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首篇 总论

○第一章 满清称名之始

出山海关东行,若奉天,或吉林,若黑龙江,中外人士皆以满洲称之者也。然试问满洲之何以见称,不独汉族不能尽知,即满族亦几数典而忘祖。

考满洲旧壤,本在白山、黑水之间,于古为肃慎,汉为辰韩,魏晋为勿吉,隋唐为靺鞨,宋为女真之完颜部,明初为建州左、右卫。

至其满洲之所以见称,本非地名,实由部族而假借用之也。盖女真建部之始,本由肃慎转音,而名为珠里真,后讹为女真。爱亲觉罗氏既为珠里真后裔,遂由珠里真而渐名为珠申。迨部族之势日强,欲并吞邻近诸部,爰先通好于西藏。西藏喇嘛以其为珠申之后也,慢呼之曰曼珠。爱亲氏译曼珠之义,知为妙吉祥,乃舍珠申,而以满珠名其部族。后之汉字,易“珠”为“洲”者,以“洲”字义近地名,故假借用之,自此遂相沿不改云。

○第二章 满洲头颅之异

范蔚宗之传三韩也,称辰韩人儿生,欲令头扁,皆压以石。满洲旧部,即汉之辰韩地,故其遗风犹有存者。

或有辨之者曰:满洲旧俗,儿生数日,即置卧具,令儿仰寝其中,久而脑骨自平,头形似扁。设以石压头,壮夫且不能堪,而以施之初堕地之小儿,实非人情所有,故不可信。

然物之圆者,必被压,始能平。头之圆,亦犹物也,如不以石压,则脑骨安能自平。或之言,实不合于物理。闻蒙古人生儿,以韦带束之木板,植立于地,长则股形微箕。欧洲妇人,以带紧束其腰,故常细。满族之以石压头使扁,与此二事同。

以此之故,有见其太庙之悬像者,一曰奴儿哈赤,彼族所奉以为太祖也。一曰皇太极,彼族所奉以为太宗也。试谛审其头颅,皆作扁圆状。又有入紫光阁者,见其图形之满洲功臣亦然。然则满族之异于汉族,但一望其头颅,已灼然可见矣。

○第三章 满族之崇奉堂子

崇奉堂子,为爱亲觉罗氏特有之习惯。凡遇战役,必先祭之。其神何名,无知之者。且祭献之礼绝诡秘,往往不肯宣布。世皆强解之为祭天,谓即古者天子出征,类乎上帝,宜乎社,造乎祢之意。其实不然。

昔有范生者,游满洲之辽阳城。见一古刹,欲入观之,门者不许。谓欲瞻礼,只可在门外焚祷,不得闯入。范生欲穷其异,与门者商,强而后可。乃至刹内,见塑像二,长各数丈。一为男子状,向北植立,一为女子状,南面抱其颈,体皆赤,态甚亵。问之土人,皆以公佛、母佛呼之。爱亲觉罗氏所奉之堂子,盖亦若是焉尔。是其特有之习惯。汉人见之,未有不发噱者也。

○第四章 满族之握兵柄

典兵之权,为满族所专有。未入关时,本以亲王为统帅,如睿礼、郑豫、肃勤等是也。入关以后,尚存此制。其余虽不专任皇族,亦未尝不用满族。如康熙准噶尔之役,则费扬古也。雍正西南苗之役,则鄂尔泰也。乾隆准部之役,则永常等也。回疆之役,则兆惠等也。大金川之役,则傅恒也。小金川之役,则阿桂也。缅甸之役,则傅恒也。廓尔喀之役,则福康安也。嘉庆川鄂陕之役,则额勒登保、德楞泰也。此荦荦之大役,皆以满人掌兵,而汉人不得预闻其事。

洎乎洪、杨军起,扰攘几二十年,蹂躏几十三省,满人皆束手无策,乃任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一司兵柄,遂开汉人杀汉人之路。

