五·崔鸿

    慕容儁下 元玺二年春二月庚子立妻可足浑氏为皇后世子晔为皇太子皆自龙城迁于蓟宫初石虎使人探策于华山得王版文曰岁在申酉不絶如线岁在壬子真人乃见及此燕人咸以儁之应也羣下言大燕受命上承先

  • 第六十回 援建康韦粲捐躯 陷台城梁武用计·蔡东藩

      却说临川太守陈昕,前曾出戍采石,为景所擒,景囚诸帐下,令党徒范桃棒监守。昕诱劝桃棒归梁,使率所部袭杀王伟、宋子仙等,桃棒颇也动心,纵昕出囚,令他缒城入报,愿为外援。梁主大喜,敕镌银券赐桃棒,俟侯景平定,即封桃棒为河南王

  • 唐鉴卷六·范祖禹

    太宗四初帝谓监修国史房龄曰前世史官所记皆不令人主见之何也对曰史官不虚美不隐恶若人主见之必怒故不敢献也帝曰朕之为心异于前代帝王欲自观国史知前日之恶为后来之戒公可譔次以闻谏议大夫朱子奢上防谏帝不从龄乃

  • 卷之二百五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稿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雍正实录卷之一百十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保议政大臣保和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总理兵部事三等伯加十五级臣鄂尔泰总裁官光禄大夫经  筵日讲官起居注太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仍兼管吏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三等伯

  • ●续吴先贤赞卷之一·刘凤

    刘凤 高启 卢熊 卢熙 杨基 姚广孝 滕德茂 王逊 郁新 余熂 卫浩 钱芹 俞贞水 王英 金问 杨翥 王璲 王琎 吴讷 陈祚 尤安礼 虞祥 施显 张洪 何源 张勖 曾爟 平思忠 刘琏 李蕡 施盘 ○高启 高启者长洲人少时以

  • 李文襄公奏疏与文移卷首·李之芳

    恭报到任日期疏 计典届期疏 请修战船疏(康熙十二年十二月) 核灭马价疏 ·恭报到任日期疏· 总督浙江等处地方军务兼理粮饷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臣李之芳谨奏:为恭谢天恩,谨报微臣到任日期事。 窃臣一

  • 卷一·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大金集礼卷一帝号上太祖皇帝即位仪 太宗皇帝即位仪皇统元年册礼  天德贞元册礼太祖皇帝即位仪収国元年春正月壬申朔诸路官民耆老毕防议创新仪奉上即皇帝位阿里罕宗翰乃陈耕具九祝以辟土养民之意复以良

  • 梁銮·周诒春

    梁銮 字子铃。年三十岁。生于广东顺德县。未婚。光緖二十九年。自费游美。宣统三年。入太平洋学校。习美术。民国四年。毕业回国。通信处。广州仁济街公医斋舍。Leung, Louis.-Born in Shun-Te, Kwangtung, 1887. Ar

  • 卷十·胡广

    <子部,儒家类,性理大全书钦定四库全书性理大全书卷十皇极经世书四观物内篇之七昔者孔子语尧舜则曰垂衣裳而天下治语汤武则曰顺乎天而应乎人斯言可以该古今帝王受命之理也尧禅舜以德舜禅禹以功以德帝也以功亦帝也然而

  • 卷三·道世

    ▲身量部第六依《杂心论》云:“七极微尘成一阿耨池上尘。彼是最细色,天眼能见及菩萨轮王得见。七阿耨尘为铜上尘。七铜上尘为水上尘。七水上尘为兔毫上尘。七兔毫上尘为一羊毛上尘。七羊毛上尘为一牛毛上尘。七牛毛上尘

  • 亚马逊漂流记·凡尔纳

    《亚马逊漂流记》讲述了正直的乔恩一家如何战胜邪恶的故事。该书至今被译成世界上多种文字。书中所展现的神奇故事伴随了一代又一代人的美丽童年、少年直至成年。无论作为语言学习的课本,还是作为通俗的文学和科学读本

  • 遁甲演义·程道生

    四卷,明程道生撰。“遁甲”为古代术数之一种,亦称“奇门遁甲”、“奇遁”,起于《易纬乾凿度》所载太乙行九宫之法,溯其源则为《洛书》;神其说者谓出自黄帝、风后及九天玄女,固属无稽。此术当南北朝时已颇流行。其法:以九宫

  • 客尘医话·计楠

    医话。清计楠撰。三卷。楠字寿齐,秀水 (今浙江嘉兴) 人。辑有《一草堂医书》等。此书刊于嘉庆九年 (1804)。卷一杂症述略。论南人多温病而少真正伤寒、不可概从六经论治、温病以舌色尤为先务等,并对时疫、咳嗽、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