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六十七

正德十三年冬十月丁卯朔享

太庙驸马都尉马诚代行礼

○泰宁等卫都督孛来罕等差头目塔卜歹等各贡马贺 万寿圣节赐宴并金织衣彩叚等物有差

○戊辰 上渡黄河

○庚午升都督佥事张铭为都督同知万全都司都指挥使都勋为都督佥事皆以应州功也

○六科给事中刘济等言朱泰朱彬本以偏裨偶淂召见遂受心膂之寄近者驾巡边境论功行赏骤封伯爵许之世袭赏不当功何以服天下十三道监察御史张景旸等亦言彬泰一介武夫蟒衣玉带已极宠荣 陛下犹以为未至加封伯爵且彬虽无所俘馘然犹在彼若泰足迹未尝及于应州将士不识其面可谓有功乎伏乞爱惜名器收回成命以待有功不报

○辛未南京给事中易王□赞等御史谢源等劾论广西副使陈伯献山西右参议刘澄甫山东右参议陈溥瑞州知府宋以芳夔州知府章概汉中知府贾铨严州知府王云岳州知府黄巽宜罢黜吏部奏覆溥巽已致仕铨已黜为民澄甫概当坐不谨令冠带闲住伯献以方云诚如所劾罪不止罢官请再移勘制可

○壬申朝鲜国王李怿差陪臣方有等贡方物马匹贺 万寿圣节赐宴并赏金织衣彩叚等物有差

○兵部等衙门尚书王夔等言近闻 圣驾自大同往偏头关将渡黄河巡幸陕西冬月边地极寒非 万乘所宜处且河套内北虏不时深入虽 圣明威武将勇兵强恐亦不宜与角况今天下闻 圣驾远巡人心摇动福建军乱几戕守臣江西盗入建昌劫库劫囚陕西商州亦有啸聚流劫者万一远近效尤盗贼蜂起猝难扑灭致廑 圣虑悔将何及伏望俯纳臣等所言早回銮舆端拱九重以驭万方不报

○工科给事中傅良弼劾论右副都御史吴廷举奉命赈济不急所先乃重建衡山庙宇费二千七百有奇夫役材木皆取之民且今湖南灾伤民无粒食嗷嗷待哺方切呻吟乃驱枵腹待毙之民为徼福媚神之举廷举独何心哉至于迁驿改铺皆在可已而乃任意纷纭所在骚扰乞将廷举更调别选慎重老成者代之凡其修造之工皆令停止下其章于所司

○镇守蓟州等处太监郭原科索官军银七千余两执至京下镇抚司鞫实谪充南京 孝陵净军

○癸酉六科给事中邵锡十三道御史赵春等言 陛下尊为天子今乃自封镇国公兼注后府是不以天位不尊矣富有四海今乃自加五千石且欲全俸于南京支是不以四海为奉矣今闾巷之议至有臣子所不忍闻者臣等窃为 陛下忧之伏望俯泛群言收回敕旨勿贻天下后世之诮俱不报

○乙亥大学士杨廷和等言惟我 祖宗列圣自洪武至今百五十余年每年正月郊祀 天地前期一月 圣驾躬往南郊看牲此系 累朝敬 天盛典前后遵行不敢有失去年偶因驾幸关外久未回銮及至看牲日期将近乃传旨令臣下代看臣等虽尝论奏未蒙俞允至今群议犹未释然今十二月初一日又该 圣驾看牲日期驾未看牲臣下孰敢先看万一临时有误失礼不惟天下人心不安窃恐 圣心亦不能以自安矣况 圣驾西巡本为备边臣等窃谓备遣固重而敬 天看牲以严郊祀尤为至重伏望 皇上俯纳臣等所言速赐回銮躬行看牲大礼以尽事 天之敬以遵 祖宗之制庶几人情悦豫 天心昭格实 宗社万万年无疆之庆也六科给事中窦明十三道监察御史杨秉中等皆以为言俱不报

