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海东逸史卷七

列传四

王之仁字囗囗(原阙),直隶保定人;官吴淞总兵,迁浙江定海总兵。在定海已纳款,得贝勒令,仍旧任。鄞之故太仆谢三宾者,家富耦国。方西行,见贝勒归,害钱肃乐等所为,乃贻书之仁,谓「潝潝訿訿,出自庸妄六狂生,而一稺绅和之。将军以所部来斩此七人,事即定矣。某当以千金为寿」。稺绅指肃乐,盖肃乐时年未四十也。会肃乐亦遣客倪懋熹以书告之仁,劝其来归。之仁两答书,约以十五日至鄞;而密语懋熹,令具燕犒,三宾不知也,方以为杀肃乐在旦夕。届期,之仁至,诸乡老大会于演武场。坐定,之仁出三宾书对众朗诵,三宾遽起欲夺其书。之仁变色,因问肃乐曰:「是当杀以祭纛否」?语未毕,长刀夹三宾下。三宾哀号跪阶下,请输万金以充饷;乃释之。之仁遂以兵迎鲁王于台州。

王既监国,封之仁武宁侯,进宁国公。时诸帅争地争饷,攘臂哗争;敌兵临江,置之不问。之仁虽悍戾,尚忠奋。上疏言:「起事之日,人人有直捣黄龙之志;乃一败之后,遂以钱塘为鸿沟,天下事尚何忍言!臣今日计惟有前死一尺,愿以所部之兵沉船一战。今日欲死,犹战而死;他日即死,恐不能战也」!丙戌三月朔,北兵驱船开堰入江,阁部张国维严饬各营守汛,令之仁统水师从江心袭战,而自督诸军复杭州。会东南风大起,之仁扬帆奋击之,北兵败去。六月朔,江上兵溃,诸将皆遁,惟之仁一军尚在。将由江入海,国维与之仁议抽兵五千分守各营。之仁泣曰:「坏天下事者方国安也!敌兵数万屯北岸,倏然而渡,孤军何以迎敌,惟一死而已」!乃载其妻妾并两子妇、幼女、诸孙,尽沉于蛟门下;捧所奉敕印,北面再拜投之水。乃立旗帜,鼓吹张盖,泛海至松江。北兵意其降也,护送至金陵。峨冠大袖,肩舆而入,百姓骇愕聚观。之仁从容入见内院洪承畴,自称「前朝大帅,国亡当死。恐葬于鲸鲵,身死不明,后世青史无所征信;故来投见,欲死于明处耳」。承畴优接以礼,劝之薙发,不从。乃戮于市。从子正中别有传。

张鹏翼字耀先,浙江诸暨人,官浙江总兵中军都督府左都督。乙酉四月,北兵南下,鹏翼与右都督徐洪■〈王彦〉合兵入援,未至而南都陷。遂从海道至绍兴,鲁王封为永丰伯。丙戌三月,移镇衢州。北兵至,副将秦应科等内应,城遂破。鹏翼巷战力竭,被执。谕之降,大骂,乃杀之(国朝赐谥烈愍。小腆纪年载弟鹏飞同被执,不屈,自刎死)。

弟继荣(南疆绎史作季熊)勇冠三军,与北兵战,力竭而死(纪年云:季熊,严州守将,战败,拔靴刀自剚死。时称张氏三忠云)。有老僧舁其尸归,将近衢许里许,道旁有旅肆,忽见继荣被甲跃马,从数人至,命具酒食。肆主飞报入城,军中皆惊喜,急出迎之,则继荣尸适至。始知向入旅店者,乃其魂也。

洪■〈王彦〉亦不屈死。

蒋若来字龙江,南直长洲人;世居娄门。形材短小,独骨臂,善骑射。以事亡命,居刘河;巡抚张国维异其才,拔自行伍(明季北略作生员),以把总守江浦。流贼薄城,蚁附而上,若来提刀截杀,应手而毙。方坐城楼下,俄见贼金冠紫袍者握大石直前,击中若来面,仆地;贼乘势合围而前。若来奋跃登城,射殪其酋;复发大炮,击杀三千人。以功擢游击,守江浦。六安、宿松之役,以无援败。累迁至浙江总兵(胜朝殉节诸臣录、小腆纪年并称都督)。

