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二百六十七

万历二十一年闰十一月辛巳朔大学士王锡爵题今日 皇上手札谕元辅前者朕以卿面见苦请预教册立朕已亲允况今春有旨少俟待嫡且朕不老又无重疾其册立还少候旨行且着于明春行预教出阁礼朕又思皇长子皇三子龄岁相等今欲一并行出阁礼还宜先后行卿可详拟来说钦此臣与同官臣志皋臣位盥手叩头握读再四不胜欣感不胜荣藉臣伏自惟匹夫之诚止知为 主疼热无他苛见可以安 社稷定危疑者乃 皇上始终哀臣之苦请而特为慨许预教少安人心臣等诵之而天下万世亦将颂之矣其册立一节不徒曰候旨而曰少候可见候亦不久臣等自可计日而待本不敢再有烦聒惟是 圣谕所云朕不老又无重疾以此为词乃似一向迟疑之故所嫌专在于此臣不得不一剖明之夫今日臣等之所以直吐忠臆毫无忌讳者正谓 皇上春秋鼎盛气体康强且将卜年千万与天长久而不必拘此世俗之嫌也汉文帝践祚之初年其臣即曰子启最长请建为太子此岂老而有重疾者乎 祖宗列圣册立 皇子多不过数龄此亦岂为身之老疾而遽为不可知之虑乎幸 皇上勿以为疑亦勿泥待嫡之旨久虚储位以生众疑其 皇长子 皇三子一并出阁自皇上而言有子而均爱之□教之固慈父一体之念然自外廷而观 皇长子明年十三岁 皇三子明年九岁前后相去四年岂得为之相等大抵 皇子生十岁而入学今 皇长子则太迟 皇三子则又早以事体言早固胜迟而以形迹言则以 皇长子之太迟形 皇三子之太早先后缓急之间一不慎而 圣心又晦矣且此举本为安人心有如人心更于迟早生议论而不得安一场好事更不得分晓此臣锡爵所以不敢主张并出之议且使事有次第可以从容举行人知 上心可以安静不扰此必然之便计而 皇上万无可疑也

○壬午谕礼部皇长子册立一事久已断自朕心但以方在壮年不妨待嫡稍缓今欲明春先行出阁讲学礼其皇三子少待次年另行长幼之序即此为定尔部便传谕各衙门如敕奉行不许又来激扰一应礼仪临期酌议来看

