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十四章 中法战争和西南藩属的丧失

藩就是藩篱的意思。中国历代,所谓藩属,是外国仰慕中国的文明,自愿来通朝贡;或者专制时代,君主好大喜功,喜欢招徕外国人来朝贡,以为名高,朝聘往来,向守厚往薄来主义。从不干涉人家的内政,或者榨取什么经济上的利益。在国计民生上,是无甚实益的。所以历代的政论家,多以弊中国,事四夷为戒。然当帝国主义侵略的时代,有一藩属,介居其间,则本国的领土不和侵略者直接,形势要缓和许多。所以当此时代,保护藩属,实在是国防和外交上的要义。然而中国却不能然,藩属逐渐沦亡,本国的边境也就危险了。

西南的属国,后印度半岛三国最大。当十八世纪的前半,尚在五口通商之前,安南和缅甸,即已和英、法有接触。旧阮为新阮所灭后,其遗族遁入暹罗。后来借暹罗和法国的助力,于一八〇二年灭新阮,仍受封于中国,为越南国王。当越南人借助于法时,曾和法国人立有草约。许事定后割化南岛,租借康道耳岛;并许法人自由来往居住。后因法国发生革命,此约未曾签字。越南复国后,但许法人来往居住,而未曾割地;其历代君主,又多仇视外人。因此,当中国订立《天津条约》之年,法国和西班牙就联兵入广南。明年,陷下交趾。越南无力抗拒。于中国订立《北京条约》之后二年,和法国立约:割边和、嘉定、定祥三州,及康道耳群岛。一八六七年,法越又因事启衅。法人取永隆、安仁、河仙三州。下交趾遂尽为法有。这时候,马如龙因平“回乱”,使法商秋毕伊购买军械。注782秋毕伊发现溯航红河,可通中国,遂于一八七二年,强行通航。因此又和越南启衅。法人占据河内、北宁一带。先是太平天国亡后,其将吴琨,占据越南边境,其后分为黄旗兵和黑旗兵,而黑旗兵较强。越南人乃结其首领刘义以拒法。注783把法国的兵打败!法人乃和越南结约:声明越为自主之国。割下交趾属法。从红河至中国云南的蒙自,许法人自由航行。而撤河内一带的驻兵。时为一八七四年。法人以此约照会中国。中国不承认越南自主,提出抗议。法人置诸不理,仍和越南订结《通商条约》。

其缅甸和英国的冲突,则起于一八二四年。先两年,阿萨密内乱,缅人据其地。阿萨密求救于英。英印度总督,遂于是年出兵,据仰光。缅人连战不胜。乃于一八二六年,和英人议和。割阿萨密、阿剌干、地那悉林与英。许英人订约通商。到一八五一年,又因商人受虐起衅。缅甸再割白古以和。自此缅人没有南出的海口,伊洛瓦谛江流域,贸易大减,国用日蹙。缅人屡图恢复,终无成功。

廓尔喀、不丹、哲孟雄,都是西藏南方的屏蔽,而哲孟雄尤为自印入藏要途。当林则徐烧烟之年,英人已向哲孟雄租得大吉岭之地。到英法联军入北京的一年,又取得哲孟雄境内铁路敷设之权。于是西藏藩篱渐撤。缅甸和西藏,都是和云南接界的,英人遂固求派员从印度入云南探测,总署不能拒,于一八七三年,允许了他。明年,英国的印度总督,遂派员前往,英使威妥玛,注784又遣参赞从上海溯江往迎。又明年,至腾越厅属的蛮允,被杀。印度所派武员续至,亦被人持械击阻,退入缅甸境。中国派员入滇查办。说英国参赞是野匪所杀;击阻印度所派探测队,是南甸都司李珍国主谋。而英人定说系大员主使。威妥玛因此出居芝罘(fú),交涉几至决裂。乃由李鸿章追踪往议。于一八七六年定约:中国许滇缅通商。开宜昌、芜湖、温州、北海四口。重庆许英派员驻扎,查看川省英商事宜;俟轮船能驶抵重庆时,再议英国商民在彼居住,及开设行栈之事。大通、安庆、湖口、武穴、陆溪口、沙市,均准英商停轮,上下客商货物。而另订专条,许英派员由北京,或历甘肃、青海,或自四川入藏抵印,探访路程;或另由藏、印交界,派员前往。这一次条约,英人因一参赞之死,所得亦不可谓之薄了。