唐王立,令与朱大典同守金华。鲁王授官亦如之。及城破,令长子出而集妾子女于厅,纵火焚之;提刀巷战,杀四十余人,力尽自刎死(国朝赐谥忠烈)。

郑遵谦字履公(绍兴府志作履恭),会稽人,佥事之尹子。为诸生,跅弛任侠,不为绳墨之士所理。南都陷,阉人屈尚志(按小腆纪年,福府内臣有屈尚忠者。疑即一人)逃至越,遵谦执而杀之;曰:「吾闻诸刘先生,凡系逃官皆可诛」。刘先生,谓宗周也。北兵至,潞王以杭州降。遵谦创众起义,杀北人所署绍兴守、会稽令(纪年云:绍兴守张愫、山阴令彭万里),与钱肃乐等奉笺鲁王;拜中军都督府左都督,封义兴伯。丙戌三月,北兵决坝放船入钱塘江,遵谦帅师败之,获其铁甲八百余副。绍兴破,崎岖浙、闽间,从王航海至厦门,进封义兴侯。大学士熊汝霖为郑彩所害,遵谦不平。彩乃诈扑部将吴辉,辉扶伤就遵谦求书投郑鸿逵。遵谦过辉船送之,遂被擒。辉既擒遵谦,而难于面之,伏舱底不出;遵谦呼之曰:「汝郑彩厮养,杀我岂汝意,而相避乎」!辉乃出。遵谦乞只鸡盂黍,哭奠汝霖;既毕;遂跃入海中死(国朝赐谥节愍,弟遵俭同)。

有妾金四姐者,故妓也。尝笞杀其婢王氏,因下狱;谦以千金出之。谦死,四姐束藁象彩,每馈奠,斩象人以侑食。彩闻之,使人沉之海中。

弟遵俭,官通政司参议。舟山破,殉节死。

荆本彻字太徽,丹阳人,崇祯辛未(小腆纪年作甲戌)进士;官兵部司务,为温体仁所恶免官。十七年,起原官,出为下江监军道。福王时,授职方郎中,仍监军海上。南都亡,屯军施翘河,号四会营,招集诸将士。会故总兵贡五常(原注:崇明人)、张士仪(原注:太仓人)、张鹏翼(诸暨人。原注:崇明人,疑承上「贡注」而讹,今据本传同)、巡抚田仰、光禄卿沉廷扬各以众至,义阳王避乱亦自太仓投焉。鲁王进拜副使。丙戌,扈王出海,屯小沙屿。其将士多善射。黄斌卿忌之,造为流言,率众攻之,遂遇害(胜朝殉节诸臣录云:没于浙东。国朝赐谥节愍)。

子元相,亦见杀。

猜你喜欢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七十六·李心传
  第四十三回 审食其遇救谢恩人 吕娥姁挟权立少帝·蔡东藩
  ●卷十五·徐锡麟
  卷八下·朱熹
  卷二十六·唐·蒋一葵
  路史卷二十二·罗泌
  卷之一百七·佚名
  ●革除遗事一·黄佐
  卷二十四·萧常
  通志卷一百二十·郑樵
  通鉴纪事本末卷七下·袁枢
  卷一百二十五·司马迁
  十国春秋卷八十七·吴任臣
  萧正德传·李延寿
  卷六十三·阿桂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初集卷十六·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初集卷十六古今体一百一首【癸亥五】七月初八日因往盛京叩谒祖陵恭奉皇太后始发圆明园作虞采绥旌次第排金风凑爽满天佳王途于迈高秋净帐殿承欢爱日谐望里关东多王气行经塞北畅清怀緜緜宝穑秋成近触

  • 卷四百五十六·列传第二百一十五·孝义·脱脱

        ◎孝义   ○李璘 徐承珪 刘孝忠 吕升 罗居通齐得一 李罕澄 邢神留 许祚 胡仲尧 陈兢洪文抚 易延庆 董道明 郭琮 顾忻 朱泰 成象 陈思道方纲 庞天祐 刘斌 樊景温 祁暐 何保之 李玭 侯义 王光济 江白

  • 读礼通考卷五十二·徐乾学

    丧仪节十三丧毕吉祭诗序鸟祀高宗也【笺祀当为祫祫合也高宗殷王武丁中宗孙之孙也有雊雉之异又惧而修德殷道复兴故亦表显之号为高宗云崩而始同祭于契之庙歌是诗焉古者君薨三年既毕禘于其庙而后祫祭于太祖明年春禘于

  • 卷之六百三十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中卷十八·杜大珪

    (宋)杜大珪 编司马文正公光墓志铭范镇公讳光字君实自儿童凛然如成人至既没其家得遗奏八纸上之皆手扎当世要务(已上墓志全文悉取苏文忠公所撰司马公行状惟删出行状所载公论交址贡异兽 苏辙举直言及经畧安抚使便冝从事非