○癸未皇亲锦衣卫带俸都指挥使郑国泰亲伯顺天府儒学附学生员郑承恩奏请册立东宫以彰 皇贵妃之贤以免郑国泰之罪 上怒黜承恩为民

○都察院覆问过管理夏镇署郎中事主事余继善庆阳府同知宁夏理刑王道俱追赃为民

○甲申予赞善日讲官顾绍芳祭一坛绍芳直隶太仓人万历五年进士改庶吉士授简讨升赞善充经筵日讲予告本年二月二十二日卒以日讲劳特恩予祭

○乙酉户部覆宣大各属卫所灾荒分别蠲赈从之

○兵部题参辽东镇守总兵杨绍勋懦怯贪婪革任回卫从之

○丙戌大学士张位以妻丧假赐银伍十两钞币斋粮

○都察院题覆湖广襄阳宣城县知县景世芳贪污追赃为民

○是日升浙江副使卫承芳为山东左参政改云南佥事黄廷宝提督本省学政

○丁亥宴泰宁等卫贡夷头目升合儿等一百三十员名侯李言恭代

○戊子予户部右侍郎萧彦祭葬

○以山西佥事辛志登为岢岚兵备

○命尤继先以原官挂印充镇守辽东总兵

○庚寅调山东副使张朝瑞于浙江整饬金衢

○辛卯赐周府莱阳王勤愞谥庄懿

○大学士王锡爵奏近行人高攀龙御史徐元<锍-釒>以惜才为词而以喜同恶异疑臣等其责臣等甚冤臣等一恃有 皇上亲口亲笔为证臣等心事断然明矣既而思之自古人臣尚有故迂其身显为疑事使诽在已誉在上如管仲子罕之为者彼岂异人而臣等独不为 主分谤任怨乎而必欲借 皇上亲口亲笔之言为解乎乃两三年来士大夫每扼腕而思叩阍之士反唇而献炀灶之疑者臣知其解矣怒一人而或迁之众人斥一人而或锢之一世又有抵触本轻而责之太重者有容忍在前而复旁发于他事者部院能请不能必其下臣等能言不能必其行诸臣求其说而不得则争争之而又不得则激于是始以见逐者为尽君子逐之者为尽有心而其说且支离胶固而不可复破矣今将何以平之汉高帝即位初年先封异己之雍齿夫雍齿非功臣也而高帝反借之以服天下古帝王厉世磨钝往往用心于此今废谪诸臣久震雷霆之威正枯鱼仰沬可以用恩之时合敕部院平心甄别<锍-釒>名上请且如诸臣之中一般建言一般触忤而其人多有怀忠自奋肝胆无他者则当与阴趋捷径之士别论有砥行好修物论素许者则当与假装头面之士别论有书生悃愊误寄耳目于人者则当与翕訿纵横之士别论又有遣逐久而惩创深练于人情世故者则当与新进虚憍之士别论又有言虽逆耳而所争天下之计所守当官之职者则又当与事不干已凿空絮扰之事别论天下谁不翕然心服忄□畨然鼓舞而废起之人亦谁不相与程功见事尽刳成心以归于大冶镕铸之中而何至反遗 君父拒谏之名也

○壬辰大学士王锡爵等题今日发下文书有御史吴弘济本御批此事已有旨自合听朝廷处分吴弘济党救渎扰擅敢定拟降二级调用钦此伏惟 皇上天纵神明近者事事惩张居正专权之辙章奏 亲览处分亲断而小臣道听涂说妄疑激扰如此臣等岂敢以 皇上发怒为不是顾直以为不必怒耳方陈泰来等之以妄言得罪而臣等救之有暗地不能窥明愚人不能知圣之说 皇上即此两言推之何忤不容何妄不遣况高攀龙本疑臣等不敢直犯 皇上攀龙之言已可付之一笑矣而弘济顾直得发怒乎今赫然处断降调并行以 皇上自为发怒乎则 皇上天地也人病风丧心而指天斥地者天地果有损否以 皇上为臣等发怒乎则臣等草木也草木风挠之拆霜凋之瘁今弘济方以干旋前后大小臣工责臣等而并其身之不保臣等弱草腐木愈不能胜众咻矣伏望 天慈矜宥免其重处

○山西巡抚魏允贞题为山西市马并派各营军士牵领迩因骑牧无成又兼草料弗给悉令估价变卖上耗国储下储众怨失计殊甚臣愚以为岁易夷马通将本镇自副总参游以至守备千总等官酌营伍大小官员多寡派领马若千匹加意餧养年终各道通查等第呈报以凭奖戒其合用草料银两即于臣赎银或公费内动支窃谓如此行之有成则互市非虚名其便一边有马用其便二军不知领马之苦其便三因别各官之能否其便四银不加派而得宽马军其便五伏乞敕部查议从之

○予刑部左侍郎赠右都御史陈王□赞谥

○户部覆甘肃抚按所议将该镇一十五卫所自万历十四年起至十八年止带徵屯田粮草悉从蠲豁亦免抵补十九年以后钱粮责成各道催徵不许仍前拖欠及准原参住俸印屯等官开俸不许补支巡抚田乐受任以来诚心干济核粮饷之侵扣官帑稍羸酌战守之机宜人情思奋以故近日虏警以稀边城晏敉较曏昔无岁不被虏攻每攻必遭败蔑者相距倍蓗 上以田乐实心任事命吏部识之

