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二十七

弘治十年七月庚子朔孟秋享 太庙

○遣内官祭司门之神

○巡抚山东都御史熊翀等奉例考察请黜老疾不谨等官按察司副使廖中等三十八员命老疾者致仕素行不谨者冠带闲住有疾并罢软者吏部仍查其到任年月久近闻奏吏部奏上 上曰人才能否须历任稍久方见到任未及二年者仍留办事今后各处有奏束黜退者尔吏部仍酌量覆奏于是吏部复奏留兖州府检校蒋义等四员从之

○壬寅 万寿圣节遣驸马都尉游泰崔元告 长陵 献陵 景陵 裕陵 茂陵

○遣仪宾周钺告 景皇帝陵寝

○遣内官告 恭让章皇后陵寝

○上诣 奉先殿 奉慈殿 太皇太后 皇太后宫行礼毕出御奉天殿文武群臣及四夷朝使行庆贺礼

○赐各王府及天下诸司庆贺官员人等钞币有差

○癸卯 仁孝文皇后忌辰 上祭 奉先殿遣驸马都尉游泰祭 长陵

○辽府沅陵王恩铈薨王昭安王嫡子母妃杨氏天顺四年生先封长孙加封长子弘治六年袭封沅陵王至是薨年三十八讣闻辍朝一日赐祭葬如制谥曰宣穆

○太仆寺少卿张九功卒九功字叙之河南狭州人成化十四年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授户科给事中升礼科右给事中户科都给事中转吏科弘治五年升太仆寺少卿丁父忧服阕复除太仆寺至是卒赐祭九功性简直寡合居言职能先其所重弘治初上疏请正祀典下礼官详考其他建白多见采纳未竟其施而卒人多惜之

○乙巳命广西都司都指挥佥事马胤充右参将分守柳庆等处

○兵部奏近自古北口虏贼寇抄之后永平一带时有警报至 万寿圣节三卫夷人不入贺恐与北虏合谋入寇建昌三屯二营兵马虽多去马兰谷燕河二营道远有警必须禆将领军往来截杀庶克有济况各边总镇处所皆有副将及游击将军今永平比之各镇尤重请暂设游击将军一员常驻三屯燕河营山多平漫非如马兰谷有险可据参将杨胜不能独守请添设协同一员常驻燕河与杨胜同心共济其游兵于三屯建昌二营拣选俱待事宁之日别议裁革从之遂命河南都司署都指挥同知王杲充永平等处游击将军金吾左卫指挥佥事白琮协同杨胜分守燕河营

○丙午升吏部郎中储巏为太仆寺少卿

○监察御史陈震为山西按察使副使

○大同镇巡等官以边事方急请暂免军士采纳秋青草从之

○监察御史王和等奏近者北虏窥边兵部奏请命京营太监杨穆平江伯陈锐兵部侍郎李介拣选官军万人听征然臣等窃闻舆论皆以为京军不可轻出恐致人心惊疑且往者京营总兵官出征有受势要嘱托而收其子弟为头目者有纳富家贿赂而收其家人为旗牌者动辄一二百人此辈到边见达贼则缩首深藏遇首级则恃威强夺挫损士气有亵国威乞敕听征大臣练兵秣马俟有急报必不得已而后可出其所用头目毋过十名若有私收膏梁子弟糜禄冒功者许臣等劾奏处治兵部覆奏谓近因边遽告急乃请京营官军听征以张大声势未始为必行之谋成化中京营出征总兵等官有用头目三十人者似为适中有用百五十余人者实为太滥请定为中制令各官遵守得旨京军启行待各边奏请至日定夺各官带去头目准一百名

○巡抚宣府都御史马中锡奉旨具上本镇军马器仗之数且言军少乞以召募舍余别当一军不与其祖籍相干月给米一石不必给银后有事故止取本身子孙补役军士兵器不足请给弓箭马少请给银十万两买补兵部议谓今始召募舍余遽令永充一军又不给银恐人不乐从请如初拟便其余人等有愿应募别籍充军子孙补役者就令编入缺军卫所与所募舍余俱支月米一石银二两布花如例所请马价请止给以顺天府寄餋马千五百匹及太仆寺原贮马价银一万两俾令本镇买马充用余请俱如所奏从之

