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二

  十月,以天章合待制王克臣为工部侍郎,熊本知桂州故也。以水部郎中李文卿为司门郎中,以司门员外郎王谔为水部员外郎,以曾伉为吏部员外郎,以太仆少卿吴安持为驾部郎中,仍专緫牧租券马事。

  尚书省凡六曹二十四司。除告身帐目外一百六十八案,吏额一千四十三人。緫五月六月文书一十二万三千五百余件。天下之事莫不上于尚书,宜其多之如此也。

  余读《唐会要》:贞观十五年,太祖按应作「宗」。遣新州刺史高表仁持节至倭国,古倭奴国也。在新罗东南,居大海中。表仁浮海数月方至。自云:路经地狱之门,亲见其上气色蓊郁。又闻号叫锤锻之声,甚可畏惧。世之言地狱者多矣,信非妄邪

  二十日,国忌,相国寺行香同集,金部晁员外问:取上鸱吻义如何余因言:唐开元十五年七月四日震,兴教门两鸱吻栏槛及柱灾。苏冕驳曰:东海有鱼,虬尾似鸱,因以为名。喷浪则降雨。汉栢梁殿灾,越巫上厌胜之法。及大起建章宫,遂设鸱鱼之像于屋脊,又画藻井于梁上,用厌火祥。今呼之为鸱吻,岂不谬哉鸱尾之说盖如此。

  驾部王郎中言:唐李肇《国史补》云:宰相相谓为堂老。及元载与常衮唱和诗有堂老之称,信李肇之不妄也。

  礼部王员外因问:唐宰相宿直否余言:唐制,宰相每日一人宿直。开元二年,姚崇为紫微令。崇年位已高,时亦违其直次,所由吏数持直簿诣之。崇题其簿曰:「告直令史,遣去又来,必欲取人,有同司命。老人年事,终不拟当。」诸官欢笑,不复逼以直。十一年停宰相宿直,见《会要》,此其证也。

  景灵宫神御殿成,牓名皆上亲制。宣祖曰天元,后殿曰太姑。《文献通考》作「太始」。太祖曰皇武,后殿曰俪极。太宗曰大定,后殿曰辉德。真宗曰熙文,后殿曰衍庆。仁宗曰美成,后殿曰继仁。英宗曰治隆。将以十一月五日奉安,丞相、执政官分充礼仪使,仗卫如式。

  礼部王员外因言:和诗最为难,唯唐贤尤工于此。贾至《早朝大明宫》曰:「银烛朝天紫陌长,禁城春色晓苍苍。千条弱柳垂青琐,百啭流莺遶建章。劔佩声随赤墀步,衣冠气染御炉香。共沐恩波凤池里,终朝染翰侍君王。」王维和云:「绛帻鸡人送晓筹,尚衣方进翠云裘。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日色纔临仙掌动,香烟欲傍袬龙浮。朝罢须裁五色诏,佩声归向凤池头。」杜甫和云:「五夜漏声催晓箭,九重春色醉仙桃。旌旗日暖龙蛇动,宫殿风微燕雀高。朝罢香烟携满袖,诗成珠玉在挥毫。欲知世掌丝纶美,池上于今有凤毛。」三篇皆用凤池事,唯工部尤出于二公。昨建三省待漏院,书此诗为屏风焉。

  三省、枢密院,皆执政官一人修时政记。按唐永徽已后,左右史唯得对仗承旨,仗下已后谋议,皆不参闻。文昌左丞姚璹以为帝王谟训,不可遂无记述。若不宣自宰相,即史官疎远,无得而书之。遂表请仗下所言军国政要,即宰相一人撰录,号为时政记。自璹始也。

  二十四司郎官各轮当本曹宿直。凡假日,若直夜,四部文书皆得施行,而用当直郎官印。按唐故事,除吏、兵部外,共享都省印。至大历二年二月九日,初备文昌台二十四司印,本司郎官主之,归则收于家。建中三年,左丞赵涓始令纳于直厅。其假日及不入日,即用当直郎官本司印,余印都不开。此亦前事之比也。

  余读《江南录》:丘孟阳有赋名,尝梦有一官人延入一第中,具饮。其傍几上有书一卷,孟阳因展读,谓曰:「斯乃吾所述赋藁,何至兹乎」其人曰:「昔公焚之时,吾得之矣。」孟阳因就求之。答曰:「他日若至衡山,必当奉还。」后官至衡州茶陵令,乞致仕,卒于衡州。今世言焚故书,必毁而后燔之,盖可信也。