○丙子给故郑府贞丘王妃岳氏并宫眷餋赡米岁一百石

○丁丑大学士杨廷和等言每岁法司会审过重囚例该冬前处决先期该科三覆具奏奉有钦依押赴市曹行刑之日各犯家属又诉冤于登闻鼓下直鼓给事中随即封进或暂停刑者特遣校尉批乎留之皆于顷刻之间取旨定夺此系 祖宗旧制 累朝遵行已久所以钦恤刑狱慎重人命固不容于不杀亦不忍于必杀良法美意诚 圣子神孙之所宜世守而不可忽者也去年该决囚犯因 圣驾在外有旨监候并今年囚犯该决者乣总计不下百十余人即今冬至渐近又当处决之时该科三覆奏本送下拟票臣等展转思之未知所处将欲如上年暂留不决欤则犯法者不死奸宄何所惩戒且犴狱积多已不能容凶恶构结恐生他变比事理之甚不可者也将欲遽行处决欤则临之刑时又该鼓状应与辩理者何以遽淂明旨臣下又安敢擅便议拟乎此事理之尤不可者也盖生杀威福之权出自朝廷非人臣所淂而干者况今当朝纲废弛之余国势危疑之际若复于此重事万一处之不淂其当则主柄下移成规中废刑罚之用无以畏服人心治乱安危之几未必不由于此臣等职居禁密不敢不言以重取负恩误国之罪伏望俯鉴舆情振旅还京凡此重务悉遵旧制而行以独运乾纲潜消祸变不报

○戊寅以水旱灾免辽东定辽左等卫所屯田子粒有差

○以大风雨雪之变遣南京守备成国公朱辅祭告 孝陵

○己卯 上驻跸榆林

○南京六科给事中王纪十三道御史张翀等言顷者 孝陵大风偃木雷火毁 献陵明楼灾变异常 陛下遣官祭告遇灾而惧之心至矣但天心示戒贵在悔悟非遣官祭告所可回者况今水旱频仍公私耗竭东南粮运不敷甘肃虏贼压境师行粮食闾阎愁叹伏望 陛下体天心之仁爱念 祖灵之震惊速赐回銮与民休息庶几天意悦人心安 祖宗在天之灵亦当为之忻慰矣俱不报

○辛巳月食

○壬午巡按御史叶忠言南畿乃 祖宗根本之地所恃以为保障者有长江之险尔以故特设都御史一员操习水战以为未雨彻桑之图其委任之权不可谓不专而利害所关不可谓不重必淂其人斯克有济今提督操江右副都御史任鉴庸懦凡流滥叨重寄或有小警仓惶失措近者仪真江寇出没舡不过二艘人不满四十而官军为所杀伤者十有九人不知鉴所任者何事尚可利厚禄以防大计哉乞令鉴致仕别遣才名素著者代之则武备可修而 陛下无南顾之忧矣下其章于所司

○甲申 诚孝昭皇后忌辰驸马都尉游泰谒祭 献陵如常仪

○永顺宣慰使司前宣慰使致仕彭世麒等差通舍把事向晟等贡马谢恩赐彩叚等物有差

○丙戌兵科给事中周文熙言福州军乱皆由镇守三司卫所官不淂其人所致时欲杀太监罗籥按察使卢宅仁副使黄昭而昭与宅仁闭门不出籥与银三千两启衅之情居然可见且当黄旗褁首倡乱之时都指挥张奎等皆在如有一人仗义执言谕之祸福则首恶虽未能止而胁从亦可寒心乃靡然从风甘心贼党至其呼取城门锁钥官库器械奎等略不与校其望风畏惧故纵之罪又焉可逃况先谋害布政伍符反形已露两月之间聚众歃血而奎等坐视不言则今日之祸谓非诸臣酿成之不可臣愚以为籥等宜械送京师从重处之且察贼党有称号者则从重典胁从者宜即抚之以安人心事下兵部议文熙言是但福建僻远事难遥度官未更代亦难逮系请敕南赣都御史王守仁往勘处以闻报可

