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四折

(邦老同旦儿上)(邦老云)自家白正的便是。自从杀了王文用,到这里将他父亲推在井里,要了他浑家。这几日我有些神思不快,梦寐颠倒,不知是如何。大嫂,你与我安排些粥汤,我食用咱。(旦儿云)你则在这里,我熬粥汤去也。(下)(正末扮魂子上,云)自家非别,乃是王文用。被铁幡竿白正图了财致了命。争奈我阳寿未尽,今夜晚间问他索命去呵。(唱)

【双调】【新水令】正黄昏庭院景凄凄,哎哟天那!走的我软兀剌一丝两气。淅零零的山路冷,昏惨惨的晚风吹。脚步儿刚移,一步步行到枉死地。

(做行科,云)来到这个所在,是十字坡口儿上酒店,正是我当初遇着那贼处。他见着我甚些动静,便起这点狠心?所算的我好苦也。(唱)

【沉醉东风】若不是我失时落势,怎生的便揽祸招危。我和他这搭儿才相见,平日里又不相识。刚道个一声儿恶人回避,早激的他恶哏哏闹是非,那里也见财起意。

(做行科,云)这个所在是黑石头店。你那贼,我既是躲着你走了,你苦死的赶我怎么?(唱)

【乔牌儿】我既是抽身儿悄脱离,又何苦直赶上这田地?我和他又没甚杀爷娘抢道路深仇隙,可怎便舍残生做到底?

(云)我想这一晚既然要躲那贼,只该悄悄的睡罢了,还要点着灯,数这朱砂颗儿做甚么?自古道:出外做客,不要露白。可知被那贼瞧破了也。(唱)

【甜水令】我只合紧闭房门,吹残灯火,且图安睡,怎好去一颗颗数着这东西。早被他识咱行藏,听咱声响,见咱踪迹,可不是自落的便宜。

(做行科,云)这所在是东岳太尉庙。那贼汉好狠也,我把一担儿朱砂都送了你,只要留俺的性命,你怎么还要将我杀了?我记的临死时曾指滴水浮沤为证。我如今冤魂不散,少不的和你索命。太尉爷爷,你是个掌生死的活神道,须与我屈死的王文用做主咱。

(做拜科)(唱)

【折桂令】我忙合手顶礼神祗,现掌着死生文簿,何曾错善恶毫厘。(做再拜科,云)太尉爷爷,(唱)你怎不怜见我屈死的冤魂?放过了他行凶的泼贼,待强夺了俺无主的娇妻。我亲指着滴檐前浮沤为记,难道你坐殿上神圣无知?(做再拜科)(唱)只愿你检验轮回,速显灵威,将那厮直押送十八层地狱阿鼻,才见的你百千年天性忠直。

(做行科,云)我来到家中。看我那父亲去咱。元来冤魂幽滞,还在井底。父亲!兀的不痛杀我也!(做悲科)(唱)

【落梅风】我只道你灵性归天上,却元来幽魂沉井底,总便是铁石人也见了心碎。我和他这冤仇结的来甚尽期,只除非各一家天地。

(云)我再看我那浑家,如今在那里?元来他随了那贼汉,正与他熬粥汤儿哩。(唱)

【沽美酒】并不曾见烈纸钱将咱祭,倒去熬粥汤送他吃,元来你个水性婆娘易转移。干着我生受了半世,眼睁睁看你做歹人妻。

【太平令】我痴心想望贞洁,你做事忒杀非为,铁幡竿满怀得济,王文用手稍儿着地。你这个泼贼,就里,落可便下的,白占了俺家缘家计。

(正末做扯邦老科,云)铁幡竿偿我命来!(邦老云)你是甚么人?着我偿你的命?(正末云)则我是王文用。你当日在太尉庙中,将我图财致命,又将我父亲淹死了,浑家也强占了,你如何不偿我命来?(邦老云)你说是我害你命来,可有何证见?(正末云)有、有、有,则滴水浮沤儿,便是证见。(邦老云)我平日是个吃斋把素,伸指头不咬人的人,这样勾当,我几曾干来?你说太尉庙中滴水浮沤儿是证见,你只叫那太尉来我和他对证。(太尉同鬼力上,云)人间私语,天闻若雷。暗室亏心,神目如电。兀那铁幡竿白正,你还不认的我哩。你当日在我神庙中,滴水浮沤之下,将王文用图财致命,又淹死了他父亲,强夺了他妻室。你今日恶贯满盈,有何理说?(邦老做跪科,云)是、是、是,我杀了王文用来,望上圣可怜见我与他看经礼忏,请高僧大德超度他生天。你则饶了我罢!(正末云)你那贼也有今日哩。从来一冤报,我怎么还饶得你。(唱)

