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海东逸史卷六

列传三

钱肃乐字希声,一字虞孙,号止亭,鄞县人;临江知府若赓孙、宁国知府敬忠兄子也。崇祯十年进士,授太仓知州,迁刑部员外郎,连丁内艰。

乙酉五月,南京失守;六月,杭州继陷。闰六月,宁波乡官议纳款,肃乐建议起兵,诸生董志宁、华夏等遮拜。肃乐大呼倡首,士民集者数万人。肃乐乃建牙行事,郡中监司守令皆逃,惟一同知(按小腆纪年,同知为朱之葵)治府事,已赍图籍迎降,闻兵起,叩首请罪。肃乐索取仓库籍,缮完守具。会定海总兵王之仁既纳款而悔,入城与肃乐缔盟共守。闻鲁王在台州,遣举人张煌言奉表请监国。时绍兴、余姚、慈溪并举兵,王乃赴绍兴行监国事,召肃乐为右佥都御史,画钱塘江而守;寻进右副都御史。上疏言:「目前时势,国有十亡而无一存,民有十死而无一生;若不图变计,不知所税驾矣」。当是时,之仁已封武宁侯,方国安亦进镇东侯,其兵谓之正兵,食宁波、绍兴、台州三郡田赋为正饷;孙嘉绩、熊汝霖、沉宸荃及萧乐等兵谓之义兵,所食者皆取给于富室乐输为义饷。正兵司饷者直至殿升争哗,夺取义饷,而义兵遂无所取给,恒缺食。已加兵部右侍郎,累疏辞;不许。明年四月,军食尽,乃上疏言:「臣兵既无饷,不得不散。但臣以举义而来,大仇未雪,终不敢归安庐墓」。遂弃军之温州。王得疏,知不可留,乃降旨令往海上,同藩臣黄斌卿、镇臣张名振共取道崇明,以复三吴;时方有由舟山窥吴之计也。逾月,绍兴失守,王航海,肃乐亦之舟山。唐王召之,甫入境,而延平陷,遂隐海坛山,采山薯为食。

丁亥,郑彩治兵海上,王入长垣,召为兵部尚书;疏荐故太仆卿刘沂春、广东粮道吴钟峦及闽中诸遗臣并起用。戊子,王次闽安镇,拜为东阁大学士,与马思理(胜朝殉节诸臣录云:长乐人,官东阁大学士兼礼部尚书,自缢死。大兵平福州,国朝赐谥节愍)、林正亨同入直。每日系舟于王舟之次,票拟章奏既毕,则牵舟别去,匡坐读书而已。时唐王虽殁,而其将涂登华尚守福宁,王遣大学士刘中藻攻之。登华欲降而未决,谓人曰:「岂有海上天子,舟中国公」?肃乐致书谓:「将军不闻南宋之末,二帝不在海上,文、陆不在舟中乎?后世卒以正统归之。而况不为宋末者乎?今将军死守孤城,以言乎忠义,则非其主也;以言乎保身,则非其策也。依沸鼎以称安,巢危林而自得,计之左矣」!登华得书,遂降。而是时郑彩专柄,连杀熊汝霖、郑遵谦。又登华之降,由于刘中藻,故幕府立焉。而彩反掠其地。肃乐与中藻书,每不直彩。彩闻之,很甚。肃乐故有血疾,遂忧愤疾作,卒于海外之琅琦山,年四十二(殉节诸臣录云:闻连江陷,以头触床死),遗言以故员外郎章服入殓。赠太保,谥忠介(国朝改谥忠节)。后六年,故相叶向高曾孙(南疆绎史作向高孙)尚宝卿进晟葬之福清黄蘖山。

妇翁董光远破家为肃乐输饷,奏授职方主事,参幕府事。肃乐既入海,乃自缢而死。

钱肃图字退山,号东村(鄞县志云:字肇一,号退山),肃乐第四弟。为诸生,随肃乐倡义,授监纪推官。绍兴破,从王泛海入闽,擢御史。召募义勇,联络山海诸寨。肃乐死,与弟简讨肃范同入福安围城中。福安破,萧范死,肃图从王至舟山。又二年,舟山破,乃归。久之,卒于家。