○宁夏卫地震

○庚寅升湖广布政司右参议夏从寿为本司右参政

○升南京礼部郎中王韦为河南按察司副使提调学校

○改南京通政司右通政杨果为通政司右通政提督誊黄

○升开封府知府姚文渊为陕西按察司副使

○升刑部员外郎张天锡为陕西按察司佥事潞州知州张萱为湖广佥事

○命秦州卫指挥佥事黄宰守备岷州地方

○户部以辽东军士缺粮拟开河东长芦二运司盐课各一十万引吕商上纳从之

○升赏辽阳东州等堡获功并阵亡被伤军舍郭山等一百八十七人有差

○升河南巡捕都指挥佥事张王□赞为都指挥同知巡抚都御史李充嗣奏王□赞前后捕斩强贼五百一十七人请升用兵部议覆乃有是命

○巡抚山西都御史张禬以兵部议查见兵之数欲令马步通融调拨马应补给者如京营例出朋银因言丑虏长驱非骑兵无以制胜请量拨太仆寺四五千匹以给军又三关土瘠民贫不可复行朋银例以重困之兵部覆议禬所请马宜给价银三万两市之其称马步难于调拨则未喻本部建议之意且古人防边多以步胜宜令从长计处遇有警报各相机宜或用马军以追逐或用步军以防遏战守并用勿专恃马诏从之

○夺辽东都指挥崔世武俸两月以虏入上榆林堡失于防御也

○四川总兵官吴坤奏征松潘等处番夷军前之赏欲关白巡抚官处或致稽迟请令三司及各守巡管粮官随军行赏兵部议许之

○都察院左佥都御史王守仁以提督南赣等处功升右副都御史荫子一人为锦衣卫世袭百户乞辞免其略曰臣以章句陋儒过蒙朝廷收录拔之闲散之中授以巡抚之寄臣时抱病两乞休该部论奏之义甚严臣遂不遑他计狼狈就途莅事之后又虑臣才微力弱必致倾偾谓其责任之不专无以连属人心赏罚之不重无以作兴士气号令之不肃无以督调远近于是该部议假臣以赏罚给臣以旗牌授臣以提督之任朝廷一一从之授之方略而不拘以制责其成功而不限以时由是臣以赏罚之柄而激励三军之气以旗牌之重而号召远近之兵以提督之权而纲纪八府一州之官吏于是兵威日振贼气先夺成军而出一鼓而破横水再鼓而灭桶冈振旅复举又一鼓而破三浰再鼓而下九连皆役不再藉兵无挫刃由是言之其始促臣之来莅事者该部之议也其后赏罚之能激励旗牌之能号召提督之能纪纲者该部之议也方略之所分布举动之淂展舒者该部之议也臣亦何功之有而敢冒其赏乎譬之驽骀之马而淂良御齐辑乎辔御之际而缓急乎唇吻之和内淂于中心而外合于马志故虽驽下亦能尽日之力而至百里人见其驽而百里因谓之能不知其能致此皆御者驱策之力不然将数里而止矣马之疲劳或诚有之而遂以功归于马其可乎况臣驱逐之余疾病交作伏望 皇上推原功之所始无使赏有滥及收回成命臣苟有微劳不加罪戮容令仍以原职致仕淂旨守仁才望素著累次剿贼成功升官荫子宜勉遵成命不准休致时王琼为兵部尚书奏入琼甚喜每事必左右之自是诸边捷奏无不归功于本兵者附下冈上之风实守仁倡之也

○工科给事中翟王□赞上曰臣切惟春秋谨赏罚君子重荣辱臣访得南京太仆寺少卿曹仿狐鼠其心溪壑其欲巡按江西大弛宪纲公私抱怨及掌道事不循职务惟事依附假报复以快雄奸托权力以为恩主伺利禄之会必暮夜而争先闻京堂之缺则驰逐以必得丑行恶声播在人口柰何淂人推迁继升太仆实非仿恶滥所宜臣恐一仿尚存众善丧气所谓巨奸不除必成大蛊者也伏望敕下吏部将仿平生察之在朝及查居达杨必进所言急为罢黜令所司知之

○工部右侍郎赵璜奏角□羊送大木都指挥佥事李爵侵银多至千七百余两宜究问都指挥廉瑛王辅皆侵官银妄用宜行勘其廉勤若都指挥夏良辅等宜奖劳此后管运勿用武职但选差府州佐贰官工部覆奏从之

