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绎史卷四

灵壁县知县马骕撰

炎帝纪

帝王世纪炎帝神农氏姜姓也母曰任姒有蟜氏女登为少典妃游华阳有神龙首感生炎帝人身牛首长于姜水有圣德【春秋元命苞少典妃安登游于华阳有神龙首感之于常羊生神子人面龙颜好耕是为神农 潜夫论赤帝魁隗身号炎帝世号神农春秋命厯序有神人名石年苍色大眉戴玉理驾六龙出地辅号皇神农 水经注神农既诞九井自穿汲一井则众水动】

春秋元命苞神农生三辰而能言五日而能行七朝而齿具三嵗而知稼穑般戏之事

潜夫论代伏羲氏其德火纪故为火师而火名

帝王世纪继无怀氏后以火承木位在南方主夏故谓之炎帝都于陈又徙鲁又曰魁隗氏又曰连山氏又曰列山氏【宋符瑞志炎帝有圣德致大火之瑞】

白虎通古之人民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故谓之神农也【周书神农之时天雨粟神农遂耕而种之作陶冶斤斧为耒耜鉏耨以垦草莾然后五谷兴助百果藏实 世本倕作耒耜○神农臣 礼含文嘉神农就田作耒耜天应以嘉谷地应以醴泉】

新语民人食肉饮血衣皮毛至于神农以为行虫走兽难以养民乃求可食之物尝百草之实察酸苦之味教民食五谷

淮南子古者民茹草饮水采树木之实食蠃蛖之肉时多疾病毒伤之害于是神农乃始敎民播种五谷相土地宜燥湿肥墝髙下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

管子神农作树五谷淇山之阳九州之民乃知谷食而天下化之【古史考神农时民食谷释米加烧石上而食之 孝经援神契神农耕桑得利究年受福尸子神农竝耕而王所以劝耕也 神农夫负妇戴以治天下尧曰朕之比神农犹昏之仰旦也】

文子神农之法曰丈夫丁壮不耕天下有受其饥者妇人当年不织天下有受其寒者故其耕不强者无以养生其织不力者无以衣形【○后汉书注引 吕氏春秋神农之教曰士有当年而不耕者则天下或受其饥矣女有当年而不绩者则天下或受其寒矣故身亲耕妻亲绩所以见致民利也 太经神农冬耕被服纯青】

管子神农之教曰一谷不登减一谷谷之法什倍二谷不登减二谷谷之法再什倍夷疏满之无食者予之陈无种者贷之新故无什倍之贾无倍称之民

本草经神农稽首再拜问于太一小子曰凿井出泉五味煎煑口别生熟后乃食咀男女异利子识其父曾闻太古之时人寿过百无殂落之咎独何气使然邪太一小子曰天有九门中道最良日月行之名曰国皇字曰老人出见南方长生不死众耀同光神农乃从其尝药以救人命【述异记太原神釡冈有神农尝药之鼎存焉成阳山中有神农鞭药处一名神农原药草山山上紫阳观世传神农于此辨百药中有千年龙脑捜神记神农以赭鞭鞭百草尽知其平毒寒温之性臭味所主以播百谷故天下号神农也】 上药一百二十种为君主养命以应天无毒多服久服不伤人欲轻身益气不老延年者本上经中药一百二十种为臣主养性以应人无毒有毒斟酌其宜欲遏病补虚羸者本中经下药一百二十五种为佐使主治病以应地多毒不可久服欲除寒热邪气破积聚愈病者本下经三品合三百六十五种法三百六十五度一度应一日以成一嵗【博物志神农经曰上药养命谓五石之链形六芝之延年也中药养性谓合欢蠲忿萱草忘忧下药治病谓大黄除实当归止痛夫命之所以延性之所以利病之所以止当其药应以病也违其药失其应即怨天尤人设鬼神矣】