钱肃范字锡九,一字箕仲,肃乐第五弟。肃乐起兵,其诸弟之从军者,并授监纪。江干失守,从肃乐浮海而南。一时诸从亡诰敕,皆出其手,授翰林院简讨。肃乐既死,大学士刘中藻方守福安,招之往,擢兵科给事中。己丑四月,福安陷,望百辟山叹曰:「此宋少帝入海处也」!赋绝命词投缳。兵至,被执不屈死,年二十九。仆张贵从之。

钱肃遴字兼三,肃乐第七弟。以诸生从军。初授监纪,未受。入闽,以荐授兵部职方主事(「方主」二字原脱,以意补)。己丑,从亡翁洲。辛卯,翁洲破,来归。甲午,张煌言以定西之军入长江,肃遴与弟推官肃典间道赴之。乙未,翁洲复归海上,肃遴复与推官赴之。丙申,翁洲复破,推官死焉,肃遴亡命至昆山。思得间为入海计。己亥,煌言复入长江,肃遴又从之。已而兵败相失,流转太仓、嘉定间,怏怏不自得。一夕,呕血数斗,大呼不绝以死,年三十。妻鲍氏,祝发为尼。

钱肃典字叶虞,肃乐第九弟。庚寅,与兄肃遴从亡,共保翁洲,授监纪推官。丙申,大兵复下翁洲,肃典与肃遴渡海告警。追骑至,肃遴得脱,而肃典被执不屈死,年二十六。

熊汝霖字雨殷,余姚人,崇祯四年进士;授同安知县,擢户科给事,转(按「九」字原脱,据南疆绎史补)吏科右给事中。南都陷,马士英窜走杭州,汝霖责其弃主,士英无以应之。逾月,杭州亦破,乃与同里孙嘉绩共起兵。鲁王监国,擢右佥都御史,督师防江。时江上之兵,每日蓐食鸣鼓,放船登陆搏战;未几,又复转柁还守,率以为常。惟汝霖五百人渡海宁,转战数日夜;至桥司,士卒残破略尽,乃还。因入海宁募兵,得万余人;别行伍,分汛地,以本邑进士俞元良司饷,指挥姜国成主兵。由是浙西、吴中,并皆响应。进兵部右侍郎兼左副都御史,总督义师。唐藩立闽中,遣刘中藻颁诏至越,汝霖曰:「吾知奉主上而已,不知其它」。因出檄拒之。丙戌五月,进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六月,江干失守,从王泛海。时郑彩自以扈驾功,势张甚。汝霖票拟,每右诸将而抑彩,彩积恨久之。已而,彩与义兴伯郑遵谦交恶。王次闽安,从亡诸臣之室俱保琅琦。李茂者,彩之裨将也;汝霖奴子与之争口。戊子元夕,汝霖自王所归沐,熊、郑两家簪珥相问遗,茂以熊、郑合谋奔告彩。乃夜使贼党百人,破门而入,缚汝霖投之海(国朝赐谥忠节)。子琦(纪年称琦官)甫六岁,即彩婿;彩阳抚而阴贼之,亦投之海中。

孙嘉绩字硕肤,余姚人;宋烛湖先生之后,忠烈公燧五世孙、大学士文恭公如游孙。崇祯十年进士,授南京工部主事,召改兵部,擢职方员外郎,进郎中(小腆纪年作主事,未尝进郎中)。受中官高起潜所谮下狱,久之释归。福王时,起九江兵备佥事,未赴。南都既陷,杭州随之,乃与同里熊汝霖共举兵,迎鲁王监国,擢右佥都御史,督师防江,进兵部右侍郎兼都御史。诸人虽迫于忠愤,创义起事,然皆书生不知兵,迎方、王二帅拱手而授之国成;凡原设营兵卫军俱隶方、王,召募之街卒里儿则领之。方、王既自专,反恶诸人之参决,于是有分地、分饷之议。方、王犹为不足,攘夺义饷。于是义兵无所取给,恒散去无存,奇零残卒不能成军。嘉绩乃尽以归之职方(二字衍)御史黄宗羲,而谢兵事。丙戌五月,以兵部尚书与汝霖同拜东阁大学士。六月,江上师溃,从王航海,卒于舟山,年四十三(南疆绎史作四十四)。赠太保,谥忠襄。

