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十五章 22

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辜讲

孔子说:“聪明人绝不会因为别人能说会道而举荐他,也不会因为不喜欢对方的性格而厌弃他所讲的话。”

辜解

近有英人名濮兰德者,曾充上海工部局书记官后至北京为银公司代表,著一书曰《江湖浪游》,所载皆琐屑,专用讥词以揶揄我华人。内有一则曰《黼黻为厉》,大致谓五十年来,我西洋各国因与中国通商,耗费许多兵饷,损失无数。将士每战辄胜,及战胜以后,一与交涉,无不一败涂地,是岂中国官员之才智胜我欧人耶?抑其品行胜我欧人耶?是又不然。若论其才智,大概即使为我欧人看门家丁,恐亦不能胜任;论其品行,亦大半穿窬之不如。如此等无才无品之人物,何我欧罗巴之钦使领事遇之便觳觫畏惧若不能自主,步步退让莫之奈何,其故安在?余于此事每以为怪,研究多年,始得其中奥妙,盖中国官之能使我西人一见而觳觫恐惧者,无他谬巧,乃其所服之黼黻之为厉也。鄙人之意,以为今日我西洋各国欲图救交涉之大小官员,不准挂朝珠,穿黼黻,逼令改用窄袖短衣,耸领高帽如我欧制。如此黼黻即不能为厉于我,则我西人之交涉庶不至于失败矣。中国果能遵此新约,我西人即将庚子赔款全数退还中国。犹觉尚操胜算也,云云。按如濮兰德以上所言,其藐视我中国已极。然君子不以人废言,其言我中国黼黻衣冠能使西人畏惧,虽系戏言,然亦未尝无至理寓乎其中。子不云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且尝揆之人情,凡遇人之异于己者,我不能窥其深浅,则有所猜忌,故敬心生焉;遇人之同于己者,我一望而悉其底蕴,则无所顾畏,故狎心生焉。今人有以除辫变服为当今救国急务者,余谓中国之存亡,在德不在辫。辫之除与不除,原无大出入焉。独是将来外务部衮衮诸公及外省交涉使,除辫后窄袖短衣,耸领高帽,其步履瞻视,不知能使外人生畏敬心乎,抑生狎侮心乎?

编者注

现在有一个名为濮兰德的英国人,曾经任上海租界里的工部局书记,后来成为一家外国银行驻北京的代表,写过一本书《江湖浪游》,所记载的全部是琐碎的小事,专门用嘲讽的话来讥笑中国人。

这本书中有一篇名叫《黼黻为厉》,主要意思是说五十年来,他们西洋各国为了和大清通商,耗费兵力、粮草无数。战场上,他们的将士逢战必胜,等到战胜以后开始谈判的过程,则被中国谈判使节整得一塌糊涂。这是因为中国官员比欧洲官员聪明吗?是因为中国官员的品德比欧洲人高尚吗?答案是,又不是。如果单论智商,中国官员至多就够欧洲人的看门家丁的智力;如果说品德,中国官员坐火箭都赶不上。像这种无才无德的官员,为什么欧洲的使节一交锋就瑟瑟发抖、束手束脚,最后步步退让,对我国官员无可奈何呢?作者觉得这件事太奇怪,研究了很多年,最终才找到答案。中国官员能够让西方人一见面就恐惧发抖的原因,没什么特别,只是因为他们官服(上的禽兽图案)在作祟。所以他的意见是,以后西洋各国使节和中国官员交涉,不允许他们佩戴朝珠,穿有各种怪兽的朝服,让他们改穿西服,和我们欧洲绅士一样戴上绅士帽。这样的话,那些衣服上的怪兽就不能作祟,那么我们西方人在谈判交涉中获胜了。中国如果能遵此我提出的这个意见,那么西方人即使将庚子赔款全部退还给中国,也不吃亏。

如果按照这个白痴濮兰德的说法,西方人还真是白痴啊。但是君子不能因为对方的立场而不赞成他的意见,他说中国华夏衣冠能够让西方人产生畏惧,虽然只是开玩笑,但是也未尝不蕴含着大道理。孔子不是说过“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吗?而且猜度人心理规律,凡是看到异常的东西,如果不能知道这个异常的原因和道理,就会产生猜疑,那么畏惧之情就会产生了;如果碰上平常的事物,自己一看就能知根知底,那么就不会害怕畏惧,反而会有欺辱的心理了。现在有人把剪辫子、变衣装当做挽救国家的要务(是错的),我认为中国存亡,在于德行而不在于一条辫子。辫子剪掉还是不剪掉,原本就没有多大关系的啊!剪辫换装后,外交人员穿着西装、头戴绅士帽,行着外国人的礼节,就不知道外国使节一看之下,会不会产生轻视欺辱的想法呢?

猜你喜欢
  論衡校釋卷第九·黄晖
  卷九·蔡清
  近者悦,远者来·孔子
  春秋稗疏卷二·王夫之
  陆稼书先生问学录卷之一·陆陇其
  卷八十四·程公说
  第十四章 思想的艺术·林语堂
  九经辨字渎防卷七·沈炳震
  卷十二·郑玉
  卷三十六·高闶
  卷三十九·李光地
  第三版自序·梁漱溟
  第十六品 能净业障分·佚名
  佛说如来不思议秘密大乘经卷第一·佚名
  十二缘生祥瑞经卷下·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四出 访姨·周履靖

    【水底鱼儿】〔净上〕剑腹饴唇。惯为冰上人。兼居奇货。掉臂入朱门。掉臂入朱门。老身本姓何。奔走脚如梭。心肠千调曲。计较万般多。来往皆豪富。交游半绮罗。是非能会讲。风月善调和。作伐家家到。经营处处过。本