春秋命厯序神农始立地形甄度四海远近山川林薮所至东西九十万里南北八十二万里【春秋元命苞神农世怪义生白阜图地形脉道】

帝王世纪诸侯夙沙氏叛不用命箕文谏而杀之炎帝退而修德夙沙之民自攻其君而归炎帝【说文古者宿沙初作煑海盐○或云在帝魁之世 汉书太壹兵法一篇 神农兵法一篇】

汉书神农之教曰有石城十仞汤池百歩带甲百万而无粟不能守也

孝经钩命诀神农乐曰下谋一名扶持

说文琴禁也神农所作洞越练朱五【新论神农氏为琴七足以通万物而考理乱也 琴清英昔神农造琴以定神齐婬去邪欲反天真者也】

潜夫论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三坟【人皇神农氏政典】政典曰惟天生民惟君奉天惟食防祭衣服教化一归于政皇曰我惟生无德咸若古政嗟尔四方之君有官有业乃子乃父乃兄乃弟无乱于政昔二君始王未有书契结绳而治交易而生亦惟归政昔在天皇肇修文教始画八卦明君臣民物隂阳兵象以代结绳之政出言惟辞制器惟象动作惟变卜筮惟占天皇氏归气我惟代政惟若古道以立政皇曰正天时因地利惟厚于民民惟邦本食惟民天农不正食不丰民不正业不专惟民有数惟食有节惟农有教林林生人无乱政典政典曰君正一道二三凶臣正一德有常吉时正惟四乱时不植气正惟和气乱作厉官正惟百民正惟四色正惟五惟质惟良病正四百四药正三百六十五过数乃乱而昏而毒道正常过政反僻刑正平过政反私禄正满过政反侈礼正度过政反僭乐正和过政反流治正简过政反乱丧正哀过政反游干戈正乱过政反危市肆正货过政反邪讥禁正非过政失用皇曰嗟尔有官有业乃子乃父乃兄乃弟咸若我辞一归于正皇曰君相信任惟正相君俌位惟忠相官统治惟公官相代位惟勤民官抚爱惟仁官民事上惟业父无不义厥子惟孝兄无不友厥弟惟恭夫不游妻不淫师不怠教不失刑者形也形尔身道者导也导尔志礼者制也制尔情乐者和也和尔声政者正也正其事【○摹古自佳】

淮南子昔者神农之治天下也神不驰于胷中智不出于四域怀其仁诚之心甘雨时降五谷蕃植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月省时考嵗终献功以时尝谷祀于明堂明堂之制有盖而无四方风雨不能袭寒暑不能伤迁延而入之养民以公其民朴重端慤不忿争而财足不劳形而功成因天地之资而与之和同是故嵗厉而不杀刑错而不用法省而不烦故其化如神其地南至交阯北至幽都东至旸谷西至三危莫不听从当此之时法寛刑缓囹圄空虚而天下一俗莫怀奸心

尸子神农理天下欲雨则雨五日为行雨旬为谷雨旬五日为时雨正四时之制万物咸利故谓之神【神农求雨书春夏雨日而不雨甲乙命为青龙又为火龙东方小童舞之丙丁不雨命为赤龙南方壮者舞之戊巳不雨命为黄龙壮者舞之庚辛不雨命为白龙又为火龙西方老人舞之壬癸不雨命为黑龙北方老人舞之如此不雨潜处阖南门置水其外开北门取人骨埋之如此不雨命巫祝而暴之如此不雨神仙积薪击鼓而焚之 拾遗记炎帝始教民耒耜躬勤畎畆之事百谷滋阜圣德所感无不感焉神芝发其异色灵苖擢其嘉颖陆地丹蕖騈生如盖香露滴沥下流成池因为豢龙之圃朱草蔓衍于街衢卿云蔚蔼于丛薄筑圆丘以祀朝日饰瑶堦以揖夜光奏九天之和乐百兽率舞八音克谐木石润泽时有流云洒液是谓霞浆服之得道后天而老有石磷之玉号曰夜明以闇投水浮而不灭当斯之时渐革庖牺之朴辨文物之用时有丹雀衔九穗禾其坠地者帝乃拾之以植于田食者老而不死采峻锾之铜以为器峻锾山名也下有金井白气冠其上人升于其闲雷霆之声在于地下井中之金柔弱可以缄縢也】

庄子妸荷甘与神农同学于老龙吉神农隠几阖户昼瞑妸荷甘日中奓户而入曰老龙死矣神农隠几拥杖而起嚗然放杖而笑曰天知予僻陋慢訑故弃予而死已矣夫子无所发予之狂言而死矣夫弇堈吊闻之曰夫体道者天下之君子所系焉今于道秋毫之端万分未得处一焉而犹知藏其狂言而死又况夫体道者乎【列仙传赤松子神农时雨师也服冰玉以教神农能入火自烧随风雨上下炎帝少女追之亦得仙俱去至髙辛时复为雨师 山海经发鸠之山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衞其鸣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衞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炎帝之妻赤水之子听訞生炎居炎居生节竝节竝生戏器戏器生祝融祝融降处于江水生共工共工生术器术器首方顚是复土穣以处江水共工生后土后土生噎鸣噎鸣生嵗十有二 炎帝之孙伯陵伯陵同吴权之妻阿女缘妇缘妇孕三年是生鼓延殳始为侯鼓延是始为钟为乐风有互人之国炎帝之孙名曰灵恝灵恝生互人是能上下于天○互与氐同】

