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四百四十七

万历三十六年六月丙辰朔大学士李廷机言宋执政韩琦之辞神宗持四方士人责退之书以为清议不容如此臣之不肖何敢望韩琦而露章显劾不特责退之私书莫非士大夫之清议也 皇上不与臣去使四方人士以臣为顽钝无耻是 皇上留臣适以辱臣宋太宗时钱若水叹世无秉节高迈不贪名势能全进退之道者遂贻上之轻鄙可见大臣以秉节为重即为上所轻鄙且不可况为下所轻鄙者哉旨终不允

○兵科都给事中宋一韩言先年辽东开拓宽奠等六城堡军民住种纳粮近抚臣赵楫镇臣李成梁概作逃民给帖驱逐六万四千余家未几而奴虏残蹂矣请差风力御史查勘仍议追治章下兵部

○戎政尚书李化龙言京营军马所系至重今积弊已极整饬不容不力凡有十二苦一曰替役之苦二曰掇石之苦三曰支粮之苦四曰差马之苦五曰倒马之苦六曰赔马之苦七曰牢伴之苦八曰差拨之苦九曰扒沙之苦十曰随操之苦十一曰杂属之苦十二曰杂费之苦必十二苦去而后可以清十一滥十一滥者一曰听用之滥二曰劄委之滥三曰教习之滥四曰役占之滥五曰嘱托之滥六曰选总之滥七曰馈遗之滥八曰收军之滥九曰领马之滥十曰家丁之滥十一曰医官之滥必十一滥清而后可以举十九宜十九宜者曰将领宜重曰将体宜崇曰资格宜宽曰举剌宜复曰选更宜举曰套营宜演曰马战宜习曰射的宜增曰车房宜修曰轻车宜易曰火药宜精曰器械宜更曰弓箭宜核曰营马宜买曰月粮宜较曰行粮宜折曰布花宜蚤曰关防宜颁曰牙牌宜给必十九宜举而后可以收战守之效无贻行伍之羞旨嘉其洞悉积弊深于戎政有禆令该部看议以闻

○戊午铸给贵州新设贵定县印

○己未允辽东督抚会题革宽奠参将伊添爵任下巡按提究以李泽补其缺郭济川量升署都指挥佥事补正安堡游击罗拱极照例以都指挥体统行事升镇静堡守备李如桂调长勇堡何世延调泛河城各备御

○庚申以税监高淮诬奏逮同知王邦才参将李获阳来京究问

○辛酉吏部左侍郎杨时乔疏辩科臣宋一韩申论新推滇抚薛梦雷事得旨逆酋猖獗该省司道官自难逃责但用人方急薛梦雷系地方士民共推还遵前旨以责后效  ○许良乡县将寄养马匹额内量减二百匹接济驿递

○壬戌大学士朱赓等言臣等闻有旨以高淮奏同知王邦才逐杀税使劫抢钱粮遂命锦衣卫扭解来京究问仍令督抚官严追钱粮解进济工臣等不胜惊骇王邦才之事臣等一时不能究其原繇但自高淮取回中外欢呼谓辽人方有更生之望此旨必行则祸变之生必在旦夕望亟将 明旨收回毋使传布以摇人心

○大学士叶向高言臣逐日接得各处抚按官揭帖告苦诉穷大较只是巡按缺官军士缺粮此两事最为紧急即臣与同官亦焦唇敝舌代为祈请而 圣意未回年来每有温纶輙云时事艰难以臣筹之 皇上下一德音壅滞者立通废弛者立振天回地转更无停留而必以为艰难是 皇上自为艰难也不下考选则考选难矣不处军饷则军饷难矣望将此二事先行简发他所奏请以次施行则人心翕服天下事无不可为矣得旨考选事即次第发行军饷着户部从长设法措处

○兵部言阿克生死真伪滇中并无奏报是何情弊乞诘问抚臣仍令巡按御史严勘具奏从之

○甲子原任大学士王锡爵固称身病子病五<锍-釒>辞召不允

○停革两广督臣戴燿安南执叛钦赏以太仆寺少卿申用懋言失事不可冒功冏金不可滥予也

○乙丑工科右给事中王元翰论劾辽东巡抚赵揖贵州巡抚郭子章揖因朝鲜议立未定欲取而郡县之妄意开疆启属国携贰之志子章于土舍安尧臣越据镇雄不詟之以国法坚意割地贻西南深处之忧又著妇寺一论明指人主当与廷臣隔绝惟台意亲就宦官宫妾乃相宜相安揖可逮子章可斩不报