○先任辽海卫都指挥俞雄坐守备不设当谪戍边卫援例奏辩诏降一级

○壬辰礼部尚书毛澄等言正德十四年大祀 天地先于今年十二月初一日幸牺牲所看牲此 祖宗以来相沿旧典礼至重大断不可忽 陛下以边务为急亲御六师久而未返中外遑遑罔知攸措臣切以为居重驭轻修内攘外此帝王之上策万一边方有警委之将帅足矣 陛下为天地之宗子嗣 祖宗之大业诚不宜履险驰危兴戎启衅徒竭无筭之费恐贻不测之忧况岁事云暮省牲在迩臣民翘望势不可缓伏望早回銮驭积诚将事庶几天心悦豫诸详毕臻六科给事中邢寰十三道御史吴訚等亦言往年 驾幸宣府由秋涉冬大祀期逼礼官及臣等具请 陛下乃躬冒风雪星夜驰归以承祀事人心欢慰咸谓 陛下虽耽盘乐犹怀敬天惟心有不安故理能中复是省牲之礼虽阙于前而将事之诚终致于后今 龙舆驻边又四阅月矣卒岁伊迩大祀将及 陛下在军旅中未必不廑往岁之念但恐行迈日远旋轸猝难万一行礼有失常期则大祀遂为废辍追惟愆失悔将奈何又自 陛下既出之后凡百礼文俱多缺失人心觖望天道乖和水旱雹厉地震山崩龙门□斗于野火炎于陵凡此之异皆天心仁爱所在不可不敬畏也伏望先时回銮以成大礼俱不报

○癸巳诏免苏松常镇四府州县税粮有差以水灾也

○甲午云南蒙化府地震

○命忻城伯赵槿子武袭爵

○乙未寨平等族番人豁吉等来朝贡马匹刀甲赐彩叚等物有差

○户部右侍郎致仕张遇卒遇河南项城县人成化甲辰进士初授山西潞城知县召为南京监察御史历湖广按察司副使浙江按察使山东布政使转顺天府府尹升工部右侍郎总理易州山厂遇庸鄙无才能而善缘势在山厂侵年无厌御史上其状诏令自陈已而留用寻改户部右侍郎提督仓场未即任乞致仕给驿还至是卒赐祭葬

猜你喜欢
  卷三 周语下·左丘明
  卷四十·黄以周
  湖南省巡抚王国栋奏折 二、检讨失误,湖南巡抚愿立新·雍正
  ◎王序与谭贝勒齐名·李定夷
  续宋编年资治通鉴巻三·刘时举
  第八卷 南宋·缪荃孙
  卷四十五·温达
  卷八·郭居仁
  世家卷第十二 高丽史十二·郑麟趾
  王珂传·薛居正
  赵延义传·欧阳修
  卷之七十八  菽園雜記六(明) 陸容 撰·邓士龙
  隋纪七 炀皇帝下大业十二年(丙子、616)·司马光
  卷十一下·雍正
  卷一百十四·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八·徐陵

    ○萧子显乐府二首△日出东南隅行大明上苕苕,阳城射凌霄。光照窗中妇,绝世同阿娇。明镜盘龙刻,簪羽凤凰雕。逶迤梁家髻,冉弱楚宫腰。轻纨杂重锦,薄间飞绡。三六前年暮,四五今年朝。蚕园拾芳茧,桑陌采柔条。出入东城里,上下洛

  • 提要·晁补之

    【臣】等谨案晁无咎词六卷宋晁补之撰补之字无咎钜野人能改斋漫録及复斋襍録咸称其元丰二年已未登第栁塘词话谓为元祐进士传写误也元祐初为著作郎绍圣末谪监信州酒税起知泗州入党籍有鸡肋集别着録是集陈振孙书録解题作

  • 卷十八·佚名

    台湾诗钞卷十八胡殿鹏胡殿鹏殿鹏,字子程,号南溟,台南安平人。清光绪乙未之役,内渡寓厦门;越数年归里,时与连横相过从。尝自作「南溟先生赞」云:『南溟先生磨铁砚、挥铁管,自赞其像曰:子以天地为炉。天地,一大冶也;冶尽古今诗,炼成

  • 御选明诗卷六十八·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明诗卷六十八七言律诗一刘基冬暖今年南国天气暖十月赤城桃有花江枫未肯换故色汀草强欲抽新芽野畦落日舞残蜨小池过雨喧鸣蛙城上几时罢击柝愁见海云蒸晚霞夏日杂兴四首【録二首】层楼迢递俯清郊天际羣

  • 东都事略卷八十三·王称

    列传六十六  吕惠卿字吉甫泉州晋江人也举进士为真州推官曾公亮荐为集贤校勘熙寜二年王安石领制置三司条例司以惠卿为检详迁集贤校理崇政殿说书方是时建青苖助役水利均输之政置提举官行其法于天下谓之新法一时奏请皆