帝王世纪炎帝神农氏在位百二十年崩葬长沙凡八世帝承帝临帝明帝直帝来帝哀帝楡罔【○外纪神农在位百四十年帝临魁八十年帝承六十年帝明四十九年帝宜四十五年帝来四十八年帝里四十二年帝楡罔五十五年前编因之 春秋命厯序炎帝号曰大庭氏传八世合五百二十嵗 尸子神农氏七十世有天下岂每世贤哉牧民易也】

稽古农皇生而神异少知稼穑起自少典乃登帝位当其为帝也禅与代与所不可知至其功被生民泽及万世迄于今载在祀典诚没世而不可泯也民食肉衣毛则有毒伤难给之害为之粒食以养之揉凿耒耜利教农桑夫耕妇织则免于饥寒而享丰年乐利之休矣民有疾病夭札而无以疗之则其生不遂为之鞭草尝药察其平毒温寒之性以为医方则民无沴戾灾疢而登于仁夀之域矣衣食备而不通工易事则未免于匮乏积滞之患为日中之市聚其商贾平其物价交易而退各得其所则财货通流厚生利用无不得其欲矣当其时补遂伐而武功昭夙沙归而文德着法不烦而民服形不劳而功成风雨时节五谷蕃登政醇民朴天地和同化被四极遐迩承风一百四十年间虽其政治不少概见意必有所以不疾而速无为而成者不然三皇皆至德而帝独以神称何谓也哉传十有六帝或曰八帝或曰七十世黄帝始起而代之其后世则在颛顼时为土正尧时为四岳商为阿衡周为太师其分封则齐吕申许州纪路洛血食数千载不絶猗与盛哉神农之明德远矣

猜你喜欢
  卷三百十四·列传第二百二·云南土司二·张廷玉
  卷一百八十九·列传第七十七·张廷玉
  卷六·佚名
  ●卷一百四·徐梦莘
  ●卷六十五·徐梦莘
  卷第二百五·胡三省
  第五章 复明运动(附钱氏家难)(三)·陈寅恪
  卷之二百二十四·佚名
  中兴小纪卷四·熊克
  卷十九·萧常
  第五十卷清咸丰、同治·缪荃孙
  李忄登传(附李源等传)·刘昫
  王峻传·薛居正
  王铭传·张廷玉
  清季申报台湾纪事辑录八·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程準·唐圭璋

      準字平叔。程大昌之子。有文名。淳熙二年(1175)进士。曾为桐庐宰。绍熙元年(1190),以宣教郎知常熟县。庆元元年(1195),通判太平州。三年(1197),主管官告院,放罢。喜泰元年(1201),润州西厅通判。四年(1204),军器监丞,放罢。开禧二年(12

  • ●第一出 正名·孟称舜

    【西江月】醉看花前妙舞,闲听座上新歈。繁华冷落尽消除,片晌顿成今古。一段幽魂渺渺,两行红泪疏疏。贞夫烈女世间无,总为情多难负。〔满庭芳〕王女娇娘,厚卿申子,天生才貌无双。心期密订,彼此系衷肠。笑把梨花掷处,拥炉语,生死

  • 惜香乐府卷五·赵长卿

    念奴娇(客豫章秋雨怀归·秋景)江城向晓,被西风揉碎,一天丝雨。乱织离愁千万缕,多少关心情绪。促织鸣时,木犀开后,秋色还如许。那堪飘泊,异乡千里孤旅。应想帘幕闲垂,西楼东院,齐把归期数。记得临岐收泪眼,执手叮咛言语。白

  • 自堂存藁巻一·陈杰

    宋 陈杰 撰四言诗春日念本也民爲邦本有土此有民【端平以来作】春日悠悠春风载条春酒思柔【春酒用诗字不取注义】念我农人种秫在畴春日迟迟春风载时春服有晖念我蚕女勚于桑畴翩翩黄鸟载好其羽鲜鲜游子式歌且舞曽孙万

