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一百五十五

钦定四库全书

明会典卷一百五十五

工部九

虞衡清吏司

郎中员外郎主事掌天下虞衡山泽之事而辨其时禁

采捕

虞衡掌采捕之事野味以供宾祭皮张翎毛以供军器军装皆不可缺者至於禁令亦本司所掌今并载之

野味

诸司职掌

凡每岁祭祀及供御并岁时筵宴合用野味预先行移各司府州着落所属於山林去处多办走兽湖泊去处多办飞禽照依坐定岁办数目令各处猎户除春夏孕字之时不采外当於秋间采捕其各项活野味依例用寛大笼柜差人沿途如法喂养茁壮到部出给长单一样二本并关给勘合进赴内府光禄寺交收将长单一本批回入卷一本就留本司备照如有倒死不堪之数验其解物人在路果无延缓稽迟日期者止是着令赔偿起解如是故行迟缓者问罪

计各处岁办一万四千二百五十只

湖广三千只 本司分派附近府州二千五百只坐去窵远府州五百只

辰州府八十只 永州府一百只 衡州府七十只 宝庆府六十只 襄阳府一百二十只郴州三十只 靖州二十只 安陆州二十

江西一千只 本司分派附近府分八百只坐去窵远府分二百只

南安府一十五只 袁州府六十只 赣州府六十只 吉安府六十五只

直隶七千五百只   河南一千二百只

浙江八百只     山东七百五十只

见今岁办野味一万四千五百一十四只

浙江八百只     江西一千只

湖广三千只     河南一千二百只山东七百五十只   应天府三百只

直隶苏州府四百只 镇江府三百只 庐州府八百只 宁国府二百只 扬州府一千五十三只 淮安府二千六十一只 池州府二百只 常州府三百只 安庆府五百只 松江府三百只 太平府三百八只 徽州府二百一只 和州一百只 广德州二百九只 徐州五百只 滁州一十二只

岁进供应野味活鹿二百六十七只活天鹅三百二十只

河南二百二十七只

河南府生鹿五十七只 汝宁府生鹿七只南阳府生鹿七十只 怀庆府生鹿一十一只卫辉府生鹿二十六只 彰德府生鹿五十

六只 开封府天鹅六十五只

直隶庐州府天鹅七十四只生鹿一十只 淮安府天鹅六十八只生鹿二只 扬州府天鹅六十六只生鹿二只 凤阳府天鹅三十一只生鹿一十六只

山东天鹅一十六只生鹿一十只

事例

宣德十年奏准江南直隶及布政司所进野味俱送南京光禄寺江北直隶及布政司所进野味俱送北京光禄寺 正统元年奏准各处所进獐麂鷀?等野味依彼中时值易价钞就彼官库收贮年终开报 成化二十二年奏准大祀该用大样角鹿二十五只先期会计行庐凤二府河南布政司岁办鹿只内每三只准买一只常数外增三只备用余仍岁办起解 南京工部奏准江南司府州县岁办活鹿每一只收银一两七钱天鹅一只收银五钱解南京光禄寺收买供进 弘治元年南京光禄寺奏准令原产有司府州县照旧采捕解纳

皮张

诸司职掌

凡各处每岁差人起解杂色皮张及各该军卫屯田去处倒死头匹皮货到部照例开给长单勘合付解人进纳若熟皮劄付丁字库交收生皮劄付皮作局熟造类进设或成造军器等项皮张不敷须要预为收买其收贮在库之数务要时常整点不致腐坏

计各处岁办杂皮二十一万二千张

江西二万张    浙江二万张

河南一万五千张  福建一万张

山东一万五千张  四川一万张

广西一万张    广东一万张

湖广二万张    陕西二万张

北平二万张     山西二万张

直隶二万二千张

见今岁办杂皮三十四万七百六十一张

浙江三万三千张   江西三万三千张

福建二万张     湖广三万三千张山东二万五千张   山西三万二千张广东一万五千张   广西一万五千张四川一万五千张   河南二万五千张

陕西三万张    顺天府五千七百八十张直隶苏州府四千张 镇江府四千张 庐州府二千张 宁国府四千张 扬州府五千张淮安府四千张 池州府一千张 常州府二千张 安庆府一千张 松江府二千张 太平府四千张 徽州府三千张 和州一千张广德州三千张 徐州三千张 真定府三