  礼部谢侍郎言:尝游庐山天池菩萨崖,夜至亭上,其下数十仞,忽见两灯闪闪,相去数里许。俄而灯自下而上,渐傍崖口,直外亭上数丈,复下至崖,分数星而散。礼部王员外亦言:昔见刘定说:曾至此崖,夜半,白烟起于崖中。既明,如水中月影,滉漾不定。彼人云现银色世界。颜之推所谓:千里宝幢,百由旬座,化成净土,踊生妙塔。岂虚语哉

  御史台言:文德视朝仪,兵部侍郎与吏部侍郎东西相向对立,搢笏出班簿置笏上。盖因唐制武选在兵部。今吏部左选掌文官,右选掌武官,请今后视朝,以吏部左右选侍郎分立殿廷。诏可。礼部谢侍郎言:昔有一军校与赵韩王同甲,月日时亦同。韩王每迁拜,此校亦略有转补。或大有锡赉,亦须薄有沾赐。然韩王微疾,此校必剧病。或薄谪,必大受笞辱。福常轻而灾常重,岂君子小人理固如此邪抑亦偶然邪

  御史中丞知杂事,礼上祥瑞案三道皆判记谘,不见出何故事驾部王郎中云:谘亦诰之义,如尚书省案式郎中侍郎判六谘名示之类,记未详。余以谓:尚书省案式至尚书亦曰依判谘注,非通仆射判者,不须谘。至仆射但书依判而已。然则记谘者,恐是应记谘于上也。亦未知果是否。

  卤簿内皁纛,盖旄头之遗象。《光武纪》注:《汉官仪》曰:「旧选羽林为旄头,被发先驱。」魏文帝《列异传》曰:「秦文公时,梓树化为牛,以骑击之,骑不胜,或堕地,髻解被发,牛畏之入水。故秦因是置旄头骑使先驱。」旄头之遗象盖如此。

  十一月四日午时四刻,殿中细仗金吾旗幡僧道威仪教坊乐奉引列圣神御,自天章合出晨晖门,赴集英殿。上步出集英门,每神御步至右承天门奉迎。至慈圣光献太皇太后,上雨泣前导。于时日景晏温,皆以谓恭孝所感。初五日,鸾驾仪卫太常鼓吹凡四千人,奉引赴景灵宫。上步出宣德门,上香再拜,仍却拜褥。初六日,车驾诣宫,行朝谒之礼。至继仁殿,上出小次,悲哽。酌献举,号恸久之。在列莫不凄怆。是日,微有云物。前此芝产天元殿栱。初八日,宰相率百官诣东上合门,奉表称贺。故礼部王员外表辞云:考宫之日,灵芝秀于虹梁;荐鬯之辰,庆云承于玉宇。用此事也。初八日,文德殿宣赦文,应神御殿绘像文武臣僚,与子孙一人初品官,续功臣之后。圣泽无穷,公卿之家,何以为报耶

  十三日,以原庙奉安礼成,宴百官于紫宸殿。酒九行罢,教坊已下支赐,凡绢一千一百余疋,钱四百余千,红锦一端,银椀十四口,用正旦例也。

  晏元献家有《相笏经》,占吉凶十可八九,昔有《相印经》,陈长文、章仲将、许允皆传受此法。允初拜镇北将军,以印不善,使更刻之,如此者三。允曰:「印虽始成,而已被辱。」问送印者,果怀之而坠于厕。又有《鹰经》、《鹤经》、《牛经》、《马经》,今公卿家亦颇有此本。

  工部王侍郎言:昔与先兄同官河内,尝借亲书刘梦得集四册,后不复见还。今尚在否余归索于书橐中,果有刘集一部,细书小楷,末有印记克臣二字,侍郎名也。因以还之。凡四十五年,复归王氏。侍郎且言:二十岁写此书,今七十年矣。不惟不能复写小字,远视亦已不见。又可慨然也。

  工部范郎中出古画一轴,云是韩滉笔。其画作村夫子教学生,夫子带乌纱折上巾。按幞头起于周武帝,盖取便于军容。至唐始有巾子,两带以系巾,两带垂以为饰。至僖宗时,因伶人以银线捻二带。帝曰:「亦与朕作一顶来。」自此方应折上。后又以木刻头围,裁乌纱为之。所谓「与我斫一军容头」之类是也。方韩滉时,未有此制,恐非韩画。诸君皆以为然。

  二月,以金部员外郎晁端彦为郎中,以大理正贾种民为吏部员外郎,门下驳还,改驾部员外郎。国朝故事,诞圣节前两月,译经院开堂,宰相领润文使,参知政事一员同润文。至日,执政皆赴中使。