《芝罘条约》定后六年,即一八八二年,法人复和越南启衅,陷河内。越南始来求援。中国遂由云南方面派兵入越南。这一年冬天,法国公使到天津,李鸿章和他商议:彼此撤兵划河内为界,北归中国,南归法国保护。红河许各国通航,而中国在劳开设税关。法使无异议。鸿章命驻法公使曾纪泽,和法外交部定约。因法国求偿军费,不决。明年,法兵攻顺化。越南立约,许受法国保护。时中国方面,李鸿章主和,而彭玉麟等主战,清廷初以鸿章节制两广、云、贵军务。旋移鸿章督直隶,代以玉麟,而命滇、粤出兵。越南亦因政变,否认保护之约。战端遂启。旋云南、广西兵入越南的,战皆不利。乃复由李鸿章在天津和法使议定和约:中国许撤兵,承认法越前后条约。惟不得碍及中朝体制,而法允不索兵费。旋因撤兵期误会,中、法兵冲突于北黎。法人复要求赔偿兵费一千万镑。中国已批准草约,而此议仍不能决。法人乃欲占据一地,以利谈判。命其海军攻基隆,而致最后通牒于中国,将偿金减为三百二十万镑,限四十八小时答复。中国亦停止商议。而正式的战事以起。

时北洋方面,主持外交军事的是李鸿章。鸿章是顾虑国力,始终不愿启衅的,所以电令在福建方面的张佩纶等,注785勿得先行开衅。我福州的海军,遂为法所袭击。兵舰十一艘沉其九。船政局和马尾炮台都被毁。明年,法舰又入黄海,封锁宁波口,破镇海炮台。又南陷澎湖。其陆军亦破谅山,陷镇南关。然刘铭传弃基隆而守淡注786西提督冯子材,亦大破法兵于镇南关,长驱复谅山。云南岑毓英的兵,亦击破法兵,进逼兴化。乃由英国调停。由李鸿章在天津,再与法国立约:(一)法越条约,中国悉行承认。惟中越往来,不得有碍中国威望体面,然亦不致有违此次之约。(二)画押后六个月,派员查勘边界。(三)中国边界,指定两处通商。后来界约和商约,于一八八七年成立。广西开龙州,云南开蒙自和蛮耗。中国货入越南的,照海关税则,减十分之四。越南货入中国的,则减十分之三。

缅甸自十八世纪以来,时有内乱。当一八八二年时,法人曾与结密约,允代监禁缅甸要争位的王族,而缅甸人许割湄公河以东属法。明年,此约宣露。英人大惊。乃于一八八五年,乘中法多事之秋,发兵陷蒲甘。遂陷旧都阿瓦,和新都蛮得。俘其王,致诸印度。缅甸遂亡。中国和英交涉,英人说缅甸史籍,但称馈赠中国礼物,并无入贡明文,不肯承认缅甸为中国藩属。后来又说缅甸曾和法国立约,倘使仍立缅王,《法约》即不能废,欲由缅甸总督派员来华。这时候,英人将实行《芝罘条约》,派员由印入藏。中国欲杜绝此事。乃于一八八六年,和英人订立《会议缅甸条款》:(一)中国认英在缅政权。(二)每届十年,由缅甸总督选缅人入贡。(三)彼此会勘边界,另议通商专章。(四)而将派员入藏之事停止。注787