迨假托立宪,欲集权于中央,于是复令荫昌等,操陆军部之总机关。不久而武汉发难,满清亦随即于亡。

○第五章 宫中之秘密

满清宫中,事事秘密,有出人意计外者。如皇上宿某宫中,召某妃嫔进御,当直内监,则往彼赤体毡裹,背负而来。或曰,此明制。或曰,胤祯为宫人刺毙,是以此制至雍正后甫有之。语或近是,然年湮时远,亦莫能详也。宫中有地道通外方,有室,有户,有床几坐椅灯镜等,遇变,帝辄携其父母后妃儿女等入窟,外立一最亲信之内监,手执枪枝,每连呼曰打拿。打拿者,满洲语,平安也。危迫,则不呼打拿。帝后皆自尽,死其处,或由地道遁去。光绪季年,吴樾炸弹事发,满人日夜数十惊,而宫中尤疑惧。那拉氏除坐朝数小时外,则偕帝后妃嫔等,潜入窟至数日之久。其时掌警部为尚书徐世昌,京津巡士,荷枪如云,挥汗成雨,似临大敌,诚可嗤矣。

猜你喜欢
  司天考第二·欧阳修
  卷二十七·志第三·天文三·张廷玉
  卷一四六 梁紀二·司马光
  卷十三 明帝·王夫之
  第六十六回 救孤城谢玄却秦军 违众议苻坚窥晋室·蔡东藩
  路史卷三十九·罗泌
  ●郑氏史料续编卷一·佚名
  补后汉书年表卷十下·熊方
  龚万禄传·张廷玉
  卷一百八十九·杨士奇
  卷二十六·佚名
  卷第二十五·佚名
  职官五三·徐松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十六·佚名
  十一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四百四十六·彭定求

        卷446_1 【元微之除浙东观察使,喜得杭越邻州,先赠长句】白居易   稽山镜水欢游地,犀带金章荣贵身。官职比君虽校小,   封疆与我且为邻。郡楼对玩千峰月,江界平分两岸春。   杭越风光诗酒主,相看更合与何人。

  • 卷四·林逋

    钦定四库全书林和靖集巻四宋 林逋 撰五言绝句闵师自天台见寄石枕斵石自何许枕之懐赤城空庐复蕙帐旦暮白云生西湖与性上人话别秋山与湖水逺近如相送后夜宿扁舟知师有归梦送谢尉试吏才未伸食贫同古人何以赠行色一酌湖

  • 第二本·杨景贤

    绛坛宝日丽璇霄 淑景当空午篆高 三殿尽如灵宝界 诸天齐降紫宸朝 第五出诏饯西行 (虞世南上,云)物估人烟万里通,皇风清穆九州同。未能奏上甘棠赋,先献商霖第一功。小官虞世南。奉观音佛法旨,荐陈玄奘于朝,小官引见天子。

  • 第二折·李寿卿

    (旦儿上,云)妾身是柳翠,自从做罢好事,见了那和尚,我睡里梦里,便见那和尚。我夜来做了一个梦,梦见变做个梨花猫儿。我今日欲待问人,争奈唤官身,我不往这前街里去,则怕撞见那和尚,只后巷里去波。(正末上,云)远远望见柳翠往这里去了

  • 参寥集补钞·吴之振

    道潜余初入智果院苏翰林率宾客相送者十六人各赋诗一章用圆觉经云以大圆觉为我伽蓝身心安居平等性智为韵得以字秦山屹天下,四海同仰止。我公命世英,突兀等于是。胸中廓汉秋,皎绝微云滓。当年事危言,轩冕如脱屣。正贵知我希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五百四十七·佚名

    万历四十四年七月己巳朔享 太庙遣侯吴汝胤恭代○赐二辅臣各鲜鲥鱼二尾○原任狭西按察使邢云路献七政真数其略曰凡步历之法必以两交相对彼交印此交此交符彼交两交正而中间时刻分秒之度数自一一可按七政之行其数皆同日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七十 隐逸传三·纪昀

    隐逸传宋 【二】○宋二王樵张愈黄睎周启明 代渊陈烈孙侔刘易姜潜连庶 章詧俞汝尚阳孝本 邓孝甫 宇文之邵吴瑛张举松江渔翁杜庄顺 昌山人南安翁王樵张愈黄睎周启明代渊陈烈孙侔刘易姜潜连庶章詧俞汝尚阳孝木邓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三 辽纪三·纪昀