【收尾】死生难遏我心头气,冤仇有似檐间水。哎,你个图财致命的狠心贼,也少不得做个落堑拖坑的没头鬼。

(太尉云)铁幡竿白正,你今对吾神招证明白。兀那鬼力,将这厮押赴酆都,受诸苦恼,永为饿鬼,以报王文用之仇。你听者。(词云)则为这铁幡竿撒泼行凶,将王文用赶入庙中。既谋财又伤他命,结冤仇似海无穷。曾指定浮沤为证,到今朝运数当终。遣鬼力将他拿下,直押赴地狱重重。其屈死一双怨鬼,偿还他来世享通。才见得冤冤相报,方信道天理难容。

题目 铁幡竿图财致命贼

正名 朱砂担滴水浮沤记

猜你喜欢
  卷二百三十六·彭定求
  郑雪岩·唐圭璋
  谢明远·唐圭璋
  甲集第十三·钱谦益
  甲集第一·钱谦益
  西岩集原序·翁卷
  卷九·陈师道
  卷十五·佚名
  鲲溟诗集巻二·郭谏臣
  卷三十九·陈焯
  卷七十九·陈邦彦
  御选明诗卷九十三·康熙
  御选明诗卷五十三·康熙
  卷八·贺铸
  ○序一·王廷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二十二·郭知达

    钦定四库全书九家集注杜诗卷二十二 宋 郭知达 编近体诗琴台【成都记琴台院以司马相如琴台得名而非相如旧台旧台在浣花溪正路金花寺北厢号海安寺梁萧藻镇蜀増建楼台以备逰观元魏伐蜀下营于此掘为堑得大瓮二十余口葢

  • 卷三十一·陈元龙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厯代赋彚卷三十一都邑两都赋          【汉】班 固或曰赋者古诗之流也昔成康没而颂声寝王泽竭而诗不作大汉初定日不暇给至于武宣之世廼崇礼官考文章内设金马石渠之署外兴乐府协律之事以兴

  • 卷六百八十一·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六百八十一韩偓感事三十四韵【丁卯已後】紫殿承恩岁金銮入直年人归三?路日过八花砖鸳鹭皆回席臯蘷亦慕羶庆霄舒羽翼尘世有神仙虽遇河清圣慙非岳降贤皇慈容散拙公议逼陶甄江总参文会陈暄侍狎

  • 列传第五 太宗子·欧阳修

    太宗十四子:文德皇后生承乾,又生第四子泰、高宗皇帝,后宫生宽,杨妃生恪,又生第六子愔,阴妃生祐,王氏生恽,燕妃生贞,又生第十一子嚣,韦妃生慎,后宫生简,杨妃生福,杨氏生明。常山愍王承乾字高明,生承乾殿,即以命之。武德三年,始王常山郡

  • 第六十七回 朱泚败死彭原城 李晟诱诛田希鉴·蔡东藩

      却说王武俊李抱真两军,闻朱泚遁还,本拟出兵追击,因为夜雾四翳,恐穷追有失,乃按兵不进,但把朱滔所弃的粮械,收取无遗,即行返镇。滔懊怅异常,归咎杨布蔡雄,斩首泄忿,连夜驰回幽州。又恐范阳留守刘怦,因败图己,未免徬徨,幸刘怦搜

  • 卷之一百五十八·佚名

    成化十二年十月辛未朔享 太庙○遣内官祭司井之神○太监黄赐传奉 圣旨监生李英儒士顾经郭亨万爚蒋钊张钦陈蕡杨清周冕陈鉴孙士端沈葵李瀚刘钟涂昭谢汝明角□羊纶赵皙包铭邬存敬俱冠带中书科食粮御用监办事英等谄事太