○丁未巡按狭西监察御史张黻奉例考察请黜老疾不谨等官鄠县知县房嵩等八十八员吏部请如前旨留历任未二年临潼县县丞阎臻等十七员仍留办事 上命仍斟酌闻奏不许轻易枉人吏部请再行巡抚官勘实具奏亦谓黻所奏黜俱有实迹宜黜从之

○改南京通政司右通政焦芳为太常寺少卿兼翰林院侍讲学士 上在春宫时芳侍讲读敷析明畅尝辩质讹误为学士彭华大学士万安诬构以去久淹外任 上意久属之会服阕至京乃有是命

○总镇两广伏羌伯毛锐复乞还京治疾命大医院遣医驰驿往视之

○秦府会宁县君有罪赐自尽初仪宾胥钦选尚县君宝鸡郡主革职仪宾樊瑛累索私债逼钦自经因与县君私县君又为家人杨鼐诱出潜与之通至是狭西镇巡等官以闻事下法司核实乃命赐县君自尽瑛鼐俱处斩县君父辅国将军公鐼革去禄米之半

○戊申命提督四夷馆太常寺卿李温之孙岑为国子监生从其请也

○先是巡视东城监察御史程文以郑村坝军余刘普善妄称天仙玉女托梦于已令盖造庙宇各处男女听其诱惑争趋礼拜布施钱物请赐禁治命都察院揭榜严禁之既捕获都察院请治以左道惑众之罪 上曰普善辈左道惑众有坏风俗即宜禁止但愚民无知姑从轻处治悉杖而遣之

○己酉 皇太后圣旦 上率 皇太子及亲王上寿免命妇朝贺

○赐百官宴于午门

○赐各王府庆贺官员人等钞币有差

○兵部以泰宁福余二卫近不入贡虑其与朵颜卫阴图入寇请命蓟州巡抚等官选游兵三千委游击将军暂驻建昌应援仍留蓟州遵化以东各卫所京操官军暂驻永平听调从之

○辛亥兵科给事中杨瑛等劾京营提督遂安伯陈韶成山伯王镛不职请罢之因荐保国公朱晖镇远侯顾溥东宁伯焦俊羽林卫指挥同知许宁可代其任兵部覆奏谓韶镛近因人言各具疏辞免已得旨不允朱晖等四人其才诚可用许宁累经战阵名望尤著见今闲住俱俟缺奏请简用 上是其议许宁 即查缺起用