  张文昌《寒食内宴》诗云:「朝光瑞气满宫楼,彩纛鱼龙四面稠。廊下御厨分冷食,殿前香骑逐飞球。千官尽醉犹教坐,百戏皆呈未放休。共喜拜恩侵夜出,金吾不敢问行由。」有唐禁烟节,亦宴百官廊下,皆冷食。又知夜慈多至夜而罢也。

  礼宾使,管勾麟府路军马公事张世矩上言:「昨夏国稔恶,用师讨荡。臣随王中正出界,行十余程,其夜苦寒,被坚假寐,而府州灵佑秦王见梦于臣。言荷朝廷禡祭及御香之赐,故来助战。若闻乐声,即是凯旋之兆。及破宥州,将校皆闻金石之音。俄奉诏班师,乞赐嘉号,以答神休。」勑特封灵佑应顺秦王。秦王竟未知何神肸蠁之应,亦可以言聪直矣。

  潞国文公守太尉,皇弟雍王,曹王守司空,郑国富公、济阳曹郡王皆守司徒。三公官备,近世未有也。

  十二月,以著作佐郎林希为礼部郎中,以范百禄为司门郎中,以知建州王{左{上士中罒下且}右彡}为刑部郎中。

  礼部王员外言:前知制诰李大临,西川人。有门人背偃,不能仰视。一日,因药市罢,见一道士云:「秀才有钱,丐一二百为酒资。」此书生云:「家贫无钱,所居有薄酿,同一醉可乎」道士欣然便往。酒半,道士问:「何故背偃」书生言:「不幸得此疾,无如之何!」道士因出药三十粒云:「来日五更,面东,以新汲水下,觉微燥,不足怪。」书生如所教。既服药,燥不可胜,展转于榻上,亦甚悔之。然每一伸缩,渐觉舒便。比明,身已直矣。蜀人重药市,盖常有神仙之遇焉。

  余表弟靳庠自河东来,言:石州定胡县有赵相公庙、神每降言灾福事,如婴见状。韩公绛知太原府,经略司勾当公事张姓,忘其名,欲议毁此庙。韩遣往视之,既至祠下,忽自空中飞甆盏一只至香炉前自碎,飞上张面,血流不已,张恐惧再拜而去。刘永年病,遣子焚香八两。已而神降云:「尊君无恙,行且入朝矣。」刘疾果愈。未数月召为步军副都指挥使。何其异邪

  十六日,都省覆王韶已下谥议。左仆射王公式假,右仆射蔡公服药。传宣召左仆射赴省,左丞对席,右丞独坐于西偏。尚书、侍郎、郎中、员外分左右曹,东西各重行。考功郎中、监仪御史坐北向。酒九行,仆射秉笔,有司赞揖,顶笔故事废矣。

  礼部林郎中言:大门年三十五,累举未登科。忽梦诣卜肆,布卦甚久。曰:「秀才及第晚,须在五十一已后。来年诏下,固无所望。」已而五十一人解送,五十二人过省,五十三人及第。冥兆之前定如此邪!

  兵部杜员外言:前年使熙河,五月二十六日至岷州界黑松林,寒甚,换绵衣、毛褐、絮帽乃可过。每岁四月七月,常大雪三二尺。至是,林雪犹未消,非目睹未必信然也。

  礼部王员外言:登州有嘉鲯鱼,皮厚于羊,味胜鲈鳜。至春乃盛,他处则无。鳆鱼亦出此州,百决明是也。褚彦回传:江南一枚,直数千钱,盖重北地所有也。余昔通判滑州,见太守光禄卿解宾王说:登州每晴霁,烟雾中有城阙、楼阁、人物、车马、鸡犬往来之状,彼人谓之海市。礼部作诗送王衮出守东牟,用嘉鲯故事。因为余话海市,与解光禄同。

  十九日,国忌,景灵宫辉德殿行香。三省、枢密院导从皆不得入殿门,捧香合用合门祗候八员,从新勅也。

  《国朝会要》:犦矟。犦,击声也。一云象犦。牛善斗,字从牛。唐金吾将军执之。今制如节,有袋,上加碧油。□□□置朝堂。车驾卤簿出,则八枚前导。又四枚夹金吾大将军者,名卫司犦。矟,音少。府监欲修犦矟,不知其制。礼官曰:「犦矟,棒也。以黄金涂末,执之以扈跸。」余昔为三司勾当公事,尝至仪仗库季点,见旧犦,犦矟末刻牛,以黄金饰之。《隋书》:大业元年,应是二年。三品已上给{左瓜右句}《隋书》作「瓟」。槊。用{左瓜右申}之{左瓜右句},《玉篇》亦作蒲交反,未知孰是。