  • 珩璜新论·孔平仲

    晋孔安国字安国安帝名德宗字德宗恭帝名德文字德文会稽王名道子字道子乃至北史慕容超宗冯子琮魏兰根南史蔡兴宗唐郭子仪辛京杲戴休顔张孝忠尚可孤孟浩然顔见逺田承嗣田绪张嘉贞宇文审李嗣业皆以名爲字王羲之子徽之徽之

  • 第十二节 台湾之根据·陈匪石

    距今癸卯十年,实惟甲午之岁,西方共和国民所讙呼拥戴之称号曰“伯里玺天德”忽出于我中国南部海外一孤岛。时则满洲方构兵日本,偿款不已,继以割地,巡抚某以诸将推戴,遽据岛自主。俄、德、法三国已行文公许独立。先

  • 法军侵台档(九)·佚名

    光绪十三年(一八八七)法国公使苏阿尔函知法国水师前往台湾修理法兵坟墓十二月二十一日(一八八八、二、二),法国公使苏(阿尔)函称:现接本国驻华洋面水师提督文称:『拟于光绪十四年二月初旬派兵船一艘前往台湾各口,并在基隆本国弁

  • 卷之九百九十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二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一六九 寄谕署步军统领英廉密缉偷窃《永乐大典》正贼并覆奏访缉情形·佚名

    一六九 寄谕署步军统领英廉密缉偷窃《永乐大典》正贼并覆奏访缉情形乾隆三十九年七月十八日大学士于<敏中>字寄署步军统领 尚书英<廉>,乾隆三十九年七月十八日奉上谕:英廉奏黄寿龄遗失《永乐大典》六册,于七月十五日夜,

  • 无名氏后汉书·周天游

    周天游辑注○○一吴汉为大将军,为人质厚少文,无造次之能,不能以言自达,诸将多荐举者。召见其后,勤不离公门,上亲信之。先进故将皆怨曰:「吴将军昼夜不离左右,殊不可为也。」〔一〕──书钞卷五一 〔一〕此引与范书吴汉传有异,

  • 第三十六章 宋的制度和社会·吕思勉

    宋代的兵制,和北宋以前学校选举之制,已见第三十一和三十四章。今再补述其余的制度如下:宋代的制度,都是沿袭唐代的。其取之于民的,共分五项:(一)为公田之赋,(二)为民田之赋,这都是田税。(三)为丁口之赋,是身税。(四)为城郭之赋,是宅税和

  • 卷八·佚名

    尚豐王童名:思五郎金。神號:天喜也未按司添。萬暦十八年庚寅十一月十三日降誕。父:尚寧母:阿應理屋惠按司加那志,童名眞錢金,號蘭叢。附 尚豐王,乃尚元王第三子尚久之第四子也。【尚久暦履,見于世譜附巻】其母寵氏金武大按司

  • 景公伐斄胜之问所当赏晏子对以谋胜禄臣第四·晏婴

    景公伐斄,胜之,问晏子曰:“吾欲赏于斄何如?”对曰:“臣闻之,以谋胜国者,益臣之禄;以民力胜国者,益民之利。故上有羡获,下有加利,君上享其民,臣下利其实。故用智者不偷业,用力者不伤苦,此古之善伐者也。”公曰:“善。”于是破斄之臣,东

  • 论语卷六·朱熹

    宋 朱子 集注先进第十一〈此篇多评弟子贤否凡二十五章胡氏曰此篇记闵子骞言行者四而其一直称闵子疑闵氏门人所记也〉子曰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先进后进犹言前辈后辈野人谓郊外之民君子谓贤士大夫也程

  • 佛教月报创刊纪念·太虚

    天下固有以霹雳一声,震醒大多数人之耳目,复为大多数人所嫉视,而退居于反动之地位,昙花泡影,转瞬即灭,造其因而不必获其果,至其功又毕世不可磨灭者,则佛教协进会是也。夫今日佛教总会所以得为佛教之统一机关,支分部林立全国,发达

  • 摄大乘论释 第二卷·无性

    摄大乘论释 第二卷无性菩萨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所知依分第二之二论曰。复次声闻乘中。亦以异门密意。已说阿赖耶识。如彼增壹阿笈摩说。世间众生爱阿赖耶。乐阿赖耶。欣阿赖耶。憙阿赖耶。为断如是阿赖耶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