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粤语一(查东山散笔、沈墨庵补述)

●粤语一(查东山散笔、沈墨庵补述)

陈子壮、陈邦彦、麦而炫、朱实莲、张家玉、林洊、张恂(杨景华、杨可观、张珣、尹端安、苏观生、李翔)

以东粤人起事粤中者为南海陈子壮、顺德陈邦彦、东莞张家玉、林洊、张恂,各举义旅,自乙酉至戊子,转战不屈,盖四年云。

陈子壮号秋涛,官编修,为阉魏所逐。后晋少宗伯,以直谏拟戍还粤。弘光乙酉,以礼部尚书召,将赴南都,而南事败。唐主立福州,遂赴闽,晋大学士兼大司马,督兵援赣。未至,俄延平失驾,乃入粤,谋举兵。治战舰,得众数千人。时同事者不一部,独陈邦彦一师最坚。

邦彦字会斌,登贤书。隆武时任兵部主事,从督师苏观生度大庾岭,语观生曰:『阁下以大兵扼惠潮,分一军助我截大庾,可固全粤』。观生不能用。会唐介弟聿镇自立广州,改元绍武,而桂主已监国肇庆。邦彦奉节往观桂,因语监国:『以序无过王者,与唐平非名而战,主客不敌,不如急正大位,以厉人心』。从之,改元永历。擢邦彦为兵科给事中。未几,北师累从惠潮掩广州,不备,执聿镇,观生自缢。观生以书生扈唐驾入闽者也。北师逼肇庆,桂主奔西粤,北镇李成栋率精锐追之,且及。邦彦闻变,与指挥佥事杨景华、副将军杨可观谋曰:『我一军不足以御大敌,阁部秋涛负重望,有大略,曷往图之』?秋涛曰:『今张玄子一军在东莞,能以大义激厉其下,颇可恃。令其率一军逼广州,我与公挠其前,三路并进,敌则首尾衡决,乃可以逞』。于是与玄子之师克期并举。北督师佟养甲惧,疾呼成栋还御邦彦等,以故桂主踉跄梧州,得保无恙。

玄子,张家玉字也,别号芷园,初援庶常,甲申之变,持大义责贼,贼怒絷之,七日不食。会东师入,玄子间归。复走闽,与同里苏观生出江右。敌围抚州急,玄子进营许湾,设高皇帝像于军中,盟而战,则佯走以诱敌。敌至伏发,反击,大败之。抚围以解。复与知县李翔誓守新城,负重伤,益奋,而敌卒不能睨杉关一步。唐主手书劳之,晋右佥都御史。会东粤多盗,家玉入粤,练兵惠潮,抚谕镇平、程乡两贼巢,阴以为用。既而北师入广州,所至降附。

丁亥三月,家玉举兵,与其师林洊复东莞,称制,以原任儒学训导张珣为东莞知县,原任湖广监军道张恂督守,而诸生尹端安统乡兵严备万家租。家玉身整舟师于列滘,拟走省会。而北师疾至,万家租先败,尹端安自沉于江,东莞旋失。张珣见杀。家玉战列滘不利,退走虎门,作流言称神助,以动其乡。于是各堡复并竖义旗以应。北师复大至,家玉盛设旗帜以疑敌,空壁去。敌疑不敢入壁。踰两日,知其不守,乃四出樵掠。家玉伺敌惰,潜师击之,获大胜,尽夺敌舟,兵势复振,出没海口。常泊铁冈,夜潜即敌要,或发炮,或题诗,或插帜,以劳敌守。北人惊以为神。密迹之,竟不可得。

当是时,邦彦常率锐师以出龙山,与敌遇,敌屡却。与南海秋涛约合攻广州,间露退,设伏击,败敌于禺珠,破山水、高明,大战胥江、新会,多俘获。已北降清远,指挥白常灿来归,谋于秋涛,为用间之法。乃阴使杨景华、杨可观伪降敌,入李成栋军中为内应,须七月之七日并起。秋涛先一日秣马厉兵,张大其事,事泄。景华知不免,即起杀一镇将,连杀数人而死。敌疾执可观,酷刑责究同谋。可观抗声曰:『大夫斫头耳。岂以缓死杀天下英雄』?终不吐,见杀。于是邦彦退归龙山,秋涛退保高明。北师急攻高明,困旬日,力竭城陷。子壮被执,怒发张目,不一屈,死之。时与共义者高明之麦而炫、南海之朱实莲,原官御史,共守高明,皆见杀。