当英人初并缅甸时,因虑缅人不服,而中国从中援助,所以愿允中国展拓边界;并允将大金沙江,注788作为两国公共河流。中国要求八莫,英人未允;而允另勘一地,由中国设官收税。曾纪泽在英,和英国外部互书《节略》存案。后来中国迁延未办。到一八九二年,薛福成再向英国提起,英国人就说《节略》在一八八六年条约之前,不肯承认。一八九四年,福成和英国订立《续议滇缅界务商务条款》:(一)所谓展拓边界者,遂仅允以北丹尼、注789科干之地归我。两属的孟连、江洪,上邦之权,仍归中国。惟未经与英议定,不得让给他国。注790(二)中国运货和运矿产的船,得在大金沙江行走。税钞和一切事例,与英船同。(三)其出入货品,照海口减税十分之三,或十分之四,则和法、越之约一律。中国的边界,向来是全不清楚的。当初和英国议界时,曾要求腾越所属汉龙、天马、虎踞、铁壁四关。汉龙、天马,本无问题。虎踞、铁壁,照云南省的地图,亦均在中国界内。英人以为必不致误,遂许照原界分划,后来实行查勘,才知道二关久为缅占,注791英人遂不肯归还。而汉龙、天马,虽许归还,汉龙又不知所在,于此约中订明“由勘界官查勘;若勘得在英国界的,可否归还中国,再行审量”,岂非笑柄?而此约所定之界,于北纬二十五度三十五分以北,又未能分划,订明俟将来再定,遂为后来英人占据片马的根本。

《英约》所以订明孟连、江洪,不得割让他国,所防的是法国。法国既并越南之后,就想侵略暹罗。暹罗在后印度半岛三国中,是最能输入西方文化的,所以未致灭亡。然靠他独拒英、法,自然力亦不足。一八九三年,法人以湄公河东曾属越南为口实,向暹罗要求割让,暹罗不能拒。而中国车里辖境,亦大半在湄公河以东,法人以划界为请,遂于一八九五年,订立《续议商务界务专条》、《商务专条》:(一)改蛮耗为河口,添开思茅。(二)云南、两广开矿,先向法人商办。(三)越南已成或拟设铁路,可接至中国境内。《界务专条》,法人亦多所侵占。而其中猛乌、乌得,实在江洪界内,亦割归法国。英人乃于其明年,与法国订立协约,放弃江洪,定以湄公河为两国势力范围界线,湄南河流域为中立之地。然后向中国提出违约割弃江洪交涉。于是一八九七年,中国再和英国订立《中缅条约附款》。照一八九四年之约,地界又有变动。而(一)申明现存孟连、江洪之地,不得割让。(二)驻蛮允领事,改驻腾越或顺宁,并得在思茅设领。(三)云南如修铁路,即允与缅甸铁路相接。(四)添开梧州、三水、江根墟。(五)许英人航行香港、广州至三水、梧州。(六)江门、甘竹滩、肇庆、德庆,均准上下客商货物。(七)北丹尼、科干,均割属英国。(八)而将查勘汉龙关一节取消。

虽然如此,西藏问题,仍未得平安无事。当一八八六年条约订定时,英国所派入藏队伍,仍未即折回。藏人乃于边外隆吐山,修筑炮台以御英。英人以地属哲孟雄,和中国交涉。总署行文驻藏大臣开导。藏人不听。至一八八八年,遂被英兵逐回。一八九〇年,乃由驻藏大臣升泰,在印度和英人订立《藏印条约》:(一)承认哲孟雄归英保护。(二)藏哲通商等事,于批准后六个月会商。至一八九三年,乃成《接议印藏条约》。订开亚东关。而西藏人拒不肯行,遂为一九〇四年英兵侵藏张本。

于此还有一事,也是因英法侵略西南而引起的。葡萄牙人借居澳门,本来按年纳租。到一八四九年,才借口其头目哑吗嘞被杀,抗不交纳。一八六二年,葡人请法国介绍,和中国订立条约。因为澳门问题,未能互换。注792法、越事起,葡人自称系无约之国,可以不守局外中立之例。中国人怕他引法国兵船从澳门侵入,颇敷衍他。后来事情也就过去了。而鸦片从五口通商以来,就不再提禁止之事。一八五五、五六年间,东南各省,且纷纷抽厘助饷。一八五八年,桂良、花沙纳在上海所议《通商章程》,订明每百斤抽税三十两。并订明运入内地,专属华商。如何抽税,听凭中国办理。《芝罘条约》,又订定厘税在海关并征。而所征之数,仍未能定。后来彼此争执。直到一八八三年,才于《芝罘条约续增专条》,定为每百斤征收厘金八十两。而缉私问题又起。英人借口澳门若不缉私,香港亦难会办。中国不得已,和葡人先定《草约》四款,许其永居管理澳门。然后于一八七七年正式订立条约,遂成割澳门以易其缉私之局了。而澳门割让以后,界址又未能划定;不但陆地多所侵占,一九一〇年议界时,葡人并要求附近大小横琴诸岛屿。我国坚持不许。迄今尚为悬案。