○戊辰火星逆行入女宿度

○兵部言镇雄之事 明旨昭垂谁能与易今按臣钱桓<锍-釒>题祗以黔抚向有者氏留餋之请恐开尧臣复入镇雄之端欲行申饬以杜后衅旨令部行文两省抚按协心处置傥有庇获遗殃及偏执启衅罪各有归

○己巳升巡抚南赣兵部右侍郎李汝华为户部左侍郎

○铸给广平府粮马分督捕务通判关防

○庚午户部请权于太仆寺马价银内动借五十万两工部分角□羊济工银内动借二十万两分给各边以抒目前之急得旨于季进拖欠买办银数内扣留十万两及借工部济工银十万两太仆寺马价银四十万两

○辛未夜望月食

○热审录囚法司请释矜疑三十余人久未奉旨刑部刑科各<锍-釒>恳发不报

○壬申命修大同助马堡高山城包以甎石

○甲戌准辽东总兵官宁远伯李成梁角□羊任回京

○工科都给事中孙善继言国家宫府市廛沟渠街道靡不昉古经纬布之年来职掌寖废街道秽积所在为丘沟渠壅塞一雨成沼都城皇城之下纵人取土造坯掘成深坑西山禁地土豪公然开窰大明门外横驰御路恬不为意凡若此类皆非细故请乞严敕申禁不报

○乙亥大学士李廷机言自古大臣先置其身于粹然卓然之地而后能感格君心维持国是调剂庶政表率百僚而后能有言必听有谏必从故其书于史册曰身系安危曰名闻四夷其重如此一蒙訾议则身轻一罹弹射则名轻 皇上不听之去直俟其身名大败而后已哉

○丙子南京守备太监刘朝用报江潮水灾乞行赈济修省得旨留都重地水患异常百姓漂没合行修省赈济事宜令该部议

○原任工部尚书姚继可卒继可襄城县人嘉靖乙丑进士初授南陵知县选授四川道御史历升工部右侍郎寻升本部尚书致仕至是卒历官几五十年宣劳尽瘁终其身未尝有暮夜之知兼日之奉至臧否人物则常依宽大耻为刻深予祭葬如例

○太仆寺少卿申用懋请将三十七八两年本寺每年额马一万六千尽行改折每匹以三十两为额行之一二年冏金可有二百余万之积旨下兵部看议以闻

○四川巡抚乔璧星<锍-釒>论贵州抚臣郭子章题授安尧臣土知府职衔为镇雄他年之祸宜改遥授武职章下兵部

○升河南右参政林欲厦为本省按察使

○升浙江副刘焕为狭西右参政

○升河南副使陈大道为狭西右参政  ○戊寅铸给广西平乐县儒学记

○礼科都给事中胡忻言 皇上轸念留都水患议所以修省赈济者臣谨摘目前最切要为 皇上陈之 郊祀不躬而天亲之意不洽朝讲不御而上下之情不通内而部院外而藩臬悬缺之多且久科道落落晨星考选候命迟留不下废弃诸臣赐环罔期姜士昌郑振先等又相继以进言蒙谴税使杨荣杀矣陈奉梁永窘而撤矣高淮逼而逃矣于此时不尽撤诸珰将使天下尽为滇楚辽狭而后已乎陈奉梁永还而冯应京满朝荐等逮高淮归而王邦才等逮非法之平也安酋养痈于黔蜀狡夷肆螫于云广建酋抗贡讲增车价饵之使来长戎心而滋后患易置抚镇庶几边计一新乃粮饷在在缺乏即巧妇岂能为无米之炊凡此萧索之象淹郁之景愁怨召沴其类固然故夫用人图治听言纳谏去蠹平刑筹边制虏修省之实也不报