  余昔知安州,见荆湘人家,多以草竹为卜。《楚辞》云:「索琼茅以筵篿兮,命灵氛为余卜之。」其注曰:「琼茅,灵草;筳,小破竹。楚人名结草折竹而卜曰篿。灵氛,古明占吉凶者。」盖因遗俗之旧也。

  监察御史王柏言:每国忌,相国寺行香,左右巡使与两赤令相对立班,俟宰相过,揖讫退。今国忌并赴景灵宫行香,集百官,方俨恪以奉祖宗,见宰相私礼,谓宜寝罢。勑特依。夹街故事废矣。

  二十八日,腊前一日,祭太社、太稷。质明,御香不到,监祭使以闻。勑改用次日。国朝以火德王,故戌日腊。建隆中,礼官议:唐贞观已前,寅日蜡百神,卯日祭社稷,辰日飨宗庙,非古也。请三祭同用戌腊一日。近仪酉日祭社稷、蜡百神,戌日飨宗庙。杜台卿引《礼运》云:仲尼与于蜡宾。郑康成曰:蜡亦祭宗庙,时孔子仕鲁,在助祭之中。明自古以蜡日祭庙也。

  《汉旧仪》曰:颛顼氏有三子,生而亡,去为疫鬼。一居江水,是为虎;一居若水,是为罔两、蜮鬼;一居人宫室区隅沤廋,按《学津诗原》本「廋」作「庾」。善惊人小儿。今岁暮大傩,谓之逐疫是也。

  二十九日,大庆殿习元会仪,与辇、御马皆在龙墀上,按《学津诗原》本「与辇」作「舆辇」。新制也。

猜你喜欢
  志第二十九 舆服上·范晔
  卷二十·李心传
  通鉴释文辩误卷十一·胡三省
  提要·姚之骃
  纲目续麟凡例·张自勋
  尧山堂外纪颠末·蒋一葵
  卷之三十九·佚名
  卷之一百九十八·佚名
  袁宪传·姚思廉
  曹文诏传·张廷玉
  黄淮传·张廷玉
  历代甲子考·黄宗羲
  卷七十九·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一百八十八·佚名
  二十六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解人颐 高致集·钱德苍

    华严洞石壁诗 岩前流水无人渡,洞口碧桃花正开。东望蓬莱三万里,等闲归去等闲来。 跨鹤归来不记年,洞中流水绿依然。紫箫吹彻无人见,万里西风月满天。

  • 巻二·邵浩

    钦定四库全书坡门酬唱集卷二宋 邵浩 编东坡中隠堂诗【并序】岐山宰王君绅其祖故蜀人也避乱来长安而遂家焉其居第园圃有名长安城中号中隠堂者是也予之长安王君以书戒其子弟邀予游且乞诗甚勤因为作此五篇【前地理志京

  • 第一百回 窃国权王莽弑帝 投御玺元后覆宗·蔡东藩

      却说元始四年春二月,平帝大婚。特遣大司徒马宫,大司空甄丰等,奉着乘舆法驾,至安汉公第恭迎皇后。莽令女儿装束齐整,出受皇后玺绶,登舆入宫。当有典礼官依着仪注,引着一十三岁的小皇帝,与莽女成婚。莽女年龄,与平帝相去不

  • 第三十九回 谏远色王茂得娇娃 窃大宝萧衍行弑逆·蔡东藩

      却说萧衍入屯阅武堂,即称奉宣德太后命令,晓示官民。  大略说是:  皇室受终,祖宗齐圣,太祖高皇帝肇基骏命,膺箓受图;世祖武皇帝系明下武,高宗明皇帝重隆景业,咸降年不永,宫车早晏。皇祚之重,允属储元,而禀质凶愚,发于稚齿

  • 读礼通考卷六十四·徐乾学

    丧仪节二十七諡檀弓幼名冠字五十以伯仲死諡周道也【疏幼名冠字者名以名质生若无名不可分别故始生三月而加名年二十有爲人父之道朋友等类不可复呼其名故冠而加字年至五十转尊又舍其二十之字直以伯仲别之至死而加諡凡此