    辽纪 【三】圣宗 【一】○圣宗一圣宗皇帝讳隆绪小字文殊努景宗长子也母曰睿智皇后萧氏干亨二年封梁王四年九月壬子景宗崩癸丑即皇帝位于柩前时年十 二皇后奉遗诏摄政冬十月己未朔帝始临朝辛酉羣臣上尊号曰昭圣皇帝尊

  • 四一三 江苏巡抚杨魁奏遵旨查办解京书籍应毁应还情形折·佚名

    四一三 江苏巡抚杨魁奏遵旨查办解京书籍应毁应还情形折乾隆四十二年八月初十日江苏巡抚臣杨魁谨奏,为遵旨查办奏覆,仰祈圣鉴事。窃臣于本年七月二十七日接奉上谕:据巴延三奏晋省所进书籍。云云。钦此。臣伏查本年五月初

  • 鱼俱罗传·李延寿

    鱼俱罗,冯翊下圭阝人。身高八尺,体力过人,声音雄壮,说话声能传到几百步之外。任大都督,跟从晋王杨广平定陈国,因功授开府。沈玄烩、高智慧等人在江南发动叛乱,杨素因鱼俱罗强壮勇敢,请求让鱼俱罗一同前往平叛。鱼俱罗平叛有功

  • 北洋海军章程第四·佚名

    事故 凡海军官员丁尤、回避、告病、终养、修墓等项及章程所未赅者,由北洋大臣查照定例及行军旧例,酌核办理。如有窒碍难行之处,并准援引西国水师章程,参酌拟定,咨商海军衙门,核夺施行。

  • 卷十一·程公说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分记卷十一    宋 程公说 撰世谱二呜呼春秋邦国命卿之制其能无戾于先王之旧哉若昔诸侯岁贡士于天子天子使还治其国故诸侯之卿皆命于天子大夫不世爵使以德爵以功迄春秋时乃有世为卿大夫者而贤德

  • 卷三·钱时

    <经部,书类,融堂书解  钦定四库全卷融堂书解卷三宋 钱时 撰夏书禹贡禹别九州随山濬川任土作贡禹之治水实在尧朝何谓夏书此书所载田赋贡篚无所不具如何独谓之贡盖贡者夏后氏取民之总目五十而贡是也虽其制度定于尧

  • 诗故卷五·朱谋玮

    明 朱谋玮 撰陈宛丘刺幽公也始武王以元女大姬妻妫满而封之于陈是为陈胡公大姬无子好巫觋祷祈鬼神歌舞之乐民俗化之五世而至幽公滛荒昏乱游荡无度国人刺之然其习俗则有自来矣宛丘之下盖祷祈之所撃缶撃鼓而舞鹭羽娱神

  • 成实论 第六卷·佚名

    成实论 第六卷诃梨跋摩造姚秦三藏鸠摩罗什译苦谛聚中想阴品第七十七问曰。何法为想。答曰。取假法相故名为想。所以者何。如经中说有人少想有人多想。有人无量想无所有想。而实无此多少等诸法。故知想者取假法

  • 卷第八·佚名

    阿毗达磨顺正理论卷第八尊者众贤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辩本事品第一之八已说三根取非至境。余三鼻等。与上相违。谓鼻舌身。唯取至境。如何知鼻唯取至香。有说。断息时则不嗅香故。此因于义未足证成。设有息时能嗅香

  • 训俗遗规·陈宏谋

    五卷。清陈宏谋撰。陈宏谋辑有五部论道德和教育的著作,合称《五种遗规》。即有关社会生活的《训俗遗规》五卷,有关教育少年的《养正遗规》四卷,有关教育子女的《教女遗规》三卷和《从政遗规》两卷以及有关官箴的《在官法

  • 上清金阙帝君五斗三一图诀·佚名

    《云笈七签》卷49录本图诀大部分,但无图,可知不迟于北 宋。图诀中有“后圣金阙帝君”和“匈奴国”二称,疑出自六朝。 文中称本经共四诀:《三元真一经》、《太极帝君真符》、《五斗真一 经》和《大极帝君宝章》,现存一、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