○英庙德妃张氏薨辍朝三日命祭葬诸礼仪视顺妃王氏例行

○癸丑封中军都督府都督同知王清为崇善伯世袭升锦衣卫指挥使王浚为右军都督府右都督清浚皆 皇太后弟也

○命都督杨玉领京营官军三千驻永平以备虏寇

○命广西按察司副使雷士旃提督柳庆南宁等处兵备

○增设广东广州高州肇庆惠州潮州五府通判各一员提督捕盗

○甲寅中元节遣驸马都尉马诚林岳分祭 长陵 献陵 景陵 裕陵 茂陵文武衙门各分官陪祭

○遣仪宾杨淳祭 景皇帝陵寝

○遣内官祭 恭让章皇后陵寝○给保定侯梁任岁禄八百石本色折色中半兼支

○乙卯赐宁府辅国将军宸淌宸氵□蓲鲁府奉国将军健木□虑健楯岷府嫡长子彦淍诰命冠服如制

○命燕山前卫带俸指挥佥事王永守备涿州

○巡抚大同都御史刘瓛等上边备事宜一集土兵大同城兵止二千名而各路屯兵数少不足调用乞令府州县按籍选精锐人丁发附近卫所带管给与甲仗令自备鞍马随军操练有功一体升赏止终本身仍量本户税量多少优免人丁一足兵马大同西路威远卫皆极边原拨官军五千操守比来物故数多见在操守止有千六百余人虽调山西民壮千三百人戍守缘秋来春去更代不常中间又多老弱不得实用乞以新募土兵量拨千五百名编入本卫操守月支米一石其民壮尽数放免每名岁纳银二两于官类角□羊山西行都司收贮以备买马之用一申旧例往年有召商纳马之令每纳马四匹或银四十两者给之冠带以格例太重应令者少乞减损其数马止三匹银三十两为便一足战马大同各城官军骑操马匹比来死损四千有余而负商人马价又亡虑五万余两请给太仆寺收贮马价银买补兵部覆奏谓土兵可招集然不必按籍拘选亦不必收发卫所止编成排甲令把总等官钤束每年十月初上班月支口粮四斗五升二月初归农有警不拘时月调用甲仗及马皆官给之仍各赏银二两威远卫止就召募舍余数内有愿充当一军者陆续编入足一千五百名而止山西民壮令所司仍选年力精壮者应役马价令太仆给银二万止以买马不可移以偿商人旧负之数其所拟减损纳马纳银格例良是从之

○丙辰南京工部尚书侯瓒以老疾乞致仕允之命驰驿以归

○命贵州土官应袭子孙免纳榖就彼袭授从宣慰使宋然等奏也

○录狭西山丹卫杀贼功官军升赏有差

○录故大理寺卿王霁之子临为国子生临自陈父任广西参政时预有军功乞恩授职吏部执不可命送国子监读书不为例

○升羽林左卫指挥同知许宁为署都指挥使坐营管操

○丁巳 太宗文皇帝忌辰 上祭 奉先殿遣驸马都尉齐世美祭 长陵

○己未改贵州镇远金容金达蛮夷长官司为镇远县设流官知县典史各一员以土官何碖父子得罪论死守臣言土人思得流官治之故也

○庚申命右军都督府故都督佥事杨义之子瑄袭原职金吾左卫指挥使

○壬戌南京户部尚书秦纮礼部尚书童轩各以老疾乞致仕不允

○狭西外夷答牙他笼等族番人初王癿朵只怕等来贡赐彩叚绢钞等物有差

○癸亥初岷王徽焲奏其继妃庄氏不孝下巡抚等官覆勘无实 上以王不能正身齐家致庄氏妒忌不执妇道夫人董氏恃宠欺嫡有乖名分俱降敕责之妃夫人俱革去封号一年待能改过令本府以闻

○甲子给崇善伯王清禄米岁一千石本色七百石折色三百石

○乙丑命南京留守后卫带俸故都指挥佥事史瑄之子载袭原职指挥同知

○是日晓刻月犯井宿西扇北第二星

○丙寅命锦衣卫镇抚司带俸达官都指挥佥事史忠之子玺代原职指挥使

○申刻日生右珥色赤黄

○山西太原府鼓楼脊兽出青白烟高二尺半月余乃散

○丁卯命金吾左卫指挥佥事张忠守备紫荆关以都指挥体统行事

○大同宣府守臣奏各边缺草欲以北直隶山东河南折草银及量起存留草束改赴各边上纳本色从之

○是日晓刻月犯鬼宿

○己巳宁府乐安昭定王之子镇国将军觐铤乞封生母王氏为夫人援文武职官及怀仁王子镇国将军仕塠封生母之例以请礼部议谓诸司职掌凡诸子应封父母嫡母在所生之母不得封嫡母亡得并封若所生之母未封赠不得先封其妻此文武职官封赠之典自与宗室制度不同我朝宗室之制郡君出府止封一妃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各止封一夫人奉国将军止封一淑人镇国中尉止封一恭人辅国中尉止封一宜人奉国中尉止封一安人别无妾媵授封之典 祖宗亲睦九族远超前代何独推封一事反厚于职官而薄于宗室是必有深意存焉非臣下所敢议也惟是亲王之妾生子已封郡王者亲王乞恩奏请例封夫人然犹不给冠服间有特恩给赐亦不为例其郡王请封妾媵虽怀仁王曾有之然出于一时特恩至于镇国将军乞封生母未有得请者盖此例一开则天下王府镇国将军以下凡有生母者孰不援例陈乞今日既得诰封他日将求冠服生时见受封号没后便应祭葬希求太滥劳费益多且人之欲孝其亲心虽无穷而分则有限何必强求分外之恩开冒滥之路而后为孝哉 上曰既例不应封已之