自二杨陷亡,秋涛尽节,邦彦势益孤,守龙山不敢轻出。家玉亦走龙门十五岭,志不稍挫,思大举。岭故有义聚万人,詟家玉名,推家玉大将军,列龙、虎、犀、象、豺五营,以犀为中营,谕众曰:『左师出则右师为应,前军出则后军为应』。众皆听命。一鼓下博罗,守之。敌至,五营分列。左师皆青,其气如云。右军皆白,其动如风。前军皆赤,其变如火。后军皆黑,其行如水。中军皆黄,其静如山。及其更番出御,或以前军作后军,或以左师应右师。其应无穷。敌不敢迫,复托为神。至夜,城上有红光长数丈云。众益奋,四出逐北。敌计诎。时龙山邦彦闻家玉多武功,亦合余烬出攻高明,杀一满人以祭陈阁部、杨将军,曰:『吾为国士复雠也』!俄而北师援高明,邦彦乃退。援师即赴博罗,已咽水灌城。家玉与众议曰:『吾下博罗,以试武耳。博罗小,不足恃。且博罗非要地。盍全师归龙门』?于是又变五营为二十五营,直窥增城,取之。增城近省,援救甚速。家玉距广州十里而军,断小木投孔道以滞敌马,复悬巨木于高崖。以一旅诱敌驰入。马当木足折,及悬崖下,多覆,大败去。由是乘胜薄城。省会守者大惧。阅一日进战,前营搏胜,夺敌旗返。中军误以为敌至,阵乱。忽瘴雾弥天,敌以骁骑径贯中军。家玉跳溺水,卒。诸营皆溃。盖戊子十月十日也。祖母陈、母黎、妻彭俱烈死。林洊被执,亦及难。

家玉既没,敌以全力困围邦彦者旬日。力竭,城陷,被执。北镇李成栋劝之降,不屈,拘于客馆。将刑,题诗馆壁,歌而赴市,随歌而尽。妻何氏,子和尹、虞尹咸死之,惟恭尹以僧服微去。

家玉无子,年止三十有三。有弟家珍,曾识东山于东莞,故得之最详。其所乘马,黄,趫■〈走秀〉跳踉,野走山中,能于风沙惨淡时作悲鸣以怒玉。

猜你喜欢
  卷一百二十三·志第七十六·礼二十六等·脱脱
  卷八十七·列传第十七·脱脱
  卷一百五十七·列传第四十四·宋濂
  卷一百七十 表十·赵尔巽
  ●卷下·皇甫谧
  康熙四十二年一月至康熙四十三年十二月·蒋良骐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三百八十·佚名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十八·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九十一·佚名
  卷五十一·张守节
  第48章 对于士兵吃不饱知道还装不知道的蒋介石·冯玉祥
  李听传·欧阳修
  石琚传·脱脱
  卷二百九十四·佚名
  卷一百七十九·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黄烈士复圭(君瑞集)·顾嗣立

    复圭,字君 【一作均。】 瑞,安仁人。与张仲举、危太朴以诗鸣于江右。至正兵起,被陷贼庭,作诗大骂。贼怒,以刀剖其腹,复骂曰:腹可剖,赤心不可剖也!遂死之。君瑞诗如《题詹双崖》云:「隐士高闲卧云处,故家轩豁读书斋。」《题唐氏游

  • 第三折·佚名

    (周瑜领卒子上,云)某周公瑾是也。自赤壁鏖兵大战,折了某大将黄盖,倒被刘备占了俺家荆州九郡。今某设下孙、刘结亲之计,暗差甘宁、凌统二将,只推送亲,夺下城门,便来飞报。怎么这早晚还不见一个消息,好恼人也。(甘宁同凌统上)(

  • 卷六百七十一·佚名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六百七十一唐彦谦唐彦谦字茂业并州人咸通时举进士十余年不第乾符末携家避地汉南中和中王重荣镇河中辟为从事光啓末贬汉中掾曹杨守亮镇兴元署为判官累官至副使阆壁绦

  • 第十三章荆公之武功·梁启超

    俗儒诋制公最甚者二事,其一则聚敛,其一则黩武也。荆公之理财,绝非聚敛,吾既极言之矣。荆公之用兵,独得云黩武乎?是又不可以不辨。今外人动诮我为不武之国。我之不武,非自昔而然也,宋以后之学说误之也。宋人之以忍耻包羞为德也

  • 雍正实录卷之一百十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保议政大臣保和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总理兵部事三等伯加十五级臣鄂尔泰总裁官光禄大夫经  筵日讲官起居注太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仍兼管吏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三等伯

  • ●彰武·吴廷燮

    彰武节度使兴中尹 【 知兴中府】 统兴中一府安德黔二州统和元年二年 韩德凝三年 韩德凝 本纪四月癸未以彰武军节度使韩德凝为崇义军节度使四年五年六年七年八年九年十年十一年十二年十三年十四年十五年十六年十七年十