  • 卷之五十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张普惠传·魏收

    张普惠,字洪赈,本是常山九门人。他身高八尺,容貌魁伟。父亲张晔,本是齐州中水县的县令,张普惠随父亲到中水县,在齐州接受学业熏陶,他专心研读远古的经典,勤奋不止,等他返回故乡,到程玄处听讲学习,精通《三礼》,兼好《春秋》,对百家

  • 李腄传·刘昫

    李腄因父亲的功劳封官,任太常寺协律郎,后升任卫尉少卿。他的生母早逝,由晋国夫人王氏抚养,到王氏去世,李晟因为他不是王氏亲生儿子,命他穿纟思麻丧服服丧,他哭叫着不愿意,李晟被他感动了,因此让他穿对亲生母亲的齐衰丧服服丧。

  • 毛吉传·张廷玉

    毛吉,字宗吉,余姚人。景泰五年(1454),中进士。被授予刑部广东司主事。该司管辖锦衣卫。锦衣卫卒刺探百官阴事,他们以片纸入奏,官员即得罪,公卿大夫无不惊恐不安。他们公开请托,轻侮官员,即使有罪被交给刑部,也没有人敢鞭打他们

  • 卷二百九十五·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二百九十五四裔考【三】东琉球琉球土音屋其惹在福建泉州府东海岛中魏晋以前不着於史隋朱寛一至其地元招之不来明代始内向服属接漳泉福兴四州界自福州五虎门出海水程一千七百里至其国距京师

  • 卷十 乡党第十·邢昺

    [疏]○正义曰:此篇唯记孔子在鲁国乡党中言行,故分之以次前篇也。此篇虽曰一章,其间事义亦以类相从,今各依文解之。孔子于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王曰:“恂恂,温恭之貌。”)其在宗庙朝廷,便便言,唯谨尔。(郑曰:“便便,辩也。虽辩

  • 卷九·韩婴

    孟子少时诵,其母方织,孟辍然中止,乃复进,其母知其喧也,呼而问之曰:“何为中止?”对曰:“有所失复得。”其母引刀裂其织,以此诫之,自是之后,孟子不复喧矣。孟子少时,东家杀豚,孟子问其母曰:“东家杀豚,何为?”母曰:“欲啖汝。”其母自悔

  • 卷一百二十六 释氏·黎靖德

      孟子不辟老庄而辟杨墨,杨墨即老庄也。今释子亦有两般:禅学,杨朱也;若行布施,墨翟也。道士则自是假,今无说可辟。然今禅家亦自有非其佛祖之意者,试看古经如四十二章等经可见。杨文公集传灯录说西天二十八祖,知他是否?如何旧

  • 卷十三·秦蕙田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五礼通考钦定四库全书五礼通考卷十三刑部尚书秦蕙田撰吉礼十三圜丘祀天宋史英宗本纪治平二年十一月壬申有事南郊大赦辛巳加恩百官宗晟传治平将郊而雨或议改祫享英宗访诸宗晟对曰陛下初郊见上帝盛

  • 卷六·姚炳

    钦定四库全书 诗识名解卷六 钱唐 姚炳 撰 兽部 豹 豹【郑风羔裘篇】豹似虎圜文色黄黑者多若玄豹白豹青豹之类惟载书传中不槩见其属亦各有种旧以为虎所生非也释兽文无豹名惟以貘为白豹与貔白狐文同其非狐豹可知且据

  • 礼记要义卷第四·魏了翁

    檀弓下一遣车之数父母而賔客之周礼巾车云大䘮饰遣车郑云使人以次举之以如墓也又杂记遣车视牢具置于四隅郑云四隅椁中之四隅以此而推故知小也所以必湏遣车者杂记云大飨旣飨卷三牲之爼归于賔舘父母而賔客之所以为哀也是

  • 一贯别传卷五·吹万广真

    西蜀忠州聚云寺沙门 广真 着法华经总说。法华经者乃华严会上未了公案只因二乘学人在菩提场中不知身汩大海中犹然叫渴不知头触极箩边犹然叫饿世尊只得曲为中下向鹿野苑调跛驴医瞎马暂以涅槃一日之价延之彼等自甘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