○乙卯月犯毕宿

○南京科道内外守备大小九卿应天巡抚各揭称地方淫雨连绵江潮泛涨自留京以至苏松常镇诸郡皆被渰没盖二百年来未有之灾大学士朱赓等请速议蠲赈并乞罢免以塞天变

○狭西总督徐三畏引疾乞休不允

○赐周府曲江王勤爟谥端靖

○录甘肃塔儿湾地方功次升授张懋功等职级如例

○兵部言每岁秋防例请申饬乞敕当事边臣慎图安攘以保万全允之  ○增设大平伐地方守备一员以原任守备贵州前卫指挥使薛绍瑄署管仍俟有绩方与实授

○王邦才等既被逮科臣陈治则熊鸣夏孟成已道臣史学迁方大羙邓澄交章申救并暴高淮罪状<锍-釒>俱留中

○狭西总督徐三畏言全狭四镇绵亘五千余里在在邻虏秋风一动胡马争嘶尤宜倍加戒备秋防在迩查照往规分布兵马共保疆场部覆允行

○庚辰治南京神乐观道士汤自明等罪以其聚众百余诬揭本管典簿滕万里也

○辛巳 孝庄睿皇后忌辰遣官祭 裕陵

○壬午予赠原任南京兵部右侍郎耿定力为南京户部尚书定力黄安县人隆庆辛未进士既贰留枢考满赴部过家卒吏部言定力衡湘间气壮猷竑誉允称名贤故予祭葬赠官

○癸未 孝穆皇后忌辰遣官祭 茂陵

○赐三辅臣鲜鲥鱼各二尾

○兵部尚书萧大亨言门殿肇兴一切工师之事俱职在司空而臣部例拨军夫以供锸畚之役制遣侍郎一员每日随工进阅亦虑千夫趋事恐有不逞之徒潜伏于其间乞亟点侍郎一员专任督理得旨禁地工役督理官委不可缺着吏部即将原推左右侍郎开写开看

○南京大理寺卿林烃三<锍-釒>乞休不允

○吏科右给事中翁宪祥论劾两广总督戴燿积垢多年弹章盈几宜亟赐罢斥不报

○吏科右给事中翁宪祥言苏松等处自三月终旬雨越五十余日昼夜不息城市乡村水深数丈庐室漂没殆尽数百里无复烟火乞赐蠲恤不报

○甲申云南巡抚陈用宾言武定大贼有六阿克郑文郑举丘相鲁偰尧司杨藩是也寻甸大赐亦有六杨礼大理保招补阿白者则阿把是也我师次第削平在武定者郑文丘相鲁偰尧司杨藩则生擒阿克则斩首今只郑举逃遁在寻甸者大理保招补阿白阿把则斩首杨礼者则则生擒今次并前通计擒斩六千一百零三名颗谨奏捷音候通获一并覆勘章下兵部

○乙酉蓟辽总督蹇达再<锍-釒>请撤税使高淮 上曰开矿抽税因助大工急需矿已封闭税着有司徵收内监稽核类进高淮擅自出巡骚扰地方今又扣克军士粮饷且各边军士卧雪眠霜劳苦万状九死一生何堪虐害高淮便着该督抚镇巡官差官获送回京交司礼监奏请定夺其福阳店及辽东二项额税准督理通湾税务张烨兼管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四百四十七

猜你喜欢
  列传第三十二 罗结 伊馛 乙瑰 和其奴 苟颓 薛野 者 宇文福 费于 孟威·魏收
  ●卷十二  艺文第十(下)·王克昌
  第四十三回 秘大丧还宫立幼主 诛元舅登殿滥封侯·蔡东藩
  提要·范公偁
  卷十九·商辂
  卷之一百一十一·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四百四十三·佚名
  度量类·佚名
  ◎粤巡按署庆寿志·李定夷
  八四七 军机大臣为查明《古今说海》内人物等事交四库馆总纂片·佚名
  钦定宗室王公功绩表卷十二·允秘
  ●卷一·文秉
  范常传·张廷玉
  卷四十八·佚名
  楚汉春秋佚文·陆贾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黎道静·唐圭璋

      道静,道士,住持广州斗南楼。   城头月   阳光子夜开清昼。照了无何有。弱水蓬莱,河车忽动,万顷金波皱。   红铅墨汞相交媾。片饷丹成就。把握阴阳,一钟造化,此诀人知否。

  • 论衬字第十九·王骥德

      古诗余无衬字,衬字自南、北二曲始。北曲配弦索,虽繁声稍多,不妨引带。南曲取按拍板,板眼紧慢有数,衬字太多,抢带不及,则调中正字,反不分明。大凡对口曲,不能不用衬字;各大曲及散套,只是不用为佳。细调板缓,多用二三字尚不妨;紧

  • 第四十出 仆侦·汤显祖

    【孤飞雁】〔净扮郭驼挑担上〕世路平消长,十年事老头儿心上。柳郎君翰 墨人家长。无营运,单承望,天生天养,果树成行。年深树老,把园围抛漾。你 索在何方?好没主

  • 初集卷三十九·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初集卷三十九古今体八十二首【丁卯三】盘山十六景静寄山庄人生而静儒者之言也人生如寄达士之旨也山以静为体其寄於天地与人之寄於山等观山以观我生其体不二故其寄也

  • 卷七十九·高棅

    钦定四库全书唐诗品彚卷七十九明 高棅 编五言排律九接武【下】德宗皇帝麟德殿宴百寮忧勤承圣绪开泰喜时康恭已临羣后垂衣御八荒务闲春向暮朝罢日犹长紫殿初筵列彤庭广乐张成功归辅弼致理赖忠良共此懽娯事千秋乐未央