千七百一十三张 保定府三千七百五十张河间府二千一百三十六张 永平府一千

三百九十张 顺德府七百张 广平府二千二百一十四张 大名府三千七十八张翎毛

诸司职掌

凡造箭合用翎毛或各处岁办或官为收买如遇差人起解到部劄付丁字库交收仍出给长单勘合付解人进纳

计各处岁办一千三百五十五万六千根

江西三百万根   浙江三百万根

河南六十万根   福建五十万根

山东六十万根   四川一十万根

广西一十万根   广东一十万根

湖广二百万根   陕西五十万根

北平五十万根   山西五十万四千根直隶二百五万二千根

见今各处岁办翎毛二千二百七十二万六千五百五十根

浙江三百九十三万一千一百四十四根

江西三百九十七万七千六十六根

福建七十四万三千九百四十二根

湖广五百七十七万九千七十七根

山东六十万根    山西五万四千根广东六十九万九千一百三十九根

广西二十一万四千七百二十六根

四川二十四万四千四十八根

河南六十万根    陕西五十万根

顺天府六万八千一百七十八根

应天府一十六万五千二百七根

直隶苏州府九十五万五千一百三十五根 镇江府二十三万一千一百六十四根 庐州府二十二万四千五百六根 宁国府一十二万八千四百一根 扬州府三十万一千二百六根 淮安府五十三万六千八百四十五根池州府二十三万七千二百八十八根 常州府一十八万二千九百三十三根 安庆府一百八万九千七百七十八根 松江府三十四万五千九百六根 太平府七万根 徽州府五万根 和州二十一万三千八百一十五根广德州一万根 徐州五万根 滁州六千

根 河间府六万七千根

事例

洪武二十三年诏浙江等处河泊所翎毛不系上产免徵 正统十四年奏准浙江等布政司并直隶府州县今後解纳岁办带毛硝熟麂皮每三分为率一分作退毛硝熟鸭翎俱折鹅翎

禁令

诸司职掌

凡历代帝王忠臣烈士先圣先贤名山岳镇神只凡有德泽於民者皆建庙立祠因时致祭各有禁约设官掌管时常点视不许军民於内作践?渎其有荒芜山场芦荡去处如遇官府营造取用竹木芦柴等项须要临时定夺禁约设若官无所用听民采取

事例

洪武二年令天下神只不在祀典而尝有功德於民事蹟昭着者其祠宇禁人毁撤 九年遣官祭历代帝王陵寝禁樵采设陵户 宣德十年诏各处山场园林湖池坑冶及花果树木等项原系民业曾经官府采取见有人看守及禁约者悉听采取

明会典卷一百五十五

猜你喜欢
  卷二百三十六·列传第一百三十三·柯劭忞
  七十二弟子解第三十八·王肃
  ●卷一·佚名
  卷三十三·张廷玉
  第二十九回 御医·德龄
  卷二百十八·杨士奇
  卷一百六十五·杨士奇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之三·佚名
  卷之九百一·佚名
  卷之十二·佚名
  卷之五十一·佚名
  ◎割乳奇案·李定夷
  由吾道荣传·李百药
  杜审言传·欧阳修
  第五十九章 八年抗战敌我优劣之检讨·李宗仁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傅大询·唐圭璋

      大询字公谋,号铃冈,宜春人。   水调歌头   草草三间屋,爱竹旋添栽。碧纱窗户,眼前都是翠云堆。一月山翁高卧,踏雪水村清冷,木落远山开。唯有平安竹,留得伴寒梅。   唤家童,开门看,有谁来。客来一笑,清话煮茗更传杯。

  • 第四幕·老舍

    时 间 杨先生所说的十二号——初六,午饭前。地 点 杨宅客厅,现改为寿堂。象一般的寿堂一样,有红烛,寿字,红幛,长短不齐的寿联,铺着红垫的椅,围着绣裙的桌,黑白瓜子,香烟,贺客……寿堂之后,隔窗可见:男女或围桌竹战,或来往嘻笑。

  • 茶山集卷六·曾几

    宋 曾几 撰七言律诗上元日大雪句芒整辔浃辰间雪片相随大可观挑菜园林有余润烧灯庭院不胜寒柳条弄色政尔好梅蘂飘香殊未阑便似落花飞絮去直疑春事并衰残寒食只旬日间风雨不已年光胡不少留连熟食清明又眼前敢望深宫传

  • 卷五十三·王奕清

    <集部,词曲类,词选之属,御选历代诗余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历代诗余卷五十三目录【起八十六字至九十字】洞仙歌【又一体】蔡伸前调【又一体】赵长卿前调【又一体】吴文英吕直夫促拍满路花【又一体】吕岩赵师侠【二首】华胥

  • 八 附论·陈寅恪

    本书所论,极为简略,仅稍举例,以阐说隋唐二代制度之全体因革要点与局部发展历程而已。总而言之,二代之制度因时间与地域参错综合之关係,遂得演进,臻于美备,徵诸史籍,其迹象明显,多可推寻,决非偶然或突然所致者也。寅恪自惟学识本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一百十七·佚名

