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三十五

欽定四庫全書

禮書卷三十五

宋 陳祥道 撰

<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卷三十五>

尚書中星【正義曰四方七宿各成一形東方龍形西方虎形皆南首而北尾南方鳥形北方龜形皆西首而東尼仲春日在奎婁而入於酉地則初昏之時井鬼在午柳星張在已軫翼在辰是朱鳥七宿皆得見也】

月令中星【春有三月既正仲春轉以推季孟之月亦可知也馬融鄭玄以為星鳥星火謂正在南方春分之昏七星中仲夏之昏心星中秋分之昏虚星中冬至之昏昴星中皆舉正中之星而星不為一方盡見此與孔異】

陽生於子故日之行也自北而西歷南而東冬至在牽牛春分在婁夏至在東井秋分在角月令正月在營室二月在奎三月在胃四月在畢五月在東井六月在柳七月在翼八月在角九月在房十月在尾十一月在斗十二月在婺女則婁井角以三仲月中言之也斗以仲冬月本言之也其餘或舉月本或舉月末不必皆月中也日遡於天故新春則見南夏則見東秋則見北冬則見西仲春日中星鳥則昏之時井鬼在午柳星張在已軫翼在辰仲夏日永星火則角亢在午氐房星在已尾箕在辰仲秋宵中星虚則奎婁在午胃昴畢在巳觜參在辰仲冬日短星昴則斗牛在午女虚危在已室壁在辰月令正月昏參中旦尾中二月昏弧中旦建星中三月昏星中旦牛中四月昏翼中旦女中五月昏亢中旦危中六月昏火中旦奎中七月昏建星中旦畢中八月昏牛中旦觜中九月昏虚中旦柳中十月昏危中旦七星中十一月昏壁中旦軫中十二月昏婁中旦氐中盖書之所言皆昏星也火房心也書於仲夏舉房心而月令舉亢書於仲秋舉虚而月令舉牛書於仲冬舉昴而月令舉壁則書之中星常在後而月令中星常在前盖月令舉月本書舉月中也考之漢志正月節昏畢中旦尾中正月中昏參中旦箕中二月節昏井中旦斗中二月中昏鬼中旦斗中三月節昏星中旦斗中三月中昏張中旦牽牛中四月節昏翼中旦婺女中四月中昏角中旦危中五月節昏亢中旦危中五月中昏氐中旦室中六月節昏火中旦奎中六月中昏尾中旦婁中七月節昏箕中旦胃中七月中昏斗中旦畢中八月節昏斗中旦參中八月中昏牽牛中旦井中九月節昏女中旦鬼中九月中昏虚中旦星中十月節昏危中旦張中十月中昏室中旦翼中十一月節昏壁中旦軫中十一月中昏奎中旦亢中十二月節昏婁中旦氐中十二月中昏胃中旦心中月令於四月五月十二月昏旦舉節氣之星於八月昏旦舉中氣之星於十月昏舉節氣之星於正月六月十月旦舉節氣之星於正月八月九月昏舉中氣之星於三月七月旦舉中氣之星或舉朔氣或舉中氣猶書於七星或舉其名或舉其次皆互見也昔王孝通詰傅仁均推步之法謂日短星昴以正仲冬七宿畢見舉中宿言而仁均專守昴中不亦謬乎又月令冬昏東壁中明昴中非為常准若堯時昏昴昏中差至東壁然則堯前七千餘載冬至昏翼中日應在東井井極北去人最近故暑斗極南去人最遠故寒寒暑易位必不然也然則聖人南面視四星之中者豈徒然哉凡以授民時秩民事而已書傳曰主春者張昏中可以種穀主夏者火昏中可以種黍主秋者虚昏中可以種麥主冬者昴昏中可以收歛不特是也龍見而雩火流而授衣天根見而成梁水昏正而栽日至而畢則凡所以奉天順人莫不視乎此也