○癸巳御史吴弘济题臣顷见户部郎中杨应宿<锍-釒>奉旨近来小臣不修本等职业更关是非该部院会同该科从实问他何以见得吏部有许多赃私及高攀龙为顾宪成所使亦问攀龙何以见得朕一事不管亲批亲点俱出辅臣之意明白参看来说不许狥私党护钦此臣捧诵纶音不觉战栗一喜又兼一惧焉喜者喜应宿之有所惩而小人有去国之日惧者惧攀龙之蒙诘责而人臣被进言之辜攀龙之履历臣诚不暇究其详但即其<锍-釒>则君子小人进退消长之机至于责备阁臣亦无他意天下国家之事莫大于用人而人之贤不肖与夫进退之间其机握之 皇上所以干旋其间者全在阁臣今前后大小臣工凡以贤名者接踵而去去者以 皇上之明旨也而中外莫不以票拟疑阁臣此阁臣所以不白于天下而攀龙所以有言也亦属望阁臣之心也昨部院奉旨会问诸臣方待罪靡宁而应宿独敢蔑视鸱张若上无朝廷下无公论者臣窃疑其或妄有所挟而视人莫敢谁何也 上怒弘济党救擅拟降二级调

○云南巡抚吴定解进康州土官刁闷恩贡象及方物

○甲午行人司行人高攀龙奏臣观汉臣诸葛亮曰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頺也臣自去冬奉差迄今复命中间不及期年伏见朝廷之上善类几空大臣则孙鑨李世达赵用贤去矣小臣则赵南星陈泰来顾允成薛敷教张纳陛于孔兼贾岩黜矣近李桢曾乾亨复不安其位乞去矣选司孟化鲤等又以推用言官张栋空署黜矣臣惟天地生才实难国家需人甚急废出如此后将焉继徒使正人扼腕曲士弹冠常人有为善之心而中疑小人有为恶之志而愈决今诸臣罢黜中外群言不曰辅臣欲除不附己则曰近侍不利用正人果以为皆出自 圣怒则诸臣自化鲤而外亦未见忤 皇上之旨何以皆至罢黜即使批鳞逆耳向如董基等其人 皇上已即收录显用何独于诸臣不然臣诚有不能不深忧于其间矣臣恐 皇上有去邪之果断而左右反得行其媚嫉之私 皇上有容言之盛心而臣下反遗 皇上以拒谏之诮传之四海垂诸史册其为 圣德累不小也辅臣王锡爵等迹其自待若愈于张居正申时行察其用心何以异于五十步视百步臣不敢毛举即如诸臣之罢黜果以为当然与则是非邪正一恒人能辩之何忍自昧秉彝之良心果以为不当然与则深知隆眷谁出辅臣之右何忍坐成 皇上之过举虽间有揭救者得非外迫于公议而姑为观听之美乎更有不可知者实内洩其私愤而利于斥逐之尽乎抑臣复有忧焉君子小人贞胜之机间不容发故小人稍长则君子立消即一年之中刘道隆不已而为许子伟子伟不已而为陈勖勖不已而为郑材杨应宿至材与应宿而猖獗益甚假以是之义理乱天下之真是非乘小人之邪谋攻一时之众君子应宿借不附吏部之名致其阿狥阁臣之实愿应宿平心而观若吏部如杨巍李尚思徐一槚朱来远谢廷采其人天下莫不快其去而谁惜之乎若辅臣论如礼部郎中姜镜天下莫不烛其奸而谁与之乎若辅臣泰交一<锍-釒>天下莫不嘉其意而谁议之乎是是非非人心不死世将谁欺而应宿为此谗说也  ○乙未升陕西左参政兼佥事徐三畏为山西按察使住劄左卫复除陕西左参政杨浮于山东

○丙申大学士王锡爵等题昨日刑部侍郎孙矿见臣于朝房历引先年之事凡系奉旨该司降罚者止坐本内有名掌印官或问官今冯海之事承行审问俱河南司郎中张廷相一人两次奏请所列该司官亦止廷相有名而不及员外郎杨现主事梁廷卿则今奉旨调用例止应廷相一人 天威之下不敢题请而谋之臣等臣等何敢专决因念 圣人之恩威不测而赏罚有章理有可言情有当辩故敢冒昧及此 上谕吏部昨调用刑部纳贿司官该部不敢渎奏甚见敬畏调止张廷相余悉宥之今后各衙门奉旨不明的不妨题请