子延龄,官中书舍人;从亡海外,历仕至户部尚书。

沈宸荃字友荪,号彤庵,慈溪人;崇祯十三年进士,授行人,奉使旋里。福王立,复命南都,擢山西道御史。时马、阮乱政,宸荃频疏论之;最后,直纠士英擅权、纳贿、蠹国、殃民十二大罪。士英怒,必欲杀之,台省力救得免。遂出为苏松兵备佥事,未赴而南都破。北兵至浙,宸荃起义里中,与熊汝霖、孙嘉绩、钱肃乐等会师迎鲁国监国,擢右佥都御史。江干失守,弃家从王海外。王次长垣,连擢至尚书、东阁大学士。复从王至舟山,加太子太保。舟山破,又从泛海抵厦门,至金门。后舣舟南日山,遭风没于海(国朝赐谥忠节)。

宸荃从亡时,其父居家,当事齮龁之;父亦强直,不能加害。宸荃每思其父,辄吟时,诗罢恸哭。闻者莫不哀之。

猜你喜欢
  列传第二十七 罗宪(兄子尚) 滕修 马隆 胡奋 陶璜 吾彦 张光 赵诱·房玄龄
  卷一百九十二·列传第八十九·柯劭忞
  卷九十七 志七十二·赵尔巽
  ●卷八十八·徐梦莘
  第九回 平谢逆功归檀道济 入夏都击走赫连昌·蔡东藩
  ●卷十七·陶宗仪
  曾军后篇第五·王闿运
  卷之一千四百五·佚名
  通志卷四十六·郑樵
  四三九 江苏巡抚杨魁奏续缴应毁书籍折·佚名
  一五○ 汉票签为查明龚敬身等在四库全书处行走事致典籍厅移付·佚名
  卷五十二·朱轼
  通鉴纪事本末卷十九下·袁枢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二百八·佚名
  42.信陵君救赵·林汉达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米芾·唐圭璋

      芾字元章,太原人。自号鹿门居士,又号海岳外史。徙居襄阳,又徙居吴。生于皇祐三年(1051)。以母侍宣仁后藩邸恩,补校书郎、太常博士,出知无为军。逾年,召为书画博士,擢礼部员外郎,知淮阳军。大观三年(1109)卒,年五十九。或云元年

  • 武林隐·隋树森

    武林隐,生平、里籍均不详。明·朱权《太和正音谱》将其列“词林英杰”一百五十人之中。 小令 【双调】蟾宫曲 昭君 天风瑞雪剪玉蕊冰花,驾单车明妃无情无绪,气结愁云,泪湿腮霞。只见十程五程,峻岭嗟峨

  • 东海渔歌卷六·顾太清

    醉花阴 咏蝶淡绿轻红春日暖,落瓣随风卷。蝶阵趁飞花,欲绣翩翩,抽尽春蚕茧。滕王旧稿晴窗展,住住飞飞缓。花底作生涯,心醉群芳,生受东君管。丑奴儿 春日偶成已过谷雨春将暮,未见花开。未见花开,辜负多情燕子来。海棠憔悴东风老

  • 巻五·宋绪

    钦定四库全书元诗体要卷五     明 宋公传 编歌体猗迂抑扬永言谓之歌有高下之节诵之使人兴起若君臣之赓歌五子接舆沧浪之歌见于经传非击壤卿云之比读者不可以不察观所取者尤见古今之不同也西山歌【李存】西山有

  • 外篇 杂说上第七·刘知几

      ○《春秋》(二条)   案《春秋》之书弑也,称君,君无道;称臣,臣之罪。如齐之简公,未闻失德,陈恒构逆,罪莫大焉。而哀公十四年,书"齐人弑其君壬于舒州。"斯则贤君见抑,而贼臣是党,求诸旧例,理独有违。但此是绝笔获麟之后,弟子