月令二十四氣

劉歆三統歷正月立春節雨水中二月驚蟄節春分中三月穀雨節清明中四月立夏節小滿中五月芒種節夏至中六月小暑節大暑中七月立秋節處暑中八月白露節秋分中九月寒露節霜降中十月立冬節小雪中十一月大雪節冬至中十二月小寒節大寒中然月令孟春蟄蟲始振而非二月仲春始雨水而非正月仲夏小暑至而非六月孟秋白露降而非八月者鄭氏釋月令謂夏小正正月啟蟄漢始以啟蟄為正月中然則劉歆以驚蟄在二月盖謂蟄蟲正月始驚二月大驚故移驚蟄於二月也其他與月令不同者盖月令或原其始或要其終其實記時而已非必如歷之詳也考諸傳記五日為候二候為氣六氣為時四時為歲歲之氣二十有四而候七十有二然則一月之内六侯二氣朔氣常在前中氣常在後朔氣在晦則後月閏中氣在朔則前月閏朔氣有入前月而中氣常在是月中數周則為歲朔數周則為年是年不必具四時而歲必具十二月也二十四氣播於十二月之中一氣十有五度則二十四氣三百六十度其餘五度四分度之一度分為三十二則五度為百六十四分度之一又為八分總百六十八分布於二十四氣之中而氣得七分中朔大小不齊則氣有十六日者有十五日七分者是以三十三月巳後中氣有晦不置閏則中氣入後月矣

挈壺漏刻之圖

正月【節晝四十八六分  夜五十一四分中晝五十八分   夜四十九二分】

二月【節晝五十三三分  夜四十六七分中晝五十五八分  夜四十四二分】

三月【節晝五十八三分  夜四十七分中晝六十五分   夜三十九五分】

四月【節晝六十三四分  夜三十七六分中晝六十三九分  夜三十六一分】

五月【節晝六十四九分  夜三十五一分中晝六十三    夜三十五】

六月【節晝六十四七分  夜三十五三分中晝六十三八分  夜三十六二分】

七月【節晝六十二三分  夜三十七七分中晝六十二分   夜三十九八分】

八月【節晝五十七八分  夜四十二二分中晝五十五二分  夜四十四八分】

九月【節晝五十二六分  夜四十七四分中晝五十三分   夜四十九七分】

十月【節晝四十八二分  夜五十一八分中晝四十六七分  夜五十三三分】

十一月【節晝四十五五分 夜五十四五分中晝四十五   夜五十五】

十二月【節晝四十五八分 夜五十四二分中晝四十六八分 夜五十三二分】

壺箭

周禮挈壺氏下士六人掌挈壺以令軍井凡軍事縣壺以序聚凡喪縣壺以代哭者皆以水火守之分以日夜【以火守壺者夜則視刻數也分以日夜者異晝夜刻也漏之箭晝夜共百刻冬夏之間有長短焉太史立成法有四十八箭挈壺謂結之於竿首挈挈然也】及冬以火爨鼎水而沸之而沃之【正義曰鄭謂太史立成法有四十八箭者此據漢法而言則以器盛四十八箭箭各百刻以壺盛水懸於箭上節而下之水淹一刻四十八箭者取倍二十四氣也】雞人大祭祀夜嘑旦以嘂百官【夜夜漏未盡雞鳴時也呼旦以警起百官使夙興】凡國事為期則告之時齊詩東方未明刺無節也朝廷興居無節號令不時挈壺氏不能掌其職也【正義曰置箭壺内刻以為節而浮之水上今水漏而刻下以記晝夜昏明之數也】梁漏刻經云漏刻之作盖肇於皇帝之日宣乎夏商之代渾天儀制曰以銅為器再疊差置實以清水下各開孔以玉虬吐漏水入兩壺右為夜左為晝殷夔漏刻法曰為器三重圓皆徑尺差立於方輿之上為金龍口吐水轉注之其鑄金為司辰具衣冠以兩手執箭李蘭刻漏法曰以銅為渇烏以引器中水以銀龍口中吐之