○予漕运镇守总兵官新建伯王承勋母祭葬  ○予都察院左都御史孙丕扬父母祭葬

○□广西桂林府知府周裔先为福建运使

○丁酉以广西副使苏浚为本省左参政

○戊戌左都御史孙丕扬议整饬台规者三专掌道重按差久巡城从之

○升湖广布政使司右布政使武尚耕于本省左布政使

○己亥监察御史黄纪贤等<锍-釒>救吴弘济 上夺为首俸一年余七月降弘济极边杂职

○以辽东都司佥书署都指挥使刘秉节为辽东沈阳游击

○庚子给事中吴文梓等<锍-釒>救吴弘济 上怒其朋党夺为首俸一年余各八月而禠弘济职为民

○初内犯冯海何江崔天禄盗兵仗局贮库铜钱计价银一千一十八两刑部议依盗内府财物者皆斩律系杂犯准徒五年照例免徒送司礼监发充净军 上怒曰律云三十贯冯海等赃至盗千加斩何枉此必司官受贿狥私堂上官姑宥调该司官外任

○甲辰户部题覆辽东抚按官所奏金州卫黄骨岛等屯堡灾蠲屯料一半从之

○兵部题诸边阅视 上以近年专遣阅视官未见有益边防或反激变今后第照旧例敕各该巡按御史稽查具奏其有边臣饰虚弛备御史不行紏举该科并参重治

○升刑部云南司郎中陈所职为陕西左参议兼佥事

大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二百六十七

猜你喜欢
  列传第一百三十三 宦者下·欧阳修
  列传第一百二十七 文艺中·欧阳修
  卷八十九·志第五十六·柯劭忞
  第二十二回 用秘计暗渡陈仓 受密嘱阴弑义帝·蔡东藩
  第三十三回 上苑奇葩·德龄
  卷之四百三十三·佚名
  卷之二百十五·佚名
  雍正实录卷之一百四十九·佚名
  卷之四百十九·佚名
  五七七 广西巡抚吴虎炳奏查无《九十九筹》一书并再行严查折·佚名
  弁言·钱仪吉
  补后汉书年表卷三·熊方
  何点传·李延寿
  曾鲁传·张廷玉
  卷一百十四·赵汝愚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小诗·刘半农

    酷虐的冻与饿, 如今挨到了我了; 但这原是人世间有的事, 许多的人们冻死饿死了。一九二一,九,一七,巴黎

  • 王驾诗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王驾,字大用,自号守素先生。大顺进士。官至礼部员外郎。《全唐诗》存其诗六首。 雨 晴 王驾 雨前初见花间蕊, 雨后全无叶底花。 蛱蝶飞来过墙去, 却疑春色在邻家。 王驾诗鉴赏 这是一首极富巧思的即兴之作。写的

  • 卷三百六十四 列传一百五十一·赵尔巽

      阮元 汪廷珍 汤金钊   阮元,字伯元,江苏仪徵人。祖玉堂,官湖南参将,从征苗,活降苗数千人,有阴德。   元,乾隆五十四年进士,选庶吉士,散馆第一,授编修。逾年大考,高宗亲擢第一,超擢少詹事。召对,上喜曰:“不意朕八旬外复得一

  • ●南疆绎史勘本卷十九·温睿临

    霅川温氏原本古高阳氏勘定目录列传十三李模乔可聘(姚思孝)章正宸李清熊开元(姜采附)金堡右谏臣列传第十三。○言路之开,至明盛矣。高皇帝鉴拥蔽之害,故令公卿大夫、士庶皆得言事,而以封驳、纠弹归台谏。由是,其权愈重。其始也

  • 睿宗传·宋濂

    睿宗景襄皇帝,名拖雷,太祖第四子,太宗之弟。太祖驾崩时,太宗正在霍博,由拖雷暂时管理国事。太宗于元年(1229)夏还京,八月即皇位。第二年秋,太宗伐金,命拖雷率军同行,破天城堡,拔蒲城县,渡黄河攻凤翔。太宗三年破洛阳、河中诸城。

  • 卷五十八·赵汝愚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宋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宋名臣奏议卷五十八宋 赵汝愚 编百官门六部上哲宗论户部钱谷宜归一 司马光臣窃以洪范八政食货为先故古者国用必使冢宰制之祖宗之制天下钱谷自常平仓隶司农寺外其