  • ●史通会要下·陆深

    ○丛篇一 夫爱憎之情忘而后是非之论定故史必修于异代岂曰才难而已乎尧典述徳标以虞书此圣人之志也重华协帝毋亦身亲笔削与禹贡夏后之书也或曰伯益所记云 书之二典不独记其事并与其深微之意传之葢当时执笔皆圣人之徒也

  • 第二回 借衣冠热中魏实甫 望门墙冷窥胡雪岩·陈蝶仙

    却说胡府家人接了请魏实甫的帖子,趁着斜阳未下,飞马赶出武林门。到了湖墅,好容易找到魏家。门子便一片声喊“接帖”,进去。直到了一所小小厅上,也不见一人。喊了好半日,才见走出一人来,年纪四十上下,一张削刮脸儿,两

  • 首篇 总论·佚名

    ○第一章 满清称名之始出山海关东行,若奉天,或吉林,若黑龙江,中外人士皆以满洲称之者也。然试问满洲之何以见称,不独汉族不能尽知,即满族亦几数典而忘祖。考满洲旧壤,本在白山、黑水之间,于古为肃慎,汉为辰韩,魏晋为勿吉,隋唐为

  • 卷之二百三十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史记集解卷一百四·裴骃

    宋 裴骃 撰史记一百四田叔列传第四十四田叔者赵陉城人也其先齐田氏苗裔也叔喜劎学黄老术于乐巨公所叔为人刻廉自喜喜游诸公赵人举之赵相赵午午言之赵王张敖所赵王以为郎中数嵗切直廉平赵王贤之未及迁会陈狶反代【徐

  • 第三讲·孙中山

    民权两个字,是我们革命党的第二个口号,同法国革命口号的平等是相对待的。因为平等是法国革命的第二个口号,所以今天专拿平等做题目来研究。平等这个名词,通常和自由那个名词,都是相提并论的。欧洲各国从前革命,人民为争平等

  • 卷二十三·乾隆

    大清世宗敬天昌运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寛仁信毅大孝至诚宪皇帝圣训卷二十三理财雍正二年甲辰二月丙午上谕各省关差盐差等官从来关盐税之设所以通商裕国或用钦差专辖或令督抚兼理无非因地制宜利商便民之至意也朕前于关盐

  • 卷一百七十五之二·雍正

    <史部,诏令奏议类,诏令之属,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一百七十五之二 朱批嵇曾筠奏摺 雍正五年正月初四日兵部左侍郎河南副总河兼管山东黄河堤工【臣】嵇曾筠谨 奏为恭报 圣世河淸昌期嘉应事窃照

  • 李固·苏辙

    孔子谓颜子:“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用而不行,则何以利人?舍而不藏,则何以保身?圣人之于天下,理极于是而已。陈灵公与其大夫孔宁、仪行父宣淫于朝,泄冶强谏以死。《春秋》书之曰:“陈杀其大夫泄冶。”君虽无道,而

  • 孙梅堂·佚名

    孙梅堂先生小传孙先生名鹏字梅堂以字行浙江鄞县北渡人也生于逊清光绪十年幼聪颖年十四入上海圣约翰大学为高材生十八就贾于汉皋二十承父业初君父廷源先生设美华利钟表号于上海创建时钟工厂仿西法制造时钟实为中国经营

  • 卷二百六十一·佚名

    △初分难信解品第三十四之八十善现,一切智智清净故内空清净。内空清净故法定清净。何以故?若一切智智清净。若内空清净。若法定清净。无二无二分无别无断故。一切智智清净故外空内外空空空大空胜义空有为空无为空毕竟空

  • 二十四山八卦罗经图·佚名

    壬山兼子: 主子孙富贵,房房皆吉,六畜兴旺,人丁昌炽,广进田庄,子孙儿媳,忠孝贤良,名扬四海,永世无穷,高官进职。

  • 庄老通辨·钱穆

    钱穆著。本书专为讨论庄、老两家之思想,而辩订其先后。其在于庄、老两家之生卒年世,及历史传说之种种考订,则均详见于《先秦诸子系年》。《老子》书之作者及成书年代,为历来中国思想学术界一大“悬案”。旧说老子在孔子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