○命湖广靖州卫故都指挥佥事史淳之子春袭原卫指挥使

猜你喜欢
  列传第二十五 刘湛 庾悦 顾琛 顾觊之·李延寿
  汉臣传第十八·欧阳修
  ●卷一百九十六·徐梦莘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八十三·佚名
  卷之一百四十六·佚名
  ●七、嗜好一斑·秦翰才
  ●辽方镇年表序·吴廷燮
  ●瀋館錄卷七·佚名
  粤语一(查东山散笔、沈墨庵补述)·查继佐
  杨业传·脱脱
  滑寿传·张廷玉
  刘泽清传·张廷玉
  知伯从韩魏兵以攻赵·佚名
  汉纪三十二 世祖光武皇帝上之上建武元年(乙酉、25)·司马光
  卷三十一·孔毓圻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四折·佚名

    (邦老同旦儿上)(邦老云)自家白正的便是。自从杀了王文用,到这里将他父亲推在井里,要了他浑家。这几日我有些神思不快,梦寐颠倒,不知是如何。大嫂,你与我安排些粥汤,我食用咱。(旦儿云)你则在这里,我熬粥汤去也。(下)(正末扮

  • 第二折·张国宾

    (张孝友同兴儿上,云)欢喜未尽,烦恼到来。自从认了个兄弟。我心间甚是欢喜。不想我这浑家腹怀有孕。别的女人怀胎十个月分娩,我这大嫂十八个月不分娩,我好生烦恼。兄弟索钱去了,我且在这解典库中闷坐咱。(邦老上,云)行不更名

  • 吕祖师度何仙姑因果卷(上卷)·佚名

    点化凡人宝卷开 名山洞里众仙来终南山上神仙地 神仙洞里有大材 昔日有个吕祖师,生于唐玄宗皇帝年间,国号开元,蒲州永乐县人氏。姓吕名严,字洞宾,仙号纯阳,进士出身。弃儒归隐拜汉钟离大仙为师,在终南山修丹炼性成功。

  • 卷192 ·佚名

    刘克庄 孙伯符 霸略谁堪敌伯符,每开史册想规模。 一千扫众横江去,十七成功自古无。 不分老瞒称猘子,便呼公瑾作姨夫。 君看末命尤奇特,指顾张昭为托孤。 刘克庄 锁谏图 谠言直触大单于,赖有阏氏

  •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四十五·李心传

    宋 李心传 撰绍兴元年六月丙寅朔诏自今朔望遥拜二圣于殿上百官于殿下行礼先是上与百官并拜于庭而中书舍人林遹以为非宜请用家人礼故有是旨 敦武郎房湜为武翼大夫荣州刺史知房州用知唐州胡安中奏也时道路犹梗乃令安中

  • 卷八下·朱熹

    钦定四库全书 御批资治通监纲目卷八下 【癸汉帝玄更未始元年】考异【按凡例正统已絶簒贼朱注国名不成君亦依正统已絶之例注云如汉帝玄则此汉帝玄三字亦当用白字】春正月攻阜赐诛之又破严尤陈茂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五十七·佚名

    敕脩万历十三年正月癸酉朔 上御皇极殿受文武群臣及四夷贡使朝贺 赐三辅臣上尊珍馔○乙亥 宣宗章皇帝忌辰遣官祭 景陵○戊寅立春顺天府臣进春 上御皇极殿受之文武群臣行庆贺礼○己卯孟春 上亲享 太庙○庚辰荧惑