  • 三十八年·佚名

    (壬辰)三十八年清康熙五十一年春正月1月1日○朔乙酉,敎曰:「勸農之敎,每下歲首,而列邑守令,視之文具,不曾着意奉行,豈非未安之甚乎?歲籥已改,東作不遠,固當另飭勸課。且諸道中被災尤甚處,亦將設賑,至於嶺東災荒最酷,必須各別賙賑。哀

  • 卷三十五·陈祥道

    欽定四庫全書禮書卷三十五宋 陳祥道 撰<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卷三十五>尚書中星【正義曰四方七宿各成一形東方龍形西方虎形皆南首而北尾南方鳥形北方龜形皆西首而東尼仲春日在奎婁而入於酉

  • 三、心灵欢乐吗·林语堂

    这里让我们来讨论这种所谓心灵和精神的高等欢乐,究竟它们和我们的情感(不是智能)有什么关系,它们的关系达到何种程度。谈到这件事,我们就不期然生出以下的问题,这些有别于高等欢乐的下等情感欢乐,究竟是什么东西?它们可是同样

  • 卷十三·朱公迁

    <经部,诗类,诗经疏义会通> 钦定四库全书 诗经疏义会通卷十三  元 朱公迁 撰 北山之什二之六 陟彼北山言采其杞偕偕士子【叶奨里反】朝夕从事【叶上止反】王事靡盬忧我父母【叶满彼反】 赋也偕偕强壮貌士子诗人自

  • 第十节 论自治·梁启超

    治者何?不乱之谓。乱者何?不治之谓。此训诂其谁不能解,虽然吾有味乎其言,吾有惕乎其言。行其庭,草树凌乱然;入其室,器物狼藉然。若是者,虽未见其阋墙谇帚,吾知其家之必不治,不治斯谓乱家。过其野,有哄于墟者而莫之或解;适其邑,有溲

  • 卷第五·佚名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破僧事卷第五大唐三藏法师义净奉 制译尔时有三天人。诣菩萨所见菩萨身。递相议曰。其一天云。此乔答摩是黑沙门。其二天云。此乔答摩黕色沙门。第三天云。非黑非黕是苍色沙门。因天议故。菩萨遂

  • 卷第十(弥沙塞)·佚名

    五分律卷第十(弥沙塞)宋罽宾三藏佛陀什共竺道生等译第一分之六悔过法佛在舍卫城。尔时和伽罗母优婆夷。信乐佛法常供养沙门。为人长雅。其后以信出家。少欲知足多致供养。乞食持归。见一比丘问言。何故行此。答言。乞

  • 浪迹丛谈·梁章钜

    笔记。近代梁章钜著。二十五卷。凡正集十一卷,《续谈》八卷,《三谈》六卷。其中《丛谈》作于道光二十六至二十七年(1846~1847),《续谈》作于道光二十七至二十八年,《三谈》作于道光二十八至二十九年。章鉅字宏中,一字

  • 上清洞玄明灯上经·佚名

    上清洞玄明灯上经,撰人不详。从内容文字看,似为南北朝或隋唐道士所作。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玄部本文类。经文称:「道教斋谢之法,莫若上清洞玄烧香燃灯礼诵也」。明灯上象星辰,次曜七祖,「修之三年,白日升天」。本书主要

  • 负曝闲谈·蘧园

    长篇小说。清末蘧园撰。三十回,未完。《负曝闲谈》属于晚清谴责小说,记事率于一人而起,又与其人俱讫。小说涉及的人物阶层与活动场所较广。人物有士子、佐杂、买办、出洋随员、维新派、官宦子弟、朝廷大臣等;活动场所有

  • 绣襦记·徐霖

    传奇剧本。明徐霖作。一说薛近兖作。取材于唐白行简传奇小说《李娃传》。情节较同一题材的元石君宝、明朱有燉所作同名杂剧《李亚仙花酒曲江池》有所发展。写书生郑元和与妓女李亚仙相爱。元和金尽,鸨母遂用计拆散二人

  • 中观论·龙树

    Mady&amacron;maka-ś&amacron;stra,具名中观论。四卷,龙树菩萨造,青目菩萨释,姚秦鸠摩罗什译。为古来三论之一,极为尊重。其说相主张最彻底之中道。破空破假,进而并破执中之见,说所谓八不中道即无所得之中道,而为般若思想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