【注释】

注782 Dupuis。

注783 越南亡后,义内附,改名永福。

注784 SirThomasFrancisWade。

注785 时闽浙总督为何如璋,以船政大臣督办沿海军务。张佩纶以侍读学士会办海防。但实际由佩纶主持。

注786 Courbet。

注787 至“边界通商,由中国体察情形,设法劝道。如果可行,再行妥议章程。倘多窒碍,英国亦不催问”。

注788 即伊洛瓦谛江。《滇缅条约》华文作“厄勒瓦谛江”。

注789 即木邦。

注790 英初并缅时,其外部的声明,愿将潞江以东,自云南南界,南抵暹罗,西滨潞江,东抵澜沧江下游;其北有南掌,南有掸(shàn)人,或留为属国,或收为属地,悉听中国之便。至此时,则南掌尽归暹罗;掸人各种,以康东土司为最大,英人不肯让出。

注791 据薛福成原奏,其时英所守界,越虎踞而东,已数十里;越铁壁亦六七十里。

注792 一八六八年,总署曾将六二年所定草约删改,议由中国偿葡道路房屋之费一百万两,而将澳门收回,未能有成。

猜你喜欢
  志第二十三 郡国五·范晔
  卷三十六·兵卫志下·五京乡丁·脱脱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九十八·佚名
  卷之二百三十五·佚名
  卷之七十三·佚名
  謇斋琐缀录二·尹直
  资治通鉴考异卷十八·司马光
  五七 两江总督高晋奏呈续得遗书书目并饬属购觅《永乐大典》佚书折·佚名
  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中卷三十五·杜大珪
  平定两金川方略·阿桂
  通鉴纪事本末卷十六上·袁枢
  张敬儿传·李延寿
  李文襄公奏疏与文移卷首·李之芳
  卷四十二·纪昀
  纲鉴易知录卷一·吴楚材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二折·尚仲贤

    (末扮秦叔宝上了) 【南吕】【一枝花】箭空攒白凤翎,弓闲挂乌龙角,土培损金锁甲,尘昧了锦征袍。空喂得那匹战马咆哮,劈椤锏生疏却,那些儿俺心越焦。我往常雄纠纠的阵面上相持,恶喑喑的沙场上战讨。 【梁州】这些时但做梦早和

  • 卷十五·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千叟宴诗【乾隆五十年】卷十五预宴七十六人诗八十五首【原任同知】李 晖【年七十九】同知【臣】晖言吾皇元枢调追庖羲轩辕逾伊耆沩姚功勲天声扬文章心精超乾坤师天行深宫勤衣宵因兹弥颐和无疆春秋高

  • 卷三十九·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三十九清明类五言古清明日诏宴宁王山池   【唐】张 説今日清明宴佳境惜芳菲揺掦花杂下娇啭莺乱飞緑渚传歌榜红桥渡舞旂和风偏应律细雨不沾衣承恩如改火春去春来归洛阳清明日雨霁

  • 國朝獻徵錄卷之一百十一·焦竑

      各衞   ◆各衞   驍騎前衞指揮使周顯傳   河州衞指揮使楊廣傳   府軍右衛指揮使宋瑄(忠節錄)   燕山護衛指揮盧振(忠節錄)   揚州衞指揮崇剛(忠節錄)   指揮小馬王(忠節錄)   河北指揮張倫(忠節錄)   指

  • 春秋战国异辞卷四十三·陈厚耀

    魏武侯武侯元年赵敬侯初立公子朔为乱不胜奔魏与魏袭邯郸魏败而去【史魏世家】魏武侯问元年于吴子吴子对曰言国君必慎始也慎始奈何曰正之正之奈何曰明智智不明何以见正多闻而择焉所以明智也是故古者君始听治大夫而一言