  • 卷九十六·列传第二十六·脱脱

        耶律仁先(挞不也) 耶律良 萧韩家奴 萧德 萧惟信 萧乐音奴 耶律 敌烈 姚景行 耶律阿思   耶律仁先,字糺邻,小字查剌,孟父房之后。父瑰引,南府宰相,封燕王。仁先魁伟爽秀,有智略。重熙三年,补护卫。帝与论政,

  • 卷之二十一·佚名

    丙午八月庚戌朔拓建康城初建康旧城西北控大江东进白下门外距钟山既阔远而旧内在城中因元南台为宫稍庳隘 上乃命刘基等卜地定作新宫于钟山之阳在旧城东白下门之外二里许故增筑新城东北尽钟山之趾延亘周回凡五十余里规

  • 卷之一百四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稿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一一八六 军机大臣奏谨将《乐律全书》夹签同增注原谱一并进呈片·佚名

    一一八六 军机大臣奏谨将《乐律全书》夹签同增注原谱一并进呈片乾隆五十二年二月十一日臣等顷奉谕旨,将《乐律全书》校正条例并增注七音各谱缴进。适六阿哥已将前书同邹奕孝、喜常遵照指驳各条,添撰案语叙入条例,并于增

  • 孙寳鉴·周诒春

    孙宝鉴 字秋澄。年三十一岁。生于江苏无锡。本籍住址。江苏无锡石塘湾。已婚。子一女一。初学于上海南洋中学及南洋公学。宣统三年。游美。入威斯康心大学。习电气工程。民国三年。得电气工程师学位。又在美国电话电

  • 周森友·周诒春

    周森友 字维

  • 卷之二·罗汝芳

    问:“颜子‘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不知夫子省见他甚么来?”曰:“此段去处到(‘到’原字如此,通‘倒’——标点者注)须吾人用心体会,不容浅浅看过。若浅浅看

  • 附作义要诀·陈悦道

    新安倪士毅辑按宋初因唐制取士试诗赋【省题诗及八韵律赋】至神宗朝王安石为相熈寜四年辛亥议更科举法罢诗赋以经义论防试士各占治诗书易周礼礼记各一经此经义之始也宋之盛时如张公才叔自靖义正今日作经者所当以为标凖

  • 大方广佛华严经不思议佛境界分全文·佚名

    唐于阗三藏提雲般若译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摩揭陀国。於菩提树下。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成等正觉。其菩提树。根深坚固。善植於地。如栴檀柱。树身佣长。傍无枝叶。坚实圆满。名阿湿波他。所有诸鸟。不能飞过。皮

  • 卷第十二(译经大随)·费长房

    历代三宝纪卷第十二(译经大随)开皇十七年翻经学士臣费长房上大隋录者。我皇帝受命四天护持三宝。承符五运宅此九州。故诞育之初神光耀室。君临已后灵应竞臻。所以天兆龟文水浮五色。地开泉醴山响万年。云庆露甘珠明石

  • 十五少年漂流记·凡尔纳

    《十五少年漂流记》(Deux Ans de vacances)发表于1888年。书名直译为《两年假期》,又名《十五少年》、《十五小豪杰》、《荒岛奇遇》。描述了一艘载着十五个少年的帆船在暴风雨中遇难,漂流到荒岛上,坚强的十五个少年团结一

  • 新竹县采访册·陈朝龙

    地理杂志。清陈朝龙等撰。十二卷。该县旧无专志,光绪年间,奉檄设局,聘人采访,由朝龙等编辑,约于光绪二十年(1884)成册,约十九万字。悉依台湾省通志局颁发程式。冠总目、总括。正文分沿革、城池、山川、庄社、街市、水利、碑

  • 小八义·佚名

    徽宗皇帝赵佶昏庸失政,太师蔡京趁机摄政并阴谋篡权,他诬陷清正廉明的吏部天官周义里造反,蛊惑赵佶下旨将周义全家一百零三口绑缚法场斩首,御林军将周义之子周景隆和周夫人秘密放走 。周夫人和周景隆前去济宁投靠亲翁梁士

  • 白莲集·齐己

    诗别集。唐僧齐己撰。齐己《白莲集》系其卒后由门人西文收集、孙光宪编辑而成的,于后晋高祖天福三年(938)勒成十卷,共八百十篇。据《直斋书录解题》云,《白莲集》十卷外,尚附《风骚旨格》一卷。此书北宋曾刊行,传世既久,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