    嘉靖九年九月丁亥朔○庚寅 孝恭章皇后忌辰 奉先殿行祭礼遣昌化伯邵杰祭 景陵○辛卯吏科都给事中夏言兵科都给事中张润身等各言迩来人心玩愒朝参礼废或借言公差或妄称疾病填注门籍岁无虚月自今乞严示法程每月终将门

  • 卷之六百四十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胶东王李道彦传·欧阳修

    胶东郡王李道彦,幼时孝顺恭谨。起初,神通逃避隋官搜捕,在户县山谷中生病,数十日后食物罄尽,道彦换上破旧衣服乞食于民间,或是采摘野果进奉其父。神通未食时,不敢先尝;其父分以食物,他常以已饱推辞,而加以收藏以防困乏。高祖初年

  • 耶律留哥传·宋濂

    耶律留哥,契丹人,曾任金朝北边千户。太祖起兵于北方,金人怀疑辽朝遗民有所图谋,下令每辽民一户以女真二户夹居,进行监视。留哥对此不安,于太祖七年(1212)逃至隆安、韩州,纠集壮士剽劫这些地方。官府出兵追捕,都被他们击败。进

  • 汉纪二十一 孝元皇帝下永光三年(庚辰、前41)·司马光

    汉纪二十一 汉元帝永光三年(庚辰,公元前41年) [1]春,二月,冯奉世还京师,更为左将军,赐爵关内侯。 [1]春季,二月,冯奉世回长安,调任左将军,封关内侯。 [2]三月,立皇子康为济阳王。 [2]三月,元帝赐封皇子刘康当济阳王。 [3]夏,四月,平

  • 渚宫旧事卷一·余知古

    (唐)余知古 撰○周代上鬻熊为周文王师成王即位封其孙熊绎于楚以子男之田居丹阳【今枝江是】后六世熊渠立封长子康为句亶王治江陵康死国絶熊渠之后数世至文王熊赀始大遂都郢今江陵北郢城纪城是也后九世昭王避敌迁鄀恵王

  • 立政九败解第六十五·管仲

    人君唯毋听寝兵,则群臣宾客莫敢言兵,然则内之不知国之治乱,外之不知诸侯强弱,如是,则城郭毁坏,莫之筑补,甲獘兵雕,莫之修缮。如是,则守圉之备毁矣。辽远之地谋,边竟之士修,百姓无圉敌之心;故曰:“寝兵之说胜,则险阻不守。”人君唯毋

  • 提要·程大中

    【臣】等谨案四书逸笺六卷国朝程大中撰大中字拳时号是庵应城人是书采辑注疏及经史子集内有与四子书相发明者或集注所已引而语有舛误或集注所未发而义可参订者为之笺其出处其与集注小异者则为附录其他书中所载四子书及

  • 卷六·顺治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孝经衍义卷六衍至德之义信易干文言曰九三忠信所以进德也朱熹本义曰忠信主于心者无一念之不诚也又曰忠信只是实且如孝须实是孝方始孝之德一日进一日如弟须实是弟方始弟之德一日进一日若不实却自无根了

  • 四无所畏品第七·佚名

    宝女白佛。斯所可谓如来至尊。四无所畏十八不共诸佛之法。又彼菩萨则以何行。致四无畏十八不共诸佛之法。世尊告曰:行菩萨道。未曾於法违失师命。了知是像。常以等心愍于众生。一切所有施而不吝。等奉行法观察所归。无

  • 松泉集·汪由敦

    四十六卷。清汪由敦(1692—1758)撰。汪由敦,字师茗,号谨堂,原籍休宁 (今属安徽)人。居于钱塘 (今浙江杭州)。雍正二年(1724)进士。乾隆时累官至协办大学士、吏部尚书。卒谥文端。他善书法,工诗文。是清代诗文作家。著

  • 钦定胜朝殉节诸臣录[四库本]·佚名

    十二卷。乾隆四十一年(1776)奉敕撰。记载明末抗清殉节志士以及死于明末农民战争和明成祖朱棣篡位时殉难者之事迹。共分三类:凡生前事迹卓著,可传之后世,而又取义成仁者,各予以专谥,共33人;生前事迹平平,而慷慨就义者,则予以

  • 九经辨字渎蒙·沈炳震

    十二卷。清沈炳震撰。炳震字寅驭,号东甫,归安(今浙江吴兴)人。岁贡生,乾隆初,举博学鸿词科不遇。专攻古学,考订博辨,一生着述颇丰,除此书外,尚有《新旧唐书合抄》、《廿一史四谱》、《唐诗金粉》、《井鱼听编》、《历代帝系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