  • 名山藏卷之四十八·何乔远

    晋江何乔远譔刑法记◆刑法记夏商周之盛其先皆巳得民数世乃始践天子之位行礼乐之事民知先王之德之厚而无争心治古之人亦颛愿朴侗易以任使故德教可以渐仁义可以孚后世皆自草昧间与英雄角而胜之前世

  • 卷之九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二四五 广东巡抚德保奏查缴应禁书籍及版片折·佚名

    二四五 广东巡抚德保奏查缴应禁书籍及版片折乾隆四十年二月二十六日广东巡抚臣德保谨奏,为遵旨奏覆事。窃照本年二月十一日承准大学士舒赫德、大学士于敏中字寄,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二十三日奉上谕:据陈辉祖奏,于现在缴到

  • 史记集解卷九十六·裴骃

    宋 裴骃 撰史记九十六张丞相列传第三十六张丞相苍者阳武人也好书律厯秦时为御史主柱下方书【如淳曰方版也谓书事在版上者也秦以上置柱下史苍为御史主其事或曰四方文书】有罪亡归及沛公略地过阳武苍以客从攻南阳苍坐

  • 卷二十·雍正

    <史部,诏令奏议类,诏令之属,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二十 朱批何天培奏摺 雍正元年三月二十四日镇海将军署理江苏廵抚印务【臣】何天培谨 奏为淮关势难兼管恳 恩酌改事窃照江南各关奉 旨俱

  • 累害篇第二·王充

    凡人仕宦有稽留不进,行节有毁伤不全,罪过有累积不除,声名有暗昧不明,才非下,行非悖也;又知非昬,策非昧也;逢遭外祸,累害之也。非唯人行,凡物皆然,生动之类,咸被累害。累害自外,不由其内。夫不本累害所从生起,而徒归责于被累害者,智不

  • 第十三章 12·辜鸿铭

    子曰:“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辜讲孔子最后说:“如果真是上帝派来的伟人现在成为帝王。可能需要 一代人的时间,民众才会变得品行端正。”

  • 卷二十·普济

      南岳下十五世下龙门远禅师法嗣龙翔士圭禅师温州龙翔竹庵士圭禅师,成都史氏子。初依大慈宗雅,心醉楞严。逾五秋,南游谒诸尊宿。  始登龙门,即以平时所得白佛眼。眼曰:“汝解心已极,但欠著力开眼耳。”  遂俾职堂司。

  • 大雄大力大无畏之佛法·太虚

    ──二十年十月在西安各界欢迎会讲──一 发端在全国抗日空气极紧张的时候,承各界诸公能约我来此人民会场作公开讲演,使我有说不尽的欢谢!今天的讲题是:“大雄大力大无畏之佛法”。这里应先略略的说明佛学的本身是个什么

  • 金刚秘密善门陀罗尼经·佚名

    失译人名附东晋录如是我闻。一时世尊安住菩提树下。与大弟子舍利弗目犍连等而为上首。复有无量诸大菩萨摩诃萨。其名曰金刚幢菩萨。金刚藏菩萨。弥勒菩萨。贤劫大士亦为上首。尔时金刚密迹菩萨。承佛威神发如是言。惟

  • 卷九·佚名

    第七篇第一章 尺度品三九六 尺度本生谭[菩萨=辅师]序分此本生谭是佛在祇园精舍时,对王之教诫所作之谈话。此故事于三鸟本生谭[第五二一]中将被述及。主分昔日,于波罗奈之都梵与王治国时,菩萨为王之俗事、圣事顾问辅师。王迷

  • 秦淮世家·张恨水

    现代长篇小说。张恨水著。上海三友书社1940年11月初版。小说描述在秦淮河边生活的下层人民的悲惨命运。唐大嫂原是秦淮河边一个很有影响的歌妓,她有两个名叫唐二春、唐小春的女儿,唐小春继承了母亲的事业,也成了夫子庙一

  • 白话聊斋·蒲松龄

    《白话聊斋》选取《聊斋志异》中的经典篇章,翻译成白话文,定名为《白话聊斋》,以让现代读者也体味到作品的深远魅力。