  • 卷之十五·祁韵士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传卷之十五表第十五居 京师之厄鲁特【爵一隶内蒙古旗 自此以以下皆蒙古之不列外藩者】和硕亲王今袭固山贝子居归化城之土默特【爵三隶绥远城将军辖】辅国公原授左翼都统今袭三等

  • 宇文导传·令狐德棻

    宇文导字菩萨,是太祖长兄宇文颢的次子。从少年时就雄杰豪迈,仁义慈惠,太祖很喜欢他。最初同叔父们一同在葛荣军中,葛荣失败,迁居晋阳。太祖随贺拔岳入函谷关时,宇文导随从西去,常常参与作战。太祖讨伐侯莫陈悦,任命宇文导为都

  • 力耕第二·桓宽

    大夫曰:“王者塞天财,禁关市,执准守时,以轻重御民。丰年岁登,则储积以备乏绝;凶年恶岁,则行币物;流有余而调不足也。昔禹水汤旱,百姓匮乏,或相假以接衣食。禹以历山之金,汤以庄山之铜,铸币以赎其民,而天下称仁。往者财用不足,战士或

  • 春秋大全卷十三·胡广

    明 胡广等 撰僖公中【丁惠王二卯十三年】六年【齐桓三十二晋献二十三衞文六蔡穆二十一郑文十九曹昭八陈宣三十九成公元年宋桓二十八秦穆六楚成十八】春王正月附录【左传晋侯使贾华伐屈夷吾不能守盟而行将奔狄郤芮曰

  • 提要·朱睦㮮

    【臣】等谨案五经稽疑八卷明朱睦㮮撰睦㮮字灌甫号西亭周定王橚六世孙袭封镇国中尉万厯初举宗正睦㮮尝筑万卷堂覃思考索著述甚富所作授经图已别着録是书取五经疑义参考异同而断以已意征引极为该博虽其中如郭京易举正之

  • 卷三十一·林之奇

    <经部,书类,尚书全解钦定四库全书尚书全解卷三十一宋 林之奇 撰洛诰        周书召公旣相宅周公往营成周使来告卜作洛诰洛诰周公拜手稽首曰朕复子眀辟王如弗敢及天基命定命予乃保大相东土其基作民眀辟予

  • 卷三十四·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日讲礼记解义卷三十四玉藻韠君朱大夫素士爵韦圜杀直天子直诸侯前後方大夫前方後挫角士前後正譁下广二尺上广一尺长三尺其颈五寸肩革带博二寸此言元端服之韠也凡韠皆韦为之故字从韦又着衣毕然後着之故名韠

  • 卷十·王与之

    钦定四库全书周礼订义卷十     宋 王与之 撰大府下大夫二人上士四人下士八人府四人史八人贾十有六人胥八人徒八十人礼库曰自大府至内府掌守藏财赋自司防至职岁掌防计财赋故大府为府藏长以下大夫为之司防为防计

  • 菩提資糧論卷第二·欧阳竟无

      聖者龍樹本 比丘自在釋   隋天竺三藏達摩笈多譯   問已解釋忍波羅蜜.今應說精進波羅蜜。答.勇健體相勇健作業等是爲精進.於中   諸菩薩等從初發心乃至究竟坐菩提場建立一切菩提分相應身口意善業此名   

  • 崧庵集·李处权

    宋诗别集。李处权撰。元代方回《瀛奎律髓》卷40注其《送二十兄还镇江》诗称:李处权“有《崧庵集》,宣和间与陈叔易、朱希真以诗名”。明代焦竑《国史经籍志》载其《崧庵集》10卷,其余诸家书目均未著录。其集久无传本,

  • 康熙辽阳州志·杨镳

    知州杨镳修,奉天府(今沈阳)经历施鸿纂。清康熙二十年(1681)抄本。二十八卷。镳字莲峰,河南洛阳人。康熙举人,官辽阳知州。施鸿字则威,福建邵武人。官奉天府经历。著有《澂景堂史测》。此志康熙二十年(1681)成书,约三

  • 波斯匿王太后崩尘土坌身经·佚名

    西晋沙门释法炬译,说四恐畏。如四山合逼,无能避者。亦名除忧患经。亦出四意断品。

  • 禅门章·智顗

    一卷。隋代释智顗撰。《禅门章》一书,是为诠解释禅门波罗密次第法门而作。释禅波罗密篇是智顗大师于建业瓦官寺说讲, 大庄严寺释法慎记录整理成书,有三十卷。后来章安、灌顶治定为十卷,并在题记中言称:“今略出前卷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