  • 一二 办公事·周作人

    鲁迅在会馆里的工作时间大抵在夜间,晚饭后如没有来客,也是闲谈,到九十点钟回到自己的房里,动手工作,大概总到一两点钟才睡觉。第二天早上在十时前起来,照例什么点心都不吃,洗过脸喝过茶便往教育部去了。他在那里办的也只是例

  • 叱列伏龟传·令狐德棻

    叱列伏龟字摩头陀,是代郡西部人。世代任部落首领。魏初前来归附,世代担任第一领民酋长。叱列伏龟体形魁梧,腰带长达十围,举动安详文雅,又会武艺。承袭父业,仍任领民酋长。魏正光五年(524),广阳王元深北征,请叱列伏龟担任宁朔

  • 戴法兴传·李延寿

    戴法兴是会稽山陰人。家贫,父亲戴硕子以贩卖纟宁麻为业。法兴的两个哥哥延寿、延兴都学有所成,延寿字写得好,法兴好读书。山陰有个陈戴,家境富裕,有钱三千万,当地有人说:“戴硕子三个儿子抵得上陈戴三千万钱。”法兴年少时在

  • 韩思复传·欧阳修

    韩思复,字绍出,京兆长安人。祖父韩伦,贞观年中任左卫率,赐长山县男爵。韩思复很小时就死了父亲。长到十岁时,他母亲对他说了父亲死的情况,他听了伤心悲痛几乎昏厥。所以他的祖父非常喜爱他,曾经说:“这孩子将来一定会光宗耀祖

  • 张柔传·宋濂

    张柔,字德刚,易州定兴人,家世代务农。柔年幼时就胸襟开阔,讲气节,善于骑射,以豪侠为人称赞。金朝贞..年间,河北人民反金,柔聚集同族人固守西山东流埚,起义军不敢进犯。同郡人张信,借张柔的声势,强娶一流亡妇女为妻,柔狠狠鞭打张信

  • 卷一百三十五·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皇朝文献通考>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一百三十五王礼考【十一】皇子亲王以下婚仪 公主以下下嫁仪【臣】等谨按马氏帝系考子公主门载下嫁仪而皇子门不及婚礼今考唐开元礼有亲王纳妃仪

  • 十四年·佚名

    (辛巳)十四年大明萬曆九年春正月1月1日○朔丙寅,掌令成渾,承召入京,以病不能拜命,辭職,上遣醫給藥。渾屢引疾,請解官。上命遞職,仍敎曰:「待病差,予欲見之,不可以遞官之故,徑先下鄕也。」時,鄭仁弘亦赴召入京。○上夜對丕顯閣。講《

  • 三十六年·佚名

    (己亥)三十六年清不知七年春正月1月1日○〈高宗太皇帝實錄卷之三十九〉一日。〈陰曆戊戌十一月二十日〉詔曰:「朝臣服章之從前變通屢矣。蓋因時制宜,務從簡便,而更張後,多有未遑。揆以表章,尙欠周備。其令掌禮院,祭禮、賀、禮

  • 独治第十七·孔鲋

    子鱼生于战国之世、长于兵戎之间、然独乐先王之道讲习不倦、季则谓子鱼曰、丈夫不生则巳生则有云为于世者也。今先生淡泊世务脩无用之业。当身不蒙其荣。百姓不获其利。窃为先生不取也。子鱼曰不如子之言也。武者可以

  • 荐贤第十九·佚名

    国之需贤,譬车之恃轮,犹舟之倚楫也。车摧轮,则无以行;舟无楫,则无以济;国乏贤,则无以理。国之多贤,如托造父之乘,附越客之舟,身不劳而千里可期,足不行而蓬莱可至。朝之乏贤,若凤亏六翮,欲望背磨青天,臆冲绛烟,终莫由也。峻极之山,非一

  • 卷七 学一·黎靖德

      ◎小学   古者初年入小学,只是教之以事,如礼乐射御书数及孝弟忠信之事。自十六七入大学,然后教之以理,如致知、格物及所以为忠信孝弟者。〔骧〕   古人自入小学时,已自知许多事了;至入大学时,只要做此工夫。今人全未

  • 书传卷十四·苏轼

    宋 苏轼 撰周书多士第十六成周既成迁殷顽民周公以王命诰作多士惟三月周公初于新邑洛用告商王士王若曰尔殷遗多士弗吊旻天大降丧于殷我有周佑命将天明威致王罚敕殷命终于帝肆尔多士非我小国敢弋殷命弋取也惟天不畀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