  • 史记集解卷三十·裴骃

    宋 裴骃 撰史记三十平凖书第八【汉书百官表曰大司农属官有平凖令】汉兴接秦之丈夫从军旅老弱转粮饟作业剧而财匮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葢藏【如享曰齐等无有贵贱故谓之齐民若今言平民矣晋灼曰中国

  • 味腴室日记 光绪十五年己丑·恽毓鼎

    四月初九日,揭晓绶金来谈。在关圣前求签得“好于清夜把心扪”之句,余窃意签语甚吉,非五魁即二百名外矣。往米市胡同看红录,知绶金中四十七名。因偕四兄至会馆,适伟臣丈报到,中一百〇五名。徬徨至薄暮,归寺。晚饭后

  • 鲍宏传·李延寿

    鲍宏字润身,东海剡人。父亲鲍机,因才能学问而知名。仕于梁朝,官至书侍御史。  鲍宏七岁时死了父亲,由兄长泉之爱护抚育。年满十二岁,就能作文章,曾经奉和湘东王萧绎诗,萧绎嗟叹赞赏不已,引荐为中记室。多次升迁至通直散骑常

  • 董璋传·薛居正

    董璋,原是梁朝的骁将。年幼时和高季兴、孔循一起在豪士李七郎那里当童仆。李七郎原名叫李让,曾以厚礼贿赂梁太祖,梁太祖宠爱他,因而收为义子,赐姓朱,名友让。董璋长大后,得以在梁太祖帐下做事,后以军功升为列校。梁龙德末年(9

  • 祁宰传·脱脱

    祁宰字彦辅,长江淮河之间的人。宋朝末年,因为懂医学而做官。金朝的军队攻破汴京俘获了他,后来做了太医。他直至做到中奉大夫、太医使。多次被赏赐,他常常感激因而尽力效劳。海陵王准备攻打宋朝,祁宰想上谏,没有被召见。适逢

  • 歴代建元考卷二·钟渊映

    秀水钟渊映撰前编盘古氏一曰浑敦氏首出御世天皇氏继盘古氏以治一姓十三人兄弟各一万八千岁始制干支地皇氏继天皇氏以治一姓十一人兄弟各一万八千岁始定三辰分昼夜以三十日为一月人皇氏继地皇氏以治一姓九人兄弟合四万

  • 天子肆献裸馈食礼卷下·任启运

    宗人府丞任启运撰绎祭第五【绎寻绎也寻绎昨日之祭以傧尸也郑氏曰大夫礼小故同日以事名曰賔尸天子诸侯礼大故别日又别名曰绎】明日遂绎祭夙兴祝佐食百官子姓复于庙位以俟右复位 传绎又祭也夏曰复胙商曰肜周曰绎【尔雅

  • 卷三十六·顺治

    <子部,儒家类,御定孝经衍义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孝经衍义卷三十六天子之孝备凶荒【臣】按嵗之有饥穰天行也凡厥庶民用天道矣而不免于水旱疾疫虽欲养其父母不可得也王者则天之明因而为之补救亦所以博爱也其备之也宜豫述备

  •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五十二·澄观

    十地品第二十六(尽加所为毕)疏。初来意等者。文分为五。一总明答问可知。二夫功不下。立理明次。前因后果义次第故。解即十住。行即十行。愿即十向。故为贤终。亲证十如故名圣位。先贤后圣亦次第故。三前是教道者。辩

  • 曹溪大休珠禪師普說卷第十·佚名

    侍者廣熙錄瑞鹿法孫行信編次南華寺安眾普說,大海水波浪浩渺,何曾有意?禪和子機鋒峻利,盡屬無心大事,不由人計較做來,自然恰好小哉!只用小見識說法,難以投機,曹溪乃天下之法席兒孫遍滿大地。即今祖庭攤損避懶者,袖手旁觀,孰肯支撐

  • 荒政丛书·俞森

    清俞森编。系宋代董煟、明代林希元、屠隆、周孔教、钟化明、刘世教及清代魏禧七家著述及俞森所撰《常平仓考》、《义仓考》、《社仓考》的汇刊本,计五卷。末附俞森撰《郧襄赈济事宜》及《捕蝗集要》。其中俞森撰《三

  • 礼记析疑·方苞

    四十六卷。清方苞撰。苞字凤九,号买皋,晚号望溪,安徽桐城人。康熙进士。曾为戴名世《南山集》作序,康熙五十年(1711)以《南山集》案入狱。后得赦,命入值南书房。雍正时,曾任一统志馆总裁,皇清文颖馆副总裁。乾隆时累官至礼部

  • 政论经·佚名

    全一卷。唐 不空译。佛为优填王说王法政论经之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