  • 卷之一百零九·佚名

      顺治十四年。丁酉。夏四月。癸酉朔。享太庙上亲诣行礼。  ○甲戌。复设卫河分司一员。  ○南赣巡抚佟国器奏报、兴宁县雷连十二峒猺官庞国安等、率众投诚。章下所司。  ○赠阵亡徐光锦、李云龙、吕克忠、

  • 唐纪五十五 宪宗昭文章武大圣至神孝皇帝中之上元和七年(壬辰、812)·司马光

    唐纪五十五 唐宪宗元和七年(壬辰,公元812年) [1]冬,十月,乙未,魏博监军以状闻,上亟召宰相,谓李绛曰:“卿揣魏博若府契。”李吉甫请遣中使宣慰以观其变,李绛曰:“不可。今田兴奉其土地兵众,坐待诏命,不乘此际推心抚纳,结以大恩,必待敕

  • 晋纪二十八 烈宗孝武皇帝中之上太元十年(乙酉、385)·司马光

    晋纪二十八 晋孝武帝太元十年(乙酉,公元385年) [1]春,正月,秦王坚朝飨群臣。时长安饥,人相食,诸将归,吐肉以饲妻子。 [1]春季,正月,前秦王苻坚祭祀太庙,宴请群臣。当时长安正值饥荒,人相残食,众将领回家以后,都把吃进去的肉吐出来

  • 卷二十·鄂尔泰

    钦定四库全书国朝宫史卷二十官制周礼阍者守中门之禁寺人掌女宫之戒设官分职咸备其数至醯醢笾羃之属皆以奄主之注经者谓奄上士奄之贤者但言奄则府史之类然则成周之制於内臣未尝不班之以爵也第限以上士不使踰越而又所供

  • 卷十六·李廉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会通卷十六     元 李廉 撰成公【名黑肱諡法安民立政曰成在位十八年】左氏【疏鲁世家云成公宣公之子穆姜所生宣公薨成公立】【周定王十七年】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二月辛酉葬我君宣公○无冰左

  • 提要·夏僎

    钦定四库全书     经部二尚书详解       书提要【臣】等谨案尚书详解二十六卷宋夏僎撰僎字元肃号柯山浙之龙游人与周升缪景仁为友皆以明经教授时称三俊僎尝举进士少治尚书老而益精因博采众説以为是解淳

  • 卷十·朱鹤龄

    <经部,书类,尚书埤传钦定四库全书尚书埤传卷十呉江朱鹤龄撰洪范按左引洪范无偏无党王道荡荡及沈潜刚克高明柔克皆作商书盖以箕子不忘殷也箕子之衍畴与文王之彖易皆在殷之末造盖皆得于忧患之余使不遇武王则禹畴遂为

  • 法界宗五祖略记引·续法

    庚申夏。予在七佛阁。翻藏经并阅僧史。一日询华严五祖於慈云百亭法师。及闻其说。窃有疑焉。因而请编五祖行实。未至旬。法师辑为略记一卷。核之。始觉僧史乖舛也。明矣。且如三祖贤首大师。传谓登封丙申。诏师讲新经

  • 卷七·野竹福慧

    嘉兴大藏经 益州嵩山野竹禅师后录益州嵩山野竹禅师后录卷七梁州门人宗钊编杂偈示彻元张居士道无两涂事非一向孰圣孰凡何顺何障月印幽潭云生东山可明可暗把火自看示彻庞黄道婆知是插钗何贵掩门抛糍起舞芝茁兰荪佛理

  • 金晶论·佚名

    金晶论,撰人不详。从内容看,似出于北宋。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方法类。书分上、中、下三篇,言内丹之道。其所谓「金晶」者,乃日精月华,亦即铅汞。谓此物只在人身,为人之根本,乃下元正气,又名姹女,亦称玉液。金晶上朝离宫

  • 大乘造像功德经·佚名

    梵名Tatha^gata -pratibimba-pratis!t!ha^nus/am!sa^ 。凡二卷。唐代提云般若译。今收于大正藏第十六册。内容叙述优陀延王造立佛像之因缘及其功德。本经译于武周天授二年(691)之大周东寺,大周刊定众经目录卷五以本经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