周天之星二十有八而星之辰有十二辰之度三十有奇十二辰之度三百六十五有奇星辰循天而左旋日月五星遡天而右轉日陽也舒而遲故朞而周月隂也蹙以速故一月而周日月會於辰則為月十有二會則為歲歲三百有六旬有六日而日有長短参差不齊先王於是刻箭沃漏以揆之此挈壺氏所以設也盖日之行也斗建寅則出乙而漸北斗建午則出艮而漸南漸北則春既分而晝加長漸南則秋既分而晝加短長短不過百刻而已故晝長六十刻夜短四十刻晝短四十刻夜長六十刻然天之晝夜以日之出入為分人之晝夜以天之昏明為節明常先於日出昏常後於日入則日出之前二刻半為明日入之後二刻半為昏損夜五刻以裨於晝故夏至晝六十五刻夜三十五刻冬至晝四十五刻夜五十五刻二分之晝五十五刻夜四十五刻自春分以至夏至晝所增者九刻有半自夏至以至秋分所減者亦然自秋分至於冬至晝所減者十刻有半自冬至以至春分所加者亦然挈壺之法盖為箭四十八以候二十四氣大率七日大半而易一箭孔穎達謂浮箭壺内以出刻為准賈公彦謂漏水壺内以沒刻為度盖各述其所聞而已雖浮沒不同大槩一也渾儀制曰鑄金銅人為胥徒居壺之左右以左手握箭右手指刻以别早晚則出刻之說與此合歟挈壺氏曰凡軍事懸壺以序聚凡喪縣壺以代哭者皆以水火守之分以晝夜及冬則以火爨鼎水而沸之而沃之則以火爨鼎使之不凝以火守壺使之不差施之於軍事所以嚴警守施之於喪事所以嚴凶哀以至朝廷朝夕之禮亦常以是為節焉然春官雞人凡國事為期則告之時而齊詩特罪挈壺氏者盖天子備官挈壺掌漏雞人告之諸侯則掌漏告時一於挈壺氏而已

禮書卷三十五

猜你喜欢
  坊记·戴圣
  论勇第五十一·桓宽
  怕老婆的哲学·李宗吾
  卷九十八·陈祥道
  卷三十一·陆九渊
  卷九十三·卫湜
  卷十八·吕祖谦
  卷三·康熙
  在吾人一生中的青年期·梁漱溟
  庄严法本品第四·佚名
  卷六十五(那连提耶舍译)·佚名
  忆念品第十五·佚名
  瑜伽師地論卷第三十九·欧阳竟无
  瑜伽師地論菩薩地校勘說明·欧阳竟无
  救世觉人之佛法·太虚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日涉园集巻一·李彭

    宋 李彭 撰五言古诗次正平上座韵赠子充吾宗大宛种未入十二闲膺门沬流赭气已无燕山何时黄金羁鞍辔长楸闲皎皎自空谷待君当御还戏赠兼简李翘叟荆州有醉客踏雪至我庐缺月寒皎皎挂在东南隅索我五字句慙非竞病徒卖菜欲求

  • 卷第二百二十六·胡三省

    唐纪四十二〔起屠维协洽(己未)八月,尽重光作噩(辛酉)五月,凡一年有奇。〕《代宗睿文孝武皇帝下》大历十四年〔(己未、七七九)〕1八月,甲辰,以道州司马杨炎为门下侍郎,〔大历十二年,杨炎以党元载贬。〕怀州刺史乔琳为御史大夫,并同

  • ●卷五·司马光

    明道二年四月己未,吕夷简罢为武胜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判陈州。或曰:庄献初崩,上与吕夷简谋,以夏竦等皆庄献太后之党,悉罢之。退告郭后,郭后曰:&ldquo;夷简独不附太后邪?但多机巧、善应变耳。&rdquo;由是并夷简罢之。是日,夷简

  • 卷之二百三十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广德·周绍良

    №广德001【盖】唐故司马夫人墓志铭【志文】唐长安县主簿李公故夫人司马氏墓志铭并序夫人讳和字班,河内温县人也。即晋武帝十六代之孙,中书侍郎之孙,河南府功曹益之女也。年十有八,归乎渤海李相。允叶凤凰

  • 卷三十五 荆燕吴传 第五·班固

    (荆王刘贾,燕王刘泽,吴王刘濞)【原文】荆王刘贾,高帝从父兄也,不知其初起时。汉元年,还定三秦,贾为将军,定塞地,从东击项籍。汉王败成皋,北度河,得张耳、韩信军,军修武,深沟高垒,使贾将二万人,骑数百,击楚,度白马津入楚地,烧其积聚,以破其