  • 莲子居词话卷之二·吴衡照

    易安居士蒙诟抱诬妃子沼吴,重归少伯。美人亡息,再醮荆王。简帙工讹,殊难理遣。世传易安居士再适张汝舟,卒至对簿,有与綦处厚启云云,为时讪笑。今以金石录後序考之,易安之归德甫,在建中辛巳,时年一十有八。後二年癸未,德甫出仕宦

  • 静思集巻四·郭钰

    (元)郭钰 撰○七言古送刘掾归休人生无如食禄好何似逄萌挂冠早山林朝市将无同英雄不向尘中老闻君拂衣归故林徃事欲说谁知心一代文章尘土梦百年富贵浮云阴君今住近青原下庭竹窓梅絶潇洒几回清夜梦故人故人天上骑骢马丹心

  • 卷一百十八·陈元龙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歴代赋彚卷一百十八草木竹赋           【晋】江 逌有嘉生之美竹挺纯姿于自然含虚中以象道体圆质以仪天托宗爽垲列族圃田缘崇岭带回川薄循隰行平原故能淩惊风茂寒郷借坚冰负雪霜振葳蕤扇

  • 严维诗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严维字正文,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至德进士。授诸暨尉。官至秘书省校书郎。与刘长卿友善。《全唐诗》存其诗一卷。 酬刘员外见寄 严维 苏耽佐郡时, 近出白云司。 药补清羸疾, 窗吟绝妙词。 柳塘春水漫, 花坞夕

  • 越绝卷第十·袁康

      越绝外传记吴王占梦第十二   昔者,吴王夫差之时,其民殷众,禾稼登熟,兵革坚利,其民习于斗战,阖庐□剬子胥之教,行有日,发有时。道于姑胥之门,昼卧姑胥之台。觉寤而起,其心惆怅,如有所悔。即召太宰而占之,曰:“向者昼卧,梦入章

  • 卷之三百九十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第三十九册 天命七年三月·佚名

    第三十九册 天命七年三月十一日,汗赐巴拜台吉以宾图达尔汉台吉名号,又赐黄伞、貂皮襖、细镶貂襖、貂皮**子、狐皮?子、煖帽、靴、腰带、蟒缎二疋、缎八疋、毛青布三十疋、计银盘二个、银酒海一个、银碗二个、银碟二个,

  • 一一六九 大学士阿桂等奏为遵旨酌议《皇朝通志》内武职官阶封典情形折·佚名

    一一六九 大学士阿桂等奏为遵旨酌议《皇朝通志》内武职官阶封典情形折乾隆五十一年十一月二十日大学士 诚谋英勇公臣阿桂等谨奏,为遵旨酌议具奏事。乾隆伍拾壹年柒月拾贰日内阁抄出奉上谕:三通馆进呈《皇朝通志 职官略

  • 卷一 国统志一·黄遵宪

    外史氏日:环地球而居者,国以百数十计。有国即有民,有民即有君。而此百数十国,有一人专制称为君主者;有庶人议政称为民主者;有上与下分任事权,称为君民共主者。民主之位,与贤不与子,或数年一易,或十数年一易,无所谓统也;君民共主,或

  • 第六章 伪满十四年 五 第三次做“皇帝”·溥仪

    京津旧臣,闻皇上就任执政,疑尊号自此取消,同深悲愤。即曾任民国官吏如曹汝霖、汪荣宝等,亦以名义关系甚重为言。臣以皇上屡次坚拒,及最后不得已允许之苦心,详为解释,闻者始稍知此中真相,而终无以尽祛其疑。这是我就任执政一

  • 第八章 投闲时代之李鸿章·梁启超

    日本议和后入阁办事 巡察河工 两广总督自同治元年以迄光绪二十七年,凡四十年间,李鸿章无一日不在要津。其可称为闲散时代者,则乙未三月至丙申三月间,凡一年,戊戌八月至庚子八月间凡两年而已。戊已庚之间,鸿章奉命治河,旋授

  • 运历一·徐松

    五运【宋会要】太祖建隆元年三月,有司上言:「国家受禅于周,周木德,木生火,合以火德王,其色尚赤。仍请以戌日为腊。」从之。 太宗太平兴国九年四月,布衣赵垂庆言:「皇家当越五代,上承唐统,为金德。若以梁上继唐,传后唐至国朝亦合

  • 杨少川·佚名

    杨少川先生小传杨先生晟字少川广东东莞人童年即具大志旋赴日本留学未几回国入北京同文馆肄业在校勤奋向学每试辄冠其侪为校师所器重毕业后任农工商部侨务专员旋奉命派赴德国学习法政及陆军光绪二十年回国任京师大学堂

  • 大道下·尹文

    仁、义、礼、乐、名、法、刑、赏,凡此八者,五帝、三王治世之术也。故仁以道之,义以宜之,礼以行之,乐以和之,名以正之,法以齐之,刑以威之,赏以劝之。故仁者所以博施于物,亦所以生偏私;义者所以立节行,亦所以成华伪;礼者所以行恭谨,亦

  • 道光晋江县志·周学曾

    周学曾撰,七十七卷,晋江地方志

  • 保越录·徐勉之

    一卷。元徐勉之撰。本书记载元至正十九年(1359)明朝军队攻绍兴事。时徐勉之任杭州路海宁州儒学教授。绍兴从元末起被张士诚所控制。至是,朱元璋遣胡大海率军攻之。攻城三月不破,明军乃撤。本书记载胡大海兵受挫后纵兵淫

  • 论语意原·郑汝谐

    宋郑汝谐(字舜举)撰。郑汝谐字舜举,宋青田(今属浙江)人。官至吏部侍郎。撰有《东谷易翼传》、《论语意原》,《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均著录。自谓于《论语》,“少而诵,长而辨,研精覃思,以求其指归”。既断以己说,复附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