  • 卷四十六·方回

    <集部,总集类,瀛奎律髓> 钦定四库全书 瀛奎律髓卷四十六    元 方回 编侠少类 昔司马子长作游侠列传余仿其意分侠少类五言【八首】 杂诗           卢 象 君家御沟上垂柳夹朱门列鼎会中贵鸣珂朝至

  • 卷二百三·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二百三杜俨杜俨新安丞诗一首客中作书剑催人不暂闲洛阳羁旅复秦关容顔岁岁愁边改乡国时时梦里还赵良器赵良器兵部员外诗二首三月三日曲江侍宴圣祖发神谋灵符叶帝求一人光锡命万国荷时休雷解圜

  • 欧阳修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吉水(今属江西)人。修幼年丧父,家贫力学。天圣八年(1030)进士及第,为西京(今河南洛阳)留守推官。西京三年,与钱惟演、梅尧臣、苏舜钦等诗酒唱和,遂以文章名天下。景祐元年(103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五百二十一·佚名

    嘉靖四十二年五月戊寅朔蓟镇古北口遣哨卒四人出塞为朵颜夷人扑捉以去俄而夷酋通汉叩关索赏副总兵胡镇伏兵执之并缚其党十余人通汉子惧则拥原扑哨卒夷瘸老虎者至墙下请易其父通汉者虏酋辛爱之义妻父也总督杨选计欲以牵

  • 一六四 多罗质郡王永瑢等奏黄寿龄携书私回不能觉察自请交部议处折·佚名

    一六四 多罗质郡王永瑢等奏黄寿龄携书私回不能觉察自请交部议处折乾隆三十九年七月初二日多罗质郡王臣永瑢等谨奏,为遵旨明白回奏事。窃臣等具奏纂修官黄寿龄遗失《永乐大典》六册一折,本月二十八日接奉谕旨:在馆之总裁

  • 常遇春传·张廷玉

    常遇春,字伯仁,怀远人。相貌奇伟,勇力绝人,长臂善射。开始跟随刘聚为盗贼,后来发觉刘聚终将无所作为,便在和阳归附朱元璋。朱元璋还未到和阳时,常遇春因困倦躺卧田间,梦见有一神人披甲拥盾在叫他“:起来,起来,主君到了。”常遇春

  • 汉纪二十一 孝元皇帝下永光三年(庚辰、前41)·司马光

    汉纪二十一 汉元帝永光三年(庚辰,公元前41年) [1]春,二月,冯奉世还京师,更为左将军,赐爵关内侯。 [1]春季,二月,冯奉世回长安,调任左将军,封关内侯。 [2]三月,立皇子康为济阳王。 [2]三月,元帝赐封皇子刘康当济阳王。 [3]夏,四月,平

  • 卷二十三·黄训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名臣经济录钦定四库全书名臣经济录卷二十三明 黄训 编户部【盐法 茶法】盐法对录【治 李东阳】治十八年四月初七日臣东阳病起已逾月上召至暖阁袖出数本指一本云太常寺欠行户钱钞昨

  • 第十五章 22·辜鸿铭

    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辜讲孔子说:“聪明人绝不会因为别人能说会道而举荐他,也不会因为不喜欢对方的性格而厌弃他所讲的话。”辜解近有英人名濮兰德者,曾充上海工部局书记官后至北京为银公司代表,著一书曰

  • 卷一·王道焜

    钦定四库全书左传杜林合注卷一   明 王道焜赵如源 同编隠公一【公名息姑鲁惠公之子姬姓侯爵自周公子伯禽始受封传世二十三而至隠公摄主国事谥法不尸其位曰隠】周【文武开基姑都丰镐幽厉板荡平王东迁洛阳尽举故都

  • 佛法的做人道理·太虚

    ──二十四年六月在江苏第一监狱讲──今天因谢次长、王司长、钮典狱长介绍,到此与大众见面谈话,甚为有缘!现在依据佛法的做人道理,与大众略谈。吾人生在世界,不只是要从自然界的万物,得到自身生活之所需,而更要人与人之间的

  • 宗门十规论自叙·文益

    文益幼脱繁笼。长闻法要。历参知识。垂三十年。而况祖派瀚漫。南方最盛。於焉达者。罕得其人。然虽理在顿明。事须渐证。门庭建化固有多方。接物利生其归一揆。苟或未经教论。难破识情。驱正见於邪途。汩异端於大义。

  • 卷第十一·普瑞

    华严悬谈会玄记卷第十一苍山再光寺比丘 普瑞集疏七说胜行者以所说胜行为因能说言教为果若不修行成道无日如数他宝自无其分说食与人终不能饱匪知之艰而行之艰经云不如说行於佛菩提则为永离故君子下君子者大人也贤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