  • 志第九 祭祀下(原文)·范晔

    宗庙 社稷 灵星 先农 迎春光武帝建武二年正月,立高庙于雒陽。四时祫祀,高帝为太祖,文帝为太宗,武帝为世宗,如旧。余帝四时春以正月,夏以四月,秋以七月,冬以十月及腊,一岁五祀。三年正月,立亲庙雒陽,祀父南顿君以上至舂陵节侯。时

  • 卷首·纪昀

    上谕乾隆四十五年九月十七日奉上谕国初设官分职不殊周官法制及定鼎中原防稽前代不繁不简最为详备其间因革损益名异实同稽古唐虞建官惟百内有百揆四岳外有州牧侯伯奋庸熙载亮采恵畴周则监于二代立三公三孤秦汉以后为丞

  • 经济文衡前集卷二十四·佚名

    宋 滕珙 撰知类论孟子知觉之説答胡广仲此段谓知此事觉此理乃学之至而知之尽所引孟子知觉二字却恐与上蔡意防不同盖孟子之言知觉谓知此事觉此理乃学之至而知之尽也上蔡之言知觉谓识痛痒能酬酢者乃心之用而智之端也二

  • 卷十四·江永

    欽定四庫全書禮書綱目卷十四      婺源江永撰聘禮   賓禮三經【鄭目録云大問曰聘諸侯相於久無事使卿相問之禮小聘使大夫周禮曰凡諸侯之邦交歲相問也殷相聘也世相朝也聘於五禮屬賓禮】聘禮右篇目 周禮大行人

  • 卷五·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日讲礼记解义卷五曲礼下五官之长曰伯是职方其摈於天子也曰天子之吏天子同姓谓之伯父异姓谓之伯舅自称於诸侯曰天子之老於外曰公於其国曰君九州之长入天子之国曰牧天子同姓谓之叔父异姓谓之叔舅於外曰侯於

  • 卷三十三·佚名

    △梵天劝请品下尔时世尊,作如是念。我所证法。此法甚深。难见难知。如微尘等。不可觉察。无思量处。不思议道。我无有师。无巧智匠可能教我证於此法。但众生辈。著阿罗耶(隋言所著处)。乐阿罗耶。住阿罗耶。喜乐著处。心

  • 观世音菩萨救苦经·佚名

    南无救苦观世音菩萨。百千万亿佛。恒河沙数佛。无量功德佛。佛告阿难言。此经大圣。能救狱囚。能救重病。能救千灾百难苦。若有人。诵得一千遍。一身离苦难。诵得一万遍。合家离苦难。南无佛力威。南无佛力护。使人无

  • 18.说见清净品·佛音

    慧体之一&mdash;&mdash;见清净现在再说那前面已经说过的:&ldquo;既以学习及遍问而熟知(慧的)地的诸法之后,当完成二种是(慧的)根的清净:即戒清净与心清净&rdquo;。此中:&ldquo;戒清净&rdquo;,即极清净的别解脱律仪等四种戒

  • 零时·阿加莎·克里斯蒂

    阿加莎·克里斯蒂著侦探小说。讲述了一场未遂的自杀,一女生遭受偷窃罪名的诬告,一著名网球选手的浪漫生活,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呢?对于漫不经心的旁观者来说,它们之间显然没有什么联系。然而,当聚会在一个年迈寡妇的海滨别墅

  • 天下同文集·周南瑞

    四十四卷。元周南瑞撰。周南瑞字敬修,庐陵(今江西吉安)人。乡贡进士。生卒年、事迹均不详。吴澄《支言集》有《赠周南瑞序》,称安成周南瑞敬修,匾“濂溪”二字于室,或者议之。又称敬修之文词,固已早冠于乡儒之上,自濂

  • 古今医统大全·徐春甫

    一百卷。明徐春甫撰。徐春甫,字汝元,号思鹤,祁门(今属安徽省)人。曾从名医汪宦学医,博通内、妇、儿各科医术。不计名利,以救人为己任,后授太医院官职。以《内经》为本,推崇李杲,具有丰富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著述颇多

  • 异闻总录·佚名

    元代文言志怪小说。 共四卷。通行的有《笔记小说大观》本、 《丛书集成初编》本。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不著撰人名氏,亦不著时代”。 《笔记小说大观》题作宋人,据卷四《汪尹师男》 “乾道戊子岁……予宗仁光基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